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4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例妊娠合并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新生儿预后分析
1
作者 杜敏 吴玲玲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3期205-207,212,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母婴预后。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为妊娠合并结核的18例孕妇及其围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新生儿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结果:18例结核患者中,...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母婴预后。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为妊娠合并结核的18例孕妇及其围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新生儿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结果:18例结核患者中,3例孕前出现临床症状孕期诊断为结核患者现无明显症状;15例孕期出现临床症状并诊断的结核患者,其症状主要以发热和咳嗽为主,出现症状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54.72±31.50)d,最短1d,最长206d,中位时间为28d。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其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均为阳性。新生儿随访至6个月,6月龄后新生儿病原学检查、胸片且其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暂无明显异常。结论:妊娠合并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常不典型,且常存在诊断延迟的风险,对于诊断不明确或肺外结核的患者,必要时可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孕期规范抗结核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结核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新生儿预后
下载PDF
A case of Rickettsia felis infection-induced encephalitis in a pregnant woman
2
作者 Jinghua Qiu Hui Feng +1 位作者 Lijun Liu Jianjun Zhu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0-152,共3页
Rickettsia felis is an exclusively cytozoic Gram-negative prokaryote with cat fleas as the major vectors.[1]As early as 1918,Rickettsia felis was detected in cat fleas in Europe and named Rickettsia ctenocephali.[2]Sy... Rickettsia felis is an exclusively cytozoic Gram-negative prokaryote with cat fleas as the major vectors.[1]As early as 1918,Rickettsia felis was detected in cat fleas in Europe and named Rickettsia ctenocephali.[2]Symptoms of fever,malaise,headache,maculopapular rash and eschar are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Rickettsia felis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CEPHALITIS HEADACHE INFECTION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辅助治疗对HBV感染孕妇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世兵 余立 +3 位作者 冯正锋 陈俊 汪新莉 张健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8期137-140,共4页
目的:研究富马酸替诺福韦脂(TDF)辅助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4月于麻城市人民医院诊断、产前检查、分娩的154例HBV感染孕妇及其所生新生... 目的:研究富马酸替诺福韦脂(TDF)辅助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4月于麻城市人民医院诊断、产前检查、分娩的154例HBV感染孕妇及其所生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抗病毒治疗情况分为观察组(n=83,抗病毒治疗)与对照组(n=71,不接受抗病毒治疗)。分别于妊娠18周、24周、36周比较两组孕妇ALT复常率与HBV-DNA转阴率,分别于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出生后12个月比较两组新生儿HBV感染情况[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DNA],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18周、24周、36周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出生后12个月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胎儿畸形、羊水浑浊、子痫等严重不良反应,仅3例(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孕妇出现轻微胆汁酸增高,且通过治疗后即缓解。结论:TDF辅助治疗HBV感染孕妇,能提升其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同时降低母婴传播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替诺福韦脂 乙型病毒性肝炎 孕妇
下载PDF
妊娠合并淋巴瘤并嗜血细胞综合征漏诊黑热病1例
4
作者 柴红霞 雍瑞欣 张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9-320,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32岁,因孕31+1周,乏力、恶心、腹胀1周于2020年6月1日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治疗。G1P0,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9年10月27日,预产期:2020年8月4日;规律产前检查,妊娠早、中孕期顺利。颈项透明带值正常;唐氏筛查示:低风险... 1病例报告患者,32岁,因孕31+1周,乏力、恶心、腹胀1周于2020年6月1日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治疗。G1P0,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9年10月27日,预产期:2020年8月4日;规律产前检查,妊娠早、中孕期顺利。颈项透明带值正常;唐氏筛查示:低风险;系统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TORCH及相关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素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产前检查 嗜血细胞综合征 黑热病 唐氏筛查 系统超声检查 TORCH
下载PDF
基于信息移动网络的健康管理对HBV感染孕妇服药依从性及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陈国兴 王育光 邹来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移动网络的健康管理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HBV感染孕妇72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健...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移动网络的健康管理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HBV感染孕妇72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基于信息移动网络的健康管理,两组均持续观察至孕妇分娩后4周。对比两组服药依从性、HBV理论知识掌握、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94.44%vs. 77.78%,P=0.041);观察组护理后HBV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为(80.12±7.60)分,高于对照组的(74.60±7.48)分(P=0.003);观察组新生儿HBsAb阳转率高于对照组(88.89%vs. 69.44%,P=0.042),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2.78%vs. 22.22%,P=0.0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4.44%vs. 77.78%,P=0.041)。结论 基于信息移动网络的健康管理能够提升HBV感染孕妇服药依从性,提升其HBV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获得较好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孕妇 信息移动网络 健康管理 服药依从性 母婴传播
下载PDF
替诺福韦在HBV感染患者哺乳期使用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6
作者 张川 卫蔷 +4 位作者 高宝荣 代雨峰 刘丹 张力 张伶俐 《中南药学》 2023年第8期2201-2205,共5页
目的探索替诺福韦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哺乳期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妊娠期服用替诺福韦行HBV母婴阻断的患者114例,产后按照婴儿是否通过母乳接触到药物分为暴露组(55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两组产... 目的探索替诺福韦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哺乳期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妊娠期服用替诺福韦行HBV母婴阻断的患者114例,产后按照婴儿是否通过母乳接触到药物分为暴露组(55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两组产妇哺乳期抗乙肝病毒治疗及病毒载量情况;婴儿乙肝阻断情况及生长发育、健康情况。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性别、Apgar评分、早产儿比例、转新生儿科和出生缺陷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组和对照组婴儿随访时平均月龄分别为(8.80±2.90)个月和(8.44±3.04)个月,两组婴儿HBs Ag阳性率均为0%。暴露组和对照组出生后身高、体重、所患疾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感染患者在哺乳期使用替诺福韦未显示对婴儿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哺乳期继续使用替诺福韦的有效性尚需大样本高质量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替诺福韦 母婴传播 母乳喂养 安全性
原文传递
HLA-DPβ1表达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李丽 胥文敏 +2 位作者 赵睿 马小雨 李红梅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4-58,67,共6页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编码的跨膜糖蛋白(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ii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DPβ1 chain,HLA-DPβ1)在人胎盘组织及脐静脉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编码的跨膜糖蛋白(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ii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DPβ1 chain,HLA-DPβ1)在人胎盘组织及脐静脉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部分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研究,新生儿均完成主被动联合免疫接种且进行乙肝五项指标及乙肝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 DNA)血清学随访。收集产妇胎盘组织及脐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定量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定量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法(MaxVision?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胎盘组织及脐静脉血中的HLA-DPβ1表达。结果 本研究中符合纳入标准并完成全程随访的病例组有76例婴儿,于7~12月龄进行乙肝五项指标及HBV DNA血清学随访,HBsAg及HBV DNA均阴性,主被动联合免疫阻断成功率为100%(76/76)。根据其血清HBsAb水平将免疫阻断效果进行分组,其中无应答及低应答组17例(22.37%),中应答组36例(47.37%),高应答组23例(30.26%)。76例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组织HLA-DPβ1阳性率51.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组织中HLA-DPβ1阳性率在无应答及低应答组、中应答组、高应答组、对照组均中依次增加(分别为35.29%、44.44%、73.91%及93.33%),进行组间两两多重比较,无应答及低应答组、中应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DPβ1在各组脐静脉血标本中均有表达,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Pβ1的表达水平与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有关,提示其高表达为主被动联合免疫应答的保护性因素。推断HLA-DPβ1可能为HBV感染的不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Pβ1 HBV DNA 母婴传播 免疫阻断效果
下载PDF
替诺福韦联合主被动免疫阻断高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晓蕾 池振静 +3 位作者 孙逸冕 王莉娟 张晶晶 韩娟玲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替诺福韦联合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接种阻断高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孕妇母婴传播(MTCT)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2022年2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109例高血清HBV载量孕妇被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 目的 探讨应用替诺福韦联合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接种阻断高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载量孕妇母婴传播(MTCT)的效果。方法 2019年4月~2022年2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109例高血清HBV载量孕妇被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4例,分别给予HBIG联合乙肝疫苗接种或在此基础上,在孕28周给予孕妇替诺福韦口服至分娩干预。随访,记录妊娠不良结局,并于新生儿出生7个月时评估阻断MTCT的效果。常规检测血清HBV标记物、血生化和HBV DNA。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孕次和产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分娩时,观察组血清HBV DNA载量为(0.8±0.8)lg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7.8±1.1)lgIU/mL,P<0.05】,而两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41.5±6.4)U/L和(43.6±7.0)U/L,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随访时,观察组新生儿血清HBsAg、HBeAg和HBV DNA全阴性,而对照组则分别有5例、4例和4例阳性,阻断失败率为12.7%,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应用替诺福韦联合HBIG和乙肝疫苗主被动免疫能有效阻断血清高HBV载量孕妇MTCT,无严重不良反应或妊娠不良结局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阻断 孕妇
下载PDF
孕产妇流感及疫苗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白易 刘志科 詹思延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13-322,共10页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孕妇作为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后更易发展为严重疾病及并发症,也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我国研究提示,孕妇对流感普遍易感,与一般健康育龄女性相比,孕妇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增加至...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孕妇作为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后更易发展为严重疾病及并发症,也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我国研究提示,孕妇对流感普遍易感,与一般健康育龄女性相比,孕妇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增加至3.3倍[95%CI(2.7,4.0)]。妊娠女性感染流感可导致不良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住院患者中,特别是患有重症流感的妊娠女性。国外多项研究证实,孕前或孕期免疫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起到明显的预防效果,妊娠期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其自身和新生儿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流感疫苗接种对妊娠结局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母体发生流感感染相关胎盘早剥、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等风险。国际上大量的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疫苗上市后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数据和相关临床指南均证实孕妇接种流感疫苗的安全性,但该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一直很低,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对流感及疫苗认知态度、既往疫苗接种行为、付费意愿以及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推荐等。我国尚缺乏孕妇流感疫苗接种安全性评价的数据,部分流感疫苗产品说明书仍将孕产妇列为禁忌证。本文对孕产妇流感的流行特征及疫苗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为相关防控政策制定及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流感 疫苗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LAM联合HBIG在HBV母婴传播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玲玲 毛玉萍 周莹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4期43-48,共6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105例HBV感染...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105例HBV感染孕妇为样本。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n=74)和LAM组(n=31)。LAM组接受LAM治疗,联合组接受LAM联合HBIG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临产前HBV标志物(HBVM)水平、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新生儿健康情况,新生儿HBV感染情况。分析药物安全性。结果:临产前,两组HBcAb、HBeAg及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HBeAg和HBV-DNA水平均低于LAM组(P<0.05)。临产前,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ALT、AST及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10 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肺炎、窒息和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前,联合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低于LAM组(P<0.05),接种疫苗后1个月,两组HBsAg阳性率均明显降低,两组HBs Ag和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孕妇发生一过性ALT水平轻度升高1例(1.89%),新生儿黄疸1例(1.89%),肌酸激酶升高2例(3.77%);LAM组孕妇未见明显异常,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1例(1.89%),均未予特殊处理,观察1周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LAM联合HBIG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可有效降低孕妇血液中病毒滴度和复制水平,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 阻断 拉米夫定 乙肝肝炎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孕妇的饮食习惯及临床分析
11
作者 徐晓菲 崔艳 +2 位作者 马晓晨 牛彦麟 费秀珍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感染孕妇的饮食习惯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2年9月北京妇产医院妊娠期LM感染的孕妇10例,分析其感染前4周的饮食及卫生习惯、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新生儿预... 目的探讨妊娠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感染孕妇的饮食习惯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2年9月北京妇产医院妊娠期LM感染的孕妇10例,分析其感染前4周的饮食及卫生习惯、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新生儿预后等。结果10例孕妇中,孕中期LM感染7例、孕晚期3例。10例孕妇经治疗后LM感染均痊愈,其中6例孕妇出现流产及胎死宫内。10例孕妇在感染前4周内均有不同程度食用生冷食物或不洁饮食史,以生食水果、熟肉制品及外出就餐情况为主;存在冰箱清理不及时及生熟食品砧板未分开使用等饮食不良卫生习惯问题。结论妊娠期感染LM不良后果较重,应关注相应症状孕妇的饮食史、加强孕产期健康宣教、避免食用不洁饮食,改善饮食卫生习惯,避免妊娠期感染L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妊娠 饮食习惯
原文传递
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母婴阻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2
作者 梁蘅恺 韦璐 +5 位作者 苏明华 梁焕 胡伯斌 黄建芳 陈艳红 江建宁 《肝脏》 2023年第3期296-298,308,共4页
目的观察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母婴阻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HBV感染随访队列中,选取HBV DNA≥1×106拷贝/mL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411例,根据孕期有无口服抗... 目的观察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母婴阻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HBV感染随访队列中,选取HBV DNA≥1×106拷贝/mL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411例,根据孕期有无口服抗病毒药分为阻断组256例、对照组155例,所有婴儿出生后均按标准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分别比较阻断组服药基线、临产前、产后3个月的HBV DNA、ALT、AST水平,比较阻断组和对照组临产前HBV DNA水平和分娩婴儿7月至1岁龄的HBsAg阳性率。结果阻断组孕妇临产前DNA、ALT、AST水平低于服药基线分别为(3.16±1.05)lg拷贝/mL比(7.09±0.77)lg拷贝/mL、(21.90±12.00)U/L比(66.08±89.35)U/L、(29.16±9.16)U/L比(52.12±54.9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287、7.409、5.764,均P<0.01)。阻断组孕妇临产前HBV DNA和婴儿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3.16±1.05)lg拷贝/mL比(6.96±0.78)lg拷贝/mL、0.00%比9.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860,χ^(2)=25.713,均P<0.01)。阻断组和对照组均无围生期不良事件的报告。产后停服抗病毒药的产妇HBV DNA、ALT、AST水平高于产后继续服抗病毒药者分别为(6.70±1.39)lg拷贝/mL比(2.24±0.54)lg拷贝/mL、(54.19±50.00)U/L比(34.62±20.04)U/L、(42.50±28.04)U/L比(33.40±11.66)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787、3.985、3.284,均P<0.01)。结论高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孕期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联合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和HBIG的“三重阻断”措施、产后患者继续抗病毒治疗,能成功阻断HBV母婴传播,保障孕期、产后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高病毒载量 母婴阻断 妊娠 核苷(酸)类抗病毒药
下载PDF
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13
作者 钟曼华 王静月 黄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48-2453,共6页
既往研究显示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易发展为肝衰竭,还可能伴有流产、死胎和垂直传播等不良结局,尤其是在HEV基因1型和2型流行的国家。我国近年已转为以HEV基因4型为主的散发流行,虽然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HEV感染的孕妇没有明显... 既往研究显示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易发展为肝衰竭,还可能伴有流产、死胎和垂直传播等不良结局,尤其是在HEV基因1型和2型流行的国家。我国近年已转为以HEV基因4型为主的散发流行,虽然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HEV感染的孕妇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观察到很高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本综述回顾了近年关于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的相关研究,包括病原学及流行病学、预后、重症化相关机制,以及治疗及预后相关进展,最后对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的筛查及预后评估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孕妇 妊娠并发症 肝功能衰竭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阴沟肠杆菌致妊娠期羊膜腔感染的药学监护
14
作者 朱振玲 王先利 马俨琦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阴沟肠杆菌致妊娠期羊膜腔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阴沟肠杆菌致妊娠期羊膜腔感染治疗,根据目前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和患者病情变化,对治疗药物选择、剂量等方面提出药学建议,并对患者进行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阴沟肠杆菌致妊娠期羊膜腔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阴沟肠杆菌致妊娠期羊膜腔感染治疗,根据目前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和患者病情变化,对治疗药物选择、剂量等方面提出药学建议,并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配合临床,实施药学监护,患者症状得到好转,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实施药学监护和用药干预,协助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保障了孕产妇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阴沟肠杆菌 羊膜腔感染 药学监护
下载PDF
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张志红 高翔 +1 位作者 谢伟姣 王丽兴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况变化,以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对产妇、新生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及住院生产的150例诊断为患有乙肝感染的孕妇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况变化,以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对产妇、新生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产科定期产检及住院生产的150例诊断为患有乙肝感染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同期在本院就诊分娩的9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抽取孕妇住院期间清晨空腹静脉血,观察并记录各维生素D营养状况组乙肝感染孕妇妊娠结局,比较对照组和乙肝感染组孕妇血清25(OH)D_(3)水平差异,以及乙肝感染孕妇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组产妇和新生儿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乙肝感染组孕妇血清25(OH)D_(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孕妇[(24.63±2.36)vs(28.84±2.38)ng/mL,P<0.05],且乙肝感染组孕妇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7/150)vs(49/98),P<0.05]。乙肝感染孕妇中,随着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恶化,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新生儿发生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差,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会导致产妇、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增高,影响产妇和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 维生素D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妊娠期感染戊型肝炎病毒1例用药监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冯洁 刘金春 +1 位作者 时友忠 安洪亮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4期285-288,共4页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嗜肝感染性病毒,通常会导致健康成人的急性肝炎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慢性肝炎。全球每年约有2 000万戊型肝炎感染病例,6万多人死亡[1]。HEV的感染可导致爆发性肝衰竭(FHF),特别是在孕妇中,病死率可高达30%[2],同...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嗜肝感染性病毒,通常会导致健康成人的急性肝炎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慢性肝炎。全球每年约有2 000万戊型肝炎感染病例,6万多人死亡[1]。HEV的感染可导致爆发性肝衰竭(FHF),特别是在孕妇中,病死率可高达30%[2],同时HEV还可以从受感染的母体垂直传播给婴儿,具有显著的围产期发病率和病死率[3]。现报告1例孕中期感染HEV的患者,分析总结其诊疗经过、给药方案和监护要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监测 感染性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垂直传播 给药方案 免疫功能低下
下载PDF
215例母体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新生儿母婴阻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慧芳 兰仙朵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5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母体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新生儿母婴阻断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金城江区医疗机构内分娩的215例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个案登记卡、河池市金城江区妇幼保健院随访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的随访卡... 目的:探讨母体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新生儿母婴阻断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金城江区医疗机构内分娩的215例乙肝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个案登记卡、河池市金城江区妇幼保健院随访提供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的随访卡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接受规范母婴阻断措施后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情况,评价母婴阻断效果。结果:215例孕妇中,大三阳58例,占26.97%;小三阳101例,占46.97%;表抗阳性56例,占26.04%。新生儿出生后均在12 h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1 h内及时接种占77.2%,HBV感染率为0。婴儿产生抗体阳性(抗-HBs≥10 mIU/mL)200例,占93.02%;大三阳产生有效抗体率75.86%,小三阳产生有效抗体率为87.13%,表抗阳性产生有效抗体率为85.71%。孕期接受HBV-DNA检测133例,检测率61.86%;其中产时检测39例,占29.32%;HBV-DNA≥2×10^(5)IU/mL 24例,其中接受抗病毒治疗6例。结论:产生有效乙肝表面抗体率与孕妇乙肝病毒载量有关,应加强孕前孕期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宣传,对大三阳孕妇,尤其是HBV-DNA≥2×105IU/mL孕妇进行规范管理及抗病毒治疗,建立产科与感染传染科等多学科联合诊治机制,提高母婴阻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抗病毒治疗 免疫治疗 母婴阻断
下载PDF
COVID-19 related liver injuries in pregnancy
18
作者 Metodija Sekulovski Simona Bogdanova-Petrova +2 位作者 Monika Peshevska-Sekulovska Tsvetelina Velikova Tsvetoslav Georgiev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9期1918-1929,共12页
Whil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quickly spread across the globe,our understanding of its pathogenic mechanisms evolved.Importantly,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is now considered a... Whil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quickly spread across the globe,our understanding of its pathogenic mechanisms evolved.Importantly,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is now considered a syndromic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disease involving not only the respiratory system but also the cardiovascular,excretory,nervous,musculoskeletal,and gastrointestinal systems.Moreover,a membrane-bound form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the entry receptor for SARS-CoV-2,is expressed on the surface of cholangiocytes and hepatocytes,suggesting the potential of COVID-19 to involve the liver.With the widespread distribution of SARS-CoV-2 throughout the population,infection during pregnancy is no longer a rare occurrence;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ourse of hepatic injuries and related outcomes in pregnant SARS-CoV-2-positive women.Thus,the understudied topic of COVID-related liver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poses a great challenge for the consulting gynecologist and hepatologist.In this review,we aim to describe and summarize potential liver injur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Liver injury PREGNANCY SARS-CoV-2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receptors
下载PDF
妊娠期孕妇GBS感染及预防性抗生素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9
作者 李妙洪 何美霞 黄小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85-588,共4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及分娩时预防性抗生素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55例妊娠期孕妇按照GBS感染情况分为GBS阳性组85例及GBS阴性组170例,根据分娩时是否给与预防性抗生素干预,将GBS阳性孕妇分为抗生素组42例... 目的观察妊娠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及分娩时预防性抗生素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55例妊娠期孕妇按照GBS感染情况分为GBS阳性组85例及GBS阴性组170例,根据分娩时是否给与预防性抗生素干预,将GBS阳性孕妇分为抗生素组42例及对照组43例。比较GBS阳性组、GBS阴性组及抗生素组、对照组的妊娠结局(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结局(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情况,并分析GBS菌株的耐药性。结果GBS阳性组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以及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组(P<0.05);抗生素组胎膜早破、宫内感染、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GBS菌株对青霉素G、万古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敏感性最高,均为100.00%,对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为43.53%。结论GBS感染会增加妊娠及新生儿不良结局,于分娩时给与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改善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B族链球菌 抗生素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下载PDF
替诺福韦对高病毒载量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
20
作者 黄修柳 黄锦荣 +1 位作者 姚慧娟 林厚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对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高病毒载量HBV感染孕妇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对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高病毒载量HBV感染孕妇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孕妇进行妊娠期健康指导,研究组孕妇于妊娠24周时,予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直至生产。待2组孕妇分娩后,在新生儿娩出12 h内及出生后1、6个月分别注射1次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比较2组孕妇治疗前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水平及HBV-DNA载量,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8个月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及出生后8个月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新生儿头围、身长、体质量及出生1 min时阿氏(Apgar)评分,围生期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孕妇HBsAg水平、HBV-DNA载量及研究组孕妇HBeAg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孕妇均较对照组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8个月HBsAg阳性率、HBV-DNA阳性率更低(P<0.05),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为100.00%(44/44),高于对照组的84.09%(37/44)(χ^(2)=5.587,P=0.018)。2组新生儿出生时头围、身长、体质量及出生1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χ^(2)=1.380,P=0.240)。结论 妊娠中后期采用替诺福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V感染孕妇能够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提高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且不会对母婴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孕妇 替诺福韦 母婴传播 效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