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艾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0-0063,共4页
研究观察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 研究观察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开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方式,实验组42例患者采取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观察两组病人在焦虑、抑郁、疼痛、睡眠质量、疗效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观察,实验组的焦虑、抑郁、疼痛、睡眠质量、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优(P<0.05)。结论 对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后效果显著,对其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难治性三叉神经痛 心理状态 经皮微创球囊压迫术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艾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8-0071,共4页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收入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满足患者治疗需求,随机分组并予以患者差异性治疗,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盲探下射频消融术,观察组接受三维CT精确定位下,行射频...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收入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满足患者治疗需求,随机分组并予以患者差异性治疗,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盲探下射频消融术,观察组接受三维CT精确定位下,行射频消融术,对比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综合治疗有效率、综合治疗满意率较高;干预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的疼痛感减少,舒适感提升,焦虑抑郁问题得到及时缓解。结论 三叉神经节半月射频消融术可应对三叉神经痛病症,疗效确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消融术 三叉神经痛 临床治疗效果
下载PDF
miR-132-3p/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朱瑾 欧阳欣 +4 位作者 刘屿 钱叶梅 夏斌 施延安 俞力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1-577,共7页
目的探讨miR-132-3p通过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FNI)中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I-125粒子辐射大鼠施万细胞,并在细胞中转染miR-132-3p mimic、miR-132-3p inhibitor以及sh-CAMTA1。免疫荧光检... 目的探讨miR-132-3p通过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FNI)中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I-125粒子辐射大鼠施万细胞,并在细胞中转染miR-132-3p mimic、miR-132-3p inhibitor以及sh-CAMTA1。免疫荧光检测S100B和β-TubulinⅢ荧光强度。RT-qPCR检测miR-132-3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MTA1蛋白表达。EdU染色评估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同时,构建FNI大鼠模型并在大鼠面部植入I-125粒子,HE、LFB染色以及IF染色评估大鼠面神经组织的病理损伤。StarBase v2.0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32-3p和CAMTA1的靶向关系。结果S100B和β-TubulinⅢ在大鼠施万细胞中显著表达。I-125粒子辐射组中miR-132-3p表达降低(P<0.001),抑制细胞的增殖(P<0.001)和迁移(P<0.001)。过表达miR-132-3p或敲降CAMTA1显著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P<0.001)和迁移(P<0.05),敲降miR-132-3p则具有相反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miR-132-3p靶向负调控CAMTA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32-3p通过抑制CAMTA1的蛋白表达,减弱I-125粒子对FNI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结论过表达miR-132-3p抑制CAMTA1的表达,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I-125对FNI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miR-132-3p 施万细胞 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经颅磁声电刺激对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回路中beta振荡的影响
4
作者 张帅 由胜男 +2 位作者 杜文静 王磊 徐桂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19-2526,共8页
背景:经颅磁声电刺激是一种基于磁声耦合电效应的无创、高精度脑神经聚焦刺激方法,可调节神经节律振荡活动,从而影响大脑的运动、认知等功能。目的:探究经颅磁声电刺激对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回路中beta振荡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 背景:经颅磁声电刺激是一种基于磁声耦合电效应的无创、高精度脑神经聚焦刺激方法,可调节神经节律振荡活动,从而影响大脑的运动、认知等功能。目的:探究经颅磁声电刺激对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回路中beta振荡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正常刺激组大脑前额叶皮质接受经颅磁声电刺激(空间峰值脉冲平均强度为13.33 W/cm^(2),基波频率为0.4 MHz,基波周期数为1000,脉冲重复频率为200 Hz);模型对照组、模型刺激组通过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建立帕金森病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对照组大脑前额叶皮质接受经颅磁声电假刺激,模型刺激组大脑前额叶皮质接受经颅磁声电刺激,每天刺激时长2.0 min,刺激结束停留8-10 min后,采集大鼠执行T迷宫过程中局部场电位信号并同时记录行为学正确率,对比分析各组局部场电位信号能量的时频分布情况和行为差异,当大鼠正确率连续3 d高于80%后停止刺激实验和T迷宫实验。②建模仿真实验:构建经颅磁声电刺激下皮质-基底神经节回路模型,分别改变超声发射周期(5,10,20 ms)、超声发射占空比(30%,50%,90%)和感应电流密度(20,50,100μA/cm^(2)),比较不同刺激参数下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beta振荡的功率谱密度值。结果与结论:①动物实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强于模型对照组(P<0.001),正常刺激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刺激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强于模型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beta振荡能量分布较为集中,正常刺激组较正常对照组beta振荡信号能量有所降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刺激组beta振荡能量广泛分布且能量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刺激组,并且模型刺激组beta振荡信号能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②建模仿真实验:不加刺激时,健康大鼠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峰值(30 dB)显著低于帕金森病大鼠(55 dB);施加经颅磁声电刺激后,两组大鼠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值普遍降低;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峰值与超声发射周期呈正相关、与感应电流密度呈负相关,当超声发射占空比为50%时功率谱密度峰值最低;③结果表明:经颅磁声电刺激可抑制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的beta振荡,进而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与决策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声电刺激 皮质-基底神经节回路 beta振荡 帕金森病 局部场电位 T迷宫 神经调控
下载PDF
微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刘永泰 朱龙 寇堃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微球囊压迫术(PM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TN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VD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分析比较微球囊压迫术(PM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TN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VD治疗,观察组采用PMC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术后3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TN患者,选择PMC比MVD临床疗效更确切,术后恢复更快,治疗费用更少,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更小,术后炎症反应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球囊压迫术 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炎症因子、脑白质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
6
作者 钟华胜 吴莉 +2 位作者 危国星 熊国平 赵欢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炎症因子、脑白质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CCI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为患者实施精神状态评估... 目的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炎症因子、脑白质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CCCI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为患者实施精神状态评估,并以27分作为临界点,总分<27分表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记为观察组(37例)。总分≥27分表示认知功能正常,记为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脑白质改变(ARWMC)评分,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及ARWMC评分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oCA评分总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RP、PCT水平及ARWM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观察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及ARWMC评分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0.651、0.708、0.649,P<0.05)。结论CCCI患者炎症因子、脑白质改变与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均具有相关性,且主要表现为血清CRP、PCT水平及ARWMC评分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供血不足 炎症因子 脑白质改变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性
下载PDF
地仓透颊车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张燕 陈敏 张华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地仓透颊车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地仓透颊车针刺,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 【目的】探讨地仓透颊车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地仓透颊车针刺,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比较各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仓透颊车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较常规针刺的效果更好,可促进患者症状快速消失,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的保留技术探讨
8
作者 比拉力•巴拉江 刘正清 +3 位作者 阿依图尔荪•阿卜杜外力 买吾拉江•阿木提 姚天芳 周振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听神经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统计面神经保留率,观察术中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总结手术技巧。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87.1%),...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例听神经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统计面神经保留率,观察术中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总结手术技巧。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87.1%),次全切除4例(12.9%),面神经解剖保留28例(90.3%),术后随访3~12个月,House Blackmann标准评估面神经功能:Ⅰ~Ⅱ级14例(45.2%),Ⅲ~Ⅳ级12例(38.7%),Ⅴ~Ⅵ级5例(16.1%)。结论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保留关键在于电生理监测基础上,熟悉肿瘤与面神经的病理解剖关系,手术操作要轻柔,充分利用肿瘤包膜,妥善处理内听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桥小脑角 内听道 面神经
下载PDF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9
作者 肖铮铮 张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 目的分析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球囊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组(42例,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经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微血管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球囊组(P<0.05)。微血管组的手术时长、总住院时长显著长于球囊组(P<0.05)。术后,微血管组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显著高于球囊组(P<0.05)。结论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下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均可取得较佳疗效,但后者较前者的预后效果更佳,而前者较后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更小,在临床选择中需考虑患者的耐受度与适应证合理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神经导航及C臂辅助 经皮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 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
下载PDF
多部位肌肉面神经电图检测对贝尔麻痹患儿面神经功能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李磊 刘磊 +3 位作者 王丹 夏欢 李加瑞 韩雁冰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图(ENoG)检测多块面肌方法在贝尔麻痹(BP)患儿面神经功能评估及早期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90例BP患儿,首诊时应用ENoG检测额肌、鼻肌、口轮匝肌、上眼轮匝...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图(ENoG)检测多块面肌方法在贝尔麻痹(BP)患儿面神经功能评估及早期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90例BP患儿,首诊时应用ENoG检测额肌、鼻肌、口轮匝肌、上眼轮匝肌及下眼轮匝肌等5块面肌的ENoG值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并采用House Brackmann分级系统(HBGS)对患儿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随访至完全恢复或至首诊后6个月,通过HBGS再次评估患儿的面神经功能。分析比较不同面肌的ENoG值在各年龄组(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学龄儿童组)及各预后组(完全恢复组、不完全恢复组)间的差异,以及与首诊HBGS评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早期不同面肌的ENoG值对BP患儿预后的价值。结果首诊时患儿各部位ENoG值越低,则对应的首诊HBGS评级越高(P<0.05);鼻肌、上眼轮匝肌及下眼轮匝肌表现更显著(P<0.01)。首诊时的鼻肌、上眼轮匝肌及下眼轮匝肌的ENoG值显示,完全恢复组的秩平均值高于不完全恢复组(P<0.05);首诊时鼻肌、上眼轮匝肌及下眼轮匝肌的ENoG值可用于评估BP患儿的预后,AUC值分别为0.732、0.695及0.796(P<0.05);将上眼轮匝肌与鼻肌ENoG值联合、上眼轮匝肌与下眼轮匝肌ENoG值联合、下眼轮匝肌与鼻肌ENoG值联合,准确性进一步提升,AUC分别为0.740、0.799及0.806(P<0.01);首诊HBGSⅡ~Ⅲ级患儿的预后明显好于Ⅳ~Ⅴ级患儿(P<0.01)。结论BP发病初期鼻肌、上眼轮匝肌及下眼轮匝肌的ENoG值与HBGS评级一样可反映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较低的ENoG值提示BP可能恢复不完全,增加ENoG面肌检测部位可提高BP患儿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麻痹 儿童 面神经电图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预后
下载PDF
面神经损伤观察模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11
作者 谭玉莲 庞宏 +5 位作者 王世容 吴美珍 杨怡 夏薇 张文艺 蔡文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79-80,F0003,共3页
目的评价面神经损伤观察模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口腔医疗中心收治的面神经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6月收治的面神经损伤患者4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估方法进行病情评估;将2022年7月-12... 目的评价面神经损伤观察模板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口腔医疗中心收治的面神经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6月收治的面神经损伤患者4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估方法进行病情评估;将2022年7月-12月收治的面神经损伤患者53例设为试验组,采用面神经损伤观察模板进行病情评估。比较两组评估完成时间、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评估完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面神经损伤观察模板对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可明显缩短评估时间,提高评估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观察模板
下载PDF
名中医王兴臣从厥阴风木论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12
作者 满敏 王兴臣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399-402,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们常处于压力、焦虑、抑郁之下,面瘫发病人群也逐渐年轻化。王兴臣认为,周围性面瘫从发病因素上讲与风邪、情志等因素密切相关,病位常在面部经筋。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们常处于压力、焦虑、抑郁之下,面瘫发病人群也逐渐年轻化。王兴臣认为,周围性面瘫从发病因素上讲与风邪、情志等因素密切相关,病位常在面部经筋。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肝主筋。名中医王兴臣守正创新,主张从厥阴风木辨证论治面瘫,临证时重视肝与其余脏腑之间的关系,尤重调理肝气,分为风木过动阳明日衰、肝中火胜金受火炎、肝风煽火火旺逼心、木源从癸水不涵木等四证;治疗上以培土泄木、佐金平木、养血平肝、滋水涵木为原则,常选用四君子汤、小续命汤、四物汤、镇肝息风汤等加减化裁,使木气自平,阴阳自和,临床效果较好。总结王兴臣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为本病治疗提供不同思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培土泄木 佐金平木 养血平肝 滋水涵木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佳越 汤燚 杨银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28-132,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然而针对AD经典发病机制研发的相关药物并未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近些年展开了众多关于AD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本文综述了A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然而针对AD经典发病机制研发的相关药物并未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近些年展开了众多关于AD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本文综述了AD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以期为AD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林雄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治...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40)。术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期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
下载PDF
GCH 1基因新的点突变致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1例
15
作者 吴玉娇 姜荆 刘学伍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2-92,94,共2页
患者,女,18岁,因“走路不稳、写字困难5年”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5年前患者出现走路不稳、写字困难,行走需人搀扶,运动后加重,有晨轻暮重现象,摆臂正常,无肌肉萎缩,无四肢不自主抖动,无嗅觉减退、便秘、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无饮水... 患者,女,18岁,因“走路不稳、写字困难5年”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5年前患者出现走路不稳、写字困难,行走需人搀扶,运动后加重,有晨轻暮重现象,摆臂正常,无肌肉萎缩,无四肢不自主抖动,无嗅觉减退、便秘、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言语不利。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正常。神经系统查体:高级神经活动正常,脑神经检查阴性,四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增高,直线行走不能,四肢腱反射(++),双侧病理征阴性,深浅感觉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右足内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刺激征 双侧病理征 感觉正常 嗅觉减退 神经系统查体 言语不利 吞咽困难 不自主抖动
下载PDF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黄金金 张萍霞 +2 位作者 朱文静 朱才溢 张梦如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BC)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采用PBC治疗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PBC)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采用PBC治疗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d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出院后随访3个月,记录60例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个月、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后3d,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PSQI评分和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出现面部麻木10例、咬肌无力9例、眼部不适7例、口唇疱疹3例、听力减退2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痊愈。仅1例(1.67%)复发。结论: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良好,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不良情绪,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微球囊压迫术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下载PDF
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袭络证)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郁明明 张秀红 +1 位作者 杨媛媛 郑琳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68-472,共5页
目的评价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面部神经电生理和面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龙罐... 目的评价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PFP)(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面部神经电生理和面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火龙罐综合灸法,疗程均为7 d。进行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检查和面部血流动力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医生报告结局指标和患者报告结局;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的动作电位M波的异常率和眼轮匝肌R1的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患者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动作电位M波的波幅高于对照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s、Vd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患者H-B量表评分和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寒袭络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患者WHOQOL-BREF、FDIP和FD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龙罐综合灸法治疗PFP(风寒袭络证)患者可改善面部神经电生理和面部血流量,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确切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急性期 风寒袭络 火龙罐综合灸法 神经电生理 血流量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7对糖皮质激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李峰 谢方 +3 位作者 王雪 孙兆炜 钱令嘉 赵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目的探究骨形成蛋白7(BMP-7)对糖皮质激素(GC)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GC干预PC12细胞,明确不同浓度GC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在PC12细胞中感染BMP-7过表达/敲低慢病毒和对照病毒,然后采用DMSO或GC干预细胞,流式细胞仪... 目的探究骨形成蛋白7(BMP-7)对糖皮质激素(GC)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GC干预PC12细胞,明确不同浓度GC对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在PC12细胞中感染BMP-7过表达/敲低慢病毒和对照病毒,然后采用DMSO或GC干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Bax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GC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μmol/L GC比较,GC浓度为10μmol/L时,PC1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GC浓度为50μmol/L时,PC12细胞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过表达或敲低BMP-7后4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C-NC组比较,GC-oe BMP-7组细胞凋亡率、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DMSO-NC组比较,GC-oe BMP-7组细胞凋亡水平、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MSO-NC组比较,DMSO-sh BMP-7组细胞凋水平、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与GC-NC组比较,GC-sh BMP-7组细胞凋水平、Bax基因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高水平GC激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增加,BMP-7可以拮抗GC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7 糖皮质激素 PC12细胞 应激
下载PDF
老年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黄玉梅 黄婷 余四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62-1465,共4页
目的统计老年复发性三叉神经痛(RTN)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至信阳市中心医院疼痛科就诊的老年RTN患者进行单中心横断面调查,通过心理痛苦温度计(DT)、家庭支持自评量表(PSS-Fa)、匹兹堡睡... 目的统计老年复发性三叉神经痛(RTN)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至信阳市中心医院疼痛科就诊的老年RTN患者进行单中心横断面调查,通过心理痛苦温度计(DT)、家庭支持自评量表(PSS-F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自制资料调查表采集老年RTN患者心理痛苦状况、家庭支持程度、睡眠质量及人口学特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老年RTN患者心理痛苦状况的因素。结果102例老年RTN患者中,DT评分0~8分,平均(4.28±1.74)分,其中DT<4分44例,占比43.14%;DT≥4分58例,占比56.86%。DT≥4分组年龄、PSQI评分大于DT<4分组,双支或多支疼痛支数占比高于DT<4分组,PSS-Fa评分低于DT<4分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疼痛支数多、睡眠质量差是老年RTN患者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OR>1,P<0.05);家庭支持程度高是老年RTN患者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RTN患者普遍存在心理痛苦,年龄大、疼痛支数多、睡眠质量差、家庭支持程度低是老年RTN患者心理痛苦产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心理痛苦 睡眠质量 年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20
作者 张金丽 潘井云 +1 位作者 聂礼平 臧云飞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633-636,640,共5页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疗法(MBSR)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对患者病情康复效果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1例予针刺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疗法(MBSR)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对患者病情康复效果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1例予针刺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BSR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包含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括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活活力及情绪角色)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包括社会生活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及Modified House-Brackmann量表(MHBN)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A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AMA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活活力及情绪角色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生活活力及情绪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DI社会生活功能评分均降低(P<0.05),躯体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DI社会生活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HBN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MHBN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依从性良好率96.77%(30/31),对照组依从性良好率77.42%(24/31),治疗组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满意度率96.77%(30/31),对照组总满意度率74.19%(23/31),治疗组总满意度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BSR联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针刺疗法 正念减压疗法 焦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