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纯 薛红漫 +1 位作者 方建培 黄绍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7-136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174例儿童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接受强化疗后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发生的特点、感染发生的因素及感染种类等以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6月174例儿童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接受强化疗后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期感染发生的特点、感染发生的因素及感染种类等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7.4%;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为45.4%,其次是口腔、血液、皮肤和肠道等;细菌感染为86.8%,真菌感染为13.2%;对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较敏感的药物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对革兰阴性球菌(G+球菌)敏感的药物有万古霉素,其他依次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医院感染致死率为44.4%。结论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作好基础护理、加强肠道消毒、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警惕真菌感染等是防治儿童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恶性血液病 医院感染 真菌感染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_2激光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成先桂 韦燕兵 +1 位作者 谢方明 陈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6期765-766,共2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入选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及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治疗后1...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联合CO2激光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入选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及CO2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治疗后12周时复发率分别为89.7%和10.3%,对照组治愈率64.1%,复发率35.9%。其治愈率和治疗后12周时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外阴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CO2激光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兰 黄艳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期82-83,99,共3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按就诊顺序、选择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3例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去除显性疣体后,立即进行ALA-PDT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按就诊顺序、选择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43例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去除显性疣体后,立即进行ALA-PDT治疗;对照组27例仅予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对患者所有皮损逐个进行烧灼治疗,每2周随访1次,共3个月,判定疗效及观察复发率。结果:联合治疗组经3次治疗后,痊愈率为88.4%(38/43),复发率为11.6%(5/43);对照组痊愈率为48.1%(13/27),复发率为51.9%(14/27),经统计学处理,联合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61,P<0.05),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3,P<0.05)。结论:ALA-PTD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痊愈率高,复发率低,安全性好,患者依从性好,能明显降低女性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可作为女性尖锐湿疣的治疗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电灼治疗 联合 疗效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类型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晓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6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型的状况和分布特点,以及HPV亚型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表达情况,分析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亚型与细胞免疫功能的...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型的状况和分布特点,以及HPV亚型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表达情况,分析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亚型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联性,为临床治疗CA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81例明确诊断CA患者,治疗前取患者皮疹皮屑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HPV亚型;在治疗和随访3个月的截止点采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单一亚型感染40例(49.38%),混合亚型感染41例(50.62%)。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与正常人群对照组比较,CD 4+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 8+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 4+/CD 8+比值低于正常人群,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亚型混合感染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促使尖锐湿疣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冷冻治疗对尖锐湿疣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于文强 张建明 《齐鲁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①目的 探讨冷冻治疗对尖锐湿疣 (CA)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分别对 3 6例CA病人冷冻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及 15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 2(IL 2 )水平进行测定。③结果 与正常组... ①目的 探讨冷冻治疗对尖锐湿疣 (CA)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分别对 3 6例CA病人冷冻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及 15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 2(IL 2 )水平进行测定。③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 ,CA病人治疗前外周血中CD4+细胞百分率降低 (F =2 3 8.5 70 ,q =17.495 ,P <0 .0 5 ) ,CD4+/CD8+比值降低 (F =2 0 6.3 43 ,q =18.0 60 ,P <0 .0 1) ,CD8+细胞百分率升高 (F =3 43 .45 9,q =3 0 .3 5 9,P <0 .0 1) ,血清IL 2水平降低 (F =95 .3 3 7,q =13 .841,P <0 .0 5 ) ;冷冻治疗后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均有明显改善 (F =95 .3 3 7~ 3 43 .45 9,q =17.5 18~ 2 9.95 6,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冷冻疗法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2 荧光免疫测定
下载PDF
小儿高免疫球蛋白A血症(附85例分析)
6
作者 张秋业 冯学彬 杨锡强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85例高 IgA 血症中单纯 IgA 增高52例,IgA 并 IgG 增高28例,IgA 并IgM 增高5例,男、女之比为1.58∶1,74.1%(63例)患儿年龄>7岁;95.3%(81例)的患儿血清 IgA 呈轻~中度增高。其相关疾病包括肾小球疾病48例、风湿热或风湿性心脏病17... 85例高 IgA 血症中单纯 IgA 增高52例,IgA 并 IgG 增高28例,IgA 并IgM 增高5例,男、女之比为1.58∶1,74.1%(63例)患儿年龄>7岁;95.3%(81例)的患儿血清 IgA 呈轻~中度增高。其相关疾病包括肾小球疾病48例、风湿热或风湿性心脏病17例、过敏性紫癜1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7例及其他疾患3例。大多数病儿血清 IgA 增高伴有血沉、循环免疫复合物、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增高和血清 C_3水平异常,部分病儿伴有淋巴母细胞转化率降低。提示高 IgA 血症系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免疫球蛋白 血症 儿童
全文增补中
中药外治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尖锐湿疣
7
作者 胡霜红 《湖北中医杂志》 2005年第9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泡洗 干扰素
下载PDF
低免疫球蛋白G血症替代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汪智鸿 杨锡强 沈锦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8-11,共4页
采用国产低pH静脉注射两种球蛋白200~400mg/kg,每月一次,替代治疗19例免疫球蛋白G(IgG)亚类缺陷病和1例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结果示治疗后血清IgG及其亚类达同龄正常儿童水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表现为感染期缩短、因病缺课时... 采用国产低pH静脉注射两种球蛋白200~400mg/kg,每月一次,替代治疗19例免疫球蛋白G(IgG)亚类缺陷病和1例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结果示治疗后血清IgG及其亚类达同龄正常儿童水平;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表现为感染期缩短、因病缺课时间减少、家长因患儿缺勤时间亦明显减少。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不良副反应,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是治疗伴有IgG亚类缺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低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解毒祛疣汤对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麦娣 杨瑛 《现代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治疗尖锐湿疣(CA)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来探讨该方对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是否有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治疗组(解毒祛疣汤)66例及对照组(正常人)14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行两组间治疗前后...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治疗尖锐湿疣(CA)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来探讨该方对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是否有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治疗组(解毒祛疣汤)66例及对照组(正常人)14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行两组间治疗前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治疗后未复发组45例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复发组16例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C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中药解毒祛疣汤对其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激光 尖锐湿疣 细胞免疫
下载PDF
肠结核伴发尖锐湿疣1例
10
作者 刘晓娟 《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1年第3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肠结核 尖锐湿疣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尖锐湿疣外周血HPV16抗原特异性CD_(8)^(+)CTL表型及其与HPV DNA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云红叶 林莉香 +2 位作者 于欣荣 王海燕 程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究尖锐湿疣(CA)初发、复发患者外周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抗原特异性CD_(8)^(+)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型特点及其与HPV DNA的关系。方法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病情况分为初... 目的探究尖锐湿疣(CA)初发、复发患者外周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抗原特异性CD_(8)^(+)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型特点及其与HPV DNA的关系。方法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C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发病情况分为初发组43例和复发组47例,选择近期于医院接受包皮或子宫肌瘤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外周血HPV16抗原特异性CD_(8)^(+)CTL频率、表型、分泌细胞毒性分子,HPV DNA水平。结果CA患者CD_(8)^(+)CTL、CD45RA^(-)CD27^(-)效应CTL、CD45RA^(-)CD27^(+)中枢记忆CTL、CD45RA^(+)CD27^(+)初始性CTL、CD45RA^(+)CD27^(-)效应CTL等CTL频率与表型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组患者上述CTL频率与表型均高于初发组(P<0.05);CA患者颗粒酶B、穿孔素、自杀相关因子配体等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组患者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水平高于初发组(P<0.05);初发组与复发组HPV DNA低载量患者CTL频率与表型、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水平低于高载量患者(P<0.05);初发组、复发组患者CTL频率与表型比例、CTL分泌细胞毒力分子水平与HP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HPV16抗原特异性CD_(8)^(+)CTL表型及其分泌细胞毒性分子水平与尖锐湿疣发生、病情转归关系密切,同时其水平变化还与HPV DNA水平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初发 复发 人乳头状瘤病毒16 CD_(8)^(+)细胞毒性T细胞表型 人乳头状瘤病毒DNA
原文传递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病例报道
12
作者 林梓 穆宏华 +2 位作者 周昕 应大明 许怀琪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61-362,371,共3页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又名迟发型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之一,现报道我们近年来发现的4例,以期引起重视。 病例介绍 例1 女,11岁(431811)83年2月确诊,主诉...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又名迟发型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之一,现报道我们近年来发现的4例,以期引起重视。 病例介绍 例1 女,11岁(431811)83年2月确诊,主诉为不规则发热10年,反复呼吸道感染4年。既往史:生后3个月起反复高效、出血点及肝脾肿大,拟诊为“恶网”勒雪氏病。经强的松等治疗,热退、肝脾缩小。3岁时二腮腺肿大持续,曾拟诊为“结节病”,以后仍不时发生。4岁时发热、皮疹、红斑肿胀,拟诊“红斑狼疮”?皮肌炎。半月后消失。6岁后反复低热、咳嗽,疑为肺结核,抗痨治疗1年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ID 丙球蛋白血症 免疫缺陷病
原文传递
口服胸腺肽对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舒 谷丽 +3 位作者 施智男 顾丽群 花卉 周炳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6-1131,共6页
目的分析口服胸腺肽对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的影响,为预防尖锐湿疣治疗后复发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人群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在光动力治疗期间是否使... 目的分析口服胸腺肽对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的影响,为预防尖锐湿疣治疗后复发提供临床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人群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在光动力治疗期间是否使用口服胸腺肽,分为胸腺肽使用组和未使用胸腺肽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进行1:1匹配,比较匹配前后两组患者光动力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共收集患者336例,其中胸腺肽使用组171例,未使用胸腺肽组165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纳入120例患者。匹配后,两组病例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胸腺肽组在光动力治疗后半年的复发率为12.50%,未使用胸腺肽组则为14.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4)。匹配前,COX回归分析表明,口服胸腺肽对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无影响(HR=0.7,95%CI:0.4~1.3,P>0.05)。匹配后,这种关系差异依然无统计学意义(HR=0.9,95%CI:0.4~1.8,P>0.05)。结论口服胸腺肽对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复发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激光 光动力 胸腺肽 尖锐湿疣 倾向性评分分析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会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00-101,130,共3页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CA)复发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降低尖锐湿疣(CA)的复发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兴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108例尖锐湿疣(CA)患者,根据是否复发分成复发组和对照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CA)复发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降低尖锐湿疣(CA)的复发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兴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108例尖锐湿疣(CA)患者,根据是否复发分成复发组和对照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吸烟、饮酒、睡眠时间、免疫力低下、文化程度、安全套使用情况、性伙伴数量等多种情况与尖锐湿疣复发有关(P<0.05);将饮酒量、免疫力低下、睡眠时间、文化程度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饮酒量、免疫力低下均为尖锐湿疣复发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和睡眠时间为尖锐湿疣保护因素。结论尖锐湿疣复发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免疫力低下、饮酒量为尖锐湿疣复发的关键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危险因素 复发
原文传递
小儿蛲虫性阑尾炎37例诊治体会
15
作者 李霞 任生达 《山西妇幼卫生》 1995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蛲虫性阑尾炎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第65例—发热,皮疹,关节肿痛,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16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03-305,共3页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缺乏 病例讨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