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1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病理分型中的价值
1
作者 陈杰 洪悦 王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2年3月由病理结果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TETS)患者共57例,通过TETS的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型)23例、高...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22年3月由病理结果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TETS)患者共57例,通过TETS的WHO简化病理分型,分为低危组(A、AB、B1型)23例、高危组(B2、B3、C型)34例,并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每个病灶均由两名放射科医生经过协商后,利用ITK-SNAP软件对兴趣区(ROI)进行勾画。使用Python v3.67提取放射组学特征,并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LASSO特征选择方法进行降维和筛选。在训练集中,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多层感知机(MLP)和逻辑回归(LR)构建术前诊断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预测效果,并通过内部测试集验证预测模型。结果共提取了1649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经过Spearman相关系数筛选得到221个差异特征,并通过LASSO方法将其降维至12个组学特征。在测试集中,基于SVM、MLP和LR构建的术前预测模型分别表现出AUC值为0.800、0.868和0.971,其中LR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结论基于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SVM、MLP和LR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病理分型方面展现出较好的预测潜力,其中LR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WHO病理分型 影像组学 支持向量机 多层感知机 逻辑回归
下载PDF
增强CT结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胸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张砚满 张思琦 张青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6-92,共7页
目的分析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在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204例。其中,低危胸腺瘤组患者98例,高危胸腺... 目的分析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在胸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胸腺瘤及胸腺癌患者204例。其中,低危胸腺瘤组患者98例,高危胸腺瘤组患者62例,胸腺癌组患者44例。所有患者行增强CT及MRI-DWI检查。比较3组患者增强CT、MRI-DWI指标情况,分析增强CT联合MRI-DWI诊断胸腺癌的价值;比较高危胸腺瘤组及低危胸腺瘤组增强CT、MRI-DWI量化指标情况,分析增强CT联合MRI-DWI诊断高危胸腺瘤的价值。结果胸腺癌组边界不清楚占比高于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P<0.05),高危胸腺瘤组边界不清楚占比高于低危胸腺瘤组(P<0.05);胸腺癌组最大增强CT值、增强前后CT最大差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均低于低危胸腺瘤组、高危胸腺瘤组(P<0.05),高危胸腺瘤组最大增强CT值、增强前后CT最大差值、ADC值低于低危胸腺瘤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增强CT值、增强前后CT最大差值、ADC值及三者联合诊断胸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8.19%(95%CI:0.451,0.853)、72.73%(95%CI:0.496,0.884)、77.27%(95%CI:0.542,0.913)、81.82%(95%CI:0.590,0.940),特异性分别为71.25%(95%CI:0.599,0.806)、77.50%(95%CI:0.665,0.858)、76.25%(95%CI:0.652,0.848)、92.50%(95%CI:0.838,0.96.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95%CI:0.604,0.817)、0.702(95%CI:0.594,0.810)、0.703(95%CI:0.586,0.821)、0.892(95%CI:0.824,0.960)。高危胸腺瘤组的最大增强CT值、增强前后CT最大差值均低于低危胸腺瘤组(P<0.05),两组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胸腺瘤组的ADC值低于低危胸腺瘤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最大增强CT值、增强前后CT最大差值、ADC值及三者联合诊断高危胸腺瘤的敏感性分别为67.74%(95%CI:0.485,0.827)、70.97%(95%CI:0.518,0.851)、74.19%(95%CI:0.551,0.875)、83.87%(95%CI:0.655,0.939),特异性分别为79.59%(95%CI:0.652,0.893)、73.47%(95%CI:0.587,0.846)、71.43%(95%CI:0.565,0.830)、85.71%(95%CI:0.721,0.93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95%CI:0.603,0.816)、0.701(95%CI:0.588,0.814)、0.722(95%CI:0.608,0.836)、0.900(95%CI:0.835,0.965)。结论最大增强CT值、增强前后CT最大差值联合ADC值诊断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效能良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3
作者 刘香娟 王苑 +1 位作者 张永青 刘文静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4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经乳晕旁切口术... 目的:观察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74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行经乳晕旁切口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12、24h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所用时长以及术后切口瘢痕长度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h,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观察组简化版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的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切口愈合,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 术后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预测胸腺上皮肿瘤恶性程度
4
作者 蔺旭阳 王冉 韩星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恶性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经病理诊断的TET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进行组织学分型(低危型胸腺瘤、高危型胸腺瘤、胸腺癌)及临床分期(Ⅰ~Ⅳ期)。基于^(18)F-FDG PET/CT获...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预测胸腺上皮肿瘤(TET)恶性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经病理诊断的TET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进行组织学分型(低危型胸腺瘤、高危型胸腺瘤、胸腺癌)及临床分期(Ⅰ~Ⅳ期)。基于^(18)F-FDG PET/CT获取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峰值标准摄取值(SUV_(peak))、原发灶SUV_(max)与纵隔血池平均标准摄取值的比值,即靶区本底比值(TBR),分别以SUV=2.5及40%SUV_(max)为阈值,获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_(2.5)、TLG_(40%))及肿瘤代谢体积(MTV_(2.5)、MTV_(40%))。比较不同类型及临床分期TET各代谢参数的差异。针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的代谢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不同组织学分型TET的效能。结果95例中,27例低危型胸腺瘤、15例高危型胸腺瘤、53例胸腺癌;临床分期Ⅰ期28例、Ⅱ期8例、Ⅲ期12例、Ⅳ期47例。不同类型TET间SUV_(max)、SUV_(peak)及TB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危型胸腺瘤及胸腺癌TLG_(2.5)和MTV_(2.5)均高于低危型胸腺瘤(P均<0.05),胸腺癌TLG_(40%)高于低危型胸腺瘤(P<0.05);其他代谢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Ⅳ期TET的SUV_(max)、SUV_(peak)、TBR、TLG_(2.5)、TLG_(40%)、MTV_(2.5)均高于Ⅰ期(P均<0.05),Ⅲ期TET的TLG_(2.5)高于Ⅰ期(P<0.05),不同临床分期TET其余代谢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SUV_(max)、SUV_(peak)及TBR预测低危型与高危型胸腺瘤的AUC分别为0.857、0.840及0.857,预测高危型胸腺瘤与胸腺癌的AUC分别为0.769、0.758及0.755。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可有效预测TET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病理学
下载PDF
不同世界卫生组织胸腺瘤组织学分类和Masaoka-Koga分期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分析
5
作者 董晓英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世界卫生组织胸腺瘤组织学分类(简称WHO分型)和Masaoka-Koga分期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3年12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胸腺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WHO分型和Masaoka-... 目的:分析不同世界卫生组织胸腺瘤组织学分类(简称WHO分型)和Masaoka-Koga分期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23年12月于贺州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胸腺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不同WHO分型和Masaoka-Koga分期胸腺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48例胸腺瘤患者中良性12例,恶性36例,其中A型3例,AB型9例,B1型12例,B2型15例,B3型5例,B2-B3混合型4例。不同WHO分型患者年龄、性别、症状发生率、发病部位、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患者Ki-67≤10%占比大于良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48例胸腺瘤患者中早期35例,晚期13例,其中Ⅰ期7例,Ⅱ期28例,Ⅲ期7例,Ⅳ期6例。不同Masaoka-Koga分期患者年龄、性别、症状发生率、发病部位、Ki-6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患者肿瘤直径>8 cm占比大于早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胸腺瘤患者Masaoka-Koga分期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337,P=0.019),WHO分型与Masaoka分期呈正相关(r=0.407,P=0.004)。结论:胸腺瘤患者Masaoka-Koga分期与肿瘤直径、WHO分型均呈正相关,可通过以上参数评估胸腺瘤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胸腺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世界卫生组织胸腺瘤组织学分类 Masaoka-Koga分期
下载PDF
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17例临床病理与形态学分化谱系分析
6
作者 秦积龙 何萍 +4 位作者 范蕾 林晓东 姚小飞 侯鹏 魏建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s with lymphoid stroma,MNN)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形态学分化谱系。方法收集17例MNN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 目的探讨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s with lymphoid stroma,MNN)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形态学分化谱系。方法收集17例MNN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MNN中男性10例,女性7例,男女比为1.4∶1,年龄5~73岁,中位年龄55岁。肿瘤最大径1.4~6.0 cm,平均3.7 cm。Masaoka分期:Ⅰ期9例,Ⅱ期8例;TNM分级:17例均为Ⅰ期。随访时间2~97个月,平均随访5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镜检:肿瘤呈结节状,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其中11例肿瘤结节细胞巢规则,瘤细胞形态温和。4例见肿瘤结节细胞巢不规则,细胞巢呈舌状及出芽式浸润淋巴样间质,瘤细胞多角形,伴轻~中度异型性。2例见肿瘤结节融合呈巢片状,部分呈条索状及岛状,可见粉刺样坏死,瘤细胞上皮样,核空泡状,见明显大核仁,间质见宽大的胶原纤维。11例为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icronodular thymic thymomas with lymphoid stroma,MNT),4例为不典型MNT,2例为伴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癌(micronodular thymic carcinomas with lymphoid stroma,MNC)。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弥漫表达p40及CK19,间质淋巴细胞表达CD20,不典型MNT灶性表达CD5,p53>40%阳性,MNC弥漫表达CD5、CD117及p53。17例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结论MNN根据肿瘤细胞结节是否规则、细胞学的异型性、核分裂象、坏死及免疫表型特征,形成从良性至恶性(MNT→不典型MNT→MNC)的连续性形态学分化谱系。MNN为低度侵袭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节胸腺瘤 微结节胸腺癌 不典型微结节胸腺瘤 淋巴样间质 分化谱系
下载PDF
胸腺淋巴上皮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陈瑚 黄建平 杨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淋巴上皮癌(thymic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T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4例TLEC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排列成相互吻合的巢团状或条索状,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 目的探讨胸腺淋巴上皮癌(thymic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TL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4例TLEC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细胞排列成相互吻合的巢团状或条索状,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嗜双色性或嗜伊红,细胞核呈空泡状,可见1~3个明显的核仁,核分裂象易见,间质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4/4)、CK5/6(4/4)、p63(4/4)、CD5(1/4)、CD117(2/4)阳性,Syn、CgA阴性,背景淋巴细胞CD3、CD20阳性,TdT阴性。2例PD-L1强阳性,1例弱阳性,1例阴性。原位杂交检测EBER(2/4)阳性。结论TLEC属于罕见的胸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不良,诊断依赖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杂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淋巴上皮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孙桂芝诊疗恶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经验浅析
8
作者 郭秀伟 王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20期2839-2842,2847,共5页
恶性胸腺瘤是进展缓慢的一类特殊肿瘤,患者多合并重症肌无力,目前以手术切除肿瘤配合放化疗和药物治疗为主。孙桂芝教授对恶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有独特的见解,诊疗时辨证论治,或益气健脾,或化痰利湿,或益气养阴,或温补脾肾,或滋补肝... 恶性胸腺瘤是进展缓慢的一类特殊肿瘤,患者多合并重症肌无力,目前以手术切除肿瘤配合放化疗和药物治疗为主。孙桂芝教授对恶性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有独特的见解,诊疗时辨证论治,或益气健脾,或化痰利湿,或益气养阴,或温补脾肾,或滋补肝肾,或活血软坚解毒抗癌,总以扶正与祛邪为原则,兼顾其他,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孙桂芝 经验浅析
下载PDF
胸腺淋巴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9
作者 韩秋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2期181-184,共4页
胸腺淋巴瘤是指发生于胸腺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困难。临床认为,通过影像表现可以清晰地显示胸腺淋巴瘤的肿块大小、位置、范围等信息,对临床制定手术等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从胸腺淋巴瘤... 胸腺淋巴瘤是指发生于胸腺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困难。临床认为,通过影像表现可以清晰地显示胸腺淋巴瘤的肿块大小、位置、范围等信息,对临床制定手术等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从胸腺淋巴瘤的病理特征、CT表现及诊断价值、MRI表现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临床规范诊疗胸腺淋巴瘤提供参考意见,提高胸腺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淋巴瘤 影像学 CT MRI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养正合剂对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过程中类更年期症状的改善效果
10
作者 程小飞 钟诚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8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采用养正合剂治疗对改善类更年期症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00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采用养正合剂治疗对改善类更年期症状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00例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及常规组(50例)。常规组予以康艾注射液治疗,实验组予以养正合剂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与干预20 d后的症候得分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常规组的84.00%(P<0.05)。干预20 d后实验组的失眠、潮热出汗、头痛、心悸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采用养正合剂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类更年期症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正合剂 类更年期 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 激素
下载PDF
甲状腺癌铁死亡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及其潜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仁义 彭书旺 +2 位作者 王永恒 董宇轩 段姗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2-413,共12页
目的:筛选甲状腺癌(TC)差异预后铁死亡基因(PFRGs),构建TC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预后风险模型,并阐述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基因表达及临床数据,从铁死亡疾病数据库(FerrDb)和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 目的:筛选甲状腺癌(TC)差异预后铁死亡基因(PFRGs),构建TC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预后风险模型,并阐述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基因表达及临床数据,从铁死亡疾病数据库(FerrDb)和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获取FRGs,采用R软件筛选TCPFRGs;从TCGA和GTEx数据库获取TC组织和甲状腺组织中PFRGs mRNA表达数据,从人类蛋白图谱(HPA)数据库获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验证PFRGs mRNA和蛋白表达的差异;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time-ROC)曲线和Kaplan-Meier曲线评估PFRGs与TC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计算PFRGs表达的风险评分,纳入TC患者临床数据,进行独立预后分析,并构建Nomogram图;TCGA数据库中PFRGs与各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并筛选共表达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FRGs共表达基因进行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在TC中差异分析筛选出3 317个上调基因和3 456个下调基因,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34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与TC患者的生存和预后相关,其中包括CD44、膜联蛋白A1(ANXA1)和核受体亚家族4A类成员1 (NR4A1)。Kaplan-Meier和time-ROC曲线显示CD44、ANXA1和NR4A1的表达与TC患者生存和预后有关联(P=0.048,P=0.005,P=0.036),且均具有良好的1、3和5年生存预测作用。构建3个基因风险评分系统,风险评分作为TC患者临床预后因子[风险比(HR)=8.882,95%CI:1.561~50.547,P=0.014)],风险评分越高,生存预后越差[P=0.011,ROC曲线下面积(AUC)=0.761、0.767和0.722];风险评分联合TC患者临床特征构建的Nomogram图(C-index=0.938)对TC患者的生存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共表达与富集分析,TC铁死亡主要与其共表达基因(DUSP1、 DUSP5、 DUSP6、 FOS、 IL1RAP、 JUN、 MET、RASGRF1、TGFA、TGFBR1、TNFRSF1A)介导MAPK信号通路,影响MAPK活性和p-MAPK活性,调控MAPK失活。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出的TC差异PFRGs CD44、ANXA1和NR4A1与TC患者生存和预后相关,由3个基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多基因网状调控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铁死亡 风险评分 Nomogram图 生存预后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在鉴别低、高风险胸腺瘤和胸腺囊肿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晶 高艳 +3 位作者 李琼阁 单艺 赵澄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7-731,742,共6页
目的探讨3个b值的胸部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b0-900、ADCb150-900值区分低、高风险胸腺瘤和胸腺囊肿的能力。资料与方法参考术后病理结果,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6例低风险胸腺瘤、8例高... 目的探讨3个b值的胸部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b0-900、ADCb150-900值区分低、高风险胸腺瘤和胸腺囊肿的能力。资料与方法参考术后病理结果,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6例低风险胸腺瘤、8例高风险胸腺瘤和8例胸腺囊肿进行MRI和DWI。测量3组所有占位在ADCb0-900和ADCb150-900图像上的ADC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ADCb0-900、ADCb150-900值鉴别低、高风险胸腺瘤以及低风险胸腺瘤和胸腺囊肿的效能。结果低、高风险胸腺瘤和胸腺囊肿3组占位的ADCb0-900值分别为(2.04±0.50)×10^(-3)mm^(2)/s、(1.21±0.50)×10^(-3)mm^(2)/s和(3.52±0.54)×10^(-3)mm^(2)/s,ADCb150-900值分别为(1.59±0.49)×10^(-3)mm^(2)/s、(0.82±0.15)×10^(-3) mm^(2)/s和(2.73±0.2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低、高风险胸腺瘤的ADC b0-900和ADCb150-900的曲线下面积、Cutoff值、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85、1.35×10^(-3)mm^(2)/s、96.20%、75.00%、71.20%和0.964、1.06×10^(-3)mm^(2)/s、84.60%、100.00%、84.60%;低风险胸腺瘤和胸腺囊肿的ADCb0-900和ADCb150-900的曲线下面积、Cutoff值、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76、2.90×10^(-3)mm^(2)/s、100.00%、96.20%、96.20%和0.976、2.35×10^(-3)mm^(2)/s、100.00%、96.20%、96.20%。结论ADCb0-900和ADCb150-900均能对胸腺囊肿、低、高风险胸腺瘤进行鉴别诊断,ADCb150-900比ADCb0-900区分低、高风险胸腺瘤有更好的表现;DWI的区分能力明显高于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囊肿 低风险胸腺瘤 高风险胸腺瘤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胸腺淋巴瘤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潘越 杜磊 +6 位作者 翟雪 王观筠 徐晓丹 孟晓琳 刘家金 王瑞民 徐白萱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3-978,共6页
背景18F-FDG PET/CT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可显示功能代谢异常及结构的改变,但其在胸腺淋巴瘤鉴别诊断、分期和分型中的作用研究仍相对较少。目的探讨胸腺淋巴瘤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其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 背景18F-FDG PET/CT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可显示功能代谢异常及结构的改变,但其在胸腺淋巴瘤鉴别诊断、分期和分型中的作用研究仍相对较少。目的探讨胸腺淋巴瘤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其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一中心核医学科行PET/CT检查和病理学证实为胸腺淋巴瘤的患者,记录胸腺淋巴瘤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mean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ean)、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和肿瘤-正常肝组织标准摄取值比值(tumor-to-normal liver standard uptake value ratio,SUVR)。以淋巴结和结外器官受累结果进行Ann Arbor分期,并根据主要病理类型进行分组。对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分型、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计85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46例、女性39例,年龄(30.34±14.48)岁。其中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PMBCL)35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sclerosis Hodgkin lymphoma,NSHL)29例,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19例。Ann Arbor分期:Ⅰ期2例,Ⅱ期29例,Ⅲ期10例,Ⅳ期44例。PMBCL、NSHL、T-LBL三组间各项代谢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nn Arbor分期间各代谢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淋巴瘤Ann Arbor分期与各项代谢参数均呈正相关(TLG:rs=0.494,P<0.01;MTV:rs=0.469,P<0.01;SUVR:rs=0.378,P<0.01;SUVmax:rs=0.296,P=0.006;SUVmean:rs=0.273,P=0.012)。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胸腺淋巴瘤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代谢参数TLG、MTV、SUVR与胸腺淋巴瘤Ann Arbor分期中度相关,可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 代谢参数 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单纯胸腺瘤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14
作者 潘相龙 李志华 +3 位作者 吴卫兵 王伟 陈亮 何志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单纯胸腺瘤与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差异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临床和术后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单纯胸腺瘤患者与合...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单纯胸腺瘤与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的临床、病理差异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临床和术后病理资料,对比分析单纯胸腺瘤患者与合并重症肌无力胸腺瘤患者围术期疗效及远期预后之间的差异。结果:共35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单纯胸腺瘤组301例,男139例,女162例,平均年龄(54.11±12.57)岁,平均肿瘤直径(6.42±2.94)cm,Masaoka-Koga分期:Ⅰ期147例(48.8%)、Ⅱ期68例(22.6%)、Ⅲ期15例(5.0%)、Ⅳ期71例(23.6%),腔镜手术比例55.5%,R0切除比例96.3%,后续治疗患者比例21.9%。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组共53例,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74±10.21)岁,平均肿瘤直径(5.12±2.11)cm,Masaoka-Koga分期:Ⅰ期24例(45.3%)、Ⅱ期16例(30.1%)、Ⅲ期4例(7.6%)、Ⅳ期9例(17.0%),腔镜手术比例56.6%,R0切除比例98.1%,后续治疗患者比例13.2%。两组术后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55岁、肿瘤直径≥6 cm、术后病理分型为B型、Masaoka-Koga分期Ⅲ~Ⅳ期及需要后续治疗是影响胸腺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相比单纯胸腺瘤,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更年轻,肿瘤直径更小。完整切除是改善胸腺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准确的病理分型及分期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预后
原文传递
胸腺类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手术复发后经米非司酮治疗缓解一例
15
作者 阚成霞 曲俊生 +2 位作者 侯宁宁 惠宗光 孙晓东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患者,女,55岁,工人,因“乏力2个月,加重1天”于2016年3月13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个月前出现乏力,无头晕、胸闷、多尿、口干、多饮,外院查血钾<2.00 mmol/L(3.50~5.30 mmol/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诊断为“低钾血症”,经... 患者,女,55岁,工人,因“乏力2个月,加重1天”于2016年3月13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个月前出现乏力,无头晕、胸闷、多尿、口干、多饮,外院查血钾<2.00 mmol/L(3.50~5.30 mmol/L,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相同),诊断为“低钾血症”,经补钾对症处理后乏力减轻。1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四肢乏力,于我院查血钾2.09 mmol/L(3.50~5.50 mmol/L),以“低钾血症原因待查”收住院。自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近2个月体重较前增加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胸腺类癌 米非司酮
下载PDF
化生性胸腺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谢树淮 出树强 +2 位作者 陈玮姗 晋龙 黄种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 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 MT)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MT的临床资料,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检测,采用FISH法检测YAP1与MAML2基因融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 探讨化生性胸腺瘤(metaplastic thymoma, MT)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表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MT的临床资料,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检测,采用FISH法检测YAP1与MAML2基因融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发生于前纵隔,1例发生于甲状腺;肿瘤最大径3.2~9.0 cm。肿瘤界限清晰,镜下见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交错分布并相互移行;上皮细胞呈岛状、巢团状排列,胞质丰富、嗜酸性,核沟及核内包涵体易见,细胞轻度异型;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形态温和,似纤维母细胞样。两种类型细胞核分裂象均罕见。免疫表型:上皮细胞CKpan、CK19、p40、p63均呈弥漫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3%~8%。5例行FISH检测,其中4例出现YAP1-MAML2基因融合。结论 MT属于罕见的低度恶性胸腺肿瘤,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检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化生性 临床病理分析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胸腺瘤手术后新发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浩然 方文涛 谷志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941-945,共5页
术前没有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在肿瘤切除术后可能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对这种少见的临床现象尚缺乏全面的认识。研究认为,术后新发重症肌无力是多种形成机制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与胸腺瘤介导异常T细胞与自身免疫抗体的生成、... 术前没有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在肿瘤切除术后可能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对这种少见的临床现象尚缺乏全面的认识。研究认为,术后新发重症肌无力是多种形成机制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与胸腺瘤介导异常T细胞与自身免疫抗体的生成、释放并在外周长期存在有关,也可能与异位胸腺的存在、胸腺瘤的晚期复发有关。术前抗体滴度是其主要的预测因子。治疗策略以抗胆碱酯酶药和激素治疗为主。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对术后新发重症肌无力的发生率、发病机制、预测因子及防治策略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术后新发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WHO简化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郑璇 徐加利 +1 位作者 刘浩 谢宗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图像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WHO简化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5例TETs,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32例与验证集33例。于静脉期图像手动勾... 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CT图像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TETs)WHO简化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5例TETs,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132例与验证集33例。于静脉期图像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数据降维筛选出有效特征并建立影像组学公式,计算每位患者的得分(radscore)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纳入多个CT特征,经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出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的特征并构建CT特征模型。联合具有独立预测价值的CT特征及radscore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在训练集中,纵隔脂肪浸润与radscore共同构建了列线图模型,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02(95%CI:0.838~0.947),在验证集的AUC值为0.824(95%CI:0.652~0.934)。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于TETs WHO简化分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一种无创的术前评估工具辅助临床决策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胸腺上皮性肿瘤 增强CT 列线图
下载PDF
不典型A型胸腺瘤3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陆云龙 王敏健 牛海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7期728-728,F0003,共2页
3病例均为老年男性,年龄65~76岁。均无明显基础性疾病及重症肌无力症状,带瘤生存数年,因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肿物。CT均提示纵隔部位软组织肿块影,内见不均匀强化,见散在斑片状液化区。病例1肿物挤压右胸腔,压迫肺组织(图1)。病例... 3病例均为老年男性,年龄65~76岁。均无明显基础性疾病及重症肌无力症状,带瘤生存数年,因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肿物。CT均提示纵隔部位软组织肿块影,内见不均匀强化,见散在斑片状液化区。病例1肿物挤压右胸腔,压迫肺组织(图1)。病例2见额顶部转移性病灶(图2)。病理检查巨检:均为灰白灰褐色结节状肿物(图3),最大径7 cm~18 cm,包膜完整、光滑,切面灰白灰黄色,部分灰褐色,实性,质中,局部呈多结节状。镜检:均见实片状、腺样、微囊状结构(图4A),可见血管周间隙,周围瘤细胞无栅栏状结构,部分呈分叶状及血管外皮瘤样结构。部分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大小较一致,部分为梭形或短梭形(图4B);部分瘤细胞呈不典型改变(图5A),细胞排列密集,胞质稀少,可见核仁,均见灶性肿瘤性坏死;病例1、2、3核分裂象分别为:6个/mm^(2)、4个/mm^(2)、5个/mm^(2)。其中病例1约15%区域见一些淋巴细胞(图5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不典型A型胸腺瘤 诊断及鉴别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生存及预后因素分析
20
作者 毛迎港 雷霄 +3 位作者 李向柯 杨闽洁 马怡晖 宋丽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T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诊断为NETTs的患者6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入组69例患者... 目的 探讨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T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诊断为NETTs的患者6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入组69例患者主要为男性(78.3%),中位年龄为53岁,中位总生存期(OS)为49.5个月,病灶直径中位值为6.85 cm,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胸部不适(42.1%)。单变量分析显示,Ki-67指数(χ^(2)=15.817,P<0.001)、病理分级(χ^(2)=18.440,P<0.001)、病理分期(χ^(2)=8.666,P=0.004)和是否手术(χ^(2)=6.026,P=0.014)与患者OS有关。多变量分析显示,病理分级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7.133,95%CI:2.183~23.306,P=0.001)。手术是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因素(P=0.009)。结论 NETTs是罕见恶性肿瘤,手术可以改善患者PFS,低病理分级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胸腺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