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无载体镥[^(177)Lu]的制备及标记DOTA⁃TOC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初步临床应用探讨
1
作者 姚晓晨 张朋俊 +4 位作者 陈正国 杨宇川 田瑞 俞飞 王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目的:阐述国产无载体镥[^(177)Lu]制备工艺及^(177)Lu标记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conjugated Tyr3⁃octreotide,DOTA⁃TOC)的方法,探讨国产^... 目的:阐述国产无载体镥[^(177)Lu]制备工艺及^(177)Lu标记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酪氨酸3⁃奥曲肽(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 conjugated Tyr3⁃octreotide,DOTA⁃TOC)的方法,探讨国产^(177)Lu⁃DO⁃TA⁃TOC初步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多级连续分离纯化制备国产无载体镥[^(177)Lu],全自动化模块标记合成^(177)Lu⁃DOTA⁃TOC,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4例仅接受了国产无载体镥[^(177)Lu]标记DOTA⁃TOC的肽受体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peptide receptor radionuclide therapy,PRRT)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患者资料。结果:国产无载体镥[^(177)Lu]质控良好,铜<0.01,锌<0.01,铁<0.01,铅<0.15,镱未检出,放化纯>99%,细菌内毒素<2 EU/mL。国产^(177)Lu⁃DOTA⁃TOC自动化标记产率为(98.85±0.97)%,产品比活度为(80.96±7.47)GBq/μmol,无菌和内毒素检测均符合规定标准,标记产物中乙醇含量为0,放化纯大于99%。仅接受国产^(177)Lu⁃DOTA⁃TOC治疗的4例患者中,1例仅1次治疗后原发灶及转移灶几乎完全消失,1例治疗后1个月出现3级骨髓毒性,治疗后3个月恢复至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肾毒性。结论:国产无载体镥[^(177)Lu]标记DOTA⁃TOC质控合格,产率高,安全、耐受性好,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NEN患者具有较好疗效。无载体镥[^(177)Lu]的国产化和批量化生产将推动我国核医学诊疗一体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体镥[^(177)Lu] 神经内分泌肿瘤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及准确度评价
2
作者 刘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44-0147,共4页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效果及准确度。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每例患者分别进行病理检查、普通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 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效果及准确度。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每例患者分别进行病理检查、普通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超声检查的效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普通超声检查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诊断效果好、准确率高的特点,应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 颈部 淋巴结转移 诊断效果 准确度
原文传递
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分析
3
作者 刘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0-0103,共4页
探讨乳腺肿块良恶性用超声方式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乳腺肿块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根据病理学特征进行严格分组。经过详细的病理学分析,确定其中23例为乳腺恶性肿块,而77例为良性乳腺肿块。在进一步的诊断阶段,我们采用超声技术... 探讨乳腺肿块良恶性用超声方式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乳腺肿块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根据病理学特征进行严格分组。经过详细的病理学分析,确定其中23例为乳腺恶性肿块,而77例为良性乳腺肿块。在进一步的诊断阶段,我们采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和分析。通过超声诊断,我们将乳腺肿块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最终得到有关超声诊断的各项数据。结果 超声诊断在乳腺肿块的评估中展现出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于良性组,恶性组表现出边界不清晰、无包膜、形态不规则、毛刺征、微钙化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明显增加,而回声均匀性显著降低,P<0.05。在血流方面,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血流等级0级显著降低,而血流等级Ⅱ级和Ⅲ级明显增加,P<0.05。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在血流等级Ⅰ级方面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此外,对比良性组,恶性组的Vmax和RI均呈现显著增高,而Vmin明显降低,各项差异均P<0.05。结论 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过程中使用超声的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乳腺肿块 良恶性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刘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2-0065,共4页
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4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指导下进行诊治,对比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 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科收治的4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指导下进行诊治,对比治疗前后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妊娠 诊治
下载PDF
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更新--基于《2022版ICCE/AME垂体催乳素瘤临床实践共识》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惠文 李丹婷 余叶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0-655,共6页
垂体催乳素瘤是一种由垂体催乳素细胞瘤过量合成和分泌催乳素引起的神经内分泌疾病,垂体催乳素瘤的规范化诊疗对于恢复并维持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欧洲内分泌杂志》发布了国际临床内分泌学分会... 垂体催乳素瘤是一种由垂体催乳素细胞瘤过量合成和分泌催乳素引起的神经内分泌疾病,垂体催乳素瘤的规范化诊疗对于恢复并维持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月,《欧洲内分泌杂志》发布了国际临床内分泌学分会(ICCE)与意大利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AME)关于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实践最新共识申明——《2022版ICCE/AME垂体催乳素瘤临床实践共识》(简称2022版ICCE/AME新共识)。2022版ICCE/AME新共识立足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诊治问题进行系统性阐述、分析和建议。本文围绕2022版ICCE/AME新共识关于垂体催乳素瘤的诊断、治疗、特殊人群、多巴胺激动剂抵抗及侵袭性疾病等诊治要点更新进行解读,希望有助于全科医生及内分泌专科医生对于垂体催乳素瘤的认识,为其临床实践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瘤 垂体肿瘤 高催乳素血症 指南 催乳素 多巴胺激动剂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超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用于甲状腺髓样癌
6
作者 江柳 陈蕾 +5 位作者 张晓婷 刘畅 梁振威 孙秀明 邵玉红 陈路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 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对照,对比超声甲状腺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AI辅助诊断系统)与不同年资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效果。方法 纳入经病理证实的63枚MTC、70枚PTC和62枚良性结节。以AI辅助诊断系统分析并识别结节... 目的 以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对照,对比超声甲状腺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AI辅助诊断系统)与不同年资超声医师诊断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效果。方法 纳入经病理证实的63枚MTC、70枚PTC和62枚良性结节。以AI辅助诊断系统分析并识别结节,将恶性概率值≥0.40者诊断为恶性结节;由高、中及初级职称医师各1名利用我国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对比两种方法诊断MTC及PTC的效能。结果 AI辅助诊断系统诊断MTC和PT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曲线下面积(AUC)均低于3名医师;高、中级职称医师与AI辅助诊断系统诊断MTC和PTC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初级职称医师与AI辅助诊断系统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I辅助诊断系统诊断MT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AUC均低于其诊断PTC,但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甲状腺AI辅助诊断系统诊断MTC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下载PDF
T4a期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报告
7
作者 王朝晖 陈义波 +4 位作者 孙一心 伏桂明 王佳慧 陈锦 李春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 目的分析T4a期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住院手术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共计纳入T4a的甲状腺癌病例303例,分析患者的病理分型、受侵器官、手术方式、生存时间等。分析患者的总生存率,使用Kaplan Meier法分析患者术后生存曲线。结果在入组的303例患者中,共计53例患者失访,1年总生存率为98.4%(246/250),3年总生存率为97.0%(224/231),5年总生存率为90.2%(92/102)。其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94例,失访13例,1年总生存率为100%(81/81),3年总生存率为98.7%(77/78),5年总生存率为97.4%(38/39)。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食道受侵151例,失访31例,1年总生存率为96.7%(116/120),3年总生存率为95.3%(101/106),5年总生存率为82.2%(37/45)。在生存曲线分析中,喉返神经单独受侵组较喉返神经合并气管、喉或食道等器官受侵组在总生存时间上存在优势。结论T4a期甲状腺癌如果有手术机会,应该首选手术切除,通过合理的手术策略,根治性手术的同时重视重要组织器官的一期修复重建,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局部晚期甲状腺癌 外科治疗 喉返神经 修复重建
下载PDF
高尔基运输1A蛋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8
作者 柯淑红 徐朱俊 +1 位作者 周杨 郑承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探讨高尔基运输1A蛋白(GOLT1A)在甲状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UALCAN)... 【目的】探讨高尔基运输1A蛋白(GOLT1A)在甲状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UALCAN)和表达谱交互分析2(GEPIA2)在线分析GOLT1A在甲状腺癌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人甲状腺癌细胞中GOLT1A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GOLT1A表达对人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TIMER、UAL⁃CAN及GEPIA2在线数据库分析显示,与甲状腺癌癌旁正常组织相比,GOLT1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细胞相比,GOLT1A在甲状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上调。敲低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CP1细胞GOLT1A表达后,抑制细胞增殖、细胞迁移侵袭。敲低GOLT1A后TCP1细胞E-cadherin表达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降低。过表达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BCPAP细胞GOLT1A,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过表达GOLT1A后BCPAP细胞E-cadherin表达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增加。【结论】GOLT1A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可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高尔基运输1A蛋白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虎杖苷通过Hippo/YAP通路影响甲状腺癌8505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顺铂敏感性
9
作者 曹建中 黄金石 丁亚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究虎杖苷通过Hippo/Yes相关蛋白(YAP)通路对人甲状腺癌8505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8505C细胞,构建其DDP耐药细胞8505C/DDP,用CCK-8法检测0、25、50、75、100 nmol/L虎杖苷处理8505C和8505C... 目的:探究虎杖苷通过Hippo/Yes相关蛋白(YAP)通路对人甲状腺癌8505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顺铂(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8505C细胞,构建其DDP耐药细胞8505C/DDP,用CCK-8法检测0、25、50、75、100 nmol/L虎杖苷处理8505C和8505C/DDP细胞的增殖能力,以筛选虎杖苷的最佳作用浓度。将8505C细胞分为对照组、虎杖苷组、空载组、虎杖苷+YAP1过表达组;将8505C/DDP细胞分为对照组、DDP组、DDP+虎杖苷组、DDP+空载组、DDP+虎杖苷+YAP1过表达组。WB法检测各组8505C细胞中Hippo/YAP通路[YAP1、转录辅激活因子(TAZ)]和EMT(E-cadherin、N-cadherin)相关蛋白,8505C/DDP细胞中YAP1、TAZ、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凋亡相关蛋白(C-caspase-3、BAX、Bcl-2)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8505C、8505C/DDP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结果:虎杖苷可显著抑制8505C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明显抑制8505C细胞中YAP1、TAZ蛋白、N-cadherin的表达(均P<0.05),提升E-caderin蛋白的表达(P<0.05),显著抑制8505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而8505C/DDP细胞对低浓度的虎杖苷具有耐药性(P<0.05);过表达YAP1则可逆转虎杖苷对8505C细胞的影响。50 nmol/L虎杖苷明显抑制DDP处理的8505C/DDP细胞中YAP1、TAZ、P-gp、MRP1、Bcl-2的蛋白的表达(均P<0.05),提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均P<0.05)并诱导其细胞凋亡(P<0.05),过表达YAP1则可逆转虎杖苷对8505C/DDP细胞的影响。结论:虎杖苷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从而抑制8505C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和增强其对的DDP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8505C细胞 虎杖苷 Hippo/YAP通路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经口入路和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对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韦文贞 何金玲 +3 位作者 吴丽芳 韦田福 韦海林 韦莲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 分析经口入路和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对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术后美观度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寻求更加有效且安全美观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甲状腺恶性病变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手术入路将患... 目的 分析经口入路和乳晕入路腔镜手术对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术后美观度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寻求更加有效且安全美观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甲状腺恶性病变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经口腔前庭组55例和经乳晕组65例,经口腔前庭组采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经乳晕组采取乳晕入路腔镜手术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美观满意度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SIS评分和V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腔前庭组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低于经乳晕组,且经口腔前庭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经乳晕组(P<0.05);经口腔前庭组的VSS、OSAS和PSAS评分均较经乳晕组低,其美观满意度较高(P<0.05);经口腔前庭组的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经乳晕组高(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恶性病变患者手术治疗中,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相较于经乳晕入路治疗方式更具安全性,患者术中损伤及术后疼痛均较为轻微,且无瘢痕美观性更强,有助于促进患者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属于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恶性病变 腔镜手术 经口入路 经乳晕入路 美观度
下载PDF
^(131)I+TSH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11
作者 薛媛 石昊 +2 位作者 张杰 李二乐 拓明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采用^(131)I+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采用^(131)I+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采用TSH抑制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31)I治疗)。观察两组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效果,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抗体指标[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细胞亚群比例)变化。随访统计两组术后1、3年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清除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T3、FT4水平明显升高(P<0.05),TSH和Tg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RAb、TgAb、TPOAb水平及CD8^(+)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3^(+)、CD4^(+)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0、7.5%,转移率分别为2.5%、10.0%;对照组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14.4%、22.8%,转移率分别为15.8%、2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TSH抑制治疗能够提高清甲效果,降低TSH、Tg水平,维持甲状腺功能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促甲状腺激素 抑制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功能 免疫功能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7例分析
12
作者 王艳 李臻 +6 位作者 徐亚男 侯晓梅 郑富民 孙铭泽 韩仁栋 周军 卢彩霞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孕妇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对妊娠的影响,结合复习文献分析疾病的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者为外院转至...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孕妇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对妊娠的影响,结合复习文献分析疾病的特征、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23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的病例资料。结果:6例患者为外院转至我院,1例为急诊入院。中位年龄27岁,其中5例初产妇,2例经产妇。7例中6例血压明显升高,3例尿蛋白阳性,3例并发妊娠期糖尿病,1例糖尿病合并妊娠,4例合并反复低钾血症。7例患者超声均发现肾上腺占位。2例选择利凡诺引产终止妊娠,5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足月产1例,4例早产,目前均存活。7例均行腹膜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其中3例为妊娠中期手术,4例为终止妊娠后手术。术后病理证实1例为嗜铬细胞瘤,6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其中5例为库欣综合征,1例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结论: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发病罕见,易误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安全,及时诊断及多学科联合治疗至关重要,孕期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或许是治疗的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肾上腺肿瘤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皮质癌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血清代谢特征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安艳华 冯伟 +4 位作者 魏云 马炳辰 朱潇潇 吴薇 曹秋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HT-PTC)的血清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治疗的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分为PTC组(2...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HT-PTC)的血清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治疗的3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分为PTC组(21例)和HT-PTC组(16例),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性别、年龄匹配的22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基于平衡色谱-质谱系统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三组的血清代谢指纹谱,筛选出PTC组和HT-PTC组特异的血清差异代谢物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C组和HT-PTC组分别存在241种和300种血清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数据库分别富集到36条和45条不同的代谢通路。富集到的代谢通路涉及的差异代谢物为前列腺素E2、雄激素类、5’腺嘌呤核苷酸、褪黑激素等。结论HT-PTC患者与PTC患者富集到的代谢通路涉及的血清差异代谢物主要为前列腺素E2、雄激素类、5’腺嘌呤核苷酸、褪黑激素等。HT-PTC具有特异性的代谢通路,在与PTC共同具有的代谢通路中,HT-PTC还存在独特的血清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血清代谢组学
下载PDF
颈动脉鞘异位透明细胞型甲状旁腺腺瘤1例
14
作者 陈娟 李玲 +2 位作者 杨鹏 赵琳 唐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患者女性,47岁,因感冒后左侧颈部疼痛伴咽痛、声嘶、饮水呛咳、气紧入院。MRI示C7下缘至T4上缘颈动静脉间隙见一大小2.0 cm×1.7 cm×4.8 cm软组织肿块影,形态欠规则,内部信号不均,T1WI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囊壁可... 患者女性,47岁,因感冒后左侧颈部疼痛伴咽痛、声嘶、饮水呛咳、气紧入院。MRI示C7下缘至T4上缘颈动静脉间隙见一大小2.0 cm×1.7 cm×4.8 cm软组织肿块影,形态欠规则,内部信号不均,T1WI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囊壁可见强化(图1);甲状旁腺区未见异常。术前血钙2.33 mmol/L(正常值2.21~2.81 mmol/L),血磷1.05mmol/L(正常值0.81~1.51 mmol/L),碱性磷酸酶141.8 U/L(正常值40~150 U/L),甲状旁腺素未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旁腺肿瘤 腺瘤 病例报道
下载PDF
miR-146a介导下的IGSF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调控机制
15
作者 龚烨 程超 王慧琴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探讨miR-146a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细胞侵袭转移的调控作用及内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活性检测试剂(CCK-8)检测TPC-1细胞活性及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TPC-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miR-146a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细胞侵袭转移的调控作用及内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活性检测试剂(CCK-8)检测TPC-1细胞活性及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TPC-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1(Immunoglobulin super family member1,IGSF1)、miR-146a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IGSF1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基因检测IGSF1和miR-146a交互作用。结果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100.00±0.00)%比较,miR-146a mimics组TPC-1细胞增殖活性(84.77±3.71)%显著降低(P<0.05);而miR-146a inhibitor组TPC-1细胞增殖活性(119.20±5.81)%显著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6.37±0.27)%比较,miR-146a mimics组TPC-1细胞凋亡率(20.33±1.26)%显著增加,而miR-146a inhibitor组TPC-1细胞凋亡率(3.35±0.93)%显著降低(F=217.1,P<0.05)。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miR-146a mimics组在24 h和48 h的相对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而miR-146a inhibitor组在24 h和48 h的相对迁移距离、侵袭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与Control组比较,miR-146a mimics组miR-146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IGSF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miR-146a inhibitor组miR-146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IGSF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Control组(0.92±0.09)比较,miR-146a mimics组β-catenin(0.54±0.08)和OPN(0.30±0.09)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miR-146a inhibitor组β-catenin(1.26±0.07)和OPN(1.07±0.13)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146a mimics组野生型(0.64±0.11)与miR-146a mimics NC组野生型(1.16±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46a可交互作用IGSF1,调控OPN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MIRNA 侵袭 机制研究
下载PDF
2 cm以上的C-TI-RADS 3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分析
16
作者 唐艺峰 王龙龙 +4 位作者 刘益豪 张逸菲 李红强 马润声 殷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统计2 cm以上的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C-TI-RADS)3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并探究其与性别、结节成分、对侧是否有癌、是否弥漫性回声改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目的统计2 cm以上的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C-TI-RADS)3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点,并探究其与性别、结节成分、对侧是否有癌、是否弥漫性回声改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等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甲状腺超声C-TI-RADS 3类且最大直径≥2 cm的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细胞病理和/或组织病理检查)的临床病理学信息。统计TBSⅠ类、良性、低风险肿瘤、恶性的比例,并比较性别、结节成分、对侧是否有癌、是否弥漫性回声改变、TPOAB、TGAB等临床特点在良性、低风险肿瘤、恶性三组中的比例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排除7例TBSⅠ类患者,87例结节病理明确患者中,良性72例(细胞学38例、组织学34例)、低风险肿瘤5例(细胞学2例、组织学3例)、恶性10例(PTC 8例、FTC 1例、MTC 1例)。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结节成分(囊实性/实性)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9,P=0.006);性别、是否弥漫性回声改变、对侧是否有癌、TPOAB、TG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分析结节成分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低风险肿瘤相对于良性结节实性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1,P=0.002);而恶性结节相对于低风险肿瘤(χ^(2)=2.143,P=0.143),恶性结节相对于良性结节(χ^(2)=2.165,P=0.141)囊实性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各种版本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均将TI-RADS 3级结节认定为良性可能,但恶性结节在C-TI-RADS 3类甲状腺结节中仍占一定比例,需要重视诸如囊实性结节、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等超声征象不典型的甲状腺结节。在评估结节良恶性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检查是必要的,需要重视标本不满意或无法诊断的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C-TI-RADS)3类 甲状腺结节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肾上腺危象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贺小旭 李周平 +2 位作者 刘音 饶芝国 薛晓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危象(AC)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减少临床工作中的漏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食管癌术后合并AC的临床资料,总结AC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患者为49岁男性,因食管癌术后3周出现发热入院,存在吻合口瘘,给予多种抗... 目的:探讨肾上腺危象(AC)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减少临床工作中的漏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食管癌术后合并AC的临床资料,总结AC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患者为49岁男性,因食管癌术后3周出现发热入院,存在吻合口瘘,给予多种抗菌药物长时间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即使瘘口愈合后仍间断高热、血压下降。患者偶用激素退热治疗后效果较好,但减量停用后患者逐渐乏力、卧床。查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未见肿瘤复发,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明显偏低,结合术前曾应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明确诊断为免疫治疗相关垂体炎,进而导致了AC,补充醋酸泼尼松片后好转出院。结论:AC是一种危急的内科急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容易漏诊、误诊、误治,临床医生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并能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危象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脓毒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Hsa_circ_0016600通过调控miR-149/PTK7轴促进甲状腺癌细胞迁移的机制
18
作者 张毅 李飞蕾 +2 位作者 董剑达 朱少俊 孙艺晗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0-127,134,共9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16600对甲状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颈部外科收治的1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采用RT-qPCR法检测hsa_circ_0016600、miR-149和PTK7在甲状腺癌... 目的:探究环状RNA hsa_circ_0016600对甲状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颈部外科收治的1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采用RT-qPCR法检测hsa_circ_0016600、miR-149和PTK7在甲状腺癌组织及甲状腺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甲状腺癌细胞系,分别敲低hsa_circ_0016600和过表达miR-149,采用CCK-8、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甲状腺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建立小鼠异种移植皮下瘤模型,观察敲低hsa_circ_0016600的甲状腺癌细胞在体内的成瘤作用,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hsa_circ_0016600在裸鼠移植瘤模型中的表达水平。采用RNA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hsa_circ_0016600和miR-149在甲状腺癌细胞中的定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sa_circ_0016600与miR-149及miR-149与PTK7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在人甲状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hsa_circ_0016600(P<0.05)和PTK7表达上调(P<0.01),miR-149表达下调(P<0.05)。敲低hsa_circ_0016600表达后,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P<0.01)、侵袭(P<0.01)和迁移能力(P<0.01)受到抑制。hsa_circ_0016600可通过靶向miR-149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P<0.01)、迁移(P<0.01)和血管形成,并上调PTK7的表达(P<0.01)。此外,PTK7是miR-149的一个靶基因。结论:Hsa_circ_0016600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并通过调控miR-149/PTK7轴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环状RNAs 微小RNAS PTK7 细胞迁移
下载PDF
我国新旧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视角的比较
19
作者 杨婷婷 苏艳军 程若川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我国2023年发布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是在第一版(2012年版)的基础上由7个国家级学会、近百位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肿瘤科、核医学科、超声医学科和病理科专家历时一年联合修订。新版《指南》仍分为甲状... 我国2023年发布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是在第一版(2012年版)的基础上由7个国家级学会、近百位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肿瘤科、核医学科、超声医学科和病理科专家历时一年联合修订。新版《指南》仍分为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两大部分,采用提出临床问题、进行解释、给出推荐意见的撰写模式,共给出了117条推荐意见。本文从外科视角比较新版和旧版《指南》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等重点内容差异,并浅谈一些理解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分化型甲状腺癌 指南
下载PDF
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对垂体腺瘤患者嗅觉功能、相关激素、应激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牛国栋 袁明智 +3 位作者 孙青青 吴锋 申桃瑞 任洪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在垂体腺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垂体腺瘤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采取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61例,设为内镜组,采取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61例,设为显微镜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相... 目的 探讨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在垂体腺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垂体腺瘤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采取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61例,设为内镜组,采取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61例,设为显微镜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相关激素[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TSH)、泌乳素(prolactin,PRL)]、视觉功能[视野指数(visual field index,VFI)、视野模式标准差(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PSD)]、嗅觉功能(嗅觉识别阈)、应激反应[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素(renin,R)]、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内镜组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显微镜组(P<0.05)。2组血清AngⅡ、NE、R水平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内镜组变化幅度小于显微镜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RL、TSH、HGH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内镜组低于显微镜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D呈降低趋势,嗅觉识别阈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VFI呈升高趋势,内镜组PSD、嗅觉识别阈低于显微镜组,VFI高于显微镜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显微镜比较,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有助于促进垂体功能、视觉功能恢复,降低对嗅觉功能的影响,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内窥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