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1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合并肌少症发病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甘世英 李志刚 +3 位作者 韩晶晶 尹君丽 龙勃 焦作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07-110,共4页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以骨骼肌肌量下降和肌力降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合并肌少症与胰腺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胰腺癌合并肌少症的发生由炎症反应、治疗方式、胰岛素抵抗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所促成。胰腺癌合并肌少症会对患者...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以骨骼肌肌量下降和肌力降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合并肌少症与胰腺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胰腺癌合并肌少症的发生由炎症反应、治疗方式、胰岛素抵抗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所促成。胰腺癌合并肌少症会对患者接受手术和化疗造成不良影响,可降低疗效,延长恢复时间。肌少症也是胰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合并肌少症的胰腺癌患者,及时诊断并予以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等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肌少症 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葡萄糖代谢重编程在胰腺癌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喻悦 王瑜亮 张晓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4-535,572,共13页
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差,生存率低。目前临床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吉西他滨,但随着其耐药性的出现,疗效显著降低。肿瘤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为满足能量和生物原料的需求,出现了代谢途径调整和改变的现象。有氧糖... 胰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差,生存率低。目前临床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吉西他滨,但随着其耐药性的出现,疗效显著降低。肿瘤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为满足能量和生物原料的需求,出现了代谢途径调整和改变的现象。有氧糖酵解异常增强是胰腺癌细胞糖代谢重编程的特征之一,在葡萄糖转运体蛋白和糖酵解关键酶的作用下,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调控化疗耐药。文章对胰腺癌耐药和葡萄糖代谢重编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总结分析其调控机制及信号通路,并归纳靶向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代谢通路的临床前试验和药物开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葡萄糖代谢重编程 有氧糖酵解 化疗耐药
原文传递
温脾化瘀汤联合化疗对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马红 闫弘颖 +1 位作者 杨晓杰 祁颖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温脾化瘀汤联合化疗对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41例)和观察组(采用... 目的分析温脾化瘀汤联合化疗对胰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赤峰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2例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41例)和观察组(采用温脾化瘀汤联合常规化疗,41例)。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缓解情况、中医证候积分、远期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1年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卡氏生活质量量表(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存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温脾化瘀汤可缓解胰腺癌患者病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脾化瘀汤 化疗 胰腺癌 癌胚抗原
下载PDF
上海市乳腺癌患者诊疗现状研究
4
作者 张娟 朱碧帆 +2 位作者 侯晓慧 覃湫珺 金春林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4,35,共5页
目的归纳总结乳腺癌临床专家的访谈材料,探讨乳腺癌患者诊疗现状,为后续的临床科研研究和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家深度访谈方法调研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医院的乳腺外科医生,应用扎根理论归纳总结乳腺癌患者诊疗现状。结果对... 目的归纳总结乳腺癌临床专家的访谈材料,探讨乳腺癌患者诊疗现状,为后续的临床科研研究和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专家深度访谈方法调研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医院的乳腺外科医生,应用扎根理论归纳总结乳腺癌患者诊疗现状。结果对4名专家的访谈材料进行三级编码,梳理出15个初始类属,归纳总结为乳腺癌患者发病情况、基本特征、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及诊疗方面面临的挑战4个主要类属,最终形成乳腺癌患者人群特征和乳腺癌患者治疗情况2个核心类属。结论上海市乳腺癌就诊患者呈现年轻化、早期化趋势,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在创新药发展及保障政策方面仍面临一定挑战。应加强各部门、各环节联动,不断揭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坚持乳腺癌早诊早治,加强规范化诊疗工作,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最大程度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诊疗现状 定性研究
下载PDF
ISG15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黄丽芳 宋建华 +3 位作者 韦翠容 林子芹 杨达平 粟连秀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HCC患者100例,根据ISG15蛋白表达水平将其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 目的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HCC患者100例,根据ISG15蛋白表达水平将其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ISG15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不同ISG15蛋白表达水平患者生存情况。结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SG1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5.00±1.69)、(3.78±1.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6,P<0.001)。不同肿物大小、HBV-DNA拷贝数及分化程度患者ISG15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40.5个月,生存率为70.83%,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为33.0个月,生存率为24.3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80,P=0.0016)。结论ISG15蛋白在HCC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抵抗HBV病毒复制、抑制癌细胞分化过程中具有相关作用。ISG15蛋白表达与临床预后相关,低表达者生存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干扰素刺激基因15 预后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在心理弹性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6
作者 胡晓丹 曹鑫彦 聂莹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在心理弹性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4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刍性沉思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与希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胰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希望水平...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在心理弹性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4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反刍性沉思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与希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胰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希望水平、心理弹性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目的性沉思与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呈正相关,侵入性沉思与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呈负相关(P<0.05);心理弹性对目的性沉思的标准化总效应为0.836,目的性沉思的中介效应值为0.316,占总效应比值为37.80%;心理弹性对侵入性沉思的标准化总效应为0.653,侵入性沉思的中介效应值为0.246,占总效应比值为37.67%。结论胰腺癌患者反刍性沉思与希望水平及心理弹性存在一定关联,临床可通过开展心理弹性干预与希望水平提升帮助患者由侵入性沉思逐渐转变为目的性沉思,坚定自身信念,积极面对当前处境,实现理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反刍性沉思 心理弹性 希望水平
下载PDF
微RNA-142-5p与E2F7基因的关系及其影响胰腺癌增殖、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阿木提江·马合木提 郑坚江 迪里夏提·阿力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6期16-21,42,共7页
目的探讨微RNA-142-5p(miRNA-142-5p)与E2F7基因的关系及其影响胰腺癌(PC)增殖、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P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并比较PC患... 目的探讨微RNA-142-5p(miRNA-142-5p)与E2F7基因的关系及其影响胰腺癌(PC)增殖、侵袭、转移的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PC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并比较PC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miR-142-5p的表达情况,比较人PC细胞系(CFPAC-1、SW1990、Capan-1、PANC-1)和正常胰管上皮细胞系(HPDE)中miR-142-5p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并比较PC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E2F7 mRNA的差异,比较Capan-1、PANC-1细胞E2F7 mRNA的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比较Capan-1、PANC-1细胞中E2F7蛋白的差异。通过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42-5p与E2F7基因的结合位点,同时设置转染miR-142-5p模拟物的miR-142-5p mimics组和转染无意义序列的NC组,两组分别共转染E2F7基因野生型(wt)及突变体(mut),采用双萤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42-5p与E2F7基因的靶向关系。将Capan-1细胞设为NC组、si-E2F7组、E2F7组及miR-142-5p mimics+E2F7组,采用CCK-8、流式细胞仪、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各组细胞活力、凋亡、迁移、侵袭情况。选取20只雄性BALB/c裸鼠(4~6周龄)用于建立裸鼠异种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C裸鼠组、si-E2F7裸鼠组、E2F7裸鼠组及miR-142-5p mimics+E2F7裸鼠组,每组5只。将5×10^(6)个相应处理的PC细胞与100μl的人工基膜混合后皮下注射于裸鼠前腿下方的皮肤,于注射后第30天处死四组动物,比较四组肿瘤体积及重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肿瘤转移能力。结果PC患者癌组织miR-142-5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E2F7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CFPAC-1、SW1990、Capan-1、PANC-1细胞miR-142-5p表达低于HPDE细胞(P<0.05)。Capan-1、PANC-1细胞E2F7 mRNA及其蛋白表达高于HPDE细胞(P<0.05)。Starbase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miR-142-5p与E2F7基因的3’非翻译区存在互补。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共转染E2F7-wt后,miR-142-5p mimics组萤光素酶活性低于NC组(P<0.05);共转染E2F7-mut后,miR-142-5p mimics组萤光素酶活性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F7组E2F7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细胞活力、划痕愈合面积、相对侵袭细胞数均高于NC组,细胞凋亡率低于NC组(P<0.05)。miR-142-5p mimics+E2F7组E2F7mRNA及其蛋白表达、细胞活力、划痕愈合面积、相对侵袭细胞数均低于E2F7组,细胞凋亡率高于E2F7组(P<0.05)。E2F7裸鼠组肿瘤体积、重量高于NC裸鼠组,miR-142-5p mimics+E2F7裸鼠组肿瘤体积、重量低于E2F7裸鼠组(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E2F7裸鼠组肿瘤具有较强的转移能力,而miR-142-5p mimics+E2F7裸鼠组肿瘤的转移能力较差。结论miR-142-5p可能通过靶向E2F7基因影响P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142-5p E2F7基因 胰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KYNU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夏菊芳 刘洪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研究犬尿氨酸酶(kynureninase,KYNU)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9例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及影像学诊断为可切除胰腺癌... 目的研究犬尿氨酸酶(kynureninase,KYNU)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于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9例可切除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学及影像学诊断为可切除胰腺癌,肿瘤TNM分期为Ⅰ~Ⅲ期,术前均为接受新辅助治疗,收集其胰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距离癌灶≥4 cm)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KYNU蛋白表达及癌组织中CD8^(+)TILs,CD103^(+)TILs,CD68^(+)TAMs,CD204+TAMs和CD11c+DCs浸润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KYNU mRNA的相对表达量,Pearson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KYNU mRNA表达与免疫浸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KYNU蛋白阳性率(77.6%)及mRNA表达量(2.9±0.7)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8.8%,0.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8,t=17.088,均P<0.05);KYNU高表达组CD8^(+)TILs,CD103^(+)TILs,CD68^(+)TAMs,CD204+TAMs及CD11c+DCs的浸润数目显著高于KYNU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33~5.806,均P<0.05);胰腺癌中KYNU mRNA表达与CD8^(+)TILs,CD103^(+)TILs,CD68^(+)TAMs,CD204+TAMs及CD11c+DCs的浸润数目呈正相关(r=0.514,0.502,0.319,0.415,0.438,均P<0.05);KYNU高表达组累积OS及累积DFS显著低于KYNU低表达组(20.0%vs 42.9%,14.3%vs 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4.358,4.273,P=0.039,0.04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HR:1.653,95%CI:1.294~1.937)、低分化(HR:1.671,95%CI:1.284~2.003)、淋巴结转移(HR:1.582,95%CI:1.117~1.896)、KYNU高表达(HR:1.591,95%CI:1.106~1.902)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KYNU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胰腺癌免疫浸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胰腺癌预测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犬尿氨酸酶 免疫浸润
下载PDF
炭疽毒素受体2表达受miR-145-5p调控在胰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林 邓大炜 +4 位作者 兰川 刘胜 唐豪佑 黄孝彬 李建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探讨炭疽毒素受体2(anthrax toxin receptor 2,ANTXR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和细胞功能,验证miR-145-5p在胰腺癌细胞中调控ANTXR2的作用机制。方法:分析GEO和TCGA数据库中胰腺癌的转录数据和临床数据。通过CCK-8... 目的:探讨炭疽毒素受体2(anthrax toxin receptor 2,ANTXR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和细胞功能,验证miR-145-5p在胰腺癌细胞中调控ANTXR2的作用机制。方法:分析GEO和TCGA数据库中胰腺癌的转录数据和临床数据。通过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进行细胞功能验证。采用miRNA靶点预测数据库反向预测可能通过ceRNA机制抑制ANTXR2表达的miRNA,并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结果:ANTXR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均上调(均P<0.05),ANTXR2上调预示着原发肿瘤等级(P<0.05)、肿瘤细胞分化等级(P<0.05)和总体生存期(P<0.05,HR=1.72)均较差。ANTXR2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均P<0.05)。ANTXR2是miR-145-5p下游的靶标(P<0.01),miR-145-5p可以通过抑制ANTXR2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ANTXR2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过表达,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且与患者预后有关。miR-145-5p通过调控ANTXR2的表达抑制其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毒素受体2 miR-145-5p 增殖 迁移和侵袭 胰腺癌
原文传递
双能CT细胞外容积分数在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武凌宇 白潇涵 +2 位作者 余静 史红媛 徐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在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 目的:探讨双能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在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2月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IPMN,且术前1个月内行DECT检查的患者57例(良性组28例,恶性组29例)。测量平衡期病灶周围1 cm范围内的胰腺实质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及同一层面腹主动脉IC,依据(IC_(胰腺)/IC腹主_(动脉))×(1-红细胞比容)的公式计算DECT-ECV。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影像模型、临床模型及影像联合临床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并使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ECT-ECV、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升高、有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史是恶性IPMN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模型(DECT-ECV)、临床模型(CA19-9升高及有AP病史)、影像联合临床模型(DECT-ECV、CA19-9升高及有AP病史)诊断恶性IPM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759、0.884。影像联合临床模型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临床模型(P=0.007)。结论:病灶周围胰腺实质的DECT-ECV参数可以提高良恶性IPMN的鉴别诊断效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细胞外容积分数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不典型CT表现及鉴别诊断
11
作者 胡锦卓 王颖 +3 位作者 纪淙山 董亚琳 李亚妮 王锡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不典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经病理诊断为胰腺MCN而术前影像表现不典型的17例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症状、CT表现及术前诊断等。结果 17例患者中伴有临床症状13例,术前CT检查发现病变位于...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MCN)的不典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经病理诊断为胰腺MCN而术前影像表现不典型的17例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症状、CT表现及术前诊断等。结果 17例患者中伴有临床症状13例,术前CT检查发现病变位于胰腺头颈部7例,体尾部10例;单囊单房样5例,多囊单房样3例,伴有明显实性成分7例,囊壁增厚6例,瘤内出血3例、伴有胰管和(或)胆管扩张8例、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淋巴结肿大/血管侵犯等侵袭性征象5例。CT术前诊断为囊腺瘤4例,囊腺瘤/囊肿2例,胰腺恶性肿瘤(胰腺癌/囊腺癌/转移)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瘤1例,囊(实)性肿物7例。结论 胰腺MCN不典型表现多种多样,良性胰腺MCN可伴有明显实性成分,囊壁增厚、瘤内出血、胰管扩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淋巴结肿大/血管侵犯等不典型侵袭性特征,恶性胰腺MCN可无侵袭性间接征象、无肿瘤标记物升高等。认识其不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有利于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黏液性囊性肿瘤 不典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特殊表现胰岛素瘤的临床护理体会
12
作者 孙蔚 孔建峰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2期184-184,F0003,共2页
胰岛素瘤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本文对1例特殊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诊治和护理要点,结果发现,该病诊断和处理具有特殊性,应根据本病的特点进行治疗和护理,以获得满意治疗... 胰岛素瘤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本文对1例特殊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诊治和护理要点,结果发现,该病诊断和处理具有特殊性,应根据本病的特点进行治疗和护理,以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护理 特殊表现
下载PDF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13
作者 Piero Alberti David Martin +1 位作者 Georgios Gemenetzis Rowan Parks 《Laparoscopic, Endoscopic and Robotic Surgery》 2023年第3期83-90,共8页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are a rare and complex group of neoplastic lesions that develop from pancreatic islet cells.Their incidence 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Due to its complex...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are a rare and complex group of neoplastic lesions that develop from pancreatic islet cells.Their incidence ha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Due to its complex nature and pathophysiological behaviour,surgical management continues to evolve.Surgery remains the cornerstone of treatment for most non-functional and functional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urs,while lymphadenectomy remains a controversial subject.Different techniques,such as pancreas-preserving and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es,continue to evolve and offer the same overall outcomes as open surgery.This comprehensive review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current and most up-todate classification and staging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urs,explores the rationale for nonsurgical and surgical management,and focuses on surgical treatment and more specifically,on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on-functional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urs Functional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urs LYMPHADENECTOM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Pancreas preserving techniques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胰腺导管腺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研究
14
作者 徐茂丽 阮志兵 +3 位作者 刘欢 孟婷 夏小梅 犹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30-183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DAC)病理分化程度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为PDAC患者138例,分为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分别在术前增强CT的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对肿块进行手动全层勾画,并提取...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DAC)病理分化程度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选取术后病理证实为PDAC患者138例,分为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分别在术前增强CT的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对肿块进行手动全层勾画,并提取纹理特征。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算法(mRMR)、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逐步回归算法进行特征的降维、筛选,分别构建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和K最邻近四种机器学习预测模型,以5折交叉验证的方法对四种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绘制ROC曲线评价四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临床及常规CT特征对PDAC分化程度无预测意义。基于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分别构建预测PDAC分化程度的Logistic回归模型、K最邻近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四种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训练组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67、0.87、0.95,外部验证组AUC分别为0.70、0.54、0.65、0.63。结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可用于术前预测PDAC病理分化程度,其中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具有相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病理分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模型构建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胰腺癌差异表达基因
15
作者 李威倩 陈奕明 +3 位作者 张文婷 苏莹珍 帅红艳 Yu Xin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4-30,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对GEO数据库信息进行分析,探索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下载胰腺癌基因表达谱芯片GSE107610,利用R语言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相关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利用Cyto...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对GEO数据库信息进行分析,探索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下载胰腺癌基因表达谱芯片GSE107610,利用R语言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相关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验证样本差异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筛选出的4个核心基因进行验证。结果:71个差异基因中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54个。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水解、酒精代谢、外源性代谢、消化、免疫系统的调节等过程。核心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和GEO数据库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成功挖掘到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经验证上述差异基因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一致,为确定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生物信息学 GEO数据库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胰岛素瘤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健 贾伟平 +6 位作者 包玉倩 陆蔚 马晓静 喻明 潘洁敏 胡承 项坤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1-784,共4页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血糖谱的特点,探讨CGMS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GMS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胰岛素瘤组)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分析CGMS的平均血糖水平(MBG)、M-valueof Schlichtkrull(M-... 目的分析胰岛素瘤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血糖谱的特点,探讨CGMS在胰岛素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CGMS对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胰岛素瘤组)进行连续3 d的血糖监测,分析CGMS的平均血糖水平(MBG)、M-valueof Schlichtkrull(M-value)、血糖分布频率及低血糖事件,监测结果与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糖尿病组)及6例正常糖调节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胰岛素瘤组M-valu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MBG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M-value及MBG均高于胰岛素瘤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②6例胰岛素瘤患者CGMS监测期间共发生36次低血糖事件,持续时间为3.6 h/d,其中21次(58.3%)发生于夜间;5例糖尿病患者共发生7次低血糖事件,持续时间为0.17 h/d,其中4次(57.1%)发生于夜间。③对照组99.2%的血糖波动于3.9~7.8 mmol/L;胰岛素瘤组血糖2.8~3.9mmol/L及≤2.8 mmol/L的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1),而7.8~11.1 mmol/L及≥11.1 mmol/L的分布频率则低于糖尿病组(P<0.05和P<0.01)。结论CGMS可进一步分析低血糖的时间分布、类型及原因,结合M-value等血糖参数,有助于胰岛素瘤诊断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糖尿病 低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下载PDF
定量CT参数对胰腺癌患者恶病质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李培 刘艳 +3 位作者 赵亚子 李云成 吕磊 翟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17-621,共5页
目的通过定量CT有关参数诊断胰腺癌患者恶病质。方法使用定量CT检测64名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脂肪面积(fat area,FA)、肌肉面积(muscle area,MA)、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及腹内总脂肪面积(tota... 目的通过定量CT有关参数诊断胰腺癌患者恶病质。方法使用定量CT检测64名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脂肪面积(fat area,FA)、肌肉面积(muscle area,MA)、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及腹内总脂肪面积(total fat area,TFA)、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以及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对比治疗前后FA、MA、MFI、TFA、VFA、SFA及BMD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定量CT参数诊断胰腺癌患者恶病质的诊断效能。结果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身体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身体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BMD、cSFA为胰腺癌患者恶病质的危险因素。cBMD、cSFA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19(95%CI:0.835~1.000)。结论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身体组分均有明显变化,cBMD、cSFA能够很好地诊断胰腺癌恶病质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胰腺肿瘤 恶病质 诊断
下载PDF
抑制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Survivin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宰红艳 易小平 +3 位作者 李宜雄 龙学颖 曹丽平 刘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249,共8页
目的:探讨同时抑制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Sur-vivin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吉西他滨(Ge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与单独抑制XIAP或Survivin表达的策略进行对比。方法:运用前... 目的:探讨同时抑制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Sur-vivin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吉西他滨(Ge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与单独抑制XIAP或Survivin表达的策略进行对比。方法:运用前期实验构建的XIAP-shRNA慢病毒(LV-X)和Survivin-shRNA慢病毒(LV-S),分别建立XIAP和/或Survivin表达稳定抑制的胰腺癌Panc-1细胞株,即Panc-1-X、Panc-1-S和Panc-1-XS。运用Real-timePCR和半定量Western blot分别检测XIAP和Surviv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以细胞计数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aspase-3/7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对Gem的化疗敏感性。结果:成功建立了XIAP和/或Survivin表达稳定抑制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XIAP和Survivin同时稳定抑制后,Panc-1的增殖能力显著受到抑制,Panc-1-XS组的克隆形成率为10.12%±1.33%,显著低于对照组Panc-1-XncSnc组(96.61%±7.89%)和Panc-1组(100.28%±8.97%,P<0.05)。用0.5 mg/L Gem处理24 h后,Panc-1-XS组的Caspase-3/7相对活性明显升高至15.02±0.57,显著高于Panc-1组与Panc-1-XncSnc组(分别为8.87±0.19和9.05±0.23,P<0.05);Panc-1-XS组的细胞凋亡率为24.09%±2.75%,显著高于对照组Panc-1-XncSnc及Panc-1组(分别为12.09%±1.97%和12.06%±1.22%,P<0.05)。Panc-1-XS组的IC50值为(0.47±0.04)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anc-1-XncSnc的(2.18±0.13)mg/L及Panc-1组的(2.13±0.18)mg/L(P<0.05),对Gem的化疗敏感性显著增强。进一步检测显示,Panc-1-XS组的IC50值为(0.47±0.04)mg/L,均显著低于Panc-1-X组的(0.76±0.07)mg/L和Panc-1-S组的(0.87±0.09)mg/L(P<0.05)。结论:同时稳定抑制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XIAP和Survivin的表达,能显著抑制Panc-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其Gem化疗敏感性,并明显优于XIAP或Survivin表达单独抑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细胞增殖 药物疗法 抗药性 肿瘤
下载PDF
棕榈酸诱导胰岛素瘤细胞MIN6细胞凋亡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威 曹翠平 +3 位作者 陈颖 张丹 韩玲玲 刘国良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及其磷酸化在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素瘤细胞MIN6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胰岛素瘤细胞MIN6分别在含有不同棕榈酸浓度(0~0.5 mmol/L)的DMEM高糖培养基中孵育,培养基中加或不加PI3K/PKB的阻断剂LY294002;TUNEL法观察凋亡并计数...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及其磷酸化在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素瘤细胞MIN6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胰岛素瘤细胞MIN6分别在含有不同棕榈酸浓度(0~0.5 mmol/L)的DMEM高糖培养基中孵育,培养基中加或不加PI3K/PKB的阻断剂LY294002;TUNEL法观察凋亡并计数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MIN6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PKB)及其磷酸化蛋白p-PKB(Ser473)的表达;RT-PCR法检测BAX、BCL-2mRNA的表达。结果MIN6细胞凋亡随着培养基中棕榈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LY294002可增强其凋亡程度;棕榈酸抑制MIN6细胞的PKB在473位丝氨酸位点的磷酸化,抑制BCL-2mRNA的表达并促进BAXmRNA的表达。结论棕榈酸可能通过抑制PKB磷酸化的激活而诱导糖尿病时胰岛β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蛋白激酶B 胰岛素瘤细胞株MIN6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