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抑制miR-767-5p的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1
作者 刘海英 陈峰 姚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878-2884,共7页
目的研究抑制miR-767-5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将miR-767-5p inhibitor和inhibitor-NC转染到乳腺癌细胞中。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iR-767-5p inhibitor组和i... 目的研究抑制miR-767-5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将miR-767-5p inhibitor和inhibitor-NC转染到乳腺癌细胞中。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iR-767-5p inhibitor组和inhibitor-NC组,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划痕实验检测miR-767-5p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767-5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靶向结合作用。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IG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乳腺癌细胞侵袭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乳腺癌细胞迁移率显著下降(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767-5p能够靶向结合IGF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Ncadherin、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Control组和inhibitor-NC组相比,miR-767-5p inhibitor组中IGF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miR-767-5p的表达可通过下调IGF1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及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767-5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上皮间充质转化 迁移侵袭
下载PDF
靶向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超 杨娜 +1 位作者 章雄文 丁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64-1070,共7页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控制着众多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凋亡、转录、翻译、代谢、血管新生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控。遗传学上的改变和生化条件引起的激活经常发生在恶变早期和肿瘤进展期,同时,信号通路激活程...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控制着众多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凋亡、转录、翻译、代谢、血管新生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控。遗传学上的改变和生化条件引起的激活经常发生在恶变早期和肿瘤进展期,同时,信号通路激活程度也是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抑制该信号通路成为肿瘤预防和肿瘤靶向治疗的热点。对于该信号通路的各个激酶,均有多种抑制剂处于临床前和临床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mTOR 激酶抑制剂 肿瘤
下载PDF
ATPR对ECA-109、PANC-1、HeLa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吴菲 陈飞虎 +2 位作者 洪凡青 王新群 汪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7-263,共7页
背景与目的: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使得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寻找具有更好疗效的维甲酸衍生物已成为研究热点... 背景与目的: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使得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目前,寻找具有更好疗效的维甲酸衍生物已成为研究热点。该研究旨在观察新型维甲酸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胰腺癌细胞株PANC-1、宫颈癌细胞株HeLa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吸符实验(ELISA)检测食管癌细胞分化指标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Ag活性、胰腺癌细胞标志物CA199和宫颈癌细胞标志物CA125水平。结果:ATPR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使G0/G1期细胞表达量增加,S期细胞表达量减少,细胞阻滞在G0/G1期;ECA-109中SCC-Ag活性下降,PANC-1中CA199和HeLa中CA125水平下降。结论:ATPR对上述3种实体瘤细胞株具有不同程度的诱导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 维甲酸衍生物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布洛芬抑制人NSCLC细胞株NCI-H460和乳腺癌细胞株SKBR3增殖和转移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祝丽双 王浩 +3 位作者 陈佳 刘畅 陆慧琪 韩焕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27-1332,共6页
目的阐述布洛芬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er,NSCLC)细胞株NCI-H460和乳腺癌细胞株SKBR3中的抗增殖和抑制迁移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运用MTT法检测布洛芬作用下两种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抑制情况;运用Transw... 目的阐述布洛芬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er,NSCLC)细胞株NCI-H460和乳腺癌细胞株SKBR3中的抗增殖和抑制迁移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运用MTT法检测布洛芬作用下两种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细胞增殖抑制情况;运用Transwell方法检测布洛芬作用下两种不同肿瘤细胞株的迁移抑制情况;运用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分析肿瘤细胞survivin和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布洛芬降低了两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并且随着布洛芬药物浓度增高抑制增殖作用增强;Transwell显示,2mmol/L布洛芬作用于两种肿瘤细胞株12h,能够抑制肿瘤细胞株的转移;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布洛芬能够导致肿瘤细胞survivin的表达降低,使E-cadherin表达增高。结论布洛芬体外能够显著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60和乳腺癌细胞株SKBR3增殖和迁移,这一抑制作用与survivin表达降低和E-cadherin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SURVIVIN E-CADHERIN 肺肿瘤 乳腺肿瘤
原文传递
PAQR3增强乳腺癌细胞SK-BR-3的表柔比星敏感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剑波 罗鑫荣 +2 位作者 孔令泉 向廷秀 任国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探讨PAQR3增强乳腺癌细胞对表柔比星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比较ER、PR及HER2受体不同的4株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SK-BR-3及T47D)的PAQR3表达情况。在乳腺癌细胞SK-BR-3中转染人源性PAQR3全长表达质粒,设立对照组... 目的探讨PAQR3增强乳腺癌细胞对表柔比星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比较ER、PR及HER2受体不同的4株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SK-BR-3及T47D)的PAQR3表达情况。在乳腺癌细胞SK-BR-3中转染人源性PAQR3全长表达质粒,设立对照组,观察比较转染PAQR3细胞组与空载质粒细胞组对表柔比星的敏感性,分别计算其所对应的IC50。通过细胞凋亡检测、Western blot探讨PAQR3增加表柔比星敏感性的机制。结果在4株乳腺癌细胞中,受体三阴性细胞MDA-MB-231的PAQR3表达量最高,SK-BR-3与MCF7表达量相对较低;SK-BR-3过表达PAQR3后,其对表柔比星的化疗敏感性显著升高,IC50显著降低[(25.33±0.94)μg/mL vs(17.72±1.11)μg/mL,P<0.05];PAQR3本身并未促使SK-BR-3凋亡,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凋亡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同等浓度表柔比星的作用下,PAQR3促使SK-BR-3表达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7,从而导致表柔比星抑制率增加,对CleavedCaspase-3、Bcl-2、Bcl-xL表达则无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PAQR3可抑制乳腺癌化疗中表柔比星所致的ERK活化,因而促使乳腺癌细胞对表柔比星敏感。结论 PAQR3可提高乳腺癌细胞对表柔比星的化疗敏感性,PAQR3表达可能与乳腺癌对表柔比星的敏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AQR3 表柔比星 RAS RAF ERK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5-aza-2’deoxycytidine联合trichostatin A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范江 陆劲松 +6 位作者 王磊 吴炅 侯意枫 李大强 狄根红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29-3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晚近报道应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 ine(AZA)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richostatin A(TSA)作用于多种肿瘤,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在此探讨通过AZA联合TSA作用,抑制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能力。方法:... 背景与目的:晚近报道应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 ine(AZA)联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richostatin A(TSA)作用于多种肿瘤,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在此探讨通过AZA联合TSA作用,抑制乳腺癌细胞株增殖能力。方法:联合应用两种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MDA-MB-435细胞株p21和p27的mRNA转录水平的改变。通过W ST方法来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将MDA-MB-435细胞根据药物处理共分四组:①对照组;②AZA+TSA组;③AZA+TSA+4-OH TAM组;④4-OH TAM组。并且采用流式细胞仪来分析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将MDA-MB-435分成另外四组:①对照组;②AZA+TSA组;③AZA+TSA+E2组;④AZA+TSA+E2+4-OH TAM组。结果:TSA以及AZA联合应用能使肿瘤细胞MDA-MB-435的p27的mRNA水平增加,而p21mRNA水平略减弱。增殖分析的四个组中:AZA+TSA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0.01),同时出现细胞阻滞于S期,加入雌激素后细胞阻滞稍减弱。AZA+TSA+4-OH TAM组增殖能力进一步减弱(P<0.01)。4-OH TAM组增殖能力没有改变。细胞周期分析的四个组中:AZA+TSA组出现细胞阻滞于S期,AZA+TSA+E2组细胞阻滞稍减弱。AZA+TSA+E2+4-OH TAM组细胞阻滞再次提高。结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使得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对于肿瘤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5-aza-2’deoxycytidine TRICHOSTATIN A 培养 肿瘤细胞 增殖能力
下载PDF
舒肝凉血方与三苯氧胺合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及ER表达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红 李萍萍 解云涛 《中国肿瘤》 CAS 2005年第9期607-610,共4页
[目的]了解舒肝凉血方与三苯氧胺合用对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CF鄄7的生长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CF鄄7分别加入终浓度20%的含药血清培养液,孵育24、48、72h,MTT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细胞的生... [目的]了解舒肝凉血方与三苯氧胺合用对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CF鄄7的生长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人乳腺癌细胞MCF鄄7分别加入终浓度20%的含药血清培养液,孵育24、48、72h,MTT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MCF鄄7细胞加入20%的含药血清培养液,共同孵育48h,提取细胞蛋白质及总RNA,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表达,RT鄄PCR法检测各组细胞ER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三苯氧胺、中药、三苯氧胺+中药均可抑制MCF鄄7细胞的体外生长,且有时间依赖性,三苯氧胺加中药组抑制作用最强。采用RT鄄PCR检测到三苯氧胺组、中药组、三苯氧胺+中药组的ERαmRNA表达略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中药组ERα蛋白表达下调,三苯氧胺组及三苯氧胺+中药组的ERα蛋白表达上调。[结论]中药舒肝凉血方与三苯氧胺合用有协同效应,抑制乳腺癌MCF鄄7细胞的体外生长,并使ERα蛋白的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凉血方 三苯氧胺 MCF-7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过程中对bcl-2、survivin、R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亚莉 魏虎来 孙利军 《中国肿瘤》 CAS 2008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As2O3诱导白血病K562/ADM耐药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K562/ADM增殖活性;细胞形态学和AnnexinⅤ/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survivin和caspase-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FCM)测定bc... [目的]探讨As2O3诱导白血病K562/ADM耐药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K562/ADM增殖活性;细胞形态学和AnnexinⅤ/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survivin和caspase-3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FCM)测定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情况。[结果]As2O3显著抑制K562/ADM细胞的增殖;经As2O3处理后细胞形态上出现典型的凋亡改变,AnnexinⅤ/PI双染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2、survivinmRNA及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 mRNA表达和caspase-3活性显著增强,ROS活性下降。[结论]As2O3诱导K562/ADM耐药细胞凋亡,与bcl-2和survivin表达下调,caspase-3活化有关,而与活性氧的氧化损伤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BCL-2 SURVIVIN caspase-3 活性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miRNA-451逆转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鹤 边海波 +1 位作者 德伟 王朝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767-1771,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451(miR-451)逆转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耐DDP细胞株A549/DDP及其亲本细胞株A549中miR-451... 目的:探讨microRNA-451(miR-451)逆转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检测耐DDP细胞株A549/DDP及其亲本细胞株A549中miR-451的表达差异,同时检测A549/DDP细胞转染miR-451 mimic后miR-451表达的变化;分别应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A549/DDP细胞对DDP药物敏感度,细胞增殖能力,联合DDP处理后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A549/DDP细胞Akt、p-Akt(Ser473)、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结果:miR-451在耐DDP细胞株A549/DDP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敏感细胞株A549(P<0.05),A549/DDP细胞转染miR-451 mimic 24 h后,细胞中miR-451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在A549/DDP细胞中过表达miR-451可产生以下效应:相较于对照组,DDP对A549/DDP/miR-45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减低(P<0.05),A549/DDP/miR-451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A549/DDP/miR-451经过DDP处理后细胞凋亡增多(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转染miR-451 mimic的A549/DDP细胞p-Akt(Ser473)、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miR-451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上调bax蛋白及下调p-Akt(Ser473)、bcl-2蛋白表达而逆转A549/DDP细胞对DDP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R-451 耐药性
下载PDF
siRNA沉默c—FLIP基因表达与表柔比星联合应用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锋 孙根 +2 位作者 何川 贺晓光 庞达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c-FLIP基因表达联合应用表柔比星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化学合成c—FLIP序列特异性双链小干扰RNA(siRNA),转染MCF-7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FLIP蛋白的抑制水平、检测Caspase-8...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沉默c-FLIP基因表达联合应用表柔比星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化学合成c—FLIP序列特异性双链小干扰RNA(siRNA),转染MCF-7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FLIP蛋白的抑制水平、检测Caspase-8的表达差异;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及表柔比星与c-FLIP—siRNA联合应用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c—FLIP—siR-NA能有效地抑制c-FLIP蛋白的表达(P〈0.05),促进细胞的凋亡(P〈0.05)。c—FLIP—siRNA和表柔比星联合应用较单用表柔比星能明显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C-FLIP—siRNA能够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并且能够增强表柔比星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LIP RNA干扰 乳腺癌 凋亡 表柔比星
下载PDF
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与MET和IGFR-1β及其配体IGF-Ⅱ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黎 潘凤 +1 位作者 李建军 梁后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β(IGFR-1β)及其配体IGF-Ⅱ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的表达及活性与人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取6种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HCT116、HT29、LS174T、SW480、SW620),采用Westernblottin...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β(IGFR-1β)及其配体IGF-Ⅱ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的表达及活性与人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取6种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HCT116、HT29、LS174T、SW480、SW620),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IGFR-1β和MET)的基础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以及在吉非替尼和(或)EGF作用下各种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检测IGF-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MET在LS174T细胞中表达最低,在SW480细胞表达最高,Lovo细胞次之。磷酸化MET(p-MET)在Lovo细胞中表达较弱,与HCT116细胞中的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IGFR-1β在6种细胞中均有表达,以SW480中表达最强(P<0.05),而HCT116和LS174T中较弱(P<0.05)。p-IG-FR-1β在Lovo、HT29和SW480中表达较弱(P<0.05),在HCT116、LS174T和SW620中细胞表达较强(P<0.05)。在吉非替尼作用下,Lovo和HCT116细胞中IGFR-1β和p-IGFR-1β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HT29细胞中IGFR-1β表达无明显改变,但p-IGFR-1β明显升高(P<0.05);HCT116细胞中IGFR-1β的表达较Lovo和HT29细胞更高(P<0.05)。在吉非替尼作用下,HT29细胞中IGF-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MET的表达及活化状态与结肠癌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无关,而IGFR-1β的活性及其配体IGF-Ⅱ的自分泌增加与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细胞系 吉非替尼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促进人类乳腺癌MDA-MB-453细胞HER2蛋白降解及诱导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燕艳 符立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促进人类乳腺癌MDA-MB-453细胞HER2蛋白降解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MDA-MB-453的细胞毒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促进人类乳腺癌MDA-MB-453细胞HER2蛋白降解及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MDA-MB-453的细胞毒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变化;免疫荧光检测HER2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变化。【结果】雷公藤红素对MDA-MB-453有强大的细胞毒作用,IC50为(5.22±0.29)μmol/L;该化合物可浓度依赖性地诱导MDA-MB-453细胞发生凋亡,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sub-G1改变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的裂解活化。值得一提的是,雷公藤红素作用后,Western Blot检测到HER2蛋白明显降低,并且原先主要表达在细胞膜上的HER2蛋白发生了异位。【结论】雷公藤红素浓度依赖性地诱导MDA-MB-453细胞发生凋亡,并且促进HER2蛋白降解,这可能与改变了HER2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HER2 细胞凋亡 蛋白异位
下载PDF
DLC1基因对人卵巢癌细胞OVCAR-3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惠蓉 吴开元 +1 位作者 张海玲 刘惠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9,共7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发现,肝癌缺失基因1(DLC1)在多种肿瘤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其通过调节黏着斑激酶(FAK)、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对于DLC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作用等的研究甚少,本实验采用DLC1基因转染该基因...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发现,肝癌缺失基因1(DLC1)在多种肿瘤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其通过调节黏着斑激酶(FAK)、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对于DLC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作用等的研究甚少,本实验采用DLC1基因转染该基因表达缺失的人卵巢癌多药耐药细胞系OVCAR-3,观察转染前后该细胞对顺铂耐药性及FAK、p38MAPK的变化。方法:将OVCAR-3细胞分为3组,空白组为未经处理的OVCAR-3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EGFP-C3,实验组转染重组质粒pEGFP-C3-DLC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DL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对顺铂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Western blot观察FAK、p38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顺铂处理前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改变。结果:DLC1基因和蛋白在实验组表达而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未见表达,实验组细胞与其他两组细胞相比,对顺铂的IC50较低(4.02 vs 4.99/4.90μmol/L,P<0.01),p-p38蛋白表达上升而p-FAK蛋白表达下降(3.02 vs 1.52/1.61,3.13 vs 9.03/8.99,P<0.01),顺铂处理前后实验组与其他两组细胞相比凋亡率增加(8.97%vs 1.81%/1.95%,30.68%vs 18.03%/20.33%,P<0.01),G1期细胞比例增加(65.80%vs 60.82%/59.80%,66.48%vs 55.42%/53.94%,P<0.05)。结论:转染DLC1基因可使OVCAR-3G1期细胞比例及凋亡率升高,对顺铂敏感性增加,该作用可能依赖于细胞内外源性DLC1基因的表达、p-FAK表达降低和p-p38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C1基因 卵巢癌 逆转耐药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HER-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娟 李启桢 +1 位作者 杨娟 熊世娟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963-965,共3页
目的 乳腺癌发病率高,远期生存率低。原癌基因HER-2与乳腺癌的恶性转化密切 相关。本课题以HRE-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抑制乳腺癌细胞目的mRNA的转录表达,观察 对细胞的影响。方法:HER-2寡脱氧核苷酸(ODN)与表皮生长因子(EGF)连结,形... 目的 乳腺癌发病率高,远期生存率低。原癌基因HER-2与乳腺癌的恶性转化密切 相关。本课题以HRE-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抑制乳腺癌细胞目的mRNA的转录表达,观察 对细胞的影响。方法:HER-2寡脱氧核苷酸(ODN)与表皮生长因子(EGF)连结,形成ODN-EGF。 将6.8 μmol·L1 ODN-EGF250μl·d1加入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SK-Br-3培养,每天给药一次,连 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消化和收集细胞。用RT-PCR逆转录扩增HER-2 DNA,进行凝 胶电泳。电镜检测细胞显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5组药物细胞mRNA RT-PCR的扩增片断为98bp DNA。电泳条带灰度值ASODN-EGF组13 009.33±74.19,SODN-EGF组13 291.33±39.72, NODN-EGF组13 234.00±95.50,ASODN组13 216.33±77.78,正常对照组13 284.67±31.94。电 镜检测ASODN-EGF组细胞,核畸形,胞浆内有裂痕和自身围成的腺腔,脂滴空泡化改变,线粒体外 室轻度肿胀,上皮样细胞特征角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ASODN-EGF具有抑制SK-Br-3细胞HER-2 mRNA转录和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寡脱氧核苷酸 反义 SK-Br-3细胞 乳腺癌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_3联合他莫西芬对转染VDRE-Tk-ERα表达载体的MDA-MB-23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郎海滨 糜漫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构建受1,25二羟维生素D3调控的雌激素受体α真核表达载体(VDRE-Tk-ERα),并观察其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法体外构建得到含有4个拷贝VDRE和Tk启动子的VDRE-Tk-ERα表达载体,并将其和... 目的构建受1,25二羟维生素D3调控的雌激素受体α真核表达载体(VDRE-Tk-ERα),并观察其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法体外构建得到含有4个拷贝VDRE和Tk启动子的VDRE-Tk-ERα表达载体,并将其和空载体质粒分别转染入MDA-MB-231细胞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周期相的分布,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1,25二羟维生素D3和他莫西芬联合作用较对照组和单独作用组能够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周期进程,并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利用1,25二羟维生素D3靶控雌激素受体α表达载体联合他莫西芬可以阻止雌激素受体α阴性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周期进程并诱导其发生凋亡,从而使原本对他莫西芬耐受的乳腺癌细胞恢复对其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维生素D3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ERΑ 他莫西芬 MDA-MB-231细胞
下载PDF
逆转大鼠胶质瘤细胞耐药性MRP1-siRNA的筛选实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聂晓奇 陈治标 +3 位作者 徐海涛 许州 毛立武 符常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 拟筛选出能逆转大鼠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C6/VP16对依托泊苷耐药性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基因小干扰RNA(MRP1-siRNA)。方法 人工合成4对靶向MRP1的siRNA分别为siRNA1、siRNA2、siRNA3和siRNA4,以脂质体2000作为载体;以6-羧基荧光... 目的 拟筛选出能逆转大鼠胶质瘤多药耐药细胞株C6/VP16对依托泊苷耐药性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基因小干扰RNA(MRP1-siRNA)。方法 人工合成4对靶向MRP1的siRNA分别为siRNA1、siRNA2、siRNA3和siRNA4,以脂质体2000作为载体;以6-羧基荧光素标记转染siRNA的C6细胞评价转染效率;采用逆转录-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MRP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盒-8试剂盒检测转染前后依托泊苷对肿瘤细胞的半生长抑制浓度(IC50)。结果 与siRNA1、siRNA4相比,siRNA2、siRNA3对MRP1基因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转染siRNA2前后,依托泊苷对C6细胞的半生长抑制浓度分别为(0.873±0.0462)、(0.0927±0.039)μg/μl,两者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siRNA2、siRNA3可以有效抑制MRP1基因的表达,并能逆转肿瘤细胞对依托泊苷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C6细胞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 依托泊苷 小干扰RNA
下载PDF
RGD修饰共载紫杉醇与microRNA-34a脂质体靶向抑制A549肺癌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制备整合素受体修饰共载紫杉醇(paclitaxel,PTX)和microRNA-34a脂质体(RGDmiLPs-34a/PTX),研究与A549肺癌细胞的亲和力以及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RGDmiLPs-34a/PTX。考察脂质体的粒径、电位以及包封率;... 目的制备整合素受体修饰共载紫杉醇(paclitaxel,PTX)和microRNA-34a脂质体(RGDmiLPs-34a/PTX),研究与A549肺癌细胞的亲和力以及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RGDmiLPs-34a/PTX。考察脂质体的粒径、电位以及包封率;通过定量细胞摄取实验以及定性的共聚焦实验考察A549细胞对普通脂质体(LP)和RGD修饰脂质体(RGDLP)的摄取效率。MTT实验考察不同脂质体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构建肺癌细胞肿瘤球模型,考察不同脂质体对肿瘤球的穿透能力以及不同载药脂质体对肿瘤球的生长抑制能力。结果 RGDmiLPs-34a/PTX的粒径为(125.0±11.8)nm,电位为(21.00±4.85)mV,PTX与microRNA-34a的包封率分别为81.5%和94.6%。细胞摄取实验结果显示,A549细胞对RGDLP的摄取效率是LP的2.6倍,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性的细胞摄取实验和肿瘤球穿透实验结果显示RGDLP组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LP组,与定量的实验结果相一致。MTT实验表明RGDmiLPs-34a/PTX对A549肺癌细胞的毒性显著强于miLPs-34a/PTX、RGDmiLPs-34a和RGDLP-PTX;肿瘤球抑制实验结果显示,miLPs-34a/PTX、RGDmiLPs-34a、RGDLP-PTX和RGDmiLPs-34a/PTX分别使肿瘤球体积减小到原体积的81%、77%、64%和37%。与miLPs-34a/PTX、RGDmiLPs-34a、RGDLP-PTX相比,RGDmiLPs-34a/PTX对肿瘤球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合素受体RGD修饰共载紫杉醇和microRNA-34a脂质体具有良好的肺癌细胞靶向性和肺癌细胞抑制作用,是一种潜在高效的肺癌靶向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受体 microRNA-34a 紫杉醇 脂质体 肺癌
原文传递
紫杉醇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中miR-224沉默凋亡抑制因子5基因的作用
18
作者 单长民 孙业盈 +4 位作者 李娟 王东 姚庆收 谭秀华 刘向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1-527,共7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时miRNA对基因的沉默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肝癌HepG2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凋亡;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miR-224和凋亡抑制因子5(api-5)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紫杉醇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时miRNA对基因的沉默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肝癌HepG2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细胞凋亡;通过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miR-224和凋亡抑制因子5(api-5)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PI-5蛋白的表达。结果紫杉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时,通过2-ΔΔCT法分析发现,除了0.5mg/L、1mg/L紫杉醇培养HepG2肝癌细胞24h miR-224不升反降外,其他浓度和处理时间miR-224表达均显示上调;0.5mg/L、1mg/L紫杉醇培养HepG2肝癌细胞24h api-5 mRNA表达稍微降低,0.5mg/L紫杉醇处理48h无增长,其他浓度和处理时间api-5 mRNA表达均上调;应用IPP v 5.1图像分析软件处理,经t检验分析发现,紫杉醇处理后API-5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上调的miR-224可能作用其靶基因api-5的表达,通过与api-5 mRNA的3’UTR结合阻止翻译的完成,从而对肝癌细胞的凋亡途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肝癌细胞HEPG2 微小RNA-224 凋亡抑制因子5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端粒酶各组分基因mRNA水平变化的研究
19
作者 钟济华 陈芳源 +2 位作者 黄洪晖 王海嵘 欧阳仁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53-757,共5页
背景与目的:阿糖胞苷(Ara—C)是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常用而有效的药物之一。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Ara—C为诱导剂,检测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Ara—C作用HL-60细胞... 背景与目的:阿糖胞苷(Ara—C)是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常用而有效的药物之一。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Ara—C为诱导剂,检测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Ara—C作用HL-60细胞端粒酶各组分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试图为临床阿糖胞苷的用药和评判化疗药效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不同浓度Ara—C作用相同时间、同一浓度Ara—C作用不同时间来处理HL-60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凋亡和坏死细胞比例,RT—PCR方法检测端粒酶各组分基因hTERT、hTR和hTP1的mRNA水平变化。结果:①体外小剂量0~0.2μg/ml的Ara—C诱导HL-60细胞12h,端粒酶各组分基因在mRNA水平上无变化;②2μg/ml和]Otzg/mlAra—C组,端粒酶hTERTmRNA水平由0.80±0.07分别下调至0.50±0.04和0.39±0.03而hTR、hTPlmRNA无变化;③10μg/ml浓度的Ara—C作用HL-60细胞不同时间,随时间推移,细胞凋亡比例增加,12h处达到最大值(18.16±4.25)%,随后降低;而细胞坏死比率一直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8h处的坏死比例在本实验的时间段处最大,为(57.94±12.03)%,同时hTERT基因mRNA水平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48h处达最低值0.18±0.03,而hTR、hTP1mRNA水平不随时问的延长而改变。结论:①阿糖胞苷下调hTERT基因的mRNA水平,且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而对hTR基因、hTPl基因的mRNA水平无影响;②阿糖胞苷下调hTERT基因mRNA水平可能与阿糖胞苷诱导细胞坏死有关,而与诱导细胞凋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端粒酶 细胞凋亡 坏死 基因 培养的肿瘤细胞
下载PDF
化疗诱导Egr-1启动子调控的GM-CSF基因表达对荷瘤小鼠造血损伤的作用
20
作者 杜楠 孙君重 +4 位作者 赵晖 付艳 李晓松 周进明 王希良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22-827,共6页
背景与目的:电离辐射可以通过产生活性氧激活Egr-1启动子高度保守序列CArG,Egr-EG为构建的上游含Egr-1调控序列CArG元件,启动TNF或GM-CSF的pcIneo表达载体,该机制可用于辐射所致的造血损伤或治疗肿瘤。化疗药物通常是通过产生活性氧和DN... 背景与目的:电离辐射可以通过产生活性氧激活Egr-1启动子高度保守序列CArG,Egr-EG为构建的上游含Egr-1调控序列CArG元件,启动TNF或GM-CSF的pcIneo表达载体,该机制可用于辐射所致的造血损伤或治疗肿瘤。化疗药物通常是通过产生活性氧和DNA损伤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我们假设化疗药物可以产生活性氧,因此,化疗可以诱导Egr-1启动子调控下游造血因子基因表达,这种化疗诱导基因疗法针对化疗所致的造血损伤具有恰当的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化疗诱导Egr-1启动子调控的造血因子基因表达对化疗后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构建的携带有早期生长因子(Egr-1)启动子的GM-CSF cDNA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cDNA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导入基质细胞HFCL后,输入荷瘤(黑色素瘤)小鼠体内,对其实施5-FU化疗,观察外周血象动态改变、人基质细胞植入检测、外源基因eGFP、GM-CSFmRNA、蛋白表达以及对CFU-GM的增殖作用的检测。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下降幅度明显减轻,恢复加快,而各组间CFU-GM差异无显著性,肿瘤抑制率与化疗相关,而与外源基因表达无关:5-FU处理后72 h实验组小鼠骨髓可见绿色荧光阳性的基质细胞,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GH-CSF mRNA和G-CSF蛋白表达增强。结论:5-FU诱导的Egr-1启动子造血因子基因疗法对化疗后造血损伤具有促进造血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因子 启动子 GM—CSF 基因疗法 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