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3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CD11b、mCD14和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义堂 秦小菀 +3 位作者 石岩 侯海燕 殷雪 徐会民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 (nCD11b)、单核细胞CD14 (mCD14)和单核细胞CD86 (mCD86)表达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新生儿败血症作为疾病组,根据患儿是否发生休克分为休克组26例和非休克组47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足月健康新生儿73例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所有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 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新生儿外周血n CD11b、mCD14和m CD86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 CD11b、m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0.00±12.58) MFI、(62.89±7.69) MFI,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86.69±10.98) MFI、(41.27±5.0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8.85±6.27) MFI,明显低于健康组的(54.03±6.15)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新生儿的外周血nCD11b、m CD86表达水平分别为(227.69±11.62) MFI、(67.96±6.18) MFI,明显高于非休克组的(215.74±12.95) MFI、(60.08±8.29) MFI,而外周血m CD14表达水平为(34.99±5.83) MFI,明显低于非休克组的(40.98±6.54) 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CD11b、m CD14、mCD86单独及其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为0.850、0.804、0.815和0.930,联合检测AUC均高于其单独检测(P<0.05)。结论 外周血n CD11b、m CD14、m CD86检测可用于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且联合检测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中性粒细胞CD11b 单核细胞CD14 单核细胞CD86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演变及思考
2
作者 刘立婷 史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1,共7页
自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首次被报道以来,其诊断及分级标准不断演变。近年来,新生儿ARDS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其研究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就2012年柏林标准、2017年蒙特勒标准和2023年第二届小儿急性肺... 自1967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首次被报道以来,其诊断及分级标准不断演变。近年来,新生儿ARDS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其研究进展缓慢,部分原因是诊断标准仍存在争议。本文就2012年柏林标准、2017年蒙特勒标准和2023年第二届小儿急性肺损伤共识会议更新的儿童ARDS诊断标准(PALICC-2标准)在新生儿ARDS中的应用进行概述,比较3种诊断标准的异同,分析3种诊断标准应用于新生儿ARDS时其分级标准、触发因素、发病率、病死率、不良预后和治疗等的差异,并提出未来新生儿ARDS诊断标准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标准 变迁
下载PDF
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新生儿呼吸衰竭指南解读
3
作者 冯秋霜 洪小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58,共7页
根据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LS)注册报告,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支持的应用在全球于1992年达到顶峰。随着一氧化氮、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以及高频通气等新型呼吸支持手段的出现,采用ECMO支持新生儿呼吸的病例数量逐渐减... 根据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LS)注册报告,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支持的应用在全球于1992年达到顶峰。随着一氧化氮、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以及高频通气等新型呼吸支持手段的出现,采用ECMO支持新生儿呼吸的病例数量逐渐减少,维持在约1000例/年。但这意味着需要ECMO支持的新生儿病情将会更重,对临床医师的要求更高。为了进一步规范新生儿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体外生命支持组织在2020年发布了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指南。指南对ECMO期间的技术、患儿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提出了建议,本文主要从患儿选择、支持模式、技术考虑、ECMO期间的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新生儿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糖尿病母亲婴儿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苗旭丹 刘定 +2 位作者 赵聪 刘亚兰 查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2,245,共5页
目的探讨母亲糖尿病对足月儿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足月新生儿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和围生期资料。对出现吞咽困难的足月儿进... 目的探讨母亲糖尿病对足月儿吞咽困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足月新生儿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和围生期资料。对出现吞咽困难的足月儿进行吞咽呼吸暂停和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OMAS)评估,并收集心脏超声、头颅磁共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等检查结果。依据母亲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母亲婴儿组(IDM组)和非糖尿病母亲婴儿组(非IDM组),比较两组足月儿吞咽困难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足月儿1972例,其中IDM组593例,非IDM组1379例。与非IDM组相比,IDM组胎龄较小[(38.25±0.96)周vs.(38.54±1.01)周],剖宫产率(73.02%vs.57.51%)和大于胎龄儿发生率(13.99%vs.6.45%)较高(均P<0.05)。IDM组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DM组(3.37%vs.0.87%,P<0.05)。自发性吞咽时,IDM组吞咽困难患儿出现吞咽呼吸暂停的比例高于非IDM组(45.00%vs.8.33%,P<0.05);而咽部诱导适应性吞咽时,两组患儿出现吞咽呼吸暂停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vs.8.33%,P>0.05)。吞咽困难患儿NOMAS评分中,IDM组口腔运动紊乱评分和口腔运动障碍评分均较非IDM组增高(均P<0.05),口腔运动正常得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IDM发生吞咽困难(RR=3.87,95%CI:1.87~7.96)、剖宫产(RR=1.29,95%CI:1.05~1.59)及大于胎龄儿(RR=2.16,95%CI:1.56~2.97)风险增加(均P<0.05)。此外,71.88%的吞咽困难患儿存在aEEG异常,81.25%的吞咽困难患儿存在NBNA评分异常,其中IDM组吞咽困难患儿的aEEG异常发生率及NBNA异常发生率均高于非IDM组(85.00%vs.50.00%,90.00%vs.58.33%,均P<0.05)。结论母亲糖尿病是新生儿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吞咽困难可能是IDM脑损伤的早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母亲婴儿 吞咽困难 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 脑损伤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探讨
5
作者 陆岸锋 梁梅馨 +3 位作者 黄培禄 毕雷 黄国盛 黄海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7月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GDM母亲分娩的98例足月新生儿作为GDM组,根据母亲孕期血糖控制情况进一步将GDM组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63例)和血糖控制不达标...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7月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GDM母亲分娩的98例足月新生儿作为GDM组,根据母亲孕期血糖控制情况进一步将GDM组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63例)和血糖控制不达标组(35例)。选择同期收治的非GDM母亲分娩的足月新生儿38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室间隔厚度以及室间隔各节段(基底段室间隔、中间段室间隔、心尖段室间隔)收缩期峰值应变水平。结果GDM组和对照组新生儿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组新生儿室间隔厚度增大,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室间隔应变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糖控制达标组相比,血糖控制不达标组新生儿室间隔厚度增大,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室间隔应变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母亲娩出新生儿的室间隔较正常足月儿厚,且存在左室心肌力学改变,血糖控制不达标者改变程度更明显。临床医师应重视GDM母亲围产期保健,帮助其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左心室功能 新生儿 围产期保健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红臀发生的预防效果
6
作者 陈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05-0008,共4页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与新生儿红臀预防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性划分200例新生儿至对照组(100例,采取传统护理)与观察组(10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数据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相对优异,在红臀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提升等方...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与新生儿红臀预防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性划分200例新生儿至对照组(100例,采取传统护理)与观察组(100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数据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相对优异,在红臀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提升等方面均有体现,对比P<0.05。结论 新生儿红臀会显著降低新生儿舒适度,对后续医疗干预十分不利,建议引入综合护理干预,以利于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红臀 发生率 护理质量评分 家属满意度
原文传递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赵翠欣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45-0147,共3页
探讨新生儿护理与治疗中,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价值,以及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筛选2020.02月~2023.02月就诊的50位新生儿,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常规静脉注射。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等指标与观察组相差较大,差异显著,P&... 探讨新生儿护理与治疗中,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价值,以及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筛选2020.02月~2023.02月就诊的50位新生儿,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常规静脉注射。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等指标与观察组相差较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应用对新生儿更为友好,能够明显控制常见并发症发生,而且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 分析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新生儿血管通路穿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朱丽波 许艳花 +5 位作者 李金粉 胡雪 鲁春燕 陆昆 段留艳 李焕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新生儿穿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同一组专业的PICC管理团队小组评估为穿刺困难的104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新生儿穿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同一组专业的PICC管理团队小组评估为穿刺困难的10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盲穿置管,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置管,比较2组患儿在穿刺次数、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穿刺次数以及置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周围组织损伤、经皮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穿刺后维护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困难新生儿行PICC时,经超声引导,在穿刺过程中可有效减少穿刺次数及置管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且增加了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新生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通路 穿刺困难
下载PDF
孕鼠产前川芎嗪灌胃对先天性膈疝胎鼠肺组织发育及Hippo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廖君左 蒋琳 +1 位作者 王城 赵丹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38-4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孕鼠产前川芎嗪灌胃对先天性膈疝胎鼠肺组织发育及Hippo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川芎嗪产前干预对先天性膈疝胎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雌雄2∶1的比例分笼夜间交配,于孕鼠妊娠9.5 d时随机分为正常对... 目的通过观察孕鼠产前川芎嗪灌胃对先天性膈疝胎鼠肺组织发育及Hippo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川芎嗪产前干预对先天性膈疝胎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雌雄2∶1的比例分笼夜间交配,于孕鼠妊娠9.5 d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各5只。模型对照组及模型+川芎嗪组在分组后立即给予除草醚一次性灌胃建立胎鼠膈疝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橄榄油灌胃。模型+川芎嗪组从妊娠11.5 d开始给予80 mg/(kg·d)的川芎嗪一次性灌胃给药直至妊娠21 d,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所有孕鼠于妊娠21.5 d行剖宫产取出胎鼠,取出胎鼠两侧肺组织观察有无膈疝,选择模型对照组及模型+川芎嗪组仅有左侧膈疝的胎鼠肺组织进行研究,取正常对照组胎鼠的左侧肺组织作为正常对照。HE染色及血管特殊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和肺泡发育指标辐射状肺泡计数(RAC)、肺泡面积百分比、肺泡间隔厚度,以及肺血管发育指标血管外径、血管中膜百分比、血管壁肌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肺组织Hippo信号通路相关蛋白Yap、Lats1、磷酸化Yap(p-Yap)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胎鼠肺组织发育明显滞后,肺泡、肺泡囊及肺泡管均呈假腺体样结构,肺泡间隔及腺泡内动脉壁增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川芎嗪干预组胎鼠肺组织发育有明显改善。模型对照组RAC、肺泡面积百分比小于正常对照组,肺泡间隔厚度大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RAC、肺泡面积百分比大于模型对照组,肺泡间隔厚度小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模型对照组血管中膜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组,血管壁未肌化程度低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血管中膜百分比低于模型对照组,血管壁未肌化程度高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模型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Yap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川芎嗪组Lats1、p-Yap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均<0.05)。结论川芎嗪产前干预可改善先天性膈疝胎鼠的肺组织发育不良并促进Hippo信号通路蛋白Lats1表达及Yap磷酸化,从而发挥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肺发育不良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Hippo信号通路 先天性膈疝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金莲 王文华 +4 位作者 何秋娟 陈夜茜 周锐 李郑琛 贾英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846-850,共5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ICNB)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介入封堵术,根据麻醉方法将患儿分为...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ICNB)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1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行介入封堵术,根据麻醉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ICNB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照组患儿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儿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麻醉后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时间、不良反应及麻醉诱导前(T_(0))、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_(1))、切皮时(T_(2))、置入封堵器即刻(T_(3))、气管导管或喉罩去除即刻(T_(4))、苏醒即刻(T_(5))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术后1、4、8、12、24 h,采用Wong-baker脸谱或FLACC评分法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结果T_(0)、T_(5)时,2组患儿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T_(4)时,观察组患儿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4 h,2组患儿疼痛评分均呈升高趋势(P<0.05);术后1、4 h时,2组患儿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6、24 h时,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ACU停留时间、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咽喉痛、呛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940、4.264、10.500,P<0.05)。结论ICNB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可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且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肋间神经阻滞 喉罩 介入封堵术
下载PDF
全麻复合骶管阻滞在Swenson手术治疗H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党博 邱永升 +1 位作者 王举 吴艳玲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骶管阻滞在斯文森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拟接受Swenson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复合麻醉组(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方式)和全麻组(气管插管全麻),各46例。监测并比较两...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骶管阻滞在斯文森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2例拟接受Swenson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复合麻醉组(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方式)和全麻组(气管插管全麻),各46例。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参数、麻醉用药情况、苏醒指标、不良反应及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应激反应指标。结果复合麻醉组气腹5 min、气腹20 min和术毕收缩压值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1),气腹5 min和气腹20 min舒张压、心率值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或0.01)。复合麻醉组顺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异丙酚剂量显著少于全麻组(P<0.01),苏醒时间、呼吸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全麻组(P<0.01)。术后24 h复合麻醉组CD3+、CD4+和CD4+/CD8+显著高于全麻组(P<0.05或0.01),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全麻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骶管阻滞在Swenson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麻醉效果较好,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对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影响较小,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骶管阻滞 Swenson手术 先天性巨结肠
下载PDF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的疗效及对患儿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娟 雷娜 +2 位作者 亢娟 李娟丽 梁宽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33-536,共4页
目的 探究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患儿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 目的 探究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对患儿脑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法治疗,均治疗12 h。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2 h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全身氧代谢、脑氧代谢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分别为(112.88±2.12) mmHg、(262.59±22.31)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22±2.23) mmHg、(223.43±20.16)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吸入氧浓度(FiO_(2))值均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44.14±1.33) mmHg、(31.23±7.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6±1.27) mmHg、(41.11±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12 h内、治疗后5 min、治疗后10 min的脑氧饱和度(ScO_(2))值分别为(80.64±7.02)%、(84.03±4.17)%、(88.87±6.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7±7.39)%、(81.47±5.27)%、(83.36±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疗效更确切,对患儿全身氧代谢及脑氧代谢改善更显著,并具有更低的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脑氧代谢 疗效
下载PDF
咖啡因经Nrf2通路调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大鼠肺氧化应激损伤
13
作者 王欣 张敏 丁圣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31-1737,共7页
目的探讨咖啡因对高氧诱导的新生SD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幼鼠分为空气对照组(N组)、咖啡因空气对照组(NC组)、模型组(H组)、咖啡因干预组(HC组)。采用高氧诱导法建立BPD模型。各组于第3、7... 目的探讨咖啡因对高氧诱导的新生SD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幼鼠分为空气对照组(N组)、咖啡因空气对照组(NC组)、模型组(H组)、咖啡因干预组(HC组)。采用高氧诱导法建立BPD模型。各组于第3、7、14、21天分别取6只大鼠收集血液和肺组织标本。各组按4个日龄分为4个亚组,4组的21天亚组测量体质量。各组右肺上叶测定湿干重比值(W/D);右肺下叶石蜡包埋后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并行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检测血、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评估幼鼠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稳态失衡情况;RT-qPCR检测肺组织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①H组第3天后渐出现活动度下降,第14天后体质量增长呈上升趋势;②H组W/D值第14天达高峰,HC组变化趋势与H组相近;③H组肺组织结构不规则,RAC值第7天达高峰后显著下降,HC组和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H组MDA值第7天时呈上升趋势,第14天后渐下降,SOD活性第7天时明显降低,H组和HC组于第14、2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H组Nrf2 mRNA在第7天时表达显著增强,第14天时趋于平稳,H组和HC组于第3、7、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Nrf2 mRNA相对表达量与MDA呈正相关,与SOD呈负相关。结论咖啡因可经Nrf2通路,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减轻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BPD肺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咖啡因 高氧肺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血清SAA、IL-8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14
作者 许俊 张金玉 +1 位作者 王东丽 丁若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640-1644,共5页
目的 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8(IL-8)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中的表达,并探讨两指标与患儿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26例新生儿NEC患儿进行巢式病例对照... 目的 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8(IL-8)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中的表达,并探讨两指标与患儿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26例新生儿NEC患儿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进行60 d的随访,以随访期间患儿病死(全因死亡)的18例为病例组,其他108例为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SAA水平,免疫荧光发光法测定血清IL-8水平;采用log-rank法对不同临床资料特征患儿生存时间分布的差异进行检验;血清SAA、IL-8与预后不良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Bell-NEC分期、呼吸衰竭情况、治疗方式的NEC患儿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胎龄、窒息情况、宫内窘迫情况、发病时间、休克情况、肾功能损害情况、其他并发症情况的NEC患儿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NEC确诊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血清SAA、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否调整混杂因素,血清SAA、IL-8与新生儿NEC患儿预后有关(P<0.05)。结论 血清SAA、IL-8高表达提示新生儿NEC患儿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8 预后
下载PDF
NLRP3-Caspase-1-IL-1β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作用研究
15
作者 王显鹤 张洋 +4 位作者 杨玲霞 王娇 梅梅 聂影 李蕊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E组);造模后6h、48... 目的:探讨NLRP3炎症小体通路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靶向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d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E组);造模后6h、48h、72h和7d时间点进行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Sham组及Control组比较,HIE组不同时间点的NLRP3、Caspase-1和IL-1β水平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NLRP3、Caspase-1和IL-1β在HIE组6h均可见水平增高,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加,7d表达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SD大鼠缺氧缺血后脑损伤随时间演变逐渐加重,与炎症小体通路的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上调有关。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可能与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启动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炎症小体 NLRP3 CASPASE-1 IL-1Β
下载PDF
血清KLF2、Ang1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颜海峰 霍开明 +1 位作者 林裕庆 周家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2996-3000,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LF2)、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416例NRDS患儿为NRDS组,根据NRDS组患儿胸部影像检查结果将其分... 目的探究血清Krüppel样转录因子2(KLF2)、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416例NRDS患儿为NRDS组,根据NRDS组患儿胸部影像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145例)、中度组(174例)和重度组(97例);再根据NRDS患儿结局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322例和预后不良组94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的早产儿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KLF2、Ang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RDS患儿血清KLF2、Ang1水平与新生儿急性心理学评分围生期补充Ⅱ(SNAPPE-Ⅱ)、1 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KLF2、Ang1水平在预测NRDS患儿预后中的价值。结果NRDS组出生体重及血清KLF2、Ang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NRDS患儿血清KLF2、Ang1水平及1 min Apgar评分随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NRDS患儿血清KLF2、Ang1水平均降低,SNAPPE-Ⅱ评分升高(P<0.05);NRDS患儿血清KLF2、Ang1水平与SNAPP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与1 min Apgar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KLF2、Ang1水平预测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1、0.909,二者联合预测NRDS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949,高于KLF2、Ang1单独预测,且灵敏度为96.81%。结论血清KLF2、Ang1水平在NRDS患儿中均降低,二者水平均随N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且二者在预测NRDS患儿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üppel样转录因子2 血管生成素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新生儿铁储备对6月龄婴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17
作者 王静 胡丹丹 +3 位作者 张悦 吴志华 马杰 韦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铁储备对6月龄婴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及其父母129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脐血铁蛋白、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根据脐血铁蛋白浓度将婴儿分为铁蛋白充足、不足和缺乏... 目的探讨新生儿铁储备对6月龄婴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连续性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及其父母129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脐血铁蛋白、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根据脐血铁蛋白浓度将婴儿分为铁蛋白充足、不足和缺乏3组。采用标准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在婴儿6月龄时行发育评估。比较不同脐血铁蛋白水平婴儿6月龄时在神经发育上的差异。结果新生儿脐血铁蛋白平均浓度为(75.3±45.0)μg/L,其中铁蛋白缺乏22例(17.1%),铁蛋白不足54例(41.9%)。脐血铁蛋白充足、不足和缺乏3组婴儿6月龄时在适应性及大动作行为评分达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蛋白充足组与缺乏组在适应性和大动作行为评分达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蛋白不足和缺乏在新生儿中普遍存在,脐血铁蛋白充足的新生儿6月龄时在适应性及大动作行为评分的达标率比脐血铁蛋白缺乏的更高,孕期铁营养及新生儿铁储备状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铁蛋白 婴儿 神经发育
下载PDF
细胞焦亡参与早期子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静 米弘瑛 +5 位作者 张熠 李丽 余建华 刘丽巧 刘庆瑜 王立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小鼠模型,检测新生子鼠发生NEC早期时血清中细胞焦亡的关键蛋白分子,从而初步判断细胞焦亡是否参与早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方法将新出生的子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子鼠诱导为NE... 目的通过建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小鼠模型,检测新生子鼠发生NEC早期时血清中细胞焦亡的关键蛋白分子,从而初步判断细胞焦亡是否参与早期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方法将新出生的子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子鼠诱导为NEC的动物模型,抽取2组子鼠血液,用Elisa试剂盒检测所有子鼠血清中IL-18、Gasdermin D、Caspase-1的浓度,运用秩和检验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血清中目标蛋白的浓度,检验水准α=0.05。结果2组子鼠血清中Gasdermin D、Caspase-1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0.001,可认为实验组子鼠血清中Gasdermin D、Caspase-1的浓度高于对照组,2组血清中IL-18的浓度无明显差异,P=0.755。结论由Gasdermin D介导的细胞焦亡可能参与早期NEC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dermin D 细胞焦亡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下载PDF
医用动态多叶光栅技术的发展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刘利 吕军 +3 位作者 朱志强 尚雷明 龙鹏程 胡丽琴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期156-161,共6页
动态多叶光栅具有光束适形功能,通过阻挡放射线形成各种形状的照射野,以满足放射治疗需求,是实施多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关键设备,对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概述了动态多叶光栅的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典型单层与双层... 动态多叶光栅具有光束适形功能,通过阻挡放射线形成各种形状的照射野,以满足放射治疗需求,是实施多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关键设备,对提高放射治疗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概述了动态多叶光栅的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典型单层与双层光栅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多叶光栅 治疗精度 漏射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