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眩晕相关评价量表研究进展及应用
1
作者 王玉琳 张钰 +5 位作者 刘佳 林春盛 彭婉莹 刘同岩 沈江 杨添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眩晕是前庭功能障碍的主要症状,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可使用问卷或量表量化患者的严重程度,应用合适的量表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完善。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眩晕相关量表,并将其分成三类:症状评估量表、日常生活... 眩晕是前庭功能障碍的主要症状,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可使用问卷或量表量化患者的严重程度,应用合适的量表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完善。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眩晕相关量表,并将其分成三类:症状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质量问卷和特异性筛查问卷,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眩晕量表在临床使用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头晕 评估工具 量表
下载PDF
湖北省宜昌市居民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昊 李骏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47-248,F0003,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湖北省宜昌市居民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湖北省宜昌市选择调查对象,筛选出脑出血患者,纳入脑出血组;再按照1∶2的配比原则,从同一街道(乡)没有出现过脑出血诊断的家户中随机抽取与... 目的:分析和探讨湖北省宜昌市居民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湖北省宜昌市选择调查对象,筛选出脑出血患者,纳入脑出血组;再按照1∶2的配比原则,从同一街道(乡)没有出现过脑出血诊断的家户中随机抽取与病例性别、年龄等情况接近的样本纳入对照组。收集2组的相关数据,分析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调查了75567人,筛选出脑出血患者218例,纳入脑出血组;435名样本纳入对照组。在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出血组有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及脑梗死病史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脑出血组中经常食用蔬菜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睡眠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史、有脑梗死病史、睡眠时长短和不经常食用蔬菜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诺莫图,校准曲线拟合度较好。结论:为降低脑出血的发病,改善患者预后,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Homer1b/c通过内质网功能调节由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自噬
3
作者 张敏敏 朱宣 +4 位作者 沈红健 吕楠 吴雄枫 徐小龙 吴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3,共7页
目的研究Homer1b/c蛋白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通过500μmol/L L-谷氨酸处理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siRNA慢病毒转染方式下调Homer1b/c表达,用10μmol/L钙离子螯合剂BAPTA... 目的研究Homer1b/c蛋白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通过500μmol/L L-谷氨酸处理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siRNA慢病毒转染方式下调Homer1b/c表达,用10μmol/L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10 mmol/L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分别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后,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Homer1b/c蛋白,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及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的表达水平。结果L-谷氨酸处理HT22细胞12 h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与转染对照组相比,下调Homer1b/c表达可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P<0.05);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均能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均P<0.05);下调Homer1b/c表达后,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内质网应激未能进一步降低细胞中beclin-1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结论Homer1b/c能够调节谷氨酸兴奋性毒性损伤诱发的细胞自噬,其调节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自噬 HOMER 钙稳态 内质网应激 兴奋性损伤 谷氨酸
原文传递
热敏灸治疗老年原发性肌少症及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朱烨 杨赟 +2 位作者 周超 杨平 蒋玲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在治疗老年原发性肌少症、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肌少症、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探讨热敏灸在治疗老年原发性肌少症、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肌少症、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肌肉活动功能、手臂最大握力、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SMI、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评分、手臂最大握力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PC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应用于老年原发性肌少症、老年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患者中可调节机体血液流变学,提高其四肢骨骼肌肉质量及手臂握力,改善肌肉活动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肌少症 脑卒中后继发性肌少症 老年 热敏灸 四肢骨骼肌指数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沙棘多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田小平 罗郑 +5 位作者 夏军 淮文英 刘丹 熊鹰 陈云慧 何林熹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82-990,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的方法初步探讨沙棘多酚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目前报道的沙棘多酚化学成分,获得沙棘多酚有效活性成分及预测靶基因。通过Cytoscap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的方法初步探讨沙棘多酚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找目前报道的沙棘多酚化学成分,获得沙棘多酚有效活性成分及预测靶基因。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采用Gencards、OMIM、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AD主要作用靶点,并与化合物基因靶点作韦恩图、明确交集靶点,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型并挖掘网络中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生物过程及作用通路。应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作用靶点-作用通路”网络,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12个沙棘多酚候选化合物、142个成分靶点以及95个沙棘多酚与AD的共同靶点。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沙棘多酚调治AD的核心活性成分为阿魏酸、藜芦酸、咖啡酸等,核心靶点包括ALB、EGFR、PTGS2、STAT3、CTNNB1、MMP9、ESR1、TLR4、ICAM1和PPARA。GO和KEGG分析显示,沙棘多酚治疗AD的通路主要富集在化学致癌-受体活化、癌症的通路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其功能主要为氧化还原酶活性、丝氨酸水解酶活性和金属蛋白酶活性等。分子对接研究显示,沙棘多酚的5个关键治疗AD的化合物可与5个核心基因的对接口袋相匹配。结论沙棘多酚可通过多个化合物作用于多个分子靶点和通路发挥对AD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多酚 阿尔兹海默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26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肖慧媚 余楚岚 +4 位作者 李碧云 王林淦 刘芳 张杰 常燕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NEC)的临床特征、治疗过程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确诊ANEC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存活患儿进行电话随访,应用儿童整体表现分类量表(POPC)评估患儿生存质量。结果共纳入26例ANEC患儿,男...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NEC)的临床特征、治疗过程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确诊ANEC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存活患儿进行电话随访,应用儿童整体表现分类量表(POPC)评估患儿生存质量。结果共纳入26例ANEC患儿,男女比例为1.6∶1,中位年龄36.0(23.0~69.0)个月。发病季节以夏季常见(42.3%),其次为冬季(34.6%);前驱感染以流感病毒感染多见(34.6%),其次为人类疱疹病毒6B型及新型冠状病毒。所有患儿均有发热伴不同程度意识障碍,24例出现惊厥。神经影像学以对称性丘脑受累(100%)为典型改变,多伴有基底节区(50.0%)、脑干(61.5%)、小脑(26.9%)等部位受累。23例患儿接受甲基泼尼松龙激素冲击治疗,住院病死率为23.1%(6/26),出院6个月后累积病死率为30.7%(8/26)。6个月后随访到14例存活患儿,11例接受康复治疗,其中POPC评估2分1例,3分4例,4分6例,5分1例,6分2例。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ANEC患儿3个月随访POPC评估结果为2分2例,6分1例。结论华南地区ANEC于夏季和冬季高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诱发ANEC;临床表现为发热、抽搐、意识障碍三联征,典型影像学改变为双侧丘脑受累。早期免疫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有助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 流行性感冒 新型冠状病毒 病死率 预后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郭鸣 李冰洁 +2 位作者 梅利平 赵军 周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95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unt-HessⅠ~Ⅲ级纳入...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的Hunt-Hess分级与并发症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到2021年10月收治的195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Hunt-HessⅠ~Ⅲ级纳入低级别组(86例),Ⅳ~Ⅴ级纳入高级别组(10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量表评分、并发症及主要功能障碍,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unt-Hess分级与脑积水(OR 2.850、95%CI 1.560~5.206),运动功能障碍(OR 3.522、95%CI 2.026~6.121),语言功能障碍(OR 1.928、95%CI 1.062~3.500),意识障碍(OR 3.662、95%CI 1.558~8.607),吞咽障碍(OR 2.383、95%CI 1.248~4.550)呈正相关;与年龄(OR 0.970、95%CI 0.945~0.996),继发脑梗死(OR 0.414、95%CI 0.227~0.754),Fugl-Meyer平衡评分(OR 0.890、95%CI 0.818~0.968),ADL评分(OR 0.983、95%CI 0.971~0.994)呈负相关。结论:Hunt-Hess高级别组的患者脑积水的发生比率更高,整体功能障碍更重,年轻患者的存活率更高;但Hunt-Hess级别高低,患者均有认知障碍的风险,应注意及时筛查并进行个体化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HESS分级 并发症 功能障碍 脑积水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注意功能受损的关系
8
作者 陈曦 杜宁 +3 位作者 林延敏 张振燕 马军廷 孙国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2-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注意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MMSE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15例)与非认知障碍组(15例),另选取同期的15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注意功能受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MMSE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15例)与非认知障碍组(15例),另选取同期的15名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数字广度测试(顺背、倒背)、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DMT)和连线测验(A和B)5项注意功能检查。结果非认知障碍组的数字广度顺背、倒背分数、符号数字模式测验以及连线测验-A的时间、连线测验-B的时间结果优于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数字广度顺背、倒背分数、符号数字模式测验以及连线测验-A的时间、连线测验-B的时间结果亦优于认知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认知障碍组与对照组在数字广度顺背、连线测试-A及符号数字模式测验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数字广度倒背分数、连线测验-B的时间结果优于非认知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认知功能筛查无异常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出现注意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注意力 注意功能受损 脑卒中
下载PDF
PRF1突变致家族性嗜血细胞综合征二例
9
作者 王丽辉 杜雅坤 +1 位作者 刘兰 陈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PRF1基因突变致家族性嗜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2型(FLH2型)临床症状和基因型特点。方法报道2例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一家系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基因组DNA,采取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技术检测致病突变,并对检... 目的探讨PRF1基因突变致家族性嗜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2型(FLH2型)临床症状和基因型特点。方法报道2例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一家系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基因组DNA,采取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技术检测致病突变,并对检测到的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2例患儿均以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病情反复,查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头颅MRI提示多发脱髓鞘改变。基因检测显示为PRF1基因突变c.1189-1190dupTG(p.H398Afs*23)和c.394G>A(p.G132R)的复合杂合子,前者来自于父亲,后者来自于母亲。妹妹给予干细胞移植治疗,目前病情缓解。结论PRF1基因突变致FLH2型符合基因杂合变异遗传学特点。儿童可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共济失调、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基因可早期诊断,干细胞移植治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嗜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2型 PRF1基因 儿童 共济失调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轻度老年认知障碍的非药物整合式干预:单个案研究
10
作者 王英 董之晓 杨克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321,共7页
背景认知障碍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孤独感,以及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目的探讨非药物整合式干预对轻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抑郁、孤独感、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基于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研发... 背景认知障碍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孤独感,以及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目的探讨非药物整合式干预对轻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抑郁、孤独感、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基于认知障碍的风险因素研发了认知功能训练、身体运动、情绪管理、社会连结、健康生活习惯5个维度的非药物整合式干预方案,采用A-B-A单个案受试者设计,于2021年6—12月展开对3名确诊为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进行为期3个月,1次/周,60 min/次的干预。于基线、干预3个月后、干预结束后3个月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版生活质量量表(SF-12)、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中文版孤独量表(DJGLS)从认知功能、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抑郁情绪、孤独感5个维度评估3名老年人各量表得分并分析其变化。并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从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孤独感维度评估干预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3名老年人年龄为74、70、73岁,均已婚、与配偶和孙辈共同居住。3名老年人的MoCA基线得分为21、22、24分,干预3个月后为28、26、27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25、19、23分;GSES基线得分为25、30、27分,干预3个月后为29、29、30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28、31、28分。SF-12基线时得分为69、32、51分,干预3个月后为81、81、83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78、38、59分。GDS-15基线得分为4、8、2分,干预3个月后为2、6、1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1、8、4分。DJGLS基线得分为8、7、8分,干预3个月后为5、5、4分,干预结束后3个月为5、5、7分。半结构访谈资料表明,受试者在认知功能、生活质量、抑郁情绪、孤独感、自我效能感5个维度均有改善。结论对于患有轻度老年认知障碍的受试老年人而言,从认知功能训练、身体运动、情绪调节、社会连结、健康生活习惯5个维度开展非药物整合式的干预是有意义的,轻度老年认知障碍老年人的MoCA、SF-12、GDS-15、DJGLS得分在干预3个月后均有改善,GSES得分在干预后效果不理想,所有维度得分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呈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整合式干预 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抑郁 孤独
下载PDF
血清细胞因子与帕金森病伴焦虑抑郁的关系
11
作者 张永志 郝永慈 +1 位作者 王阳 顾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相关炎症因子与早中期帕金森病(PD)及PD伴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80例早中期PD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8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非神经病变人群设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外周血T细胞相关炎症因子与早中期帕金森病(PD)及PD伴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80例早中期PD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80例同期接受体检的非神经病变人群设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统一PD评价量表(UPDRS)、汉密尔顿焦虑(HAMA)14及抑郁(HAMD)24量表进行评估。并测定两组外周血中T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17A、IL-12p70、IFN-α等水平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D组血清IL-4、IL-6、IL-10、TNF-α、IL-12p70、IFN-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D伴抑郁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PD不伴抑郁组,PD伴焦虑组UPDRS-Ⅲ评分明显高于PD不伴焦虑组(P<0.05)。PD组炎症因子水平与HAMD评分、HAMA评分无关(P>0.05)。PD组中病程、IL-6、焦虑、抑郁评分与UPDRS-Ⅲ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病程、抑郁评分为PD患者UPDRS-Ⅲ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细胞相关炎症因子与PD关系密切,在PD神经炎症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炎症因子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CASPR2抗体阳性Morvan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刘志军 曹骅 +2 位作者 赵宏廷 丁伟 田云霞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Morvan综合征(MoS)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影响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电压门控钾通道(VGKC)复合物相关自身抗体介导。1890年法国医生Augustin-Marie Morvan首次描述了“肌纤维舞蹈病”,该病后来被命名“Morvan综合征”。... Morvan综合征(MoS)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影响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电压门控钾通道(VGKC)复合物相关自身抗体介导。1890年法国医生Augustin-Marie Morvan首次描述了“肌纤维舞蹈病”,该病后来被命名“Morvan综合征”。绝大多数MoS患者均出现周围神经超兴奋性(PNH)症状,包括肌肉颤搐、疼痛、无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van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 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李鑫 张蔚 +1 位作者 王睿韬 顾雪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降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AIS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红细胞比容(HCT)、D-二聚体(D-D)水平。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81±2.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T为(0.40±0.05)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9±0.04)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D为(0.21±0.5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1±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两药合用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D-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灯盏细辛注射液
下载PDF
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非HDL-C/HDL-C比值与1年卒中复发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王欢 刘仲仲 +6 位作者 蔺雪梅 张娜 逯青丽 刘佩 常乔乔 刘燕 吴松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HDL-C的比值与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连续收集患者入院...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HDL-C的比值与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连续收集患者入院时的总胆固醇、HDL-C及相关临床信息和确诊起3、6、12个月随访复发性脑卒中事件。非HDL-C通过从总胆固醇中减去HDL-C来计算。非HDL-C/HDL-C比值分别按照连续变量和四分位分组(Q1~Q4)处理。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非HDL-C/HDL-C比值与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不同非HDL-C/HDL-C比值的1年卒中复发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老年轻型AIS患者826例。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非HDL-C/HDL-C比值每升高1个单位,1年卒中复发的风险升高54%(HR=1.54,95%CI 1.15~2.07,P=0.004)。与Q1组相比,Q4组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升高2.27倍(HR=3.27,95%CI 1.21~8.81,P=0.019),其他组(Q2和Q3组)中1年卒中复发风险与Q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显示,Q1~Q4组的1年复发风险增加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0.004)。曲线拟合分析显示随着非HDL-C/HDL-C比值的升高,1年卒中复发的风险逐步升高。四分组的K-M生存分析发现,与其他组相比,Q4组(≥3.58)的1年卒中复发率明显升高。结论:非HDL-C/HDL-C比值升高是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非HDL-C/HDL-C比值≥3.58可显著增加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老年 非传统 血脂 复发
下载PDF
临床诊断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8例的特点及文献复习
15
作者 李海涛 孙金梅 +9 位作者 乔杉杉 杨毅 郭芳 易立 许春玲 杨伊姝 张伟 田园如画 王雷明 杨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患者的临床、影像、神经病理,并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家族性NIID病例的诊疗过程;并检索我院数据库,收集另外7例NIID临床病例,对... 目的:研究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患者的临床、影像、神经病理,并总结此类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我院收治的家族性NIID病例的诊疗过程;并检索我院数据库,收集另外7例NIID临床病例,对所有病例从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神经病理、基因检测等进行总结。结果:本例以“亚急性脑炎”作为起病形式,头部磁共振显示左侧颞、顶、枕叶脑组织肿胀,临床诊断不明;完善脑脊液、免疫相关等检查,行脑组织活检病理分析,同时追踪患者的家族史、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动态基因突变检测。脑活检提示核内包涵体积聚,并且检测到Notch2NLC基因有异常GGC动态重复突变,结合对家系的跟踪随访及基因检测,最终诊断为家族性NIID。结论:NIID临床表现异质性大,要注意神经病理及动态突变基因检测相结合,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 神经病理 亚急性脑炎 Notch2NLC基因
下载PDF
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血压管理策略对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付煜 李舜 +3 位作者 蒋汉刚 葛俊林 罗松 苑文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术中不同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110例,并纳入训练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训练集两组患...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术中不同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110例,并纳入训练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训练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的绘制,比较不同血压管理策略患者的2年预后不良发生率;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通过验证集患者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依据模型预测个体风险评分,构建危险分层系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年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手术时机为中期和晚期、平均动脉压≥65 mmHg、血压波动幅度≥16 mmHg、瘤体长径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2.0是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中血压管理策略为控制性降压是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及准确度。危险分层系统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危险分组:极低风险组(总分<30分)、低风险组(30分≤总分<78分)、中风险组(78分≤总分<106分)和高风险组(总分≥106分)。该危险分层系统能区分不同术中血压管理策略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情况(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应实施瑞芬太尼联合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的血压管理策略,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 术中血压管理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河北省部分地区神经重症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7
作者 贺峰 邢丽娜 +3 位作者 任雪璞 李文芳 胡耀群 赵迪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40-246,共7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部分地区神经重症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以便及时采取高效、综合的措施保护神经重症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信息中心于2018年12月13日至12月14日在微信平台“问卷... 目的了解河北省部分地区神经重症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可能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以便及时采取高效、综合的措施保护神经重症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信息中心于2018年12月13日至12月14日在微信平台“问卷星”上进行横断面调查。本研究通过重症E学院(CCEI)和中国冷静治疗研究组(CNCSG),联系河北多家三甲医院的神经重症从业人员完成。调查包括22项指标,包括神经重症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婚姻、子女状况、个人收入等)、医院工作(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夜班频次、医院环境等),以及SCL-90的心理评估结果。结果使用一种机器学习方法:极度梯度提升树法(XGBoost),在中国神经重症从业人员问卷调查样本(n=354)中比较了16种影响心理健康风险因素。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问卷评估:阳性项目数≥43,筛查为阳性。在354人中有188人(53%)心理健康状况为阳性,用机器学习预测后得出受试者工作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4。结论利用XGBoost法中特征重要性排序得出,夜班频率是最强的危险因素。说明夜班频率严重影响中国神经重症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在排序中,年假长度、床位数、加床情况、夜班医生床位数比例、夜班护士床位数比例、总通勤时间占用比例均较高。医院可以制定适当的政策来解决这些因素,从而减少神经重症从业人员的心理压力,使其更好地服务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极度梯度提升树法 可视化 问卷调查 症状自评量表-90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握力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2011—2014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横断面研究
18
作者 张楠楠 刘业松 +2 位作者 李小杰 王小洁 秦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32-342,共11页
目的探究握力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利用2011—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开展横断面研究,评估即时记忆、延迟记忆、言语流畅性和注意力4个认知... 目的探究握力与认知功能的关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利用2011—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开展横断面研究,评估即时记忆、延迟记忆、言语流畅性和注意力4个认知领域。采用加权线性回归、加权Logistic回归、相乘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与握力最低组的研究对象相比,握力最高组研究对象有更低的整体认知功能降低(OR=0.377,95%CI:0.182~0.781)和即时记忆降低(OR=0.409,95%CI:0.221~0.759)的风险。在女性,握力与整体认知功能降低(OR=0.405,95%CI:0.224~0.733)、言语流畅性降低(OR=0.567,95%CI:0.356~0.902)以及注意力降低(OR=0.357,95%CI:0.211~0.607)的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同时,性别和握力在整体认知功能、言语流畅性和注意力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但是即时记忆、延迟回忆2个认知领域未检测到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握力对整体认知功能和不同认知领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因此,提高握力水平,特别是女性,有利于预防认知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手部肌力 性别因素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19
作者 冯楚文 屈媛媛 +3 位作者 孙忠人 孙维伯 王铁刚 杨添淞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近20年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2002~2022年期间发表于CNKI的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实验研究为文献来源,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近20年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2002~2022年期间发表于CNKI的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实验研究为文献来源,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9篇,来源于73种期刊,《针刺研究》发文量最高;涉及作者421位,以孔立红为代表;研究机构148家,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代表;关键词325个,电针出现频次最高;关键词聚类效果显著,主要包括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的干预手段、研究疾病、作用靶点及机制;近年来突现词聚焦于针药结合、认知功能、长时程增强,且持续性可观。结论:近20年我国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突触可塑性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OSview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