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1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潜在医学应用
1
作者 陈波 阚连娣 +2 位作者 叶发青 孙艳亭 陈立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0,共6页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过程中,随着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的使用,不少患者出现了耐药,耐药的主要原因有EGFR位点的突变,旁路激活等原因。在旁路激活... 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过程中,随着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的使用,不少患者出现了耐药,耐药的主要原因有EGFR位点的突变,旁路激活等原因。在旁路激活中主要有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等通路的激活。最近有权威研究发现ALK与免疫治疗有密切的关系。该文从ALK的结构和生理功能,ALK的小分子抑制剂,ALK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NSCLC相关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使ALK更好地应用于NSCLC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免疫治疗 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AC)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耐药
下载PDF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淡漠与执行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关系
2
作者 王卫华 于梦伟 +1 位作者 贺赟 陈贵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07-1611,共5页
目的 调查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V-WMH)患者淡漠发生率及淡漠与总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诊的50~75岁V-WMH患者82例,其中... 目的 调查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V-WMH)患者淡漠发生率及淡漠与总体认知功能、执行功能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招募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诊的50~75岁V-WMH患者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应用淡漠评定量表临床版(AES-C)评分,将患者分为淡漠组(AES-C≥40.5分)和非淡漠组(AES-C<40.5分),淡漠组28例,非淡漠组54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对两组依据MRI结果应用Fazekas量表对脑白质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应用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对两组抑郁及总体认知进行评估、应用Stroop色测测验(SCWT)和连线测验(TMT)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睡眠质量。结果 82例V-WMH患者中,淡漠发生率为34.15%(28/82)。淡漠组年龄及Fazekas量表得分明显高于非淡漠组(P<0.05,P<0.01)。淡漠组总体认知MMSE得分明显低于非淡漠组,执行功能SCWT干扰效应和TMT干扰量明显高于非淡漠组(P<0.05,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V-WMH患者淡漠与年龄、Fazeka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与总体认知MMSE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此外,V-WMH患者淡漠与SCWT干扰效应及TMT干扰量呈正相关,与睡眠质量PSQI总得分呈正相关(P<0.05,P<0.01)。与PSQI各睡眠因子相关性分析发现,V-WMH患者淡漠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 淡漠在V-WMH患者中发生率高;V-WMH伴随淡漠与执行功能受损及睡眠质量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 淡漠 认知功能 执行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探讨UBE2T在肺腺癌中的作用
3
作者 李晶 汪巍 彭敦钰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旨在通过整合单细胞测序数据与TCGA数据库,探究在肺腺癌中泛素连接酶E2T(ubiquitin binding enzyme EZT,UBE2T)的作用,为揭示UBE2T在肺腺癌发生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从GEO数据库(GSE117570)下载了单细胞测序数据,... 目的旨在通过整合单细胞测序数据与TCGA数据库,探究在肺腺癌中泛素连接酶E2T(ubiquitin binding enzyme EZT,UBE2T)的作用,为揭示UBE2T在肺腺癌发生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从GEO数据库(GSE117570)下载了单细胞测序数据,并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质控和分析。同时,利用在线工具分析了TCGA数据库中与肺腺癌相关的数据。通过整合TCGA数据库与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UBE2T的潜在作用靶点。结果差异分析结果表明,UBE2T可作为肺腺癌独立的预后因子,并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单细胞测序数据的整合分析显示,与UBE2T相关的10个基因主要分布在单核细胞和T细胞簇中。通过CancerSEA数据库的分析,发现UBE2T可能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结论UBE2T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来促进肺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单细胞分析 TCGA数据库
下载PDF
免疫治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吕春燕 杨潇 赵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应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滕州市工人医院接受化疗和免疫治疗(选用卡瑞利珠单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化疗组(n=31,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化疗)与联合治疗组...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应用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滕州市工人医院接受化疗和免疫治疗(选用卡瑞利珠单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7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化疗组(n=31,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化疗)与联合治疗组(n=47,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化疗)。对比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及常见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开展各项指标数据的分析和对比。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5.70±0.32)个月。化疗组客观缓解率(22.58%)与疾病控制率(48.39%)低于联合治疗组(46.81%、5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26%)低于化疗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免疫治疗可延长生存期,并且患者耐受性良好。此文的研究结果为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食管癌 卡瑞利珠单抗 临床疗效 安全性 联合治疗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孙春花 徐晓俊 《系统医学》 2024年第5期175-177,共3页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行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分组,即化疗组、靶向组,各31例,化疗组行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 目的分析晚期肺腺癌行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分组,即化疗组、靶向组,各31例,化疗组行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靶向在化疗组基础上增加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靶向组缓解率为64.52%,高于化疗组的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6,P<0.05)。靶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35%,化疗组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9,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顺铂的效果好,能提升缓解率,不增加就诊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晚期肺腺癌患者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不良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下载PDF
血清趋化因子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丁洁 张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32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将直接接受一线化疗治疗的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320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将直接接受一线化疗治疗的患者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液相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患者血清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3α、白细胞介素(IL)-8、γ干扰素诱导趋化因子配体(CXCL)9水平,分析其与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晚期老年NSCLC非进展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与进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临床分期Ⅳ期患者占比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TNF-α、MIP-3α、IL-8、CXCL9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P-3α、IL-8均是影响接受一线化疗方案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OR>1,P<0.05),临床分期、CXCL9是影响接受一线化疗方案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疾病进展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血清趋化因子MIP-3α、IL-8、CXCL9可以作为老年NSCLC一线化疗疗效及癌症进展与复发转移的敏感指标,通过监测其水平变化,对老年NSCLC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趋化因子 一线化疗
下载PDF
8例肺肠型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7
作者 林洁 苏群英 +2 位作者 朱晓莹 韦礼肥 黎俊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47-0150,共4页
针对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inoa PEAC)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该方法收集了8例PEAC临床数据,对TTF-1、NapsionA、CK7、CK20、CDX-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检测;应用ARMS-PCR方法检测PEAC8患者的突变基因,并... 针对肺肠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inoa PEAC)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该方法收集了8例PEAC临床数据,对TTF-1、NapsionA、CK7、CK20、CDX-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检测;应用ARMS-PCR方法检测PEAC8患者的突变基因,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审阅。结果 8例PEAC患者年龄45-76岁,6例以咳嗽、咳痰为临床表现,2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实施手术1例,常规治疗2例,放弃治疗5例。免疫表型8例PEAC表达CK7,3例表达CDX-2,6例表达CK20,8例均不表达TTF-1和NapsionA。随访3-30个月,死亡1人,转诊、复诊2人。结论 PEAC需要综合诊断免疫组化表型,根据临床病史、影像学、病理组织等进行综合诊断。同时PEAC患者应行多基因检测和免疫相关蛋白检测,有助于筛选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对象,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型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ARMS-PCR
下载PDF
晚期肺癌单独化疗与联合中医中药治疗的疗效对比
8
作者 齐永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87-0090,共4页
研究晚期肺癌单独化疗与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肺癌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自2022年1月~2023年4月,选定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影像学诊断确诊,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化疗治疗,... 研究晚期肺癌单独化疗与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肺癌价值。方法 研究时段自2022年1月~2023年4月,选定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学、影像学诊断确诊,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化疗治疗,另外观察组实施化疗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以及KPS 评分,分析临床情况。结果 相比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KPS评分均有所上升,组间对比发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92.86%)、中位生存期[(25.403.15)周]均比对照组(67.86%)、[(20.402.84)周]高得多,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中,化疗联合中医中药治疗相较于单独化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表现出更高的生存率和更长的中位生存期,同时KPS评分也有显著提升,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备显著性。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晚期肺癌患者采用联合中医中药治疗的治疗策略,以期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效果 晚期肺癌 中医药物 放化疗
下载PDF
Dynamin-2在肺腺癌及其TILs中表达的意义
9
作者 崔志雄 黄道富 +1 位作者 张燕芳 彭彩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28-0131,共4页
探讨动力蛋白2(Dynamin-2, DNM2)在肺腺癌及其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20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设立观察组以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 探讨动力蛋白2(Dynamin-2, DNM2)在肺腺癌及其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选取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20年9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腺癌患者设立观察组以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的肺腺癌病理标本组织进行采集,良性肺病变组织标本在同期完成20例的收集设为对照组,并对样本的DNM2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完成检测。患者根据染色检测结果分组(高表达组、低表达组),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与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组间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肺腺癌及其TILs的DNM2阳性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DNM2阳性高表达率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 肺腺癌及其TILs中的DNM2表达程度与肺腺癌的疾病进展指标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等密切相关,对肺腺癌的疾病进展或具备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n-2 肺腺癌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季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09-0012,共4页
分析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对象肺癌患者,例数62,来源胸外科,时间2021年6月~2022年6月,数字法随机分组,组别有对照组、观察组,各组例数为31例,所选手术方式为传统手术对比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比较其具体... 分析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对象肺癌患者,例数62,来源胸外科,时间2021年6月~2022年6月,数字法随机分组,组别有对照组、观察组,各组例数为31例,所选手术方式为传统手术对比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比较其具体疗效。结果 治疗有效率数据组间统计值差异不大,且较高,P>0.05;手术治疗在组间的差异各有不同,其中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大,P<0.05,其余无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在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发生率较低,对照组较高,P<0.05;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的VAS评分在组间的统计值差异较大,观察组统计结果均更低,P<0.05。结论 胸腔镜下单孔手术治疗肺癌有效率较高,并且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推荐使用,但手术时间略长,对患者配合度要求高,故应用该手术方案时,需要确认实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下单孔手术 肺癌 安全性 临床疗效 疼痛度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11
作者 蒋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94-0097,共4页
探讨确诊在肺癌的病例在治疗期间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在护理期间使用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干预(CBI)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具体涉及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疼痛分值、并发症。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肺癌病... 探讨确诊在肺癌的病例在治疗期间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在护理期间使用早期康复护理、认知行为干预(CBI)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具体涉及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疼痛分值、并发症。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肺癌病例60例,使用胸腔镜进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护理干预,一组作为对照,是30例,是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而另一组则是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两种干预方式,是CBI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患者的组间差异,涉及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疼痛分值、并发症的数据。结果 对比心理状态分值得出研究组干预后更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的分值的对比结果是研究组更高,以上数据干预前则为P>0.05。对比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发现研究组更短,P<0.05。对比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分值得出研究组更低,P<0.05,而术前对比是P>0.05。对比并发症得出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 确诊在肺癌的病例在治疗期间使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在护理期间使用早期康复护理、CBI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积极,体现为患者改善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疼痛分值、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干预 早期康复护理 胸腔镜 肺癌 手术
原文传递
miR-567通过调控CDK8在NSCLC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海洋 赵振山 +4 位作者 李静 戎瑶 郑爱民 郝孟辉 田发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35-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67通过调控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CDK8)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临近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567和CDK...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567通过调控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CDK8)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40例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临近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567和CDK8的表达。将miR-NC mimic、miR-567 mimic、oe-NC和oe-CDK8转染至A549和H1975细胞中,使用qRT-PCR检测miR-567和CDK8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567与CDK8的靶向性。结果在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miR-567表达降低,而CDK8表达升高,二者呈负相关(P<0.05)。在A549和H1975细胞中,miR-567 mimic组相较于miR-NC mimic组,miR-567表达升高,CDK8表达降低,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降低,细胞G1期比例升高,S期比例降低;miR-567 mimic组在正常型CDK8中,荧光强度低于miR-NC mimic组;miR-567 mimic+oe-CDK8组相较于miR-567 mimic+oe-NC组,CDK8表达升高,细胞增殖和迁移水平升高,细胞G1期比例降低,S期比例升高。结论miR-567通过靶向抑制CDK8表达,控制肿瘤细胞在S期阻滞,从而抑制NSCLC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 微小RNA-567
下载PDF
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崔娟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72-0075,共4页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的7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的74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时间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替莫唑胺联合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健康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全脑同期局部推量调强放疗 肺癌脑转移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汤协同Siβ-catenin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肺腺癌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14
作者 李贺 牟琪瑞 +3 位作者 王哲 王莹 于丹 高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协同Siβ-catenin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siRNA干扰沉默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血清组、顺铂组、siCTNNB1-235组、siCTNNB1-510组...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协同Siβ-catenin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siRNA干扰沉默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血清组、顺铂组、siCTNNB1-235组、siCTNNB1-510组、siCTNNB1-547组A549/DDP细胞的β-caten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干扰β-catenin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β-catenin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量,MTT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顺铂诱导的凋亡率。结果:相较于正常血清组(1.00),siCTNNB1-235组(0.323±0.021)对β-catenin表达抑制率达67%(P=0.000)。RNAi技术沉默β-catenin后,与正常血清组(1.00)相比,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组的Survivin(0.247±0.015)和β-catenin(0.257±0.015)蛋白的表达下调更为明显(P=0.000,P=0.000)。IC50和正常血清组(28.330±1.029)µmol/L相比,单独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20.350±1.155)µmol/L或单独瞬时转染siCTNNB1-235组(15.577±1.535)µmol/L均可降低A549/DDP细胞顺铂的IC50(P=0.000,P=0.000),2者联合(10.453±0.999)µmol/L使用可进一步降低顺铂的IC50(P=0.000)。与正常血清组(9.130±0.384)%相比,瞬时转染siCTNNB1-235联合顺铂组(64.393±0.244)%和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组(70.120±0.400)%的总凋亡率均升高(P=0.000,P=0.000)。结论: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和瞬时转染siβ-catenin在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肺腺癌顺铂耐药性方面具有协同效应,且补中益气汤具有siβ-catenin瞬时转染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Survivin RNAI 肺癌耐药 补中益气汤
原文传递
阿霉素预处理联合GNPs-siPD-L1通过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肺癌进展
15
作者 姜伟华 高永山 +3 位作者 王贵刚 杨燕君 董跃华 张振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3-1178,共6页
目的 探讨包含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PD-L)1小干扰RNA(siRNA)的金纳米粒(GNPs-siPD-L1)联合阿霉素预处理通过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肺癌进展。方法 通过透射电镜观测GNPs-siPD-L1的外观形态;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肺癌细胞中的PD-L1表... 目的 探讨包含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PD-L)1小干扰RNA(siRNA)的金纳米粒(GNPs-siPD-L1)联合阿霉素预处理通过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肺癌进展。方法 通过透射电镜观测GNPs-siPD-L1的外观形态;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肺癌细胞中的PD-L1表达;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细胞对GNPs-siPD-L1的摄取能力;通过小鼠移植瘤模型验证GNPs-siPD-L1的体内抑瘤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细胞的浸润情况;流式细胞术及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构建的GNPs-siPD-L1粒径均一,且可以明显增加肺癌细胞对PD-L1 siRNA的摄取(P<0.001),明显降低PD-L1表达(P<0.05);GNPs-siPD-L1联合阿霉素预处理可以明显抑制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生长(P<0.001);同时,GNPs-siPD-L1联合阿霉素预处理还可以显著增加肿瘤组织中T细胞浸润(P<0.001),明显增加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P<0.001)。结论 低剂量阿霉素预处理联合GNPs-siPD-L1可以激发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小鼠肺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PD-L)1 小干扰RNA(siRNA) 阿霉素
下载PDF
Keap1/Nrf2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氧化应激机制中的作用
16
作者 王兰荣 曹旸 +4 位作者 张伟 刘萌萌 王晓翠 魏丽 李蕾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Keap1、Nrf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参数患者Keap1、Nrf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Keap1、Nrf2蛋白表达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丙二醛(MDA)水平,并采用Spearman法分析SOD、i NOS、MDA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SOD、iNOS、MDA与Keap1、Nrf2蛋白水平的的相关性;比较不同Keap1、Nrf2蛋白表达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Keap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7.00%、53.00%,Nrf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4.00%、45.00%,Keap1蛋白OD值分别为0.41±0.07、0.33±0.05,Nrf2蛋白OD值分别为0.39±0.06、0.31±0.06,癌组织Keap1、Nrf2蛋白阳性率及OD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ap1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T分期呈正相关(r=0.569、0.574,P<0.01),Nrf2蛋白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T分期呈正相关(r=0.527、0.539,P<0.01);Keap1蛋白阳性者、阴性者的血清SOD水平分别为(86.78±9.14)U/m L、(115.07±12.13)U/m L,MDA水平分别为(4.42±0.82)mmol/L、(3.24±0.56)mmol/L,i NOS水平分别为(22.74±4.31)U/m L、(15.59±3.02)U/mL,Nrf2蛋白阳性者、阴性者血清SOD水平分别为(84.94±9.12)U/mL、(117.06±12.37)U/mL,MDA水平分别为(4.48±0.85)mmol/L、(3.21±0.52)mmol/L,iNOS水平分别为(23.02±4.28)U/mL、(15.64±3.10)U/mL,Keap1、Nrf2蛋白阳性者血清SOD水平明显低于阴性者,MDA、iNOS水平明显高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ap1、Nrf2蛋白表达与SOD呈负相关(r=-0.612、-0.614,P<0.01),与MDA、iNOS呈正相关(r_(Keap1)=0.609、0.614,P<0.01;r_(Nrf2)=0.610、0.608,P<0.01);Keap1、Nrf2蛋白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为85.71%、83.78%,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的95.65%、1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组织中Keap1、Nrf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病理分级、T分期密切相关,该信号通路活化可参与氧化应激反应过程,且对预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氧化应激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超氧化物歧化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丙二醛
下载PDF
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
17
作者 王学谦 张英 +14 位作者 董军 王维 焦智民 张勇 蒋益兰 杨祖贻 薛文翰 王慧娟 都振利 王新杰 李润浦 孙红梅 曹晓红 张美英 侯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31-1637,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 目的:探讨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一线化疗4~6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以上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09例。对照组根据鳞癌和非鳞癌分别给予吉西他滨和培美曲塞单药化疗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均以21天为1个疗程,两组干预至少2个疗程,每周期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每2疗程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比较两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PFS)、生活质量,同时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269例入组患者中,246例患者出现PFS终点事件(91.45%),其中治疗组145例,中位PFS为106天,对照组101例,中位PFS为120天,两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版)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中视觉模拟量表(EQ-5D-VA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两种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均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存在优势(P<0.05)。治疗期间两组共有19例患者出现ADR,治疗组7例(占治疗组人数4.38%),对照组12例(占对照组人数11.01%),ADR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更低,尤其表现在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结论:在延长PFS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维持治疗气虚痰瘀证晚期NSCLC的疗效非劣于现代医学单药维持化疗,且在高生活质量、低不良反应方面,复方红豆杉胶囊更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红豆杉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 生活质量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丹参活性成分调控人肺腺癌A549细胞外泌体miRNA的变化及外泌体对HUVEC的作用
18
作者 郑琦 王学谦 +3 位作者 薛超 王翰洲 刘硕 侯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600-1607,共8页
目的:检测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内源性非编码小RNA(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观察外泌体对HUVEC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别以隐丹参酮6μg/mL及丹参酮I... 目的:检测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内源性非编码小RNA(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观察外泌体对HUVEC细胞的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分别以隐丹参酮6μg/mL及丹参酮IIA 4μg/mL给药,用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24小时后,细胞上清液按照说明书提取外泌体。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miRNA的表达情况,对外泌体中hsa-miR-1246进行验证,对获得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以各组外泌体加入HUVEC细胞中,并采用CCK-8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外泌体对HUVEC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迁移作用,检测HUVEC细胞中CD3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高通筛选结果发现隐丹参酮能够上调109个miRNA,下调78个miRNA;丹参酮IIA能够上调35个miRNA,下调40个miRNA。将有差异的miRNA进行功能与通路的富集分析,显示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内吞作用、癌症通路、MAPK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癌症中的microRNAs、Rap1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等相关。细胞增殖实验发现,空白外泌体和隐丹参酮外泌体对HUVEC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隐丹参酮外泌体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空白外泌体。细胞划痕实验发现,外泌体给药后,迁移率均有显著下降,外泌体作用48 h后,隐丹参酮外泌体和丹参酮IIA外泌体作用后HUVEC的迁移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外泌体。隐丹参酮处理后的A549细胞外泌体中hsa-miR-1246显著升高,而隐丹参酮外泌体作用后的HUVEC细胞中CD31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对A549细胞外泌体中miRNA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且富集分析与多个癌症有关信号通路相关。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处理下的A549细胞外泌体对HUVEC有抑制作用,进一步从外泌体角度探析隐丹参酮及丹参酮IIA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可能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肺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丹参酮IIA 非小细胞肺癌 HUVEC MIRNA 外泌体
下载PDF
不同消融方式联合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胡建伟 袁香坤 +2 位作者 张永侠 苗珺珺 郜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消融方式联合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6例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消融方式联合靶向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NSCLC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46例采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肿瘤相关指标、肺功能、免疫功能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肿瘤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肿瘤相关指标均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显著均低于术前(均P<0.05);但组间术后FVC值和FEV1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簇分化抗原4^(+)(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消融技术联合靶向治疗NSCLC的疗效一致,但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NSCLC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免疫功能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射频消融 靶向治疗 氩氦刀冷冻消融 血清指标 预后
下载PDF
基于脑MRI的机器学习预测非小细胞肺癌T790M突变
20
作者 崔婀娜 杨春娜 +3 位作者 王晓煜 沙宪政 赵鹏 孙艺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59,共7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脑部T_(1)C和T_(2)W MRI建立人工智能模型,预测肺癌脑转移患者在靶向治疗中的耐药性T790M突变。方法:本研究收集8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2017年6月—2019年12月)的T_(1)C和T_(2)W MRI影像和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2... 目的:本研究基于脑部T_(1)C和T_(2)W MRI建立人工智能模型,预测肺癌脑转移患者在靶向治疗中的耐药性T790M突变。方法:本研究收集8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2017年6月—2019年12月)的T_(1)C和T_(2)W MRI影像和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照2∶1的比例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无监督k-means算法将肿瘤区域划分为高亮度区域和低亮度区域,提取不同区域的影像组学图像特征构建模型,评估每个模型的诊断效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特异性和敏感性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分析模型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对T_(1)C和T_(2)W MRI和临床特征融合的统计计算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对T790M突变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AUC分别为0.899和0.81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计算机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肺癌脑转移患者T790M突变,具有潜在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脑肿瘤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