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8篇文章
< 1 2 1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项肿瘤标志测定对肺癌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坚 赵夕武 +2 位作者 束国荣 张蓝石 李龙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CEA、CA50、CA199和CA125水平对肺癌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了62例肺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99和CA125水平,并观察了其中58例患者血清该四项肿瘤标志水平在不同... 目的评价血清CEA、CA50、CA199和CA125水平对肺癌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了62例肺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99和CA125水平,并观察了其中58例患者血清该四项肿瘤标志水平在不同TNM分期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肺癌组患者CEA、CA50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肺病组。CA125血清水平在肺癌组和良性肺病组之间无显著差异。TNM临床分期越晚,CEA、CA50、CA199和CA125水平越高。手术治疗和化疗有效的患者,该四项肿瘤标志水平降低,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患者则升高。结论该四项肿瘤标志在肺癌的诊断(除外CA125),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EA CA50 CA19-9 CA125 肿瘤标志 测定
下载PDF
60例3厘米以下肺内球形病灶瘤─肺界面CT─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燕群 黄敏华 +5 位作者 王克勤 曹丹庆 高育璈 宋学 商沛 彭光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2-215,共4页
本文复习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60例(肺癌42例、良性结节18例)的CT像。CT像显示结节边缘粗糙者小肺癌占81%,良性结节占28%。结节主要CT像层面上多毛刺(多于6根)结节小肺癌占71... 本文复习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3cm的肺内孤立性球形病灶60例(肺癌42例、良性结节18例)的CT像。CT像显示结节边缘粗糙者小肺癌占81%,良性结节占28%。结节主要CT像层面上多毛刺(多于6根)结节小肺癌占71%,良性结节仅占11%。CT像见结节边缘有锯齿征9例,病理证实均为肺癌,此征与癌灶边缘不等速浸润生长有关。CT-病理对照结果显示锯齿征是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很重要的一个CT征象,CT像上结节边缘光滑程度及毛刺数的多少有助于肺周围球形小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病理 锯齿征 肺肿瘤
下载PDF
肺孤立结节与周围肺血管增强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24
3
作者 朱培菊 郭大静 +2 位作者 肖家和 杨敏 邓开鸿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56-558,共3页
目的 探讨肺孤立结节增强CT表现特点、周围肺血管异常改变与病理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46例不同病理性质的孤立肺结节 (直径 10~ 3 0mm)行螺旋CT增强扫描 ,研究结节强化特点及其周围肺血管改变。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4... 目的 探讨肺孤立结节增强CT表现特点、周围肺血管异常改变与病理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46例不同病理性质的孤立肺结节 (直径 10~ 3 0mm)行螺旋CT增强扫描 ,研究结节强化特点及其周围肺血管改变。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46例肺孤立性结节强化者 42例 ,全部肺癌和炎性结节均显著强化 ,其中结节呈均匀和不均匀强化各 16例 (肺癌 19例 ,炎性假瘤 8例 ,错构瘤 1例 ,结核瘤 4例 ) ;周围强化 10例 ,其中肺癌 5例 ( 3例呈环状强化 ) ,炎性结节 5例 ( 3例肺脓肿呈环状 )。未强化者 4例 (肺结核 3例 ,错构瘤 1例 )。表现结节内血管征 9例 ,其中肺癌 7例 ,炎性假瘤 2例。局部充血征 6例 ,均为炎性结节 ;淤血征 8例 ,肺血管纠集征 7例 ,均为肺癌。结论 肺癌、炎性结节较结核瘤显著强化 ,结节强化表现与病理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 ;结节内血管征、邻近肺野局部充血、淤血及血管纠集征则对鉴别诊断炎性结节与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孤立结节 肺癌 周围肺血管 CT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8
4
作者 余秉翔 胡斌 陈良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4-355,共2页
探讨联合检测癌胚抗原 (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细胞角蛋白片段 (CYFRA2 1 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 75例肺癌患者和 2 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CEA、NSE、CYFRA2 1 1水平。结果显示 ,CEA在肺腺... 探讨联合检测癌胚抗原 (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细胞角蛋白片段 (CYFRA2 1 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 75例肺癌患者和 2 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CEA、NSE、CYFRA2 1 1水平。结果显示 ,CEA在肺腺癌中的水平最高 ,NSE在肺小细胞癌中的水平最高 ,CYFRA2 1 1在肺鳞癌中的水平最高。CEA +NSE +CYFRA2 1 1联合检测肺癌的阳性率为 82 .6 7%。提示CEA、NSE、CYFRA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物 联合 检测 肺癌 诊断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及蛋白质印迹法对肺癌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夏晴 仲人前 +3 位作者 范列英 高春芳 薛昌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5-317,F003,共4页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份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血清中自身抗体。提取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蛋白抗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81份肺癌患者及52份正常人血清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和对照组的自身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别,两组人群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皆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在不同年龄段,肺癌组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和对照组在自身抗体荧光图形、靶抗原细胞内定位上均有明显不同。74份肺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阳性条带(74/81,91.4%),显著高于对照组(31/52,61.5%),其中大多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不同,并发现82.7%(67/81)的肺癌患者具有针对相对分子质量初步鉴定为6.5万的靶抗原的阳性条带,该条带仅在22.2%(12/52)的正常人中查及。结论:肺癌患者血清的自身抗体谱与正常人生理性自身抗体谱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谱不同,进一步研究其靶抗原本质及其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自身抗体 蛋白质印迹地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增强CT扫描与FDG-SPECT/PET扫描诊断小肺癌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秦乃姗 蒋学祥 +2 位作者 王荣福 王仪生 唐光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与FDG SPECT/PET显像 (氟 18 脱氧葡萄糖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对小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病理证实的小肺癌 11例、炎性结节 5例、结核瘤 2例 ,术前行CT增强扫描 (10 0ml造影剂以 2... 目的 探讨增强CT扫描与FDG SPECT/PET显像 (氟 18 脱氧葡萄糖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对小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病理证实的小肺癌 11例、炎性结节 5例、结核瘤 2例 ,术前行CT增强扫描 (10 0ml造影剂以 2 .5ml/s速度静脉注射 )和FDG SPECT/PET显像 (FDG 11.1~ 14.8MBq静脉注射 ) ,观察病灶CT图像强化程度及核素显像的FDG浓聚程度。将术前两种不同的扫描结果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分析两种方法对鉴别诊断小肺癌的意义。结果  11例小肺癌增强CT扫描及FDG显像均诊断正确 ,但增强CT将 1例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 ,FDG将一例结核误诊为肺癌。在 11例小肺癌中CT检出 6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 ,FDG检出 5例淋巴结转移。结论 增强CT扫描与FOG SPECT/PET显像均能鉴别诊断小肺癌 ,两者各有优势 ,其正确率无显著差异。两种方法结合分析将更有利于小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肺癌 增强CT扫描 FDG-SPECT/PET显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螺旋CT肺癌普查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庆伟 崔允峰 +3 位作者 郭卫华 修建军 李轶忻 杨玉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普查肺癌的最佳条件。方法 对 6例直径 5~ 10mm的肺结节行 4种不同条件mAs的低剂量扫描 ,并对 2 0例因咳嗽等原因行肺部CT检查成人采用全肺 2 0mAs扫描 ,结果采用 4点分级法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和肺结节显示效果。结果... 目的 探讨螺旋CT普查肺癌的最佳条件。方法 对 6例直径 5~ 10mm的肺结节行 4种不同条件mAs的低剂量扫描 ,并对 2 0例因咳嗽等原因行肺部CT检查成人采用全肺 2 0mAs扫描 ,结果采用 4点分级法盲法评价图像质量和肺结节显示效果。结果  6例肺结节位于上肺野 1例、中肺野 2例和下肺野 3例。 2 0mAs可以满意显示肺各部位结节 ,而 10mAs图像于肺尖和肺底处有较多伪影 ,明显影响结节的显示 ,2 0例采用全肺 2 0mAs扫描者其图像质量均为可以。结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99mTc-HL91肺部恶性肿瘤乏氧显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冯彦林 谭家驹 +6 位作者 杨劼 余丰文 刘德军 贺小红 黄克敏 袁白虹 苏少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1期40-41,共2页
目的 :评估 99mTc-HL91体外显像对肺部恶性肿瘤乏氧组织探测能力。方法 :33例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2 1例肺腺癌和 12例肺鳞癌 )和 8例肺部转移性肿瘤患者在给药 99mTc-HL91(92 5MBq)后 180min完成前位和后位静态显像。计算病灶和对侧正... 目的 :评估 99mTc-HL91体外显像对肺部恶性肿瘤乏氧组织探测能力。方法 :33例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2 1例肺腺癌和 12例肺鳞癌 )和 8例肺部转移性肿瘤患者在给药 99mTc-HL91(92 5MBq)后 180min完成前位和后位静态显像。计算病灶和对侧正常肺组织摄取 99mTc -HL91的放射性计数比 (T/N)。结果 :99mTc-HL91在肺部原发性肺癌中的阳性率为 33/ 33(10 0 % ) ,T/N值为 1.5 4± 0 .18(其中腺癌组为 1.5 1±0 .2 0 ,鳞癌组为 1.6 0± 0 .12 ,P >0 .0 5 ) ;在肺转移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为 7/ 8,T/N值为 1.4 2± 0 .2 7(与原发性肺癌组比较P >0 .0 5 )。结论 :99mTc -HL91在给药 3h后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乏氧组织 ,具有良好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HL91 肺部恶性肿瘤 乏氧显像 肺癌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周围型小肺癌CT征象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崔允峰 刘庆伟 +2 位作者 杨玉海 赵素红 李庆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1期1056-1057,共2页
目的 探讨直径≤ 2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方法 对 3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小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圆形或类圆形结节 2 3例 ,不规则结节 15例 ,有分叶 35例 ,细短毛刺或毛刺 2 4例 ,空泡征 9例 ,胸膜凹陷 15例 ... 目的 探讨直径≤ 2cm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方法 对 3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小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圆形或类圆形结节 2 3例 ,不规则结节 15例 ,有分叶 35例 ,细短毛刺或毛刺 2 4例 ,空泡征 9例 ,胸膜凹陷 15例 ,邻近胸膜增厚 2例 ,邻近血管聚拢或 /和引流血管 2 1例。结论 HRCT及薄层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小肺癌的特征 ,其邻近血管改变及增强后时间密度变化的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小肺癌 CT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丁毅 顾华 +4 位作者 张镭 王浩彦 张杰 陈航 翟仁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86-588,共3页
目的 研究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 例患者进行CTVB检查,其中22 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OB) 检查,并将二者所见表现对照分析。结果 CTVB 获得的图像效果类似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所... 目的 研究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CTVB)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5 例患者进行CTVB检查,其中22 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OB) 检查,并将二者所见表现对照分析。结果 CTVB 获得的图像效果类似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所见的支气管腔内壁及腔内病变的表现。CTVB可以到达一般纤维支气管镜所不能到达的第V 级支气管并可以越过阻塞部位对远端的支气管进行观察。结论 螺旋CT 仿真支气管镜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复杂气道的解剖关系及气道的形态改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仿真内镜 支气管 内镜 肺癌
下载PDF
电子束CT双期增强扫描对肺内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苏宏 陈君坤 +4 位作者 黄伟 张宗军 王大勇 刘军 陈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66-968,共3页
目的 研究电子束CT在肺内单发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手术和 /或病理证实的 32例周围型肺癌与 18例良性病变分别进行电子束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肿块分叶、边缘毛刺、胸膜凹陷及空泡征 ;良性病变多... 目的 研究电子束CT在肺内单发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手术和 /或病理证实的 32例周围型肺癌与 18例良性病变分别进行电子束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肿块分叶、边缘毛刺、胸膜凹陷及空泡征 ;良性病变多为无分叶、边缘光滑锐利肿块。但部分良、恶性病变CT征象重叠 ,仅凭形态学表现难以鉴别。平扫周围型肺癌平均CT值 45HU ,良性病变平均CT值 5 1HU ,无明显差别。增强后周围型肺癌明显强化 ,CT值平均增加 31HU ;良性病变轻度强化 ,CT值平均增加 8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孤立性肿块 电子束CT 诊断 肺肿瘤 肺疾病
下载PDF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的丢失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钟晓松 许凯黎 +3 位作者 廖美琳 丁嘉安 关赛芳 周瑾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1-83,共3页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的丢失研究*钟晓松1许凯黎1廖美琳2丁嘉安3关赛芳1周瑾目的近年文献报道在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中发现p16基因(系抑癌基因)出现高频率缺失,本文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p16丢失的关系。方法...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的丢失研究*钟晓松1许凯黎1廖美琳2丁嘉安3关赛芳1周瑾目的近年文献报道在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中发现p16基因(系抑癌基因)出现高频率缺失,本文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p16丢失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地区62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 基因P16 诊断
下载PDF
检测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古涛 王绪 +11 位作者 王秀英 王伟 刘永 张蓓 史艳侠 张中明 孙全胜 薛涛 张孝轩 刘志发 朱述阳 毛筱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 ,评价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手术标本及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 ,评价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手术标本及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两组中小细胞肺癌端粒酶阳性率均为 10 0 % ,非小细胞肺癌分别为 84.8%、95 .7%。 40例手术切除肺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为 87.5 % ( 3 5 /40 ) ,癌旁肺组织为7.5 % ( 3 /40 ) ,正常肺组织无表达 ( 0 /40 ) ,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标本的端粒酶阳性率为 82 .5 % ,肺癌检出的敏感度为 96.4% ,特异度为 71.4% ,准确性为 91.4% ;尤登指数 (Youden’sIndex)J =0 .678,SE(J) =0 .174。结论 端粒酶是灵敏的肺癌肿瘤标记物 ,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行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端粒酶 早期诊断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SPECT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旭生 邹德环 +2 位作者 莫耀溥 廖国荣 佘立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1 8F FDG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 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行1 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经过全能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 (COSEM)叠代重建后 ,将CT图像与核医学图像 (PET)进行同机图像融合 ,获得横断面、矢状面... 目的 探讨1 8F FDG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 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行1 8F FDG符合线路SPECT显像。经过全能量X线衰减校正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 (COSEM)叠代重建后 ,将CT图像与核医学图像 (PET)进行同机图像融合 ,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维断层图像。计算病灶与对侧相应部位的摄取比值R(T N)。分别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比较1 8F FDG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摄取比值R≥ 1.7为判断标准 ,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 10 0 % ,特异性 88.2 % ,准确性92 .9%。而单纯视觉分析对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 10 0 % ,特异性为 76.5 % ,准确性 85 .7%。 11例肺癌患者1 8F FDG显像均为阳性 ,ROI分析最大摄取比值达 13 .3 7,最小为 2 .3 6。本组有 2例肺结核病例1 8F FDG显像呈假阳性 ,摄取比值为 2 .8及 4.9。结论 1 8F 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肺癌诊断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 ,不仅肺癌病灶部位能清晰显示 ,而且对纵隔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和疾病分期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肺癌 符合线路 ^18F-FDG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磁共振增强类型与病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静 郭启勇 +3 位作者 郭峰 陈炽贤 苏慧群 刘东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02-40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MR增强类型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MR增强扫描在SP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SE序列,对42例SPN患者(肺癌28例,结核瘤8例,非结核性良性病变6例)分别于增强前后多... 目的:通过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MR增强类型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MR增强扫描在SP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SE序列,对42例SPN患者(肺癌28例,结核瘤8例,非结核性良性病变6例)分别于增强前后多时点重复T1WI横断面扫描。对SPN的增强形态进行分型并与病理对比;测量信号强度,计算增强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核瘤(87.5%)多为内壁规则的周边强化。肺癌的增强形态有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内壁不规则的周边强化和无明显强化4种。5′时肺癌和结核性肉芽肿的增强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良性病变(P<0.05),其余各时点三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10′时肺癌的周边和中心增强率的比值显著低于结核瘤(P<0.001)。结论:常见孤立性肺结节的MR增强类型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对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增强类型 孤立性结节 肺结节 病理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对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熊瑛 王宋平 +2 位作者 李国平 王荣丽 王蜀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84-85,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 (FOB)针吸活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336例镜下疑为支气管肺癌患者 ,进行了经FOB支气管针吸活检 ,并与钳取、刷片、痰液等病理学检查对比。结果 :2 2 8例确诊为肺癌并经手术病理学证实 ,其中鳞癌 118...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 (FOB)针吸活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336例镜下疑为支气管肺癌患者 ,进行了经FOB支气管针吸活检 ,并与钳取、刷片、痰液等病理学检查对比。结果 :2 2 8例确诊为肺癌并经手术病理学证实 ,其中鳞癌 118例 ,小细胞未分化癌 72例 ,腺癌 15例 ,肺泡癌 13例 ,混合癌 6例 ,未分类癌4例。针吸活检阳性率为 93.86 % ,与钳取活检 6 9.96 % ,刷片 5 6 .5 8%和痰检 37.72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0 .0 5和P <0 .0 0 5 ,总阳性率 10 0 %。有 48例 (2 1.0 5 % )患者仅针吸活检查到癌细胞而确诊。结论 :经FOB支气管针吸活检对肺癌的诊断 ,具有安全可靠 ,简单易行 ,阳性率高 ,并发症少等优点 ,对钳取活检困难 ,特别是管外型和转移性纵膈肿瘤等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检查 肺癌 支气管镜术 诊断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探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建芳 李德仁 金炳文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对肺癌病人进行全身骨显像,探讨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我院1995~1997年124例肺癌骨转移病例,对骨转移的部位、病理类型、分期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肺癌骨... 用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对肺癌病人进行全身骨显像,探讨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我院1995~1997年124例肺癌骨转移病例,对骨转移的部位、病理类型、分期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22.2%;骨转移部位以胸部骨骼为最多,其它依次为脊柱、骨盆,肺腺癌较其它病理类型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淋巴结侵犯越广泛,则骨转移的机会也越多;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阳性率要明显高于X线摄片与CT检查阳性率。结论肺癌患者应常规行全身骨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肺肿瘤 骨转移 诊断
下载PDF
1500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张莉华 谢文晖 俞志昌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1500例肺癌患者进行前后及后前位全身分段骨显像。骨显像剂为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结果①1500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 目的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以观察骨转移的发生率及转移部位。方法1500例肺癌患者进行前后及后前位全身分段骨显像。骨显像剂为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结果①1500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示骨转移者628例,其中中央型肺癌279例,周围型肺癌349例,总阳性率42%。②腺癌345例,鳞癌122例,小细胞癌75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其骨转移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③肺癌骨转移部位以肋骨为最多见(205例),其次为脊柱(133例),多发性128例,再者为骨盆、股骨、肩胛骨等。结论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对肺癌的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骨转移瘤 诊断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艳荣 华丽 +5 位作者 汤洁浩 刘春奎 孙涛 杨慧 高元勋 齐景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术对56例可疑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检查。结果:确诊肺癌35例、炎症9例、结核6例、阴性6例,确诊率为89.29%,确诊周围型肺癌率为85...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术对56例可疑周围型肺癌患者进行检查。结果:确诊肺癌35例、炎症9例、结核6例、阴性6例,确诊率为89.29%,确诊周围型肺癌率为85.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肿瘤 诊断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薄层CT诊断(附65例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吕剑 陈巨坤 +1 位作者 王宏 范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在簿层CT上的表现与意义。资料与方法:搜集1994年12月至1996年12月经薄层CT扫描和病理证实的6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扫描方法:先以10mm层厚,125kVp,250mAs,自肺尖到肺底...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在簿层CT上的表现与意义。资料与方法:搜集1994年12月至1996年12月经薄层CT扫描和病理证实的6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扫描方法:先以10mm层厚,125kVp,250mAs,自肺尖到肺底逐层扫描,然后对病变区行1~1.5mm层厚薄层扫描并放大。结果:6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可分为五型:(1)孤立结节型,(2)肿块型,(3)斑片型,(4)弥漫型,(5)混合型。结论:薄层CT扫描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支气管肺癌 诊断 CT 薄层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