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9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1
作者 杜德奇 张晓丹 郭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妊娠压力量表(PPS)对246名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采取Pearson相关分...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妊娠压力量表(PPS)对246名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采取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抑郁情绪与人格特征和妊娠压力的相关性,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完成调查的242名妊娠期妇女中,共有36名孕妇EPDS评分≥13分(抑郁情绪组),206名孕妇EPDS评分<13分(正常组),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4.88%。抑郁情绪组妊娠期妇女精神质、神经质人格评分,PPS总分及各维度压力源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外倾性人格评分低于正常组(P<0.01)。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与精神质、神经质人格评分,PPS总分及各维度压力源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外倾性人格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外倾性、精神质、神经质人格评分,PPS总分及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妊娠意愿、睡眠情况、夫妻关系均是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妊娠期妇女易产生抑郁情绪,且与人格特征、妊娠压力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妊娠期妇女抑郁情绪相关影响因素评估,制定科学干预措施,改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妇女 抑郁情绪 人格特征 妊娠压力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妊娠早、中期妇女尿碘/尿肌酐比值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相关性
2
作者 梁愿 王青 +3 位作者 吴芳 余红岚 许小红 周佳敏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妇女尿碘/尿肌酐比值(UIC/UCr)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检的妊娠早、中期SCH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甲状腺自身抗...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期妇女尿碘/尿肌酐比值(UIC/UCr)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检的妊娠早、中期SCH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妊娠早、中期甲状腺抗体阳性组;妊娠早、中期甲状腺抗体阴性组;另选取同时期进行检查的妊娠早、中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共计300例,观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UIC/UCr、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结果:妊娠早期三组孕妇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三组孕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24、11.357,P<0.05);UIC/UCr分析显示,与其他组别比较,妊娠早、中期阳性组孕妇均值和百分位分布数值最低;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比较,除FT3和FT4外,妊娠早、中期阳性组孕妇UIC/UCr、TPOAb、TgAb和TSH水平与健康组和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710、279.102、130.017、275.949、22.991、220.702、288.882、184.459,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IC/UCr与TSH、TgAb、TPOAb水平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UIC/UCr、TSH是TPOAb、TgAb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妊娠早、中期SCH合并自身抗体阳性孕妇,UIC/UCr显著偏低且与TPOAb、TgAb关系密切,建议在临床中加强UIC/UCr指标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早、中期 尿碘尿肌酐比值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程威 杨璈 +1 位作者 钟世林 邓玉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PE 864例(PE组)和同期分娩的非PE 33909例(非PE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中ICP的比例,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和分层分析探讨ICP与PE...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与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PE 864例(PE组)和同期分娩的非PE 33909例(非PE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中ICP的比例,并进行多因素分析和分层分析探讨ICP与PE的相关性。结果(1)PE组中年龄、BMI及辅助生育受孕、ICP、妊娠期糖尿病、双胎妊娠、抗磷脂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比例均显著大于非PE组(P<0.05);(2)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BMI、辅助生育受孕、ICP、双胎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综合征与PE显著相关(P<0.05),其中ICP对PE的OR值为2.159(95%CI:1.434-3.251,P<0.01);(3)分层分析提示在孕妇年龄<35岁、体重不足(BMI<18.5kg/m^(2))、正常BMI(18.5kg/m^(2)≤BMI<24.0kg/m^(2))、单胎妊娠和初产妇中,ICP与PE显著相关(P<0.05),其OR值分别为2.871(95%CI:1.869-4.410)、3.935(95%CI:1.633-9.483)、1.954(95%CI:1.127-3.386)、2.307(95%CI:1.473-3.613)、2.424(95%CI:1.495-3.930)。结论ICP与PE显著相关,在孕妇年龄小于35岁、BMI<24.0kg/m^(2)、单胎妊娠和初产妇中尤为明显,ICP可能是PE的重要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子痫前期 初产妇 双胎妊娠 高龄妊娠 相关性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麒薇 张俊辉 +1 位作者 杨袁 王金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5-1020,共6页
背景:目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大多是超指征用药,对其治疗仍面临很大的挑战。研究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修复卵巢功能,但鲜有研究报道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并... 背景:目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大多是超指征用药,对其治疗仍面临很大的挑战。研究证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修复卵巢功能,但鲜有研究报道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并初探线粒体自噬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连续注射20 d脱氢表雄酮构建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2×10^(6)),治疗后连续10 d取阴道内分泌物检测小鼠的发情周期。治疗后2周,采用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卵巢组织病理学评估,最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卵巢组织中线粒体自噬反应。结果与结论:(1)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中出现了处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等各阶段的卵泡,而且可见黄体组织,说明小鼠排卵功能明显改善;(2)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性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3)未经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长期处在动情期,缺乏动情间期和动情前期,经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动情周期恢复到正常水平;(4)经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卵巢组织中的线粒体自噬明显减少;(5)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小鼠内分泌紊乱,促进排卵,这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多囊卵巢综合征 排卵障碍 内分泌紊乱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高龄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联合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华知奋 陈晓菲 +1 位作者 邵长香 唐龙英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03,106,共4页
目的研究高龄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联合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及其差异,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在孕28周以后分娩产妇114例。根据妊娠年龄分为高龄产妇组(>35岁)、非高... 目的研究高龄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联合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及其差异,并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在孕28周以后分娩产妇114例。根据妊娠年龄分为高龄产妇组(>35岁)、非高龄产妇组(≤35岁)。根据《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将孕妇分为低体重组(BMI<18.5 kg/m^(2))、体重正常组(BMI:18.5~23.9 kg/m^(2))、超重组(BMI:24.0~27.9 kg/m^(2))、肥胖组(BMI≥28.0 kg/m^(2))。统计各组产妇孕期增重情况、妊娠结局、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及相关并发症,并统计新生儿Apgar评分和体重。结果非高龄产妇组与高龄产妇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周、BMI分组及孕期增重情况(不足、适宜、过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发现非高龄和高龄产妇组分娩孕周与宫缩乏力、剖宫产无相关关系(r=0.437,P=0.512),非高龄产妇组BMI增重与宫缩乏力、剖宫产呈正相关关系(r=0.015、0.039,P<0.05)。高龄产妇组的增重、孕前BMI与宫缩乏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28、1.733,P<0.05)。高龄产妇组的增重、孕前BMI与剖宫产呈显著相关性(r=0.929、1.082,P<0.05)。高龄产妇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67.14%(47例7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60%(42例70例)、巨大儿发生率52.86%(3770)显著高于非高龄产妇组34.1%(1544)、22.7%(1044)、22.73%(10例4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98、15.130、10.122,P<0.05);高龄产妇组妊娠高血糖发生率18.57%(1370)显著低于非高龄产妇组40.91%(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9,P=0.009);高龄产妇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7分的比例37.14%(2670)显著高于非高龄产妇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1,P=0.031)。结论高龄孕妇极易出现孕期增重过多的情况,增重、孕前BMI与宫缩乏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其剖宫产比例较高,临床对于高龄孕妇应严格控制孕期增重情况,预防不良妊娠结局。严格掌握高龄产妇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情况,有利于及早预测可能的不良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孕前BMI水平 孕期增重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中医健脾疗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效果
6
作者 李小燕 邹小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疗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ICP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中西组给予中医...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疗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ICP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中西组给予中医健脾疗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纳少症状发生率、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至妊娠,统计妊娠结局。结果:中西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瘙痒程度评分为0~3分,组间比较中西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纳少症状发生率及TBA、AST、ALT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中西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剖宫产、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健脾疗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瘙痒程度,降低纳少发生率,调节TBA和肝功能,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健脾疗法 熊去氧胆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7
作者 黄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93-0195,共3页
分析剖宫产手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人数是10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乙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乙组产妇母乳喂养的人数... 分析剖宫产手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人数是10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乙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乙组产妇母乳喂养的人数比甲组多,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来说,通过对剖宫产产妇讲解手术的知识,帮助产妇克服困难,母乳喂养率得以提升,使产妇和新生儿都健康生活,提升新生儿的免疫力,产妇尽快的恢复,综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妊娠早期血炎症指标、空腹血糖及血脂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联合预测价值
8
作者 张婕 任艳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6~13^(+6)周)孕妇血炎症指标、空腹血糖及血脂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产检的98例妊娠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受试者妊娠中期(孕24~28周)的口服葡...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孕6~13^(+6)周)孕妇血炎症指标、空腹血糖及血脂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产检的98例妊娠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受试者妊娠中期(孕24~28周)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将其分为GDM组(n=35)和糖耐量正常(NGT)组(n=63)。所有受试者于孕6~13^(+6)周时空腹8 h以上,于第2天清晨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测定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单核细胞计数(MC)、空腹血糖(FPG)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GDM组与NGT组孕妇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寻求联合预测因子并进行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预测GDM发生的效能。结果GDM组孕妇妊娠早期FPG、WBC计数、LC、TC、TG、LDL-C水平显著高于NGT组(P<0.05);GDM组与NGT组孕妇的NC、M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FPG、WBC计数、TC、TG升高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FPG=4.80 mmol·L^(-1)、WBC=9.35×10^(9)L^(-1)、TC=4.05 mmol·L^(-1)、TG=1.61 mmol·L^(-1)为截断值,预测GD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0.721、0.685、0.762,敏感度分别为0.886、0.514、0.857、0.543,特异度分别为0.587、0.857、0.524、0.873,四者联合预测GDM的AUC为0.876,灵敏度为0.857,特异度为0.810。妊娠早期FPG、WBC计数、TC、TG联合预测GDM的AUC高于FPG、WBC、TC、TG单独预测GDM的AUC。结论妊娠早期(孕6~13^(+6)周)孕妇血FPG、WBC计数、TC、TG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预测GDM发生的临床指标,且4项指标联合对GDM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早期 空腹血糖 白细胞计数 血脂
下载PDF
妊娠期BMI轨迹、产后体重滞留与产后1年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9
作者 张华凡 陈艺璇 +7 位作者 吴琳琳 吴晓霞 尹霭琦 胡凤巧 童嘉宁 黄旭娜 万艳梅 牛建民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了解妊娠期BMI轨迹及产后体重滞留(PPWR)与产后1年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各诊断标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20例产妇进行产后1年随访,内容为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Spearma... 目的:了解妊娠期BMI轨迹及产后体重滞留(PPWR)与产后1年代谢综合征(MetS)及其各诊断标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20例产妇进行产后1年随访,内容为问卷、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不同轨迹亚组及产后体重滞留分组与MetS诊断指标异常数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轨迹亚组及产后体重滞留分组与MetS的相关性。结果:MetS患病率随体重轨迹组从低到高呈逐渐递增。与对照组相比,妊娠期BMI轨迹3的MetS患病风险OR(95%CI)值为6.15(2.81~13.44),PPWR较孕前≥1.85个BMI单位的妇女组患病风险值为3.63(1.10~11.96)。结论:妊娠期BMI轨迹组增高,MetS患病风险越大;产后较产前体重增加超过1.85个BMI单位的妇女患MetS风险增加了2.6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妊娠期BMI轨迹 产后体重滞留 潜类别增长模型
下载PDF
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状态下微生物紊乱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张金辉 张溪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状态下微生物紊乱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就诊的96例孕妇,根据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结果阳性,n=44)和对照组(结果阴性,n=52),比较... 【目的】探讨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状态下微生物紊乱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就诊的96例孕妇,根据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结果阳性,n=44)和对照组(结果阴性,n=52),比较两组孕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96例孕妇中下生殖道感染44例(45.83%),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细菌感染率为38.64%,真菌感染率为13.64%,衣原体感染率为15.91%,支原体感染率为18.18%,解脲脲原体感染率为2.27%,滴虫感染率为11.36%。观察组孕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期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2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败血症、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肺炎等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解脲脲原体、滴虫,孕妇下生殖道感染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并发症总发生率,发现感染后应及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微生物学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弥可保治疗神经内科患者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赵路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37-0040,共4页
分析神经内科面神经炎实施弥可保治疗的效果。方法 调查样本为神经内科面神经炎患者,样本量为82例,掷骰子分组,有传统组、调查组,均有41例,传统组行常规治疗,调查组增加弥可保治疗,样本均在2021年3月-2023年3月入选,观察疗效,统计不良反... 分析神经内科面神经炎实施弥可保治疗的效果。方法 调查样本为神经内科面神经炎患者,样本量为82例,掷骰子分组,有传统组、调查组,均有41例,传统组行常规治疗,调查组增加弥可保治疗,样本均在2021年3月-2023年3月入选,观察疗效,统计不良反应,比较肌电图指标,评估康复情况。结果 有效率统计后在调查组高于传统组,P<0.05。不良反应率统计后在调查组、传统组中无差异,P>0.05。治疗前统计波幅以及各患者的面神经传导速度,其结果在调查组、传统组中无差异,P>0.05。治疗后统计波幅以及各患者的面神经传导速度,其结果相比治疗前均升高,P<0.05。治疗后波幅以及各患者的面神经传导速度,其结果在调查组均高于传统组,P<0.05。治疗前统计症状积分以及患者的面肌功能评分,其结果在调查组、传统组中无差异,P>0.05。治疗后统计症状积分以及患者的面肌功能评分,其结果症状积分相比治疗前两组数据均降低且调查组更为显著,P<0.05,面肌功能评分相比治疗前两组数据均升高且调查组表现更为优异,P<0.05。 结论 弥可保有效率高,能恢复面肌功能,纠正面神经传导速度,促进面神经炎的恢复,且能防控皮疹、红肿等问题,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症状积分 弥可保 临床效果 神经内科
原文传递
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智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6-0109,共4页
观察并且分析神经内科临床中面向于脑卒中过后并发偏瘫症状患者落实康复护理所达到应用效果。方法 采集整理本院于2020年9月-2022年10月确诊收治身患脑卒中后还并发偏瘫共为12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采取掷骰子法随机均分这120例病患至常规... 观察并且分析神经内科临床中面向于脑卒中过后并发偏瘫症状患者落实康复护理所达到应用效果。方法 采集整理本院于2020年9月-2022年10月确诊收治身患脑卒中后还并发偏瘫共为12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采取掷骰子法随机均分这120例病患至常规组(常规护理n=60)、康复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n=60),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实施效果。结果 在落实护理工作后,康复组在神经和肢体运动各项功能、生活能力、睡眠质量方面改善效果显然优于常规组,且康复组病患生活质量明显相对更高,病患与其家属更为满意此次的医护工作,且后遗症的总体发生率低,组间数据比较分析有突出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科对于脑卒中后并发偏瘫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期间,康复护理所达到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内科 偏瘫 康复护理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孕早期增塑剂DEHP暴露降低长链非编码RNA RP24-315D19.10表达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柳 谭丽萍 +4 位作者 孙智芳 陈雪梅 李方方 何俊琳 高茹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探索孕早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暴露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的影响及长链非编码RNA RP24-315D19.10的作用。方法:构建DEHP(1000 mg·kg^(-1)·d^(-1))暴露的早孕小鼠模型,取妊娠第6天子宫,通过苏木精-伊... 目的:探索孕早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暴露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的影响及长链非编码RNA RP24-315D19.10的作用。方法:构建DEHP(1000 mg·kg^(-1)·d^(-1))暴露的早孕小鼠模型,取妊娠第6天子宫,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其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区病理变化及相关分子表达。构建DEHP暴露(0.1、0.5、2.5、12.5、62.5μmol/L)的原代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蜕膜诱导模型,通过光学显微镜和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实时逆转录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蜕膜反应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实时逆转录PCR分别检测RP24-315D19.10在蜕膜组织和蜕膜细胞中的表达。利用在线工具lnc Locator和RNA荧光原位杂交检测RP24-315D19.10的细胞定位,并运用在线工具Anno Lnc2预测与RP24-315D19.10相结合的微RNA(mi RNA)。结果:DEHP暴露组的胚胎着床点数、子宫湿重、子宫面积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蜕膜反应标志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同源异型框A10的表达也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随着DEHP浓度增加,蜕膜细胞中dtprp的表达逐渐降低。2.5μmol/L DEHP暴露组中基质细胞向蜕膜细胞的形态转化受到明显抑制,蜕膜反应标志蛋白同源异型框A10、骨形成蛋白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DEHP暴露的蜕膜组织和蜕膜细胞中RP24-315D19.10的表达显著减少(均P<0.05)。RP24-315D19.10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45个mi RNA有潜在结合位点,其中mi R-138-5p、mi R-155-5p、mi R-183-5p及mi R-223-3p与子宫内膜蜕膜反应有关。结论:孕早期DEHP暴露导致小鼠蜕膜反应损伤可能与RP24-315D19.10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蜕膜反应 长链非编码RNA RP24-315D19.10 微RNA 小鼠
下载PDF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慧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AFLP的患者共2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母婴的预后等。结果收治的22例A...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AFLP的患者共2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母婴的预后等。结果收治的22例AFLP患者均为妊娠晚期,平均孕周(36±2)周,临床以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其中15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12例出现产后出血,6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合并肺部感染。14例(63.6%)的孕产妇痊愈或者好转,18例(64.3%)的新生儿存活。首发症状到确诊的时间、孕产妇的产次影响母亲预后,且母亲预后与胎龄、胎儿性别、怀孕次数无关。胎儿的生存率与首发症状到确诊时间有关,与胎龄、产次和怀孕次数的无关,男性胎儿的死亡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LP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医生必须提高对AFLP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开展多学科协作以改善母婴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临床表现 诊断 终止妊娠 预后
下载PDF
电针刺激ST-36通过mSCF/c-Kit信号促进糖尿病小鼠胃组织ICC表达
15
作者 周明东 田陆高 仝巧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258-5262,共5页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足三里穴(ST-36)促进糖尿病(DM)小鼠胃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表达,进而改善其胃排空功能,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DM组、DM假性刺激(DM+SEA)组、DM电针刺激(... 目的研究电针刺激足三里穴(ST-36)促进糖尿病(DM)小鼠胃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表达,进而改善其胃排空功能,并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DM组、DM假性刺激(DM+SEA)组、DM电针刺激(DM+EA)组。电针刺激期间监测各组体质量和血糖的变化,采用酚红胃排空实验检测小鼠的胃排空功能,分别采用Ano1和c-Ki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ICC网络变化,采用Western印迹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SCF/c-Kit信号的表达。结果电针刺激可以显著改善DM小鼠体质量减轻(均P<0.05),但对血糖没有影响(P>0.05);与Control组比较,DM组和DM+SEA组胃排空明显延迟(均P<0.05),而DM+EA组胃排空较DM组明显改善(均P<0.05);与Control组比较,DM组和DM+SEA组Ano1阳性ICC网络和c-Kit阳性ICC网络明显减少,而DM+EA组较DM组Ano1阳性ICC网络和c-Kit阳性ICC网络明显增多(均P<0.05);与Control组比较,mSCF/c-Kit信号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DM组和DM+SEA组明显降低,而DM+EA组较DM组mSCF/c-Kit信号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电针刺激可能通过促进mSCF/c-Kit信号表达,维持ICC网络的完整性,进而改善DM小鼠胃排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刺激 糖尿病胃轻瘫 CAJAL间质细胞 mSCF/c-Kit信号
下载PDF
槲皮素对母胎界面免疫调节的影响
16
作者 傅祝婧 田野 +3 位作者 周旋乐 兰慧珍 吴双钰 楼毅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6,共9页
母胎界面免疫失衡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是生殖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中医药在生殖领域中的应用,发现槲皮素在菟丝子、桑寄生等常用补肾中药中含量丰富,可起到一定的妊娠保护作用。作为常见的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具有强大的... 母胎界面免疫失衡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是生殖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中医药在生殖领域中的应用,发现槲皮素在菟丝子、桑寄生等常用补肾中药中含量丰富,可起到一定的妊娠保护作用。作为常见的黄酮类物质,槲皮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氧化、类雌激素等作用,可调节母胎界面免疫细胞(如蜕膜自然杀伤细胞、蜕膜巨噬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及蜕膜基质细胞的功能及各细胞因子活性,通过减弱细胞毒性、减少组织细胞过度凋亡、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等维持母胎免疫动态平衡。本文阐述了槲皮素对母胎界面各组成成分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期为复发性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母胎界面 蜕膜免疫细胞 滋养层细胞 蜕膜基质细胞 母胎免疫耐受 分子机制 综述
下载PDF
miR-613抑制胶质瘤增殖及侵袭能力
17
作者 贺彬 丁晨哲 刘家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9-1223,共5页
目的研究miR-613对胶质瘤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正常人和胶质瘤患者脑组织,并测定其miR-613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mRNA表达水平。把正常培养传代后的U87MG人脑胶质瘤细胞随机为空白对照组、miR-613 NC组、mi... 目的研究miR-613对胶质瘤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正常人和胶质瘤患者脑组织,并测定其miR-613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mRNA表达水平。把正常培养传代后的U87MG人脑胶质瘤细胞随机为空白对照组、miR-613 NC组、miR-613模拟物组、miR-613抑制剂组、G6PD组和miR-613模拟物+G6PD组。采用RT-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水平、CCK-8进行细胞增殖检测、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RT-PCR结果显示胶质瘤脑组织中的miR-613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G6PD的水平显著上升(P<0.05);RT-PCR结果显示,U87MG人脑胶质瘤细胞在转染miR-613模拟物后,G6PD的平均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miR-613抑制剂转染的U87MG细胞中G6PD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Western印迹分析发现G6PD蛋白的表达在miR-613模拟物处理的细胞中显著降低,但在用miR-613抑制剂转染的细胞中显著上调(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613后显著降低了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c-Fos蛋白和G6PD蛋白的表达(P<0.05)。相反,通过转染G6PD或共转染miR-613和G6PD,G6PD的表达显著上调,显著增加了pERK和c-Fos的蛋白表达(P<0.05)。Transwell分析和CCK-8实验表明miR-613的过度表达显著降低了U87MG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结论miR-613可通过靶向G6PD调节ERK通路,进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13 胶质瘤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妊娠期自主盆底肌锻炼对保护盆底肌肌群功能的效果评价
18
作者 毛旭影 李环 +5 位作者 胡艳 王玥 王苏梅 张巍颖 石黎元 禤铃钧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自主凯格尔运动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募集拟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检及分娩的初产妇中收集基线资料,对符合入排标准的研究对象通过宣教后配对分组为运动组(妊娠期凯格尔运动组)、对... 目的 探讨妊娠期自主凯格尔运动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募集拟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检及分娩的初产妇中收集基线资料,对符合入排标准的研究对象通过宣教后配对分组为运动组(妊娠期凯格尔运动组)、对照组。对照组孕妇按照一般诊疗常规进行,无特殊干预措施;运动组孕妇从妊娠期28周起至分娩前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余均同对照组。建立运动组微信群组并实时监督指导运动组进行规范化盆底肌锻炼。(1)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前孕后BMI、分娩方式概率差异;(2)比较两组产妇产前及产后6周时盆底肌障碍早期症状发生率;(3)比较两组产妇孕前及产后6周时逼尿肌厚度、会阴体长度和厚度、肛提肌裂口面积差异;比较Valsalva状态下两组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超声测量指标的差异;(4)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时电生理差异。结果 (1)两组产妇年龄、产前产后BMI、孕期、新生儿体重、顺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2)61例产妇中存在性欲降低共14例(2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前基线期两组逼尿肌厚度、会阴体长度、会阴体厚度、肛提肌裂口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时测量两组产妇逼尿肌厚度、会阴体长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时在Valsalva状态下测量两组产妇膀胱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后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膀胱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平均值均大于实验组。(4)两组产妇电生理参数比较,对照组盆底肌Ⅱ类肌纤维最大肌力平均值小于实验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I类、Ⅱ类肌纤维肌力时腹肌参与度平均值对照组均大于实验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经专科医师指导后自主盆底肌锻炼降低妊娠期及分娩时对盆底肌肌纤维损伤程度可能;在掌握盆底肌康复动作要领后,对Ⅱ类肌纤维保护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盆底肌锻炼
下载PDF
云县地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水平分析及参考区间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云芳 万云莉 +1 位作者 陈世吕 张天跃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314-318,共5页
目的 云县地区女性妊娠阶段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特异性参考值探析和参考区间的构建。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云县人民医院产科产检正常的健康单胎孕妇1 326例作为妊娠组,在此基础上,以同一时间段内接受健康检查... 目的 云县地区女性妊娠阶段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特异性参考值探析和参考区间的构建。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云县人民医院产科产检正常的健康单胎孕妇1 326例作为妊娠组,在此基础上,以同一时间段内接受健康检查124例正常女性群体为非妊娠对照组。检测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促甲状腺素(TSH),从上述各个指标的检查结果出发,对女性不同阶段妊娠状态下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结果和参考范围进行探析。结果 孕前期女性与孕期女性以及不同孕期女性间FT_(3)、FT_(4)和TS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期女性FT_(3)较孕前期升高,孕中期和孕晚期FT_(3)均较孕前期降低,孕晚期最低;孕早期女性FT_(4)较孕前期变化不明显,但孕中期和孕晚期较孕前期明显降低,孕晚期最低;不同孕期女性外周血TSH较孕前期均有降低,但孕早期则显著性降低(占孕前期78.2%),之后随孕周增加而升高,孕中期和孕晚期接近孕前期女性TSH水平(占孕前期98.6%)。结论 与正常女性群体相比,处于孕期状态的云县地区女性,其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改变,妊娠期女性的特异性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分析,能够实现对云县地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做到早期筛查和及时药物干预治疗,从而为本地区诊断及治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甲状腺功能 游离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 参考区间 云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