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智能手机的DNA生物传感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史玮玮 李明 +2 位作者 程菲 张友航 张甜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7-195,共9页
电化学传感技术高灵敏度和易集成化的特点,在检测成分复杂的生物样品中被广泛应用,有望替代价格昂贵、体积大的仪器。该技术被设想用于构建DNA生物传感器开发便携式设备,以提高检测装置的便携性和灵敏度。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集成智能... 电化学传感技术高灵敏度和易集成化的特点,在检测成分复杂的生物样品中被广泛应用,有望替代价格昂贵、体积大的仪器。该技术被设想用于构建DNA生物传感器开发便携式设备,以提高检测装置的便携性和灵敏度。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集成智能和低成本的DNA生物传感测试平台成为可能,开发具有快速、实时和准确检测的DNA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基于智能手机的DNA生物传感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讨论了现有研究成果的问题、技术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智能手机 DNA生物传感器 疾病诊断
下载PDF
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艳华 谢俊英 +3 位作者 许丽娜 曹樱花 于锋 张效东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分析近10年单中心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变化趋势,为PICC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21年12月置管中心数据库PICC导管数据,分析患者信息、导管信息和置管并发症、带管并发... 目的分析近10年单中心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的变化趋势,为PICC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21年12月置管中心数据库PICC导管数据,分析患者信息、导管信息和置管并发症、带管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等结局指标,利用折线图分析逐年变化趋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228例患者,5771根导管。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为6.4%,以原发性异位为主(5.2%)。带管并发症发生风险为25.2%,带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3/1000带管日;带管并发症以导管相关性血栓(CRT)为主,CRT发生率为1.5/1000带管日,发生CRT的时间以≤30天为主,导管相关性感染(CRI)发生率为0.4/1000带管日。非计划拔管发生风险为11.5%,非计划拔管率为1.5/1000带管日。结论PICC相关并发症受多因素影响,需加强PICC导管全程质量管理,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并发症 带管并发症 非计划拔管
下载PDF
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健康监测与智能运维
3
作者 费非 葛连刚 +3 位作者 焦识博 刘剑华 李砚博 宋伟佳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年第20期100-103,共4页
医用直线加速器是用于放射性治疗的大型设备,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是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研究设备服役过程中零部件及控制系统故障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给出故障排除与解决方法。总结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形式,给出故障排除方... 医用直线加速器是用于放射性治疗的大型设备,设备的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是保障其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研究设备服役过程中零部件及控制系统故障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给出故障排除与解决方法。总结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形式,给出故障排除方法及注意事项。制定医用直线加速器的维护方法与管理制度,明确设备智能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设备的健康监测与智能运维提供参考,保证设备利用效率与治疗效果,提高放射性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直线加速器 健康监测 故障排除 智能运维
下载PDF
体外与体内辅助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于新颖(综述) 吕栋(审校)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因其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可能会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术中保持良好的剥离视野是ESD操作成功的关键。术中适当应用辅助牵引技术可以降低手...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因其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可能会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术中保持良好的剥离视野是ESD操作成功的关键。术中适当应用辅助牵引技术可以降低手术难度、保障手术的安全性。本文对近年来临床常用的体外与体内辅助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牵引技术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热塑膜开孔对放疗头部固定效果的有限元研究
5
作者 孟乔宇 孟莹 +2 位作者 庞国宝 师勤莹 芦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4-940,共7页
【目的】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中常采用热塑膜来固定患者体位,精准的体位固定是保证治疗可重复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方法】通过一名头部肿瘤患者的CT图像,建立了2种不同开孔的热塑膜有限元模型。通过拉伸实验测定... 【目的】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中常采用热塑膜来固定患者体位,精准的体位固定是保证治疗可重复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方法】通过一名头部肿瘤患者的CT图像,建立了2种不同开孔的热塑膜有限元模型。通过拉伸实验测定了热塑膜的材料性能,模拟了3种不同厚度的热塑膜模型在受载荷条件下的位移和应力响应。【结果】不开孔模型的位移量最大,嘴部开孔模型的位移量最小;面部全开孔模型的应力最大,不开孔模型的应力最小。【结论】为研究热塑膜固定效果提供研究思路和参考,也为将来患者的个性化定位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热塑膜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ADC值与乳腺癌TSR、肿瘤直径、肿瘤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刘晓刚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癌肿瘤间质比(TSR)、肿瘤直径、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62例,并对其在术前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26例高TSR组及36例低TSR组... 目的:研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癌肿瘤间质比(TSR)、肿瘤直径、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62例,并对其在术前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按照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26例高TSR组及36例低TSR组。观察并记录两组ADC值、肿瘤直径及肿瘤分级情况,同时分析乳腺癌患者ADC值与肿瘤间质比、肿瘤直径、肿瘤分级的相关性。结果:高TSR组ADC值比低TSR组显著高;高TSR组肿瘤Ⅰ级较多,低TSR组肿瘤Ⅱ、Ⅲ级较多,两组肿瘤分级相比有明显差异;高TSR组肿瘤最大直径比低TSR组显著低;经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DC值与TSR、肿瘤直径、肿瘤分级均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R、肿瘤直径、肿瘤分级均对ADC值有所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与肿瘤间质比、肿瘤直径、肿瘤分级具有负相关性,可较好鉴别乳腺癌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间质比 表观扩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陡脉冲肿瘤治疗仪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米彦 孙才新 +3 位作者 姚陈果 熊兰 胡娅 胡丽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4,共3页
在一定电场强度陡脉冲的作用下 ,细胞膜会形成大量微孔 ,其数量和孔径会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激增 ,从而引起膜组织断裂 ,导致细胞死亡 ,这种现象被称为不可逆性电击穿。为了研究陡脉冲对肿瘤细胞的不可逆性电击穿 ,应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在一定电场强度陡脉冲的作用下 ,细胞膜会形成大量微孔 ,其数量和孔径会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激增 ,从而引起膜组织断裂 ,导致细胞死亡 ,这种现象被称为不可逆性电击穿。为了研究陡脉冲对肿瘤细胞的不可逆性电击穿 ,应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高电压新技术 ,研制出了一套脉冲峰值、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和脉冲陡度独立可调的能量可控陡脉冲肿瘤治疗仪。分析了该治疗仪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实验室调试成功的基础上 ,应用该仪器对人卵巢腺癌SKOV3 细胞进行了细胞实验。调试时的示波器实测波形和细胞实验的电镜结果表明 ,该治疗仪性能稳定 ,能够方便地调节输出脉冲的能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仪 不可逆性电击穿 能量可控 陡脉冲 肿瘤细胞 电穿孔疗法
下载PDF
基于CBCT探究2种固定方式在肺癌调强放疗的精确度
8
作者 吴其弟 潘燚 李俊铭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798-801,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肺癌患者调强放疗时应用多模块板外加背托、臀托及臂托辅助定位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该科使用体膜外加普通体板固定及体膜+多模块体板(臀托、背托及臂托)固定肺癌患者行调强放疗治疗...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研究肺癌患者调强放疗时应用多模块板外加背托、臀托及臂托辅助定位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该科使用体膜外加普通体板固定及体膜+多模块体板(臀托、背托及臂托)固定肺癌患者行调强放疗治疗时的摆位数据。分别收集2种固定方式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CBCT拍摄的验证图像与定位时的CT图像进行匹配的验证数据。分别统计其X(左右)、Y(头脚)、Z(腹背)轴3个方向的误差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0例患者共收集1863幅CBCT图像数据。普通体板外加体膜固定及多模块体板固定在首次治疗前的摆位误差数据分别为左右方向(1.01±2.28)mm和(0.18±1.37)mm、头脚方向(0.91±2.78)mm和(0.65±2.03)mm、腹背方向(1.58±1.80)mm和(0.74±1.57)mm。其中在腹背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期间的摆位误差数据分别为左右方向(0.02±1.83)mm和(0.01±2.13)mm、头脚方向(0.51±2.76)mm和(0.30±2.20)mm、腹背方向(0.57±1.59)mm和(0.39±1.22)mm。其中腹背方向、左右方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09)。结论多模块体板外加背托、臀托及臂托辅助定位固定的肺癌调强放疗的患者相对于普通体板固定能够提高摆位精度,特别能减少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肺癌调强放疗 体板 多模块体板 摆位误差
下载PDF
腹腔镜早期宫颈癌手术的价值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20
9
作者 魏向群 卢玉波 +4 位作者 杨宏英 谭树芬 祝英杰 杨谢兰 何建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早期宫颈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及两种手术技术的费用以及卫生资源利用率。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64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35例,开腹手术组2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资料、直接与间接...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早期宫颈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及两种手术技术的费用以及卫生资源利用率。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64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35例,开腹手术组2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资料、直接与间接医疗费用以及总医疗成本。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病率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而手术耗时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直接医疗费用分别为(18832.3±5914.2)和(19104.8±4275.0)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其中手术材料费用及麻醉费用腹腔镜组分别为(2153.1±307.8)及(1369.3±265.5)元,显著高于开腹组的(1669.3±209.2)及(1174.0±152.8)元(P<0.01);腹腔镜组直接非医疗费用为(627.1±207.7)元,低于开腹组(936.2±279.6)元(P<0.01);腹腔镜组间接费用为(906.5±301.1)元,低于开腹组(1359.4±406.0)元(P<0.01)。总的医疗成本两组无显著差别。结论相对于开腹早期宫颈癌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的优势,且不增加总的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老年患者化疗中的安全性与依从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国平 范平明 +3 位作者 夏立平 李京泰 何丽 李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65-196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PA)在老年化疗患者对比治疗中的安全性与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该院老年化疗患者的资料,其中IVPA组43例、PICC组52例,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管...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PA)在老年化疗患者对比治疗中的安全性与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该院老年化疗患者的资料,其中IVPA组43例、PICC组52例,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管道维护、生活质量等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IVPA组与PICC组相比,血栓形成、导管阻塞、护理贴膜引起的皮炎、静脉炎、局部肿胀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导管维护费用更少、维护时间更短,不按时维护、重新调管、意外拔管、再次置管等的发生率较低(均P<0.05)。结论 IVPA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在导管维护依从性良好,可作为老年化疗患者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输液港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安全性 依从性
下载PDF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常见故障及维修分析
11
作者 范冬冬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年第20期124-126,共3页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广泛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放射治疗,对肿瘤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后续身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应注重并对医科大Precise直线加速器的管理,及时发现该设备出现的故障,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维修,保证该设备可以安全、...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广泛应用于肿瘤疾病的放射治疗,对肿瘤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后续身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应注重并对医科大Precise直线加速器的管理,及时发现该设备出现的故障,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维修,保证该设备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结合4例常见故障,分析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的维修方法,为设备维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 故障分析 维修方法
下载PDF
胸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效果比较 被引量:32
12
作者 马跃峰 孔冉冉 +5 位作者 周斌 张潍 李少民 张晋 乔哲 姜建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358-360,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2例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和20例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胸腔镜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 目的:比较胸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2例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和20例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胸腔镜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比传统开胸组短(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传统开胸组少(P<0.01),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胸组,住院费用略高于传统开胸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年,无局部复发。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及疗效与传统开胸手术无明显差别,是纵隔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胸腔镜 微创手术
下载PDF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呼吸功能锻炼器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禹亮 张健 +4 位作者 孙大强 王雪峰 张铁娃 付凯 姜久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及其对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152例肺癌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应用VOLDYNE5000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围手术期功能锻炼,与B组(102例)...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及其对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152例肺癌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0例)应用VOLDYNE5000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围手术期功能锻炼,与B组(102例)未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肺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使用后术前肺功改善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术前准备后肺功都有所改善:A组(χ2=15.228,P<0.001);B组(χ2=6.520,P=0.038);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能更好地改善肺功(χ2=6.167,P=0.046);与同期未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肺癌患者进行比较,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明显减少(χ2=4.623,P=0.032);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能使患者术后PO2情况得以改善(t=12.55,P<0.001)。结论围术期应用呼吸功能锻炼器可使呼吸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手术后并发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围手术期 呼吸功能
下载PDF
PICC与CVPAS两种深静脉置管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6
14
作者 邓宏武 周征宇 +1 位作者 梁英 向春菊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897-898,共2页
静脉化疗和长期输液是乳腺癌患者治疗不可缺少的途径,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产生刺激,药液渗出后损害周围组织及反复静脉穿刺,都将给患者带来痛苦。置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简称输液港,是一... 静脉化疗和长期输液是乳腺癌患者治疗不可缺少的途径,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产生刺激,药液渗出后损害周围组织及反复静脉穿刺,都将给患者带来痛苦。置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ral verl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简称输液港,是一种完全置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可用于化疗药物、静脉营养液的输注及血样的采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深静脉置管术 乳腺癌
下载PDF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穿刺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利 张晓梅 +2 位作者 康宇 藤燕 杨跃敏 《肿瘤药学》 CAS 2019年第5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行PICC置管的95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采用传统PICC置管...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技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行PICC置管的95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采用传统PICC置管术;观察组48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穿刺术,对比两组置管情况、置管后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操作耗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及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后舒适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穿刺技术,不仅可有效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同时可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改良塞丁格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 化疗
下载PDF
单片微机化微弱发光测量仪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仲纶 郑雁珍 +11 位作者 苏震 马玉琴 赵克俭 刘成祥 马斌 卢绍婉 孙象贤 王淑贤 叶元贞 尹殿军 糜福顺 苏学清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30,共7页
单片微机化微弱发光测量仪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北京科龙生物医学技术开发公司研制成功.该仪器适用于肿瘤研究中生物医学样品的微弱发光的测量.测量样品的重复性优于0.8%,稳定性优于0.5%,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97,不仅可以进行样品的发光... 单片微机化微弱发光测量仪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和北京科龙生物医学技术开发公司研制成功.该仪器适用于肿瘤研究中生物医学样品的微弱发光的测量.测量样品的重复性优于0.8%,稳定性优于0.5%,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97,不仅可以进行样品的发光强度测量,还可以进行动力学曲线的测量以及样品发射光谱的测量.光谱在400nm—750nm范围内.测量方式可选择手动、半自动和自动计时三种.测量结果表明,荷瘤裸鼠血液微弱发光与对照比较,在99%置信水平上有明显差异.荷瘤鼠各脏器发光强度的相对分布有较大改变;脑和肝发光强度所占比重有明显增高.实验鼠整体发光在荷瘤后14—34天内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发光 肿瘤 单片机 测量仪
下载PDF
上肢上举体位置管减少经外周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江岱琪 黎容清 +2 位作者 吕玉洁 李红丽 蓝幸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探讨上肢上举体位置管对经外周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需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360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80例,非头颈部肿瘤180例。将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观察1组,对照1组,每组90例;非头颈部肿... 目的探讨上肢上举体位置管对经外周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需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360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80例,非头颈部肿瘤180例。将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观察1组,对照1组,每组90例;非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观察2组,对照2组,每组90例。各组患者均选择贵要静脉按常规方法穿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当导管送达患者肩关节时,术者握紧患者前臂并抬高,使上肢伸直上举紧贴耳部;对照1组和对照2采用常规体位。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的导管异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而观察1组与对照1组感染率及观察2组及对照2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上举改良体位置管能有效降低PICC导管异位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且不增加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 上肢上举 导管异位 感染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颖 赵翠兰 李冉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0-670,共1页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T细胞亚群 NK细胞 化疗前后
下载PDF
肿瘤分化程度对大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后肿瘤细胞微转移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坤 史忠 葛海燕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809-1811,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不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Dukes分期)对大肠癌经腹腔镜根治术后肿瘤细胞微转移的影响。方法以CK-20 mRNA为靶基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25例不同分化程度、不同Dukes分期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肿瘤... 目的探讨肿瘤不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Dukes分期)对大肠癌经腹腔镜根治术后肿瘤细胞微转移的影响。方法以CK-20 mRNA为靶基因,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25例不同分化程度、不同Dukes分期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肿瘤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外周血肿瘤细胞数量增加程度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有着密切联系(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对肿瘤分化程度低以及较晚Dukes分期的大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血行转移的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大肠癌 微转移 RT-PCR CK-20
下载PDF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正飞 徐志勇 傅小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对摆位误差的研究是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最初设计目的,利用其进行摆位误差的校正有在线和离线两种形式。随着对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剂量学特性的不断了解,用它进行剂量学验证也开始从实验室研究...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对摆位误差的研究是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最初设计目的,利用其进行摆位误差的校正有在线和离线两种形式。随着对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剂量学特性的不断了解,用它进行剂量学验证也开始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临床应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在放疗元件的质量保证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多叶光阑质量保证。本文就电子射野影像系统的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质量保证 摆位误差 剂量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