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揿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1
作者 肖静 鲍志丽 刘晓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揿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术后采用内关穴及合谷穴揿针埋针治疗... 目的探讨揿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术后采用内关穴及合谷穴揿针埋针治疗3天。比较两组术后当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的NVAS评分以及术后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术后当天两组患者N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NVAS评分对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使用揿针治疗,显著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不适,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腹腔镜 恶心呕吐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神经毒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铮 徐国亭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辅助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减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神经发育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辅助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减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神经发育毒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子宫全切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6例。常规组术中实施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吸入麻醉维持,试验组采用17-β雌二醇辅助麻醉。比较两组神经网络电活动因子、线粒体功能、细胞凋亡因子水平及围术期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γ氨基丁酸A、N-甲基-D天冬氨酸水平均高于术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于术前,但试验组γ氨基丁酸A、N-甲基-D天冬氨酸水平低于常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诱导因子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B淋巴细胞瘤-2低于常规组,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ax)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试验组简易状态精神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17-β雌二醇能有效减轻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吸入麻醉所致的神经毒性反应,改善神经网络电活动、线粒体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认知障碍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吸入麻醉 17-Β雌二醇 神经毒性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3
作者 张文艳 施晓燕 +1 位作者 李晓燕 施晓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比较子宫腺肌病(AM)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8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6例)和开腹组(43例)。比较2组围手术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皮质醇(C... 目的比较子宫腺肌病(AM)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8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6例)和开腹组(43例)。比较2组围手术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皮质醇(Cor)、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卵巢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01),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01)。腹腔镜组术后6、12、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Cor、AngⅡ水平低于开腹组(P均<0.001)。腹腔镜组CRP、IL-6水平低于开腹组(P均<0.001)。腹腔镜组E2水平高于开腹组(P<0.001),LH、FSH水平低于开腹组(P均<0.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47)。结论与开腹子宫切除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切除 腹腔镜 开腹 疼痛评分 应激反应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干预效果研究
4
作者 刘小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32例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1例)和非感染组(n=111例)。统计感染病例感染部位...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32例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21例)和非感染组(n=111例)。统计感染病例感染部位及构成比;查阅病例资料,对患者术后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结果132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21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15.91%,感染类型以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为主,分别占52.38%、33.33%和14.29%。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β1.213,OR 3.582,95%CI 2.482~6.313)、手术时间(β1.563,OR 6.413,95%CI 5.682~8.452)、侵入性操作(β1.454,OR 4.083,95%CI 3.235~4.572)、留置尿管(β2.934,OR 1.034,95%CI 0.283~4.394)、术中出血量(β1.691,OR 1.593,95%CI 1.241~1.786)、绝经(β1.336,OR 1.246,95%CI 0.987~1.583)、住院时间(β2.694,OR 14.789,95%CI 2.231~18.045)均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及影响,围手术期应针对可能的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巩固手术效果,降低术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术后感染 干预措施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5
作者 赵丽雅 郝洁倩 杨春颖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天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切除术患者共200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盆腔感染患者例数,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 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天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切除术患者共200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盆腔感染患者例数,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结合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感染风险评估模型,检验模型评估效果。结果:研究经诊断、统计得到,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感染患者共21例,发生率为10.50%;单因素分析得到,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感染危险因素有年龄、合并糖尿病、接受化疗、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使用时间、抗菌药物种类、相关护理宣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1、23.495、19.834、7.515、4.239、6.121、8.498、5.362,P<0.05);二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接受化疗、尿管留置时间≥7 d、抗菌药使用时间≥7 d、抗菌药物种类≥3种、未接受相关护理宣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基于回归分析预测法构建了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分析评估模型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为0.888,95%CI为0.849~0.927,最大约登指数为0.62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0、0.741;针对模型实施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拟合度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5,P=0.057);风险评估模型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评估准确率为95.56%。结论: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盆腔感染风险,且其危险因素复杂,研究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能实现对患者术后盆腔感染风险的有效识别,为临床预防护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盆腔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残端电灼对HR-HPV感染转阴率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骆秀花 安存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残端电灼对HR-HPV感染转阴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就诊于本院,合并HR-HPV感染的子宫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都行筋膜外全子宫切...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中阴道残端电灼对HR-HPV感染转阴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就诊于本院,合并HR-HPV感染的子宫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都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A组):术中对阴道壁残端采用电刀或电凝棒电灼,对照组(B组)对阴道残端常规缝合未做特殊处理,对两组临床疗效、HPV感染转阴情况、阴道残端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HR-HPV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HR-HPV的转阴率和正常组的转阴率分别为87.50%和5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无显著毒性副作用。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采用阴道残端电灼法能有效地改善HR-HPV感染的转阴率,降低HR-HPV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残端电灼 HR-HPV感染
下载PDF
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丁燕 王雨村 +1 位作者 崔静 胡拓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7,共6页
目的 评价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2年3月于甘肃省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12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术后... 目的 评价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对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8月—2022年3月于甘肃省肿瘤医院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12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术后5 d接受溴吡斯的明治疗;B组采取单纯导尿治疗;C组术后5 d接受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比较3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残余尿量、下尿路/膀胱功能障碍量表(MHU)评分、尿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留置导尿管总时间、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不同时间点的残余尿量、MHU评分、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初感容量、逼尿肌顺应性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残余尿量、MHU评分、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初感容量、逼尿肌顺应性有差异(P <0.05);(2)3组的残余尿量、MHU评分、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初感容量、逼尿肌顺应性有差异(P <0.05),C组术后2周、术后3周、术后2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残余尿量、MHU评分均低于A组、B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初感容量、逼尿肌顺应性均高于A组、B组;(3)3组残余尿量、MHU评分、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初感容量、逼尿肌顺应性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C组术后下尿路/膀胱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B组(P <0.05),留置导尿管总时间短于A组、B组(P <0.05);C组术后2个月膀胱功能等级优于A组、B组(P <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吡斯的明联合坦索罗辛可有效防治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减少下尿路/膀胱感染发生,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溴吡斯的明 坦索罗辛 膀胱功能障碍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良性病变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
8
作者 陈芳 张颖 郭银树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945-948,953,共5页
目的分析良性病变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3-01至2022-06收治的因子宫或附件良性病变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2例,依据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物病理类型分为良性疾病组(49例... 目的分析良性病变子宫切除术后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3-01至2022-06收治的因子宫或附件良性病变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2例,依据子宫切除术后盆腔肿物病理类型分为良性疾病组(49例)及恶性肿瘤组(2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结果恶性肿瘤组行子宫切除时年龄、发现盆腔肿物时年龄、盆腔肿物发生距离子宫切除时间间隔均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73.9%患者有腹痛腹胀、阴道出血或排液等临床症状,仅有26.1%患者为体检时发现,与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患者超声影像全部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较大体积盆腔肿物,伴有不同程度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与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易发生于年龄较大时切除子宫、距离子宫切除间隔5年以上者,且多数患者有临床症状。对于此类患者一旦发现盆腔肿物,要结合肿物影像学特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患者症状等综合进行分析,尽早手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盆腔肿物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关清 金菡 李华平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研究组术中使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研究组术中使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质量、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5-羟色胺(5-HT)]、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苏醒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Cor、5-HT水平和不良反应总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可提高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促使认知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丙泊酚 七氟醚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循证护理模式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作用
10
作者 王秀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3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其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根据护理模式差异将150例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对其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根据护理模式差异将150例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自由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33%、1.33%,低于对照组的16.00%、10.67%(P <0.05)。护理后,两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提高,且观察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6.67%(P <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尿潴留,改善其自由尿流率,降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循证护理 尿潴留 自由尿流率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董晓禹 李宜聪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吉林省松原吉林油田医院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与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吉林省松原吉林油田医院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稳定性;术前1 d、术后1 d、3 d以及7 d分别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上述时间段每日清晨患者血清中的褪黑素含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5);术前2组患者的PSQI、AIS评分以及血清中褪黑素浓度对比无差异,术后对照组患者同等时间改善效果较之观察组更为明显(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马唑仑全凭麻醉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进行干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临床应用安全性高,但该麻醉药物会降低患者睡眠质量,而丙泊酚麻醉对其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相对较小,其原因可能与丙泊酚术后对褪黑素的分泌抑制作用较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丙泊酚 腹腔镜子宫切除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纳布啡、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对疼痛介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泽群 丁玉美 +2 位作者 柴国东 白艳艳 吴育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1-37,共7页
目的 观察纳布啡、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对疼痛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舒芬太尼组... 目的 观察纳布啡、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对疼痛介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舒芬太尼组和纳布啡组,每组49例。舒芬太尼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氟比洛芬酯2.0 mg/kg进行PCIA干预,纳布啡组术后给予纳布啡2.0 mg/kg+氟比洛芬酯2.0 mg/kg进行PCIA干预。记录两组≤24 h和24~48 h患者PCIA按压有效次数,统计两组补救镇痛率、不良反应率,记录两组止吐药追加剂量,评估两组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检测两组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应激反应、疼痛介质水平。结果 纳布啡组≤24 h和24~48 h的PCIA按压有效次数均少于舒芬太尼组(P <0.05);补救镇痛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 <0.05)。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术后4、8、12、24和48 h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运动和静息状态下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手术切口周围机械性痛阈值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术前及术后24、48 h应激反应、疼痛介质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皮质醇(Cor)、血糖(Glu)、去甲肾上腺素(NE)、P物质(SP)、神经肽Y(NPY)、前列腺素E2(PGE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Cor、Glu、NE、SP、NPY、PGE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纳布啡组与舒芬太尼组Cor、Glu、NE、SP、NPY、PGE2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纳布啡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舒芬太尼组(P <0.05)。两组嗜睡、寒战、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布啡组止吐药追加剂量低于舒芬太尼组(P <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应用纳布啡联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和疼痛介质的释放,提高机械性痛阈值,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自控静脉镇痛 纳布啡 氟比洛芬酯 疼痛介质 机械性痛阈值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叶青青 陈悦 +2 位作者 吴浩 仲明杰 戴体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为轻中度贫血,对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7例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为轻中度贫血,对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87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发生了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34.7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术前中度贫血、术中CO_(2)灌注量>200 L、术中CO_(2)气腹时间>120 min及术中腹腔冲洗液量>1500 mL是导致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术中CO_(2)加温至37℃则是避免发生术中低体温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较高,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术前贫血程度、术中CO_(2)灌注情况、术中CO_(2)气腹时间、术中腹腔冲洗液量及术中CO_(2)加温情况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全身麻醉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术中低体温 老年
下载PDF
不同中医体质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妮 张明强 屈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2-825,共4页
目的 对比不同中医(TCM)体质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应激反应。方法 前瞻性选择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体质分为阴虚质... 目的 对比不同中医(TCM)体质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应激反应。方法 前瞻性选择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体质分为阴虚质组、阳虚质组、平和质组,每组各35例。比较3组麻醉情况及麻醉前5 min(T0)、麻醉30 min时(T1)、术后6 h时(T2)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血糖(Glu)]。结果 3组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0时Cor、E、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上述指标均升高,T2时降低,且T1、T2时点上述指标比较,阴虚质组最高,阳虚质组次之,平和质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中医体质老年宫颈癌患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麻醉药物剂量、手术及苏醒时间并无差异,而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比较,阴虚质患者最重,阳虚质患者次之,平和质患者最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中医体质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
15
作者 克里木江·阿不拉 宋艳 +2 位作者 麦迪娜·那毕江 甫拉提·阿布都热衣木 阿依努尔·艾买尔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眼科收治的NVG患者100例(100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50眼)。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眼科收治的NVG患者100例(100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50眼)。对照组给予单纯Ex-press引流植入术,观察组给予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植入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视力水平及治疗有效率。采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血浆及房水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清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4周、3个月的眼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3个月的视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4周血浆中TGF-β1水平,血清中VEGF、IL-6水平和房水中VEGF、IL-6、TGF-β1、EPO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Ex-press引流植入术治疗NVG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改善患者视力,下调TGF-β1、EPO水平,进而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 Ex-press引流植入术 TGF-β1 EPO
下载PDF
机器人援助腹腔镜操作在复杂性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优势
16
作者 雍圆圆 陈华 +3 位作者 吴丽仙 熊英 李妍 哈春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援助腹腔镜操作在复杂性子宫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机器人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切除术的36例患者以及同期进行传统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切除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首次... 目的探讨机器人援助腹腔镜操作在复杂性子宫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机器人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切除术的36例患者以及同期进行传统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切除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2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是否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肠梗阻、切口疝、切口感染、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损伤、阴道断端愈合不良)。结果机器人组患者的子宫体积、术中失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12 h VAS评分、中转开腹率均低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长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肠梗阻、切口疝、切口感染、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损伤、阴道断端愈合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定位精准,操作灵活,能明显减轻术后不适,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恢复,适合复杂性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援助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肛提肌应变率评价子宫全切术患者盆底肌功能变化的研究
17
作者 曾文珍 任苓 +3 位作者 程玲 程芳玲 邱钧钰 曾庆新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 运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价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TLH)患者术前、术后盆底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因子宫良性病变行TLH的患者31例为研究组,分为术前、术后3月、术后12月三组;选取正常女性6... 目的 运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价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TLH)患者术前、术后盆底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因子宫良性病变行TLH的患者31例为研究组,分为术前、术后3月、术后12月三组;选取正常女性60例为对照组,每组均行经会阴实时盆底超声检查,测量静息、缩肛、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Levator hiatus,LH)面积、前后径、周长,计算肛提肌收缩及拉伸应变率。分析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及TLH术前、术后各参数的变化,并结合临床症状定量评价TLH对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LH形态及术后1年肛提肌拉伸应变率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肛提肌收缩应变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的肛提肌拉伸应变率较术后3月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出现膀胱、直肠膨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H术后1年内对女性盆底肌功能影响不大,但对肛提肌延展性能改变较大,应用肛提肌拉伸应变率评估TLH对盆底肌功能变化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盆底肌功能 肛提肌 应变率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超前镇痛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俊鹭 张晓东 +3 位作者 邹彬 刁玉刚 张铁铮 孙莹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索艾司氯胺酮超前镇痛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50例,年龄29~65岁,BMI 21~3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索艾司氯胺酮超前镇痛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50例,年龄29~65岁,BMI 21~3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生理盐水组(C组)、艾司氯胺酮0.25 mg/kg组(M组)和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H组),每组50例。C组在气管插管后1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M组和H组则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和0.5 mg/kg。所有患者麻醉诱导、维持、术后镇痛用药完全一致。记录入室(T0)、输注生理盐水/艾司氯胺酮即刻(T1)、手术切皮(T2)、缝皮(T3)、气管拔管(T4)及出手术室时刻(T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2 h、4 h、6 h、8 h运动和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抢救性镇痛药物使用例数、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按压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寒战、嗜睡的发生率。结果在T0、T1、T2及T3时间点,三组HR与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与C组相比,M组与H组的HR与MAP明显降低(P<0.05)。术后2 h时,三组的运动与静息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和6 h时与C组相比,M组与H组的运动、静息VAS评分明显降低,且H组低于M组(P<0.05)。术后8 h时,C组与M组的运动、静息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与M组相比,H组运动、静息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C组相比,M组与H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P<0.05),而M组与H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M组与H组术后补救性镇痛例数与术后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且H组明显少于M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寒战及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可使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缩短,术后疼痛评分更低,而高剂量艾司氯胺酮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术后镇痛 全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良性病变患者围术期指标、凝血功能及卵巢储备指标影响
19
作者 韩可 张运磊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532-1536,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脂联素(APN)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接受医治的17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分别接受经...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脂联素(APN)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接受医治的17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分别接受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术后均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检测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2.05±0.68d)、排便时间(2.64±0.86d)、住院时间(7.56±1.05d)均短于对照组(2.58±0.82d、3.08±0.93d、10.42±3.81d),术中出血量(204.41±15.81ml)少于对照组(248.47±20.25ml),术后并发症(5.9%)低于对照组(21.2%)(均P<0.05)。术后24 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2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抗苗勒管激素、抑制素B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卵巢储备功能不良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良性病变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指标 凝血功能 卵巢储备 术后恢复
下载PDF
以腰背痛为首发表现的ACTH非依赖性双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一例
20
作者 王丽 霍亚南 +2 位作者 林安华 刘玉 王晨秀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229-1232,共4页
本文报道1例因腰背痛就诊的老年女性患者,椎体MRI提示多发椎体(L1,L3-5,T9,T12)压缩性骨折,同时发现患者血钾偏低,血皮质醇升高,小剂量地塞米松实验未被抑制,考虑为库欣综合征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定位检查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降,大... 本文报道1例因腰背痛就诊的老年女性患者,椎体MRI提示多发椎体(L1,L3-5,T9,T12)压缩性骨折,同时发现患者血钾偏低,血皮质醇升高,小剂量地塞米松实验未被抑制,考虑为库欣综合征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定位检查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降,大剂量地塞米松实验未被抑制,肾上腺MRI发现患者存在双肾上腺占位,结构扭曲并伴有多个大结节,考虑为ACTH非依赖性双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ACTH independent macronodular adrenal hyperplasia,AIMAH)。本文通过对1例以腰背痛为首发表现的AIMAH进行报道,提高临床医生对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H非依赖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