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G1、HER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王潇然 陆巍 +5 位作者 于欣 王永杰 王勇 廉吉虎 李震霄 宋海涛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组织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PC患者9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NRG1、HER3表达;Kaplan-Meie...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组织中神经调节蛋白1(NR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0年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诊治PC患者96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NRG1、HER3表达;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NRG1、HER3表达对PC患者预后的影响;COX回归分析P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PC癌组织中NRG1、HER3阳性率分别为78.13%(75/96)、75.00%(72/96),高于癌旁组织6.25%(6/96)、8.33%(8/96)(χ^(2)/P=101.670/<0.001,87.771/<0.001)。TNM分期Ⅲ期、Gleason评分>7分及术前PSA水平≥20μg/L患者癌组织中NRG1、HER3阳性率大于TNM分期Ⅰ~Ⅱ期、Gleason评分≤7分及术前PSA水平<20μg/L(χ^(2)/P=6.181/0.013,8.533/0.003;7.731/0.005,6.769/0.009;6.508/0.011,7.376/0.007)。NRG1阳性组、HER3阳性组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低于NRG1阴性组、HER3阴性组(χ^(2)/P=4.267/0.039,5.499/0.019)。TNM分期Ⅲ期、Gleason评分>7分、术前PSA≥20μg/L、NRG1阳性,HER3阳性是影响P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448(1.118~1.875),1.401(1.138~1.724),1.353(1.059~1.728),1.338(1.057~1.692),1.293(1.014~1.649)]。结论PC癌组织中NRG1、HER3表达升高,与PC不良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是新的评估PC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神经调节蛋白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 预后
下载PDF
核受体NURR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环状RNA表达谱的影响
2
作者 王宏亮 梁辉 +2 位作者 邓琼 张颖 王铸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NURR1过表达对前列腺癌(PCa)细胞中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的影响,为揭示NURR1相关circRNA分子在PCa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UALCAN和TNMplot分析NURR1在PCa中的表达;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筛选NURR1过表达的PCa... 目的探讨核受体NURR1过表达对前列腺癌(PCa)细胞中环状RNA(circRNA)表达谱的影响,为揭示NURR1相关circRNA分子在PCa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UALCAN和TNMplot分析NURR1在PCa中的表达;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筛选NURR1过表达的PCa细胞中特征性circRNA分子表达谱;通过GO和KEGG分析差异表达的circRNA分子的功能和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circ_0000915在DU145、LNCaP以及PC3细胞中均发生显著的下调表达。在核受体NURR1上调表达的DU145细胞中,1个circRNA上调表达(circ_0005991),2个circRNA下调表达(circ_0001460、circ_0001315);在核受体NURR1上调表达的LNCaP细胞中有2个circRNA显著上调表达(circ_0040729、circ_0000722);在NURR1上调表达的PC3细胞中有3个circRNA上调表达(circ_0001577、circ_0000854、circ_0018168),4个circRNA下调表达(circ_013035、circ_0003028、circ_0082096、circ_0005320)。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的circRNA分子与背侧/腹侧神经管模式、蛋白质折叠伴侣、无序结构域特异性结合、BMP信号通路的正调控以及神经管模式化功能显著相关。结论circRNA在NURR1介导的PCa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不同的PCa细胞类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核受体NURR1与circ_0000915分子在PCa进展中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 NURR1 前列腺癌 环状RNA 侵袭转移 DU145 LNCaP PC3
下载PDF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引导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冯战启 胡和平 +2 位作者 刘彦军 李纪华 吴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15-17,51,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ansrectal 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TRTE)引导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经... 目的 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ansrectal 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TRTE)引导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经直肠常规超声及TRTE检查评估前列腺病变的良恶性,对TRTE发现可疑病灶的28例患者行TRTE引导靶向穿刺(2针)+系统穿刺(8针),对TRTE未发现可疑病灶的24例患者行直肠常规超声引导系统穿刺(12针),分析TRTE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及对比分析靶向穿刺与系统穿刺的穿刺阳性率。结果 本研究最终病理确诊前列腺癌25例,良性病变27例;TRTE诊断前列腺癌28例,良性病变24例,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21/28)、83.3%(20/24)。TRTE发现可疑病灶的28例患者,靶向穿刺共56针,诊断前列腺癌36针,阳性率64.29%(36/56),系统穿刺共224针,诊断前列腺癌89针,阳性率39.73%(89/224);靶向穿刺的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显著高于系统穿刺(P<0.05)。结论 TRTE可较好地诊断前列腺癌,其引导靶向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更高,可在减少穿刺针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穿刺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靶向穿刺 前列腺癌 穿刺阳性率
下载PDF
脂氧合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叶娟 吴杰 +4 位作者 徐春梅 杨睿 晏琼 干飞 刘国珍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研究表明脂氧合酶(LOX)途径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前列腺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LOX主要包括5-LOX、12-LOX及15-LOX-1、15-LOX-2,其中5-LOX与12-LOX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研究表明脂氧合酶(LOX)途径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前列腺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LOX主要包括5-LOX、12-LOX及15-LOX-1、15-LOX-2,其中5-LOX与12-LOX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具有促进作用;15-LOX-1具有促进前列腺癌作用,但15-LOX-1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抗前列腺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5-LOX-2具有抑制前列腺癌作用。本文对LOX在前列腺癌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旨在为前列腺癌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合酶 前列腺癌 5-脂氧合酶 12-脂氧合酶 15-脂氧合酶
下载PDF
水凝胶在前列腺癌图像引导放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赵鑫 王瑞娜 +3 位作者 张鹏鸣 张静 武秀霞 田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29-333,共5页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PCa)图像引导放疗(IGRT)中水凝胶注入后的不良事件(AE)、患者直肠毒性和生活质量(QOL)。方法:筛选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放疗科接受IGRT的PCa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均分为注入水凝胶的试验组(n=35...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PCa)图像引导放疗(IGRT)中水凝胶注入后的不良事件(AE)、患者直肠毒性和生活质量(QOL)。方法:筛选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放疗科接受IGRT的PCa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均分为注入水凝胶的试验组(n=35)和未注入的对照组(n=35)。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评价术后AE。比较两组急性和晚期放射性直肠炎(RP)发生率和QOL评分。结果:试验组水凝胶注入术中和术后6 h VAS分别为(2.31±0.59)分和(1.43±0.47)分,首次大小便后分别为(1.52±0.33)分和(1.10±0.28)分。试验组5.71%和2.86%的患者分别存在严重出血和手术区域感染。试验组8.57%的患者发生了急性Ⅰ级RP,2.86%的患者发生了晚期Ⅰ级RP;对照组28.57%的患者发生了急性Ⅰ级RP,11.43%的患者发生了急性Ⅱ级RP;对照组17.14%的患者发生晚期Ⅰ级RP,5.71%的患者发生晚期Ⅱ级RP。试验组R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水凝胶的注入降低了患者直肠毒性。自IGRT开始后第3周起,试验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水凝胶的注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QOL。结论:水凝胶在PCa IGRT中应用时安全性较为理想,能够降低患者直肠毒性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QOL,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水凝胶 安全性 直肠毒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逆行松解神经血管束且保留Retzius间隙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6
作者 王勇 刘子豪 +3 位作者 刘洋 黄华 邵渊 牛远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保留耻骨后间隙的前列腺癌根治术(RS-RARP)可以显著提高术后即刻尿控且不增加切缘阳性率。然而该术式学习曲线长,目前能掌握的学者不到10%,尚未推广。基于对前列腺解剖结构及手术方式的认识,本中心对RS-RARP进行优化。我们首创了完全后... 保留耻骨后间隙的前列腺癌根治术(RS-RARP)可以显著提高术后即刻尿控且不增加切缘阳性率。然而该术式学习曲线长,目前能掌握的学者不到10%,尚未推广。基于对前列腺解剖结构及手术方式的认识,本中心对RS-RARP进行优化。我们首创了完全后入路逆行松解神经血管束的RARP,最大限度保留神经血管束,简化手术操作,仅使用一根缝线即可完成尿道吻合,无需使用Hem-o-lok,减少相关并发症。我们在本中心常规开展该术式,通过多维度分析认为这是一种“肿瘤控制可、尿控保护好、性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操作性强”的手术方式。本文详细介绍该术式的关键步骤及操作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神经血管束 逆行松解 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 尿道吻合 Retzius间隙
下载PDF
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蒋轶 叶韬 +2 位作者 高加胜 刘启航 张海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mHSPC)的患者8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比卡鲁胺联合雄激素剥... 目的探究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mHSPC)的患者8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比卡鲁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观察组采用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应答时间、至PSA进展时间、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时间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SA应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至PSA进展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至CRPC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mHSPC患者效果较好,能更快速实现PSA应答,延缓PSA进展及至CRPC时间,安全性相对较高,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他胺 转移性激素敏感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应答时间 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进展时间 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时间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恶性转移
8
作者 阿斯木江·阿不拉 高新 宋光鲁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8-374,378,共8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促进前列腺癌(PCa)恶性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例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进行微小RNA(miRNAs)表达谱测序和差异表达miRNAs分析。分离上述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中的原代TAMs。采用...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促进前列腺癌(PCa)恶性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例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进行微小RNA(miRNAs)表达谱测序和差异表达miRNAs分析。分离上述转移性PCa患者癌组织中的原代TAM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qPCR)测定其中miR-221-3p的表达水平。向RAW264.7巨噬细胞转染miR-221-3p模拟物(mimic)或抑制物(inhibitor),然后与人PCa细胞系PC3细胞建立共培养体系。CCK-8法测定PC3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凋亡率,Transwell法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在6例转移性PCa患者的癌组织中,与淋巴结转移阴性PCa组织来源TAMs相比,淋巴结转移阳性PCa组织来源TAMs中hsa-miR-221-3p显著上调(P<0.05)。在共培养体系中,与Mimic-NC组相比,miR-221-3p mimic组PC3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EMT相关蛋白因子表达水平明显增强(除E-Cadherin)(P均<0.05)。与Inhibitor-NC组相比,miR-221-3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被抑制;EMT相关蛋白因子表达水平明显被抑制(除E-Cadherin)(P均<0.05)。结论TAMs上调miR-221-3p可能参与促进了PCa恶性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前列腺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iR-221-3p 恶性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转录因子ATF3与前列腺癌临床相关性的分析研究
9
作者 徐凌凡 丁和康 +2 位作者 施浩强 杨诚 邰胜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ATF3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相关性,了解ATF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表达强度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公共数据库挖掘的方法分析ATF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突变情况以及ATF3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以及前列腺癌组... 目的:探究转录因子ATF3与前列腺癌的临床相关性,了解ATF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其表达强度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公共数据库挖掘的方法分析ATF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突变情况以及ATF3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以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方法分析ATF3的表达强度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染色验证ATF3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患者临床信息分析ATF3的表达高低与前列腺癌临床特征的关联。结果:ATF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现为高扩增突变,且ATF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ATF3与前列腺癌疾病的发生、进展(病灶转移)相关;高表达ATF3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结论:ATF3的表达强度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ATF3 免疫组化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黄莪胶囊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
10
作者 潘悦 余志贤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黄莪胶囊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实施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黄莪胶囊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实施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莪胶囊治疗,疗程为42 d。观察两组住院期间的膀胱痉挛和疼痛情况。疗程结束后,采用尿动力学检查仪检测患者最大尿流量、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采用国际尿控协会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尿控情况、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评估自我管理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期间膀胱痉挛疼痛度降低,痉挛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减少(P均<0.05)。治疗42 d,观察组最大尿流量、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和最大尿道压力较对照组升高,尿控分级优于对照组,SF-36评分、C-SUPPH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莪胶囊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损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可减轻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症状,改善尿控和尿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术 膀胱功能损伤 黄莪胶囊 尿动力学 尿控分级
下载PDF
miR-647、miR-122、KMT2D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胡跃世 李征 +4 位作者 李明林 杨立新 程双蕾 陶林静 王阳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4期655-658,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微小RNA-647(miR-647)、微小RNA-122(miR-122)、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采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送检,统计肿...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微小RNA-647(miR-647)、微小RNA-122(miR-122)、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采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送检,统计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内miR-647、miR-122、KMT2D表达水平差异;分析miR-647、miR-122、KMT2D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微血管侵犯等的关系;并随访2年,比较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患者miR-647、miR-122、KMT2D表达间差异。结果肿瘤组织内miR-647表达水平为(0.62±0.13),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2±0.19),miR-122、KMT2D表达水平为(6.45±1.24)、(1.45±0.23),低于对照组的(1.23±0.22)、(0.89±0.12)(P<0.05);肿瘤分期Ⅲ期、肿瘤直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及有微血管侵犯患者miR-647表达水平低于肿瘤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及无微血管侵犯患者,miR-122、KMT2D表达水平高于肿瘤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及无微血管侵犯患者(P<0.05);100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共出现24例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率为24.00%(24/100);复发转移患者miR-647表达水平为(0.51±0.11),低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0.73±0.15),miR-122、KMT2D表达水平为(8.42±1.39)、(1.89±0.32),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4.68±1.02)、(1.12±0.15)(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内miR-647、miR-122、KMT2D存在不同程度表达,均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等关系密切,且可明显影响患者预后,还需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微小RNA-647 微小RNA-122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MRI对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12
作者 孙鹤云 杜菲雨 +2 位作者 何光远 许梦苗 范光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PET-CT及MRI检查,以病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二者联合诊...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PET-CT及MRI检查,以病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二者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经过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5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0例;其中MRI诊断出前列腺癌43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7例;PET-CT诊断出前列腺癌48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3例;PET-CT+MRI诊断出前列腺癌51例,前列腺良性病变19例;PET-CT联合MRI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高于单一诊断,漏诊率低于单一诊断(P<0.05),而二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及误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分期诊断上,5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低分化腺癌13例;T期40例(T1~T2期11例,T3期22例,T4期7例),N期10例;对于前列腺癌T分期评价,PET-CT+MRI检查的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PET-CT联合MRI相比二者任一检查对前列腺癌及其病理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减少漏诊率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MRI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前列腺癌多参数MRI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13
作者 韩磊 桑节峰 +2 位作者 孟钢 张虎 李大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临床特点、多参数MRI表现,总结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多参数MRI检查后误诊为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癌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年龄54~73岁。6例因尿急、尿频...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临床特点、多参数MRI表现,总结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治的多参数MRI检查后误诊为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癌1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年龄54~73岁。6例因尿急、尿频、尿潴留、排尿困难就诊,直肠指诊示前列腺肥大,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多参数MRI及前列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未发现前列腺肿瘤证据,误诊为前列腺增生,后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T1期前列腺癌。4例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就诊,经多参数MRI检查误诊为膀胱癌,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肥大,再次行多参数MRI和前列腺组织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累及膀胱。误诊时间4~10 d。误诊为前列腺增生6例接受根治性手术,误诊为膀胱癌4例予内分泌和放射治疗,随访至今病情控制尚可。结论 临床接诊以尿急、尿频、尿潴留、排尿困难等症状就诊的中老年男性患者时应考虑到前列腺癌可能。加强对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认识,行多参数MRI检查时重点观察前列腺结构、包膜完整与否、膀胱壁连续性等重要特征,必要时可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提高该病术前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误诊 膀胱肿瘤 前列腺增生 多参数MRI 直肠指诊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病理检查
下载PDF
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易感性的关系
14
作者 孙俊红 张方方 +1 位作者 张丽媛 李雷花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94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进行分组,将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作为骨转移组,将前列腺癌未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作为前列腺癌组。... 目的探讨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94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进行分组,将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作为骨转移组,将前列腺癌未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作为前列腺癌组。统计分析骨转移组与前列腺癌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病程、TNM分期、体质量指数等)、两组MnSOD基因Val16Ala遗传平衡检验、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分布以及携带不同基因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特征。结果骨转移组40例,前列腺癌54例。两组年龄、病程、TNM分期、体质量指数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组和前列腺癌组MnSOD基因Val/Val、Val/Ala和Ala/Ala基因型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组MnSOD基因Ala/Ala基因型、Al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前列腺癌组,Val/Val基因型频率、Val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前列腺癌组(P<0.05)。MnSOD基因Val16Ala基因型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PSA、年龄以及Gleason评分无关(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患者Ala/Ala比例75.00%(18/24)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结论MnSOD基因Val16Ala多态性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易感性存在关系,可能存在促进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MnSOD基因 Val16Ala多态性 易感性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在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的意义
15
作者 于斌 付茂辉 +1 位作者 马春磊 李成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鉴别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作用及其与Pca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23年6月本院...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鉴别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作用及其与Pca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Pca(221例)和BPH(421例)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前NLR水平在Pca和BPH中的不同。采用ROC曲线计算NLR区分Pca和BPH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并找出最佳诊断效应值。结果Pca和BPH的NLR均值水平分别为(3.19±2.46)和(2.53±1.64),两组均值经过t检验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鉴别Pca和BPH时,敏感度为78%,特异度为62%,AUC面积为0.796(95%可信区间为0.758~0.835),最佳诊断效应值为3.14。NLR均值水平与PSA值、Gleason评分、包膜有无侵犯有显著关系。结论术前NLR水平可以作为Pca和BPH患者术前诊断鉴别的依据。并且发现NLR水平与Pca恶性程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敏感度 特异度 ROC曲线
下载PDF
ESMO2023:恩扎卢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对比安慰剂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在中国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中国ARCHES)
16
作者 李永红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1-82,共2页
2019年发表的全球ARCHES试验(NCT02677896)结果显示,与安慰剂(placebo,PBO)+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相比,恩扎卢胺+ADT延长了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 2019年发表的全球ARCHES试验(NCT02677896)结果显示,与安慰剂(placebo,PBO)+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相比,恩扎卢胺+ADT延长了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放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adiographic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rPFS)^([1])。然而,该试验无中国患者入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2023年会议报道了中国ARCHES研究(NCT04076059)的初步结果,这是一项评估恩扎卢胺+ADTvs.PBO+ADT在中国m HSP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PBO对照的Ⅲ期试验^([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恩扎卢胺 雄激素剥夺治疗 安慰剂 中国患者 ARCHES
下载PDF
MRI联合经直肠超声造影成像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17
作者 莫云海 杜涛明 范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4-0137,共4页
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使用经直肠超声造影成像联合MRI的价值。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为研究时间,将上述时间内在本院进行诊治列腺癌疑似患者53例纳入研究对象,对其全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诊断金标准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分析前列腺癌诊断中使用经直肠超声造影成像联合MRI的价值。方法 以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为研究时间,将上述时间内在本院进行诊治列腺癌疑似患者53例纳入研究对象,对其全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诊断金标准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且患者均开展了经直肠超声造影成像、MRI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在53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穿刺活检显示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分别为37例和16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中上皮内瘤变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单纯增生分别为2例、4例、10例。直肠超声造影成像检查结果显示,34例前列腺癌、19例前列腺良性增生;MRI检查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增生分别有35例和18例;两种检查方式联合应用的检查结果中,前列腺癌、前列腺良性增生分别为38例、15例。直肠超声造影成像联合MRI诊断的诊断效能较好,均高于单独使用两种诊断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论 前列腺癌应用MRI联合应用经直肠超声造影成像的诊断效能较好,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经直肠超声造影成像 前列腺癌
下载PDF
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伴偶发前列腺癌的相关因素分析
18
作者 录玲玲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伴偶发前列腺癌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偶发前列腺癌发生情况。结果65例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中,偶发前列腺癌共12例,发生率为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伴偶发前列腺癌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偶发前列腺癌发生情况。结果65例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中,偶发前列腺癌共12例,发生率为18.46%(12/6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肿瘤直径与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偶发前列腺癌发生无关(P>0.05);而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前列腺体积与偶发前列腺癌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β=1.531,OR=4.625,95%CI=1.216~17.590)、BMI≥28 kg/m^(2)(β=1.599,OR=4.950,95%CI=1.197~20.474)、有吸烟史(β=1.795,OR=6.020,95%CI=1.579~22.947)、有饮酒史(β=1.764,OR=5.833,95%CI=1.403~24.253)、前列腺体积>4 cm×3 cm×2 cm(β=1.623,OR=5.067,95%CI=1.326~19.365)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偶发前列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偶发前列腺癌发生风险较高,而其发生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如年龄≥60岁、BMI≥28 kg/m^(2)、有吸烟史、有饮酒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偶发前列腺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健康指数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刘聪 周文杰 +1 位作者 魏凡杰 毛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经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在乐...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经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恶性组,另选取同期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80例患者作为良性组。分别采取两组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PSA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并计算PHI,比较其PHI水平。随后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前列腺癌患者的PSA阳性率与PHI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SA、PH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两组受检者PSA、PHI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PSA阳性率和PHI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不同年龄、T分期PH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PS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患者PH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患者PS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为PS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95%CI:1.259~2.457、1.364~3.475、1.176~4.010、1.036~2.745;P=0.030、0.023、0.016、0.005)。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为PHI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95%CI:1.362~3.783、0.826~2.926、1.221~3.525、0.315~1.425;P=0.042、0.031、0.026、0.01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的PSA阳性率、PHI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为PSA阳性表达的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Gleason评分、危险分级为PHI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