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5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CD在肺动静脉畸形相关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
1
作者 雷淇松 张医芝 +1 位作者 韩梦岩(综述) 贾革(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右向左分流目前被认为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右向左分流分为心内分流及心外分流,在心内分流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已经得到神经内科医生的广泛认识,但在心外分流中,由于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 右向左分流目前被认为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右向左分流分为心内分流及心外分流,在心内分流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已经得到神经内科医生的广泛认识,但在心外分流中,由于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PAVM)发生率低,往往被忽视,但其卒中及复发的概率要远高于PFO。目前发泡试验已经广泛应用到右向左分流的筛查中,对于早期分流及三个心动周期内出现栓子的阳性患者,我们往往将其全部归为PFO,并且认为肺内右向左分流栓子出现的时间要长于在心内分流的时间。但事实上分流的时间并不存在某一绝对界值,单纯根据时间不能区分心内及心外分流,本文主要分析使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on‑trasted trans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c-TCD)检测PAVM所致右向左分流及其分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肺动静脉畸形 脑梗死 卵圆孔未闭
下载PDF
血清CXCR4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倩雯 陈玉辉 +3 位作者 孟令丙 尹家文 乔金雨 龚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5-129,15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自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 目的探讨血清中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的关系。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自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于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颅内动脉检查(MRA、CTA或DSA)评估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将患者分为ICAS组(颅内动脉狭窄≥50%)和对照组(颅内动脉狭窄<50%),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XCR4水平,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CXCR4水平与ICAS的相关性。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ICA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中度狭窄组(50%≤颅内动脉狭窄<70%)及重度狭窄组(70%≤颅内动脉狭窄≤100%),比较各组间CXCR4水平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264例,其中ICAS组173例〔男125例;年龄(69.05±11.06)岁〕,对照组91例〔男56例;年龄(66.96±11.12)岁〕。ICAS组CXCR4水平高于对照组〔(320.00±46.90)ng/L比(304.00±51.54)ng/L,t=2.472,P=0.014〕。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CXCR4水平升高〔OR(95%CI):1.007(1.002~1.013),P=0.011〕是ICAS的独立影响因素。ICAS中、重度狭窄组及对照组间CXCR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27,P=0.004),且ICAS重度狭窄组患者血清中CXCR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24.82±45.87)ng/L比(304.00±51.54)ng/L,t=3.132,P=0.002〕及ICAS中度狭窄组〔(324.82±45.87)ng/L比(307.47±47.72)ng/L,t=2.118,P=0.035〕。结论血清CXCR4水平在ICAS患者中升高是ICAS的独立影响因素,有作为评估ICAS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临床研究
3
作者 张栋梁 习雪峰 +1 位作者 韩永丰 金文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究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低灌注ICAS患者18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2)和联合组(n=84)。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联合组... 目的:探究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低灌注ICAS患者18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2)和联合组(n=84)。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ICAS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采用CT脑灌注成像分析患侧脑血流速度(CBF)、脑血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患者治疗后1年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PSV、PI和MTT低于对照组,rCBF和rCBV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临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S患者经支架介入术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后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改善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短期内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介入术 双联抗血小板 颅内低灌注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神经缺损 不良事件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潜在机制
4
作者 文姣姣 杨学远(综述) +1 位作者 赵永超 马懿(审校)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594-599,共6页
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理过程中,斑块内不成熟血管形成和(或)破裂出血、内皮功能障碍是冠脉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尽管治疗斑块进展的药物和非药物取得了一定成效、早期挽救了生命,但患者的预后并不乐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 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理过程中,斑块内不成熟血管形成和(或)破裂出血、内皮功能障碍是冠脉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尽管治疗斑块进展的药物和非药物取得了一定成效、早期挽救了生命,但患者的预后并不乐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干预斑块进展的治疗。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被证明是缺血、缺氧下调节内皮功能和血管生成(或)破裂出血的关键因子。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肿瘤、眼部血管疾病已有靶向药物,但冠脉粥样硬化疾病中尚未见Ang2相关的靶向药物。此外,非编码RNA和心血管疾病、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可能参与调控Ang2介导的斑块进展。本文就Ang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中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非编码RNA 血管生成 机制
下载PDF
有氧运动干预慢性脑缺血学习记忆能力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海军 邱良武 +1 位作者 习杨彦彬 庞俊娣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积极的身体锻炼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脑缺血(CCH)的病理进程,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已有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可通过改善海马组织上下通路活性,增强海马突触可塑性,提高神经保护作用和学习记忆能力。但是,有氧运动对慢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应充分考... 积极的身体锻炼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脑缺血(CCH)的病理进程,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已有研究发现,有氧运动可通过改善海马组织上下通路活性,增强海马突触可塑性,提高神经保护作用和学习记忆能力。但是,有氧运动对慢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应充分考虑干预时机。对氧运动延缓慢性脑缺血病理进程、改善学习记忆可能的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有氧运动 学习记忆能力 运动干预 神经保护
下载PDF
铁路职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郭烨 王爱华 +2 位作者 熊伟伟 王亚晶 刘艳如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35-938,共4页
目的调查铁路职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零级预防及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某铁路公司职工2689例,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n=1906,对照组)和颈动脉粥样硬... 目的调查铁路职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零级预防及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某铁路公司职工2689例,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n=1906,对照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783,包括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及颈动脉斑块组)。比较2组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脂肪肝情况是否存在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2689例体检者中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者783例,检出率为29.1%,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检出率升高(P<0.05)。对照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BMI、SBP、DBP、LDL-C、TC、TG、Hcy和有无脂肪肝在不同的颈部血管彩超结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SBP和LDL-C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因其工作性质特点,该铁路公司职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高于国内相关报道水平。性别、年龄、SBP和LDL-C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应对职工进行健康宣教及健康干预,定期体检,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健康体检 动脉粥样硬化 铁路职工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个体化康复护理改善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韩蕊 王科花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7期105-108,共4页
目的评估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个体化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应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北京北大医疗康复医院收治的102例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各5... 目的评估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个体化康复护理对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应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北京北大医疗康复医院收治的102例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各5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营养支持、抗氧自由基等),对照组患者同时联合丁苯酞,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均治疗21 d,在此期间患者均接受个体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预后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炎症应激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活性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治疗后均更高,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D-二聚体(D-D)、血栓素B2(TXB2)、血清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个体化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机体神经功能,调节机体凝血状态,抑制炎症应激反应与血小板活化,促进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重症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个体化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炎症应激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刘尚奇 王敦敬 +1 位作者 杨楠 王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9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头颈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检查,基于这些患者的狭窄程度,相应归入无... [目的]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9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头颈部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检查,基于这些患者的狭窄程度,相应归入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中度狭窄组(狭窄程度≥50%且<70%)、重度狭窄组(狭窄程度≥70%),并对患者的基线资料、血脂、血常规等进行记录、统计分析。经由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狭窄发生相关的独立风险因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狭窄程度相关的独立风险因子,用ROC曲线分析SII预测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价值。[结果]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185,P<0.05)、SII(OR=1.482,P<0.05)、性别(OR=2.721,P=0.003)、高血压(OR=3.119,P<0.001)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风险因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s-CRP(OR=1.197,P=0.011)、SII(OR=1.379,P<0.001)、Hcy(OR=1.517,P=0.013)显著影响血管狭窄程度。ROC曲线分析显示,SI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7,最佳截断值为447.89。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I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严重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524、0.482,P<0.05)。[结论]SII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独立正相关,对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具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下载PDF
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效果分析
9
作者 刘善贤 王磊 +2 位作者 张红赟 郑杰 邢振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0-01—2021-12收治的73例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组(手术组,43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0-01—2021-12收治的73例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组(手术组,43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颅内外血运重建术的近期效果。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远期脑部血流动力学状况、缺血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结果 手术组43例患者中,40例(93.02%)术中吻合段血管的畅通性良好,25例(58.14%)术后存在新生血管生成。随访6个月期间,手术组有32例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善,9例患者无明显变化,2例患者恶化。对照组仅有5例改善,6例恶化,19例无明显变化。远期卒中结果提示,手术组发生TIA、RIND各1例,均未发生进展性及完全性脑卒中。对照组发生TIA15例,RIND12例,进展性脑卒中4例,完全性脑卒中4例。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Rankin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Rankin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外血运重建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疗效较好,能够降低远期卒中发生率,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血运重建术 动脉硬化闭塞性脑血管病 远期疗效
下载PDF
325例弓上动脉内放置支架患者血管狭窄的特点分析
10
作者 梁柯 黄志志 +1 位作者 李绍发 李登星 《微创医学》 2023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分析弓上动脉内放置支架患者血管狭窄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接受弓上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数据,均经DSA检查证实为弓上动脉狭窄,且狭窄率≥70%。收集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分析患者血管狭窄的部位、... 目的分析弓上动脉内放置支架患者血管狭窄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5例接受弓上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数据,均经DSA检查证实为弓上动脉狭窄,且狭窄率≥70%。收集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分析患者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多血管狭窄的情况等特点。结果325例患者的狭窄部位共412处,其中6例先前放置血管支架,均为血管起始部狭窄,后发生支架内狭窄。前后循环狭窄部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后循环起始部狭窄占76.53%,前循环起始部占58.52%。412处狭窄部位,除去双侧锁骨下动脉和右颈外动脉狭窄的14处,余其398处狭窄部位共有328处狭窄位于颅外段,占82.41%(328/398);前后循环的颅内、颅外段狭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2处血管狭窄部位中,狭窄程度为50%~、60%~、70%~、80%~、90%~、100%分别占2.43%(10/412)、5.58%(23/412)、19.66%(81/412)、39.08%(161/412)、29.61%(122/412)、3.64%(15/412)。325例患者中,多血管狭窄74例,占22.77%(74/325)。男性多血管狭窄占比为25.28%(68/269),高于女性的10.71%(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之间的多血管狭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主要狭窄血管的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主要狭窄血管的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弓上动脉狭窄需放置血管内支架的患者,其颅外段血管常见的狭窄部位为该血管的起始部,以后循环为甚;颅内段血管狭窄在前循环的发生率更高,颅外段则以后循环发生率为高;性别、年龄与主要狭窄血管的狭窄程度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上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特点分析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分析的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况
11
作者 董旭南 李佳文 王育珊 《新疆医学》 2023年第7期778-782,共5页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卫生服务业发展需要,对卫生教育专业机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加速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1]。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指...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卫生服务业发展需要,对卫生教育专业机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加速对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1]。同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指出:要以“十四五”为契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第一要务,确保2035年完成“健康中国”目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专业 发展现况 远景目标 人才培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调整和优化 第一要务
下载PDF
无症状前循环脑动脉严重狭窄及侧支循环建立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楠(综述) 李小凤(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7期2996-3000,共5页
脑动脉狭窄不仅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也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后循环系统,前循环系统狭窄发生率高,对认知的影响更广泛。脑侧支循环是指颅内外潜在的或新生的血管吻合,在脑供血不足时起代偿作用,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脑动脉狭窄不仅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也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后循环系统,前循环系统狭窄发生率高,对认知的影响更广泛。脑侧支循环是指颅内外潜在的或新生的血管吻合,在脑供血不足时起代偿作用,对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目前,脑动脉狭窄后侧支循环建立及狭窄发生后侧支循环建立对认知影响的研究较少。该文就无症状前循环脑动脉严重狭窄及侧支循环建立对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 无症状 脑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认知功能 综述
下载PDF
血清pTau181、Lp-PLA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康 刘启为 +3 位作者 陆艳卉 郭佳 韩素桂 刘泽民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Tau181(pTau18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并发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选择ACI患者163例,根据是否并发VD分为VD组60例和非VD组103例,其中VD组认知功能损伤程度轻度15例、中度32例、重...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Tau181(pTau18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并发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选择ACI患者163例,根据是否并发VD分为VD组60例和非VD组103例,其中VD组认知功能损伤程度轻度15例、中度32例、重度13例。所有研究对象入组次日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上层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Tau181,采用上转发光法检测血清Lp-PLA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并发V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au181、Lp-PLA2水平对ACI并发VD的预测价值。结果VD组血清pTau181、Lp-PLA2水平均显著高于非VD组(P均<0.05);随着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加重,ACI并发VD患者血清pTau181、Lp-PLA2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pTau181、Lp-PLA2均为ACI并发VD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Tau181、Lp-PLA2水平联合预测ACI并发VD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血清pTau181、Lp-PLA2水平单独(P均<0.05)。结论血清pTau181、Lp-PLA2水平为ACI并发V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作为预测ACI并发VD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磷酸化Tau181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牛稳 邱晓晖 刘艺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症状性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将其分为ACI组和非...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特征及其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6例症状性MCA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结果将其分为ACI组和非ACI组(NACI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管腔狭窄率、斑块位置、形态、长度及强化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AC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单个变量及其组合的预测效能。【结果】ACI组患者斑块长度及斑块强化所占比例高于NA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长度、斑块强化是症状性MCA狭窄患者发生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管腔狭窄率、斑块长度、斑块强化及三者联合预测ACI发生的AUC分别是0.611、0.836、0.782、0.877,斑块长度和斑块强化程度对ACI的预测效能均高于管腔狭窄率(P<0.05),且三者联合可以显著提高对ACI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斑块长度和斑块强化是症状性MCA狭窄患者发生A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在预测ACI的发生方面优于管腔狭窄,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ACI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颅内动脉硬化/影像诊断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及二者联合治疗成人烟雾病的短期效果比较
15
作者 刘善贤 王磊 +2 位作者 张红赟 郑杰 邢振义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85-1389,共5页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以及二者联合方案治疗成人烟雾病短期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脑外科住院患者117例,依纳入标准及手术指征分为对照组(n=25)、贴敷组(n=31)、搭桥组(n=32)及联合组(n=29),对照组予以常规... 目的 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以及二者联合方案治疗成人烟雾病短期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脑外科住院患者117例,依纳入标准及手术指征分为对照组(n=25)、贴敷组(n=31)、搭桥组(n=32)及联合组(n=29),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贴敷组予以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搭桥组予以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联合组二者联用。比较治疗前及术后(治疗后)1周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造影剂达峰时间(TTP)、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改善情况,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_(2))、动脉-颈内静脉球血氧含量差(Da-jvO_(2))和脑氧摄取率(CO_(2)ER)改善情况,并对患者随访3个月,通过对比各组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得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各手术组术前术后对比,CBF、CBV呈上升趋势,TTP、MTT呈下降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结果优于贴敷组、搭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F:t=7.870、6.725,P<0.001;CBV:t=4.032、3.990,P<0.001;TTP:t=2.701、2.688,P<0.01;MTT:t=4.121、3.180,P<0.01);各手术组术前术后SjvO_(2)、Da-jvO_(2)、CO_(2)ER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结果优于贴敷组、搭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jvO_(2):t=4.927、5.143,P<0.01;Da-jvO_(2):t=3.421、3.139,P<0.01;CO_(2)ER:t=2.758、2.526,P<0.01);术后(治疗后)3个月随访NIHSS得分,各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组、搭桥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2.998,P<0.05),联合组得分与贴敷组、搭桥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2、3.866,P<0.05)。结论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联合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短期疗效较好,能迅速改善脑灌注及氧代谢,并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血管搭桥 脑-硬膜-动脉-颞肌贴敷术 烟雾病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时钟基因在不同发病时程中的改变及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郑层层 张丽 +3 位作者 李雅莉 李林 张兰 杨翠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8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时钟基因在不同发病时程中的改变及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6~8周,体重150~180 g,选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术制作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内时钟基因在不同发病时程中的改变及山茱萸环烯醚萜苷(CIG)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5只SPF级雄性SD大鼠,6~8周,体重150~180 g,选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术制作慢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假手术动物分为3组,造模动物分为6组,每组5只。具体为造模1个月组(Sham组、2VO组、2VO+CIG60组、2VO+CIG120组、2VO+丁苯酞组);造模1.5个月组(Sham组、2VO组);造模3个月组(Sham组、2VO组)。造模6 h后2VO+CIG60组灌胃CIG 60 mg/(kg·d)、2VO+CIG120组灌胃CIG 120 mg/(kg·d)、2VO+丁苯酞组灌胃丁苯酞100 mg/(kg·d),Sham组与2VO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1、1.5、3个月时,取大鼠的下丘脑和中脑检测时钟基因CRY1、PER1、PER2、NPAS2 mRNA的水平,观察时钟基因的改变情况。结果在下丘脑中,与Sham组比较,造模1个月2VO组PER2 mRNA降低(P<0.01);造模1.5个月2VO组时钟基因PER2 mRNA、NPAS2 mRNA升高(P<0.05或P<0.01)。在中脑中,与Sham组比较,造模1个月2VO组CRY1 mRNA、PER1 mRNA升高(P<0.05或P<0.01);造模3个月2VO组PER2 mRNA升高(P<0.05)。在下丘脑中,与Sham组比较,2VO组PER2 mRNA降低(P<0.01);与2VO组比较,2VO+CIG60组NPAS2 mRNA升高,2VO+CIG120组PER1 mRNA降低(P<0.05)。在中脑中,与Sham组比较,2VO组CRY1 mRNA、PER1 mRNA升高(P<0.05或P<0.01);与2VO组比较,2VO+CIG120组CRY1 mRNA降低(P<0.01)。结论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的下丘脑和中脑中时钟基因表达紊乱,引起调节昼夜节律的反馈环破坏,而CIG能纠正下丘脑和中脑时钟基因紊乱表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时钟基因 昼夜节律 山茱萸环烯醚萜苷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
17
作者 李芳雪 樊宇 +3 位作者 郝飞 杨炯 殷飞翔 姜长春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512-1516,1520,共6页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和普通球囊(common balloon,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症状性ICAS患者...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和普通球囊(common balloon,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症状性ICAS患者100例。根据术中使用的球囊类型分为药物涂层球囊组(n=50)和普通球囊组(n=50)。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术后30 d内任何卒中或死亡发生率、术后1年的再狭窄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普通球囊组和药物涂层球囊组术后30 d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率分别为4%(2/50)、2%(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普通球囊组和药物涂层球囊组再狭窄率分别为16%(8/50)、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症状性ICAS患者中,使用CB和DCB治疗都是安全有效的。与CB血管成形术相比,DCB血管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isis,ISR)发生率更低,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DCB血管成形术在治疗症状性ICAS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药物涂层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
18
作者 于燕 谭兰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影响。方法以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年龄≥40岁非脑卒中病人以及健康查体者7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ICAS者601例(对照组),有ICAS者152例(病例组);年龄≤65岁331例,>...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影响。方法以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年龄≥40岁非脑卒中病人以及健康查体者7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无ICAS者601例(对照组),有ICAS者152例(病例组);年龄≤65岁331例,>65岁422例。对纳入人群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胆红素与ICAS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的水平均显著高于病例组(H=4.867~5.669,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BIL(OR=0.93,95%CI=0.87~0.99,P=0.018)、DBIL(OR=0.66,95%CI=0.48~0.89,P=0.007)和IBIL(OR=0.92,95%CI=0.86~0.99,P=0.030)是非卒中情况下ICAS的独立保护因素。在总人群中,TBIL(OR=0.40,95%CI=0.23~0.79,P=0.001)、DBIL(OR=0.54,95%CI=0.30~0.96,P=0.037)和IBIL(OR=0.50,95%CI=0.28~0.86,P=0.013)的第四四分位数组发生ICAS的风险均较低。此外,>65岁的受试者TBIL(OR=0.92,95%CI=0.86~1.00,P=0.044)和DBIL(OR=0.65,95%CI=0.44~0.96,P=0.031)与ICAS显著相关,IBIL(OR=0.92,95%CI=0.83~1.00,P=0.058)可能对ICAS有保护作用。结论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升高与ICAS风险降低相关,且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颅内动脉硬化 保护因素
下载PDF
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俊杰 李建民 +3 位作者 吴再辉 刘少鹏 龚泽华 刘俊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131-5135,共5页
目的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患者194例(病例组),再根据脑卒中类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IS)组和出血性脑卒中(ICH)组,无脑卒中相关病史的体检... 目的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多态性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脑卒中患者194例(病例组),再根据脑卒中类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IS)组和出血性脑卒中(ICH)组,无脑卒中相关病史的体检者221例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和多项检验结果,提取空腹外周血中DNA,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定性定量检测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多态性。通过χ^(2)检验评估CC、CT和TT 3种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包括CT、TT两种基因型在内的共12种因素与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在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上相比较:IS组与ICH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病例组及IS、ICH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种基因模型(等位基因模型:T vs C;显性模型:CT+TT vs CC;隐性模型:TT vs CC+CT;共显性杂合子模型:CT vs CC,共显性纯合子模型:TT vs CC)的分析结果中,均提示T等位基因携带者(CT/TT)较CC基因型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OR>1,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T型、饮酒、高尿酸血症、吸烟、体质量指数、年龄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THFR基因rs1801133位点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T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高,可作为该地区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 rs1801133位点多态性 脑卒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