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静脉注射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减少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后路减压手术的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减压手术的肺癌脊柱转移患者68例,年龄63.1±1.3岁,...目的:评估静脉注射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减少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后路减压手术的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减压手术的肺癌脊柱转移患者68例,年龄63.1±1.3岁,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根据患者从开始麻醉到手术30min内是否接受TXA(1g,静脉注射)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46例)。收集患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merican society of Anes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system,ASA)分级、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情况]、肿瘤相关资料(包括病理类型和系统治疗)、实验室相关资料(包括术前HGB、Hct、PLT、PT、APTT和术后1d Hct)、手术相关资料(包括减压部位、显露节段、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当天的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情况)和术后住院期间下肢静脉血栓相关资料。采用Gross公式计算总失血量。采用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病理类型、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等一般资料和肿瘤相关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HGB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35),术前Hct、PLT、PT、APTT以及术后1d Hct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减压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显露节段和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961.3.4(741.5,1810.4)mL vs 1593.5(1170.2,1936.1)mL,P=0.013],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400(0,800)mL vs 800(400,800)mL,P=0.024]。两组在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新发下肢静脉血栓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始麻醉到手术30min内静脉注射1g TXA能够减少肺癌脊柱转移患者后路减压手术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静脉注射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在减少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后路减压手术的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减压手术的肺癌脊柱转移患者68例,年龄63.1±1.3岁,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根据患者从开始麻醉到手术30min内是否接受TXA(1g,静脉注射)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46例)。收集患者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merican society of Anes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system,ASA)分级、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情况]、肿瘤相关资料(包括病理类型和系统治疗)、实验室相关资料(包括术前HGB、Hct、PLT、PT、APTT和术后1d Hct)、手术相关资料(包括减压部位、显露节段、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当天的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情况)和术后住院期间下肢静脉血栓相关资料。采用Gross公式计算总失血量。采用t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级、病理类型、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等一般资料和肿瘤相关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HGB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35),术前Hct、PLT、PT、APTT以及术后1d Hct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减压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显露节段和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961.3.4(741.5,1810.4)mL vs 1593.5(1170.2,1936.1)mL,P=0.013],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400(0,800)mL vs 800(400,800)mL,P=0.024]。两组在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新发下肢静脉血栓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始麻醉到手术30min内静脉注射1g TXA能够减少肺癌脊柱转移患者后路减压手术的失血量和输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