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00c/ZEB1/E-cadherin轴在胆管癌转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对胆管癌预后评估的价值
1
作者 潘超 许蔚 +2 位作者 刘子君 陶平 杨士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287-1294,共8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c(miR-200c)/锌指转录因子(ZEB1)/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胆管癌(HCCA)转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对HCCA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8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胆管良... 目的:探讨微小RNA-200c(miR-200c)/锌指转录因子(ZEB1)/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胆管癌(HCCA)转移、侵袭中的作用及对HCCA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8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胆管良性疾病患者(胆总管结石或胆管良性狭窄)20例作为对照。采用原位杂交、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00c在HCCA患者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生存曲线分析miR-200c表达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检测ZEB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体内研究构建裸鼠成瘤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检测ZEB1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Tunel技术检测组织中的凋亡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生物标志物对胆管癌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miR-200c低表达于HCCA组织及血清中;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200c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呈正相关性,TNM分期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呈负相关性;miR-200c mimics抑制了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降低ZEB1表达而诱导E-cadherin表达;转染ZEB1逆转miR-200c的作用效应,促进胆管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特性,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凋亡。CA199、CEA和miR-200c联合检测诊断胆管癌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灵敏度0.8611,特异度0.8000。结论:miR-200c/ZEB1/Ecadherin轴参与胆管癌的转移侵袭;CA199、CEA和miR-200c联合检测对胆管癌预后的诊断效能良好,对临床胆管癌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微小RNA-200c(miR-200c) 锌指转录因子(ZEB1) E-钙黏蛋白(E-cadherin)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虎杖苷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2
作者 祝金华 赵士梅 +3 位作者 马秀岩 郭闯 王媛 唐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35-839,843,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PD)调节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53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使用浓度为10~160 mmol/L的虎杖苷处理细胞24... 目的探讨虎杖苷(PD)调节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53信号通路对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使用浓度为10~160 mmol/L的虎杖苷处理细胞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确定最佳实验浓度。将GBC-SD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虎杖苷低、中、高浓度组(PD-L组、PD-M组、PD-H组)、虎杖苷+Akt激活剂组(PD+SC79组),Transwell小室法评价细胞的迁移能力,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Akt、MDM2、p53磷酸化水平,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评价虎杖苷对胆囊癌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浓度为10~160 mmol/L的虎杖苷处理细胞24 h,可显著抑制GBC-SD细胞的增殖活性,选择10、20、40 mmol/L的虎杖苷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PD-L组、PD-M组、PD-H组GBC-SD细胞的迁移数、细胞凋亡率、G2/M期细胞比例及S期细胞比例、P-Akt、P-MDM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P-p5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PD-H组比较,PD+SC79组GBC-SD细胞的迁移数、细胞凋亡率、G2/M期细胞比例及S期细胞比例、P-Akt、P-MDM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P-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虎杖苷干预治疗后,小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虎杖苷可以通过调节Akt/MDM2/p53信号通路使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蛋白激酶B/原癌基因MDM2/抑癌基因p53信号通路 胆囊癌细胞 增殖 迁移 细胞周期
下载PDF
PI3Kγ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影响胆管癌细胞EMT进程与干性特征
3
作者 唐津天 唐润娟 +1 位作者 薛峰 黎旺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探究磷酸肌醇3-激酶γ(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γ,PI3Kγ)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表型影响胆管癌细胞EMT进程及干性特征的作用。方法利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和IL-... 目的探究磷酸肌醇3-激酶γ(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γ,PI3Kγ)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表型影响胆管癌细胞EMT进程及干性特征的作用。方法利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和IL-4诱导建立M2型TAM,并使用PI3Kγ抑制剂AS605240进行干预,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表面M2特异性表型标志物CD163表达情况。建立M2型TAM与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共培养体系,分组为对照组、M2组、PI3Kγ抑制剂组,进行对应处理后收集QBC-939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E-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2及MMP9蛋白表达,肿瘤细胞成球实验检测细胞干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肿瘤干细胞相关蛋白CD133、OCT4及SOX2蛋白表达。结果经PMA和IL-4诱导后,细胞呈典型M2型形态,CD163荧光强度明显增加,但经PI3Kγ抑制剂干预后,M2型细胞数目明显减少,CD163荧光强度减弱。与M2组比较,PI3Kγ抑制剂组细胞迁移数目与侵袭数目均减少(P<0.05),E-cadherin荧光密度值升高、Vimentin荧光密度值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而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同时,肿瘤细胞成球数量减少(P<0.05),CD133、OCT4及SOX2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结论抑制PI3Kγ能够抑制M2型TAM表型转化,从而抑制胆管癌细胞的EMT进程及肿瘤干性特征,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磷酸肌醇3-激酶γ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干性
下载PDF
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微创胆囊癌意向性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4
作者 张东 李起 +3 位作者 刘恒超 雷建军 陈晨 耿智敏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癌意向性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胆囊癌行意向性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38例(30.2%),女性88例(69.8%);年龄40~88(63.3...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癌意向性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胆囊癌行意向性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38例(30.2%),女性88例(69.8%);年龄40~88(63.3±8.8)岁;开腹组92例(73.0%),微创组34例(27.0%),其中微创组含5例行机器人辅助手术者。通过比较倾向性评分匹配(1:1匹配)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分析开腹和微创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开腹和微创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耗时长于开腹组(314.3±116.5 min vs.234.3±65.2 min,P=0.001),但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注红细胞、输注血浆、是否阻断肝门、肝门阻断次数、肝门阻断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手术切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并发症C-D分级≥Ⅲ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拔除引流管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微创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7.0 d vs.8.0 d,P=0.014),而住院总时间、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胆囊癌根治术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微创手术 开腹手术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晚期dMMR/MSI-H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报告
5
作者 井文君 冯青青 +3 位作者 赵文文 赵文飞 张雪 魏红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38-340,共3页
胆道恶性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BTC)占所有消化系肿瘤的3%[1],在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第二位[2],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属于BTC的一种,我国BTC中仅有1.3%至10.0%患者表现为MSI-H,32.3%至42.... 胆道恶性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BTC)占所有消化系肿瘤的3%[1],在原发性肝胆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第二位[2],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属于BTC的一种,我国BTC中仅有1.3%至10.0%患者表现为MSI-H,32.3%至42.86%患者表现为PD-L1阳性[3],因此MSI-H、PD-L1阳性的ICCA患者极具讨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MSI-H PD-L1 化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IDH1基因在肝内胆管癌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
6
作者 林美佳 雷宇清 +3 位作者 叶洲杰 朱丽萍 王心睿 黄雄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肝内胆管癌(iCCA)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IDH1基因敲除的HuCCT1细胞(HuCCT1^(IDH1-/-));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DH1野生型HuCCT1(Hu...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在肝内胆管癌(iCCA)细胞HuCCT1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IDH1基因敲除的HuCCT1细胞(HuCCT1^(IDH1-/-));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IDH1野生型HuCCT1(HuCCT1^(WT))细胞和HuCCT1^(IDH1-/-)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Wnt3a、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上述两种HuCCT1细胞的转录组测序结果,Western blotting验证转录组信息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uCCT1细胞比较,HuCCT1^(IDH1-/-)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减少(P<0.05),阻滞在G_(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1),迁移细胞数目(P<0.001)和侵袭细胞数目(P<0.05)明显减少;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HuCCT1^(IDH1-/-)细胞IDH1、Vimentin、MMP-9和调控G_(2)/M期增殖相关基因Cyclin A2、Cyclin B1及CDK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编码E-cadherin的CDH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HuCCT1^(IDH1-/-)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Vimentin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HuCCT1^(WT)与HuCCT1^(IDH1-/-)存在147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显示上述DEGs显著富集在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代谢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上述DEGs显著富集在Wnt、MAPK、Rap1、Hippo、TNF等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Western blotting验证结果显示,与HuCCT1^(WT)比较,HuCCT1^(IDH1-/-)细胞Wnt信号通路的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IDH1基因参与调控iCCA细胞HuCCT1的迁移、侵袭及EMT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异柠檬酸脱氢酶1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转录组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可切除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王威 季文斌 +4 位作者 吕振宇 孙万亮 邵玉 刘静 杨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7,共10页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潜在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并构建可切除胆管癌患者生存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通过癌症基因图谱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分析SIRT2在胆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通过基因集...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潜在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并构建可切除胆管癌患者生存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通过癌症基因图谱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分析SIRT2在胆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讨SIRT2在胆管癌中的潜在机制;其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研究者队列胆管癌组织中SIRT2的表达,并分析SIRT2表达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最后,基于COX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胆管癌术后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校准曲线及时间依赖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列线图模型进行评价,并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TNM分期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公共数据库中SIRT2 mRNA在胆管癌组织中显著过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SIRT2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GSEA结果显示,SIRT2高表达可能影响了多种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如脂肪酸代谢、氧化磷酸化、氨基酸代谢等。SIRT2表达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IRT2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缩短(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接受后续治疗、SIRT2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TNM分期和SIRT2表达是胆管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基于SIRT2构建的胆管癌术后患者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C指数为0.675,第1、2、3年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778、0.953,与AJCC第八版TNM分期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预后预测价值。结论:可切除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IRT2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基于SIRT2构建的胆管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列线图模型可能比TNM分期系统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临床意义 预后模型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胆囊癌根治手术成功实施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8
作者 郑康鹏 唐鑫国 +4 位作者 徐琦 樊钰亭 梁博 付晓伟 方路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536-541,共6页
目的建立可预测胆囊癌(GBC)患者根治性手术成功实施的列线图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纳入320例行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切除术、腹腔探查术和活检术)的GBC患者。根据纳入时间先后分为训练集(235例)和验证集(85例)。比较实施根治... 目的建立可预测胆囊癌(GBC)患者根治性手术成功实施的列线图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纳入320例行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切除术、腹腔探查术和活检术)的GBC患者。根据纳入时间先后分为训练集(235例)和验证集(85例)。比较实施根治性手术和非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GBC患者根治性手术成功实施的因素,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应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实际效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组和非根治性手术组在体质量减轻、黄疸、高血压、淋巴结转移、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糖类抗原(CA)19-9、CA125、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11个潜在的预测因素在训练集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黄疸、高血压、淋巴结转移,HB、ALB升高,CA19-9降低是预测GBC根治手术成功实施的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得到的6个独立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和0.822,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模型校准度良好(χ2=5.740,P=0.676)。模型校准曲线均接近理想曲线,表明观察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良好。DCA曲线显示模型对临床使用具有净效益和良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该列线图可有效筛选适合根治性手术的GBC患者,减少预期根治性手术转为姑息性切除或剖腹探查术的机会,增加患者手术获益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列线图 黄疸 高血压 CA-19-9抗原 根治性手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胆囊癌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曹健强 杨胜飚 +4 位作者 王喜强 高会杰 贺兆斌 彭程 牛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不佳主要归因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的确诊较晚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表明,胆囊结石引发的慢性炎症是主要致病因素。尽管手术治疗可能治愈早期胆囊癌,但多数患者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手术...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不佳主要归因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的确诊较晚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表明,胆囊结石引发的慢性炎症是主要致病因素。尽管手术治疗可能治愈早期胆囊癌,但多数患者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化疗和靶向治疗虽然提供了新方向,但总体生存率提升有限。因此,深入理解胆囊癌的发病机制,特别是与关键基因、分子通路的关联,对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胆囊癌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旨在为其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胆囊原发性肝样腺癌影像学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舒适 黄燕涛 +2 位作者 冷媛媛 缪卓利 仲建全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82-183,共2页
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是发生于肝脏以外组织器官的特殊类型腺癌,可发生于胃肠道、胆囊、肺、子宫等部位,发生于胆囊者罕见,临床上仅数例报道[1-8]。现就我院诊治的一例胆囊肝样腺癌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1病例资... 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HAC)是发生于肝脏以外组织器官的特殊类型腺癌,可发生于胃肠道、胆囊、肺、子宫等部位,发生于胆囊者罕见,临床上仅数例报道[1-8]。现就我院诊治的一例胆囊肝样腺癌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4个小时,并放射至腰背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既往无特殊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肝样腺癌 影像学
下载PDF
肝外胆管癌ANXA1和XIAP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11
作者 陈晓丽 王霞 +3 位作者 尚培中 李伟 王金 赵臣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24,共6页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1(ANXA1)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8例肝外胆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及30例癌旁胆管组织,应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检测ANXA1和XIAP在癌组织及癌旁胆...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1(ANXA1)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与肝外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58例肝外胆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及30例癌旁胆管组织,应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检测ANXA1和XIAP在癌组织及癌旁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分析ANXA1和XIAP与肝外胆管癌患者性别、年龄、癌灶大小、分化等级、TNM分期、浸润转移及3年生存率7项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ANXA1和XIAP阳性率分别为84.5%(49/58)和81.0%(47/58),癌旁胆管组织分别为30.0%(9/30)和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NXA1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等级无关(均P>0.05),在癌灶>1.5 cm、TNM(Ⅲ+Ⅳ)期、有浸润转移和3年内死亡患者中,其阳性率显著高于癌灶≤1.5 cm、TNM(Ⅰ+Ⅱ)期、无浸润转移和3年内生存患者(均P<0.05);XIAP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均P>0.05),在癌灶>1.5 cm、低分化、TNM(Ⅲ+Ⅳ)期、有浸润转移和3年内死亡患者中,其阳性率显著高于癌灶≤1.5 cm、(高+中)分化、TNM(Ⅰ+Ⅱ)期、无浸润转移和3年内生存患者(均P<0.05)。ANXA1和XIAP表达呈正相关性(r=0.54)。结论ANXA1和XIAP与肝外胆管癌发生发展显著相关,两者表达上调预示癌灶大、分期晚、易浸润转移、生存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膜联蛋白A1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胆囊癌的早期影像学及循环标志物特征
12
作者 赵永忠 薛懿 +2 位作者 李立群 侯孟森 杨晓军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2期265-269,共5页
胆囊癌(GBC)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致使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总结了早期GBC在超声,CT等影像学上的表现;阐述了蛋白类标志物,microRNA类标志物在早期诊断GBC中的作用,以期增强对GB... 胆囊癌(GBC)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致使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总结了早期GBC在超声,CT等影像学上的表现;阐述了蛋白类标志物,microRNA类标志物在早期诊断GBC中的作用,以期增强对GBC相关特征的认识,提高早期胆囊癌诊断的准确性,对提高GBC的检出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早期诊断 影像学 循环标志物
下载PDF
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努尔艾力·艾尼 阿里木·买买提 吴朝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13-0016,共4页
观察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6例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依据是否应用腹腔镜治疗均分为对照组(38例:开腹治疗)与实验组(38例: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6例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依据是否应用腹腔镜治疗均分为对照组(38例:开腹治疗)与实验组(38例: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较于术前,实验组患者术后24h应激指标以及胆囊功能指标均提升(P<0.05)。实验组术后24h应激指标以及胆功能指均比对照组低(P<0.05)。较于术前,实验组患者术后24h免疫指标均提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围术期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5.26%)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治疗较于开腹治疗对机体造成的应激性创伤与胆功能、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小,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胆囊结石 胆囊炎 腹腔镜治疗
原文传递
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功能恢复、肿瘤标志物及血清MMP-9的影响
14
作者 尹治清 陆晓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3-64,73,共3页
目的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功能恢复、肿瘤标志物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给予对照组... 目的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肝功能恢复、肿瘤标志物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MMP-9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等进行对比,无差异(均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 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均下降,且研究组患者TBi L、AST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50(CA50)、MMP-9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相较于经内镜鼻胆管引流,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治疗应用肝门胆管癌患者的治疗中,可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MMP-9水平,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胆管穿刺引流介入 肝门部胆管癌 肝功能 肿瘤标志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影响
下载PDF
胆管癌和胰腺癌患者胆汁酸分析及其潜在临床意义
15
作者 李倩 宁波 +1 位作者 易航 钟立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936-940,共5页
目的探讨胆管癌(CCA)和胰腺癌(PCC)胆管中胆汁酸组成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4例良性胆道疾病(BBD)患者、20例CCA患者和8例PCC患者,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采集患... 目的探讨胆管癌(CCA)和胰腺癌(PCC)胆管中胆汁酸组成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4例良性胆道疾病(BBD)患者、20例CCA患者和8例PCC患者,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采集患者的胆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分析62例患者胆汁中的40种胆汁酸。结果CCA患者胆汁中甘氨石胆酸(GLCA)、总非结合胆汁酸、总结合胆汁酸、甘氨结合胆汁酸、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23-脱甲胆酸(23-NorCA)、次级胆汁酸、鹅去氧胆酸(CDCA)、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BBD患者,而PCC患者胆汁中牛磺胆酸(TCA)、初级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B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NorCA、TDCA、CDCA、次级胆汁酸、总胆汁酸可作为辅助诊断CCA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初级胆汁酸、TCA对PCC的辅助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 胆管癌 胰腺癌 诊断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68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吾提库尔·帕尔哈提 阿里木·买买提 吴朝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40-0043,共4页
分析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均确诊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分析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均确诊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差异明显,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明显,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采用腹腔镜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胆囊板外离断胆囊颈后壁再游离胆囊管技术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庆刚 王永红 +2 位作者 赵文兴 郭弘扬 魏洪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7-0061,共5页
探讨胆囊板外离断胆囊颈后壁后再游离胆囊管技术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共18例困难LC的临床资料,均应用先胆囊板外离断胆囊颈后壁,后游离胆囊管的方法完成胆囊次全切除手术,结合病... 探讨胆囊板外离断胆囊颈后壁后再游离胆囊管技术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7月-2022年6月共18例困难LC的临床资料,均应用先胆囊板外离断胆囊颈后壁,后游离胆囊管的方法完成胆囊次全切除手术,结合病历、手术记录、手术视频及影像检查,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中转开腹率等。结果 18例患者均采用先胆囊板外离断胆囊颈后壁,后游离胆囊管的方法完成胆囊次全切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75.29±26.08分钟;术后平均住院天数4.35±1.97天;术中出血量:24.71±15.46mml;1例中转开腹,为胆囊结肠瘘患者,结肠瘘口较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后,中转开腹行结肠瘘口一期缝合。术后胆漏1例,术后第一天引流量约200ml胆汁样液体,术后第三天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痊愈出院。2例病人胆囊管游离困难,予以可吸收缝线缝扎。结论 急慢性炎症导致胆囊三角正常解剖层次消失,导致到囊管游离困难,是困难腹腔镜切除的主要原因,胆囊板外离断胆囊颈后壁后再游离胆囊管的方法安全可靠,简化了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板 胆囊颈部 胆囊管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LncRNA SOX2OT靶向SIRT1/自噬通路增强胆管癌细胞5-FU耐药
18
作者 辛辰 王笑影 +5 位作者 李响 陈宇 王雪 宁佳曦 杨适 王忠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3,共7页
目的探讨LncRNASOX2OT靶向SIRT1/自噬通路调节胆管癌细胞5-FU耐药的机制。方法将未用5-FU处理HCCC-9810细胞和不同浓度(50、100、150、200μg/mL)5-FU处理的HCCC-981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qRT-PCR检测LncRNA SOX2OT、SIRT1 mRNA表达... 目的探讨LncRNASOX2OT靶向SIRT1/自噬通路调节胆管癌细胞5-FU耐药的机制。方法将未用5-FU处理HCCC-9810细胞和不同浓度(50、100、150、200μg/mL)5-FU处理的HCCC-981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qRT-PCR检测LncRNA SOX2OT、SIRT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IRT1、Beclin1、LC3和p62蛋白表达。pcDNA3.1-SOX2OT和pcDNA3.1-NC转染HCCC-9810/5-FU耐药细胞,CCK-8检测细胞耐药性,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qRT-PCR检测LncRNASOX2OT、SIRT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IRT1、Beclin1、LC3和p62表达。在以上基础上做了Rescue实验,将OV-SOX2OT(2μg/孔)和si-NC(75pmol/孔)、OV-SOX2OT(2μg/孔)和si-SIRT1(75pmol/孔)分别共转染HCCC-9810/5-FU耐药细胞,分组为OV-SOX2OT+si-NC组和OV-SOX2OT+si-SIRT1组,以证明LncRNASOX2OT通过SIRT1影响自噬,并由此影响胆管癌细胞对5-FU的耐药性。RNAPulldown验证SOX2OT与SIRT1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不同浓度的5-FU均能抑制HCCC-9810细胞增殖(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IRT1、Beclin1(P<0.001)和p62(P<0.01)蛋白表达、LC3Ⅱ/LC3Ⅰ比值(P<0.001)、SIRT1和LncRNA SOX2OT mRNA水平(P<0.05)均明显增加。与OV-NC组相比,OV-SOX2OT组细胞迁移能力、SIRT1、Beclin1(P<0.001)和p62(P<0.05)蛋白表达、LC3Ⅱ/LC3Ⅰ比值(P<0.001)、SIRT1和LncRNASOX2OTmRNA(P<0.05)水平均明显增加。沉默SIRT1表达导致LncRNASOX2OT过表达的HCCC-9810细胞对5-FU的耐药性显著降低。与OV-SOX2OT+si-NC组相比,OV-SOX2OT+si-SIRT1组SIRT1(P<0.001)、p62和Beclin1(P<0.01)蛋白表达、LC3Ⅱ/LC3Ⅰ比值(P<0.01)、SIRT1 mRNA(P<0.05)水平均明显降低。RNA Pulldown检测结果显示SOX2OT能够直接与SIRT1结合。结论LncRNA SOX2OT通过上调SIRT1表达促进自噬来增强胆管癌HCCC-9810细胞5-FU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SOX2OT SIRT1 自噬 胆管癌细胞 5-FU耐药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调控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19
作者 赵向阳 江博文 +1 位作者 陶滔 谈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影响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在体外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相应标记物和IL-10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影响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在体外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相应标记物和IL-10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表达情况。将GBC细胞株NOZ和GBC-SD分组为Control组(无血清培养基)、M2-CM组(M2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2-CM+anti-IL-10组(含IL-10中和抗体的M2-CM)和M2-CM+IgG组(含IL-10同型对照抗体的M2-CM)。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变化状况,再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结果:M2型巨噬细胞在体外诱导成功;与诱导前的THP-1相比,IL-10在M2型巨噬细胞内和上清液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可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能抑制E-cadherin表达和促进Vimentin表达,阻断IL-10可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这一影响(P<0.05)。结论:M2型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IL-10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M2型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持续灌注治疗序贯卡培他滨及PD-1抑制剂治疗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20
作者 刘松 张永会 +2 位作者 王庆东 李龙 于广计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持续灌注治疗序贯卡培他滨及PD-1抑制剂治疗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34例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导管肝...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持续灌注治疗序贯卡培他滨及PD-1抑制剂治疗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临沂市肿瘤医院收治的34例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导管肝动脉持续灌注治疗序贯卡培他滨及PD-1抑制剂治疗,患者先完成2~6个周期mFOLFOX7-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以及PD-1抑制剂动脉灌注治疗,灌注治疗后序贯行卡培他滨单药化疗及PD-1抑制剂静脉点滴治疗。观察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其影响因素。结果34例患者共行介入治疗155次,平均(4.56±1.61)次;接受2个周期介入治疗后ORR为61.76%(21/34),DCR为97.06%(33/34);完成介入治疗后总体ORR为82.35%(28/34),DCR为100.00%(34/34)。中位随访时间为17.5个月,中位OS为20.0个月(95%CI:15.0~25.0个月)。HAIC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及化疗药物引起的血液学毒性等,均为1~2级;PD-1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疲劳、皮疹、体表毛细血管增生等,均≤3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导管周浸润型是OS的危险因素(HR=2.051,95%CI:1.039~4.407,P=0.038),介入治疗5~6次为OS的保护因素(HR=0.465,95%CI:0.219~0.853,P=0.006)。结论经导管肝动脉持续灌注治疗序贯卡培他滨及PD-1抑制剂治疗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控,其中生长模式分型和介入治疗次数可影响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肝动脉持续化疗 PD-1抑制剂 卡培他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