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屈冰 张楠 +1 位作者 化召辉 李震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手术治疗;非Stanford A型ADA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发生胸痛72 h内的D-D与CRP水平。术后对观察组随访3年,按临床结局分成死亡组(n=10)与存活组(n=35),对比2组D-D与CRP水平;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D、CRP单独与联合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D-D[(1.31±0.35)mg/L]与CRP[(16.59±2.34)mg/L]水平高于对照组[(0.68±0.13)mg/L、(7.53±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患者中死亡组的D-D[(1.78±0.49)mg/L]与CRP[(30.46±4.77)mg/L]水平高于存活组[(1.03±0.26)mg/L、(13.59±2.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D-D与CRP联合检测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909(95%CI:0.823~0.994)]高于D-D与CRP单独预测[0.806(95%CI:0.680~0.931)、0.840(95%CI:0.727~0.953)]。结论Stanford A型ADA患者血清内的D-D与CRP水平呈高表达,且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两项指标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远期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覃永平 谯秀逢 +4 位作者 覃琳琳 杜芳 韦琳 覃静 农剑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例经手术证实为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利用多平面重组(MRP)、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例经手术证实为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利用多平面重组(MRP)、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薄层轴位图像对病变进行分析诊断。结果11例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中,真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8裂,其中左侧甲状颈干动脉真性动脉瘤1例,左侧颈外动脉真性动脉瘤1例,支气管动脉真性动脉瘤1例,左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右肱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右髂外动脉分叉处假性动脉瘤2例,左髂外动脉分叉处假性动脉瘤1例,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左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结论MSCTA对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周围动脉动脉瘤
下载PDF
网状血管内皮细胞瘤一例
3
作者 张秋鹂 常建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5-56,共2页
网状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血管肿瘤,本文报道一例网状血管内皮细胞瘤患者,背部皮肤结节1年,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诊断为网状血管内皮细胞瘤,给予手术切除。
关键词 网状血管内皮细胞瘤 血管肿瘤
下载PDF
胃网膜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1例
4
作者 张鑫 张树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955-957,961,共4页
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PHA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好发于结缔组织或其他软组织的行为不确定的低级别肉瘤。目前对PHAT报道甚少,且由于其罕见性,谱系尚未完全阐明。该研究旨在通过对1例发生在胃网膜软组织的PHAT临床资料、病理学特... 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PHAT)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好发于结缔组织或其他软组织的行为不确定的低级别肉瘤。目前对PHAT报道甚少,且由于其罕见性,谱系尚未完全阐明。该研究旨在通过对1例发生在胃网膜软组织的PHAT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镜下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观察和鉴别诊断,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与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252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钱莹莹 钟欣妮 +5 位作者 钱华 吴亚芬 张婷 胡翠 鲁慧 李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与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接受局部注射治疗的252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1%聚桂醇... 目的:研究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与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接受局部注射治疗的252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组138例患儿,平均治疗次数3.6次,其中治愈78例(56.52%),显效44例(31.88%),有效10例(7.25%),无效6例(4.35%),有效率88.40%。平阳霉素组114例患儿,平均治疗次数4.8次,其中治愈65例(57.02%),显效31例(27.19%),有效12例(10.53%),无效6例(5.26%),有效率84.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组9例(6.52%)出现并发症,其中4例瘤体糜烂、破溃,4例瘤体部位色素减退,1例发热。平阳霉素组24例(21.05%)出现并发症,其中10例患儿发热,2例腹泻,6例瘤体表面破溃、结痂,6例出现局部色素减退。平阳霉素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均有显著疗效,但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次数更少,且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更少。提示使用1%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且治疗周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桂醇 平阳霉素 婴幼儿血管瘤 局部注射
原文传递
肺腺癌合并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王彤彤 陈小悦 +4 位作者 段国辰 张霄鹏 赵庆涛 许顺 赵焕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是一种侵袭性结外大B细胞淋巴瘤,在同一器官与其他恶性肿瘤同时发生非常罕见,尤其是肺。本文报道1例肺腺癌合并IVLBCL的罕见病例。患者因腹泻伴发热、咳嗽入院。胸部...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是一种侵袭性结外大B细胞淋巴瘤,在同一器官与其他恶性肿瘤同时发生非常罕见,尤其是肺。本文报道1例肺腺癌合并IVLBCL的罕见病例。患者因腹泻伴发热、咳嗽入院。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示右肺上叶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有磨玻璃影。入院后给予患者抗感染等治疗,但仍有间断低热(最高37.5 ℃)。经皮肺穿刺活检(percutaneous lung biopsy,PLB)病理诊断为贴壁生长为主的腺癌,局部考虑浸润。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肺浸润性非黏液性腺癌合并IVLBCL。本文通过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避免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腺癌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下载PDF
沉默FOXO1基因对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王琳茹 张晶 +2 位作者 赵冬婵 王晋军 胡文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31-441,共11页
目的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对腹主动脉瘤(AAA)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方法:收集19例AAA患者动脉瘤组织(AAA组)及邻近正常主动脉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 目的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XO1)基因对腹主动脉瘤(AAA)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方法:收集19例AAA患者动脉瘤组织(AAA组)及邻近正常主动脉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动脉瘤组织中FOXO1 mRNA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2组研究对象动脉瘤组织中自噬溶酶体形成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动脉瘤组织中FOXO1及自噬相关蛋白卷曲螺旋肌球蛋白样B细胞淋巴瘤2(Bcl-2)结合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α(LC3)和P62蛋白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并采用FOXO1 siRNA(si-FOXO1)及其阴性对照(si-NC)慢病毒感染hVSMCs,10μmol·L^(-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联合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进行干预,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si-NC组、AngⅡ+si-FOXO1组、AngⅡ+si-NC+Rap组和AngⅡ+si-FOXO1+Rap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FOXO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FOXO1、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剪切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eclin1、LC3和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AA组动脉瘤组织中FOXO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多(P<0.05),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Ⅱ组hVSMCs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上清中MMP-2和MMP-9水平升高(P<0.05),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Bcl-2和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AngⅡ+si-NC组比较,AngⅡ+si-FOXO1组hVSMCs增殖活性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上清中MMP-2和MMP-9水平降低(P<0.05),细胞中Bax、Cleaved-caspase-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Bcl-2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AngⅡ+si-FOXO1组比较,AngⅡ+si-FOXO1+Rap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上清中MMP-2和MMP-9水平升高(P<0.05),细胞中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和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结论:FOXO1基因沉默可能通过降低自噬水平来提高AngⅡ暴露下hVSMCs增殖活性,并抑制其凋亡,从而参与AAA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叉头框转录因子O1 自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评估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风险
8
作者 高雨佳 刘振 +3 位作者 马骏 霍英松 武新英 陈国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auryr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早期变化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的潜在关系。方...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auryr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早期变化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发生的潜在关系。方法本研究前瞻性收集经CTA(CT Angiography)诊断并经DSA(Digital Subtracted Angiography)或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和术前、术后的头颅CTA数据。基于患者的CTA原始图像构建个体化颅内血管模型,基于CFD技术模拟计算术前、术后的压力和壁剪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及PR(pressure ratio)、WSSR(WSS ratio)。通过随访影像学或临床体格检查判断是否发生DCI,并分为DCI组和无DCI组,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及其与DCI相关性。结果共入组51例患者,其中DCI组共15例患者(29.4%)DCI组较无DCI组,入院时收缩压(170.87±20.28 vs.1.58.19±28.06,P=0.037)、Pressure术后(19735.10±860.18vs.14606.06±11260.28,P=0.010)和PR(1.58±0.01vs.1.37±2.12,P=0.012)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多因素分析显示Pressure术前(OR=1,95%CI:0.999~1,P=0.017)、Prassure术后(QR=1.00.1,95%CI:1~1.001,P=0.007)、WSS术前(OR=1.096,95%CI:1.002~1.198,P=0.045)和WSS术后(OR=0.888,95%CI:0.806~0.979,P=0.017)对DCI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基于Pressure术前、Pressure术后、WSS术前及WSS术后模型对DCI的识别效能AUC为0.794,敏感度为73.33%,特异度为86.1%。结论aSAH后颅内血流动力学早期改变与DCI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计算流体动力学 壁剪切应力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营养干预+个性化保健知识普及在小儿营养不良中的应用
9
作者 马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37-0040,共4页
探究小儿营养不良的干预方法,分析营养干预联合个性化保健知识普及在小儿营养不良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随机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营养不良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 探究小儿营养不良的干预方法,分析营养干预联合个性化保健知识普及在小儿营养不良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随机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营养不良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营养干预方案,给予观察组营养干预联合个性化保健知识普及干预方案,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相关指标、营养相关指标和发育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显示,对2组患儿分别进行干预后,在患儿治疗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患儿的家长知识掌握率、不良饮食纠正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营养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患儿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儿发育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患儿的智力水平、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干预联合个性化保健知识普及,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和家属的认知水平,促进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和康复,进而提高其发育水平和预后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加以推广、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营养不良 营养干预 个性化保健知识普及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附睾平滑肌瘤MRI表现1例
10
作者 韩烈 施伟 牛忠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7-177,180,共2页
患者男,63岁。13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睾丸旁一肿物,当时超声检查显示大小1.5 cm×1.5 cm,质韧,无不适症状,未予重视,既往阑尾切除术后30年、前列腺增生7年。近年来,肿物缓慢增大,期间无红肿破溃,无发痒,无疼痛,无尿频尿急等不适。2... 患者男,63岁。13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睾丸旁一肿物,当时超声检查显示大小1.5 cm×1.5 cm,质韧,无不适症状,未予重视,既往阑尾切除术后30年、前列腺增生7年。近年来,肿物缓慢增大,期间无红肿破溃,无发痒,无疼痛,无尿频尿急等不适。2个月前,患者因偶感右侧睾丸胀痛到我院进一步诊治。实验室检查:β-HCG及AFP正常,其他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为阴性。阴囊彩超检查提示双侧附睾低回声良性占位;进一步行盆腔MRI增强扫描:右睾丸后下方附睾尾部椭圆形肿块,大小约4.2 cm×4.5 cm,边界清楚,T_(1)WI呈等信号,T_(2)WI不均匀等高信号;左侧睾丸下方附睾尾部约1.3 cm×0.8 cm类椭圆形结节,呈T_(1)、T_(2)均匀等信号,渐进性强化,强化略不均匀(图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 睾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胸椎梭形细胞血管瘤1例
11
作者 黄文鹏 李莉明 +1 位作者 高剑波 康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303-303,共1页
患者,女,52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背部疼痛,无行走不稳、四肢无力症状,6个月前疼痛加剧,累及左侧躯干,于2020年9月10日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无肿瘤、外伤史。X线检查(见图1A)显示:T_(6~7)椎体左侧低密度影,相应椎体及第7... 患者,女,52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背部疼痛,无行走不稳、四肢无力症状,6个月前疼痛加剧,累及左侧躯干,于2020年9月10日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无肿瘤、外伤史。X线检查(见图1A)显示:T_(6~7)椎体左侧低密度影,相应椎体及第7后肋骨质破坏。CT检查(见图1B)显示:T_(6~7)椎体水平椎管内及左侧椎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大小约8.5 cm×3.2 cm,椎管受压右移,周围骨质破坏。2020年9月1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T_(6~7)椎管内病损切除+椎管扩大成形+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中见T_(6~7)旁左侧竖脊肌局部受侵,肿块色红,质地稍软,血供极其丰富。撑开切口,咬除T_(6~7)棘突,椎板钳咬除右侧椎板及黄韧带并扩大至椎管外侧缘充分减压。T_(6~7)硬膜囊左侧及腹侧可见肿块,与硬脊膜粘连紧密,小心将肿块从硬脊膜上部分剥离并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梭形细胞血管瘤
下载PDF
锁骨切开前入路联合后入路切除胸顶部胸椎旁哑铃型海绵状血管瘤1例
12
作者 董广琦 王冬滨 +2 位作者 刘艳成 夏洪刚 张海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3-95,100,共4页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血管母细胞的局部停滞发育引起,内皮细胞扩张造成的一种罕见发育性血管畸形,而非一种肿瘤。脊髓海绵状血管瘤仅占脊髓血管畸形的5%~12%[1-2]。病变最常发生在脊柱胸椎段,约占54%~60%,很少纯粹局限于硬膜外腔,生长...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血管母细胞的局部停滞发育引起,内皮细胞扩张造成的一种罕见发育性血管畸形,而非一种肿瘤。脊髓海绵状血管瘤仅占脊髓血管畸形的5%~12%[1-2]。病变最常发生在脊柱胸椎段,约占54%~60%,很少纯粹局限于硬膜外腔,生长可从硬膜外沿椎间孔向外延伸,表现为哑铃形态[3],可被归为哑铃型肿瘤的一种,“哑铃型肿瘤”最初由Heuer在1929年提出,用来形容一类肿瘤的生长形态,即脊柱肿瘤生长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隔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哑铃型肿瘤 前后路联合手术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13
作者 吴延庆 史洪涛 +4 位作者 吴海涛 孙灿龙 张温温 王彤 牛焕章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究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短瘤颈复杂AAA患者60例,根据是否采用3D辅助打印技术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干预组(n=32)、3D打印组(n=28);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 目的探究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短瘤颈复杂AAA患者60例,根据是否采用3D辅助打印技术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干预组(n=32)、3D打印组(n=28);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3D打印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之上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检查。比较两组术前预测、术中测量得到的瘤颈最大直径、瘤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瘤颈与正常腹主动脉夹角(a角)、瘤颈与腹主动脉中轴夹角(b角)之间的差异;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真腔最大直径、假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瘤颈最大直径、瘤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的术前评估结果与术中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常规干预组a角、b角术前评估与术中测量结果有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真腔直径扩大、假腔直径以及瘤体直径缩小,且3D打印组变化更加显著(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腹主动脉CTA可精准还原重建图像,对短瘤颈AAA患者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抉择以及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辅助技术 短瘤颈 复杂腹主动脉瘤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胡靖 王菲 +2 位作者 张景岚 刘景 时胜利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387-388,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治疗婴幼儿血管瘤(I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血管瘤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环形缝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瘢痕美观度、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治疗婴幼儿血管瘤(IH)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0例血管瘤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环形缝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瘢痕美观度、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VSS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与环形缝扎术治疗IH的近远期效果与安全性相当,但前者能明显提高瘢痕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血管瘤 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 疗效 瘢痕美观度 安全性
下载PDF
海绵状血管瘤累及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1例
15
作者 易霞 鲁瀚阳 周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24年第2期312-313,共2页
患者女,31岁,左侧乳房胀痛7年,发现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皮下弥漫性占位并渐进性增大2年余;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史。查体: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肿胀,见弥漫放射状血管影(图1A),触之质地偏硬、有轻压痛,皮温无明显改变;左侧乳头稍凹... 患者女,31岁,左侧乳房胀痛7年,发现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皮下弥漫性占位并渐进性增大2年余;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史。查体:左侧乳房、腋窝及肩背部肿胀,见弥漫放射状血管影(图1A),触之质地偏硬、有轻压痛,皮温无明显改变;左侧乳头稍凹陷,无溢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乳房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儿童肝血管瘤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16
作者 修文丽 崔凤静 +4 位作者 张警丽 刘洁 郝希伟 夏楠 董蒨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8-91,共4页
儿童肝血管瘤是儿童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血管源性肿瘤,部分儿童肝血管瘤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困难,且少数有恶性转化或出现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可能。本文综述了儿童肝血管瘤的分型、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 儿童肝血管瘤是儿童婴幼儿期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血管源性肿瘤,部分儿童肝血管瘤与肝脏恶性肿瘤鉴别困难,且少数有恶性转化或出现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可能。本文综述了儿童肝血管瘤的分型、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以期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肝肿瘤 诊断 鉴别 治疗学 预后 婴儿 综述
下载PDF
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高中杰 马梁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553-1558,共6页
核输出蛋白是细胞核质运输中的重要蛋白。核输出蛋白1(export protein 1,XPO1)可介导包括p53在内的多种肿瘤抑制蛋白以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转运。抑制XPO1的转运功能可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达到抗肿瘤目的。本文就核输出蛋... 核输出蛋白是细胞核质运输中的重要蛋白。核输出蛋白1(export protein 1,XPO1)可介导包括p53在内的多种肿瘤抑制蛋白以及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转运。抑制XPO1的转运功能可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达到抗肿瘤目的。本文就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在血液肿瘤常见基因突变和部分常用抗肿瘤药物耐药性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探讨核输出蛋白抑制剂在血液肿瘤以及更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输出蛋白 血液肿瘤 基因突变 耐药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非手术治疗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陈黄卓楠 王国运 +4 位作者 武志慧 刘核秀 毕梦露 曲妮娜 曹小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非手术治疗假性动脉瘤(PSA)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压迫(UGCR)治疗的PSA患者98例,根据治疗是否成功分为UGCR成功组和UGCR失败组,其中UGCR失败组改行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UGTI...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非手术治疗假性动脉瘤(PSA)的疗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超声引导下假性动脉瘤压迫(UGCR)治疗的PSA患者98例,根据治疗是否成功分为UGCR成功组和UGCR失败组,其中UGCR失败组改行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根据治疗次数分为UGTI一次治疗成功组和UGTI多次治疗成功组。比较UGCR成功组与UGCR失败组、UGTI一次治疗成功组与UGTI多次治疗成功组一般资料,以及瘤体体积、瘤颈流速及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等超声资料的差异。分析UGCR、UGTI一次治疗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98例PSA患者中,UGCR成功组47例,UGCR失败组51例;UGCR失败组中,UGTI一次治疗成功组43例,UGTI多次治疗成功组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UGCR成功组瘤体体积、瘤颈流速及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均小于UGCR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瘤颈流速和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均为UGCR一次治疗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15、1.378,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UGTI一次治疗成功组瘤颈流速和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均小于UGTI多次治疗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瘤颈流速为UGTI一次治疗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14,P<0.05)。结论 瘤颈流速和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均为UGCR治疗PSA一次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瘤颈流速为UGTI治疗PSA一次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关注瘤颈流速及动脉穿刺至治疗时间有助于提高PSA非手术治疗的一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假性动脉瘤 介入 凝血酶
下载PDF
超声诊断大隐静脉假性静脉瘤1例
19
作者 刘荣玮 叶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9-69,共1页
病例女,55岁,主诉: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块5年余,加重2天。无外伤史及有创操作史。体格检查:右侧大腿腹股沟区触及约4 cm×2 cm大小的包块,包块位置较表浅,触感较软,无硬结、无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等表现。超声检查(图1~3):右大腿根... 病例女,55岁,主诉: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块5年余,加重2天。无外伤史及有创操作史。体格检查:右侧大腿腹股沟区触及约4 cm×2 cm大小的包块,包块位置较表浅,触感较软,无硬结、无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等表现。超声检查(图1~3):右大腿根部大隐静脉旁探及大小约36 mm×13 mm的囊性回声,可见自发显影,形态不规则,周围可见组织包裹,无静脉壁样结构。CDFI:囊性回声内探及红蓝交替的静脉样血流频谱,囊性回声通过一宽约1.1 mm的破口与大隐静脉相通,破口处血流信号为双向连续的低速血流频谱。超声诊断:大隐静脉假性静脉瘤(Venous pseudo-aneurysm,VPA)形成未合并血栓。排除手术禁忌症后,患者行右侧大腿腹股沟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图4)证实为VPA形成未合并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静脉 血管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