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3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龙卫国 李梅 +4 位作者 郑芳 庄莹 王文欣 钟安菁 吴建农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预后。方法 收集11例SF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预后。方法 收集11例SF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25~85岁。影像学均表现为结节状软组织肿块。肿瘤最大径3.5~30 cm,切面实性,部分有完整包膜。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短梭形,疏密不均,可见薄壁鹿角形血管。部分病例细胞轻-中度异型,偶见奇异形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均表达CD34,8例STAT6核阳性。目前手术完整切除仍是SFT的首选治疗方法。本组10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8例无病生存,1例死亡患者原因不详,1例术后复发仍带瘤生存。结论 SFT具有相对独特的病理组织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发生于胸膜外者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具有恶性组织学特征者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转移率,因此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患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间叶源性 免疫表型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肺内髓外浆细胞瘤18F-FDG PET/CT显像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蕾 胡晓燕 +2 位作者 罗娜娜 彭辽河 邱大胜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04-306,共3页
0引言浆细胞肿瘤可分为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髓及其他全身)、孤立性骨髓瘤(骨浆细胞瘤)、髓外(软组织)浆细胞瘤和浆母细胞肉瘤[1]。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一种罕见的不累及骨髓的软组织浆细胞瘤,约占所有浆细... 0引言浆细胞肿瘤可分为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髓及其他全身)、孤立性骨髓瘤(骨浆细胞瘤)、髓外(软组织)浆细胞瘤和浆母细胞肉瘤[1]。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一种罕见的不累及骨髓的软组织浆细胞瘤,约占所有浆细胞肿瘤的3%~5%,以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多见,约占80%~90%,且多见于鼻腔、鼻窦及口鼻咽部[2]。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病毒发病机制和慢性刺激被认为是主要因素[3]。发生在肺部的EMP极其少见,尤其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时极易误诊,本文主要分析1例发生在肺门及纵隔的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为肺内EMP的诊疗提供更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浆细胞瘤 原发性肺内髓外浆细胞瘤 PET-CT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宋丹 郭磊 +4 位作者 王亮 周洁 刘壮 李静 张鑫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淋巴管畸形(LM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的25例LMs患儿临床资料。巨囊型病变抽取囊液后,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注入泡沫硬化剂;微囊型病变则在超声引导下直接弥散性注射泡沫硬化剂。以临床表现、术后超声检查或MRI表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25例LMs患儿中,巨囊型LMs 12例、混合型LMs 11例、微囊型LMs 2例,平均治疗次数为1.4次。所有患儿均随访6~12个月,其中显效18例、有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88%;未能获得临床改善3例(混合型2例、微囊型1例)。1例患儿因合并囊内出血而出现病变肿胀,后自行消退。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溃疡、疼痛、感染和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17例LMs在一次治疗中获得了有效缓解。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LMs安全有效,且外观恢复满意,可作为巨囊型和混合型LMs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聚桂醇 泡沫硬化剂 儿童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骨骼与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及进展
4
作者 张晓菡 张瑶 +2 位作者 艾林峰 李恬 熊浩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199-204,共6页
骨骼与软组织肿瘤种类多、组织学成分复杂且生物学行为差异大,传统影像学检查,如CT、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仅限于对解剖结构和异常信号的辨认,难以满足影像上定性的需求。随着医院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电子病历... 骨骼与软组织肿瘤种类多、组织学成分复杂且生物学行为差异大,传统影像学检查,如CT、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仅限于对解剖结构和异常信号的辨认,难以满足影像上定性的需求。随着医院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电子病历的引入和计算能力的提高,现代智能医疗逐步演变为人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研究者致力于挖掘更深层次的影像数据信息,影像组学应运而生。影像组学基于医学图像提取亚视觉的定量特征并分析,通过建模来量化肿瘤异质性,在骨骼与软组织肿瘤的精准诊治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骨骼与软组织肿瘤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
下载PDF
21例原发性胸壁尤因肉瘤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江丽丽 马妍 +1 位作者 张田田 黄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胸壁尤因肉瘤(primary Ewing sarcoma of the thoracic wall,PEST)是发生在胸壁或胸腔的罕见骨外尤因肉瘤。PEST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复发率高。PEST发病原因未明,发展迅速,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胸壁尤因肉瘤(primary Ewing sarcoma of the thoracic wall,PEST)是发生在胸壁或胸腔的罕见骨外尤因肉瘤。PEST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复发率高。PEST发病原因未明,发展迅速,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通过收集PEST病例,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3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及文献报道的共21例PES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年龄与累积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全组PEST患者男女比例为13∶8,左右胸比例为6∶15,中位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28岁,中位肿瘤直径为8.0 cm,平均肿瘤直径为18.1 cm。65.2%患者同侧胸腹痛,47.6%患者侵犯同侧肋骨伴胸腔积液。病理学检查符合肿瘤特征,瘤细胞呈紧密成片或小叶状分布的蓝色小圆细胞,100%CD99弥漫强阳性,80%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可见EWSR1分离信号,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可见EWSR1-FLI1融合。2例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10例术后接受放化疗,5例仅接受放化疗,1例仅接受手术治疗,3例无手术资料。全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38个月,7例失访。患者的发病年龄与累积生存率呈正相关,平均生存时间为19.9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00个月。结论:PEST多见于年轻男性,易发生于右胸,肿物常大于8 cm,大部分病例可通过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初诊,FISH或NGS行EWSR1基因检测可提供精确诊断。PEST患者预后极差,累积生存率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手术、放疗及化疗为PEST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胸壁尤因肉瘤 临床病理学特征 治疗 EWSR1-FLI1
下载PDF
颈部非典型性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
6
作者 廖颖 童英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4-126,共3页
脂肪肉瘤是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亚型分为:(1)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typical lipomatous tumour/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ALT/WDLPS);(2)去分化脂肪肉瘤;(3)粘液样脂肪肉瘤;(4)多形性脂肪肉瘤。每种亚型有不同... 脂肪肉瘤是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亚型分为:(1)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typical lipomatous tumour/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ALT/WDLPS);(2)去分化脂肪肉瘤;(3)粘液样脂肪肉瘤;(4)多形性脂肪肉瘤。每种亚型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分子遗传学改变及临床特点,准确分类对患者的精准治疗至关重要^([1-2])。ALT/WDLPS是脂肪肉瘤中最常见类型,好发年龄为50~70岁,多发生于四肢皮下及腹膜后^([3]),因其形态温和及多种亚型的多形性改变,易与多种良恶性肿瘤混淆。本文报道1例ALT/WDLPS,结合临床诊断中遇到的问题,借助相关研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学特征 非典型性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 原位荧光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研究
7
作者 詹燕 吕翔 王士维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63-166,共4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STT)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STT的62例患者,所有患者在本院进行手术/活检前均接受MRI检查。结果62例患者(33例男性和29例女性)中,3...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在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STT)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STT的62例患者,所有患者在本院进行手术/活检前均接受MRI检查。结果62例患者(33例男性和29例女性)中,37例为良性肿瘤,25例为恶性肿瘤。MRIT1WI上的低信号(P<0.001),T2加权图像上低信号(P=0.003),囊肿(P=0.003),坏死(P=0.001),纤维化(P=0.023),出血(P<0.001),分叶边缘(P<0.001)、边界不明确(P<0.001)、肿瘤周围水肿(P<0.001),血管受累(P<0.001)和不均匀强化(P<0.001)是区分良性和恶性STT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定性特征。年龄(P=0.009)、大小(P=0.001)、T1加权信号定量值(P=0.002)和T2加权信号定量值(P=0.007)是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定量特征。结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周围水肿和异质性增强相结合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最有价值,MRI可有效鉴别恶性和良性S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组织表征
下载PDF
72例屏障切除术治疗四肢软组织肉瘤的切缘及疗效评估
8
作者 屈国伦 张如明 +5 位作者 陈勇 曲兴龙 张洪强 王洪波 王康伟 彭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8,共6页
背景与目的:四肢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屏障概念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自然屏障对STS的阻挡作用,寻找可以作为屏障作用的组织,进行以该组织屏障外围作为手术切缘的... 背景与目的:四肢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屏障概念的提出,让我们认识到自然屏障对STS的阻挡作用,寻找可以作为屏障作用的组织,进行以该组织屏障外围作为手术切缘的整块切除,从而保证很高的切缘阴性率并获得良好的局部控制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屏障切除术治疗四肢STS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患者预后。方法:对2013年12月—2016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肿瘤外科行四肢STS屏障切除术且切缘进行取材的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手术均在术前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进行设计,于肿瘤所在解剖位置向外找到生理屏障或至少3 cm距离,并在此屏障外或3 cm距离以外进行整块切除。分析术后病理学切缘、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评估患者1和3年的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ocoregion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率和肉瘤特异性生存(sarcoma-specific survival,SSS)率,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编号:1212117-12&1212117-12-1301)。结果:全部病例切缘均为阴性,1和3年的LRFS率分别为98.2%和93.8%,1和3年的SSS率分别为98.4%和94.2%。平均MSTS评分术前为28.3分,术后为25.5分。手术并发症1~2级20例,3级1例,无4~5级并发症。结论:基于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三者相结合,包含肿瘤切除和功能重建的屏障切除术应用于STS的外科治疗,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切缘可靠,局部控制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肉瘤 屏障 切缘 保肢手术
下载PDF
右肩部软组织血管纤维瘤一例
9
作者 王帅 凌茜 +2 位作者 刘文村 周汉成 覃帮能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9-9,11,共2页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是较为罕见的软组织来源的肿瘤,女性相对好发,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我们报道此病例,旨在提高对该病例的认识。
关键词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 影像学表现 良性肿瘤
下载PDF
腹膜外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1例
10
作者 李新怡 李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7-177,共1页
患者男,24岁。腹部疼痛不适2天,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均正常。MRI显示腹腔内团块状T1WI等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影,内见囊状T2WI高信号(图1A~1C),DWI呈明显高信号,相应ADC图信号减低(图2A,2B),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 患者男,24岁。腹部疼痛不适2天,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均正常。MRI显示腹腔内团块状T1WI等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影,内见囊状T2WI高信号(图1A~1C),DWI呈明显高信号,相应ADC图信号减低(图2A,2B),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图3A,3B),大小约6.6cm×6.4 cm×5.8 cm,边界清,外周见包膜样低信号影,病变周围多发迂曲增粗血管影,可见肝动脉及门静脉分支与病变相通,邻近结构呈受压改变。诊断为腹腔孤立性富血供肿瘤,Castleman病不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VCD/IE方案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进展期尤因肉瘤的回顾性研究
11
作者 叶挺 范丽 +2 位作者 曹如波 彭玲 陈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目的:评估VCD/IE方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与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交替)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进展期尤因肉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VCD/IE方案联... 目的:评估VCD/IE方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与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交替)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进展期尤因肉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受VCD/IE方案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进展期尤因肉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的尤因肉瘤患者对比,评估该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终点为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观察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AE)。结果:共筛选出符合入排标准的联合治疗患者11例,阿帕替尼单药组10例。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5个月和14.5个月。其中男性占比分别为72.7%(8/11)和70%(7/10),平均年龄分别为18.1±6.7岁和20.8±15.7岁。VCD/IE方案联合阿帕替尼的ORR、DCR、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27.3%(3/11)、81.8%(9/11)、6.4个月和10.9个月。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的ORR、DCR、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0、62.5%(5/8)、1.8个月和4.1个月。联合用药期间,3~4级AE主要为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缺性发热等,而阿帕替尼相关AE均为1~2级。AE总体可以耐受。结论:VCD/IE方案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进展期尤因肉瘤疗效明显优于阿帕替尼单药,AE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因肉瘤 阿帕替尼 疗效 不良反应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1例
12
作者 徐亮 李松梅 +3 位作者 任远 邢小翠 谢倩 黄述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83-1284,共2页
患者男性,57岁。2019年右小腿下段局部挤压伤后出现一硬块,轻度胀痛,未经特殊处理,疼痛逐渐缓解,但硬结未能完全消除。近期患者感觉硬结明显增大,并再次出现胀痛不适感,于2020年8月18入院。入院专科检查:右小腿下段内侧明显隆起,皮肤色... 患者男性,57岁。2019年右小腿下段局部挤压伤后出现一硬块,轻度胀痛,未经特殊处理,疼痛逐渐缓解,但硬结未能完全消除。近期患者感觉硬结明显增大,并再次出现胀痛不适感,于2020年8月18入院。入院专科检查:右小腿下段内侧明显隆起,皮肤色泽正常,可触及一大小10 cm×8 cm包块,质韧,无压痛及放射痛,边界不清,表面尚光滑,活动度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均正常。MRI检查示右小腿下段内后方软组织混杂信号肿块伴出血,倾向间叶组织来源肿瘤伴恶变可能(图1),遂行手术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血管纤维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道
下载PDF
1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病灶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13
作者 刘旭 刘娇 +4 位作者 陈路 杨玉霞 程敏 胡余昌 刘宇飞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6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11例上皮样肉瘤(ES)患者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方法1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采用肉眼观察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手术切除的病灶。结果5例为经典型上皮样肉瘤(CES),6例为近端型上皮样肉瘤(PES)。肉眼观ES组织呈不规则的结节状... 目的分析11例上皮样肉瘤(ES)患者病灶病理检查结果。方法11例上皮样肉瘤患者,采用肉眼观察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手术切除的病灶。结果5例为经典型上皮样肉瘤(CES),6例为近端型上皮样肉瘤(PES)。肉眼观ES组织呈不规则的结节状病变,部分表面溃疡,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质中,偶可见黏液变。光镜下见结节状或弥漫性分布的瘤细胞,呈上皮样和梭形细胞形态,细胞核大,核深染,部分核空泡状,可见核仁及核分裂象,胞质嗜酸性,常伴有坏死及横纹肌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EMA和CKpan,偶可见CK19、CD34和GATA3表达,均存在INI1/SMARCB1表达缺失,Ki-67增殖指数5%~80%。肿瘤细胞不表达S-100、desmin、SMA、Myogenin、MyoD1、DOG-1、CD31、CR、HMB-45、CD117。所有患者均行肿瘤扩大切除术,部分患者叠加化疗及放疗。9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失访。6例出现复发或转移,3例患者死亡。结论ES肉眼观以灰白色,实性,质中结节为主;光镜下结节状或弥漫性分布的上皮样细胞为诊断此病的重要线索,部分细胞核变大、空泡状染色质,出现坏死及横纹肌样细胞等;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EMA、CKpan,Ki-67一般较高,INI1/SMARCB1表达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肉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敲减SMARCA4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导致HT1080细胞铁死亡
14
作者 张戎金蕾 邱泽宇 +2 位作者 葛远龙 鞠振宇 伍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30,共11页
目的:探讨SMARCA4(SWI/SNF-related,matrix-associated,actin-dependent regulator of chromatin,subfamily A,member 4)在铁死亡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1)培养人纤维肉瘤细胞系HT1080,设置对照[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 目的:探讨SMARCA4(SWI/SNF-related,matrix-associated,actin-dependent regulator of chromatin,subfamily A,member 4)在铁死亡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1)培养人纤维肉瘤细胞系HT1080,设置对照[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和不同浓度(31.25、62.5和125 nmol/L)Ras选择性致死小分子3(Ras-selec‐tive lethal small molecule 3,RSL3;铁死亡诱导剂)处理组,每组3个复孔;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MARCA4蛋白水平。(2)利用2条小干扰RNA敲减HT1080细胞的SMARCA4基因,并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SMARCA4基因敲减(siSMARCA4-1和siSMARCA4-2)组,每组3个复孔;利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细胞中SMARCA4蛋白水平;利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DMSO、坏死抑素2外消旋体(necrostatin 2 racemate,Nec-1s;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苯甲基氧化碳酰-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氯化丙酮[Z-VAD(OMe)-FMK,Z-VAD;广谱caspase抑制剂/凋亡阻断剂]和铁抑素1(ferrostatin-1,Fer-1;铁死亡抑制剂)处理后3组细胞的存活率;利用RT-q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的铁死亡指标: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基因转录、脂质过氧化、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不稳定铁池(labile iron pool,LIP)和谷胱甘肽;利用RT-qPCR检测3组细胞中铁代谢基因、调控铁死亡的ROS调节基因和胆固醇合成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利用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胆固醇处理后3组细胞的存活率。(3)对已发表的在线数据进行共同差异基因分析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结果:(1)RSL3处理降低SMARCA4蛋白水平(P<0.05)。(2)敲减SMARCA4导致细胞铁死亡。(3)敲减SMARCA4不通过影响LIP或调控铁死亡的ROS调节基因的转录水平而导致铁死亡。(4)敲减SMARCA4影响细胞膜、脂筏相关通路和胆固醇合成;(5)补充胆固醇可以挽救敲减SMARCA4导致的铁死亡(P<0.01)。结论:铁死亡诱导剂RSL3处理降低人纤维肉瘤HT1080细胞中的SMARCA4蛋白水平,且敲减SMARCA4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导致HT1080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CA4基因 纤维肉瘤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胆固醇
下载PDF
Proteus综合征一例
15
作者 刘鹏 杨杰 +2 位作者 彭小娟 李晓琴 梁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1-1482,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因右足肿物渐进性增大10年入院。患者自出生发现右足肿物,约黄豆大小,后逐渐增大呈菜花样突起、反复破溃渗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期肿物破溃并伴局部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来甘肃省肿瘤医院就诊。查体:右足趾及足背...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因右足肿物渐进性增大10年入院。患者自出生发现右足肿物,约黄豆大小,后逐渐增大呈菜花样突起、反复破溃渗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期肿物破溃并伴局部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来甘肃省肿瘤医院就诊。查体:右足趾及足背偏内侧见不规则肿块,表面脑回样表现;右小腿明显增粗,见增厚皮肤软组织悬垂(图1a)。右足X线摄片示:右足背及足趾背面区域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右足及踝部皮肤软组织明显增厚;右足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图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US综合征 变形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41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6
作者 秦玲 李道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22-828,共7页
目的探讨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1例ARMS和97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另对41... 目的探讨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1例ARMS和97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分析两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另对41例ARMS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41例ARMS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男女比为2.4∶1。发病年龄范围1~74岁,平均年龄22.95岁,中位年龄18.0岁。<18岁者19例,≥18岁者22例。发病部位:头颈部32例,非头颈部9例。与ERMS相比,ARMS的发病患者年龄更大,更易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危险度更高(P均<0.05)。41例ARMS患者中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62.3个月。随访过程中,23例死亡,10例存活。平均生存时间23.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7.9个月。22例成人ARMS患者中17例获得随访。随访过程中,15例死亡,2例存活。平均生存时间14.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7个月。年龄和N分期均与ARMS患者预后相关(P均<0.05),但仅年龄是影响ARMS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MyoD1表达、N分期、M分期、TNM分期、IRS分期以及危险度分层与成人ARMS患者预后相关(P均<0.05)。结论ARMS发病率低,临床病理学特征与ERMS不同,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腺泡状 胚胎性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软组织EWSR1-SMAD3阳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1例
17
作者 刘爱凤 朱德茂 +2 位作者 王志敢 蒋莎莉 罗海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9-1280,共2页
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右拇趾肿物2年入院,患处表面无红肿,压痛明显,大小无明显变化。超声检查未显示明显病灶;未行X线检查。术中见右拇趾尖内侧及内侧甲床见一大小0.8 cm×0.5 cm×0.3 cm淡红色肿物,质韧,边界清,连同内侧甲床... 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右拇趾肿物2年入院,患处表面无红肿,压痛明显,大小无明显变化。超声检查未显示明显病灶;未行X线检查。术中见右拇趾尖内侧及内侧甲床见一大小0.8 cm×0.5 cm×0.3 cm淡红色肿物,质韧,边界清,连同内侧甲床完整切除肿块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EWSR1-SMAD3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去分化脂肪肉瘤预后风险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8
作者 王琛 杜雅冰 张伟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 基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构建预后列线图用于预测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3、5和8 a的总生存(OS)率。方法 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DDLPS患者的临床信息,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通过LASSO回归和多... 目的 基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构建预后列线图用于预测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3、5和8 a的总生存(OS)率。方法 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DDLPS患者的临床信息,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变量,将筛选出的变量纳入预测模型并构建列线图。使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时间依赖曲线下面积(时间依赖AUC)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CA)、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进一步比较列线图和AJCC分期之间的净收益和预测准确性。根据列线图计算总得分,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分层间OS率差异。结果 共纳入1 172例DDLPS患者,筛选出年龄、原发位置、T分期、N分期、M分期、FNCLCC分级、手术和放疗8个预后变量。时间依赖AUC(>0.7)和C指数(建模组为0.741,验证组为0.764)表明列线图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表明预测生存概率和实际生存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IDI和NRI表明,列线图的准确性优于AJCC分期系统(P<0.05)。DCA显示,列线图与AJCC分期系统相比具有更多的净收益。风险分层显示低、中和高风险组3组之间的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了DDLPS患者OS率的列线图,对于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分化脂肪肉瘤 预后 列线图 总生存期 风险分层 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
下载PDF
SMARCB1/INI1缺失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赵紫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4-588,共5页
SMARCB1/INI1蛋白是ATP依赖性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核心亚单位蛋白之一。SMARCB1/INI1基因失活导致INI1蛋白表达缺失,是软组织肿瘤中最常失活的亚单位。SMARCB1/INI1基因缺失表达最早在恶性横纹肌样瘤(malignant rhabdoid tumor,M... SMARCB1/INI1蛋白是ATP依赖性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核心亚单位蛋白之一。SMARCB1/INI1基因失活导致INI1蛋白表达缺失,是软组织肿瘤中最常失活的亚单位。SMARCB1/INI1基因缺失表达最早在恶性横纹肌样瘤(malignant rhabdoid tumor,MRT)、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AT/RT)中发现,随着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MRT-AT/RT谱以外的SMARCB1/INI1缺陷肿瘤被报道,将其定义为SMARCB1/INI1缺失性肿瘤。研究证实,SMARCB1/INI1异常表达包括三种模式:完全缺失、镶嵌表达和表达降低。该文现对SMARCB1/INI1缺失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SMARCB1/INI1缺失相关肿瘤的研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恶性横纹肌样瘤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 SMARCB1/INI1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骨与软组织肉瘤的免疫治疗未来可期
20
作者 牛晓辉 徐海荣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3年第2期69-72,共4页
骨与软组织肉瘤(以下简称为“肉瘤”)是一类罕见而异质性明显的肿瘤,包括150多种不同亚型,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易受免疫识别和攻击。在过去的5年中,不断有研究在进行肉瘤的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探索。然而,在未经筛选的肉瘤亚型临... 骨与软组织肉瘤(以下简称为“肉瘤”)是一类罕见而异质性明显的肿瘤,包括150多种不同亚型,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易受免疫识别和攻击。在过去的5年中,不断有研究在进行肉瘤的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探索。然而,在未经筛选的肉瘤亚型临床试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早期结果令人失望,总的肿瘤反应率仅约为20%。大多数肉瘤在病理上表现为免疫浸润稀疏,在遗传背景上通常表现为低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或由易位基因驱动,可能限制了抗原对免疫反应的呈递。另外,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肉瘤临床试验的样本量相对较少,限制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低分化 反应率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