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C9A3-AS1调控miR-148a-3p/ROCK1信号轴影响肾癌细胞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向威 吕磊 +2 位作者 郑福鑫 章传华 袁敬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检测lncRNA 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与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促进肾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应用GEPIA2在线软件(http://gepia2.cancer-pku.cn/)分析TCGA数据库中SLC9... 目的检测lncRNA 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与肾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促进肾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应用GEPIA2在线软件(http://gepia2.cancer-pku.cn/)分析TCGA数据库中SLC9A3-AS1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LC9A3-AS1在不同肾癌细胞系、24例ccRCC组织与癌旁正常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敲低SLC9A3-AS1表达对肾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与迁移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SLC9A3-AS1与miR-148a-3p/ROCK1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GEPIA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相较正常肾脏组织,SLC9A3-AS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qRT-PCR结果显示,相较癌旁正常肾脏组织,SLC9A3-AS1在24例ccRCC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1);相较永生化肾小管上皮细胞,SLC9A3-AS1在4种肾癌细胞系中表达均显著上调,以786-O细胞最为显著(P<0.01)。干扰SLC9A3-AS1表达,可显著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而下调N-cadherin、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过表达miR-148a-3p可显著抑制786-O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SLC9A3-AS1可特异性结合miR-148a-3p,后者进一步靶向结合ROCK1 mRNA的3′UTR区域;过表达miR-148a-3p可明显下调ROCK1 mRNA的表达水平,敲低miR-148a-3p表达则产生相反的效应;敲低SLC9A3-AS1表达可显著下调786-O细胞中ROCK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下调miR-148a-3p表达可部分逆转SLC9A3-AS1沉默对786-O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SLC9A3-AS1在ccRCC中通过调控miR-148a-3p/ROCK1轴发挥促癌作用,有望成为ccRCC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SLC9A3-AS1 miR-148a-3p ROCK1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miR-199a-5p通过抑制ZIK1/MAP3K11调节肾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1
2
作者 志宏 刘锁 +3 位作者 塔娜 白乌恩毕力格 王磊 王超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135-2140,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中miR-199a-5p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BM-MSCs-Exo),电子...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中miR-199a-5p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BM-MSCs-Exo),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CD9和CD63。CCK-8法检测RCC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增殖速度,Transwell法检测RCC细胞的侵袭能力,q-PCR法检测miR-199a-5p以及ZIK1和MAP3K11的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9a-5p以及ZIK1和MAP3K11基因的3’UTR区域靶向结合。结果:BM-MSCs-Exo电镜下呈圆形囊泡状,直径约100 nm,且高表达CD9和CD63,RCC细胞摄取BM-MSCs-Exo后增殖和侵袭能力均被抑制,过表达miR-199a-5p的BM-MSCs-Exo能显著抑制R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BM-MSCs-Exo中的miR-199a-5p后能缓解BM-MSCs-Exo对RCC的抑制作用,且发现过表达miR-199a-5p的BM-MSCs-Exo能显著降低ZIK1和MAP3K11的mRNA表达,而在BM-MSCs-Exo中抑制miR-199a-5p有相反作用。结论:BM-MSCs-Exo通过向RCC细胞转运miR-199a-5p抑制ZIK1和MAP3K11的表达,进而抑制R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199a-5p
下载PDF
抑制miRNA-376c-3p对肾透明细胞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镡云辉 赵蓉 +2 位作者 刘志明 卓奥 刘唐兴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探究miRNA-376c-3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人ccRCC细胞系786-O、Caki-1、SN12-PM6、ACHN及正常人近段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中miRNA-376c-3p的表达。体外培养786-O细胞,随机分... 目的探究miRNA-376c-3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人ccRCC细胞系786-O、Caki-1、SN12-PM6、ACHN及正常人近段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中miRNA-376c-3p的表达。体外培养786-O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376c-3p inhibitor组(转染miR-376c-3p inhibitor)、miR-376c-3p mimics组(转染miR-376c-3p mimics)、阴性对照组(转染miR-376c-3p阴性对照),分组转染后以RT-PCR检测4组细胞miRNA-376c-3p表达;以Ki67免疫荧光染色、集落生成实验检测4组786-O细胞增殖;以TUNEL染色检测4组786-O细胞凋亡;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4组786-O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并比较其Bax/Bcl-2。于右腋窝皮下接种上述4组786-O细胞建立其裸鼠移植瘤模型,3周后测定其肿瘤体积与质量;以Ki67免疫荧光染色、TUNEL染色分别检测4组裸鼠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与HKC细胞比较,ccRCC细胞系786-O、Caki-1、SN12-PM6、ACHN中miR-376c-3p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miR-376c-3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率与集落形成率、肿瘤体积与质量、裸鼠肿瘤组织Ki67阳性比升高(P<0.05),细胞miR-376c-3p相对表达、Bax/Bcl-2与凋亡率、裸鼠肿瘤组织TUNEL阳性比降低(P<0.05);miR-376c-3p mimics组细胞增殖率与集落形成率、肿瘤体积与质量、裸鼠肿瘤组织Ki67阳性比降低(P<0.05),细胞miR-376c-3p相对表达、Bax/Bcl-2与凋亡率、裸鼠肿瘤组织TUNEL阳性比升高(P<0.05);阴性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制miRNA-376c-3p可削弱ccRCC细胞增殖及集落生成活性,促进其凋亡,并在裸鼠体内抑制其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376c-3p 肾透明细胞癌 肾细胞 肿瘤细胞 生长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术后预后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飞 问晓东 +2 位作者 柴红强 吴明 庞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4-341,共8页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为未来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术后预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下载相关病例数据(n=7893),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数据按7∶3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验证组,利用统计学方...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为未来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术后预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下载相关病例数据(n=7893),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数据按7∶3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验证组,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中所包含的临床病例信息,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局部进展期肾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OS)及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CSS)列线图模型。运用一致性指数、曲线下面积、内外部验证以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疾病进展类型、TNM分期、阳性淋巴结数目、婚姻状态以及病理类型与患者OS及CSS显著相关(P<0.001),利用上述预测因子,构建患者OS列线图模型并内部验证1、3、5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9、0.721及0.715,构建CSS列线图模型并内部验证1、3、5年AUC分别为0.802、0.745和0.735;患者OS列线图模型外部验证1、3、5年AUC分别为0.792、0.628及0.620,CSS列线图外部验证1、3、5年AUC分别为0.943、0.803和0.737,模型区分度与准确度良好。结论本列线图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对临床个体化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肾癌 监测流行病学 列线图 预后因素 预测模型 总生存时间 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
下载PDF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肾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娜 张艳阁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肾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118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9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弓状韧带... 目的探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肾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118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9例。2组患者均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心率、平均动脉压)、苏醒后疼痛程度[采用疼痛强度数字分级法(NRS)评估]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及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T_(0)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_(1)、T_(2)、T_(3)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T_(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T_(3)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T_(1)、T_(2)、T_(3)时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波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后2、6、12 h NR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至苏醒后24 h均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时点NR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使用量较少,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较长,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肾癌手术患者术中使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轻术后疼痛,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全身麻醉
下载PDF
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局部反复复发肾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常晓峰 王焕民 +5 位作者 王佳荣 孟德光 秦红 杨维 成海燕 朱志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观察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反复复发肾母细胞瘤的腹腔局部控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目的观察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对反复复发肾母细胞瘤的腹腔局部控制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及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6例反复复发的肾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等)、既往治疗经过、治疗方案以及本中心(北京与保定两个病区)手术、热灌注、术后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6例反复复发的肾母细胞瘤患儿均为单侧病变,5例行根治性瘤肾切除术,1例行保留肾脏肿瘤剥除术。4例直接接受手术,参考COG分期,其中2例为Ⅲ期,行化疗+放疗;2例为Ⅱ期,予以化疗;另2例术前予以化疗,参考SIOP分期,术后诊断为Ⅱ期,术后仅行化疗。初次复发时间最短为术后1.5个月,最长为术后10个月,其中3例为原位复发,2例为腹盆腔单发种植病灶,1例为肠系膜多发病变。在治疗过程中,6例复发部位均位于腹盆腔,未见远处转移,且均接受了手术切除;5例进行了局部放疗;6例术后均采用了强于初次化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6例在本中心治疗过程中均接受了细胞减灭术+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术中、术后均未见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4(2,32)个月,其中4例长期生存,2例死于肿瘤进展。结论局部反复复发的肾母细胞瘤预后差,在化疗的辅助下,CRS+HIPEC可以最大程度杀灭可能残存的肿瘤细胞,更有利于肿瘤局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肾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肾切除术联合MayoⅢ~Ⅳ级静脉瘤栓取栓术不同手术方式中的临床作用
7
作者 杨捷 冯杰莉 +2 位作者 张树栋 马潞林 郑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1-635,共5页
目的: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肾切除术联合下腔静脉MayoⅢ~Ⅳ级瘤栓取栓术不同手术方式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联合MayoⅢ~Ⅳ级瘤栓取栓... 目的: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肾切除术联合下腔静脉MayoⅢ~Ⅳ级瘤栓取栓术不同手术方式中的临床作用。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联合MayoⅢ~Ⅳ级瘤栓取栓手术的患者28例,其中,机器人手术16例,腹腔镜手术2例,开腹手术10例,收集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机器人手术的患者中有9例采用TEE,其中7例术中TEE影像结果较术前发生变化,包括2例术中TEE提示瘤栓进入右心房,2例显示下腔静脉瘤栓由MayoⅢ级升至Ⅳ级,3例提示瘤栓与下腔静脉粘连,及时调整了手术方案;开腹手术的患者中有6例采用TEE,其中4例术中TEE提示Mayo分级较术前发生变化,包括3例提示瘤栓与下腔静脉粘连,1例提示瘤栓伴血栓形成,调整了手术方案,旷置或节段性切除瘤栓;腹腔镜手术的2例患者未采用术中TEE。术中采用TEE的作用包括开腹手术术中探查结合TEE监测瘤栓切除过程,机器人手术完全通过TEE监测瘤栓脱出,术中TEE还实时监测患者循环状态和心脏功能变化。结论:肾切除术联合MayoⅢ~Ⅳ级瘤栓取栓术的不同术式中,术中TEE均可再次确定瘤栓分级、粘连程度,并实时动态跟踪取栓过程,监测患者循环状态和心脏功能变化,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其临床应用仍不足,建议这类手术均采用术中T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MayoⅢ~Ⅳ级瘤栓 肾切除术 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PD-L1及微血管密度在肉瘤样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赵媛 陈红 +2 位作者 谢燕 李宁 金木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情况,为肉瘤样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CD31及CD34在16例肉瘤样肾细胞癌(癌成分均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情况,为肉瘤样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CD31及CD34在16例肉瘤样肾细胞癌(癌成分均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并评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16例肿瘤中CD31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肉瘤样肾细胞癌区域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不伴肉瘤样分化的区域,微血管密度计数分别为68.6±25.8 vs 38.7±16.0(t=3.931,P=0.0005)和69.5±28.1 vs 40.1±18.4(t=3.506,P=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肉瘤样区域PD-L1表达水平高于非肉瘤样区域,CPS分别为34.7±26.9和25.9±2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肉瘤样肾细胞癌中,肉瘤样区域微血管密度和PD-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肉瘤样区域,提示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为此类肿瘤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肾细胞癌 PD-L1 微血管密度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诊断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犯下腔静脉壁
9
作者 祝安惠 侯小艳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0-584,共5页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诊断肾细胞癌(RCC)伴下腔静脉(IVC)癌栓侵犯IVC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RCC伴IVC癌栓患者,根据癌栓是否侵犯IVC壁分为侵犯组(n=40)及无侵犯组(n=31);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和PET/CT特征,分析...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诊断肾细胞癌(RCC)伴下腔静脉(IVC)癌栓侵犯IVC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RCC伴IVC癌栓患者,根据癌栓是否侵犯IVC壁分为侵犯组(n=40)及无侵犯组(n=31);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和PET/CT特征,分析各指标诊断癌栓侵犯IVC壁的效能。结果 组间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癌栓比、癌栓最大横径、长径,以及病理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癌栓比和癌栓最大横径为RCC伴IVC癌栓侵犯IVC壁的影响因素(P均<0.05)。以1.33为最佳截断值,根据癌栓比诊断RCC伴IVC癌栓侵犯IVC壁的敏感度为47.50%,特异度为87.10%,AUC为0.70;以3.45 cm为最佳截断值,根据癌栓最大横径诊断的敏感度为65.00%,特异度为87.10%,AUC为0.81;二者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77.40%,AUC为0.86。结论 以^(18)F-FDG PET/CT所获癌栓比及癌栓最大横径可用于术前诊断RCC伴IVC癌栓侵犯IVC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腔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发生肾癌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
10
作者 刘光明 岳明豪 +1 位作者 赵杰 刘谦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发生肾癌的临床特征和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23年3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27例肾移植受者发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2例。27例患者中24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包括1例行双侧肾...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发生肾癌的临床特征和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23年3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27例肾移植受者发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例、女性2例。27例患者中24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包括1例行双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3例行保守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开放、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并对患者的诊疗过程、病理特征和手术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中位时间为148(100~210)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7(4~10)天。24例手术患者为原肾肾癌,肿瘤直径平均为(4.03±2.49)cm,其中6例为肾乳头状细胞癌、1例为肾嫌色细胞癌、17例为肾透明细胞癌。3例行保守治疗中的1例患者发现移植肾肿物,行穿刺活检病理为肾透明细胞癌。27例患者的临床TNM分期分别为T1aN0M0为18例、T1bN0M0为4例、T2aN0M0为2例、T4N1M1为3例。患者首次诊断肿瘤的平均年龄为(51.21±7.60)岁。至移植前中位透析时间为19(1.2~72.0)个月,诊断肿瘤至移植手术的中位时间为95(12~180)个月。2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7(3~147)个月,随访至129个月和95个月后有2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肺炎和脓毒血症。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肾癌患者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有多发、囊性变、坏死倾向,重视规范的随访及确定预防性切除术时机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泌尿生殖系统 肾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单侧肾母细胞瘤新辅助化疗后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初步疗效分析
11
作者 姚伟 宋治莹 +3 位作者 杨家健 李凯 沈剑 董岿然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治疗单侧肾母细胞瘤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7例单侧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均行新辅助化疗及NSS。收集患儿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治疗单侧肾母细胞瘤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7例单侧肾母细胞瘤患儿临床资料,均行新辅助化疗及NSS。收集患儿生存率、肾功能以及肿瘤复发情况,并与同期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的患儿进行疗效比较。结果7例中,男4例、女3例,发病年龄(38.86±18.23)个月,无一例合并肿瘤相关综合征或半侧肢体肥大;肿瘤位于肾脏一极1例,肾脏中央6例。7例经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66.4±18.6)%。1例肿瘤位于肾脏一极的患儿行部分肾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6例肿瘤位于肾中央的患儿行肿瘤剜除术(tumor enucleation,TE),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镜下肿瘤切缘阳性2例。儿童肿瘤国际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diatric Oncology,SIOP)分期:Ⅱ期4例、Ⅲ期3例。随访时间(38.42±10.17)个月,无一例失访或死亡。无瘤生存6例,带瘤生存1例。NSS后出现肿瘤复发2例。NSS后复发率(28.6%)及5年生存率(100%)与同期行RN的患儿复发率(13.3%)和5年生存率(86.9%)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肾母细胞瘤通过合理的术前评估和新辅助化疗,可以增加NSS的机会,并取得与RN相似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 外科手术 放化疗 辅助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儿童1p与16q共缺失相关性肾母细胞瘤1例
12
作者 刘蕾 江畅 +2 位作者 赵曼丽 顾伟忠 汤宏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7-448,共2页
患者女性,2岁6个月,2021年11月检查发现右侧腹部肿块就诊。B超示:右后腹膜探及一低回声包块,大小14.8 cm×11.8 cm×11.7 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内见少量细小钙化斑及散在细小无回声区,与右肾关系密切,包块左下切... 患者女性,2岁6个月,2021年11月检查发现右侧腹部肿块就诊。B超示:右后腹膜探及一低回声包块,大小14.8 cm×11.8 cm×11.7 cm,边界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内见少量细小钙化斑及散在细小无回声区,与右肾关系密切,包块左下切缘可见残余肾组织,包块上缘紧贴肝右叶,与肝脏分界尚清,肝脏受压向左移位。包块后缘紧贴脊柱,左侧缘紧贴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受压向左移位。包块边缘可见多枚低回声结节,皮髓质分界不清。下腔静脉局部受压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1p与16q缺失 诊断
下载PDF
TNFAIP3和LINC00887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13
作者 王海荣 刘威 +2 位作者 周大鹏 孙乐 董大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2726-2731,共6页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和LINC00887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1例ccRCC患者,检测TNFAIP3和LINC00887分别...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和LINC00887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1例ccRCC患者,检测TNFAIP3和LINC00887分别在ccRCC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TNFAIP3、LINC00887表达水平与ccR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关系,并分析ccRCC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TNFAIP3、LINC0088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TNFAIP3在ccRCC中的阳性率(37.62%)显著低于癌旁组织(5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4)。LINC00887在ccRCC中表达水平(1.38±0.61)显著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1.0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6,P<0.001)。TNFAIP3蛋白阳性率在肿瘤最大径≥4.5 cm、TNM分期Ⅲ~Ⅳ期患者中低于在肿瘤最大径<4.5 cm、TNM分期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NC00887在肿瘤最大径≥4.5 cm、病理分级Ⅲ~Ⅳ级、TNM分期Ⅲ~Ⅳ期患者中表达高于肿瘤最大径<4.5 cm、病理分级Ⅰ~Ⅱ级、TNM分期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NFAIP3高表达组相比,TNFAIP3低表达组ccRCC患者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8,P=0.024);与LINC00887低表达组相比,LINC00887高表达组ccRCC患者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8,P=0.031)。TNFAIP3低表达,LINC00887高表达,病理分级Ⅲ~Ⅳ级和TNM分期Ⅲ~Ⅳ期是ccR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TNFAIP3、LINC00887表达水平在ccRCC中呈负相关(r=-0.638,P=0.012)。结论ccRCC癌组织中TNFAIP3表达水平下调、LINC00887表达水平上调,且呈负相关性,二者可能共同调控ccRCC发生发展,具有成为评估ccRCC患者预后肿瘤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LINC00887 临床参数
下载PDF
青蒿琥酯调节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14
作者 鲁雨博 房彦乐 +4 位作者 魏建新 高宇光 郎兴 李静涛 马新生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母细胞瘤细胞株SK-NEP-1并以0、12.5、25.0、50.0、100.0、150.0μmol/L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并筛选出青蒿琥酯最佳...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肾母细胞瘤细胞株SK-NEP-1并以0、12.5、25.0、50.0、100.0、150.0μmol/L浓度的青蒿琥酯处理,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活力并筛选出青蒿琥酯最佳作用浓度。将SK-NEP-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青蒿琥酯(100.0μmol/L)组、AMPK抑制剂Dorsomorphin(10.0μmol/L)组、青蒿琥酯(100.0μmol/L)+Dorsomorphin(10.0μmol/L)组,以青蒿琥酯和Dorsomorphin单独或联合处理各组细胞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集落形成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MDC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自噬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cleaved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Bcl-2相关X蛋白(Bax)]、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1]及AMPK/mTOR/UL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均可抑制SK-NEP-1细胞的活力(均P<0.05),且随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用100.0μmol/L青蒿琥酯和10.0μmol/L Dorsomorphin分别处理SK-NEP-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青蒿琥酯组细胞的凋亡率、自噬空泡相对量及Bax、cleaved PARP、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p-ULK1/ULK1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细胞活力、集落形成率及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Dorsomorphin组细胞凋亡率、自噬空泡相对量及Bax、cleaved PARP、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p-ULK1/ULK1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P<0.05),细胞活力、集落形成率及Bcl-2、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青蒿琥酯和Dorsomorphin联合干预SK-NEP-1细胞逆转了青蒿琥酯的抗肿瘤作用。结论青蒿琥酯可能通过激活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肾母细胞瘤细胞自噬,进而抑制其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青蒿琥酯 AMPK/mTOR/ULK1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高原地区肾细胞癌相关性膜性肾病伴急性肾小管损伤1例
15
作者 德吉央宗 阿勇 +3 位作者 崔专 燕宇 王峰 王寒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642-643,I0006,共3页
临床资料.患者,藏族,女,22岁,2019年7月19日体检CT发现左肾区巨大占位病变,长17.4 cm×13.1 cm,性质待定,未进一步诊治。2021年1月28日主因“晚期流产后出血伴发热、心慌、胸闷3 d”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查体:血压75/40 ... 临床资料.患者,藏族,女,22岁,2019年7月19日体检CT发现左肾区巨大占位病变,长17.4 cm×13.1 cm,性质待定,未进一步诊治。2021年1月28日主因“晚期流产后出血伴发热、心慌、胸闷3 d”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查体:血压75/40 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膨隆,双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红蛋白57 g/L;尿常规:蛋白(+),RBC 157.5/μl;血生化:肌酐79μmol/L白蛋白18.2 g/L,抗PLA2R抗体<2.00 RU/ml;腹部增强CT示左侧中上腹巨大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16.9 cm×13.0 cm×18.8 cm,恶性可能,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但患者自动出院,未行专科诊治。于2021年8月2日主因“突发腹痛伴腹胀15 d”就诊,查体:血压77/41 mmHg,贫血貌,腹部膨隆,质韧,全腹部压痛及反跳痛阳性,双侧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血红蛋白57 g/L,尿蛋白(+),尿蛋白定量392 mg/24 h,血白蛋白18.7 g/L,肌酐1123μmol/L;腹部增强CT:左上腹部见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大小约16 cm×13 cm×21 cm,边界清,肿块内可见大片状液性低密度影,部分密度稍高,左肾来源可能性大恶性不除外,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转移,肝右叶囊性肿块,包虫可能。临床考虑:(1)左肾巨大占位恶性不除外;(2)急性肾损伤非少尿型;(3)重度贫血。入院后予以输血及血液透析等治疗,患者肾功能逐渐好转并脱离透析,2021年8月18日复查血肌酐146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区叩击痛 双下肢浮肿 急性肾损伤 肾细胞癌 非少尿型 囊性肿块 左上腹部 占位病变
下载PDF
肝尾状叶切除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中的应用:单中心经验
16
作者 彭程 宋佳龙 +10 位作者 赵国栋 刘侃 许亮 贾卓 李智 李小航 李世超 王保军 张旭 马鑫 黄庆波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29-234,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治疗301Ⅱ~Ⅲ级下腔静脉癌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的5例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治疗301Ⅱ~Ⅲ级下腔静脉癌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联合部分肝尾状叶切除以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61(60~75)岁;中位体质量指数24.8(21.7~25.3)kg/m2。根据301分级,Ⅱ级癌栓患者1例,Ⅲ级癌栓患者4例。下腔静脉癌栓中位高度10.8(10.4~13.1)cm,癌栓中位最大径2.0(1.5~3.9)cm。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中位手术时间510(290~795)m i n,中位失血量1500(900~2000)ml。患者术后中位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4(0~7)d,中位总住院时间11(6~13)d。术后出现Ⅰ级并发症2例,Ⅱ级并发症3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出院时该5例患者的肝、肾功能均降至基线水平。中位随访时间8.3(2.5~16.1)个月,无肿瘤复发、进展、转移等情况。结论:对于肾肿瘤伴高度毗邻第二肝门的粗大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术中切除肝尾状叶能够更好地显露肝后段下腔静脉,有利于术中尽早控制癌栓近心端下腔静脉,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下腔静脉癌栓 肝尾状叶 机器人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5例诊疗经验
17
作者 刘淼清 周平江 +2 位作者 徐磊 陈聪德 李仲荣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82-486,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儿的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 目的:总结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儿的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5例患儿中男1例,女4例,发病年龄5~15岁,中位年龄11岁。肿瘤位于左肾2例,右肾3例。首发症状包括1例肉眼血尿、1例腹部膨隆、2例体检意外发现以及1例运动后腰腹痛。其中4例患儿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接受了部分肾切除术。所有手术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所有患儿TFE3阳性。术后1例患儿失访,4例患儿随访3个月至6.5年。1例患儿术后接受舒尼替尼靶向治疗2年后死亡,其余3例未接受化疗及靶向治疗,术后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虽罕见,但预后较好;影像学确定病变部位,特异性相对有限;诊断主要依赖免疫组化;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有效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肾癌 TFE3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非肾母细胞瘤性肾脏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18
作者 刘黎黎 吴英 +5 位作者 黄桢 朱礼欧 柯丽琴 黄娟 夏嘉辉 张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239-224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非肾母细胞瘤性肾脏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儿童非肾母细胞瘤性肾脏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组织学:多囊性肾瘤(polycystic nephroma,CN)(4/24,16.7%),肿瘤由大小... 目的:探讨儿童非肾母细胞瘤性肾脏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儿童非肾母细胞瘤性肾脏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组织学:多囊性肾瘤(polycystic nephroma,CN)(4/24,16.7%),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腔构成,囊内衬扁平或单层立方上皮。先天性中胚层细胞肾瘤(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CMN)(6/24,25%),肿瘤主由束状或片状排列的肌纤维母细胞构成,类似婴儿型纤维肉瘤图像,并可见软骨结构。肾横纹肌样瘤(rhabdoid tumor of the kindey,RTK)(5/24,20.8%),肿瘤细胞呈巢状或片状排列,细胞类似肌纤维母细胞,可见包涵体。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6/24,25%),肿瘤呈巢状或片状分布,细胞透亮,其间有网状血管间隔。Xp11.2易位/TFE3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translocation/TFE3 fusion-associated renal carcinoma)(3/24,12.5%),肿瘤呈囊状,囊内可见肿瘤细胞呈乳头状生长,胞浆透亮。免疫组化:以上肿瘤细胞均不表达WT-1、Desmin及Myogenin,除RTK以外均表达InI-1。CN免疫组化无特殊。CMN肿瘤细胞表达SMA及Vimentin。CCSK肿瘤细胞高表达CyclinD1及Bcor。Xp11.2易位/TFE3融合相关性肾癌表达TFE3。结论:儿童非肾母细胞瘤性肾脏肿瘤临床不常见,术前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较高,其治疗不尽相同,病理检查是鉴别诊断非肾母细胞瘤性肾脏肿瘤的最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肾母细胞瘤 病理 临床 免疫组化 儿童
下载PDF
低级别嗜酸细胞肾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19
作者 岳冰 张淑红 +3 位作者 柳玮华 徐瑞 王琳 陈光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肾肿瘤(LO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21-06—2023-07诊断的5例(6个)LOT的临床、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5位患者男性1例,女性... 目的探讨低级别嗜酸细胞肾肿瘤(LO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21-06—2023-07诊断的5例(6个)LOT的临床、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随访资料进行总结。结果5位患者男性1例,女性4例。肿瘤境界清楚,由紧密排列的实性小巢状结构构成,可见疏松水肿区及出血区。细胞学形态较一致,呈圆形,胞质丰富嗜酸性,可见核周空晕,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多为2级(5/6),偶为3级(1/6)。免疫表型均为CK7阳性,CD117阴性。GATA3大多阳性(5/6),Ki-67增殖指数1%~3%。结论LOT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及免疫表型的惰性肿瘤,病理医师应当加强对于此类病变的认识,不要将其误诊为其他嗜酸细胞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低级别 嗜酸细胞 低级别嗜酸细胞肾肿瘤
原文传递
黄芪皂苷Ⅱ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20
作者 赵凯 李勋华 王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芪皂苷Ⅱ(ASⅡ)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分析该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取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O,随机分为对照组、ASⅡ组和LiCl干预组。对照组仅更换新鲜血清培养基,不进行其他处理... 目的 探讨黄芪皂苷Ⅱ(ASⅡ)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分析该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取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O,随机分为对照组、ASⅡ组和LiCl干预组。对照组仅更换新鲜血清培养基,不进行其他处理;ASⅡ组加入100μmol/L ASⅡ溶液;LiCl干预组先加入10 mmol/L LiCl(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溶液,24 h后加入100μmol/L ASⅡ溶液。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SⅡ组细胞迁移率降低;与ASⅡ组比较,LiCl干预组细胞迁移率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ASⅡ组穿膜细胞数减少;与ASⅡ组比较,LiCl干预组穿膜细胞数增加(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ASⅡ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Vimentin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ASⅡ组比较,LiCl干预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cadherin、Vimentin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结论 ASⅡ能够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抑制细胞EMT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Ⅱ 肾肿瘤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