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CP2信号研究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1
作者 肖志博 符少川 +2 位作者 谢海 金辉 葛树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解耦联蛋白(UCP)2信号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泊酚低、中、高(5、15、25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Longa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I/R模...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解耦联蛋白(UCP)2信号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丙泊酚低、中、高(5、15、25 mg/kg)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Longa线栓法缺血2 h,再灌注24 h建立大鼠I/R模型,脑缺血期间腹腔注射丙泊酚治疗,再灌注24 h后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脑脊液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1/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mRNA含量;Western印迹测定UCP2、p-核转录因子(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样蛋白(NLRP)3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iba)1表达、促炎性M1表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mRNA、p-NF-κB、NLRP3含量均明显增加(P<0.05),但UCP2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丙泊酚低、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IL-1β、IL-6、TNF-α含量,iba1表达、促炎性M1表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mRNA、p-NF-κB、NLRP3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减少(P<0.05),IL-10含量、抗炎性M2表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mRNA与UCP2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结论丙泊酚可通过调节UCP2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M1表型极化,促进M2表型极化,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与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脑缺血再灌注 炎症反应 解耦联蛋白2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吴旭明 柯先金 +1 位作者 孙波 孙振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AIS老年住院病人共234例,依据急性期内复查CT或MRI结果,将病人分为HT组(n=50)和非HT组(n=184)。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SHR、HbA1c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后HT的价值。结果 2组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FPG、HbA1c水平,房颤、TOAST分型和梗死大面积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SHR(OR=39.443,95%CI:1.847~842.343)、HbA1c(OR=1.777,95%CI:1.091~2.859)以及大面积梗死(OR=3.093,95%CI:1.359~7.036)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SH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的AUC分别为:0.631(95%CI:0.541~0.721)、0.656(95%CI:0.654~0.748)、0.741(95%CI:0.665~0.816)。HbA1c联合SHR预测的AUC显著大于两指标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水平SHR和HbA1c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更好地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转化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陈幸生芒针透刺联合项丛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
3
作者 王磊 陈幸生 +1 位作者 沈玥 邢怡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后循环缺血是脑病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文章阐述了陈幸生主任医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经验。督脉为阳脉之海,循行入脑,其认为芒针透刺督脉可以振奋全身阳气,通督调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项丛刺”按照“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 后循环缺血是脑病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文章阐述了陈幸生主任医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经验。督脉为阳脉之海,循行入脑,其认为芒针透刺督脉可以振奋全身阳气,通督调神、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项丛刺”按照“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原则,针刺局部穴位,疏通颈部经脉,可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两种针刺疗法联合,共同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针 项丛刺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静脉溶栓结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孙志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0-0033,共4页
观察并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应用血管内介入的实际效果。方法 样本时间 2020年1月~2023年4月;随访时间 2022年7月~2023年6月;地点 本院;样本量 98例;样本对象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组法 阿拉伯数字分... 观察并分析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应用血管内介入的实际效果。方法 样本时间 2020年1月~2023年4月;随访时间 2022年7月~2023年6月;地点 本院;样本量 98例;样本对象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组法 阿拉伯数字分配法。对照组(n=49)、观察组(n=49)分别给予常规治疗(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在应用联合方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更高(75.51%>55.10%),且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脑血流参数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静脉溶栓)基础上应用血管内介入,可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避免持续进展,继而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升血管再通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静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的动态变化
5
作者 张勇 付雪琴 +3 位作者 邹旭欢 王漫漫 王玮玮 兰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时空动态变化。方法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90 min后实现再灌注,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观察及取材。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前肢放置实验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细胞骨架蛋白时空动态变化。方法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90 min后实现再灌注,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观察及取材。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前肢放置实验评估神经功能;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法观察细胞骨架成分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MAP2)、神经丝重链(neurofilament heavy chain,NF-H)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轴突、树突和神经丝亚显微结构。结果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损伤和神经行为功能损害逐渐加重。纹状体损伤比皮层出现的更早、更严重。缺血区域的MAP2相关免疫反应强度降低,NF-H相关免疫反应强度升高。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细胞骨架排列受损,密度降低。结论不同脑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不同。神经元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对缺血和再灌注表现出动态反应,这可能进一步促进脑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细胞骨架成分 脑缺血/再灌注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损伤 动态变化
下载PDF
全脑CT灌注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继发脑梗死的价值
6
作者 常小娜 何文进 +8 位作者 蔡炜琼 钟立清 丁庆社 代琳玉 郑美娴 邱广美 曹玉竹 卢睿 杨世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全脑CT灌注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06—2023-04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治疗的70例TIA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发病7 d内临床诊... 目的探究全脑CT灌注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06—2023-04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治疗的70例TIA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发病7 d内临床诊断继发性脑梗死状况分为脑梗死组(n=22)与非脑梗死组(n=48),对比2组全脑CT灌注参数,经ROC曲线分析全脑CT灌注参数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最佳阈值,对比全脑CT灌注参数、DWI及两项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性,并通过Kappa值分析其一致性。结果脑梗死组CBF、CBV低于非脑梗死组,TTP、MTT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采用ROC分析获取CBF、CBV、TTP、MTT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AUC分别为0.670、0.854、0.681、0.754,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AUC为0.925。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全脑CT灌注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敏感度77.27%,特异性95.83%,Kappa值0.759;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敏感度81.82%,特异性97.92%,Kappa值0.828;两项联合诊断TIA继发脑梗死的敏感度95.45%,特异性95.83%,Kappa值0.902,一致性较好。结论全脑CT灌注及DWI诊断TIA继发脑梗死均具有一定价值,且两项联合诊断的准确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全脑CT灌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救地图对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时效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王雪平 沈敏芳 +1 位作者 田晓芳 朱琳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救地图对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时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阴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给... 目的 研究急救地图对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时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江阴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给予构建的卒中急救地图开展急救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急救效果、并发症、急救效率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研究组在预检分诊、首次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PCI治疗时间、再灌注时间等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颅内出血、呼吸道阻塞、脑疝、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有形性、移情性等急救护理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应用卒中急救地图的急救护理下,可缩短各急救流程消耗时间,降低并发症,增强护理人员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时间窗 卒中急救地图 急救流程
下载PDF
TRPV4通道抑制剂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的保护机制研究
8
作者 孔繁皓 张鸿洋 +6 位作者 张蔚 唐梦泽 王樱桥 李想 丁晓慧 杨智航 解辉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TRPV4通道抑制剂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的具体保护机制。方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应用TRPV4通道抑制剂HC067047或PKC-δ抑制剂Rottlerin检测TBI后BBB通透性、大鼠... 目的:探讨TRPV4通道抑制剂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破坏的具体保护机制。方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应用TRPV4通道抑制剂HC067047或PKC-δ抑制剂Rottlerin检测TBI后BBB通透性、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损伤区域微血管内皮紧密连接蛋白ZO-1和ZO-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TBI后,BBB通透性明显增加,脑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同时紧密连接蛋白ZO-1和ZO-2的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BI模型组比较,给予HC067047或Rottlerin后,其BBB通透性、神经功能评分、紧密连接蛋白ZO-1和ZO-2的改变均被部分逆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介导的BBB损伤可能通过TRPV4通道调控PKC-δ信号通路进而影响紧密连接蛋白ZO-1和ZO-2的表达实现;抑制TRPV4通道功能或PKC-δ信号分子均能够部分减轻TBI诱导的BBB损伤,本研究可能为临床TB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V4通道 PKC-δ信号通路 创伤性脑损伤 血脑屏障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伴艾迪瞳孔溶栓治疗一例
9
作者 汪艳 冯德朋 +3 位作者 程秋凤 张静静 王培健 郝继恒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6-256,F0003,共2页
患者,男,54岁,因突发言语不清2 h余入院。既往有高血糖2年余,未行特殊治疗。家属诉患者近期食用腌制鸡蛋,近半年长期服用酵素。11时30分左右患者活动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头晕、无视物旋转,在家休息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神志恍惚,言语不... 患者,男,54岁,因突发言语不清2 h余入院。既往有高血糖2年余,未行特殊治疗。家属诉患者近期食用腌制鸡蛋,近半年长期服用酵素。11时30分左右患者活动时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头晕、无视物旋转,在家休息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神志恍惚,言语不能,双上肢不自主运动。入院查体:Bp:174/112 mm Hg,神志恍惚,精神差,言语不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7 mm,对光反射消失,无眼球震颤,瞳孔运动略迟缓,无眼外肌麻痹及上睑下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艾迪瞳孔
下载PDF
从血浊理论浅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治
10
作者 梁朋朋 张风霞 王新陆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13-117,共5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极易发生的一类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症状多呈一过性、可逆性,发作时间短,易反复。临床上TIA与脑梗死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可独立引发脑梗死。西医治疗该病以“双抗”和稳定斑块为主,疗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极易发生的一类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症状多呈一过性、可逆性,发作时间短,易反复。临床上TIA与脑梗死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可独立引发脑梗死。西医治疗该病以“双抗”和稳定斑块为主,疗效不佳,且长期服用西药会有诸多不良反应。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新陆教授总结出“血浊论”,为这两种疾病建立起了桥梁。血浊是TIA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后期又可加重病势。王教授认为,治疗上当以清化血浊为基本原则,辅以化痰、祛瘀、温阳等治法,方可使浊邪祛除,气血调和。文章结合案例,介绍王教授以“血浊论”治疗TIA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浊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清化血浊 化浊行血汤
下载PDF
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姚科 李云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80例MIS/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80例MIS/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试验组按血小板浓度给药。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7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研究,最终入组83例;研究组6例患者因个人原因,自行退出研究,最终入组84例。两组均无死亡患者;试验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整体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 d、3个月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NIHSS评分不同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3个月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肤、黏膜瘀斑或牙龈、鼻腔出血,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小板浓度指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应用于MIS/TIA患者中,有助于降低颅内出血率,但复发风险随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抗血小板 血小板浓度 出血率
下载PDF
咪达唑仑减轻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的小鼠神经元损伤
12
作者 陈涛 陈凌君 李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459-466,共8页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对氧糖剥夺(OGD)/复糖复氧(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细胞系HT22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OGD/R诱导建立神经元细胞HT22损伤模型,将HT22细胞分为OGD/R组、咪达唑仑低、中和高剂量组、咪达唑仑高剂量+KG-501(CREB抑制剂)组,另设常...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对氧糖剥夺(OGD)/复糖复氧(R)诱导的小鼠神经元细胞系HT22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OGD/R诱导建立神经元细胞HT22损伤模型,将HT22细胞分为OGD/R组、咪达唑仑低、中和高剂量组、咪达唑仑高剂量+KG-501(CREB抑制剂)组,另设常规培养HT22细胞为对照组。ELISA检测TNF-α、IL-6水平;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MTT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量细胞凋亡率;RT-qPCR检测CREB mRNA和PGC-1α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i-67、Bcl-2、Bax、CREB、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细胞A490值(24、48 h),增殖率、SOD、CAT活性、CREB mRNA和PGC-1α mRNA表达水平、Ki-67、Bcl-2、CREB、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TNF-α、IL-6、MDA、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OGD/R组相比,咪达唑仑低、中、高剂量组细胞A490值(24、48 h),增殖率、SOD、CAT活性、CREB mRNA和PGC-1α mRNA表达水平、Ki-67、Bcl-2、CREB、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TNF-α、IL-6、MDA、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咪达唑仑高剂量组相比,咪达唑仑高剂量+KG-501组A490值(24、48h),增殖率、SOD、CAT活性、CREB mRNA和PGC-1α mRNA表达水平、Ki-67、Bcl-2、CREB、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凋亡率、TNF-α、IL-6、MDA水平、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咪达唑仑可促进OGD/R诱导的HT22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神经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神经元
下载PDF
阿加曲班、替罗非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疗效评估
13
作者 解鑫瑜 杜大勇 郭再玉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评估阿加曲班、替罗非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96例高风险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92例、B组54例、C组50例。A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 目的:评估阿加曲班、替罗非班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96例高风险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组92例、B组54例、C组50例。A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加曲班抗凝及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C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桥接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自开始用药至1个月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和C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5、20.787、5.600、10.762,P<0.05)。C组患者治愈率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B组和C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1,P>0.05)。结论:阿加曲班、替罗非班对于TIA患者的疗效较好,且阿加曲班与替罗非班治疗TIA患者的总有效率相当,替罗非班能够更加快速地阻止TIA的复发及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卒中 阿加曲班 替罗非班
下载PDF
针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然 徐向青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血管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脑、脊髓或视网膜)障碍。该文通过梳理近年来针刺治疗TIA的相关文献,探究针刺治疗TIA的疗效、作用机制。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针刺 临床治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M2极化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损伤
15
作者 穆秉桃 郭敏芳 +1 位作者 于婧文 张慧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22-228,共7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给予(0.1、0.2)mg/kg TP处理,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给予(0.1、0.2)mg/kg TP处理,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元形态,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钙离子结合接头蛋白分子1(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NeuN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0的水平;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内Arg1和TLR4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P处理组神经学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元损伤明显改善;IL-1β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加;iNOS、TLR4、NF-κB、和caspase-3表达降低,Arg1和NeuN表达增加。结论TP处理逆转大鼠脑I/R损伤,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M2极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与抑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TP) 缺血再灌注(I/R) 小胶质细胞 极化 炎症 凋亡
原文传递
电凝法制作C57/BL6J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评价
16
作者 康赟赟 唐东宁 +1 位作者 张健 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目的通过改良电凝法制作小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方法、筛选适用于模型小鼠的评价指标,为开展脑缺血相关的长期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法选用C57/BL6J雄性小鼠4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34)和对照组(n=12)。采用凝血器永久性凝... 目的通过改良电凝法制作小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方法、筛选适用于模型小鼠的评价指标,为开展脑缺血相关的长期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法选用C57/BL6J雄性小鼠4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34)和对照组(n=12)。采用凝血器永久性凝断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监测造模前、造模后20min、造模后1d的脑血流灌注量;通过Longa评分、mNSS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圆筒实验、转角实验评价小鼠造模后1、7、14d的神经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缺血灶梗死范围,以评估模型是否成功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侧皮质中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蛋白表达。结果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监测显示,大脑中动脉电凝灼烧后缺血侧的脑血流量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1、7、14d的Longa评分和mNSS评分明显升高(P<0.05);平衡木行走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1、7、14d评分均降低(P<0.05);圆筒实验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造模后1、7、14d模型组的前肢使用不对称性均增加(P<0.05);转角实验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造模后1、7、14d模型组的侧向指数均有提高(P<0.05)。TTC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脑组织无损伤,模型组的梗死灶在手术侧大脑的感觉运动皮层区和尾壳核。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侧脑皮层中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呈高表达,模型组1d(P<0.05)、模型组7d(P<0.01)、模型组14d(P<0.01)的GFA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DCX的蛋白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7、14d升高(P<0.05);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模型组1d的BDNF蛋白表达水平在缺血后显著升高(P<0.05)。结论将电凝位置由MCA与大脑下静脉交界的远端位置改为MCA与嗅束交界内侧2mm段部位可以成功制备小鼠MCAO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脑缺血后急慢期神经功能修复机制及神经可塑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法 大脑中动脉 脑缺血小鼠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及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军 张丽阳 +3 位作者 陈笛 温昌明 时彩丽 兰端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及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306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给予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及丁苯酞治疗)、B组... 目的:探讨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及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治的306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给予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及丁苯酞治疗)、B组(给予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C组(给予支架取栓术治疗),每组102例,对比3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钙结合蛋白(S100-β)、血栓素B2(TXB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复发率、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术后3组患者的NSE、6-k-PGF1a、S100-β、TXB2、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的NSE、S100-β、TXB2、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B组和C组,6-k-PGF1a高于B组和C组(P均<0.05)。A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B组和C组,复发率低于B组和C组(P<0.05)。A组的病死率与B组、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取栓术联合替罗非班及丁苯酞治疗ACI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血管再通率和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取栓术 替罗非班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再通 预后
下载PDF
miRNA-194-5p通过减少神经炎症降低脑卒中风险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霞 李美 +4 位作者 王冰 陈秋菊 李岩 刘振元 张文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194-5p通过减少神经炎症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方法采集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和72例无脑血管病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中miRNA-194-5p表达量。脂多糖(LPS)诱导的人... 目的探讨miRNA-194-5p通过减少神经炎症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方法采集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和72例无脑血管病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中miRNA-194-5p表达量。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体外细胞模型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蛋白表达。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iRNA-194-5p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在LPS诱导的HUVECs模型中miRNA-194-5p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5),但激活miRNA-194-5p能够抑制HUVECs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与空白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miRNA-194-5p表达,HUVECs上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被激活,与正常空白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94-5p与TRAF6的荧光素酶表达量显著低于空白组与TRAF6组。在激活miRNA-194-5p后,TRAF6 mRNA表达量受到显著抑制。下调TRAF6可显著减少下调miRNA-194-5p对HUVECs上清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与miRNA-194-5p下调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RNA-194-5p能够通过抑制TRAF6表达,减少神经炎症,降低脑卒中风险,miRNA-194-5p有希望成为临床治疗脑卒中相关神经炎症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94-5p TRAF6 神经炎症 脑卒中
下载PDF
评价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的价值
19
作者 蒋晔莉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给予短暂性脑缺血疾病患者应用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探究联合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血塞通软... 目的:给予短暂性脑缺血疾病患者应用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探究联合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就诊于我院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的瞬时性视歧昏督、偏身麻木、语言寒涩3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32/40)95/00%(38/40),后者高于前者(Χ^(2)=4.114,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短暂性脑缺血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可以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软胶囊 舒血宁注射液 短暂性脑缺血 偏身麻木 语言寒涩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
20
作者 曾逸芳 钟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中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疗效。方法:选取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TIA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中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疗效。方法:选取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TIA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健康状况、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健康状况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