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4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PCT、CRP及IL-4水平预测小儿支原体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耀邦 沙宁 +1 位作者 杨娟 杨珊珊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预测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轻症...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预测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轻症组59例和重症组4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CXCL12)、γ干扰素(IFN-γ)、硫化氢(H_(2)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CT、CRP及IL-4水平,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PCT、CRP及IL-4水平对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CXCL12、IFN-γ、H_(2)S、SOD、MMP-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PCT、CRP、IL-4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CRP及IL-4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PCT、CRP及IL-4预测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851、0.787。结论:血清PCT、CRP及IL-4水平均参与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情进展,且可作为重症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儿童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儿童营养状况与临床特征和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李东丹 申月琳 +5 位作者 王美辰 杨文利 夏露露 张雨晴 赵顺英 闫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1,共7页
目的了解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儿童的营养状况,并分析营养不良与临床特征、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CF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营养状态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营养不良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共... 目的了解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儿童的营养状况,并分析营养不良与临床特征、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CF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营养状态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营养不良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2例CF患儿,男童25例(48%),女童27例(52%),年龄7个月至17岁,临床表现主要以呼吸系统(96%,50/52)为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5%(34/52),以中重度营养不良(65%,22/34)为主。营养不良组患儿病程更长,合并消化系统症状比例更高,血清白蛋白降低更明显(P<0.05)。营养不良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均低于营养正常患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体重指数Z评分与上述6个肺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CF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与肺功能下降有关,较高体重指数患儿有更好的肺功能,应重视CF患儿营养筛查评估及合理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 营养不良 肺功能 儿童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比较
3
作者 陈娟 张韫琦 +7 位作者 谢素贞 任建兵 李静 聂川 梁志江 何其祯 黄学林 罗先琼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97-703,共7页
目的:比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与康柏西普(IVC)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2015-01/2023-06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ROP患眼1 100眼。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儿分为IVR组... 目的:比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与康柏西普(IVC)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我院2015-01/2023-06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ROP患眼1 100眼。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儿分为IVR组和IVC组。根据ROP的病变程度分为急进型ROP(A-ROP)、Ⅰ区1型ROP和Ⅱ区1型ROP。通过倾向性匹配分析(PSM)匹配后对两组复活与再次治疗情况进行比较。随访时间至少至术后3 mo。结果:在Ⅱ区1型ROP中,IVR组和IVC组的病变复活率及再次治疗率均有差异(P<0.05);A-ROP和Ⅰ区1型ROP中两组病变复活率及再次治疗率均无差异(P>0.05)。Ⅰ区1型ROP复活风险及再次治疗风险高于Ⅱ区1型ROP,药物的选择和首次治疗矫正胎龄是术后病变复活及再次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玻璃体腔注射IVR或IVC对Ⅱ区1型ROP的首次治愈效果有明显差异,且IVC组的复活率和再次治疗率远低于IVR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疗效
下载PDF
先天性膈疝患儿胸腔镜术后30天死亡的危险因素和列线图模型
4
作者 陈岩 李珊 +2 位作者 张琦 刘扬 石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索先天性膈疝(CDH)患儿胸腔镜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胸腔镜膈疝修补术的CDH患儿90例,男62例,女28例,手术时日龄<28 d。根据术后30 d是否存活分为两组:生存组与... 目的探索先天性膈疝(CDH)患儿胸腔镜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胸腔镜膈疝修补术的CDH患儿90例,男62例,女28例,手术时日龄<28 d。根据术后30 d是否存活分为两组:生存组与死亡组。采用差异性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预测因子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DH胸腔镜术后30d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术后30 d死亡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Bootstrap法、决策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效能、校准度以及决策能力。结果有28例(31%)CDH患儿在胸腔镜下膈疝修补术后30 d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诊断时间≤25周、低体重儿、术前高频振荡通气(HFOV)、术前氧合指数(OI)增加、开腹手术、肝脏疝入胸腔是CDH患儿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CDH患儿术后30 d死亡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AUC为0.959(95%CI 0.9107~1.0000),当截断值为0.361时,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91.9%,约登指数为0.848,C-index为0.917,提示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阈值概率为0.01~1.00,其净收益率>0,且均高于两条无效线。结论产前诊断时间≤25周、低体重儿、术前HFOV、术前OI增加、开腹手术、肝脏疝入胸腔为CDH患儿胸腔镜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CDH患儿胸腔镜术后30 d死亡有较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胸腔镜手术 预后 列线图 风险预测模型 校准度
下载PDF
《生长减缓婴幼儿的追赶生长:指导临床医师的专家建议》解读
5
作者 毛萌 邵洁 +1 位作者 陈津津 沈理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0-398,共9页
生长减缓是帮助早期识别营养问题的重要临床表现,尽早识别和干预婴幼儿生长减缓对改善其近远期健康结局意义重大。之前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对生长减缓缺乏统一的定义,影响临床识别、评估与规范管理。2023年3月,Journal of Pediatri... 生长减缓是帮助早期识别营养问题的重要临床表现,尽早识别和干预婴幼儿生长减缓对改善其近远期健康结局意义重大。之前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对生长减缓缺乏统一的定义,影响临床识别、评估与规范管理。2023年3月,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杂志发表了《生长减缓婴幼儿的追赶生长:指导临床医师的专家建议》,不仅阐述了追赶生长的重要性,还针对如何适当地定义、评估和管理生长减缓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共识建议,对临床医生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本文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对该“建议”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师管理生长减缓婴幼儿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减缓 追赶生长 临床管理 建议解读 婴幼儿
下载PDF
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86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莉 刘爱国 +5 位作者 王雅琴 黄永建 侯凌 张艾 王松咪 胡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 了解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帮助临床医师提升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年龄、性别分布,炎症因子特点。结果 纳入386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 目的 了解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帮助临床医师提升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原因,年龄、性别分布,炎症因子特点。结果 纳入386例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平均发病年龄(2.0±0.3)岁,<3岁患儿294例(76.2%)。中位血小板计数为626.5(567.8~701.0)×10^(9)/L,在病程8.0(7.0~11.0)天,血小板计数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143例患儿在病程恢复期规律监测血常规,血小板在病程10.0(7.0~14.0)天恢复正常。引起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94.6%),感染最常见的3种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真菌和腺病毒。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儿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2受体、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高于血小板正常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针对原发病治疗后血小板即可恢复正常,除川崎病,其余患儿均无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 血小板增多 感染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新生儿耳廓畸形筛查及耳模无创矫正疗效评估
7
作者 邹起瑞 任艳丽 +5 位作者 郭浩 李惠芹 彭檀 周尚清 张媛艳 刘永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通过新生儿查体时行外耳廓检查,统计分析新生儿耳廓畸形的发生率、矫正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估耳模无创矫正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7月1日淮北市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3797例(7594耳),其中耳廓畸形患儿616例(851耳),... 目的通过新生儿查体时行外耳廓检查,统计分析新生儿耳廓畸形的发生率、矫正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估耳模无创矫正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7月1日淮北市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3797例(7594耳),其中耳廓畸形患儿616例(851耳),将进行治疗的119例(173耳)患儿根据出生时间分为1组(≤7 d)125耳、2组(8~42 d)31耳,3组(>42 d)17耳。对于轻微不需治疗及拒绝治疗的患儿监护人,分别于出生后7、14 d进行电话随访,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比较3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结果新生儿耳廓畸形发生率为11.21%(851/7594),19.32%(119/616)的新生儿耳廓畸形接受了无创矫正治疗,矫正率为20.33%(173/851),12例(10.08%)患儿在矫正过程中出现湿疹,3耳中途放弃治疗,2耳效果不佳,治疗总有效率为97.11%(168/173)。1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2组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与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1组治疗时间短于2组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时间短于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组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3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0)。结论新生儿耳廓畸形发生率较高,耳模型无创矫正效果好,在新生儿查体时即可对耳廓畸形做出筛查,在最早期发现患耳、避免漏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耳廓畸形 耳模型 无创矫正
下载PDF
动态呼吸监测应用于儿童哮喘管理4例
8
作者 徐艳娜 崔珍 +4 位作者 金晓群 顾剑华 李永莲 桂丽琼 李金洁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5期800-803,共4页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然而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1]),20%的哮喘患儿未达到控制目标 ^([2])。有效管理儿童哮喘可以减轻成人呼吸系统疾病的负担^([2])。如果儿童哮喘无法...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然而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1]),20%的哮喘患儿未达到控制目标 ^([2])。有效管理儿童哮喘可以减轻成人呼吸系统疾病的负担^([2])。如果儿童哮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导致哮喘发作的频率增加,需要更经常就医和住院治疗,哮喘的严重程度也可能会加重。进而可能演变为成人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反,如果儿童哮喘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仅能减少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监测 医疗负担 慢性呼吸道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儿童哮喘 哮喘发作 住院治疗
下载PDF
超重和肥胖与哮喘患儿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李丹 张睿 +1 位作者 刘峰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9-433,共5页
目的 研究超重和肥胖与哮喘患儿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2年9月在呼吸科门诊就诊的368例哮喘患儿,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非超重肥胖组235例(63.8%)、超重组57例(15.5%)、肥胖组76例(20.7%),检测3组患儿肺功能的指标。... 目的 研究超重和肥胖与哮喘患儿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2年9月在呼吸科门诊就诊的368例哮喘患儿,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非超重肥胖组235例(63.8%)、超重组57例(15.5%)、肥胖组76例(20.7%),检测3组患儿肺功能的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1秒率(FEV_(1)/FVC),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_(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_(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_(75)),用力呼气中期流量(FEF_(25~75)),呼气峰值流量(PEF)。结果 在超重和肥胖患儿中,哮喘控制不良的比例更高,与非超重肥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68例哮喘患儿中,BMI数值和FEV_(1)/FVC呈负相关(r=-0.22,P<0.05),与FVC、FEV_(1)、FEF_(25)、FEF_(50)、FEF_(75)、FEF_(25~75)各指标呈正相关(P<0.05)。在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患儿中,BMI数值和肺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表现结果同前。结论 超重和肥胖患儿中,哮喘控制不良的比例更高。随着BMI数值的升高,哮喘患儿的FEV_(1)/FVC呈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对哮喘患儿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央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超重 哮喘 肺功能 儿童
下载PDF
4例46,XY性发育障碍患者遗传学分析
10
作者 何城 宋琪玲 +4 位作者 彭韵霖 张婷 王希月 何勇均 蔡燕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4例46,XY性发育障碍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集其肝素抗凝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技术制备并分析染色体核型,提取外周血DNA行SRY基因检测和测序,SRY基因检测结果阴性者外送标本行性发育相关... 目的:探讨4例46,XY性发育障碍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采集其肝素抗凝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技术制备并分析染色体核型,提取外周血DNA行SRY基因检测和测序,SRY基因检测结果阴性者外送标本行性发育相关基因靶向测序,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测序结果。结果:查体显示4例患者社会性别均为女性,而外周血淋巴细胞核型分析结果提示核型均为男性(46,XY),社会性别与生物学性别不一致;性别决定基因SRY均为阳性,测序结果提示病例1为SRY基因编码区第5位碱基缺失(c.del5A),病例2为SRY基因编码区第5位碱基发生错义突变(c.5A>T),病例3为SRY基因编码区第6位碱基缺失(c.del6A),病例4的SRY基因检测范围内未见突变位点,靶向测序结果提示雄激素受体基因(AR)编码区发生错义突变(c.2117 A>G);生物信息学软件Mutation taster提示c.del5A、c.del6A和c.2117 A>G等3种突变可能导致疾病发生,c.5A>T突变可能为人群多态现象;Raptor X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软件分析结果显示SRY基因c.5A>T突变对SRY蛋白的三维构象没有影响,而AR基因c.2117 A>G突变可导致AR蛋白的三维结构明显变化,并增加两个氢键;PolyPhen-2显示SRY基因c.5A>T和AR基因c.2117A>G突变为可能致病;ClinvAR软件分析结果提示4种突变均未见临床病例报道。结论: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患者性器官发育异常的原因,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以及家庭再生育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Y基因 雄激素受体基因(AR) 性发育障碍 原发闭经 46 XY DSD
下载PDF
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刘祥英 何帆 +5 位作者 吴金星 魏文超 晏长红 王巧芳 吴丹 刘春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 目的:探讨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e,INSURE)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8月31日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55例NRDS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给予LISA技术,n=29)和INSURE组(给予INSURE技术,n=26)。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二次牛肺表面活性剂(CPS)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低于INSURE组,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INSUR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均低于INSU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相比,LISA技术治疗早产儿RDS,能有效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率,缩短用氧时间,并减少BPD及ROP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 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估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
12
作者 吴迪 鞠俊 常贺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探讨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steroid,ACS)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胎龄28^(+0)~34^(+6)周早产儿211例,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 目的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探讨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antenatal corticosteroid,ACS)治疗对早产儿脑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胎龄28^(+0)~34^(+6)周早产儿211例,根据产前是否使用地塞米松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分为ACS组(131例)和对照组(80例)。在生后24 h内进行首次aEEG监测(记为aEEG1),生后5~7 d进行第2次aEEG监测(记为aEEG2),对aEEG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胎龄28^(+0)~31^(+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aEEG1周期性更成熟、振幅下边界更高(P<0.05);胎龄32^(+0)~33^(+6)周及胎龄34^(+0)~34^(+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连续模式比例更高、周期性更成熟且Burdjalov评分更高(P<0.05)。胎龄32^(+0)~33^(+6)周及胎龄34^(+0)~34^(+6)周早产儿中,ACS组相较于对照组,aEEG2连续模式比例更高、周期性更成熟、振幅下边界更高、波谱带宽更窄且Burdjalov评分更高(P<0.05)。结论ACS治疗早产儿比未行ACS早产儿aEEG图形更成熟,ACS对早产儿脑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发育 产前糖皮质激素 振幅整合脑电图 早产儿
下载PDF
儿童重症百日咳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康利民 米荣 +6 位作者 崔小岱 伏瑾 王文鹏 李莉 李铁耕 王晓颖 肖飞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97-100,96,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百日咳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3月~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百日咳患儿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根据百日咳的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重症百日咳组和非重症百日咳组。比较两...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百日咳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3月~2018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百日咳患儿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根据百日咳的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重症百日咳组和非重症百日咳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并探讨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27例百日咳患儿中,重症百日咳组有54例(23.8%),非重症百日咳组有173例(76.2%)。重症百日咳组发病年龄低于非重症百日咳组[1.35(0.60, 2.36)个月vs 3.93(1.19, 7.67)个月,P<0.01]。重症百日咳组中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后呕吐、阵发性青紫、咳嗽时面色潮红及发热的发生率分别高于非重症百日咳组(96.3%vs 81.5%、31.5%vs 13.9%、81.5%vs 9.8%、98.2%vs 76.9%和51.9%vs 27.2%,P<0.05)。重症百日咳组完成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比例低于非重症百日咳组(1.9%vs 19.1%,P<0.01),而重症百日咳组的未接种疫苗比例高于非重症百日咳组(94.4%vs 69.4%,P<0.01)。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完成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为减少重症百日咳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0.07,95%CI:0.008~0.610,P=0.02)。结论 年龄越小尤其<3月龄的百日咳患儿越容易进展为重症百日咳,完成全程接种百日咳疫苗是减少儿童重症百日咳发生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鲍特菌 儿童 临床特征
下载PDF
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性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探讨
14
作者 白波 陈波 +3 位作者 李广洪 罗惠玲 黄学良 李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性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00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房和/或动脉导...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继发性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100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PH)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或室间隔是否向左侧凸起,分为PPHN组(33例)和PH组(67例),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受试儿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其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关系,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D-二聚体水平预测PPHN的价值,并对PPHN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PPHN组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PH组[5421.25(3311.23,8079.45)µg/L比2799.14(2253.28,3589.12)µ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67,P<0.001),且D-二聚体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r=0.671,P<0.001)。用D-二聚体水平预测PPHN的曲线下面积为0.788(P<0.001),当约登指数最大为0.518时,D-二聚体水平截断值为3770.265µg/L,其预测PPHN发生的灵敏度为0.727,特异度为0.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3770µg/L、酸中毒(pH<7.2)、HCO_(3)^(-)≤18 mmol/L及血乳酸>3 mmol/L均是P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是引起或促进继发性PPHN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收缩压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右向左分流 曲线下面积 动脉导管 秩和检验 室间隔
下载PDF
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水平及神经发育结局的影响
15
作者 吕红艳 尹晓娟 +6 位作者 刘芳 李亚梅 王秋丽 任朋顺 陈长春 张晓媛 封志纯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低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水平及预...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低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2年8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110例中重度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是否同意患儿接受亚低温治疗,将患儿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70)和传统治疗组(n=40);亚低温治疗组患儿除常规治疗外,于出生后0~6 h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传统治疗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夹心法检测UCH-L1、HIF-1α表达水平。随访患儿出生后12~15个月神经发育结局。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治疗后血清UCH-L1[(1.9±0.4)与(3.1±0.3)μg/L,t=16.495,P<0.001]、HIF-1α表达水平[(1.40±0.22)与(2.75±0.19)μg/L,t=32.486,P<0.001]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UCH-L1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1.9±0.4)与(3.3±0.5)μg/L,t'=18.293,P<0.01]。亚低温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在治疗3 d后,虽然两组血清中HIF-1α表达水平均出现高于治疗前[(1.40±0.22)与(1.23±0.29)μg/L,t'=3.907,P<0.001;(2.75±0.19)与(1.27±0.35)μg/L,t'=23.504,P<0.001],但是,亚低温抑制血清HIF-1α表达水平升高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随访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组患儿神经发育正常的比例高于传统治疗组[68.6%(48/70)与32.5%(13/40),χ^(2)=13.408,P<0.001];亚低温治疗组神经发育迟缓的比例低于传统治疗组[11.4%(8/70)与37.5%(15/40),χ^(2)=10.462,P<0.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中重度HIE患儿血清UCHL1表达水平,抑制血清HIF-1a表达水平升高的作用明显优于传统治疗,这可能是低温治疗的神经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 低氧诱导因子-1Α 干预机制
下载PDF
泛发性婴儿纤维性错构瘤一例
16
作者 刘燕 刘盟盟 +2 位作者 刘永霞 卢宪梅 刘国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婴幼儿浅表软组织良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出生仅7天的婴儿纤维性错构瘤女性患儿。患儿自出生起发现腹部、自右侧腹股沟至右膝关节处泛发淡红色、质韧斑块,无疼痛及瘙痒,表面可见毛发增多。经病理学和免疫组... 婴儿纤维性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婴幼儿浅表软组织良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出生仅7天的婴儿纤维性错构瘤女性患儿。患儿自出生起发现腹部、自右侧腹股沟至右膝关节处泛发淡红色、质韧斑块,无疼痛及瘙痒,表面可见毛发增多。经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纤维性错构瘤 泛发性
下载PDF
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肺高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9例预后分析
17
作者 锡洪敏 马丽丽 +3 位作者 尹向云 杨萍 姜红 李向红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5-177,181,共4页
目的分析9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相关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极早产儿行PDA结扎术后的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合并PDA的BPD相关PH的极早... 目的分析9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相关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极早产儿行PDA结扎术后的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合并PDA的BPD相关PH的极早产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PDA结扎手术,术后规律随访。结果手术治疗后7例患儿肺动脉压力降至正常,顺利脱机并出院,且后期规律门诊随访,均随访至2022年6月。随访者中最大者已4岁,所有患儿心脏超声示心脏结构及功能、肺动脉压力均正常,生长发育正常,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2例患儿死亡。结论合并PDA的BPD相关PH的极早产儿病情危重,在药物治疗失败的情况下,PDA适时结扎是改善预后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高压 结扎术 预后 婴儿 极度早产
下载PDF
全外显子测序联合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在儿科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
18
作者 张华 刘敏 +2 位作者 袁路 杨黎明 张富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联合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在儿科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7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及儿科收治的怀疑患有... 目的探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联合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在儿科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7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及儿科收治的怀疑患有遗传性疾病或临床诊断不明确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进行WES及CNVseq检测,对检出的变异进行分类及评级,并进行一代测序或qPCR验证。结果共纳入患儿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1 d~8岁。WES的阳性检出率为36.4%(12/33),CNVseq阳性检出率为9.1%(3/33),两者联合阳性检出率为45.5%(15/33)。结论WES联合CNVseq是儿童遗传性疾病分子诊断的有力工具,可作为一线检测手段在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外显子测序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 遗传病 检出率 儿童
下载PDF
儿科住院医师以同等学力授予专硕学位的体系建设
19
作者 蔡晓红 许丹芬 +2 位作者 俞晨艺 周永海 郑炜琨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期72-73,83,共3页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通过构建立体化住培组织架构,完善研究生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的衔接与共享,改进教学授课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淘汰制度,完善儿科住院医师以同等学力授予专硕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通过构建立体化住培组织架构,完善研究生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的衔接与共享,改进教学授课模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淘汰制度,完善儿科住院医师以同等学力授予专硕学位的质控体系建设。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自2017年起至今招收同等学力专硕研究生共17位,均在入学后第1年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入学第3年的全国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平均分为(100.1±8.5)分,全国排名前列,2017至2019届的研究生均已通过全国结业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顺利结业。有3位研究生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其余研究生已陆续开始准备学位论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科专业基地通过以上各方面加强建设儿科住院医师以同等学力授予专硕学位的质控体系,已初见成效,可供全国各大院校和儿科专业基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同等学力 专硕学位 质控体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卢煜明 张爱民 +3 位作者 卢彦 郑迅风 徐国明 李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眼底筛查,随访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按眼底检查结果发生ROP的20例设为ROP组,20例未发生ROP的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早产儿综合管理治疗。按我国现行的ROP筛查标准,采用眼底照相方法进行眼底筛查。观察两组患儿母体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羊水异常等情况和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的浓度,将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母体因素方面,ROP组中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和羊水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ROP组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体因素和外周血IGF-1浓度是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体因素包括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以及羊水异常与早产儿ROP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及时监测IGF-1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早产儿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母体因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