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6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华敏 王佳佳 +5 位作者 陈文亚 刘志清 马爱金 张金 许元丰 毛伦林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6,共7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 目的评估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个体化血管内治疗的s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管重建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死亡和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结果52例sICAS患者共有55处病变,均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平均年龄为(62.94±9.04)岁。术前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为90%(80%,99%),狭窄长度为8(5,11)mm。采用的手术方式分别为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术(25例,27个病变)、自膨式支架植入术(19例,20个病变)、单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8例,8个病变)。术后残余狭窄程度为10%(0,20%),较术前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管重建成功率为94.23%(49/5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85%(2/52)。临床随访12(12,18)个月,影像学随访10(6,12)个月,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7.69%(4/52),复发性IS发生率为1.92%(1/52),无患者死亡。结论个体化血管内治疗对sICAS安全、有效,其可提高血管重建成功率,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远期IS复发和再狭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 支架植入
原文传递
Fisher Ⅲ-Ⅳ级颅内动脉瘤并发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冯进 孙阳阳 +4 位作者 颜华 万定 杨振兴 黄德俊 李宗正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9-64,71,共7页
目的 探讨FisherⅢ-Ⅳ级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22年1月收治的313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Ⅲ-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别比较并... 目的 探讨FisherⅢ-Ⅳ级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5月—2022年1月收治的313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FisherⅢ-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别比较并发脑积水和非脑积水2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对患者并发脑积水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出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患者术后合并脑积水分别与FisherⅣ级(P=0.004)、持续腰大池引流(LD)(P=0.017)和Hunt-HessⅢ-V级(P=0.003)、FisherⅣ级(P=0.005)、去骨瓣减压术(P=0.042)、肺炎(P=0.016)相关。经多因素分析得出,开颅夹闭后并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FisherⅣ级[P=0.007,优势比(OR)=17.949,OR 95%置信区间(CI):2.181~147.682],LD(P=0.003,OR=4.717,OR 95%CI:1.486~89.027)。ROC曲线分析显示,FisherⅣ级+LD[曲线下面积(AUC)=0.747 8,95%CI:0.644 3~0.851 4,P=0.000 2,P_(H-L)=0.851]。血管内栓塞后并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FisherⅣ级(P=0.048,OR=3.598,OR 95%CI:1.014~12.768),Hunt-HessⅢ-V级(P=0.039,OR=8.610,OR 95%CI:1.113~66.583)。ROC曲线分析显示,FisherⅣ级+Hunt-HessⅢ-V级(AUC=0.705 1,95%CI:0.617 5~0.792 6,P=0.000 8,P_(H-L)=0.789)。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Fisher分级Ⅲ-Ⅳ级患者发生脑积水独立危险因素因不同治疗方式而不同。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后并发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FisherⅣ级、持续LD和FisherⅣ级、Hunt-HessⅢ-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 脑积水 引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长链非编码RNA调控ceRNA网络的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分子机制
3
作者 陈建敏 王志勇 +1 位作者 张楠楠 陈清法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缺血性脑卒中(IS)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 RNA)调控网络,探讨IS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IS相关的mi RNA、m RNA和lnc RNA测序数据,借助R软件获取差异基因,通过star Base、mi RDB...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缺血性脑卒中(IS)的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e RNA)调控网络,探讨IS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IS相关的mi RNA、m RNA和lnc RNA测序数据,借助R软件获取差异基因,通过star Base、mi RDB和mi Rwalk数据库进行lnc RNA-mi RNA和mi RNA-m RNA关系预测,并构建ce RNA网络。预测与差异分析的结果取交集后筛选出差异靶基因(DETm RNAs),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采用Cytoscape软件识别核心靶基因。结果:共筛选出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mi RNAs 20个,m RNAs 1512个,lnc RNAs 278个,并成功构建了5lnc RNAs-6mi RNAs-102m RNAs互作的ce RNA网络。筛选出的285个DETm RNAs所富集的功能主要包括染色质的组织、磷蛋白磷酸酶活性的负向调节和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涉及白细胞经内皮迁移、血小板激活等信号通路,最终识别出排名前10的核心靶基因为CREB1、MAPK1、GSK3B、SP1、PIK3R1、NR3C1、NCOR1、NFATC1、SETD2、NSD1。结论:构建ce RNA网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IS的分子机制和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为后续康复治疗靶点的确定和制定康复策略提供一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生物信息学 GEO数据库 ce RNA调控网络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脑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诺莫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4
作者 邓勇 李迪 +1 位作者 祁恒旭 孙小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究脑卒中静脉溶栓(IVT)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8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 目的探究脑卒中静脉溶栓(IVT)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8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根据溶栓后患者发生END的情况分为END组(n=52)和非END组(n=13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发生END的危险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引入R软件构建风险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验证模型区分度,绘制Calibration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拟合度及预测效能评估。结果END组患者既往脑梗死占比、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时间、责任血管重度狭窄占比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高于非END组,血红蛋白(Hb)、预后营养指数(PNI)水平则低于非END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入院时高NIHSS评分、高HbA1c、责任血管重度狭窄及高NLR和低PNI是脑卒中IVT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脑卒中IVT后发生END的预测模型方程,采用Bootstrap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区分度良好,Calibration curve显示模型拟合度好,引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诺莫图预测模型的AUC为0.928(95%CI:0.880~0.961,P<0.05),预测效能优于PNI、NLR单独预测(P<0.05)。结论入院NIHSS评分、HbA1c、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及NLR和PNI是患者脑卒中IVT后发生END的影响因素,以此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区分度、拟合度良好,对发生EN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功能恶化 预后营养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营养风险筛查2002的全程营养管理方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俞群亚 薛翌蔚 +3 位作者 王晓伟 董芳辉 林琪 邵小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的全程营养管理方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收治的6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 目的 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的全程营养管理方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收治的6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收治的6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管理方案,干预组给予基于NRS2002的全程营养管理方案。采用NRS2002量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及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结果 干预后,两组NRS2002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ALB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QLQ-C3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NRS2002的全程营养管理方案可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营养风险筛查2002 全程营养管理方案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赵莉 孙云闯 +1 位作者 李凡 孙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2022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部MRI诊断的CSVD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近期皮质下小梗死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2022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经头部MRI诊断的CSVD患者,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根据磁共振DWI分为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组和非RSSI组,统计RSSI的部位和数目。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认知功能,分析RSSI影像学特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CSVD患者181例,RSSI组91例,非RSSI组90例。RSSI组与非RSSI组相比,BMI高[(25.43±3.53)kg/m^(2) vs(24.27±3.33)kg/m^(2),t=2.228, P=0.027],收缩压高[(145.3±16.2)mmHg vs(139.6±20.2)mmHg,t=2.013,P=0.046],MoCA总分较低[22(18.8,26) vs 24(21,27),Z=-1.980,P=0.048],视空间与执行能力[3(2,4) vs 4(3,5),Z=-2.756,P=0.006]、语言[2(2,3) vs 2(1,2), Z=-2.020,P=0.043]、抽象[2(1,2) vs 2(1,2)分,Z=-2.052,P=0.04]得分均较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RSSI基底节梗死组与非RSSI组相比,MoCA总分较低[21(17,23) vs 24(21,27),Z=-2.018,P=0.044],视空间与执行[3(1.5,3.5) vs 4(3,5),Z=-2.601,P=0.009]得分较低,RSSI脑干梗死组与非RSSI组相比,视空间与执行[3(2,4) vs 4(3,5),Z=-2.325,P=0.020]、语言[2(1,2) vs 2(2,3),Z=-2.338,P=0.019]得分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CSVD患者中RSSI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与RSSI梗死部位相关,RSSI不同梗死部位导致不同的认知损害模式。预防RSSI发生,对于预防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
7
作者 方敏 干克娜 +2 位作者 刘卉 曾宏亮 罗征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6-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三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4 h留置胃管,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A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个月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3个月mR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于手术前开展鼻饲,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相关发生率,有助于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状态,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时机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 脑梗死 卒中相关肺炎
下载PDF
脑神经血管功能体系及其评估方法的展望
8
作者 刘嘉 张攀登 +2 位作者 刘畅 王秋颖 高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30,F0003,共8页
人脑具有极为精妙的神经血管功能体系以满足脑细胞对能量代谢刻不容缓的需求。然而,现有的仪器设备仅能探测单一的神经血管功能,导致碎片化认知,许多与神经血管疾病相关的科学问题悬而未决。本文旨在回顾在面对重大疾病时脑血流自动调... 人脑具有极为精妙的神经血管功能体系以满足脑细胞对能量代谢刻不容缓的需求。然而,现有的仪器设备仅能探测单一的神经血管功能,导致碎片化认知,许多与神经血管疾病相关的科学问题悬而未决。本文旨在回顾在面对重大疾病时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脑血管反应性功能、神经血管耦联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等神经血管功能所扮演的角色,并探讨多功能、多范式、高分辨率的人体多模态跨尺度神经血管功能测量系统的可行性,为深入研究脑血管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神经血管疾病的新理论和新机制提供科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脑血流自动调节 姿态估计与配准 柔性光学半导体材料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微炎症的影响
9
作者 朱深海 何少武 +1 位作者 李霞 吴钟其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分析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7,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和对照组(n=49,常规经脑回皮质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脑... 目的分析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微炎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7,经脑沟裂间隙入路)和对照组(n=49,常规经脑回皮质手术)。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外周阻力(Rv)、平均血流量(Qm)、平均血流速度(Vm)]、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血清神经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NPY)]、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长、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Rv均降低,Qm、Vm均升高,血清NSE、NGF、NPY、MMP-9、hs-CRP、TNF-α水平及NHI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脑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脑沟裂间隙入路手术能有效改善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脑血流,减轻微炎症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脑沟裂间隙入路 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微炎症
下载PDF
定量化脑电图对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患者预后判断的研究
10
作者 卢知娟 赖锦星 +3 位作者 刘华石 黄靖茹 李俊达 赖朝晖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化脑电图对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管重建术治疗,并随访3个月,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预后... 目的探讨定量化脑电图对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9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管重建术治疗,并随访3个月,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所有患者均行定量化脑电图检测,包括(θ+δ)/(α+β)比值(DTABR)、大脑对称指数(BSI),比较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基础资料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定量化脑电图预测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89例患者随访3个月,其中61例预后良好为预后良好组,28例预后不良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DTABR、BSI为(0.84±0.11)、(0.09±0.02),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35±0.16)、(0.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TABR、BSI为影响前循环脑梗死血管重建术后预后的高危因素(OR>1,P<0.05);ROC曲线显示,DTABR、BSI及联合检测预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重建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0.833、0.965,联合检测价值更高。结论定量化脑电图在预测前循环脑梗死术后预后中具有较高价值,且操作简单、更为客观,可作为早期必检项目推广,以便于完善脑梗死的早期救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脑梗死 血管重建术 定量化脑电图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张金静 肖洪波 +4 位作者 杨骏 陈瑞全 朱宗俊 汪林英 乔晓迪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30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30例,给予针刺治疗)、对照2组(30例,给予镜像疗法治疗)和观察组(30例,给予针刺联合镜像疗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估量表上肢板块(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评分及伸腕主动运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基于FMA-UE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ICF评分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FMA-UE评分、WMFT评分、MBI增加程度,ICF评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腕AROM显著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镜像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镜像疗法 针刺
下载PDF
SWIM取栓技术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胡月龙 赵曙光 +1 位作者 杨国瑛 崔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抽吸技术(SWIM)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 目的研究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抽吸技术(SWIM)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SWIM取栓术,对照组给予单纯支架取栓术。术后,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治疗分级标准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缺损情况,Barthel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检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蛋白(S100β)]水平;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6,P<0.05)。术后1周,观察组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较对照组低[(5.37±1.09)分vs.(6.24±1.22)分、(6.03±0.92)ng ml vs.(8.18±1.17)ng ml、(0.27±0.07)ng ml vs.(0.35±0.09)ng ml],观察组Barthel评分、BDNF水平较对照组高[(79.06±8.72)分vs.(69.14±8.09)分、(4776.51±508.65)pg ml vs.(4022.39±425.33)p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7、9.690、4.707、5.594、7.630,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9、0.714,P>0.05)。结论SWIM取栓术能够较好恢复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善其神经缺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 颅内支撑导管 血管再通
下载PDF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黄炜超 李递通 +2 位作者 陈锦俭 冯伟明 邓鹏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50例患者开展研究,术后依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550例患者开展研究,术后依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收集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肾功能状况、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情况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50例患者完成检查后共2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9%;并发症的分布主要为皮下血肿或瘀斑12例、脑血管痉挛4例、脑栓塞2例、造影剂肾病3例、其他7例;单因素显示,两组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肾功能状况、造影剂剂量、操作时间、穿刺情况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低下、造影剂剂量≥120ml、操作时间≥1h、多次穿刺为影响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存在一定并发症风险,与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有高血压病史、肾功能低下、造影剂剂量≥120ml、操作时间≥1h、多次穿刺关系密切,临床应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完善针对性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影响因素 高龄 造影剂
下载PDF
过表达BIRC5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VEGF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黄建敏 陈海燕 +8 位作者 云艳芳 杨桂新 蒋勇明 李晓岚 韦宝莹 周莹杰 彭立志 莫芬 李雪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12,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BIRC5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小鼠源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细胞损伤组(细胞正常培养24 h,随后OG... 目的探讨过表达BIRC5基因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小鼠源性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正常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细胞损伤组(细胞正常培养24 h,随后OGD3h/R3h损伤细胞)、BIRC5干预组(细胞预先转染腺病毒-BIRC5质粒并培养24 h,随后OGD3h/R3h处理)和阴性对照组(细胞预先转染腺病毒空质粒并培养24 h,随后OGD3h/R3h处理)。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BIRC5和VEGF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的细胞骨架微丝彼此连接,分布规则,丝网状有序排列;细胞损伤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微丝断裂,收缩变短或移向周边,微丝网状排列紊乱,可见细胞外形皱缩,间隙加大,少部分微丝缺失出现空隙;BIRC5干预组的细胞微丝连接,形态成长梭形,排列较规则,可见细胞间隙缩小,显示过表达BIRC5基因能够减轻损伤细胞的骨架微丝紊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损伤组、BIRC5干预组及阴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降低,而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损伤组相比,BIRC5干预组的细胞存活率增高,而细胞凋亡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损伤组、BIRC5干预组和阴性对照组的BIRC5和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胞损伤组相比,BIRC5干预组细胞BIRC5和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BIRC5基因对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有关,提示BIRC5调控VEGF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可能是脑侧支循环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表达BIRC5基因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存活 凋亡 氧糖剥夺/复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递质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桂英 陈国芳 傅新民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递质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5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和联合组,各35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低频... 目的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递质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5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和联合组,各35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低频组给予健侧低频rTMS治疗,高频组接受患侧高频rTMS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健侧低频和患侧高频rTMS治疗。比较各组患者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神经传导功能[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5-HT、DA及BDN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5-HT、DA、BDNF水平显著提高,其中联合组明显高于低频组、高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38、16.356、9.388,P<0.05)。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BB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评分、BB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其中联合组明显高于低频组、高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2、4.971、6.604,P<0.05)。治疗前,3组患者MEP潜伏期、CMCT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EP潜伏期、CMCT均缩短,且联合组MEP潜伏期、CMCT小于低频组、高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34、9.615,P<0.05)。结论高-低频联合rTMS能刺激神经递质释放,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一频率rTMS治疗,可作为临床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 神经递质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影响因素
16
作者 王皓 孙斌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ICH)患者气管切开的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7例。根据患者是否气管切开分为气管切开组(n=136)及非气管切开组(n=81)。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ICH)患者气管切开的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7例。根据患者是否气管切开分为气管切开组(n=136)及非气管切开组(n=81)。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住院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影响高血压脑血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因素。结果气管切开组患者的出血量、ICH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7 d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破入脑室比例,ICU时间明显高于非气管切开组;术后7 d淋巴细胞(LY),术后7 d白蛋白(ALB)明显低于非气管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术后7 d LY、术后7 d ALB是气管切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出血量、术后7 d IL-6、PCT、LY、ALB在预测患者是否的气管切开的曲线下面积为0.833、0.594、0.728、0.798、0.625、0.802。结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术后7 d LY、术后7 d ALB。治疗过程中要关注相关指标的变化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气管切开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 降钙素原 白蛋白
下载PDF
脑血流自动调节及神经血管耦联机制在颈动脉支架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陶昀璐 周福波 +1 位作者 崔柳平(综述) 邢英琦(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17,F0002,共5页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系指在一定血压或脑灌注压波动范围内,通过脑小血管的舒缩功能维持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相对稳定的能力。缺血性脑血管相关疾病可导致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其相关机制尚不...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系指在一定血压或脑灌注压波动范围内,通过脑小血管的舒缩功能维持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相对稳定的能力。缺血性脑血管相关疾病可导致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针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是当前热点,CA及神经血管耦联(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在颈动脉支架围术期的监测同样发挥着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就CA和NVC在颈动脉支架围术期监测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探讨CA及NVC在颈动脉支架围术期进行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 脑血流自动调节 神经血管耦联
下载PDF
天智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
18
作者 高灵利 李晓晖 +2 位作者 李延红 翟珍惜 徐卉圃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aM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观察天智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aM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智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记忆能力[Rivermead行为记忆试验(RBMT)]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BM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智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aM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认知功能评分和记忆能力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天智颗粒 认知功能 记忆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
19
作者 张阳(综述) 何俐(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6-297,F0002,共3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种大脑微血管疾病,是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目前主要的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王海丽 杨爱玲 +2 位作者 刘兆东 郭达茹 潘华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参照改良Zea-long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模型,观察七氟醚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 目的参照改良Zea-long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模型,观察七氟醚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七氟醚预处理(Spre)组、七氟醚后处理(Spo)组,每组各10只。造模结束后,采用Longa评分法评测神经行为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Caspase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对于Sham组,IR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MDA水平、NOX4、Caspase3的表达、神经元凋亡数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Spre组和Spo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MDA水平、NOX4、Caspase3的表达、神经元凋亡数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的神经元坏死性凋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后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