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S改良给药与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ARDS
1
作者 郭惠琳 乔艳红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改良给药与流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A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改良给药与流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ARDS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S改良给药。比较两组血气分析结果、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均改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PS改良给药与流量CPAP呼吸机能够改善ARDS患儿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促进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前后MMP-16、Claudin-18、CC16变化及与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相关性
2
作者 田金凤 杨华蕾 +1 位作者 王小雷 聂军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干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1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6,MMP-16)、紧密连接蛋白18(Claudin 18 protein,Claudin-18)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es protei... 目的探讨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干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16(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6,MMP-16)、紧密连接蛋白18(Claudin 18 protein,Claudin-18)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es protein 16,CC16)的影响,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干预,观察患儿干预前后MMP-16、Claudin-18、CC16变化。统计患儿2周内BPD发生状况,并将其分为BPD组与非BPD组,分析MMP-16、Claudin-18、CC16与BPD发生的关系。结果干预后,MMP-16水平低于干预前,Claudin-18、CC16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10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发生BPD 57例,占53.77%;与非BPD组相比,BPD组MMP-16水平更高,Claudin-18、CC16水平更低(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P-16与BPD发生呈正相关(r=0.542,P<0.05),Claudin-18、CC16水平与BPD发生呈负相关(r=-0.526,-0.639,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16是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发BPD的危险因素(OR>1,P<0.05),Claudin-18、CC16是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显示,MMP-16、Claudin-18、CC16评估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发BPD的AUC均>0.7,具有一定评估价值,联合评估价值更高(AUC=0.902)。结论无创经皮血气+体位管理+保护性通气可改善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MMP-16水平,升高Claudin-18、CC16水平,上述3项指标变化与BPD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血气监测 经皮 体位
下载PDF
胎儿肺动脉多普勒参数对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
3
作者 崔明雨 南钰 +3 位作者 刘宗谕 崔雪 卢怡璇 范丽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 探讨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共纳入136例病例,临产前获取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根据新生儿结局分为NRDS组59例及非NRDS组77例。比较两组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绘制... 目的 探讨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 研究共纳入136例病例,临产前获取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根据新生儿结局分为NRDS组59例及非NRDS组77例。比较两组胎儿主肺动脉多普勒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最大约登指数获得最大临界值,并计算AT/ET比值在预测NRD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NRDS组胎儿主肺动脉PSV、AT、AT/ET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主肺动脉AT/ET比值在预测新生儿NRDS上的AUC为0.957,根据最大约登指数获得最大临界值为0.833,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5%、89.8%、92.7%。结论 胎儿主肺动脉AT/ET比值对新生儿NEDS的预测有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肺动脉 超声多普勒 AT/ET比值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以及对氧合功能、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刘艳 潘晓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94-0197,共4页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以及对氧合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上述时间内在本院进行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1:1比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以及对氧合功能、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上述时间内在本院进行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1:1比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预见性护理,将不同护理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氧合功能指标上,试验组对比对照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SpO2和pH值更高的为试验组,PaCO2更低的为试验组(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PS应用次数上,两组对比,更少的为试验组(P<0.05)。在两组患儿的并发症上,对比未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优势显著,可以改善氧合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患儿及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容量保证通气在超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娄五斌 李芳 +1 位作者 张卫星 沈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16-1622,共7页
背景超早产儿早期低碳酸血症与脑室内出血(IVH)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有关。国外研究结果显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容量保证通气(HFOV+VG)可以减少早产儿的低碳酸血症,但胎龄<28周出生的超早产儿使用HFOV+VG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HFOV+V... 背景超早产儿早期低碳酸血症与脑室内出血(IVH)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有关。国外研究结果显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容量保证通气(HFOV+VG)可以减少早产儿的低碳酸血症,但胎龄<28周出生的超早产儿使用HFOV+VG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HFOV+VG治疗超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NICU收治的胎龄<28周且出生体质量<1000 g,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呼吸窘迫综合征超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FOV+VG组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组。试验开始后48 h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观察2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呼吸支持时间、病死率以及低碳酸血症、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晚发型败血症(LOS)、气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BP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3~4级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结果HFOV+VG组有创通气时间、总呼吸支持时间较SIMV组短,低碳酸血症、PVL的发生率均低于SIMV组(P<0.05);两组ROP、LOS、气胸、VAP、BPD、NEC及3~4级IVH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IMV通气相比,HFOV+VG通气应用于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RDS临床效果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超早产儿 高频振荡通气 容量保证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刘嫦 李春燕 李珍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某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2组...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某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2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2组康复情况、窒息情况、血气情况、脑损伤情况、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17±0.77)d、(22.09±1.48)d,均短于对照组的(7.40±0.92)d、(27.26±2.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出生后10 min Apgar评分为(7.47±0.48)分,高于对照组的(7.05±0.42)分,氧分压(PaO_(2))水平为(84.85±6.88)mmHg,高于对照组的(78.86±6.24)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为(27.26±4.95)mmHg,低于对照组的(35.36±5.1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行为神经评分表(NBNA)中新生儿一般反射、原始反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及行为能力维度评分[(5.59±0.55)分、(5.82±0.49)分、(7.22±0.56)分、(6.85±0.80)分、(10.81±1.69)分]均高于对照组[(4.51±0.43)分、(4.59±0.44)分、(6.24±0.49)分、(5.53±0.71)分、(8.66±1.57)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20.41%),家属满意度(95.92%)高于对照组(8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缩短康复时间,促进窒息恢复,改善血气情况,减轻脑损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家属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风险管理 思维导图 窒息情况 血气情况 脑损伤情况
下载PDF
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7
作者 沈洁 张卫星 武俊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73-275,27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出生的12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观察组)及5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出生的12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观察组)及5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分析血清cTnI、CK、CK-MB、CRP、IL-6、TNF-α水平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TnI、CK、CK-MB、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患儿出生第1天及第7天血清cTnI、CK、CK-MB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两组出生第7天血清cTnI、CK、CK-MB水平低于出生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患儿出生第1天及第7天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两组患儿出生第7天血清CRP、IL-6、TNF-α水平低于出生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TnI、CK、CK-MB、CRP、IL-6、TNF-α水平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异常升高,且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与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肌钙蛋白/血液 肌酸激酶 MB型/血液 炎症趋化因子类/血液
原文传递
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
8
作者 周慧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窒息后心肌损伤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维生...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窒息后心肌损伤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维生素C,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丙二醛、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低于参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肌代谢,减轻心肌损伤,促进症状缓解,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果糖二磷酸钠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伤
下载PDF
非侵入性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王彤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79-0082,共4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非侵入性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本研究涉及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通过随机数表法,这些患儿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组别:一组接... 本研究旨在评估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非侵入性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NIPPV)治疗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本研究涉及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通过随机数表法,这些患儿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组别:一组接受常规治疗,另一组接受NIPPV治疗。本研究重点分析了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呼吸力学参数、血气分析方面的差异。结果 NIPPV治疗组的新生儿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常规组,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治疗组在不同治疗时间点的平台压显著低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氧合指数、PH值、PaCO2、HCO3-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NIPPV组的氧合指数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呼吸衰竭,非侵入性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显示出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其治疗有效率较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 非侵入性呼吸道持续正压通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分析
10
作者 范满娜 张恩安 唐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采取亚低温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亚...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采取亚低温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亚低温疗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改善时间、神经行为等。结果:(1)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上述指标表现出更低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改善时间:在意识清醒、肌张力、吸吮力症状改善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量表(NBNA):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嗜睡、昏迷、肌张力异常等)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采取亚低温疗法治疗效果确切,有益于改善患儿的症状,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亚低温疗法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新进展
11
作者 曾小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4-0006,共3页
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分娩前、分娩中或分娩后由于不同原因导致新生儿无法建立自主呼吸,导致身体器官因缺氧而遭受伤害。临床上,新生儿发生窒息通常表现为皮肤青紫、呼吸缓慢、反应慢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儿会出现以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 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分娩前、分娩中或分娩后由于不同原因导致新生儿无法建立自主呼吸,导致身体器官因缺氧而遭受伤害。临床上,新生儿发生窒息通常表现为皮肤青紫、呼吸缓慢、反应慢等。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儿会出现以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变化的疾病,危及患儿生命。为此,本文综合性论述了引发新生儿窒息的因素,探讨论了复苏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复苏方案 进展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玲玲 吴晓晖 +2 位作者 钱垒 朱晏清 张铭珠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对其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随机...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对其动脉血血气指标[pH值、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均治疗至患儿自主呼吸状况好,无呼吸暂停。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铁蛋白(SF)水平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使用呼吸机时间、用氧时间、呼吸暂停≥3次/d的发作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撤机失败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动脉血pH值、PaO_(2)、SpO_(2)水平均升高,PaCO_(2)及血清BMP-7、CC16、SF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动脉血pH值、PaO_(2)、S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及血清BMP-7、CC16、SF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研究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30.77%(均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可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和用氧时间,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撤机失败情况,改善血气指标,同时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枸橼酸咖啡因 PH值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7期90-91,116,共3页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作者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三组,健康对照组由62例新生儿组成,轻度窒息组由29例新生儿组成,重度窒息组由9例...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作者选择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三组,健康对照组由62例新生儿组成,轻度窒息组由29例新生儿组成,重度窒息组由9例新生儿组成,对其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pH、PO_(2)、PCO_(2)、BE)水平进行比较,然后分析脐动脉血pH值和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新生儿pH、PO_(2)、PCO_(2)、BE分别为:(7.30±0.08)、(17.53±4.92)mmHg,(40.68±7.06)mmHg、(-6.03±0.12)mmol/L,轻度窒息组新生儿的pH、PO_(2)、PCO_(2)、BE分别为:(7.00±0.10)、(12.86±0.06)mmHg,(48.13±3.89)mmHg、(-13.46±2.89)mmol/L,重度窒息组新生儿的pH、PO_(2)、PCO_(2)、BE分别为:(6.82±0.12)、(8.46±2.68)mmHg,(55.61±5.76)mmHg、(-19.46±3.56)mmol/L(P<0.05);本次研究中,pH低于7.20的新生儿共35例,pH超过7.20的新生儿共65例,经过随访发现,pH值低于7.20的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共8例,发生率为22.86%,pH高于7.20的新生儿,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新生儿共3例,发生率为4.62%,pH低于7.20的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pH高于7.20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患儿通过新生儿脐血血气检查,可以发现不同程度窒息的新生儿脐血血气指标和健康新生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并且通过其pH值,可以对新生儿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评估,能够及时采用有效措施改善新生儿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血血气分析 宫内窘迫 预后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脐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研究
14
作者 朱宏远 曹正 +4 位作者 翟燕红 曾甲子 郝洪超 谢鑫 吕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检测用以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179例,其中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窒息的73例为研究组,健康新生儿106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血血气分析中pH、...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检测用以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179例,其中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窒息的73例为研究组,健康新生儿106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血血气分析中pH、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乳酸(CLAC)、剩余碱(BE)、氧饱和度(SO_(2))检测数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Apgar评分、pH、PO_(2)、SO_(2)、BE明显低于对照组,PCO_(2)、CLAC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有很好的相关性,可及时反映新生儿的血氧状况和酸碱平衡等,具有良好的检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血气分析 新生儿窒息 APGAR评分
下载PDF
脐血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与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刘伟娜 葛海燕 +4 位作者 马静 曹琴英 白星宇 崔士芳 乔彦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52-4158,共7页
背景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需不断加强临床预防及治疗,但目前关于脐血维生素A、E水平与早产儿发生RDS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脐血维生素A、E水平与早产儿发生RDS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 背景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需不断加强临床预防及治疗,但目前关于脐血维生素A、E水平与早产儿发生RDS的关系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脐血维生素A、E水平与早产儿发生RDS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出生的早产儿304例,根据RDS发生情况将其分为RDS组120例与非RDS组184例。收集与早产儿发生RDS可能相关的临床特征并检测脐血维生素A、E水平;早产儿发生RDS及RDS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RDS组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小于非RDS组,1 min Apgar评分≤7分比例、5 min Apgar评分≤7分比例、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高于非RDS组,脐血维生素A、E水平低于非RDS组(P<0.05)。RDS组早产儿中轻症86例,重症34例;重症RDS早产儿脐血维生素A水平低于轻症RDS早产儿,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高于轻症RDS早产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脐血维生素A水平为早产儿发生RDS的影响因素[OR=2.208,95%CI(1.156,4.218),P<0.05];维生素A缺乏为早产儿发生重症RDS的影响因素[OR=6.835,95%CI(2.537,18.416),P<0.05]。结论发生RDS的早产儿脐血维生素A、E水平较低,脐血维生素A水平为早产儿发生RDS及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建议在妊娠期适当补充维生素A以减少早产儿RDS的发生及减轻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胎血 维生素A 维生素E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足月儿延迟脐带结扎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
16
作者 吴杰 樊慧苏 林建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5期629-631,共3页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科学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是围产医学研究重点之一。研究表明对需要复苏的新生儿进行胎盘输血是有积极意义的[1]。胎盘输血是指胎儿娩出到脐带结扎的这段时间,由胎盘通过脐带...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科学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是围产医学研究重点之一。研究表明对需要复苏的新生儿进行胎盘输血是有积极意义的[1]。胎盘输血是指胎儿娩出到脐带结扎的这段时间,由胎盘通过脐带向新生儿传送血液。脐带延迟结扎(DCC)就是常用的增加胎盘输血的方法之一[2],其定义为胎儿娩出后至少30 s或等到脐带停止搏动结扎脐带。但目前国内文献主要报道实施DCC对早产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延迟结扎 新生儿窒息 足月儿 并发症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17
作者 易燕 乔静 +1 位作者 刘晓玲 王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7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HIE患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分...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7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HIE患儿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有75例、37例和25例。比较不同严重程度HIE患儿脑脊液AQP4水平。统计HIE患儿28 d生存情况,依据患儿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分别有34例和103例。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HIE患儿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I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脊液AQP4水平对HIE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重度组脑脊液AQP4水平较中度组、轻度组高,中度组较轻度组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性别、分娩孕周、日龄、分娩方式、出生时体重、胆固醇、白蛋白、血尿素、脐带异常、母体贫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pgar评分低于存活组,开始治疗日龄长于存活组,重度病情程度占比、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及AQP4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始治疗日龄[OR=2.907(95%CI:1.049,3.758)]、病情程度为重度[OR=3.843(95%CI:1.853,8.027)]、AQP4[OR=4.175(95%CI:2.146,10.482)]是导致HIE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AQP4水平对HIE患儿预后评估的最佳截断值为21.07 g/L,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为76.47%(95%CI:58.43,88.62)、58.44%(95%CI:76.80,91.35)、0.821(95%CI:0.747,0.881)。结论脑脊液AQP4水平与HIE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且脑脊液AQP4水平对HIE患儿预后的评估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脑脊液 水通道蛋白-4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肾损伤分子-1、胱抑素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继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18
作者 马玉萍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肾损伤分子-1(KIM-1)、胱抑素C(Cys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窒息新生儿为观察组,另取同期于该院出生的80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 目的:分析血清肾损伤分子-1(KIM-1)、胱抑素C(CysC)、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窒息新生儿为观察组,另取同期于该院出生的80名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KIM-1、CysC和尿RBP水平;依据是否继发AKI将观察组分为AKI组、非AKI组,比较AKI组与非AKI组血清KIM-1、CysC和尿RB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KIM-1、CysC和尿RBP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继发AKI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KIM-1、CysC和尿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血清KIM-1、CysC和尿RBP水平均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IM-1、CysC和尿RBP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继发AK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清KIM-1、CysC和尿RBP水平均升高,且与新生儿窒息继发AKI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 胱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素诱导分娩窒息子鼠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及脑保护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亮 冷玉芳 +2 位作者 张鹏 杜丽芳 韩旭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8-695,共8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素诱导分娩窒息子鼠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及脑保护机制。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右美托咪定+LY294002组。对照组孕鼠自...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素诱导分娩窒息子鼠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及脑保护机制。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右美托咪定+LY294002组。对照组孕鼠自然分娩,模型组与给药组孕鼠构建分娩窒息模型,分组处理孕鼠后分娩,每组选出12只子鼠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损伤凋亡、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环氧化酶-2(COX-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脑组织自噬及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子鼠海马神经元发生严重损伤,神经元凋亡率、脑组织MDA、COX-2及IL-6水平、LC3-II/LC3-I及Beclin-1、P62表达明显升高(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神经元数量、脑组织SOD水平及p-PI3K/PI3K、p-Akt/Akt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给药组子鼠海马神经元发生损伤均减轻,神经元凋亡率、脑组织MDA、COX-2及IL-6水平、LC3-II/LC3-I及Beclin-1、P62表达均降低(P<0.05),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神经元数量、脑组织SOD水平及p-PI3K/PI3K、p-Akt/Akt均升高(P<0.05),且高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作用更强;与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相比,右美托咪定+LY294002组子鼠各指标变化趋势发生逆转。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降低前列腺素诱导的分娩窒息新生子鼠氧化应激及炎症水平,抑制自噬,减轻子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改善其学习记忆功能,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自噬 右美托咪定 前列腺素 分娩窒息 脑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