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
1
作者 姚全军 胡鸿涛 +5 位作者 黎海亮 郭晨阳 赵可 赵亚楠 夏威利 李亚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 初步探讨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术后复发、治疗后进展的胸壁肿瘤患者,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DSA引导下动脉栓塞和CT引导下局部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VA... 目的 初步探讨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术后复发、治疗后进展的胸壁肿瘤患者,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DSA引导下动脉栓塞和CT引导下局部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并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为18.5个月。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DSA引导下动脉栓塞术,7例患者9个病灶首程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2例患者复发再次行射频消融治疗。4例患者5个病灶首程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1例患者复发再次行微波消融治疗。根据mRECIST评价标准,6、12、18个月有效率(ORR)分别为72.7%(8/11)、45.5%(5/11)、18.2%(2/11),6、12、18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81.8%(9/11)、63.6%(7/11)、27.3%(3/11),中位生存期为13.2个月。术后1、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2.42±1.25)分、(1.91±1.24)分,明显低于术前(6.78±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给予穿刺引流后,胸腔积液消失;2例患者术后发热,对症治疗后发热好转;1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动脉栓塞联合局部消融可改善胸壁肿瘤患者疼痛症状,延长生存期,而且创伤小、安全性好,可作为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消融治疗 复发性难治性胸壁肿瘤
下载PDF
胸壁尤文肉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丽 赵振华 +1 位作者 毛海佳 卢增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3-33,38,共2页
患者女,35岁。因左胸痛10+天入院。10+天前无诱因出现左胸痛不适,余无明显异常。胸部及纵隔CT检查:平扫显示左下胸壁卵圆形实性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内见出血,无钙化,病灶边界尚清,边缘规整,最大横断面大小约87 mm×70 mm,肿块实性... 患者女,35岁。因左胸痛10+天入院。10+天前无诱因出现左胸痛不适,余无明显异常。胸部及纵隔CT检查:平扫显示左下胸壁卵圆形实性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内见出血,无钙化,病灶边界尚清,边缘规整,最大横断面大小约87 mm×70 mm,肿块实性部分CT值约32 HU,增强后轻-中度不均匀强化,见较多囊变坏死区。左肺下叶膨胀不全,肋骨未见骨质破坏(图1A,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尤文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成人胸壁Askin瘤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敏 陈光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85-185,191,共2页
患者男,42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胁肋部无痛包块,质硬活动度差,1月前自觉包块逐渐增大伴疼痛感,体重下降。1999年因结核性腹膜炎行药物治疗后治愈。实验室检查:结核杆菌DNA阴性;超敏C反应蛋白:8.22 mg/L(正常);红细胞沉降率:26 mm/h... 患者男,42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胁肋部无痛包块,质硬活动度差,1月前自觉包块逐渐增大伴疼痛感,体重下降。1999年因结核性腹膜炎行药物治疗后治愈。实验室检查:结核杆菌DNA阴性;超敏C反应蛋白:8.22 mg/L(正常);红细胞沉降率:26 mm/h(正常);糖类抗原CA125:41.550 U/ml;血液感染性疾病筛查阴性。CT检查显示右侧胸壁可见约11.6 cm×7.3 cm不规整软组织肿块密度影,肿块内密度均匀(图1);骨窗显示右侧第10肋骨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其内可见病理骨折影(图2)。增强呈持续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内见不强化低密度坏死、囊变区(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胚层瘤 胸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收缩力在非实性结节影像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孙振虎 符大勇 +3 位作者 卢明聪 孟云 周建国 杨晓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非实性结节良恶性影像特征表现,评估收缩力在腺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CT检出的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共计104例,经病理及临床检查确诊为肺腺癌患者87例、良性结节患者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毛刺征、胸膜... 目的探讨非实性结节良恶性影像特征表现,评估收缩力在腺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CT检出的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共计104例,经病理及临床检查确诊为肺腺癌患者87例、良性结节患者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胸膜凹陷征及结节内部血管形态改变的显示率;同时将肺腺癌结节按照病理分为原位腺癌(AIS)组、微浸润性腺癌(MIA)组及浸润性腺癌(IAC)组,分别评估三组收缩力相关表现。结果腺癌结节收缩力影像表现显示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AIS组结节收缩力低于MIA和I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C组结节收缩力表现略高于MIA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实性结节收缩力的CT影像特征表现有助于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值得在结节定性诊断中加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腺癌 浸润性腺癌 微浸润性腺癌 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峰 汤林梦 +1 位作者 董婷宇 朱月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4-44,48,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主诉吞咽困难、头晕、视物模糊,活动左上肢加重,临床拟诊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部血管成像(CTA)示:右位主动脉弓(right aortic arch,RAA)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aberrant left subclavian artery,ALSA)(图1),邻近... 1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主诉吞咽困难、头晕、视物模糊,活动左上肢加重,临床拟诊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部血管成像(CTA)示:右位主动脉弓(right aortic arch,RAA)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aberrant left subclavian artery,ALSA)(图1),邻近食管、气管轻度受压,ALSA起始段锥形凸起,远端纤细(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变异 胚胎发育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超声特征及病理表现
6
作者 孙春芳 尹盼盼 +3 位作者 张磊 李兆强 段仰灿 王全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并结合病理进行分析。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证实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病例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病例中,肿物位于头面部15例,下肢6例,颈部5例,手掌2例,腰部1例... 目的探讨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并结合病理进行分析。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证实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病例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病例中,肿物位于头面部15例,下肢6例,颈部5例,手掌2例,腰部1例,胸壁2例。肿物均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且均为囊实性结节,其中21例以实性为主,10例以囊性为主,实性部分呈附壁结节;31例肿物实性部分均见血流信号,Adler血流分级表现为1~3级,其中1级6例、2级10例、3级15例。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真皮内界限清楚的囊实性结节,由位于中央的圆形空泡状透明细胞和位于周边的嗜碱性细胞两种肿瘤细胞构成。结论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具有“囊中有实、实中有囊”的特征性高频超声表现,可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腺瘤 透明细胞 高频超声 多普勒
下载PDF
裸细胞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闫景远 李文生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603-1610,共8页
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胸壁裸细胞型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该患者为51岁女性,因40 d前发现胸壁包块入院。超声示:左侧胸壁肌层内囊实性包块,大... 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胸壁裸细胞型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该患者为51岁女性,因40 d前发现胸壁包块入院。超声示:左侧胸壁肌层内囊实性包块,大小约为8 cm×6 cm×3 cm;腹腔及后腹膜多发异常增大淋巴结,腹腔积液。行胸壁包块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小条穿刺组织镜下所见:纤维组织内有弥漫性小圆细胞浸润,细胞质嗜酸性,核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核偏位,呈“马蹄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细胞角蛋白、CD2、CD3、CD5、CD7、CD20、CD38、CD138、CD56及细胞周期蛋白D1均为阴性,ALK和CD30均为强阳性。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阳性。病理诊断为裸细胞型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该肿瘤非常罕见,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改变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裸细胞型 病理诊断
下载PDF
硅胶板在巨大胸壁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付月强 张恩龙 李梦虹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胸壁肿瘤 缺损修复 硅胶板 巨大胸壁缺损 支架材料 有机玻璃 广泛切除 切除后
下载PDF
胸壁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6
9
作者 茅乃权 左传田 +6 位作者 周元明 祝家兴 黄鼎铭 谢彤 潘泓 潘琪 黄耀元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的切除和胸壁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自1985年7月至2004年10月对113例胸壁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47例,恶性肿瘤66例,48例肿瘤切除后遗留巨大胸壁缺损而采用转移肌瓣、钢丝网、有机玻璃、牛心包片和巴德复...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的切除和胸壁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自1985年7月至2004年10月对113例胸壁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47例,恶性肿瘤66例,48例肿瘤切除后遗留巨大胸壁缺损而采用转移肌瓣、钢丝网、有机玻璃、牛心包片和巴德复合补片等进行修复重建。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恶性肿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1%(38/52),52.2%(24/46)和28.9%(11/38)。结论胸壁肿瘤不论良恶性均首选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应进行胸壁扩大切除并修复胸壁缺损,其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肿瘤 外科治疗 胸壁缺损 胸壁重建
下载PDF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53,bcl-2,caspase-3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姜爱英 孙迎燕 +1 位作者 王松 陈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735-3736,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53,bcl-2,caspase-3表达变化及和预后关系。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鳞癌、中央型、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周围型、无... 目的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53,bcl-2,caspase-3表达变化及和预后关系。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鳞癌、中央型、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周围型、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P<0.05),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P<0.05);p53,bcl-2表达阳性患者的2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bcl-2和caspase-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受到p53,bcl-2,caspase-3的调控,能够为临床判断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p53 BCL-2 CASPASE-3 表达变化 预后 关系
下载PDF
胸腔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调查与心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德凤 郎红娟 +3 位作者 姚艳玲 貟俊茹 房雅君 张卫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择期手术的胸部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98例择期手术的胸部肿瘤患者入院后3天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针对有情绪障碍的... 目的:调查分析择期手术的胸部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以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198例择期手术的胸部肿瘤患者入院后3天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并针对有情绪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至手术前1天,比较心理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结果:入院后45.84%患者有焦虑症状,27.87%患者有抑郁症状,12.17%患者同时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焦虑(11.12%)、抑郁(15.93%)症状以及两者均有者(4.35%)明显降低(P<0.01)。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肿瘤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Askin瘤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曙光 宋平平 +4 位作者 张为迪 刘希斌 申玉春 董印军 张百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Askin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状况。方法复习国内发表的经病理证实的45例Askin瘤病例,结合该院近期收治的6例Askin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Askin瘤是发生于胸壁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特征不典型,... 目的探讨Askin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状况。方法复习国内发表的经病理证实的45例Askin瘤病例,结合该院近期收治的6例Askin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Askin瘤是发生于胸壁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特征不典型,特征性病理形态是镜下有典型的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电镜检查显示的胞浆内神经内分泌颗粒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免疫组化以CD99、S-100、NSE阳性表达为特征。治疗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效果差,30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为7个月。结论 Askin瘤是一种发生于胸壁、罕见的神经内分泌瘤,高度恶性,易复发、转移,目前主张综合治疗,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KIN瘤 胸壁肿瘤 临床病理 诊断治疗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启明 周乃康 +1 位作者 刘颖 杨成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750-753,共4页
目的:总结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胸壁大块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5例胸壁肿瘤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27例。年龄6~70岁。94例原发性肿瘤,其中良性75例,恶性19例;11例为转移癌。19例行胸壁肿瘤切除及胸... 目的:总结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胸壁大块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5例胸壁肿瘤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27例。年龄6~70岁。94例原发性肿瘤,其中良性75例,恶性19例;11例为转移癌。19例行胸壁肿瘤切除及胸壁大块缺损重建术。结果: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诊:48例良性肿瘤患者健在,16例死于其它原因。13例恶性肿瘤生存21个月至8年,恶性者术后主要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11例转移癌全部死亡,术后生存10个月至6年4个月。结论:对无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肋骨肿瘤,应先做限制性根治切除术。大块胸壁缺损的重建,应用理想的修复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肿瘤 胸壁大块缺损 修复手术
下载PDF
胸部高分化型及黏液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万齐 关淑君 +5 位作者 李新春 孙翀鹏 周嘉璇 夏波 夏亭亭 曾庆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高分化及黏液型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部高分化(5例)及黏液型(3例)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8例脂肪肉瘤中(胸壁3例、纵隔5例),肿块大... 目的探讨胸部高分化及黏液型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部高分化(5例)及黏液型(3例)脂肪肉瘤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8例脂肪肉瘤中(胸壁3例、纵隔5例),肿块大小7.0cm×4.0cm×6.3cm^22.8cm×14.7cm×15.1cm;2例密度均匀(1例为完全软组织密度,1例为完全囊性密度),6例不均匀;3例含脂肪密度,5例无脂肪密度。平扫CT值-86~60HU,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8例中7例轻度强化或无强化、1例中度强化伴局部明显强化。8例中,7例肿瘤包绕或侵犯周围组织。结论胸部高分化型及黏液型脂肪肉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且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脂肪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附63例报告)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运华 吕明 +2 位作者 吴中学 王继跃 杨凤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技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适应证、操作规程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可脱弹簧圈技术、球囊再塑形技术、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及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63例(66个)。结果完全或近全栓塞率为69.7%... 目的探讨不同栓塞技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适应证、操作规程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可脱弹簧圈技术、球囊再塑形技术、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及载瘤动脉闭塞术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瘤63例(66个)。结果完全或近全栓塞率为69.7%,部分栓塞率21.2%,致残率6.1%,病死率3.0%;27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均无颅内出血或再出血。结论对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个体化
下载PDF
胸壁肿瘤切除后的一期修复重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檀振波 Nirmal Lamichhane +2 位作者 刘登湘 肖奇海 Binay Kumar Thakur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 观察胸壁肿瘤切除术后胸壁缺损一期修复重建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8年1月~2 0 0 3年3月外科治疗胸壁肿瘤31例。男2 0例,女11例。年龄8~72岁。原发性胸壁肿瘤2 1例,肺癌侵犯胸壁6例,乳腺癌术后复发2例,放射性坏死和皮肤癌各1... 目的 观察胸壁肿瘤切除术后胸壁缺损一期修复重建的临床效果。 方法 1998年1月~2 0 0 3年3月外科治疗胸壁肿瘤31例。男2 0例,女11例。年龄8~72岁。原发性胸壁肿瘤2 1例,肺癌侵犯胸壁6例,乳腺癌术后复发2例,放射性坏死和皮肤癌各1例。切除肋骨2~7根,平均3.6根。缺损面积2 0~2 2 0 cm2 ,平均97.1cm2 。合并肺切除10例,部分膈肌切除2例,胸骨下段切除1例。单纯软组织修复7例(背阔肌+大网膜,背阔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瓣) ,单纯骨性重建5例(涤纶布或Prolene网) ,骨性合并软组织修复19例(背阔肌、胸大肌、背阔肌+阔筋膜或大网膜,与涤纶布或Prolene网修复)。 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 9.7% ) ,其中切口感染1例,软组织与修复物之间积液2例。无手术死亡。2 6例获5~5 7个月随访,术后生存时间6~5 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 2个月。 结论 胸壁肿瘤切除术后造成的巨大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修复重建 Prolene网 切除后 2003年3月 原发性胸壁肿瘤 软组织修复 背阔肌肌皮瓣 临床效果 切除术后 生存时间 1998年 放射性坏死 背阔肌肌瓣 修复重建术 胸壁缺损 外科治疗 侵犯胸壁 术后复发 胸骨下段 骨性重建 切口感染
下载PDF
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邱云芳 谢国栋 +5 位作者 葛琴 蔡晶 吴建亭 曹飞 赵季忠 崔娟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60例需行放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30例);观察组: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即热塑体膜联合体板+真空垫组(30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疗重复摆位精度的影响。方法:60例需行放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翼形板+真空垫固定体位(30例);观察组: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即热塑体膜联合体板+真空垫组(30例)。所有患者首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以后每周扫描一次,比较两组X轴(左右)、Y轴(头脚)和Z轴(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值。结果:对照组X轴、Y轴和Z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4.03±0.15)mm、(3.62±0.23)mm和(3.74±0.31)mm。观察组X轴、Y轴和Z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分别为(3.91±0.29)mm、(3.54±0.34)mm和(2.86±0.20)mm。两组在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可以改善胸腹部肿瘤患者放疗时摆位的舒适度,利于体位的固定,提高患者治疗时摆位的重复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体位固定技术 胸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外科治疗在肺转移瘤综合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谷力加 吴一龙 +4 位作者 翁毅敏 冯卫能 程超 钟文昭 黄邵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1-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手段在肺转移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肺转移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肺转移瘤病人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与原发肿瘤相同。均获随访,随访率100.0%。1a和3a生存率为96.3%和74.6%...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手段在肺转移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肺转移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肺转移瘤病人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与原发肿瘤相同。均获随访,随访率100.0%。1a和3a生存率为96.3%和74.6%,中位生存期38个月。合并脑和骨转移8例病人,1a和3a生存率为75.0%和31.3%,中位生存期24个月。再次出现肺转移瘤病人9例,再次发生率为33.3%,其中8例施行2次手术,1例施行3次手术,1a和3a生存率分别为88.9%和77.8%,中位生存期为48个月。全组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外科治疗手段在肺转移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可有效的提高长期生存率。对于同时存在其它部位转移病灶的肺转移瘤病人,只要其它器官的转移瘤得到有效控制,不应作为外科治疗的禁忌症。对再次复发的肺转移瘤病人外科治疗仍可有效的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转移瘤 外科治疗 综合治疗
下载PDF
胸外孤立性纤维瘤MRI特征及病理表现 被引量:8
19
作者 邱传亚 张勇 赵丽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4-896,900,共4页
目的探讨胸外孤立性纤维瘤的MRI特征表现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 6例患者中,肿块位于头颈部4例,盆腔2例。MRI显示5例肿瘤呈圆形或椭圆... 目的探讨胸外孤立性纤维瘤的MRI特征表现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MRI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 6例患者中,肿块位于头颈部4例,盆腔2例。MRI显示5例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不规则形。所有肿块边缘光滑、界限清晰,T1信号均匀,与肌肉相似,T2呈均匀稍高信号或条纹状高低相间稍高信号,强化显著、均匀。病理显示肿瘤由散在分布密集区或稀疏区的梭形细胞组成,其间含有粗细不均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染色见肿瘤CD34/Vim均呈阳性,Bcl-2阳性3例,S-100弱阳性3例,肌动蛋白弱阳性1例。结论胸外孤立性纤维瘤的MRI表现具有T2脂肪抑制均匀高信号或条纹状高信号、显著强化的特征,MRI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确诊需依靠病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头颈部肿瘤 盆腔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灰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定宝 宋秋静 戴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灰区淋巴瘤(grey zone lymphoma,GZL)的概念、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2例纵隔GZL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组织学形态提示纵隔大B细胞性淋巴瘤(PMBL),CD20+,但免疫... 目的探讨灰区淋巴瘤(grey zone lymphoma,GZL)的概念、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对2例纵隔GZL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组织学形态提示纵隔大B细胞性淋巴瘤(PMBL),CD20+,但免疫表型呈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的特点,表达CD15和CD30;病例2组织学提示结节硬化型CHL,但免疫表型提示为DLBCL,CD20+,CD30+。结论GZL是一种独特类型的淋巴瘤,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学形态提示PMBL,但免疫表型呈CHL的特点,另一种是组织学提示CHL,但免疫表型提示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两种过渡型病变具有连续性,难以区分CHL和PM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瘤 灰区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