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文娟 桂涛 +5 位作者 甘霖 黄美华 朱利 范永春 杨桂云 万贵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96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曼月乐,n=48)及观察组(玄丹散结汤+曼月乐,n=48),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玄丹散结汤联合曼月乐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为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96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曼月乐,n=48)及观察组(玄丹散结汤+曼月乐,n=48),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痛经、月经量)、气滞血瘀型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学糖类抗原125(CA125)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组内比较:2组治疗后患者临床主要症状、CA125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痛经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月经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01)、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A125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组在改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痛经、月经情况)、证型相关伴随症状(乳房胀痛、心烦失眠及胸闷不舒等)、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气滞血瘀型 玄丹散结汤 曼月乐
下载PDF
临床特征联合血清CA19-9、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陈丽 赵威 +2 位作者 李珊珊 梁爽 丁瑞敏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 19-9、人附睾蛋白4 (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EAO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AOC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临床特征联合血清糖类抗原(CA) 19-9、人附睾蛋白4 (HE4)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EAO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手术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EAOC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的比例抽取同期在我院手术且经术后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的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CA125、CA19-9和HE4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AOC的独立风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临床特征、CA19-9和HE4诊断EAOC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CA19-9和HE4水平分别为[20.99 (17.06,32.40)] U/mL和[64.47 (55.93,72.01)] 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8(2.18,10.86)] U/mL和[43.39(34.61,52.40)] 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A125水平为[59.85 (39.51,92.26)] pmol/L,明略高于对照组的[56.58 (39.80,80.68)] p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9-9、HE4、年龄、肿瘤最长径是影响EAOC的风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长径、CA19-9、HE4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8,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年龄:0.857;肿瘤最长径:0.767;CA19-9:0.767;HE4:0.808)(P<0.05)。结论 CA19-9、HE4、年龄、肿瘤最长径可用于预测EAOC,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症 糖类抗原19-9 人附睾蛋白4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3
作者 张毅 张瑞 +2 位作者 张俊珂 郝洁 刘克锋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5期345-35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纳入地诺孕素(试验组)... 目的:系统评价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纳入地诺孕素(试验组)对比阳性药物或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篇RCT研究,共8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VAS评分显著降低(SMD=-2.50,95%CI为-4.73~-0.27,P=0.03),对于子宫体积变化疗效相当(MD=0.24,95%CI为-0.87~1.36,P=0.67),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30,95%CI为1.19~1.41,P<0.01),患者的CA125水平两者差异不大(MD=-4.25,95%CI为-13.16~4.66,P=0.35),两者的潮热副反应发生率(RR=0.72,95%CI为0.03~15.53,P=0.83)、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RR=2.11,95%CI为0.87~5.15,P=0.10)相当。结论:地诺孕素组的疼痛缓解较安慰剂组有明显优势,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别不大;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子宫体积变化、CA125水平与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疗效均相当;安全性方面,潮热副反应发生率与阳性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均相当,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生率与阳性对照组相当,但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因此应用地诺孕素时要警惕子宫出血的风险。未来仍需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去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孕素 子宫腺肌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生成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李莉 刘春桃 +2 位作者 刘杨 刘明盛 李丽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AD)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生成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A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病(AD)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生成因子和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AD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52)和联用组(n=52)。单一组采用HIFU消融治疗,联用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继续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DPN)]、卵巢相关指标[雌激素(E 2)、促卵泡激素(FSH)、抗苗勒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子宫体积、病灶体积及直径、临床症状(月经周期变化、经期延长、经血成块、月经量增多、日间尿频、乏力、痛经、盆腔疼痛、夜间尿频)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90.38%vs.75.00%,χ^(2)/P=4.300/0.038);治疗后2组的Ang-2、VEGF、E 2、AMH、FSH、LH、PSV、EDV、RI、子宫体积、病灶体积、病灶直径水平、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用组低于单一组(t/P=3.340/0.001、5.125/<0.001、4.427/<0.001、9.381/<0.001、2.313/0.023、9.795/<0.001、3.149/0.002、3.584/0.001、2.139/0.035、4.151/<0.001、15.493/<0.001、8.814/<0.001、6.605/<0.001、4.583/<0.001、9.112/<0.001、7.522/<0.001、5.427/<0.001、3.425/0.001、4.084/<0.001、8.209/<0.001);治疗后2组的ADPN、PI较治疗前升高,且联用组显著高于单一组(t/P=2.659/0.002、2.801/0.006);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患者经HIFU消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其血管生成因子、血流动力学水平显著降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屈螺酮炔雌醇 血流动力学 血管生成因子
下载PDF
HPV E6/E7 mRNA联合细胞学检查用于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初步评价
5
作者 陈琼 涂媛 章培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用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初步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患者825例,均进行HPV E6/E7 mRNA、TCT检测,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分析HPV E6/E7 m...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用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初步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患者825例,均进行HPV E6/E7 mRNA、TCT检测,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分析HPV E6/E7 mRNA与TC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患者宫颈病变风险的诊断效能。结果HPV E6/E7 mRNA检测和TCT检测不同病理分级患者宫颈慢性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2.17%、39.04%、86.61%、87.88%和36.51%、82.89%、82.14%、81.82%。HPV E6/E7 mRNA检测的敏感性为86.90%,特异性为80.44%,准确性为81.58%。TCT检测的敏感性为82.07%,特异性为50.74%,准确性为56.24%。HPV E6/E7 mRNA联合TCT检测的敏感性为70.34%,特异性为83.68%,准确性为81.33%。HPV E6/E7 mRNA与TCT联合检测特异性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V E6/E7 mRNA与TCT两种检测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和0.664,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60,差异性显著(P<0.001),提示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宫颈HSIL的性能。结论HPV E6/E7 mRNA联合TCT能够更好预测宫颈病变的进展,且针对高级别病变的筛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为临床宫颈癌筛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作用
6
作者 刘琼 吕欢欢 +6 位作者 闫辉 袁香坤 赵笑博 王晴雯 王玺 万红美 马忠金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623-627,632,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放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对放射性阴道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放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干预。2组均干预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理忍受程度评分、心理痛苦程度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包括生理与精神健康2个领域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心理忍受程度评分及心理痛苦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理忍受程度评分及心理痛苦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放射性阴道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溻渍联合情绪舒缓疗法与视觉艺术疗法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和推迟放射性阴道炎的发生,减轻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疗法 阴道炎 中药溻渍 情绪释放 视觉艺术
下载PDF
郑氏4C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7
作者 何秋敏 张崇媛 +1 位作者 张思思 胡尧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郑氏4C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U-LSSS)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腹腔镜术)和观察组(郑氏4C悬吊法TU-LSSS),每组46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随访3年,... 目的探讨郑氏4C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U-LSSS)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腹腔镜术)和观察组(郑氏4C悬吊法TU-LSSS),每组46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随访3年,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3年PFS率、3年OS率更高(P<0.05)。随访3年,疾病进展或死亡共11例。经单因素分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4 cm)、临床分期(≥ⅠB2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郑氏4C悬吊法TU-LSSS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郑氏4C悬吊法TU-LSSS治疗宫颈癌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3年PFS率和OS率。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需根据不同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4C悬吊法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宫颈癌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后采用康艾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亚星 张俊勤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析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康艾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析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康艾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结合顺铂进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艾注射液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采用康艾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均明显下降,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发生,近期疗效更优,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宫颈癌 术后 免疫功能 近期疗效
下载PDF
25岁以下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消退状况研究
9
作者 徐海波 季进峰 姚涓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2-329,共8页
目的观察25岁以下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患者在随访24个月后的病变消退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筛查确认的540例CIN2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至少每6个月进行1次阴道镜检查,并配合活检,持续24个月。根据2... 目的观察25岁以下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CIN2)患者在随访24个月后的病变消退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筛查确认的540例CIN2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至少每6个月进行1次阴道镜检查,并配合活检,持续24个月。根据24个月内患者CIN2病变消退情况将纳入患者分为消退组(273例)和未消退组(267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影响CIN2病变消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配对卡方检验评估各因素/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24个月随访结束时,50.56%(273/540)的CIN2患者发生了病变消退。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镜印象≥CIN2、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细胞学检查提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吸烟是25岁以下CIN2患者病变未消退的危险因素(P<0.05);诊断年份较早是患者病变未消退的保护因素(P<0.05)。HPV16联合阴道镜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对CIN2患者病变未消退的预测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2,95%CI为(0.677,0.962)。结论25岁以下CIN2患者中,超过一半的患者可能在24个月内自动消退,无需进行创伤性治疗。HPV16联合阴道镜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对CIN2病变未消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医生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消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16/Ki-67双染检测、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10
作者 彭海兰 梁土玉 +1 位作者 黄之文 李德峰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5例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阴道镜检查与病理活检,取患者细胞学样本分别进行p16/Ki-67双...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605例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阴道镜检查与病理活检,取患者细胞学样本分别进行p16/Ki-67双染检测、HPVE6/E7mRNA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宫颈病变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联合检测检出CIN1~3阳性率均高于p16/Ki-67双标记、HPVE6/E7mRNA检测(P<0.05);三种检测方式的浸润癌阳性检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Kappa检验分析结果显示,p16/Ki-67双标记与HPVE6/E7mRNA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19,P<0.05);联合检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894,P<0.05)。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与准确率高于p16/Ki-67双标记与HPVE6/E7mRNA检查(P<0.05)。结论:p16Ki-67双染与HPVE6/E7mRNA联合检测可准确检出宫颈病变程度,对宫颈病变疾病类型的鉴别可提供充足可靠的数据支持,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较好,对患者后续相关治疗开展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Ki-67双标记 HHPVE6/E7mRNA 宫颈病变 鉴别诊断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分阶段护理与随访对宫腔镜日间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11
作者 韩喆 张晟宁 张娜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前宫腔镜手术是临床常用诊疗手段,通过宫腔镜可清楚地看到患者宫腔内的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清晰判断,为下一步的诊治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日间手术的概念兴起于欧美等国家,是指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将术前检查在入院前完成... 目前宫腔镜手术是临床常用诊疗手段,通过宫腔镜可清楚地看到患者宫腔内的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清晰判断,为下一步的诊治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日间手术的概念兴起于欧美等国家,是指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将术前检查在入院前完成,为患者提供24 h内完成住院全流程诊疗服务的医疗服务模式。日间手术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降低医院感染风险、降低个人与社会医疗成本等~([1])。由于日间手术住院时间较短,术前、术后的随访与护理流程不甚完善,本文通过对患者进行分阶段护理及随访管理,以探讨其对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 日间手术 护理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鳞状上皮瘤变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陆泓 李咏 张璨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鳞状上皮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鳞状上皮瘤变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鳞状上皮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鳞状上皮瘤变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锥切组织大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锥切组织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分别应用于宫颈鳞状上皮瘤变患者中,前者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中情况与术后情况,创口更小,能够有效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鳞状上皮瘤变 并发症
下载PDF
中药联合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13
作者 张代碧 吴敏 +7 位作者 雷婷婷 李晓辉 何玉春 冉峰 代艳 周义杰 张亚楠 王幸栓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对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5例予FUAS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1例单纯予FUAS。另选行全子宫切除...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对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治疗组45例予FUAS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1例单纯予FUAS。另选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29例为切除术组。比较对照组与切除术组治疗前后生殖激素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PBAC评分。结果:术后对照组FSH、LH、E2水平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除术组FSH、LH水平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子宫肌瘤总体积较术前均明显缩小,治疗组较对照组肌瘤缩小更显著;两组月经PBAC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缩小肌瘤体积,对患者卵巢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中药联合FUAS能够更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月经量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聚焦超声消融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HPV感染病例与P16^(INK4a)表达的关联研究
14
作者 牛爱琴 杨苗苗 +2 位作者 朱冰 王艳春 竞柏松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P16^(INK4a)在宫颈炎症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及癌组织中的免疫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HPV-DNA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404例宫颈病变组织病理活检,包括炎症组织、宫颈鳞状上皮内病... 目的:研究P16^(INK4a)在宫颈炎症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及癌组织中的免疫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HPV-DNA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404例宫颈病变组织病理活检,包括炎症组织、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及鳞状细胞癌(SCC);统计所有病例的P16^(INK4a)免疫组化染色与HPV-DNA分型结果,并分析各病变组织中的P16^(INK4a)与HPV分型关系。结果:P16^(INK4a)的表达在各种宫颈病变组织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P16^(INK4a)的阳性率与表达强度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而增加;宫颈组织中P16^(INK4a)的表达在低危型与高危型HPV间有显著差异(P<0.05),P16^(INK4a)的表达强度与高危型HPV有相关性(P<0.001)。结论:P16^(INK4a)免疫染色结合HPV-DNA分型能有助于鉴别高级别CIN和宫颈癌,以及区分这些病变与低级别CIN和正常宫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P16^(INK4a) HPV分型 免疫组化
下载PDF
FoxA1及RNF6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常畅 高静 +1 位作者 李志强 张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FoxA1及RNF6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PE组)及16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保存良好的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患者病理组织FoxA... 目的探讨FoxA1及RNF6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PE组)及16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保存良好的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患者病理组织FoxA1及RNF6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E组FoxA1及RNF6蛋白、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oxA1及RNF6可能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及蛋白酶作用增强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A1 RNF6 宫颈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姜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分析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纳入子宫肌瘤患者100例,自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妇科接受入院治疗,经电脑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化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执行系... 目的:分析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纳入子宫肌瘤患者100例,自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妇科接受入院治疗,经电脑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化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执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以临床并发症、焦虑和抑郁水平、舒适状况、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2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6.00%);在不良情绪方面,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舒适状况、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P<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对于降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焦虑和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健康教育 舒适护理 子宫肌瘤 护理质量
下载PDF
2063例感染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女性转诊阴道镜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许成成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女性转诊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慈溪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宫颈HR-HPV阳性转诊阴道镜行宫颈活检病例2 063例,分析宫颈HR-HPV阳性患者阴道镜下活检... 目的 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女性转诊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慈溪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宫颈HR-HPV阳性转诊阴道镜行宫颈活检病例2 063例,分析宫颈HR-HPV阳性患者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了解本地区宫颈病变情况,体现不同指征下宫颈HR-HPV阳性女性转诊阴道镜的临床价值。结果 患者转诊阴道镜中HPV16/18(+)与HR-HPV其他12种(+)LSIL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PV16/18(+)与HR-HPV其他12种(+)HSIL及SCC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R-HPV阳性转诊阴道镜的患者中,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76.97%(1588/2063),经Kappa一致性检验,阴道镜镜下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91,P<0.05)。阴道镜诊断宫颈LSIL+的灵敏度为85.01%,特异度为77.46%,阳性预测值为75.48%,阴性预测值为86.36%,假阳性率为22.54%,假阴性率为14.99%;诊断宫颈HSIL(+)的灵敏度为62.03%,特异度为96.85%,阳性预测值为62.03%,阴性预测值为96.95%,假阳性率为3.15%,假阴性率为37.97%。将患者以45岁为界,分为<45岁组及≥45岁组,<45岁组LSIL、HSIL及SCC患病率均低于≥45岁组(均P <0.05)。SCJⅠ、Ⅱ及Ⅲ型HSIL及SCC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型转化区LSIL+HSIL+SCC病变率为9.09%(6/66),Ⅱ型转化区LSIL+HSIL+SCC病变率为16.17%(33/204),Ⅲ型转化区LSIL+HSIL+SCC病变率为7.91%(52/657),各型患者宫颈管内病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宫颈病变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HPV16/18感染;本地区宫颈HR-HPV阳性合并TCT异常的病例转诊阴道镜的HSIL及SCC检出率较高,宫颈SCJⅡ型患者宫颈管病变率高,阴道镜下活检联合宫颈搔刮对识别不同类型SCJ患者均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检查 宫颈活检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芮红苇 罗永梅 《医药前沿》 2024年第7期106-107,110,共3页
目的:分析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214例育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然妊娠的成功及失败分为失败... 目的:分析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214例育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然妊娠的成功及失败分为失败组(n=24)与成功组(n=190)。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情况以及分娩结局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35岁、内膜厚度≥12 mm、术前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6.8 ng/mL、术前促卵泡激素(FSH)水平≥20 U/L、术前雌二醇(E_(2))水平≥942 pmol/L、术前促黄体生成素(LH)≥15 U/L是患者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术前FSH≥20 U/L是患者自然妊娠的保护因素(OR<1);年龄≥35岁、内膜厚度≥12 mm、术前AMH≥6.8 ng/mL、术前E_(2)≥942 pmol/L、术前LH≥15 U/L是患者自然妊娠的危险因素(OR>1)。结论: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征与年龄、子宫内膜息肉大小、术前不孕史、术前多次人工流产等因素有关。年龄是宫腔镜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首要危险因素。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积极采取促排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自然妊娠 育龄女性 发病特征
下载PDF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IVF-ET妊娠结局及复发因素分析
19
作者 陶陶 邓成艳 +6 位作者 王含必 甄璟然 孙正怡 郁琦 潘凌亚 曹冬焱 周远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83-290,共8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AH/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影响助孕妊娠结局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AH...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早期子宫内膜癌(AH/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影响助孕妊娠结局和疾病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AH/EEC生育保留治疗后进行IVF-ET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纳入患者的临床特征、IVF-ET相关指标、妊娠结局和复发情况,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临床妊娠率、活产率以及疾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78例患者中51例(65.38%)为AH患者,27例(34.62%)为EEC患者;开始IVF-ET周期的平均年龄为(34.17±3.70)岁。共有74例患者至少接受了1次移植,每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36.31%(65/179)和18.99%(34/179),累积妊娠率为72.97%(54/74)。多因素分析提示子宫内膜病变初次发病年龄是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794,95%CI(0.785,0.983),P=0.02]。纳入患者IVF-ET期间子宫内膜病变的总复发率为6.41%(5/78),多因素分析提示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类型和IVF-ET前复发史是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H/EEC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的辅助生殖结局相对满意,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进行病变评估时应尽量保护内膜,减少损伤;在肿瘤治疗结束后,应尽快进行助孕治疗,以最大程度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早期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MRI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研究
20
作者 牛俊巧 王佳 +3 位作者 刘焱 曲源 张建亮 李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31例与非宫旁浸润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平扫及...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定量分析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31例与非宫旁浸润组5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常规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获得感兴趣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对比剂容积转换常量(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间隙容积分数(V_(e))值等多模态MRI定量参数。比较宫旁浸润组和非宫旁浸润组临床特征、ADC值和DCE-MRI定量参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宫颈癌宫旁浸润患者ADC值和K^(trans)、K_(ep)、V_(e)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和K^(trans)、K_(ep)、V_(e)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效能。结果宫旁浸润组与非宫旁浸润组肿瘤直径和病理分级的分布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旁浸润组K^(trans)、K_(ep)和V_(e)均明显高于非宫旁浸润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宫颈癌宫旁浸润患者ADC值与V_(e)值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ROC显示,K^(trans)、K_(ep)、V_(e)值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6、0.821和0.864(P<0.05)。结论多模态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宫旁浸润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为宫颈癌宫旁浸润的影像诊断提供量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MRI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宫颈癌 宫旁浸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