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3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6过表达和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1
作者 魏海峰 倪志强 +5 位作者 魏雁虹 王起来 李首庆 马寅芙 谭岩 方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过表达和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提取细胞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 目的:探讨微小RNA-126(miR-126)过表达和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ADAM9)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提取细胞中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种细胞中miR-126和ADAM9 mRNA表达水平。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分为miR-126过表达组(miR-126-OE组)和ADAM9基因沉默组(ADAM9 siRNA组),以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载体分别转染miR-126模拟物(miR-126 mimics)和敲低ADAM9的RNA寡核苷酸,并设置相应的阴性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TargerScan网站预测miR-126的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6和ADAM9的靶向调控关系,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miR-126 mimics后SGC-7901细胞中ADAM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qPCR法检测,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NGEC细胞比较,胃癌SGC-7901细胞中miR-12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DAM9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TT法检测,SGC-7901细胞过表达miR-126或沉默ADAM9基因48和72 h后,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48 h后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 OE组和ADAM9 siRNA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相应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26-OE组和ADAM9 siRNA组细胞中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靶基因预测,ADAM9的3´-UTR含有与miR-126-3p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ADAM9是miR-126靶向负调控的下游基因。SGC-7901细胞转染miR-126 mimics 48 h后,与mimics NC组比较,miR-126 OE组细胞中ADAM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胃癌SGC-7901细胞中miR-126低表达而ADAM9基因高表达。miR-126过表达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iR-126靶向负调控ADAM9并抑制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小RNA-126 靶基因 解整联蛋白金属蛋白酶9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判断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研究
2
作者 周晓黎 舒磊 +3 位作者 杨林 杨健 廖艳 时昭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51,共7页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结合联动成像技术/蓝激光成像技术-放大内镜(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3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1例根除幽门螺杆...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结合联动成像技术/蓝激光成像技术-放大内镜(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3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1例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总结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及早期胃癌在内镜下的特征表现,分析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判断准确性及影响其判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诊断效能的统计学描述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表示;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超声内镜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判断的总体准确率77.08%,对uT1a期及uT1b期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82.86%和61.53%。分期不足12例,占17.14%;分期过度10例,占38.46%。对黏膜层病变判断的诊断敏感度85.29%,诊断特异度57.14%,阳性预测值82.86%,阴性预测值61.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变最大径、组织分化类型是影响判断准确性的因素,而病变部位、病灶形态与判断准确性无相关性。病灶越大,对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越低;组织分化程度越低,对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越低。结论 超声内镜结合LCI/BLI-ME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早期胃癌uT1a期的浸润深度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病灶大小及组织分化程度对判断的准确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超声内镜 联动成像技术 蓝激光成像技术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KAI1/CD82、p27和p53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崔荣花 李建旺 +6 位作者 元建华 张曙波 毛山山 陈琼慧 李兴 张玮芳 谢宗宙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78-981,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KAI1/CD82、p27、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胃肠外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受胃癌切除术治疗的43例胃癌患者标本,将标本分为43例胃癌组、43例配对的癌旁组(距癌2 ...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KAI1/CD82、p27、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胃肠外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接受胃癌切除术治疗的43例胃癌患者标本,将标本分为43例胃癌组、43例配对的癌旁组(距癌2 cm)和43例配对的正常组(距癌5 cm以上),运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三组组织中的KAI1/CD82、p27、p5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胃癌组织中KAI1/CD82、p27、p53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中的KAI1/CD82、p27、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和正常组,且癌旁组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p27、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KAI1/CD82与p27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586、0.426,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的KAI1/CD82、p27、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联合检测KAI1/CD82、p27、p53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KAI1/CD82 P27 P53 免疫印迹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基于Python构建机器学习探究中药治疗胃癌通路决策树的规律性
4
作者 宋健 孟凯强 +7 位作者 沈舒文 雷根平 韦永红 石少楠 惠建萍 王捷虹 许鹏 张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225-232,共8页
目的 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高发率和致死率“双高”的癌症,临床中药复方治疗GC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在GC的治疗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文中针对治疗GC的临床中药组方开展基础性研究,利用其他学科较为成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式,... 目的 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高发率和致死率“双高”的癌症,临床中药复方治疗GC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在GC的治疗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文中针对治疗GC的临床中药组方开展基础性研究,利用其他学科较为成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式,探究中医药在不同维度层面的规律性。方法 筛选中国知网数据库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http://tcmspw.com/tcmsp.php)、BATMAN-TCM数据库(http://bionet.ncpsb.org.cn/batman-tcm/index.php/)、SymMap数据库(http://www.symmap.org)建库至2023年3月30日期间治疗GC的文献,利用Python构建决策树模型,通过文献统计有临床治疗证据的GC复方,对高频出现的药物进行分子层面的研究,形成“中药-治疗通路”矩阵,再将无临床证据的“中药-治疗通路”矩阵送入决策树模型进行学习修正,获得治疗通路的关联队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验证决策树模型的输出结果。结果 (1)筛选出GC高频治理中药共计26味,如白术、黄芪和茯苓等;(2)找到与GC有关的通路共计225条;(3)Python构建的决策树模型进行熵值计算,在225条有临床证据的中药蛋白富集的通路中寻找到的18条对GC有重要作用的通路;(4)决策树模型计算出“Chemical carcinogenesis-Tryptophan metabolism-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关联队列;(5)18条通路在对不同标签中药出现不同的表现,“No”标签中药的高值(深色区域)相对集中分布,而“Yes”标签中药的高值(深色区域)相对散在分布;(6)q值和p值聚类结果提示“Fatty acid biosynthesis”和“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均指向“1-Yes”“Vibrio cholerae infection”和“Dilated cardiomyopathy”均指向“1-No”“Breast cancer”和“Protei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均指向“0-Yes”。结论 “Chemical carcinogenesis-Tryptophan metabolism-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通路队列,是GC中药治疗通路中的关联队列。生物信息学结果与Python构建机器学习决策树模型结果在判别是否具有GC治疗作用上有着高度相似性,从生物信息学层面印证了决策树算法模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利用Python构建成熟的计算机模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临床复方中药在疾病治疗中的规律性,是临床中药组方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结合多学科多角度的分析,对中医药的现代研究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对人类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机器学习 胃癌 决策树 临床中药组方 治疗通路
下载PDF
名中医沈舒文使用动物类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经验
5
作者 宋健 孟凯强 +7 位作者 雷根平 韦永红 石少楠 惠建萍 王捷虹 沈舒文 许鹏 赵连强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56-259,共4页
总结陕西省名中医沈舒文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过程中使用动物类中药的临床经验。胃癌前病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病程较长、起病隐匿、治疗困难等特点。沈舒文教授提出“毒瘀交阻”理论,运用动物类中药治疗... 总结陕西省名中医沈舒文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过程中使用动物类中药的临床经验。胃癌前病变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病程较长、起病隐匿、治疗困难等特点。沈舒文教授提出“毒瘀交阻”理论,运用动物类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指出本病病机既有“气阴两虚、脾胃亏虚”正气不足的表现,也有“气滞、毒壅、血瘀、湿阻”邪气实的表现,治疗中主张“扶正祛邪”并用,使用益气养阴药物的同时,使用动物类药物攻毒散结、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消痰软坚、消积化滞,以消散胃络凝瘀,中医药特色鲜明,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毒瘀交阻 气阴两虚 脾胃亏虚 动物类中药 扶正祛邪
下载PDF
基于STAT3信号通路研究柠檬苦素对胃癌模型小鼠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刘雪 石柳 +2 位作者 林晔 张静智 温建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 分析柠檬苦素对胃癌小鼠模型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5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构建MFC胃癌荷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并给予对应药物灌胃,1次/d,连... 目的 分析柠檬苦素对胃癌小鼠模型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5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构建MFC胃癌荷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并给予对应药物灌胃,1次/d,连续14 d。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及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 T细胞及其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0、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阳性表达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脾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脾指数、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均显著增加(P<0.05)。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CD4^(+)、CD8^(+) T淋巴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较模型组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IL-2、IL-10水平显著下降,IFN-γ显著上升(P<0.05);而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IL-2、IFN-γ水平显著增加,IL-10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及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p-STAT3、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及柠檬苦素低、中、高剂量组第705位点酪氨酸的磷酸化STAT3蛋白(pTyr^(705)-STAT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柠檬苦素能抑制胃癌小鼠模型肿瘤组织的发展,这与其提高小鼠免疫水平与抑制STAT3通路激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 柠檬苦素 胃癌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心理弹性在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间的中介效应
7
作者 王敏 李来有 +5 位作者 李晓杰 王静茹 李晓娜 吕景霞 许夕霞 李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46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老年胃癌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246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分别调查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韧性和认知功能。结果PSQI、CD-RISC和简MMSE得分分别为(5.63±1.41)、(60.31±7.85)和(17.56±2.97)分,PSQI总分与MMSE评分、CD-RISC总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1、-0.542,P<0.05),MMSE总分与CD-RISC总分呈正相关(R=0.874,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贡献率为71.28%。结论认知功能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老年胃癌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胃癌术后 心理弹性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异时性多复发灶耐药基因分子异质性的胃肠道间质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王玥 吴迪 +1 位作者 于丹丹 段秀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550,共6页
目的:分析1例长期伊马替尼治疗后多部位、异时性复发病灶敏感/耐药共存的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揭示GISTs继发突变的异质性是复发耐药过程中的重要属性。方法:收集1例复发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学... 目的:分析1例长期伊马替尼治疗后多部位、异时性复发病灶敏感/耐药共存的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揭示GISTs继发突变的异质性是复发耐药过程中的重要属性。方法:收集1例复发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相关蛋白表达,一代和二代测序技术分析肿瘤基因变异情况。结果:患者,男性,66岁,因胃间质瘤行胃部分切除术。一代测序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为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KIT)基因11号外显子缺失突变(p.551-554del)。伊马替尼治疗1年左右,停药4个月后复发,患者出现脾区病灶,继续采用伊马替尼一线治疗,脾区病灶得到控制。59个月后盆腔发现新病灶,采用伊马替尼加量(600 mg·d^(-1))并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治疗2个月后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脾区病灶大小趋于稳定,而盆腔新病灶体积持续增大。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两复发灶在原有KIT基因11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的基础上,分别继发KIT基因13号外显子(p.V654A)和17号外显子(p.Y823D)突变。结论:GISTs在靶向药物选择作用的压力下,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出复杂性,即时间异质性、空间异型性和分子异质性,不同复发灶可以出现不同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复发耐药 异质性 二代测序技术 伊马替尼
下载PDF
乌司他丁调节CCL2-CCR2信号轴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王芳 胡洁琼 +1 位作者 冯彦虎 何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轴对胃癌(G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C组织/细胞中CCL2、CC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UT...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调节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信号轴对胃癌(G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GC组织/细胞中CCL2、CCR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以不同浓度的UTI(0、100、200、400、800 U/ml)干预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将AGS细胞分为control组、UTI组、pcDNA组、pcDNA-CCL2组,平板克隆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AGS细胞和CD8+T细胞共培养后,将CD8+T分为T细胞组、共培养组、UTI组、pcDNA组、pcDNA-CCL2组,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凋亡,ELISA检测CD8+T细胞上清中IFN-γ、IL-2、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及CCL2-CCR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在GC组织/细胞中,CCL2、CCR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UTI显著抑制AGS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EMT,降低AGS细胞中MMP-2、Vimentin、PD-L1、CCL2、CCR2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过表达CCL2可逆转UTI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EMT的抑制作用;与T细胞组比较,共培养组CD8+T细胞IFN-γ、IL-2、TNF-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共培养组比较,UTI组CD8+T细胞IFN-γ、IL-2、TNF-α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CCL2组CD8+T细胞上述指标变化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UTI可能通过抑制CCL2-CCR2信号通路抑制AGS细胞的EMT和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CCL2-CCR2信号轴 胃癌 上皮间质转化 免疫逃逸
下载PDF
ONECUT2高表达介导胃癌复发患者5-FU化疗耐药
10
作者 朱海峰 陈述 +1 位作者 龙卫国 王旭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究One cut结构域家族成员2(ONECUT2)是否可以作为对5-FU耐药的胃癌复发患者的治疗靶点。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ONECUT2基因在胃癌患者及胃癌复发患者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评估TCGA数据库中ONE... 目的:探究One cut结构域家族成员2(ONECUT2)是否可以作为对5-FU耐药的胃癌复发患者的治疗靶点。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ONECUT2基因在胃癌患者及胃癌复发患者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评估TCGA数据库中ONECUT2表达量与药物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的相关性。利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评估胃癌细胞敲低或过表达ONECUT2对5-FU的耐药情况。分析30例胃癌术后复发患者ONECUT2表达量与5-FU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在经受过化疗且复发的胃癌患者中,ONECUT2高表达的患者无病间隔期(disease-free interval,DFI)更短。GSEA分析结果表明,ONECUT2高表达与异生药物代谢通路呈正相关,这提示可能与胃癌患者的耐药相关。体外实验中,敲低ONECUT2降低胃癌细胞对5-FU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反之,过表达ONECUT2增加细胞对5-FU的IC_(50)值。30例胃癌复发患者对5-FU的药物敏感性与ONECUT2表达量相关。结论:胃癌复发患者的ONECUT2表达量更高,ONECUT2高表达与胃癌复发患者的5-FU耐药相关,可能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 cut结构域家族成员2 胃癌复发 5-FU耐药 GSEA 细胞毒性 半数抑制浓度
下载PDF
健脾养胃法对老年胃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长期疗效影响研究
11
作者 曹爽 贾文文 +4 位作者 胡佳 田伟 刘美 朱劼 程念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 探究健脾养胃法对老年胃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长期疗效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试验组在对... 目的 探究健脾养胃法对老年胃癌晚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及长期疗效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脾养胃法。两组均治疗9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治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远期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脘腹痞闷、胸胁胀痛、食欲缺乏、便溏及神疲乏力等中医症状积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所有中医症状积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CEA、CA12-5、CA19-9及CA72-4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EA、CA12-5、CA19-9及CA72-4较低(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2组CD_(4)^(+)/CD_(8)^(+)、C_(3)^(+)升高,IgG、IgM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D_(4)^(+)/CD_(8)^(+)、C_(3)^(+)较高,IgG、IgM较低(P<0.05)。2组6个月及1年生存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养胃法应用于老年胃癌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中近远期治疗效果显著,能提高免疫功能,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适宜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胃法 老年胃癌晚期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长期疗效
下载PDF
LncRNA GNAS-AS1通过调节miR-449a/Notch1轴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12
作者 徐俐 胡珊珊 赵海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89,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NAS反义RNA1(GNAS-AS1)通过调节miR-449a/缺刻基因1(Notch1)轴对胃癌(G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30例确诊为GC的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将GC细胞AGS随...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GNAS反义RNA1(GNAS-AS1)通过调节miR-449a/缺刻基因1(Notch1)轴对胃癌(GC)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30例确诊为GC的患者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将GC细胞AGS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si-NC组、si-GNAS-AS1组、si-GNAS-AS1+inhibitor NC组、si-GNAS-AS1+miR-449a inhibito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NAS-AS1、miR-449a和Notch1 mRNA的表达;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增殖;wound healing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Western Blot检测Notch1、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49a和GNAS-AS1、Notch1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GNAS-AS1、Notch1 mRNA表达升高,miR-449a表达降低(P<0.05)。与Control组、si-NC组相比,si-GNAS-AS1组AGS细胞GNAS-AS1表达、OD_(490)值、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目、Notch1、Vimentin、N-cadherin蛋白表达表达降低,miR-449a表达、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si-GNASAS1组、si-GNAS-AS1+inhibitor NC组相比,si-GNAS-AS1+miR-449a inhibitor组OD_(490)值、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目、Notch1、Vimentin、N-cadherin表达升高(P<0.05),miR-449a表达、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GNAS-AS1靶向负调控miR-449a表达,miR-449a靶向负调控Notch1表达。结论沉默GNAS-AS1可能通过上调miR-449a来抑制Notch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G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GNAS反义RNA1 miR-449a 缺刻基因1 胃癌 迁移 增殖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激素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红伟 王卫卫 +3 位作者 李晓芳 樊藤 马文珂 岳修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45-250,256,共7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激素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至10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激素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4至10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注射2.5 g·L^(-1)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0.5μg·kg^(-1))混合液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注射20 mL;对照组患者注射2.5 g·L^(-1)罗哌卡因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每侧注射20 mL。记录患者入手术室(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气腹后40 min(T_(3))、气管拔管后15 min(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于术后1、6、12、24 h,应用放射性免疫沉淀法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静息状态下疼痛程度,Ramsay评分(RSS)评估患者的镇静深度。比较2组患者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的用量。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Aβ)及S100β蛋白水平,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T_(1)、T_(2)时,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T_(4)时,观察组患者的MAP和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6、12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 h,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h,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 h,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OR、NE和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OR、NE和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的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β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β和S100β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胃癌根治术中可显著降低术后疼痛,增加镇静效果,延长腹横肌神经阻滞时间,且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减轻认知功能的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应激激素 腹横肌平面阻滞 胃癌根治术 认知功能
下载PDF
1例初始表现为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胃低分化腺癌伴多发转移:^(18)F-FDG PET/CT显像所见
14
作者 杨红杰 孙倩 +3 位作者 刘军 王子阳 胡疏 董孟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4-635,共2页
患者女,20岁,无明显诱因阵发性下腹部疼痛伴牙龈出血、皮肤散在瘀斑及肛门坠胀感9天;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片状瘀斑,四肢皮肤干燥;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49×10^(12)/L,血小板36×10^(9)... 患者女,20岁,无明显诱因阵发性下腹部疼痛伴牙龈出血、皮肤散在瘀斑及肛门坠胀感9天;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散在片状瘀斑,四肢皮肤干燥;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49×10^(12)/L,血小板36×10^(9)/L,血红蛋白70 g/L,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D-二聚体>20 m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50.00 mg/L,糖类抗原12573.40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前血清CA72-4、CYFRA21-1水平与生存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张旭 南京柱 +2 位作者 魏雪梅 朱琳 高艳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肿瘤标志物水平、不同病理状态下胃癌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找到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6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分析...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肿瘤标志物水平、不同病理状态下胃癌患者的预后生存情况,找到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的164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分析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风险因素。结果 生存时间≤2年的胃癌患者血清CYFRA21-1、PGII水平明显高于生存时间>2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3)。胃癌患者在CA72-4≤10U/mL、CYFRA21-1≤4.0ng/mL、TNM分期为I+II期、Lauren分型为肠型、非印戒细胞癌中1、2、3年生存率较高,在CA72-4>10U/mL、CYFRA21-1>4.0ng/mL、TNM分期为III+IV期、Lauren分型为弥散型、印戒细胞癌中生存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0007、<0.0001、<0.0001、0.0002)。血清CA72-4、CYFRA21-1水平、印戒细胞癌、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风险因素(P=0.001、<0.001、<0.001、<0.001)。结论 血清高CA72-4、CYFRA21-1水平、印戒细胞癌、TNM分期较晚是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糖类抗原72-4 细胞角质素片段19 印戒细胞癌 TNM分期
下载PDF
CT纹理分析对胃癌组织病理特征的术前评估价值
16
作者 刘亚飞 李晓阳 +2 位作者 孙培胜 许春苗 闫争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究CT纹理分析对胃癌组织病理特征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资料,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接受CT检查,并采用纹理分析软件获取患者动脉以及静脉期CT纹理参数,并比较不同TNM分期患... 目的探究CT纹理分析对胃癌组织病理特征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资料,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接受CT检查,并采用纹理分析软件获取患者动脉以及静脉期CT纹理参数,并比较不同TNM分期患者纹理参数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纹理参数对胃癌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动脉期以及门脉期T_(1-2)组与T_(3-4)组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_(3-4)组峰度值、熵值均显著高于T_(1-2)组,偏度值低于T_(1-2)组(P<0.05)。动脉期以及门脉期N0组与N_(1-3)组平均值、偏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_(1-3)组峰度值、熵值显著高于N0组(P<0.05)。动脉期CT纹理峰度值、偏度值、熵值诊断T分期的AUC为0.755、0.955及0.747(P<0.05),门脉期CT纹理峰度值、偏度值、熵值诊断T分期的AUC为0.959、0.871及0.872(P<0.05)。动脉期CT纹理峰度值、偏度值诊断N分期的AUC为0.899、0.702(P<0.05),门脉期CT纹理峰度值、偏度值诊断N分期的AUC为0.924、0.758(P<0.05)。结论CT纹理分析对胃癌TNM分析诊断评估效果良好,可用于临床指导胃癌患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病理特征 CT纹理分析 术前评估
下载PDF
P21活化激酶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高福来 赵东强 +3 位作者 谢长顺 李莉 胡宗晶 郑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2-374,38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P21活化激酶4(P21-activated kinase 4,PAK4)的表达量,探讨PAK4与GIST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24...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P21活化激酶4(P21-activated kinase 4,PAK4)的表达量,探讨PAK4与GIST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24例,根据共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通过病理切片来确定不同危险度组的PAK4的表达量,并根据Callow计算方法对不同危险度组进行评分。结果PAK4随着GIST危险度增加表达升高,并且与正常对照组织及瘤旁组织相比,GIST中的PAK4表达量升高。结论PAK4表达量与GIST危险度相关,并且随着危险度升高,表达量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活化激酶4 胃肠道间质瘤 危险度
下载PDF
基于免疫相关基因标记的胃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18
作者 胡震 赵绍基 +3 位作者 祁玉忠 王光熙 孙开宇 吴文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7,共11页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免疫特征的预后预测模型,用于精准识别胃癌免疫敏感人群,以期改进联合免疫疗法并揭示肿瘤免疫交互作用的潜在分子特征。方法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对胃癌免疫景观进行定量评估,并将其划分为具有不同免疫浸...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免疫特征的预后预测模型,用于精准识别胃癌免疫敏感人群,以期改进联合免疫疗法并揭示肿瘤免疫交互作用的潜在分子特征。方法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对胃癌免疫景观进行定量评估,并将其划分为具有不同免疫浸润丰度的集群。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及Cox回归模型对候选基因进行逐步回归,以构建胃癌预后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采用Kaplan-Meier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列线图、校准曲线等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IMvigor210队列以及“oncoPredict”包预测免疫治疗应答及药物敏感性。结果基于28个免疫相关基因集的免疫状态定量分析确定并验证了2个具有不同预后和免疫浸润模式的功能簇。识别和构建由6个免疫相关基因组成的特征风险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和免疫背景的风险亚群。高风险亚群具有较差的预后,且伴有免疫抑制、高水平的静止细胞亚群浸润、低频基因突变和较低的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这些特征与免疫逃逸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不同风险组之间的半最大抑制浓度(IC 50)存在显著差异,这能够有效识别“热肿瘤”及免疫治疗敏感药物的筛选。结论建立并验证基于免疫特征的新型风险模型,其在预测胃癌预后和指导临床肿瘤治疗方面显示出潜在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微环境 列线图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T_(4a)期胃癌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近期疗效的对比分析
19
作者 马鹏 贺爱军 +1 位作者 曹波 李小宝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T_(4a)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T_(4a)期胃腺癌患者行D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362)与腹腔镜组(n=134),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数据进行... 目的:探讨T_(4a)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T_(4a)期胃腺癌患者行D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开腹组(n=362)与腹腔镜组(n=134),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数据进行1∶1匹配,匹配容差设为0.03。最终获得两组病例各134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炎性指标变化及2年总生存率。结果:倾向性匹配后,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240(203.75,256.25)min vs.140(120,190)min,P<0.05]、术中出血量[200(100,300)mL vs.200(200,300)mL,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20.5(17,27.25)vs.16(10,23),P<0.05]、切口长度[5(5,6)cm vs.12(10,15)cm,P<0.05]、术后排气时间[4(3,6)d vs.5(3,6)d,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2,3)d vs.3(2,3)d,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低于开腹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术后2年总生存率为53.3%与4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结论:对于T_(4a)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年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美观、术后康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_(4a)期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生存素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在胃癌及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包洁 高小姣 +1 位作者 韩玮 王庆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检测生存素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5,CDCA5)在胃癌及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对临床病理学参数的评估价值。方法:首先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生存素的编码基因BIRC5 mRNA与CDCA... 目的:检测生存素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5,CDCA5)在胃癌及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及其对临床病理学参数的评估价值。方法:首先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生存素的编码基因BIRC5 mRNA与CDCA5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6例胃癌和63例胃间质瘤中生存素与CDCA5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两者相关性,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接着,通过PROMO数据库分析可能作用于BIRC5与CDCA5启动子的转录因子。最后,利用HDOCK预测生存素与CDCA5的相互作用。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BIRC5 mRNA和CDCA5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且两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9,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胃癌和胃间质瘤中,生存素与CDCA5均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表达,两者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瘤旁组织(P均<0.001),且两者在胃癌、胃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呈一定的正相关(r_(胃癌)=0.410,r_(胃间质瘤)=0.347,P均<0.05)。胃癌中,生存素与肿瘤直径、淋巴管侵犯及TNM分期相关(P<0.05);CDCA5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5);两者共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管侵犯及TNM分期相关(P<0.05)。胃间质瘤中,生存素与核分裂象及NIH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CDCA5与肿瘤直径及NIH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两者共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核分裂象及NIH危险度分级相关(P<0.05)。另外,PROMO发现有13个转录因子可同时调控CDCA5与BIRC5启动子;HDOCK预测发现,生存素蛋白与CDCA5蛋白之间存在多对相互作用。结论:在多种转录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生存素与CDCA5在胃癌与胃间质瘤中均呈高表达,且呈正相关;两者均与胃癌、胃间质瘤的部分临床病理学参数相关,且联合检测临床价值大于单个分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间质瘤 生存素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