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彭歆 俞光岩 +1 位作者 高岩 武登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研究5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SACC)患者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及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 目的:研究5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SACC)患者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及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金属硫因蛋白(metalothionein,MT)、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它们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影响SACC局部复发的因素太多,以上各指标均不能独立判断SACC的局部复发情况;nm23和Cath-D与SACC远处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表明nm23和Cath-D在SACC远处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预测SACC远处转移的两项独立指标;临床分期与SACC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分期可作为一项独立作用的指标来评价SAC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预后 免疫组化 涎腺肿瘤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73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贾振川 杨振群 +3 位作者 彭玉田 周中华 梁继宗 王贤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97-598,共2页
涎腺腺样囊性癌73例临床观察贾振川,杨振群,彭玉田,周中华,梁继宗,王贤俶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复发;远处转移腺样囊性癌旧称圆柱瘤,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科从1952年至1994年12月共收治腺样囊性癌73例,报道... 涎腺腺样囊性癌73例临床观察贾振川,杨振群,彭玉田,周中华,梁继宗,王贤俶关键词腺样囊性癌;复发;远处转移腺样囊性癌旧称圆柱瘤,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科从1952年至1994年12月共收治腺样囊性癌73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腺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影响腮腺癌术后无瘤生存期电子计算机多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斌 张永福 +1 位作者 王庆延 俞俊甫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以43例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腮腺癌手术治疗病人为背景,选出包括生化和免疫指标在内的13个项目、19个因素,应用电子计算机多角度综合分析腮腺癌预后影响因素。建立预测腮腺癌术后无瘤生存期的数学模型;筛选出影响无瘤生存期的七项... 本文以43例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腮腺癌手术治疗病人为背景,选出包括生化和免疫指标在内的13个项目、19个因素,应用电子计算机多角度综合分析腮腺癌预后影响因素。建立预测腮腺癌术后无瘤生存期的数学模型;筛选出影响无瘤生存期的七项重要因素:病期、癌分化程度、面瘫、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癌细胞生长指数和癌中巨噬细胞浸润密度。对所建模型考核证实:多元回归在α=0.01水平上显著,其判断准确率为83%,敏感度84%,特异度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预后 诊断 计算机辅助 模拟-数字转换
下载PDF
影响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附26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叶炳飞 徐明耀 万飞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由于晚样囊性癌(ACC)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故远期疗效差,生存率低。本文在26例患者获得长期随访的基础上、对其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随访是长者26年,最短者8年,均为1970~1989年间住院病人。结果:26例中,18例健在,8... 由于晚样囊性癌(ACC)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故远期疗效差,生存率低。本文在26例患者获得长期随访的基础上、对其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随访是长者26年,最短者8年,均为1970~1989年间住院病人。结果:26例中,18例健在,8例死亡,生存率为69.2%。其影响预后因素主要有:与局部复发转移、治疗方法选择、术后时间长短、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有关。作者认为,由于ACC易复发,远期疗效差,侵袭神经于,肿瘤细胞常沿神经于扩散,故在治疗上必须彻底切除原发灶,必要时施行全须清扫术,术后进行放疗。对于腮除区ACC面神经的去留,应视病情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预后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混合瘤核仁形成区特性及其与预后关系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吉建新 朱彤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4年第1期6-7,共2页
采用AgNOR技术对31例混合瘤和3例恶性混合瘤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混合瘤不同个体的AgNOR特性存在差异,1.58~4.17/细胞核,19/31例混合瘤瘤细胞核内AsNOR量少、粒粗,形态规则,提示这些瘤细胞增殖缓... 采用AgNOR技术对31例混合瘤和3例恶性混合瘤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混合瘤不同个体的AgNOR特性存在差异,1.58~4.17/细胞核,19/31例混合瘤瘤细胞核内AsNOR量少、粒粗,形态规则,提示这些瘤细胞增殖缓慢,可能代表混合瘤的良性病例。9/31混合瘤出现成簇分布的AgNOR颗粒,大小形态不一,分布不均,HE染色见较多核分裂象,提示其瘤细胞增殖活跃,可能具有潜在恶性行为。3/31混合瘤与恶性混合瘤的AgNOR特征相似,应作恶变高危对象处理。此外,良恶性混合瘤之间和混合瘤复发与非复发组之间,其AgNOR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混合瘤术后复发除与术式选择,术者水平有关外,还与其增殖特性有关,临床上对复发而再次手术的病例,应作低度恶性肿瘤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瘤 预后 AGNOR染色 涎腺肿瘤
原文传递
腮腺癌和面神经:18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雷 马大权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2-224,共3页
关键词 腮腺肿瘤 面神经麻痹 预后
原文传递
c-erbB-2的表达与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闫颖 郭庆科 +1 位作者 南平 唐文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6-328,共3页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癌基因c-erbB-2表达与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抗c-erbB-2癌蛋白单克隆抗体AB-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erbB-2癌基因表达产物进行了...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癌基因c-erbB-2表达与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抗c-erbB-2癌蛋白单克隆抗体AB-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erbB-2癌基因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25例MPA显示c-erbB-2表达产物阳性,阳性表达率41.67%。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分析,MPA复发组c-erbB-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c-erbB-2表达阳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0.05)。表明c-erbB-2癌基因表达与MPA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检测c-erbB-2表达产物可能成为估价MPA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涎腺肿瘤 腺瘤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