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EO数据库相关基因检测数据估算分析直肠癌组织免疫细胞分布变化
1
作者 王皓 高飞 +1 位作者 张怡 葛楠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18-23,共6页
目的 基于GEO数据库相关基因检测数据估算直肠癌组织免疫细胞比例,分析不同免疫细胞之间以及免疫细胞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以探讨直肠癌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分布情况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87211数据集,... 目的 基于GEO数据库相关基因检测数据估算直肠癌组织免疫细胞比例,分析不同免疫细胞之间以及免疫细胞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以探讨直肠癌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分布情况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87211数据集,从中提取直肠癌组织与直肠正常对照组织(简称对照组织)基因检测数据及直肠癌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应用CIBERSORT反卷积法估算直肠癌组织及直肠对照组织中22种免疫细胞(包括浆细胞、初始B细胞、记忆性B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γδT细胞、CD8+T细胞、初始CD4+T细胞、未活化CD4记忆T细胞、活化CD4记忆T细胞、未活化NK细胞、未活化肥大细胞、活化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活化NK细胞、单核细胞、M0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未活化树突状细胞及活化树突状细胞)比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应用Wilcox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免疫细胞比例;以不同免疫细胞比例中位值为界,将直肠癌患者分为高比例组和低比例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高、低比例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两组生存率。结果 与对照组织比较,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初始CD4+T细胞、活化CD4记忆T细胞、调节性T细胞、未活化NK细胞、单核细胞、M0巨噬细胞、未活化树突状细胞、活化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记忆性B细胞、CD8+T细胞、浆细胞、未活化CD4记忆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M2巨噬细胞、未活化肥大细胞比例降低(P均<0.05)。直肠癌组织中活化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71,P<0.05),M2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5,P<0.05),CD8+T细胞和浆细胞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2,P<0.05),中性粒细胞和M2巨噬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62,P<0.05)。与KRAS野生型直肠癌患者相比,KRAS突变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活化CD4记忆T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浆细胞、γδ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比例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存在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组织中未活化NK细胞比例高于未转移的患者(P均<0.05)。浆细胞高比例组的直肠癌患者较低比例组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预后,中性粒细胞高比例组患者生存期短于低比例组(P均<0.05)。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免疫细胞分布与对照组织相比存在差异。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直肠癌患者中免疫细胞亚群比例亦有所不同。浆细胞高表达、中性粒细胞低表达预示着患者更好的生存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组织免疫细胞 组织浸润免疫细胞 肿瘤微环境 直肠癌 肿瘤预后
下载PDF
术前夜间血压与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
2
作者 马剑锋 黑涛 +1 位作者 赵正国 杨伟龙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上升组,例数为82例。分别收集患者在入室时、手术开始即刻、手术开始至30 min后、手术开始至60 min后、手术开始至120 min后和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下降组糖尿病发生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上升组(P<0.05);术前24 h动态血压参数中,两组患者术前夜间舒张压与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MAP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MAP明显低于入室时(P<0.05);下降组术后住院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升高组的31.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血压 结肠癌 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PGE2/COX-2信号通路探究扶正祛瘀解毒方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3
作者 胡金焕 刘经选 +3 位作者 王兰 连建伦 赵博 王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2-396,共5页
目的基于前列腺素(PG)E2/环氧合酶(COX)-2信号通路探究扶正祛瘀解毒方对结肠癌(C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扶正祛瘀解毒方对CC细胞的毒性。将CC细胞系HCT-116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塞来昔布组(30... 目的基于前列腺素(PG)E2/环氧合酶(COX)-2信号通路探究扶正祛瘀解毒方对结肠癌(C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扶正祛瘀解毒方对CC细胞的毒性。将CC细胞系HCT-116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塞来昔布组(30 mg/L塞来昔布)、扶正祛瘀解毒方组(1 g/L扶正祛瘀解毒方)和联合组(2 mg/L PGE2和1 g/L扶正祛瘀解毒方)。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GE2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COX-2、PGE2受体EP2和EP4蛋白水平。结果扶正祛瘀解毒方和塞来昔布均可通过抑制PGE2/COX-2信号通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但扶正祛瘀解毒方对HCT-116细胞的效用略低于塞来昔布。外源添加PGE2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扶正祛瘀解毒方对HCT-116细胞的作用。结论扶正祛瘀解毒方可抑制C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此过程可能是通过抑制PGE2/COX-2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瘀解毒方 结肠癌细胞 环氧合酶-2 前列腺素E2 恶性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温阳扶正方治疗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临床研究
4
作者 王江业 张倍宁 +1 位作者 孙国良 魏小果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观察温阳扶正方在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FOLFIRI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温阳扶正方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 目的:观察温阳扶正方在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FOLFIRI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温阳扶正方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因子、免疫功能、肝肾功能、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链抗原50(CA50)、胸腺激酶1(TK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CD3^(+)、CD4^(+)、NK水平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CD8^(+)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LT、AST、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OLFIRI化疗方案联合温阳扶正方治疗晚期结肠癌脾肾阳虚证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VEGF、CA50、TK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 脾肾阳虚证 温阳扶正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链抗原50 胸腺激酶1
下载PDF
CKMT2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5
作者 蔡莎莎 喻长法 +3 位作者 段达荣 刘炳辉 廖南生 陈文晓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线粒体2(CKMT2)对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9例CR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测量CKMT2基因的表达量;通过细胞转染法抑制CK...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线粒体2(CKMT2)对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9例CRC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测量CKMT2基因的表达量;通过细胞转染法抑制CKMT2的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CKMT2与Myc基因在CRC中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CKMT2与Myc的结合情况。结果肿瘤组织CKMT2基因表达量显著提升(P<0.05),并且CRC细胞系中的CKMT2相较正常细胞系表现出更高的表达水平(P<0.05)。CKMT2基因表达情况影响患者预后,CKMT2表达量较高的患者总存活率相对较低(P<0.05)。肿瘤组织CKMT2表达水平与Myc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78,P<0.05),转染CKMT2 siRNA后,siCKMT2组的Myc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CKMT2的免疫沉淀物中含有Myc蛋白,而Myc的免疫沉淀物也包含了CKMT2蛋白。结论CKMT2可通过与Myc相互作用,调控Myc表达从而促进CR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肌酸激酶线粒体2 MYC 预后
下载PDF
小承气合剂经超声波给药对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6
作者 韩植芬 何凤仪 +3 位作者 李祎娉 刘智敏 任东林 黄丹丹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91-692,696,共3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微创外科时代,腹腔镜手术已成为该病的主流术式,对患者创伤小,但仍属于有创操作,对患者会造成一定损伤。手术应激反应诱导机体释放炎症因子,出现暂时性肠麻痹,延迟胃肠功能恢复,不利...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微创外科时代,腹腔镜手术已成为该病的主流术式,对患者创伤小,但仍属于有创操作,对患者会造成一定损伤。手术应激反应诱导机体释放炎症因子,出现暂时性肠麻痹,延迟胃肠功能恢复,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已经证实小承气合剂早期灌服能有效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性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承气合剂 超声波 胃肠功能 炎症 结直肠肿瘤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对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胡丽霞 汪超 《河北医学》 2024年第1期158-163,共6页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对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101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5-氟尿嘧啶及卡培他滨为基础的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6或XELOX化疗一线化疗方案...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对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101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5-氟尿嘧啶及卡培他滨为基础的贝伐珠单抗联合mFOLFOX6或XELOX化疗一线化疗方案,其中42例患者一线化疗后接受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纳入对照组,59例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纳入观察组,两组治疗均直至病情进展或毒副反应无法耐受。比较两组患者维持治疗时间和疾病控制时间,治疗前后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态评分(ZPS),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毒副反应以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维持治疗时间、疾病控制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KPS均较治疗前升高,ZPS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唾液酸化盐藻戊糖(CA199)、胃癌抗原(CA724)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结肠癌一线治疗后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安全有效,可延长生存时间,同时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肠癌 一线治疗 贝伐珠单抗 卡培他滨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CXCR2的临床表达意义
8
作者 胡选亚 叶咏雪 +1 位作者 杨丛家 徐录梅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205-207,215,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内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选取73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手术中采集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XCR2表达。比较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内CXCR2表达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内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R2)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选取73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手术中采集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XCR2表达。比较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内CXCR2表达差异;分析不同CXCR2表达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等基础资料间差异;随访3年,比较不同CXCR2表达患者远期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肿瘤组织TIM-3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程度、肿瘤直径≥3 cm患者TIM-3表达阳性率高于肿瘤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中高分化程度、肿瘤直径<3 c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73例患者复发转移率为35.62%(26/73);CXCR2阳性表达组复发转移率高于CXCR2阴性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R2在结肠癌组织内阳性表达率较高,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且CXCR2阳性表达患者易伴有淋巴结转移,预后更差,可作为评估肿瘤侵袭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CXC趋化因子受体2 病理特征 临床表达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远期疗效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曹俊杰 陶磊 尤旷逸 《大医生》 2024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远期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传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远期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传统组(41例)和新式组(41例)。传统组患者给予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新式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围术期指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及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4 d,两组患者TNF-α、IL-6及CR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新式组均低于传统组(均P<0.05)。新式组患者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患者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式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远期转移发生率与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式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可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恢复,肺部感染发生率与肠梗阻发生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结肠癌根治术 老年结肠癌 炎症因子 远期疗效
下载PDF
经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10
作者 丁小龙 王帅 +7 位作者 马耀臻 殷美攀 刘涛 靳水玲 李晓冰 李春霞 韩新巍 吴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联合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例接受TAI联合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的晚期CRC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联合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例接受TAI联合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的晚期CRC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记录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观察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 37例患者共成功接受55次TAI和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均获得成功。碘化油乳剂使用剂量为2.9 mL(0.8~10 mL)。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3~48个月),术后1、3、6、12个月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7.6%(25/37)、67.6%(25/37)、64.9%(24/37)、56.8%(21/37),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1.9%(34/37)、91.9%(34/37)、89.2%(33/37)、81.1%(30/37)。中位PFS为16个月(2~47个月)。截至末次随访,22例患者生存,15例患者死于肿瘤终末期。结论 初步证明TAI联合碘化油化疗栓塞治疗晚期CRC安全有效,为晚期CR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化疗 化疗栓塞 碘化油 结直肠癌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西达本胺联合PD-1抑制剂对结直肠癌小鼠CD8+T细胞抗肿瘤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董亮 李祥 +2 位作者 高志涛 贾慧婕 赵铁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7,共9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对结直肠癌小鼠模型(MC38-OVA)中CD8^(+)T细胞抗肿瘤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采用背部皮下注射法构建MC38-OVA结直肠癌小鼠模型。将MC38-OVA荷瘤小鼠...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对结直肠癌小鼠模型(MC38-OVA)中CD8^(+)T细胞抗肿瘤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采用背部皮下注射法构建MC38-OVA结直肠癌小鼠模型。将MC38-OVA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达本胺组、anti-PD-1组、西达本胺^(+)anti-PD-1组,每组20只。观察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及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CD8^(+)IFN-γ^(+)T细胞、OVA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数量及比例,以及肿瘤组织内调节性T细胞(Treg)、髓系衍生抑制细胞(MDS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表达变化。细胞实验: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0、10、25、50、100、200 nmol/L西达本胺处理的CD8^(+)T细胞及MC38-OVA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及Ki-67抗体标记法检测0、100 nmol/L西达本胺处理的CD8^(+)T细胞及MC38-OVA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取CD8^(+)T细胞,设置对照组、西达本胺组、anti-PD-1组与西达本胺^(+)anti-PD-1组,与MC38-OVA肿瘤细胞按预设效靶比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的杀伤能力。经0、100 nmol/L西达本胺处理的CD8^(+)T细胞与相同数量的MC38-OVA肿瘤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07a的表达情况。结果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西达本胺^(+)anti-PD-1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受抑(P<0.05),生存率明显增高(P<0.01)。西达本胺组、anti-PD-1组、西达本胺^(+)anti-PD-1组肿瘤浸润CD8^(+)T细胞比例及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西达本胺^(+)anti-PD-1组CD8^(+)IFN-γ^(+)T细胞、OVA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及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西达本胺组、anti-PD-1组(P<0.05)。体外实验显示,西达本胺可增强CD8^(+)T细胞的杀伤能力及CD107a的表达(P<0.05)。结论西达本胺联合PD-1抑制剂可明显增强瘤内浸润CD8^(+)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诱导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增多,减轻小鼠肿瘤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西达本胺
下载PDF
中药穴位热熨敷的不同推熨频率对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樊奕丹 王珍妮 +4 位作者 全小明 林雪梅 符梅华 李楠 周坚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22-627,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热熨敷的不同推熨频率对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住院的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热熨敷的不同推熨频率对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住院的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热熨敷干预,试验A组的推熨频率为90~95次/min,试验B组的推熨频率为115~120次/min,从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2次,直至肛门排气和排便。观察3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试验B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B组首次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随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试验B组术后72 h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且试验A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熨敷能有效促进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以推熨频率为115~120次/min的整体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 中药热熨敷 结肠癌 胃肠功能
下载PDF
结肠癌中UBQLN2的表达情况及其免疫调控作用
13
作者 孙光源 王晓元 +5 位作者 向骁 任艳丽 尹洁 胡智洁 武雪亮 薛军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目的探讨UBQLN2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免疫调控功能。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32例结肠癌及匹配的癌旁组织。采用转录组测序检测UBQLN2表达,qRT-PCR检测UBQLN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UBQLN2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免疫调控功能。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32例结肠癌及匹配的癌旁组织。采用转录组测序检测UBQLN2表达,qRT-PCR检测UBQLN2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UBQLN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UBQLN2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检测UBQLN2与TGF-β的共表达情况,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TCGA数据库验证UBQLN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免疫抑制因子、TGF-β和结肠癌预后的关系。结果转录组分析显示,结肠癌组织中UBQLN2基因高表达,其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通过TCGA数据库纳入275例结肠癌组织及41例癌旁组织,结肠癌组织中的UBQLN2 mRNA相对表达量也高于癌旁组织(P<0.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UBQLN2蛋白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且结肠癌组织中UBQLN2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中UBQLN2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通路富集分析显示,UBQLN2高表达组肿瘤增殖通路显著上调,免疫激活通路显著下调;而且与UBQLN2低表达组相比,UBQLN2高表达组免疫逃逸评分更高(P<0.05),CD8^(+)T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免疫趋化因子及免疫杀伤因子表达更低(均P<0.05),而免疫耗竭分子表达更高(均P<0.05)。在UBQLN2高表达组中TGF-β、IL10和ARG1等免疫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高于UBQLN2低表达组(均P<0.05),且UBQLN2与TGF-β表达呈正相关(r=0.280,P<0.0001),UBQLN2与TGF-β在肿瘤中共表达。TGF-β和UBQLN2均高表达组较两者均低表达组患者的的预后更差(P=0.004)。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显示UBQLN2阳性结肠癌高表达TGF-β且微环境呈免疫抑制状态。结论UBQLN2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且与预后较差相关,UBQLN2高表达的结肠癌可能通过释放TGF-β细胞因子抑制CD8^(+)T细胞的杀伤活性,实现免疫逃逸。UBQLN2可能是结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免疫抑制 UBQLN2 TGF-Β
下载PDF
国产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分析
14
作者 杨国渊 彭一耘 +3 位作者 马雕龙 狐鸣 杨婧 马云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于2022年04月至06月收治的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7岁,范围37~68岁;患者均... 目的:初步探讨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一病区于2022年04月至06月收治的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7岁,范围37~68岁;患者均行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即右半结肠D3+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04.16 min,术中出血量108.31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16 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16 d,术后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5 d,腹腔引流管引流时间8 d,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3.33枚,术后住院时间9.5 d;术中、术后均无器械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6例患者均行全身静脉化疗,方案为FOLFOX,疗程为6~8个周期;1年总体生存率为100%。结论: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良好;该机器人系统有望成为国内辅助根治结肠癌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迈■内窥镜手术机器人 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下载PDF
结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5
作者 张君 孙百合 +3 位作者 方雅丽 张瑜 刘家铭 庄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96-502,共7页
目的:分析结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2012年01月至2021年12月于结肠镜下行结直肠腺瘤切除术且在术后有结肠镜随访结果的患... 目的:分析结肠镜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预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2012年01月至2021年12月于结肠镜下行结直肠腺瘤切除术且在术后有结肠镜随访结果的患者968例,其中496例组成建模组,472例组成验证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然后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7,95%CI:1.007~1.048)、腺瘤数目(OR=1.232,95%CI:1.123~1.353)、病理分型(OR=2.442,95%CI:1.342~4.441)为影响腺瘤术后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纳入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进行验证。建模组与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 (95%CI:0.622~0.718)和0.735(95%CI:0.691~0.780),模型区分度良好。两组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观察结果一致性良好。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的临床净收益也较好。结论:我们的研究基于年龄、腺瘤数目、腺瘤病理分型这3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了预测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纳入的指标均是内镜医师非常容易获取的,便于内镜医师快速简便地预测腺瘤术后再发风险,临床实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术后再发风险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PAD4介导H3cit促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王永琦 刘丽杰 +1 位作者 何冬雷 陈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81-287,共7页
目的 探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30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和3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并分析两... 目的 探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我院30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和30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ELISA检测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并分析两者相关性。将oe-NC、过表达PAD4(oe-PAD4)和sh-NC、sh-NLRP3载体转染至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并设为oe-NC组、oe-PAD4组、oe-PAD4+sh-NC组、oe-PAD4+sh-NLRP3组。采用qRT-PCR检测PAD4、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D4、H3cit、NLRP3、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水平;ChIP-qPCR检测H3cit在NLRP3转录起始位点(TSS)的富集水平。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比较,结肠癌患者血清中PAD4和H3cit水平均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P<0.05)。与oe-NC组比较,oe-PAD4组PAD4、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AD4、H3cit、NLRP3、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侵袭水平升高,H3cit在NLRP3 TSS区富集增加(P<0.05);与oe-PAD4+sh-NC组比较,oe-PAD4+sh-NLRP3组NLRP3、IL-1β、IL-18基因表达水平降低,NLRP3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侵袭水平降低(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体内PAD4和H3cit水平升高,PAD4介导的H3cit通过转录调控NLRP3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 瓜氨酸化组蛋白H3 上皮间质转化 转录调控
下载PDF
湿生扁蕾呫吨酮联合益生菌调控TGF-β1/Smads通路及炎性因子干预大鼠结肠炎癌转化
17
作者 卢年华 靳展洪叶 +4 位作者 张茜 张萌 李俊珂 赵慧巧 张永鹏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基于TGF-β1/Smads通路及炎性因子探讨湿生扁蕾呫吨酮(GPX)联合益生菌干预结肠炎癌转化的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饮用右旋糖酐硫酸钠(DSS)3 d]和给药组。其中,模型组又分为炎症期组、炎癌前期组[... 目的基于TGF-β1/Smads通路及炎性因子探讨湿生扁蕾呫吨酮(GPX)联合益生菌干预结肠炎癌转化的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饮用右旋糖酐硫酸钠(DSS)3 d]和给药组。其中,模型组又分为炎症期组、炎癌前期组[注射二甲基肼(DMH)4周]、炎癌中期组(注射DMH 13周)、炎癌末期组(注射DMH 21周);给药组是在炎癌末期组的基础上边建模边给药且根据所给药物再分组,即饮用DSS 3 d,在饮用DSS的第1天就开始灌胃各组药物,每日1次,持续8周,分别为GPX 69.3 mg/kg(GPX组)、益生菌400 mg/kg(益生菌组)、GPX 69.3 mg/kg+益生菌400 mg/kg(联合组)、沙利度胺13.5 mg/kg(沙利度胺组)。对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和湿质量指数进行比较;观察大鼠结肠瘤体特征;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4,Smad7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结果与炎癌末期组比较,各给药组结肠长度增加,结肠壁厚、湿质量指数与瘤体最大直径降低,TGF-β1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Smad7、IL-6、TNF-α水平降低,GPX组与联合组DAI得分降低(P<0.05),GPX组、益生菌组和联合组的肠黏膜层结构和形态改善,结肠隐窝结构与杯状细胞数量增加;与益生菌组和GPX组比较,联合组结肠壁厚、结肠湿质量指数、瘤体数量降低,TGF-β1和Smad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IL-6、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GPX和益生菌联用可抑制结肠炎癌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s通路和抑制IL-6、TNF-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肠炎 生物转化 湿生扁蕾呫吨酮 益生菌 TGF-β1/Smads通路
下载PDF
敲低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促进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18
作者 孙硕 黄鑫 +5 位作者 李国东 张春云 卢泽梅 张伟伟 李泽彦 杨清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78,共6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HCT116,LOVO及RKO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MACC1表达;以SW620细胞为实验材料,MT...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对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SW620,HCT116,LOVO及RKO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MACC1表达;以SW620细胞为实验材料,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2.5、5、10、20、40μmol/L)铁死亡诱导剂RSL3以及不同浓度(0、5、10、20μmol/L)铁死亡抑制剂Fer-1对SW62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分析单独使用10μmol/L RLS3以及10μmol/L RLS3和10μmol/LFer-1联合作用对SW62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检测干扰MACC1后不同浓度RSL3对SW62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RSL3(0、2.5、5、10μmol/L)对MACC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检测干扰MACC1后GPX4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干扰MACC1后,SW620细胞中脂质过氧化Lipid ROS水平的变化。结果4种结直肠癌细胞中SW620细胞MACC1表达量最高;铁死亡诱导剂RSL3抑制SW620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存活率随RSL3浓度升高而降低,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的铁死亡抑制剂Fer-1对SW620细胞的存活率没有影响;与对照Ctrl组细胞存活率相比,单独使用RSL3细胞存活率降低了50%(P<0.01),而联合使用RSL3与Fer-1处理SW620细胞,细胞的存活率得到恢复(P>0.05);不同浓度的RSL3作用于SW620细胞后,细胞中MACC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被显著抑制(P<0.01),具有一定的药物浓度依赖性。siRNA干扰MACC1基因表达后,增强RSL3对SW620细胞毒作用,并抑制细胞中GPX4的表达(P<0.01),增加细胞中Lipid ROS水平(P<0.05)。结论MACC1通过调控GPX4影响RSL3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选择性致死化合物3 铁死亡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下载PDF
绝对握力与相对握力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姚翠 丁玲玉 +1 位作者 胡洁蔓 孙跃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究绝对握力与相对握力(握力/体质量、握力/BMI)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68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病人的一般资料、绝对握力、相... 目的探究绝对握力与相对握力(握力/体质量、握力/BMI)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择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68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病人的一般资料、绝对握力、相对握力及术后并发症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绝对握力及相对握力与术后并发症的关联。绘制ROC曲线,进一步分析绝对握力与相对握力对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测能力。结果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比较,年龄、服药数量、慢性病数量、绝对握力和相对握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低绝对握力(分别按指南标准划分、按四分位数标准划分)、低握力/体质量、低握力/BMI均为病人发生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子,OR(95%CI)分别为2.825(1.436~5.557)、3.393(1.693~6.803)、2.371(1.210~4.647)、2.112(1.074~4.15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绝对握力与相对握力均可有效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AUC约为0.63~0.65,在男性病人中,绝对握力及相对握力的预测效能均略高,AUC约为0.70。结论绝对握力与相对握力(握力/体质量、握力/BMI)均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将握力评估纳入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术前评估中,可为临床早期发现高危人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握力 老年人 结直肠癌 并发症 预测价值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结肠癌相关lncRNA-miRNA网络及其细胞水平的功能验证
20
作者 潘希望 邱模竞 +4 位作者 郑林林 杨新博 徐晨 李太原 胡家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筛选结肠癌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iRNA,探讨其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及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从TCGA数据库收集结肠癌患者的lncRNA和miRNA表达谱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iRNA;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与预后显著相关的... 目的筛选结肠癌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iRNA,探讨其与结肠癌预后的关系及相关生物学功能。方法从TCGA数据库收集结肠癌患者的lncRNA和miRNA表达谱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iRNA;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和miRNA;miRNet数据库构建预后相关的lncRNA-miRNA网络,利用mirPath v.3软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R软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及qPCR评估敲减TSPEAR-AS2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下游mi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筛选出结肠癌组织中1823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和524个差异表达的miRNA;发现158个lncRNA和31个miRNA与结肠癌的预后相关;构建由8个lncRNA和14个miRNA组成的lncRNA-miRNA网络;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lncRNA-miRNA网络主要参与肿瘤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鉴定出11个能有效评价结肠癌预后特征的关键基因,由这11个关键基因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中高风险组生存时间显著短于低风险组(P<0.001),预测1、3和5年生存的AUC分别为0.70、0.74和0.71。敲减TSPEAR-AS2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并下调hsa-mir-4731-5p和hsa-mir-342-3p的表达。结论成功筛选结肠癌相关lncRNA-miRNA网络,并由此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TSPEAR-AS2参与调控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以及下游mi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微小RNA 生物信息学 预后模型 TSPEAR-AS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