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惠芳教授采用补肾活血法提高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经验总结
1
作者 刘卓 袁明慧 连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郑惠芳教授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丰富,擅用温补,尤其重用补肾。近几年子宫内膜容受性已经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而补肾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临床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并且取得可喜的成果,其中中医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郑惠芳教授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丰富,擅用温补,尤其重用补肾。近几年子宫内膜容受性已经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而补肾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临床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并且取得可喜的成果,其中中医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优势。郑惠芳教授认为薄型内膜所致不孕的主要病机为肾精亏虚,精血不足,并提出补肾填精、活血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提供了明确的辨证思路及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 郑惠芳 不孕症 补肾活血法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一种对激素具有反应性的大鼠阴道类器官模型建立及鉴定
2
作者 张莉 范琳媛 +5 位作者 张心 李婷 张展 宗晓楠 白会会 刘朝晖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5期362-368,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生理相关的、对激素具有反应性的大鼠阴道类器官模型。方法:取大鼠阴道组织,通过酶解、消化等方法分离获得原代大鼠阴道上皮细胞,包埋于基质胶中并使用改良类器官培养基进行3D培养。HE染色观察类器官形态特征,免疫荧光对... 目的:构建一种生理相关的、对激素具有反应性的大鼠阴道类器官模型。方法:取大鼠阴道组织,通过酶解、消化等方法分离获得原代大鼠阴道上皮细胞,包埋于基质胶中并使用改良类器官培养基进行3D培养。HE染色观察类器官形态特征,免疫荧光对阴道上皮特异性角蛋白和增殖相关蛋白等进一步进行表征。雌、孕激素处理验证阴道类器官对激素的反应性。结果:大鼠阴道类器官呈直径约100μm的实心球状。HE染色显示其由多层上皮细胞构成,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其表达的Krt5/8、Krt15、Ki67、TP63等阴道上皮标志物,与原始阴道上皮组织一致。大鼠阴道类器官对雌激素和孕激素产生应答反应,雌激素处理后,阴道上皮终末分化标志物Krt6b、Krt13和增殖标志物Ki67等基因表达水平升高。结论:使用基质胶包埋,类器官培养基浸润培养的方法,成功构建一种对激素具有反应性的大鼠阴道类器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阴道 类器官 模型建立及鉴定 激素
下载PDF
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文娟 桂涛 +5 位作者 甘霖 黄美华 朱利 范永春 杨桂云 万贵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96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曼月乐,n=48)及观察组(玄丹散结汤+曼月乐,n=48),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96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曼月乐,n=48)及观察组(玄丹散结汤+曼月乐,n=48),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痛经、月经量)、气滞血瘀型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学糖类抗原125(CA125)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组内比较:2组治疗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CA125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痛经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月经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01)、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125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组在改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痛经、月经情况)、证型相关伴随症状(乳房胀痛、心烦失眠及胸闷不舒等)、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气滞血瘀型 玄丹散结汤 曼月乐
下载PDF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4
作者 郭华 刘兰兰 +2 位作者 黄春芝 孙楠 任艳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2-519,共8页
目的:快速评价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旨在为临床药物选择和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数据、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官方网站... 目的:快速评价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旨在为临床药物选择和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SinoMed、万方数据、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HTA)机构官方网站及相关数据库,收集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3年9月。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2篇药物经济学研究。Meta分析文献质量偏低,经济学研究质量较好。有效性方面,与无治疗相比,地诺孕素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盆腔疼痛(VAS)评分,提高妊娠率及有效率;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在复发率方面疗效相当;在复发率、妊娠率方面,地诺孕素优于达那唑,孕三烯酮以及米非司酮。安全性方面,与安慰剂对比,地诺孕素阴道出血、头痛的发生率显著增高,骨质丢失情况无差异;地诺孕素阴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GnRHa,但潮热、骨质丢失的发生率低于GnRHa。经济性方面,与GnRHa比较,地诺孕素更具有成本-效益优势;而与COC比较,地诺孕素不具有经济性。结论: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经济性优于GnRHa,但劣于C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孕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下载PDF
临床特征联合血清CA19-9、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陈丽 赵威 +2 位作者 李珊珊 梁爽 丁瑞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 19-9、人附睾蛋白4 (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EAO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AOC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 19-9、人附睾蛋白4 (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EAO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AOC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的比例抽取同期在我院手术且经术后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CA125、CA19-9和HE4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AOC的独立风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临床特征、CA19-9和HE4诊断EAOC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A19-9和HE4水平分别为[20.99 (17.06,32.40)] U/mL和[64.47 (55.93,72.01)] 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8(2.18,10.86)] U/mL和[43.39(34.61,52.40)] 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A125水平为[59.85 (39.51,92.26)] pmol/L,明略高于对照组的[56.58 (39.80,80.68)] p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9-9、HE4、年龄、肿瘤最长径是影响EAOC的风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长径、CA19-9、HE4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年龄:0.857;肿瘤最长径:0.767;CA19-9:0.767;HE4:0.808)(P<0.05)。结论 CA19-9、HE4、年龄、肿瘤最长径可用于预测EAOC,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 糖类抗原19-9 人附睾蛋白4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现代机制研究进展及优势
6
作者 张春兰 侯丽辉 +2 位作者 李威 孙淼 王伟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41-44,49,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与内分泌异常、生殖功能障碍关系密切的一种疾病,以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或胰岛素抵抗为重要特征。PCOS多于青春期起病,青春期PCOS患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逐渐提前,患者除了有闭经、肥胖、痤疮、多毛等常见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与内分泌异常、生殖功能障碍关系密切的一种疾病,以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或胰岛素抵抗为重要特征。PCOS多于青春期起病,青春期PCOS患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逐渐提前,患者除了有闭经、肥胖、痤疮、多毛等常见的症状外,还有可能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障碍,这给许多青春期女性带来困扰,应积极地予以临床干预。传统医学认识青春期PCOS注重脏腑,认为本病病机为肾虚,兼以脾虚、肝郁;现代医学的认识则进展为信号通路靶向的细胞进程,主要涉及Wnt/β-catenin、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目前,对于青春期PCOS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诊疗方案,在临床中,除常用的西药治疗外,可以采用中药及中医特色治疗进行积极、及时的干预。本文对青春期PCOS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及现代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青春期PCOS的治疗提供多种途径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机制 研究进展 中医中药 治疗优势
下载PDF
基于6种机器学习算法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陆玉婷 盛正和 +3 位作者 黄菲 裴世成 蒙华琳 伍善广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6-251,共6页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影响因素进行特征排序,找出对POI影响较大的因素。方法:先制定纳入和剔除标准,选取因月经不调就诊的500例患者,根据中医证型进行年龄和职业差异性分析。再通过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影响因素进行特征排序,找出对POI影响较大的因素。方法:先制定纳入和剔除标准,选取因月经不调就诊的500例患者,根据中医证型进行年龄和职业差异性分析。再通过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和K-最近邻6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患者进行POI预测分类,根据算法求得的马修斯相关系数和AUC进行预测精准度比较。通过随机森林中的准确度和基尼不纯度下降对POI影响因素进行特征排序,结合逐步剔除法得到对POI影响程度排序前五的特征因素。结果:随机森林的算法在马修斯相关系数、准确率和AUC中均获得了最大值,分别为0.399、0.717和0.908。POI的影响因素有子宫或盆腔手术史、受教育程度、年龄、减肥史和吸烟史,这些因素的Borda计数得分依次为手术史(2.446)、受教育程度(2.924)、年龄(4.060)、减肥史(5.303)、吸烟史(6.429)。结论:随机森林的性能在预测POI患者中优于其他5种算法,当患者的数据信息不足时,医生可先通过这5个特征因素的指标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初步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机器学习 特征排序
下载PDF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IVF-ET妊娠结局及复发因素分析
8
作者 陶陶 邓成艳 +6 位作者 王含必 甄璟然 孙正怡 郁琦 潘凌亚 曹冬焱 周远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3-290,共8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AH/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影响助孕妊娠结局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AH...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AH/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影响助孕妊娠结局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AH/EEC生育保留治疗后进行IVF-ET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IVF-ET相关指标、妊娠结局和复发情况,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以及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78例患者中51例(65.38%)为AH患者,27例(34.62%)为EEC患者;开始IVF-ET周期的平均年龄为(34.17±3.70)岁。共有74例患者至少接受了1次移植,每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36.31%(65/179)和18.99%(34/179),累积妊娠率为72.97%(54/74)。多因素分析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初次发病年龄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794,95%CI(0.785,0.983),P=0.02]。纳入患者IVF-ET期间子宫内膜病变的总复发率为6.41%(5/78),多因素分析提示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类型和IVF-ET前复发史是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H/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的辅助生殖结局相对满意,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进行病变评估时应尽量保护内膜,减少损伤;在肿瘤治疗结束后,应尽快进行助孕治疗,以最大程度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早期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MRI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研究
9
作者 牛俊巧 王佳 +3 位作者 刘焱 曲源 张建亮 李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31例与非宫旁浸润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平扫及...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31例与非宫旁浸润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获得感兴趣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对比剂容积转换常量(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间隙容积分数(V_(e))值等多模态MRI定量参数。比较宫旁浸润组和非宫旁浸润组临床特征、ADC值和DCE-MRI定量参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宫颈癌宫旁浸润患者ADC值和K^(trans)、K_(ep)、V_(e)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和K^(trans)、K_(ep)、V_(e)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结果宫旁浸润组与非宫旁浸润组肿瘤直径和病理分级的分布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旁浸润组K^(trans)、K_(ep)和V_(e)均明显高于非宫旁浸润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宫颈癌宫旁浸润患者ADC值与V_(e)值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ROC显示,K^(trans)、K_(ep)、V_(e)值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821和0.864(P<0.05)。结论多模态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宫旁浸润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为宫颈癌宫旁浸润的影像诊断提供量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MRI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宫颈癌 宫旁浸润
下载PDF
卵巢扭转常规超声表现
10
作者 刘伟 钱林学 林颖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卵巢扭转的常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的卵巢扭转,观察其常规超声表现。结果32例中,6例为原发性卵巢扭转,26例继发于卵巢肿物。常规超声中,8例(8/32,25.00%)患侧卵巢不同程度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6例(6/32,18... 目的观察卵巢扭转的常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证实的卵巢扭转,观察其常规超声表现。结果32例中,6例为原发性卵巢扭转,26例继发于卵巢肿物。常规超声中,8例(8/32,25.00%)患侧卵巢不同程度增大、内部回声不均匀;6例(6/32,18.75%)卵巢皮质内窦状卵泡呈放射状排列并见“滤泡环征”;10例(10/32,31.25%)卵巢位置异常;8例(8/32,25.00%)卵巢扭转蒂部见“漩涡征”;32例(32/32,100%)卵巢血流信号均减少。结论卵巢扭转常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包括患侧卵巢增大、位置异常,出现“滤泡环征“”漩涡征”及血流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扭转 囊肿 黄体 畸胎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评分对附件扭转患者卵巢活性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田彩 杜洁贤 +1 位作者 赵聪颖 温树彬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00-403,共4页
目的研究卵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评分预测附件扭转患者卵巢活性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证实的32例附件扭转患者,根据卵巢血流信号进行评分,将其与术中卵巢活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卵巢CDFI评分推测卵巢存活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 目的研究卵巢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评分预测附件扭转患者卵巢活性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证实的32例附件扭转患者,根据卵巢血流信号进行评分,将其与术中卵巢活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卵巢CDFI评分推测卵巢存活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69.23%,阴性预测值为94.74%,卵巢CDFI血流存在与手术中卵巢存活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664。结论CDFI能够对附件扭转者卵巢活性进行预估,卵巢血流评分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附件扭转 卵巢肿瘤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12
作者 刘玉江 徐瑞芳 钱林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2023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MWA治疗AWE的患者17例(共19个病灶)。治疗前后使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超声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2023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接受MWA治疗AWE的患者17例(共19个病灶)。治疗前后使用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超声造影观察病灶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后3、6、12个月AWE病灶体积、体积缩小率、疼痛缓解及并发症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超声造影显示所有病灶均一次完全消融成功。病灶平均初始体积为(7.46±5.82)ml,术后3、6、12个月随访时体积分别缩小至(4.32±2.76)ml、(2.47±1.68)ml、(1.72±1.16)ml(t=0.423,P=0.005;t=0.198,P=0.001;t=0.556,P=0.002),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6.18±24.36)%、(61.43±18.72)%、(74.25±13.26)%。所有患者治疗12个月后腹壁周期性切口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皮肤灼伤,其余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MWA治疗AWE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波 消融技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补肾化瘀方加减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与机制研究
13
作者 康文艳 渠媛 +1 位作者 王静 管贺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方加减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与机制。[方法]选择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常规西医组160例,给予患者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方加减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与机制。[方法]选择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常规西医组160例,给予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补肾化瘀方组16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补肾化瘀方加减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雌激素(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通过语言描述评分法(VRS)评价患者痛经及非经期盆腔痛情况,给予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2年复发率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补肾化瘀方组患者痛经及非经期盆腔痛评分低于常规西医组(P<0.05),补肾化瘀方组TNF-α、VEGF、EMAb水平较常规西医组低(P<0.05),补肾化瘀方组患者LH、P、E2含量较常规西医组明显低(P<0.05),补肾化瘀方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常规西医组明显降低(P<0.05),补肾化瘀方组患者总有效率(97.50%)较常规西医组(88.13%)高(P<0.05),常规西医组2年复发率为12.90%,补肾化瘀方组2年复发率为3.21%,两组2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化瘀方组开始复发时间长于常规西医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化瘀方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痛经及非经期盆腔痛,降低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机体炎症,降低VEGF、EMAb水平,改善性激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化瘀方加减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 炎症 抗子宫内膜抗体 复发率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预测备孕女性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冯菲 李瑞霞 +3 位作者 孟文玉 陈高进 张文霞 陈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I)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评估备孕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探讨其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卵泡检测的87例备孕女性,均于排卵第7~8天(种植窗期)行经阴道3D-PDI检查,... 目的应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I)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评估备孕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探讨其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卵泡检测的87例备孕女性,均于排卵第7~8天(种植窗期)行经阴道3D-PDI检查,于增殖期行2D-SWE检查,然后随访6周,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受孕组31例和未受孕组56例。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回声类型、血流分型、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以及子宫内膜杨氏模量平均值(以下简称杨氏模量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阴道3D-PDI和2D-SWE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备孕女性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受孕组子宫内膜厚度和FI均高于未受孕组,S/D和子宫内膜杨氏模量值均低于未受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子宫内膜容积、回声类型、血流分型及PI、RI、VI、V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厚度、FI、S/D和子宫内膜杨氏模量值预测备孕女性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851、0.853和0.840,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高于各参数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3D-PDI联合2D-SWE可准确评估备孕女性子宫内膜容受性,对预测其妊娠结局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阴道 能量多普勒 三维 剪切波弹性成像 二维 备孕女性 子宫内膜容受性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并发假性黑棘皮病1例
15
作者 卜晓琳 王国江 +3 位作者 范娟 邬思远 张玲玲 顾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0,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因躯干、四肢皮疹2年,于2022年3月8日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项部、躯干及上肢出现污褐色斑片,偶有瘙痒,逐渐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皮炎、皮肤干燥,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尿... 1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因躯干、四肢皮疹2年,于2022年3月8日就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项部、躯干及上肢出现污褐色斑片,偶有瘙痒,逐渐加重。曾在外院诊断为皮炎、皮肤干燥,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尿素霜治疗无效。患者自幼体型偏胖,平时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假性黑棘皮病
原文传递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16
作者 张毅 张瑞 +2 位作者 张俊珂 郝洁 刘克锋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5期345-35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纳入地诺孕素(试验组)... 目的:系统评价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纳入地诺孕素(试验组)对比阳性药物或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RCT研究,共8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VAS评分显著降低(SMD=-2.50,95%CI为-4.73~-0.27,P=0.03),对于子宫体积变化疗效相当(MD=0.24,95%CI为-0.87~1.36,P=0.67),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30,95%CI为1.19~1.41,P<0.01),患者的CA125水平两者差异不大(MD=-4.25,95%CI为-13.16~4.66,P=0.35),两者的潮热副反应发生率(RR=0.72,95%CI为0.03~15.53,P=0.83)、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RR=2.11,95%CI为0.87~5.15,P=0.10)相当。结论:地诺孕素组的疼痛缓解较安慰剂组有明显优势,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别不大;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子宫体积变化、CA125水平与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疗效均相当;安全性方面,潮热副反应发生率与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均相当,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率与阳性对照组相当,但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因此应用地诺孕素时要警惕子宫出血的风险。未来仍需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去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孕素 子宫腺肌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成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7
作者 李莉 刘春桃 +2 位作者 刘杨 刘明盛 李丽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AD)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生成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A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AD)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生成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A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52)和联用组(n=52)。单一组采用HIFU消融治疗,联用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继续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DPN)]、卵巢相关指标[雌激素(E 2)、促卵泡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及直径、临床症状(月经周期变化、经期延长、经血成块、月经量增多、日间尿频、乏力、痛经、盆腔疼痛、夜间尿频)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90.38%vs.75.00%,χ^(2)/P=4.300/0.038);治疗后2组的Ang-2、VEGF、E 2、AMH、FSH、LH、PSV、EDV、RI、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病灶直径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用组低于单一组(t/P=3.340/0.001、5.125/<0.001、4.427/<0.001、9.381/<0.001、2.313/0.023、9.795/<0.001、3.149/0.002、3.584/0.001、2.139/0.035、4.151/<0.001、15.493/<0.001、8.814/<0.001、6.605/<0.001、4.583/<0.001、9.112/<0.001、7.522/<0.001、5.427/<0.001、3.425/0.001、4.084/<0.001、8.209/<0.001);治疗后2组的ADPN、PI较治疗前升高,且联用组显著高于单一组(t/P=2.659/0.002、2.801/0.006);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经HIFU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血管生成因子、血流动力学水平显著降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屈螺酮炔雌醇 血流动力学 血管生成因子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李洁 田赟 +2 位作者 韩笑 李园园 赵书君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针对卵巢囊肿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146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7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行三孔气腹式腹腔镜手术的72... 目的针对卵巢囊肿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146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7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行三孔气腹式腹腔镜手术的72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手术指标,检测应激反应、卵巢储备功能及不良反应等资料。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美容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2d各项应激反应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等卵巢功能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均有所变化,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MH、E2、L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b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更轻,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经脐单孔腹腔镜 应激反应 卵巢储备功能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子宫腺肌病关键靶点与中药筛选研究
19
作者 杨书彬 练晓梅 +2 位作者 师伟 裴晨晨 孙健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16-228,共13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比较子宫腺肌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基因芯片数据库,查询差异基因,并分析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和潜在靶点,预测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潜在药物。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出GSE78851和GSE7307两个...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比较子宫腺肌病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基因芯片数据库,查询差异基因,并分析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和潜在靶点,预测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潜在药物。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筛选出GSE78851和GSE7307两个数据集,通过GEO2R分析芯片的共有差异基因,应用Omicshare制作差异基因热图,借助DAVID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使用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基因,再进一步利用Cytoscape 3.9.0的MCODE插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模块分析。通过医学本体信息检索平台筛选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药物。结果筛选出433个共有差异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对雌二醇的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和氧化磷酸化、雌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等信号通路。共得出p53蛋白(TP53)、细胞色素C(CYCS)、肌动蛋白(ACTB)、Ⅳ型胶原酶(MMP2)、雌激素受体(ESR1)、CD4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细胞质动力蛋白1重链1(DYNC1H1)、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细胞色素氧化酶4Ⅱ(COX4Ⅱ)、NDUFAB1、人原纤维蛋白-1(FBN1)、ATP5A1、NDUFB7、ATP5G1等16个核心基因。在Cytoscape 3.9.0中进行模块分析并得出两个重要模块,对其进行分析后发现模块1基因主要与氧化磷酸化信号通路相关,模块2基因主要与Rap1、Wnt信号通路相关。筛选得到丹参、当归、茯苓、三七、厚朴花、茶树根、蚕砂7味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结论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和富集分析得到的生物过程与信号通路可以为子宫腺肌病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参考,通过核心基因映射得到了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潜在药物,为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数据挖掘 差异基因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模块分析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三级管理专家共识
20
作者 王世宣 崔鹏飞 张金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50岁育龄期女性,发病率为7%~23%,患病率可高达70%^([2])。子宫腺肌病可导致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及不孕^([3]),...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50岁育龄期女性,发病率为7%~23%,患病率可高达70%^([2])。子宫腺肌病可导致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及不孕^([3]),危害女性身心健康,降低家庭幸福指数,增加公共卫生负担^([4]),甚至危及国家人口安全。子宫腺肌病具有慢性疾病特征^([5]),多因素和多环节参与其发生和发展,从出现症状到造成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腺体 育龄期女性 子宫肌层 公共卫生 三级管理 专家共识 慢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