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9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ZO-1、CCL2对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少星 杨惠欢 余华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闭锁小带蛋白-1(ZO-1)、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对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41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胎儿是否足月,分为早产胎膜早破组73例和足月胎膜早破组68例... 目的探讨血清闭锁小带蛋白-1(ZO-1)、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对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141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胎儿是否足月,分为早产胎膜早破组73例和足月胎膜早破组68例,根据宫内是否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另选择同期足月正常妊娠且为单胎的产妇7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ZO-1、CCL2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ZO-1、CCL2对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早产胎膜早破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对照组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产妇年龄、孕前BMI、初产妇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产胎膜早破组、足月胎膜早破组产妇血清ZO-1水平降低,CCL2水平显著升高(P<0.05),早产胎膜早破组产妇与足月胎膜早破组产妇血清ZO-1、CCL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胎膜早破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对照组发生宫内感染的例数分别为39、23、2例,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20,P<0.001);与未感染组比较,合并宫内感染胎膜早破产妇血清ZO-1水平显著降低,CCL2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ZO-1、CCL2联合预测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敏感度为93.55%,特异度为75.9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血清ZO-1水平降低,CCL2水平升高,与患者宫内感染相关,血清ZO-1、CCL2水平对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小带蛋白-1 CC趋化因子配体2 胎膜早破 宫内感染 血清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未足月早产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毛红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期33-35,49,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未足月早产胎膜早破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按简单随机化法将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4例未足月早产胎膜早破(PPROM)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42例)给予盐酸利托君联...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未足月早产胎膜早破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按简单随机化法将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4例未足月早产胎膜早破(PPROM)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42例)给予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于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分娩发生情况相关指标[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统计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86%)较对照组(73.81%)高(P<0.05);两组治疗前IL-2、TNF-α及IFN-γ水平相比无显性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IL-2、TNF-α及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fFN、IGFBG-1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FN、IGFBG-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11.90%vs 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足月早产胎膜早破患者采用盐酸利托君联合硫酸镁治疗效果明显,可降低致炎因子水平,改善血清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未足月早产 盐酸利托君 硫酸镁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机引产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许晓艳 甄学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0期52-55,共4页
目的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机引产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7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选择破膜后2~12 h引产,对照组选择破膜12 h以后引产。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不良分... 目的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机引产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7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选择破膜后2~12 h引产,对照组选择破膜12 h以后引产。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不良分娩结局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剖宫产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心跳、呼吸、肤色、反射、肌肉张力评分分别为(1.44±0.42)、(1.45±0.34)、(1.53±0.30)、(1.65±0.42)、(1.22±0.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07±0.31)、(1.02±0.27)、(1.11±0.16)、(1.05±0.22)、(0.94±0.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需重视其引产时机选择,宜在短时间(2~12 h)内完成,可有效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改善母婴结局效果显著,可参考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胎膜早破 引产 分娩方式 母婴结局
下载PDF
脐带血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诊断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许明峰 冯罗华 《大医生》 2023年第13期97-100,共4页
目的 分析脐带血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诊断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胎膜... 目的 分析脐带血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诊断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各5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感染情况、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破膜时间、sTREM-1、pro-ADM及IL-6诊断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产妇的破膜时间长于未感染组,产妇B族链球菌检测结果呈阳性人数占比、sTREM-1、pro-ADM及IL-6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破膜时间、sTREM-1、pro-ADM及IL-6可用于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714、0.746、0.72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破膜时间≥12.97 h、产妇B族链球菌检测结果阳性、sTREM-1≥51.83 pg/mL、pro-ADM≥46.25 pg/mL及IL-6≥11.59 pg/mL为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脐带血s TREM-1、pro-ADM及IL-6用于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且上述指标均为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 白细胞介素-6 胎膜早破 新生儿感染
下载PDF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时机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5
作者 田丽莉 吴琼 阮雪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4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破膜后引产时机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产科住院的240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根据引产时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破膜后引产时机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产科住院的240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根据引产时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破膜后2~12 h引产,对照组破膜后12~24 h引产。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持续时间以及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产妇、新生儿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9.57%,低于对照组的1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2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破膜后2~12 h进行引产,可有效降低孕妇产后并发症,减少胎儿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破膜后12~24 h进行引产会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足月妊娠 引产时机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胎膜早破和胎盘病理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严海燕 吴菲菲 朱敏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和胎盘病理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8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产妇胎盘病理结果及新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产妇胎盘梗死、绒毛膜... 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和胎盘病理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胎膜早破产妇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8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产妇胎盘病理结果及新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产妇胎盘梗死、绒毛膜羊膜炎、胎盘局部绒毛合体结节增多、绒毛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和对照组产妇相比明显较高,数据对比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胎儿受压综合征、新生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及胎儿死亡等预后和对照组胎儿相比较高,数据对比意义显著(P<0.05)。结论胎膜早破产妇和正常产妇相比,胎盘病理特征常见胎盘梗死、绒毛间质纤维化、绒毛膜羊膜炎等,胎儿娩出后情况较差,需结合产妇实际情况妥善处理,确保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胎盘病理 新生儿预后 关系
下载PDF
分析胎膜早破的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曾小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0158-0160,共3页
胎膜早破现象在产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有着较大影响,本次研究主要探究该现象的特征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工作的主要观察目标是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0例产妇,根据胎膜早破发生与否进行分组:... 胎膜早破现象在产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其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有着较大影响,本次研究主要探究该现象的特征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工作的主要观察目标是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40例产妇,根据胎膜早破发生与否进行分组:早破组和无早破组,两组均含20例形成数据对比。通过两组间的对比分析,对胎膜早破的自身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经组间对比可知,胎膜早破组产妇以剖宫产形式进行分娩的数量要远超过了无胎膜早破组(P<0.05);而发生新生儿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更高组(P<0.05);影响因素分析中,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感染、C反应蛋白≥10 mg/L、胎位异常均被证实能够诱发该现象发生的要素(P<0.05),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C反应蛋白>10 mg/L、胎位异常和感染现象是引起胎膜早破的主要独立因素(P<0.05)。结论 胎膜早破产妇的剖宫产几率明显较高,同时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可能存在明显上升。在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中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C反应蛋白>10 mg/L、胎位异常和感染现象可作为引起胎膜早破的主要因素,提示临床助产人员、护理人员以及产妇需要加强各类妊娠疾病的管理,加强对自身机体指标的调控,并针对各类异常不良现象做好提前的准备,以避免风险事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临床特点 母婴结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时机使用抗生素对孕周胎膜早破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利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探讨孕周胎膜早破(PROM)患者不同时机使用抗生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138例孕周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6例。A组患者在胎膜早破<12 h使用抗生素, B组患者在胎膜早破12~24 h使用抗生素, C组患者在胎膜早破24 ... 目的 探讨孕周胎膜早破(PROM)患者不同时机使用抗生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138例孕周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6例。A组患者在胎膜早破<12 h使用抗生素, B组患者在胎膜早破12~24 h使用抗生素, C组患者在胎膜早破24 h后使用抗生素。对比三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A组患者入院至分娩>48 h占比86.96%明显高于B组的45.65%和C组的69.57%,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2.17%、宫内感染发生率0、产后出血发生率2.17%、产褥感染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B组的15.22%、8.70%、13.04%、15.22%和C组的19.57%、17.39%、21.74%、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Apgar评分≥8分占比91.30%明显高于B组的76.09%和C组的63.04%, Apgar评分<4分占比0和新生儿感染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B组的13.04%、15.22%和C组的15.22%、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周胎膜早破患者使用抗生素能预防宫内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一系列不良母婴结局发生,且在12 h内使用抗生素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抗生素 母婴结局 不同时机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28例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陈宝花 李佳宁 +2 位作者 吴忠祥 苏炳峰 周颖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6期1-5,92,共6页
目的对28例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合并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周分为<28周组(6例)、≥28周组(22例),分析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合并胎膜早破的影... 目的对28例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合并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周分为<28周组(6例)、≥28周组(22例),分析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合并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分娩孕周的数学模型。结果<28周组的平均年龄、经产妇比例高于≥28周组,人工流产次数多于≥28周组,胎膜膨出阴道直径大于≥28周组,平均分娩孕周小于≥28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孕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9.3%;<28周组产褥感染、新生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于≥28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分娩孕周和术前C-反应蛋白、分娩时白细胞计数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P<0.05)。结论高龄、经产妇、人工流产次数多、胎膜膨出阴道直径大是紧急宫颈环扎术合并胎膜早破预后的高危因素,术前C-反应蛋白、分娩时白细胞计数对分娩孕周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宫颈环扎术 胎膜早破 产褥感染 宫内感染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妊娠终止时机对胎膜早破孕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琴 黄雅萍 赖美乐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74-176,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终止时机对胎膜早破孕产妇分娩方式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胎膜早破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终止妊娠时机不同分为三组,其中A组为破膜后2~12h分娩(n=30),B组为破膜后>12~... 目的:分析妊娠终止时机对胎膜早破孕产妇分娩方式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胎膜早破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终止妊娠时机不同分为三组,其中A组为破膜后2~12h分娩(n=30),B组为破膜后>12~48h引产分娩(n=30),C组为破膜后>48h引产分娩(n=30);统计三组的分娩方式、孕产妇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A组阴道分娩率(90.00%)高于B组(70.00%)与C组(63.33%);孕产妇结局、新生儿结局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产妇妊娠终止时机越早,其阴道分娩率更高,母婴结局更优。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若孕产妇无明确的剖宫产指征,需在破膜后2~12内积极引产,最大限度的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分娩方式 妊娠终止时机 母婴结局 阴道分娩
下载PDF
胎膜早破患者性病三项、无乳链球菌与妊娠结局和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张建群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1708-1710,共3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性病三项、无乳链球菌与妊娠结局和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胎盘病理结果分为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组及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性病三项、无乳链球菌阳性率...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性病三项、无乳链球菌与妊娠结局和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胎盘病理结果分为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组及阴性组,对比两组患者性病三项、无乳链球菌阳性率差异。同时根据患者PROM孕周差异,分为早产PROM组、足月PROM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相关指标阳性率。分析相关指标与妊娠结局、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结果:早产PROM组患者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高于足月PROM组(P<0.05),而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无乳链球菌阳性率与足月PROM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PROM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26.67%,与足月PROM组的22.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组CT、NG、无菌链球菌感染阳性率以及hs-CRP、IL-8、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UU感染与早产呈正相关(P<0.05);CT、NG、无菌链球菌与早产无显著相关性(P>0.05),CT、NG、无乳链球菌感染与绒毛膜羊膜炎感染呈正相关性(P<0.05),UU感染与绒毛膜羊膜炎感染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无乳链球菌感染、性病三项与胎膜早破患者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密切,与早产也有较高相关性,通过上述指标,可为不良反应的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性病三项 妊娠结局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下载PDF
妊娠终止时机对胎膜早破孕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雪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4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终止时机对胎膜早破孕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胎膜早破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终止时机的不同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10例。甲组孕产妇妊娠终止时机为胎膜早破后的2~12h分娩,乙组孕产妇时机选择... 目的分析妊娠终止时机对胎膜早破孕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胎膜早破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终止时机的不同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10例。甲组孕产妇妊娠终止时机为胎膜早破后的2~12h分娩,乙组孕产妇时机选择为胎膜早破后的13~48h引产分娩,丙组孕产妇时机选择为胎膜早破后的48h以上引产分娩。比较三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孕产妇不良结局情况、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结果甲组、乙组、丙组的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0.00%、70.00%和6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孕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孕产妇,妊娠终止时机越早越好。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如果孕产妇剖宫产指征不明显,需要在胎膜早破后2~12h尽早引产,使母婴结局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终止时机 胎膜早破 孕产妇 分娩方式 母婴结局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在促宫颈成熟和缩短产程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莹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0期225-228,共4页
目的分析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在促宫颈成熟和缩短产程中的效果。方法经随机抽签方式将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低宫颈评分足月胎膜早破产妇50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行宫缩素静滴,研究组行间苯三酚联合缩宫... 目的分析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在促宫颈成熟和缩短产程中的效果。方法经随机抽签方式将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低宫颈评分足月胎膜早破产妇50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行宫缩素静滴,研究组行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宫颈促成熟方面,研究组数据较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从产程来看,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较参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从分娩方式来看,研究组阴道自然分娩率较参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可加速宫颈快速成熟,且效果理想,在缩短产程的同时提高了阴道自然分娩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缩宫素 促宫颈成熟 缩短产程 效果
下载PDF
母体血sTREM-1、MIP-3α水平预测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临床价值
14
作者 王雅 廖丹 +1 位作者 赵亚田 王晶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水平预测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219例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院时...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水平预测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219例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院时血sTREM-1、MIP-3α水平,根据分娩后有无发生宫腔感染分为感染组(n=58)和未感染组(n=16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sTREM-1、MIP-3α对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前孕妇血sTREM-1、MIP-3α水平感染组(72.16±8.43 pg/ml、49.62±5.39 pg/ml)均高于未感染组(31.05±4.18 pg/ml、25.16±3.24 pg/ml)(P<0.05)。血sTREM-1、MIP-3α预测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2、0.769,截断值分别为51.61pg/ml、37.39pg/ml,特异度分别为67.5%、52.3%,敏感度分别为93.1%、93.1%,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11,特异度为85.4%,敏感度为86.2%。合并生殖道感染、未足月胎膜早破、sTREM-1≥51.61pg/ml、MIP-3α≥37.39pg/ml是胎膜早破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孕妇血sTREM-1、MIP-3α水平异常升高,二者可作为预测胎膜早破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的生物学指标,联合检测预测特异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宫内感染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研究自由体位待产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产程、阴道分娩率的影响
15
作者 林巧丽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2487-2489,共3页
目的:探析自由体位待产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产程、阴道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50例,常规体位待产)、乙组(50例,自由体位待产),比... 目的:探析自由体位待产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产程、阴道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50例,常规体位待产)、乙组(50例,自由体位待产),比较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子宫颈Bishop评分以及分娩满意度。结果: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生以及总用时,均明显短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宫颈撕裂、尿潴留、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宫口开大、先露位置、子宫颈硬度、子宫颈管消退、宫口位置以及子宫颈Bishop总评分均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孕妇分娩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待产可提高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宫颈成熟度,加快产程进程,促进孕妇自然分娩,降低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孕妇对分娩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 胎膜早破 孕妇 自由体位待产 产程 阴道分娩率
下载PDF
硫酸镁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早产胎膜早破的疗效
16
作者 尉凤华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2803-2804,共2页
目的:研究硫酸镁联用盐酸利托君对早产胎膜早破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介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地点均为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将80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所有患者信息并打乱随机分组... 目的:研究硫酸镁联用盐酸利托君对早产胎膜早破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介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地点均为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将80例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设为观察对象,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所有患者信息并打乱随机分组,首批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选择单药治疗方案(硫酸镁),另外4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选择联合用药方案(硫酸镁联用盐酸利托君),评析组间疗效差异、临床指标差异、分娩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时间和宫缩抑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孕龄延长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剖宫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硫酸镁与盐酸利托君联合治疗的效果可达到预期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治疗速度,减少治疗时间的同时,自然分娩率随之升高,改善了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胎膜早破 硫酸镁 盐酸利托君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胎膜早破早产合并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17
作者 饶彩丽 徐满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9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胎膜早破早产合并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于龙岩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胎膜早破早产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8例... 目的观察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胎膜早破早产合并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于龙岩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胎膜早破早产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感染情况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分娩方式,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介素-2(IL-2)],新生儿结局,产后并发症。结果2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PCT、TNF-α、IL-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患者采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可减小病原菌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降低各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从而保障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生殖道感染 抗生素 妊娠结局 新生儿结局
原文传递
胎膜早破产妇胎盘病理炎性改变与阴道微生物感染及新生儿细菌感染相关性
18
作者 陈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2期1687-1691,共5页
目的 探析胎膜早破(PROM)产妇胎盘病理炎性改变与阴道微生物感染及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20例PROM病例资料,根据其胎盘病理结果分为炎性改变组(n=49)和健康组(n=71)... 目的 探析胎膜早破(PROM)产妇胎盘病理炎性改变与阴道微生物感染及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20例PROM病例资料,根据其胎盘病理结果分为炎性改变组(n=49)和健康组(n=71),取产妇阴道分泌物用于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细菌性阴道病(BV)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测,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检测,比较各组阴道微生物感染情况及妊娠结局,对新生儿进行中性粒细胞CD64(nCD64)、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细菌感染指标的动态监测,分析PROM产妇胎盘病理炎性改变与阴道微生物感染及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关联性。结果 炎性改变组GBS、BC、CM、UU、CT感染率均高于健康组(P<0.05);炎性改变组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均高于健康组(P<0.05);炎性改变组新生儿细菌感染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组(16.3%与2.8%,P<0.05);PROM产妇胎盘病理炎性改变与GBS、BV、CM、UU、CT感染、绒毛膜羊膜炎、胎儿窘迫、低出生体肿瘤儿、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细菌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炎性改变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64(nCD64)、CRP、PC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M产妇产妇胎盘病理炎性改变与阴道微生物感染及新生儿细菌感染呈正相关,临床应及时干预,以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胎盘感染 微生物 新生儿 细菌感染
下载PDF
分析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和胎膜早破产生的影响
19
作者 许红岩 高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7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和胎膜早破产生的影响。方法160例单胎妊娠产妇,按照B族溶血链球菌培养结果分成研究组(感染B族溶血链球菌,56例)及对照组(未感染B族溶血链球菌,104例)。分析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 目的研究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和胎膜早破产生的影响。方法160例单胎妊娠产妇,按照B族溶血链球菌培养结果分成研究组(感染B族溶血链球菌,56例)及对照组(未感染B族溶血链球菌,104例)。分析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产妇的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不同产次、有无流产史、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有无既往阴道疾病史产妇的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产次、流产、既往阴道疾病是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89、3.024、2.548、3.115,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53.57%高于对照组的24.04%,阴道分娩率46.43%低于对照组的75.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胎膜早破发生率16.07%、宫内感染发生率23.21%、早产发生率16.07%高于对照组的2.88%、3.85%、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10.7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8.93%、新生儿感染发生率16.07%均高于对照组的2.88%、1.92%、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周、产次、流产、既往阴道疾病是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后对母婴安全均造成一定的危险,引发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等危险事件发生。应做好预防工作,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产妇及胎儿的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溶血链球菌 妊娠结局 胎膜早破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