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中gp130细胞内区诱导白血病细胞Meg-01内c-myc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厚奇 汤淑萍 +2 位作者 刘善荣 胡世杰 傅继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 :观察人白血病细胞系 Meg- 0 1白血病抑制因子 (L IF)受体α亚基 (gp190 )和另一亚基 gp130细胞内区与 c- m yc的关系 ,以探明白血病细胞过度增殖和晚期分化异常的机制。 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两基因细胞内区互换以构成两嵌合体... 目的 :观察人白血病细胞系 Meg- 0 1白血病抑制因子 (L IF)受体α亚基 (gp190 )和另一亚基 gp130细胞内区与 c- m yc的关系 ,以探明白血病细胞过度增殖和晚期分化异常的机制。 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两基因细胞内区互换以构成两嵌合体受体 (190 /130 ,130 /190 ) ,并分别在 Meg- 0 1表达 ,其与野生型受体竞争性结合 L IF,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受体细胞内区形成同源性二聚体 (190 cyt- 190 cyt,130 cyt- 130 cyt)后的细胞状况和细胞内 c- m yc的表达。结果 :转染 p ED 190 /130后用 L IF作用 6 h,Meg- 0 1细胞 c- myc表达量增加 ,细胞增殖明显 ;而另一嵌合体受体对 Meg- 0 1细胞 c- myc的表达无影响。 结论 :L IF受体中 gp130亚基的细胞内区参与白血病 Meg- 0 1细胞内增殖信号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抑制因子 免疫 受体 信号传导
下载PDF
蝎毒多肽提取物对白血病NOD/SCID小鼠MMP2、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文华 郝征 +3 位作者 杨向东 史哲新 于文俊 吕俊秀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6-858,共3页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对白血病NOD/SCID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PESV对白血病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髓外浸润的干预机制。方法:首先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注入经过铯-137源照射的NOD/SCID小鼠体内... 目的:观察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对白血病NOD/SCID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PESV对白血病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髓外浸润的干预机制。方法:首先选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注入经过铯-137源照射的NOD/SCID小鼠体内,建立人白血病NOD/SCID小鼠髓外浸润模型;再将实验小鼠随机分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PESV,Ⅳ组为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另设Ⅴ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外周白细胞计数、血涂片及生存状态;观察4周后处死小鼠,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小鼠体内MMP2、MMP9表达水平。结果:给药各组小鼠MMP2、MMP9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各组间表达水平随给药浓度增加而减低。给药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涂片及生存状态也均优于模型组。结论:PESV可以抑制白血病NOD/SCID小鼠体内MMP2、MMP9过度表达,对白血病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髓外浸润具有明显阻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液类 白血病 基因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小鼠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与白血病细胞系的分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莉萍 刘祥贵 +6 位作者 蒋纪恺 张彦 许湘儒 刘北忠 何渝军 康格非 刘小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和端粒酶活性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诱导分化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未经药物处理的K-562和HL-60细胞有高的端粒酶活性;用苦参碱... 为了探讨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和端粒酶活性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HL-60诱导分化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未经药物处理的K-562和HL-60细胞有高的端粒酶活性;用苦参碱作用K-562细胞和维甲酸处理HL-60细胞一定时间后,端粒酶活性被明显抑制:分化诱导剂不能直接抑制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的高低与细胞所处的分化状态有关。结论:分化是细胞自身调控的过程,端粒酶活性的高低与细胞所处的分化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白血病细胞系 PCR-ELISA
下载PDF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聂小蒙 楼敬伟 王建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9-104,共6页
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是研究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综述了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判断病人预后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 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是研究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调控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文综述了SCID小鼠 -白血病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进展 ,并对该模型在白血病发病学、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临床诊疗措施和判断病人预后等方面的可能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此模型的应用局限性 ,以便更好的完善该模型 ,用于白血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D小鼠-人白血病模型 NOD/SCID小鼠 白血病
下载PDF
环孢素A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仁魏 唐加明 +3 位作者 林东军 林桂真 夏忠军 李铭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观察环孢素A是否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形态学检查、二苯胺法DNA片段化定量,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CsA50mg/L作用HL-60细胞4h,DNA片段率显著增高... 目的:观察环孢素A是否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形态学检查、二苯胺法DNA片段化定量,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CsA50mg/L作用HL-60细胞4h,DNA片段率显著增高,达(28.2±5.8)%,而对照组仅为(12.5±1.7)%(P<0.01,n=10)。光镜及电镜检查见细胞核固缩,碎裂,有凋亡小体形成。DNA电泳显示典型的DNAladder。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sA50mg/L作用HL-60细胞6h凋亡细胞率为49.7%,而空白组仅为9.1%。CsA诱导HL-60细胞DNA片段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CsA在体外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白血病 环孢菌素A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白血病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戴五星 杨渝珍 +2 位作者 周荣章 皇甫永穆 黄素秋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人和小鼠白血病细胞膜流动性(MF)的变化及卟啉胆固醇酯对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和人霍奇金淋巴瘤细胞(Daudi细胞)MF的影响动态观察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后的HL┐60细胞MF的改变... 目的研究人和小鼠白血病细胞膜流动性(MF)的变化及卟啉胆固醇酯对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和人霍奇金淋巴瘤细胞(Daudi细胞)MF的影响动态观察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后的HL┐60细胞MF的改变。方法以DPH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MF。结果Daudi细胞较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膜流动度增高1.6倍;白血病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的小鼠Ts淋巴白血病细胞较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MF明显增高(P<0.001);卟啉胆固醇能明显降低HL┐60细胞和Dauid细胞MF,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后的HL┐60细胞MF降低30%(P<0.01)。结论MF的增加确实是某些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但这种特征可随着药物治疗及癌细胞分化成熟而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流动性 荧光光度测定法 白血病 肿瘤细胞
下载PDF
硒和维生素E对人白血病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敬 张军 +2 位作者 付中滇 祝寿嵩 蔡梅雪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2-317,共6页
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流式细胞术(FCM)研究硒和VE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非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Se(5~11μmol/L)对于HL-60,K562细胞的增殖均... 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流式细胞术(FCM)研究硒和VE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非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Se(5~11μmol/L)对于HL-60,K562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FCM表明,在Se(8μmol/L)作用6~72h后,HL-60和K562细胞分别出现G1和S期阻滞现象。VE在100~300μmol/L范围内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而在10~300μmol/L范围内对K562细胞同样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效应。VE(100μmol/L)作用6~72h后,HL-60,K562细胞分别被阻滞于S期和G1期。值得注意的是Se与VE对HL-60和K56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恰恰相反。结论:硒的抗癌作用和VE的抗癌作用是互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流式细胞术 维生素E
下载PDF
银屑病与白血病的关系——附33例报告 被引量:13
8
作者 邱镜滢 张伟华 +4 位作者 王德炳 付剑峰 何琦 师岩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对19例银屑病合并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骨髓染色体和14例初治的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银屑病患白血病者中13例(13/19)有服用乙双吗啉或... 目的:探讨银屑病与白血病的关系。方法:对19例银屑病合并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骨髓染色体和14例初治的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银屑病患白血病者中13例(13/19)有服用乙双吗啉或乙亚胺历史,其余为未经乙双吗啉和其他治疗者。银屑病患白血病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染色体结果与原发性白血病改变相类似。5例(5/14)未经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超二倍体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银屑病易患白血病的病因除了与药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遗传学 白血病 病因学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在性器官部位白癜风中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少光 王晶晶 +6 位作者 雷勇 韩莉 刘勇 赵杏苗 卢丽瑾 谢立君 张红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在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医院诊治的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窄谱中...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在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医院诊治的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采用平衡法利用r技术其对TNF-α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皮损面积、色素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面积、色素积分、首次复色累及照射剂量、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P<0.05)。结论:与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相比,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利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能降低TNF-α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性器官部位 白癜风 治疗效果 TNF-Α水平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在NOD/SCID小鼠中的持续表达(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艳杰 陈翀 +2 位作者 曾令宇 曹江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8-663,共6页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给血友病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体外和NOD/SCID小鼠中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友病A基因疗法的可能性。构建含有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BDDhFⅧ)基因和IRES-eGFP编码序列的慢病毒...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给血友病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体外和NOD/SCID小鼠中应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血友病A基因疗法的可能性。构建含有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BDDhFⅧ)基因和IRES-eGFP编码序列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XZ9/BDDFⅧ。通过3质粒共转染293FT包装细胞,包装后感染293FT,HLF,Chang-liver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感染后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期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FⅧ抗原,FⅧ的mRNA转录和基因整合情况。超速离心收集病毒颗粒,并通过门静脉注射感染NOD/SCID小鼠。ELISA分析小鼠血浆FⅧ抗原,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导后1个月RT-PCR分析小鼠肝脏人FⅧ的转录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制备高浓度的重组慢病毒,并能在体外高效转导靶细胞。感染后72 h能检测到高水平的FⅧ活性和FⅧ抗原。RT-PCR和PCR法能敏感检测到人FⅧ基因转录和整合至感染后的细胞中。在所有接受重组慢病毒颗粒注射后的NOD/SCID小鼠肝脏中均能检测到人FⅧ基因的转录,同时重组慢病毒也能在体内高效转导小鼠肝细胞。在感染后72 h小鼠血浆中人FⅧ水平为(49±6)mU,1周后为(54±8)mU,1个月后为(23±4)mU。结论:携带BDDhFⅧ基因的慢病毒颗粒在体内外能高效转导靶细胞,且所有被转导的靶细胞都能有效的分泌人FⅧ。经过门静脉注射慢病毒颗粒的NOD/SCID小鼠可以持续表达人F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NOD/SCID小鼠 血友病A 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分化状态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凡宏 何琪杨 +3 位作者 池旭生 周卫东 张鸿卿 薛绍白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96-500,共5页
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人白血病HL60细胞诱导分化后,对三尖杉酯碱(Har)和喜树碱(Cam)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12豆蔻酰及13乙酸佛波酯以16nmol·L-1浓度处理HL60细胞24... 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人白血病HL60细胞诱导分化后,对三尖杉酯碱(Har)和喜树碱(Cam)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12豆蔻酰及13乙酸佛波酯以16nmol·L-1浓度处理HL60细胞24h,细胞向单核/巨噬细胞方向分化,阻断于G1期;分化细胞抗Har和Cam诱导的细胞凋亡,但其cmyc基因的表达无变化。14%二甲基亚砜处理HL60细胞48h,细胞向粒细胞方向分化,阻断于G1期;分化细胞抗Cam,而不抗Har诱导的细胞凋亡;分化细胞的cmyc基因表达明显下降。结果提示,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分化状态,明显影响三尖杉酯碱和喜树碱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白血病 HL60细胞
下载PDF
视黄酸及芳维甲对HL-60细胞细胞周期素及相关激酶P34^(cdk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乾勇 糜漫天 朱俊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本研究从细胞周期调控这一角度来探讨视黄酸类物质阻遏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两步过量胸苷阻断法将HL-60细胞同步化于G1/S期边缘,5×10-6mol/L视黄酸或芳维甲处理1d~4d后收获细胞,... 目的:本研究从细胞周期调控这一角度来探讨视黄酸类物质阻遏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两步过量胸苷阻断法将HL-60细胞同步化于G1/S期边缘,5×10-6mol/L视黄酸或芳维甲处理1d~4d后收获细胞,以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细胞周期相分布,免疫印迹法检测CyclinE、CyclinD1和P34cdk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yclinE和D1蛋白表达量具有周期依赖性,G1期开始增加,S期达到高峰,G2期逐渐下降,而P34cdk2蛋白表达量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无明显变化;视黄酸或芳维甲处理后,大部分细胞被阻断在G0/G1期,P34cdk2蛋白表达量变化不明显,而CyclinE和D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视黄酸或芳维甲诱导的CyclinE和CyclinD1蛋白表达的降低,可能与视黄酸类物质干扰细胞G1→S期转换、阻遏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视黄酸 细胞周期素 P34^ckd2 HL-60细胞
下载PDF
IL-3、G-CSF拮抗Ara-c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俞康 吴建波 +2 位作者 沈志坚 胡晓霞 郭守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17-218,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Arac浓度时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情况和GCSF、IL3+GCSF对其的拮抗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Arac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同时加GCSF、IL3+GCSF作为拮抗剂,分GCSF、I... 目的:研究不同Arac浓度时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情况和GCSF、IL3+GCSF对其的拮抗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Arac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同时加GCSF、IL3+GCSF作为拮抗剂,分GCSF、IL3+GCSF、Arac三组。通过形态学、DNA电泳、蛋白电泳免疫印迹法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随着Arac剂量的增加,凋亡细胞数增高。GCSF能拮抗低剂量及常规剂量Arac诱导的凋亡,但不能完全拮抗中剂量Arac,而IL3+GCSF能拮抗中剂量Arac。Bcl2表达蛋白IL3+GCSF组高于GCSF组,GCSF组高于Arac组。结论:IL3、GCSF能拮抗Arac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调节Bcl2基因的表达是细胞因子拮抗凋亡的机制之一。临床应合理、适时地使用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肿瘤细胞凋亡 IL-3 G-CSF
下载PDF
正常和恶性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及其对PHA、ConA刺激的反应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渝珍 郝天玲 +3 位作者 钱明 代吾星 皇甫永穆 张志宏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0-254,共5页
本实验采用疏水性荧光探针DPH(1,6-diphenyl-1,3,5-hexatriene,1,6-二苯基-1,3,5-己三烯)标记小鼠的淋巴细胞膜,根据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比较正常细胞膜和癌变细胞膜流动性及对外界刺激反应性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癌变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 本实验采用疏水性荧光探针DPH(1,6-diphenyl-1,3,5-hexatriene,1,6-二苯基-1,3,5-己三烯)标记小鼠的淋巴细胞膜,根据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比较正常细胞膜和癌变细胞膜流动性及对外界刺激反应性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癌变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明显增高(P<0.001)。用同样浓度的ConA 10mg/L,PHA 40mg/L刺激后,荧光偏振值的变化幅度和方向也不同于正常细胞。本文还对以细胞膜流动性变化作为癌变指标的可能性作了补充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膜 膜流动性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通过激活Caspase-3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Molt-3凋亡 被引量:12
15
作者 蔡真 林茂芳 +2 位作者 Wolf-Dieter Ludwig Leonid Karawajew Zhihai Qin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07-610,共4页
目的 :研究高三尖杉酯碱 (HHT)诱导T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等技术对HHT诱导T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 (Molt 3)的凋亡作用进行探讨。结果 :HHT诱导Molt 3凋亡 ,凋亡率与作用浓度和时间成正比 ;细胞被阻滞... 目的 :研究高三尖杉酯碱 (HHT)诱导T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等技术对HHT诱导T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 (Molt 3)的凋亡作用进行探讨。结果 :HHT诱导Molt 3凋亡 ,凋亡率与作用浓度和时间成正比 ;细胞被阻滞在G1期。HHT作用 2 4h后细胞内Caspase 3活性增高 ,Caspase 3抑制剂Z DEVD FMK能特异地阻断HHT对Molt 3凋亡的诱导 ;Fas抗体可诱导细胞凋亡 ,但HHT对Fas受体 配体途径无影响。结论 :HHT对T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和激活Caspase 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白血病 Molt-3 细胞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L6565小鼠白血病癌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殷莲华 郑颂国 +1 位作者 程立 许良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我室建立的L6565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鼠的肝、脾、淋巴结、胸腺等组织的癌基因和癌蛋白及分化标记。结果发现上述组织中对C-myc、c-fos癌基因都呈较强的表达,尤其以脾和肝表达最强,对c-jun、ras-P21和c-erb...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我室建立的L6565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鼠的肝、脾、淋巴结、胸腺等组织的癌基因和癌蛋白及分化标记。结果发现上述组织中对C-myc、c-fos癌基因都呈较强的表达,尤其以脾和肝表达最强,对c-jun、ras-P21和c-erbB-2则呈弱阳性表达,而对P53和bcl-2则不表达。同时还对它们的分化表记进行了检测,提示其可能还是处于干细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致癌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全髓白血病的骨髓超微结构及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颜永碧 郑尊 +3 位作者 张其鸿 严舫 刘本俶 许燕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8-31,共4页
全髓白血病是以红、白、巨核3系细胞同时异常增生的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本文对2例临床已确诊的全髓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髓过氧化物酶(MPO)、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反应进行观察。发现红、粒、单、巨核细... 全髓白血病是以红、白、巨核3系细胞同时异常增生的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本文对2例临床已确诊的全髓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髓过氧化物酶(MPO)、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反应进行观察。发现红、粒、单、巨核细胞均有大量原始及幼稚细胞,以粒细胞系占优势。红细胞的主要病变为胞膜的“花瓣”样或小球样变,其次核膜腔扩张;粒、单核系的超微结构改变和单系(“急粒”或“急单”)白血病细胞相似;巨核系见到许多体积比正常巨核小的小巨核细胞。本文对4系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以及与红白血病的关系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髓白血病 超微结构 细胞化学
下载PDF
p15^(INK4B)基因甲基化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秀枝 范洪涛 +8 位作者 吴穷 周涛 郭秋野 陈鹏 许敏华 张学莉 罗更新 肖扬 梁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6-270,共5页
为探索 p15 INK4B基因在CpG岛高甲基化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重要作用 ,应用敏感的甲基化特异的MSP PCR的测定方法 ,测定了 p15 INK4B基因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中甲基化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p15 INK4B... 为探索 p15 INK4B基因在CpG岛高甲基化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重要作用 ,应用敏感的甲基化特异的MSP PCR的测定方法 ,测定了 p15 INK4B基因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中甲基化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p15 INK4B基因操纵区在AML和CML中的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 83.9% (2 6/ 31)和 0 % (0 / 2 8)。结论提示 :甲基化是p15 INK4B基因在AML中主要的失活方式之一 ,并可在病程进展中出现甲基化 ,使病情加重 ;在CML中无甲基化的发生 ,说明p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5^INK4B基因 甲基化 急性 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
下载PDF
转录因子GATA-2在早期造血过程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扬秋 汪明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6-70,共5页
转录因子GATA 2是GATA家族的一成员 ,以其锌指结构结合于 [(T/A(GATA)A/G]的共同DNA序列结构。近期 ,通过敲除小鼠GATA 2基因的实验证明了GATA 2在造血细胞发育中的重要地位。GATA 2基因断裂导致全部造血祖细胞的减少 ;相反 ,强制表... 转录因子GATA 2是GATA家族的一成员 ,以其锌指结构结合于 [(T/A(GATA)A/G]的共同DNA序列结构。近期 ,通过敲除小鼠GATA 2基因的实验证明了GATA 2在造血细胞发育中的重要地位。GATA 2基因断裂导致全部造血祖细胞的减少 ;相反 ,强制表达GATA 2则阻止正常造血。GATA 2的调节作用发挥于早期胚胎时期并与其它的GATA转录因子共同作用于粒系、红系、巨核系和肥大细胞系等的增殖和分化过程中。在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和大多数白血病病人中能检测到GATA 2的mRNA和蛋白。虽然有资料显示GATA 2能转化Cas Br E和 graffi逆转录病毒 ,后者可诱导小鼠发生白血病 ,但GATA 2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仍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2 转录因子 造血 白血病
下载PDF
GM_3抑制人白血病J6-2细胞肌醇磷脂代谢循环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克里 刘彦 崔肇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9-253,共5页
采用无载体 ̄(32)P和[ ̄3H]肌醇标记磷脂,观察了促分化剂神经节苷脂GM_3对人单核样白血病J6-2细胞肌醇磷脂代谢的影响,GM_3抑制[ ̄(32)P]Pi和[ ̄3H]肌醇掺入J6-2细胞磷脂酰肌醇(PI),促进... 采用无载体 ̄(32)P和[ ̄3H]肌醇标记磷脂,观察了促分化剂神经节苷脂GM_3对人单核样白血病J6-2细胞肌醇磷脂代谢的影响,GM_3抑制[ ̄(32)P]Pi和[ ̄3H]肌醇掺入J6-2细胞磷脂酰肌醇(PI),促进[ ̄(32)P]Pi和[ ̄3H]肌醇掺入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_2),抑制[ ̄(32)P]Pi掺入磷脂酸(PA),抑制[ ̄3H]肌醇掺入三磷酸肌醇(IP_3).GM_3的上述作用均为浓度依赖性的,随GM_3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上述结果表明,GM_3抑制J6-2细胞的肌醇磷脂代谢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GM3 白血病 肌醇磷脂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