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9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的拉曼光谱初探 被引量:39
1
作者 凌晓锋 李维红 +7 位作者 宋苑苑 杨展澜 徐怡庄 翁诗甫 徐智 付贤波 周孝思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2-693,共2页
本文用FT Raman光谱方法研究了 40例胃癌与胃正常组织 ,所得的光谱经统计处理后发现 ,肿瘤光谱中水、蛋白质有关的OH(NH)伸缩振谱带 ,C =O伸缩振动 ,H—O—H变角振动谱带明显强于正常组织的光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与蛋白相互... 本文用FT Raman光谱方法研究了 40例胃癌与胃正常组织 ,所得的光谱经统计处理后发现 ,肿瘤光谱中水、蛋白质有关的OH(NH)伸缩振谱带 ,C =O伸缩振动 ,H—O—H变角振动谱带明显强于正常组织的光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与蛋白相互作用及氢键结构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不同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RAMAN 胃癌 振动光谱 诊断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CA19-9,CA125,CEA对胃癌诊断价值 被引量:34
2
作者 缪林 张文先 +2 位作者 刘政 黄光明 程铁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23期2315-2316,共2页
目的 :研究肿瘤标志物CA19-9,CA12 5 ,CEA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 (ECL)检测 2 8例胃癌患者和 7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A19-9,CA12 5 ,CEA ,并对其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CA19-9,CA12 5 ,CEA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4... 目的 :研究肿瘤标志物CA19-9,CA12 5 ,CEA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 (ECL)检测 2 8例胃癌患者和 7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血清CA19-9,CA12 5 ,CEA ,并对其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CA19-9,CA12 5 ,CEA阳性率较高 ,分别为 46 .43% ,32 .14 % ,39.2 9% ,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 ,且联合检测血清CA19-9,CA12 5 ,CEA可以将阳性率提高到 89.2 9%。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9-9,CA1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A19-9 CA125 CEA 电化学发光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春芳 李冬晖 +3 位作者 赵光 郑国宝 王秀丽 许红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7-459,共3页
目的应用蛋白质质谱分析方法寻找胃癌鉴定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应用美国CipherGen公司金属亲和表面(IMAC3)芯片和蛋白芯片仪检测38例胃癌患者、8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蛋白质相对含量.结果 38例胃癌患者与82例正常人在质荷比为1 723~14 048Da... 目的应用蛋白质质谱分析方法寻找胃癌鉴定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应用美国CipherGen公司金属亲和表面(IMAC3)芯片和蛋白芯片仪检测38例胃癌患者、8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蛋白质相对含量.结果 38例胃癌患者与82例正常人在质荷比为1 723~14 048Da间有18种血清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差异.在学习模式下38例胃癌患者及82例正常人均被正确分组,准确率为100%(120/120),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38/38)、100%(82/82);在检测模式下38例胃癌患者中有31例被正确论断,82例正常人中有81例被正确分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1.6% (31/38)、98.8%(81/82).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检测胃癌,灵敏度、特异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附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SELDI-TOF-MS)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MG7AgTAG72CA19-9诊断胃癌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新华 胡家露 +1 位作者 陈铭声 林国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26-329,共4页
对胃癌单抗MG7所识别的胃癌新的相关抗原MG7As、TAG72、CA19.9(均为IRMA法)进行了前瞻性规范的诊断试验对照研究,评价MG7Ag及其联合应用诊断胃癌的价值。结果:ROC曲线法选择MG7Ag界值为7.5... 对胃癌单抗MG7所识别的胃癌新的相关抗原MG7As、TAG72、CA19.9(均为IRMA法)进行了前瞻性规范的诊断试验对照研究,评价MG7Ag及其联合应用诊断胃癌的价值。结果:ROC曲线法选择MG7Ag界值为7.5kU/L。MG7Ag、TAG72、CA19-9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分别为48.8%、45.3%、38.5%,无显著性差别(P>0.05);3者特异性分别为92.8%、91.6%、92.8%(P>0.05)。MG7Ag与TAG72,CA19-9诊断Ⅲ、Ⅳ期胃癌的敏感性显著高于Ⅰ、Ⅱ期,其中MG7Ag分别为69.6%和27.3%。MG7Ag是一种有价值的胃癌标志物,与TAG72或(和)CA19-9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胃癌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诊断 肿瘤标志物 MG7AG TAG72
下载PDF
应用动态CT和水充盈技术行胃癌CT分期与手术对照研究 被引量:69
5
作者 彭卫军 周康荣 秦新裕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4-98,共5页
自1991年2月~1993年4月,我们采用水做为胃的口服对比剂,结合低张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一组66例胃癌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术前CT与手术病理严格对照,统计结果:本组胃癌CT分期总的准确性86.36%,胃癌可切除性术前估... 自1991年2月~1993年4月,我们采用水做为胃的口服对比剂,结合低张和动态增强扫描对一组66例胃癌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术前CT与手术病理严格对照,统计结果:本组胃癌CT分期总的准确性86.36%,胃癌可切除性术前估价准确性92.42%,表明采用水做为口服对比剂结合动态扫描方式,明显提高了胃癌CT分期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分期 CT
下载PDF
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 被引量:18
6
作者 郭华 高剑波 +1 位作者 杨学华 李荫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前瞻性评价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 10 3例胃癌进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增强扫描 ,延迟时间 40s ,层厚 5mm ,床速 5mm/s,在工作站获得重建间隔 2 .5mm和多平面重建 (MPR)图像。结果 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 目的 前瞻性评价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 10 3例胃癌进行低张水充盈螺旋CT增强扫描 ,延迟时间 40s ,层厚 5mm ,床速 5mm/s,在工作站获得重建间隔 2 .5mm和多平面重建 (MPR)图像。结果 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 76 .8%、77.5 %和 94.2 %。结论 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和MPR技术可以提高胃癌浸润胃壁深度、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 ,从而提高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 螺旋CT 胃癌 诊断
下载PDF
胃癌的雌激素受体检测 被引量:8
7
作者 邵渊 陈长春 +3 位作者 潘文生 周燕南 刘尚廉 徐薇苓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2,共3页
应用酶联雌二醇亲和组化法(F_2—HRP法)对57例胃癌切除的新鲜标本,进行雌激素受体(ER)检测,发现胃癌中的ER阳性率为28%,女性ER阳性率高于男性,尤以≥50岁组更为显著(P<0.05)。在胃癌的组织类型中,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ER阳性率显... 应用酶联雌二醇亲和组化法(F_2—HRP法)对57例胃癌切除的新鲜标本,进行雌激素受体(ER)检测,发现胃癌中的ER阳性率为28%,女性ER阳性率高于男性,尤以≥50岁组更为显著(P<0.05)。在胃癌的组织类型中,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ER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无粘液分泌的癌(P<0.05)。呈弥漫性生长的胃癌ER阳性率高于非弥漫性生长的胃癌。胃癌的ER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也有一定的关系。以抗雌二醇ABC免疫组化法(ABC法)和葡聚糖包裹活性炭生化法(DCC法)作为E_2-HRP法的对照。在57例胃癌中E_2-HRP法与ABC法的符合率达95%(P<0.001)。在15例胃癌中,DCC法与E_2-HRP法的符合率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雌激素 受体 检测
下载PDF
β-萄葡糖醛酸酶、酸性磷酸酶及乳酸脱氢酶与胃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戴冬秋 陈峻青 +1 位作者 任常山 张文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测定胃癌患者胃癌与非癌组织、腹腔液及血清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并检测了胃组织中酸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氨酶活性。认为,此三种酶可做为生化指标用于辅助胃癌诊断,β-G可做为术前判定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胃癌 β-G ACP LDH 诊断
下载PDF
胃癌109例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石晓毅 沈明 +1 位作者 江萍 王玲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48-350,共3页
自1986~1993年采用李氏荧光雌激素组织化学法对胃癌109创作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测定,同时对8例非肿瘤病人的胃正常粘膜作了ER、PgR测定。109例胃癌的ER、PgR阳性率分别为23%、2... 自1986~1993年采用李氏荧光雌激素组织化学法对胃癌109创作了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gR)测定,同时对8例非肿瘤病人的胃正常粘膜作了ER、PgR测定。109例胃癌的ER、PgR阳性率分别为23%、27.5%,8例非肿瘤病人的胃正常粘膜ER、PgR均阴性。109例胃癌中高分化腺癌ER、PgR阳性率分别为44.1%(15/34)、47.1%(16/34),均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的14%(6/43)及20.9%(9/43),ER为P<0.02、PgR为P<0.05,发病年龄及性别与ER、PgR均无关。认为ER、PgR阳性的胃癌与雌激素靶器官的恶性肿瘤一样,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对内分泌治疗有着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雌激素 孕激素 受体 诊断
下载PDF
胃泌素在胃炎与胃癌中表达的差异及意义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丽 周丽雅 +2 位作者 李渊 金珠 韩亚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胃炎与胃癌中,胃体、胃窦组织内胃泌素表达的水平的差异与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0年胃癌手术患者21例,选取同期行胃镜检查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内胃泌素的表达,IPP软件测定胃泌素累积光... 目的探讨胃炎与胃癌中,胃体、胃窦组织内胃泌素表达的水平的差异与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0年胃癌手术患者21例,选取同期行胃镜检查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2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内胃泌素的表达,IPP软件测定胃泌素累积光密度。结果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胃泌素累积光密度的对数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151和0.482)。胃炎组胃泌素累积光密度对数的中位数在胃体为2.58(1.60~4.24),胃窦为4.55(3.27~5.23)(Z=4.166,P=0.000);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胃体处癌为1.46(0.00~4.61),癌旁为3.51(0.00~5.30)(Z=3.089,P=0.002),胃窦处癌为0.00(0.00~4.23),癌旁为4.89(4.26~5.55)(Z=4.916,P=0.000);癌旁组织与胃炎组相应部位比较,胃体处癌旁为3.51(0.00~5.30),胃炎组为2.58(1.60~4.24)(Z=2.397,P=0.017),胃窦处癌旁为4.89(4.26~5.55),胃炎组为4.55(3.27~5.23)(Z=2.193,P=0.028);癌与胃炎组比较,胃体处癌为1.46(0.00~4.61),胃炎组为2.58(1.60~4.24)(Z=2.578,P=0.010),胃窦处癌为0.00(0.00~4.23),胃炎组为4.55(3.27~5.23)(Z=4.828,P=0.000)。结论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胃泌素表达差异无显著性。胃泌素在胃窦处表达高于胃体。无论胃体胃窦,癌旁、胃炎、癌组织中胃泌素表达呈递减趋势。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为胃癌发生前的一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 胃癌 发生机制
下载PDF
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mdr-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方刚 臧静 +2 位作者 刘复坤 黎介寿 陈龙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9-171,共3页
应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胃腺癌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术前化疗的胃腺癌中mdr-1表达阳性率为91%,明显高于术前非化疗组的阳性率(47%)(P<0.O1)。在术前非化疗组中,中分化胃癌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胃癌的阳性率(P<0.05)。... 应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胃腺癌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术前化疗的胃腺癌中mdr-1表达阳性率为91%,明显高于术前非化疗组的阳性率(47%)(P<0.O1)。在术前非化疗组中,中分化胃癌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胃癌的阳性率(P<0.05)。mdr-l基因的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发生率无明确关系。临床检测胃癌mdr-l基因的表达,有助于选择术后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RT-PCR MDR-1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数字胃肠对溃疡型胃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武玉坤 李洪松 +2 位作者 高长娟 王玉国 朱艳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与数字胃肠对溃疡型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溃疡型胃癌 34例 ,手术前 1周分别行MSCT和数字胃肠检查。所有MSCT图像 (包括轴位、CTVG、SSD、Raysum)和数字胃肠图像 (经后处理的多...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与数字胃肠对溃疡型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溃疡型胃癌 34例 ,手术前 1周分别行MSCT和数字胃肠检查。所有MSCT图像 (包括轴位、CTVG、SSD、Raysum)和数字胃肠图像 (经后处理的多相位图像 )分别由 2位胃肠组放射医师实行双盲阅片 ,阅片结果分别与手术标本及病理比较。结果 :34例患者的 38个溃疡 ,MSCT检出 35个 ,数字胃肠检出 37个 ;MSCT定位正确 35个 ,数字胃肠定位正确 37个 ;MSCT定性正确 35个 ,数字胃肠定性正确 36个。对 34个进展期癌的BorrmannⅡ、Ⅲ型分型 ,MSCT正确 31个 ,数字胃肠正确 2 2个。结论 :在溃疡型胃癌的检出、定位、定性方面 ,MSCT与数字胃肠无显著性差异 ,在BorrmannⅡ、Ⅲ型分型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数字胃肠 溃疡型 胃癌 对照研究
下载PDF
螺旋CT成像技术在胃癌CT分期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武乐斌 王锡明 +3 位作者 李振家 柳澄 巩若箴 李春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本组胃癌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螺旋CT在胃癌CT分期和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对 48例胃癌病人SCT的轴位图像和重建的MPR及SSD图像的观察分析 ,以Lauren的组织临床分类法为基础结合中国肿瘤协会对... 目的 通过对本组胃癌病人进行螺旋CT扫描的前瞻性研究 ,旨在提高螺旋CT在胃癌CT分期和术前评估的准确性。方法 通过对 48例胃癌病人SCT的轴位图像和重建的MPR及SSD图像的观察分析 ,以Lauren的组织临床分类法为基础结合中国肿瘤协会对胃肿瘤的最新分期方法按TNM对各病例进行分期及术前评估。结果 所有病人的肿瘤诊断符合率为 10 0 % ,CT分期的准确性为 85 .42 % ,术前评估的准确性为 95 .0 0 %。结论 以Lauren的组织临床分类法为基础 ,SCT可以比较准确地对胃癌进行TNM分期及术前评估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螺旋CT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胃癌c-Ha-ras基因突变分析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定成 徐文怀 +2 位作者 李通 黎家庆 吕有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应用多聚酶DNA链延伸反应产物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了20例胃癌中c-Ha-ras基因突变.本文显示PCR-RFLP和PCR-SSCP... 本文应用多聚酶DNA链延伸反应产物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了20例胃癌中c-Ha-ras基因突变.本文显示PCR-RFLP和PCR-SSCP均是检c-Ha-ras基因突变的简便、快速和敏感的方法,适用于临床大批量肿瘤标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HA-RAS 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RFLP
下载PDF
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MG-AgS含量的测定及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耕 张学庸 +4 位作者 樊代明 陈希陶 牟震先 胡家露 陈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3,共3页
应用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系列建立了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用以测定胃癌血清中MG系列的相关抗原(MG-AgS)。64名健康献血员血清中MG-AgS的平均含量为7.1±4.4U/ml,以20U/ml为正常值上限,健康献血员无一例超过此标准;慢性胃炎38例阳... 应用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系列建立了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用以测定胃癌血清中MG系列的相关抗原(MG-AgS)。64名健康献血员血清中MG-AgS的平均含量为7.1±4.4U/ml,以20U/ml为正常值上限,健康献血员无一例超过此标准;慢性胃炎38例阳性率为10.5%(4/38),胃癌63例阳性率高达63.8%(43/63)。提示本法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有助于胃癌的常规诊断,并可用作胃癌普查的初筛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单克隆抗体 抗原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对胃癌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4
16
作者 王素梅 尹太 +2 位作者 陈巨坤 刘爱军 刘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应用水充盈技术对 6 3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46例胃癌病灶均明显增强 ,CT检出率为 95 8% ,胃癌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 70 ...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应用水充盈技术对 6 3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扫描 ,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46例胃癌病灶均明显增强 ,CT检出率为 95 8% ,胃癌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 70 8%、6 6 7%、80 %。结论 :应用水充盈技术行螺旋CT扫描对胃癌患者的术前分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分期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胃癌病变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分期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郭文 张亚历 +1 位作者 周殿元 张万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1094-1095,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 P53 内窦镜检 基因突变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旭霞 张盈华 +1 位作者 郝晓柯 张利朝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 TRAP法检测 6 0例胃癌 ,39例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86 .7% ,而正常组织为 10 .3% ,胃癌组织端粒...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 ,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 TRAP法检测 6 0例胃癌 ,39例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 86 .7% ,而正常组织为 10 .3% ,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1) ;胃癌组织不同分化程度、TNM各期以及淋巴转移之间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未发现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参与各型、各期及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的发生 ;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使其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胃癌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胃癌 诊断
下载PDF
血清糖链抗原50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登学 张翠萍 +2 位作者 徐向岚 刘思良 江月萍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4-226,共3页
观察54例正常人,62例胃癌及32例胃良性疾病病人血清糖链抗原50(CA50)含量。结果表明:胃癌病人血清CA5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和胃良性疾病病人(P均<0.001);且胃癌早期即有明显增高,晚期增高更为显著。行根... 观察54例正常人,62例胃癌及32例胃良性疾病病人血清糖链抗原50(CA50)含量。结果表明:胃癌病人血清CA5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和胃良性疾病病人(P均<0.001);且胃癌早期即有明显增高,晚期增高更为显著。行根治术后其血清含量较术前显著降低而接近正常(P<0.01);术后复发者又再增高,行姑息术或化疗后较治疗前略降低。若以血清CA509kU/L为阳性诊断界值,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2.3%,特异性为93.8%,阳性预计值为92.7%,胃良性疾病的假阳性率为6.3%,正常人假阳性率为3.7%。癌性腹水病人血清和腹水CA50含量均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病人(P均<0.001)。提示血清和腹水CA50含量检测在胃癌和癌性腹水的诊断,尤其是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监测中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糖链抗原50 诊断
下载PDF
胃癌内镜活检组织p53、c-erb-B_2和nm23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子白 吴云林 +1 位作者 翟祖康 王瑞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8-89,共2页
胃癌内镜活检组织p53、c┐erb┐B2和nm23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魏子白吴云林翟祖康王瑞年关键词胃肿瘤内窥镜术基因产物,p53c┐erb┐B2基因产物,nm23胃癌临床分期的确定一直依赖于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检查,这... 胃癌内镜活检组织p53、c┐erb┐B2和nm23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魏子白吴云林翟祖康王瑞年关键词胃肿瘤内窥镜术基因产物,p53c┐erb┐B2基因产物,nm23胃癌临床分期的确定一直依赖于术中探查和术后病理检查,这就限制了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窥镜术 基因产物 活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