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1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兰 陈宏 +1 位作者 王华 张俊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盟医院/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心内科就诊的16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盟医院/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心内科就诊的16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n=14)和非脑梗死组(n=146)。通过查阅2组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非阵发性房颤、饮酒、服用抗凝药物情况、吸烟、心房颤动病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动脉供血不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HA_(2)DS_(2)-VASc评分、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采用Python 3.8.0构建XGBoost、lightGBM、logistic回归及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模型性能验证,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通过最优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功能计算危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评分。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的年龄、吸烟者占比、左心房内径增大者占比、非阵发性房颤占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占比、未规范抗凝者占比、RDW、FIB和CHA_(2)DS_(2)-VASc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性别、病程、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脑动脉供血不足病史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高龄、吸烟、左心房内径增大、非阵发性房颤、未规范抗凝、FIB偏高、RDW偏大和CHA_(2)DS_(2)-VASc分值较高是心房颤动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及F1-score值均最大,为最优预测模型,lightGBM和XGBoost次之,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功能计算8项危险因素相对重要性评分,得到危险因素重要性排名依次为:左心房内径增大、CHA_(2)DS_(2)-VASc评分高、非阵发性房颤、未规范抗凝、高龄、RDW偏大、FIB偏高、吸烟。结论高龄、吸烟、左心房内径增大、非阵发性房颤、未规范抗凝、FIB偏高、RDW偏大和CHA_(2)DS_(2)-VASc分值较高是心房颤动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4种机器学习模型中预测性能最好的是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对预测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急性脑梗死 机器学习 LOGISTIC回归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司匹林抵抗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庆杰 杨璨宇 查文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10—2022-10在永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发病7 d内的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基于临床病史和神经影像学证据分为...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10—2022-10在永城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发病7 d内的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基于临床病史和神经影像学证据分为初发组(n=36)和复发组(n=36),入院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7 d。采用血栓弹力图测定阿司匹林抵抗,并测定血清Lp-PLA2水平。比较初发组和复发组阿司匹林抵抗、Lp-PLA2水平,分析阿司匹林抵抗、Lp-PLA2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复发性卒中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评价相关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36.1%的复发性卒中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19.4%的初发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发性卒中患者血清PLA2水平中位数160.0μg/L,初次发病患者为125.0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抵抗和高PLA2水平是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增加4.06倍(P=0.042),高于Lp-PLA2中位值患者的4.37倍(P=0.011)。阿司匹林抵抗和Lp-PLA2预测卒中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95%CI:0.641~0.873)和0.683(95%CI:0.559~0.807)。结论与初发卒中患者相比,复发性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比率和血清Lp-PLA2水平均明显升高,可作为复发性卒中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司匹林抵抗 血栓弹力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清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3
作者 袁丹 王莹 +4 位作者 王英鹏 许莉 薛佳 程晶晶 王海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高发,及时恢复脑血流是治疗的关键,超时间窗就诊患者无更多促进脑血流恢复的治疗手段。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就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究RIPostC... 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高发,及时恢复脑血流是治疗的关键,超时间窗就诊患者无更多促进脑血流恢复的治疗手段。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就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究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患者干预的影响,为超时间窗就诊的AIS患者寻求安全、有效的脑血流恢复治疗方式。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法进行试验。选取2021-09-02—2022-08-31于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超溶栓时间窗(发病时间>6 h)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期+随访期共90 d,均使用同等的一般治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IPostC治疗14 d(28次),对照组给予模拟的RIPostC治疗14 d(28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0 d、干预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精神状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脑血流速度,以白介素(IL)-6反映炎症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最终完成试验及随访99例,其中试验组49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时间与组别对MMSE、MoCA、mRS、NIHSS、脑血流速度、IL-6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MMSE、MoCA、NIHSS、脑血流速度、IL-6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mRS、SAS、SDS、IADL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干预后30、90 d MMSE、MoCA评分及脑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mR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30、90 d SDS、I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30 d SAS评分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P<0.05)。99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17例,对照组6例,两组皮肤瘀点、头晕、心慌、胸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瘀斑发生率[4.00%(2/50)与12.24%(6/4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6/50)与34.69%(17/49)]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RIPostC治疗可降低AIS患者的炎症反应,对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抑郁情绪及颅内血流速度可起到积极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远隔缺血后适应 超时间窗 炎症反应 随机对照试验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下载PDF
基于倾向值匹配评价椎基底动脉支架闭塞行机械取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4
作者 管民 李子园 +5 位作者 马振凯 孟淑辉 周志龙 吴立恒 李天晓 朱良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 评价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后闭塞行机械取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5月—2022年10月本中心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行机械取栓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支架植入术后闭塞组(支架闭塞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闭塞组(ICAS)。运... 目的 评价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后闭塞行机械取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5月—2022年10月本中心椎基底动脉急性闭塞行机械取栓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支架植入术后闭塞组(支架闭塞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急性闭塞组(ICAS)。运用倾向值匹配法平衡两组基线特征,比较两组血管成功再通率、90 d良好预后率、90 d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07例患者,其中支架闭塞组14例,ICAS组93例。经倾向评分成功匹配14对,其中支架闭塞组14例,ICAS组27例。支架闭塞组成功再通率、90 d良好预后率均低于ICA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6%(11/14)vs. 100%(27/27),P=0.062;28.6%(4/14)vs. 44.4%(12/27),χ^(2)=0.976,P=0.323]。支架闭塞组90 d死亡率显著高于ICAS组[57.1%(8/14)vs. 25.9%(7/27),χ^(2)=3.873,P=0.049]。支架闭塞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ICA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7%(5/14)vs. 14.8%(4/27),χ^(2)=1.289,P=0.256]。结论 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后闭塞行机械取栓治疗,血管成功再通率、90 d良好预后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与ICAS闭塞无差异,但90 d死亡率显著高于ICAS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支架植入 支架内血栓 机械取栓 倾向评分
下载PDF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miR-218-5p、LASP1水平及其应用价值
5
作者 亓超 李慧 +1 位作者 吴永亚 李晨曦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IS)病人血清微RNA-218-5p(miR-218-5p)、LIM和SH3蛋白1(LASP1)水平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年IS病人96例为IS组,对所有IS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按照改良... 目的探究青年缺血性脑卒中(IS)病人血清微RNA-218-5p(miR-218-5p)、LIM和SH3蛋白1(LASP1)水平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年IS病人96例为IS组,对所有IS病人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68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28例(mRS评分>2分)。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6例为对照组。血清miR-218-5p、LASP1 mRNA水平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18-5p与LASP1 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中miR-218-5p、LASP1 mRNA表达水平对IS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S组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1.03±0.11、1.01±0.11)相比,IS组血清中miR-218-5p水平0.88±0.09显著降低,LASP1 mRNA(1.12±0.12)水平显著升高(P<0.05)。IS病人血清miR-218-5p与LASP1 mRNA呈负相关(r=−0.73,P<0.001)。与预后良好组(0.94±0.10、1.05±0.11)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中miR-218-5p(0.74±0.08)水平显著降低,LASP1 mRNA(1.28±0.13)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显示,二者联合评估IS预后不良的AUC高于miR-218-5p、LASP1 mRNA单独预测的AUC值(Z=12.35,P<0.001;Z=6.60,P=0.010)。结论青年IS病人血清miR-218-5p较低,LASP1 mRNA较高,可用于评估青年IS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青年 微核糖核酸-218-5p LIM和SH3蛋白1 预后
下载PDF
胼胝体梗死的康复效果评估: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个案研究
6
作者 陈予东 杜晓霞 +4 位作者 黄富表 叶长青 马琳 王云雷 吴晓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描述1例因脑梗死导致胼胝体损伤(表现为异己手综合征、注意力障碍、空间忽略、步态失用等)患者的个体化康复过程,并探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在评估脑激活中的优势。方法患者男性,54岁,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 目的描述1例因脑梗死导致胼胝体损伤(表现为异己手综合征、注意力障碍、空间忽略、步态失用等)患者的个体化康复过程,并探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在评估脑激活中的优势。方法患者男性,54岁,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功能评定测验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多种评估工具,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在常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任务导向训练、镜像训练和计算机认知辅助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舒尔特方格训练、双侧肢体协同性训练和经颅磁刺激(TMS)治疗。采用f NIRS评估康复前后脑活状态的变化。结果综合康复1个多月后,患者异己手综合征、注意力障碍和空间忽略明显改善,步行恢复正常,运动、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提高,脑部激活状态呈现积极变化。结论针对胼胝体损伤复杂症状,综合康复手段(特别是舒尔特方格、双侧协同训练及TMS)结合f NIRS评估脑激活,展现出显著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胼胝体 康复 经颅磁刺激 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李蒙 付三仙 +3 位作者 王素凡 周力为 梁锐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223)和死亡组(n=7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AR、NRS2002评分及CAR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R和NRS2002评分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212(1.026~1.432)、1.510(1.233~1.849),P<0.05]。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方程为Y=-3.242+0.412×NRS2002+0.192×CAR,预测短期预后的AUC(95%CI)为0.711(0.639~0.7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48、0.709。结论: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NRS2002评分 高血压脑出血 短期预后
下载PDF
血清LncRNA HCG11及miR-26b-5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8
作者 周静 孙军 +5 位作者 汪宁 刘义锋 李祥欣 高军 余洋 温昌明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组11(long non coding RN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omplex group 11,LncRNA HCG11)及微小核糖核酸-26b-5p(microRNA-26b-5p,miR-26b-5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功能...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组11(long non coding RN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omplex group 11,LncRNA HCG11)及微小核糖核酸-26b-5p(microRNA-26b-5p,miR-26b-5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6例,根据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小面积组、中面积组和大面积组,随访1年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qRT-PCR检测LncRNA HCG11,miR-26b-5p相对表达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LncRNA HCG11和miR-26b-5p对患者梗死面积的诊断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LncRNA HCG11、miR-26b-5p与梗死面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面积梗死患者的LncRNA HCG11水平升高,miR-26b-5p水平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的LncRNA HCG11水平升高,miR-26b-5p水平降低(P<0.05);不同梗死面积患者高血压史、高血脂史以及NHISS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HCG11与梗死面积及NHISS均呈正相关(r_(梗死面积)=0.553,P_(梗死面积)<0.001;r_(NHISS)=0.462,P_(NHISS)<0.001),miR-26b-5p与梗死面积及NHISS均呈负相关(r'_(梗死面积)=-0.534,P'_(梗死面积)<0.001;r'_(NHISS)=-0.447,P'_(NHISS)<0.001);miR-26b-5p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高血压史、NHISS评分、CRP和LncRNA HCG11为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LncRNA HCG11和miR-26b-5p及联合诊断患者梗死面积优于单独指标诊断(Z_(LncRNA HCG11)=3.049,P_(LncRNA HCG11)=0.002;Z_(miR-26b-5p)=2.657,P_(miR-26b-5p)=0.008,AUC=0.937);且LncRNA HCG11+miR-26b-5p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显著优于LncRNA HCG11、miR-26b-5p、CRP、NHISS单独指标(Z_(LncRNA HCG11)=2.207,P_(LncRNA HCG11)=0.027;Z_(miR-26b-5p)=2.080,P_(miR-26b-5p)=0.038;Z_(CRP)=2.341,P_(CRP)=0.019;Z_(NHISS)=2.093,P_(NHISS)=0.036,AUC=0.892);LncRNA HCG11与miR-26b-5p呈负相关(r=-0.425,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ncRNA HCG11水平升高,miR-26b-5p水平降低,均为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对患者脑梗死面积及功能预后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物组11 微小核糖核酸-26b-5p 脑梗死面积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NOX2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脑卒中后脑损伤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何小群 罗春花 +1 位作者 黄灵 肖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脑卒中(IS)后脑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调控机制。方法:以低、高剂量RES进行干预,并以NOX2特异性激动剂四溴肉桂酸(TBCA)做功能挽救;构建氧糖剥夺/...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脑卒中(IS)后脑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调控机制。方法:以低、高剂量RES进行干预,并以NOX2特异性激动剂四溴肉桂酸(TBCA)做功能挽救;构建氧糖剥夺/复氧(OGD/R)PC12和LMAI Bio细胞模型,TUNEL检测PC12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LMAI Bio细胞极化。Western blot检测PC12、LMAI Bio细胞NOX2、NF-κB、TNF-α、IL-1β、IL-10、TGF-β表达。结果:RES能明显抑制OGD/R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调控LMAI Bio细胞向M2型极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ES能明显下调OGD/R细胞NOX2、NF-κB、TNF-α和IL-1β表达,上调IL-10和TGF-β表达,TBCA能部分逆转RES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RES能抑制IS后神经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控NOX2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脑卒中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 小胶质细胞极化
下载PDF
平衡功能结合认知注意力训练对老年患者防跌倒的作用
10
作者 沈琦 周健 +5 位作者 刘晶京 王海筠 高冬梅 于莉 叶辉 曾宪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结合认知注意力训练在老年患者跌倒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05—2022-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 目的探讨平衡功能结合认知注意力训练在老年患者跌倒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05—2022-05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8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跌倒预防,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步态平衡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认知注意力与平衡能力双重训练。观察2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平衡能力、认知注意力及跌倒风险,对比2组3个月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评分分别为(23.82±2.06)分、(25.15±1.93)分,均高于干预前的(21.84±2.13)分、(22.03±1.95)分,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完成认知注意力测试所用时间分别为(6.87±1.23)min、(6.51±1.05)min,正确率分别为(68.52±4.66)%、(69.14±4.93)%(P>0.05);干预后,观察组完成认知注意力测试所用时间为(4.46±0.89)min,短于干预前的(7.02±1.30)min及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跌倒风险评分分别为(33.25±3.40)分、(31.18±2.97)分,均低于干预前的(42.78±5.13)分、(43.16±1.95)分,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内跌倒一次发生率为9.30%,与对照组的27.91%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接受平衡功能训练+认知注意力训练,可有效提升其平衡能力和认知注意力,同时对跌倒的发生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功能 认知注意力 老年人 跌倒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赵鹏 姚玉婷 +4 位作者 贾贤达 肖志娟 郜静 李燕 沈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8期1085-1089,1095,共6页
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 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尼麦角林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功能性吞咽障碍筛查量表(EAT10)、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X线片吞咽造影检查(VFSS)、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管阻力指数、最大峰值流速,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SSA、洼田饮水试验、EAT10、NIHSS评分、大脑动脉血管阻力指数,以及血清NSE、ET-1水平低于治疗前,VFSS、SWAL-QOL评分及血清CGRP水平高于治疗前,最大峰值流速及平均血流速度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SSA、洼田饮水试验、EAT10、NIHSS评分、大脑动脉血管阻力指数,以及血清NSE、ET-1水平比较结果显示,C组B组>A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提升血清CGRP水平,降低血清NSE、ET-1水平,促进神经修复,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尼麦角林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障碍 脑血流动力学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颈项部穴位深刺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12
作者 孙晓东 陈涛 +1 位作者 杜振峰 张士金 《新中医》 2025年第4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颈项部穴位深刺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3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颈项部穴位深刺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3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2组采用颈项部穴位深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颈项部穴位深刺联合推拿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3组临床疗效、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舌骨活动度、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28/30),均高于对照1组70.00%(21/30)和对照2组73.33%(2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SA、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SA、SWAL-QOL评分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舌骨向上移位、向前移位值均较治疗前增大,观察组舌骨向上移位、向前移位值均大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颈项部穴位深刺联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颈项部穴位深刺 推拿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郑娜 丁晶 +10 位作者 李孟汉 杜元灏 许迎春 吴江莹 吴潇哲 郭睿婧 田珍 何润东 黄迪 李培雯 刘婉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动脉取栓术治疗,试验组在动脉取栓术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GV20)、风池(GB20)、内关(PC6)... [目的]比较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与动脉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动脉取栓术治疗,试验组在动脉取栓术治疗基础上针刺百会(GV20)、风池(GB20)、内关(PC6)、曲池(PC6)、三阴交(SP6)、足三里(ST36)、太冲(LR3),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发病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发病90 d时mRS评分为0~2、0~3分的分布比例、发病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结果]发病第90天时试验组患者m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90天时试验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两组患者BI评定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BI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第14天时,试验组患者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动脉取栓术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疗效优于单纯动脉取栓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动脉取栓术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改良六字诀联合督脉电针法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声学参数、语言清晰度及认知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任敏 庄燕 +1 位作者 孟宪忠 蒋琳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652-65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六字诀联合督脉电针法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声学参数、语言清晰度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18例,按照住院号奇偶数法分成观... 目的探讨改良六字诀联合督脉电针法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声学参数、语言清晰度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18例,按照住院号奇偶数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与督脉电针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改良六字诀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言语功能[改良Fre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m-FDA)]、语音清晰度(SI)、声学参数[第一共振峰(F1)、第二共振峰(F2)、音高、音强、元音空间面积(VSA)、元音清晰度指数(VAI)、共振峰集中率(FCR)、下颌距]、认知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m-FDA、S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观察组治疗12周后m-FDA、SI评分分别为(34.43±2.80)、(0.82±0.12)分,均高于对照组[(31.48±2.75)、(0.77±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F1、FCR均较治疗前降低,F2、高音、音强、VAI、下颌距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F2、高音、音强、VAI、下颌距分别为(1576.04±179.52)Hz、(179.08±31.20)Hz、(77.27±4.71)dB、0.97±0.09、(435.89±77.21)Hz,均高于对照组[(1470.24±183.43)Hz、(167.41±29.06)Hz、(71.55±5.32)dB、0.86±0.14、(400.21±92.10)Hz],F1、FCR分别为(506.33±95.35)Hz、1.17±0.11,均低于对照组[(541.65±92.74)Hz、1.22±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MoCA评分为(28.72±1.48)分,高于对照组[(25.92±1.67)分],NIHSS评分为(0.77±0.49)分,低于对照组[(1.53±0.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督脉电针法的基础上联合改良六字诀可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声学参数,提高语言清晰度,改善认知水平,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改良六字诀 督脉电针法 声学参数 语言清晰度 认知水平
下载PDF
基于肌肉激活的斜方肌平衡训练对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功功能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15
作者 董明 余静 +2 位作者 陆彦青 李琎 林立军 《中医康复》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斜方肌平衡训练对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 3年11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两组患... 目的:本研究探讨斜方肌平衡训练对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 3年11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用药及神经发育学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肩胛带的稳定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斜方肌平衡训练(侧卧位肩外旋、侧卧位外旋、俯卧位水平外展、俯卧位水平后伸),两组患者训练均30min/次,1次/d,5次/周,连续训练6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Fugl-Meyc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VAS视觉模拟评分,以及上肢静息运动阈值(rMT)、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检测。结果:观察组9例及对照组7例患者因提前出院中途退出被剔除,最终观察组63例,对照组65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U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MT和CMC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rMT和CMC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肩胛带的稳定性训练基础上,斜方肌平衡训练能更好的改善偏瘫后肩痛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后肩痛 斜方肌平衡训练 疼痛 运功功能 静息运动阈值 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调控KAT3B/STING轴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刘学飞 武萌萌 +2 位作者 孙翔 曹利红 袁子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调控KAT3B/STING轴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益气活血化...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调控KAT3B/STING轴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60只大鼠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高剂量组(高剂量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高剂量+2,5-己酮可可碱(DMXAA)组(高剂量+DMXAA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大鼠为Sham组。低剂量组大鼠灌胃0.2 mL 27.5 g/mL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药液,高剂量组大鼠灌胃0.2 mL 55.0 g/mL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药液,高剂量+DMXAA组大鼠灌胃0.2 mL 55.0 g/mL的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药液和25 mg/kg的DMXAA,Sham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药物;除高剂量+DMXAA组外,其余组大鼠再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溶液灌胃,1 d/次,连续4周。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神经行为学;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TTC染色法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LDH和NGF水平和缺血侧皮层组织TNF-α、IL-6、IL-10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iNOS、Iba1、CD68、CD40、CD206、Arg-1、Cleaved caspase-3、KAT3B、STING蛋白表达。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高于Sham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高剂量+DMXAA组大鼠Zea-Longa评分和网屏试验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NGF和IL-10水平低于Sham组,LDH、TNF-α和IL-6水平高于Sham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NGF和IL-10水平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LDH、TNF-α和IL-6水平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高剂量+DMXAA组大鼠NGF和IL-10水平低于高剂量组,LDH、TNF-α和IL-6高于高剂量组(P<0.05)。与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缺血侧皮层神经元形态有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中iNOS、Iba1、CD68和CD4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Sham组高,CD206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Sham组低(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中iNOS、Iba1、CD68和CD4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缺血性脑卒中组低,CD206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缺血性脑卒中组高(P<0.05);高剂量+DMXAA组大鼠缺血侧皮层组织中iNOS、Iba1、CD68和CD40蛋白相对表达量比高剂量组高,CD206和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高剂量组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可能与抑制KAT3B/STING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益气活血化浊解毒方 KAT3B/STING轴 小胶质细胞极化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吴春富 姜立先 +4 位作者 梁建广 何新俊 金东 赵旭东 赵义纯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机械取...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低灌注强度比值(HIR)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4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取栓术后是否HT分为HT组(80例)和非HT组(32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SM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匹配,匹配容差设置0.03进行1∶1配对。通过CT灌注成像计算HIR[T_(max)>10 s脑组织体积(ml)/T_(max)>6 s脑组织体积(ml)]。将匹配后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IR与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阿尔伯塔中风项目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评分、HIR对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预测价值。结果PSM后得到77例对组间变量均衡样本。与非HT组比较,HT组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更长,NIHSS评分、ASPECTS评分、T_(max)>10s脑组织体积和HIR更高,T_(max)>6 s脑组织体积更小(P<0.05)。NIHSS评分高、HIR高为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评分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NIHSS评分、ASPECTS评分、HIR联合预测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曲线下面积为0.909,大于NIHSS评分、ASPECTS评分、HIR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12、0.803(P<0.05)。结论HIR高是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AIS-LVO机械取栓术后HT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灌注强度比值 机械取栓术 出血转化
下载PDF
紧急医疗救护系统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院内延迟因素
18
作者 李百艳 米晓璐 +2 位作者 朱保月 王维展 肖青勉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开通紧急医疗救护系统(EMS)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影响,并分析发生院内延迟现象的主要环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3年10月急诊就诊的EMS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00例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开通紧急医疗救护系统(EMS)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影响,并分析发生院内延迟现象的主要环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3年10月急诊就诊的EMS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0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急诊就诊的接受传统急救流程溶栓的AIS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情况、出现不良预后的概率、生存质量变化情况,两种不同入院方式院内诊治环节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mRS评分、DN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d、4 d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现再发脑出血、再发脑梗死及死亡等不良预后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院内延迟主要环节时间:经EMS入院患者“完成头颅CT扫描-获取CT报告”中位时间23 min高于推荐的20 min(P<0.05),“获取头颅CT报告-开始溶栓治疗”中位时间25 min高于推荐的15 min(P<0.001)。通过EMS就诊患者院内诊治中位时间112 min,短于未经EMS接受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的120 min(P<0.05)。结论EMS结合溶栓治疗效果显著,院内救治延迟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存在,“获取头颅CT报告”到“开始溶栓治疗”这一环节是造成院内延迟的最主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内延迟 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 溶栓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一站式多模态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性取栓术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分析
19
作者 解福友 高建磊 +3 位作者 张方圆 刘艺超 马龙 韩若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12-15,28,共5页
目的 探讨一站式多模态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性取栓术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7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机械性取栓术治疗的120例AIS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4h内出血转化发生情况分为发生... 目的 探讨一站式多模态C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性取栓术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7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机械性取栓术治疗的120例AIS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4h内出血转化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5)与未发生组(n=95)。比较两组术前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参数[动脉高密度征(HMCAS)、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血流峰值时间(Tmax)、表面渗透性(PS)、侧支循环评分]及其他临床资料,建立回归模型验证主要参数指标与AIS患者机械性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参数对AIS患者机械性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参数CBV、CBF、侧支循环评分低于未发生组,HMCAS占比、PS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血管闭塞部位为前循环占比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高于未发生组(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IS患者机械性取栓术后出血转化可能与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参数CBV、CBF、PS、侧支循环评分及入院时NIHSS评分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CBV、CBF、PS、侧支循环评分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IS患者机械性取栓术后出血转化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均>0.7),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00-0.82范围内,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参数联合预测AIS患者机械性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净受益率始终大于0,净受益率最大值为0.208。结论 一站式多模态CT对AIS患者机械性取栓术后出血转化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性取栓术 出血转化 一站式多模态CT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改良六字诀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及认知障碍治疗中的价值
20
作者 庄燕 任敏 +1 位作者 孟宪忠 蒋琳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六字诀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及认知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呼吸控制功能、认知功能、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 目的探讨改良六字诀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及认知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呼吸控制功能、认知功能、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合并认知障碍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传统呼吸训练及执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改良六字诀训练。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言语功能[改良Fre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m-FDA)、语音清晰度(SI)、日常生活交流能力量表(CADL)、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CRRCAE)]、呼吸控制功能[最长发音时间(MMPT)、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及胸廓活动度]、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情绪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的差异。结果(1)言语功能:治疗8周后,两组m-FDA、SI、CADL、CRRCA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m-FDA、SI、CADL、CRRCA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呼吸控制功能:治疗8周后,两组MMPT、MIP、MEP、胸廓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的MMPT、MIP、MEP、胸廓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认知功能:治疗8周后,两组MMSE量表评分、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MMSE量表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HAMD及日常生活能力: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MBI与FIM评分均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MBI、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六字诀联合执行功能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及认知障碍患者言语功能、呼吸控制功能、认知功能,且可改善情绪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构音障碍 认知障碍 改良六字诀 执行功能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