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0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治疗和研究现状及国内外差距
1
作者 李睿 曾端 +2 位作者 和申 沈一峰 李华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一种因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而引发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目前已尝试多种药物治疗TD,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相对国外已经批准新药且疗效确切的治疗现状,我国TD治...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一种因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而引发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目前已尝试多种药物治疗TD,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相对国外已经批准新药且疗效确切的治疗现状,我国TD治疗与之有较大差距。新型单胺类囊泡转运体2(vesicular monoamine transporter 2,VMAT2)抑制剂的应用和相关研究是中国TD治疗的趋势和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运动障碍 药物治疗 戊苯那嗪 氘代丁苯那嗪
下载PDF
坦度螺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丽辉 赵红 +2 位作者 刘萍 李鹏辉 姜海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84-86,共3页
目的 分析坦度螺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后均接受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口服,每日3次,每次剂量10~20 mg,... 目的 分析坦度螺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在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后均接受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口服,每日3次,每次剂量10~20 mg,治疗周期为1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6周和治疗12周,患者的情绪状态、认知功能障碍和临床疗效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周、12周,患者的正性情绪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情绪状态(RBANS)、临床疗效(CGI)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期间,共9例出现体重增加,10例出现倦怠感症状,7例出现嗜睡表现,8例存在胃肠不适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结论 坦度螺酮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且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坦度螺酮
下载PDF
乌灵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青少年轻中度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张冰人 骆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为分析乌灵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青少年轻中度焦虑状态的效果,将某医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处于轻中度焦虑状态的儿童青少年随机单盲分入乌灵胶囊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乌灵组,30例)或单一心理干预组(对照组,12例).治疗前... 为分析乌灵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青少年轻中度焦虑状态的效果,将某医院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处于轻中度焦虑状态的儿童青少年随机单盲分入乌灵胶囊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乌灵组,30例)或单一心理干预组(对照组,12例).治疗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分别进行焦虑及抑郁症状的他评和自评,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睡眠质量情况;治疗后再次评定患者的HAMA、SCARED和PSQI得分.结果发现:在治疗6周后,乌灵组患者的HAMA和SCARED减分值显著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58.3%);PSQI日间功能障碍亚项减分值多于对照组,且2组中PSQI评分的降低均与焦虑他评分的减少显著正相关(P<0.05).这表明乌灵胶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青少年轻中度焦虑状态疗效显著,且患儿失眠情况的改善与焦虑水平的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心理干预 儿童青少年 焦虑状态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致麻痹性肠梗阻37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王富春 王培基 +1 位作者 赵利军 锁龙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2-152,共1页
麻痹性肠梗阻作为抗精神病药常见不良反应之一,相关文献报道大多偏重于发生和影响因素以及诊断方面相关分析,就其治疗方面探讨并不多,本文对我院近8年来发生肠梗阻的37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麻痹性肠梗阻 精神科治疗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酒精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谢婷 侯超 +3 位作者 周旭辉 郭育君 练宇泽 曾亚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酒精依赖患者心理渴求和稽延性戒断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湖南省脑科医院酒瘾科住院的120例酒精依赖完成急性脱瘾期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药物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及假...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酒精依赖患者心理渴求和稽延性戒断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湖南省脑科医院酒瘾科住院的120例酒精依赖完成急性脱瘾期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药物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及假刺激组,每组40例。常规药物组采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替代递减以及支持性对症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假刺激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模拟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饮酒迫切性量表(AU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SAS、SDS、AUQ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常规药物组及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常规药物组及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复发率低于常规药物组及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及模拟经皮电刺激,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及失眠等稽延性戒断症状严重程度,并利于降低患者心理渴求程度,从而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酒精依赖 心理渴求 稽延性戒断症 复发
下载PDF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李博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5期0146-0148,共3页
目的:探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院内102例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 奥氮平治疗。对比... 目的:探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12月院内102例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 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痴呆病理行为情况、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 奥氮平用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患者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有可观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奈哌齐 奥氮平 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 治疗效果 痴呆病理行为情况 认知
下载PDF
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及实施效果评价
7
作者 梁建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03-0106,共4页
评估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及实施效果。方法 限定为乡镇卫生院药房处方400张,其中未开展安全用药管理前收录的200张处方数据录入对照组、开展安全用药管理前收录的200张处方数据录入干预组,分析安全合理用药管理价值... 评估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及实施效果。方法 限定为乡镇卫生院药房处方400张,其中未开展安全用药管理前收录的200张处方数据录入对照组、开展安全用药管理前收录的200张处方数据录入干预组,分析安全合理用药管理价值与实施效果。结果 干预组抗生素应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用药合格率明显优于干预组(P<0.05)。结论 乡镇卫生院药房抗生素的安全合理用药管理价值重大,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耐药性发展、节约医疗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药房抗生素 安全合理用药管理 实施效果
原文传递
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张会凯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客观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标准的15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针刺运... 目的: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客观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符合标准的15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记录两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R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S)以及胱抑素C(CysC)、血清抵抗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两组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两组NIHSS评分、A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NIHSS评分、AS评分、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ysC、血清抵抗素、SAA表达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但观察组CysC、血清抵抗素、SA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结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能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脉冲穴位电治疗 针刺运动疗法 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性探讨
9
作者 刘建晓 蔺晓娟 +1 位作者 白现英 马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200-0202,共3页
进一步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基因型检测与耐药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300例病人非呼吸道标本(胆汁、静脉血、引流液、尿液)中分离出的613株肠杆菌科菌株进行全方位研讨,依托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基质... 进一步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基因型检测与耐药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0月本院300例病人非呼吸道标本(胆汁、静脉血、引流液、尿液)中分离出的613株肠杆菌科菌株进行全方位研讨,依托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设备鉴定,针对CRE基因型以及耐药性实施观察与比对。结果 随机选取613株CRE中的 68 株实施 PCR 扩增,其中 blaKPC-2为 58 株,blaNDM-1以及blaIMP-1为 5 株 , blaOXA-48以及 blaVIM-2目的基因未检出。且,CRE 对复方磺胺甲噁唑49.10%(301/613)、阿米卡 星50.60%(310/613)的整体耐药性不及 50%,而对氟喹诺酮类、庆大霉素90.40%(554/613)、哌拉西林/ 他唑 巴坦98.00%(613/613)以及头孢菌素类等整体耐药率超过 90%,而替加环 素中无耐药菌株。结论 本院CRE经常表现出多重耐药性,有时甚至达到泛耐药的程度。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医院感染最主要因素之一,而抗生素治疗效果也与病原菌耐药有关。CRE的主要基因型是blaKPC-2型,这提示需要加强对院内感染的监控,以控制、预防CRE菌株在医院内的大面积传播以及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检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
10
作者 王佳 王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70-74,共5页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背带式子宫缝合术(B-Lynch)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0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 目的 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背带式子宫缝合术(B-Lynch)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10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甲环酸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产妇不良结局。比较2组不同时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卵巢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2组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产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2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长于产前,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T、APTT、PT更短,FIB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2组CD4^(+)低于产前,CD8^(+)高于产前,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D4^(+)更高,CD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 d,2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高于产前,收缩末期血流峰值(PSV)、搏动指数(PI)低于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SH、LH、E_(2)水平更低,PSV、PI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前和产后42 d时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B-Lynch缝合术能够有效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改善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保护卵巢功能,降低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氨甲环酸 B-LYNCH缝合术 凝血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盐酸米那普仑片临床用药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丰雷 王小平 +18 位作者 王高华 方贻儒 司天梅 刘忠纯 刘铁榜 江开达 许秀峰 李涛 李惠春 杨甫德 张宁 陆林 陆峥 季建林 郑毅 赵靖平 梅其一 李凌江 王刚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米那普仑(Milnacipran)作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具有相对独特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其抗抑郁治疗具有起效快、临床治愈率高,有良好的耐受性,长期服用可减少复发等特点,已经被多个国家、地区和学术组织的治... 米那普仑(Milnacipran)作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具有相对独特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特征,其抗抑郁治疗具有起效快、临床治愈率高,有良好的耐受性,长期服用可减少复发等特点,已经被多个国家、地区和学术组织的治疗指南推荐为抑郁症一线治疗药物。为进一步发挥其治疗优势,规范临床应用,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业内专家的临床经验,特提出本指导建议,为广大临床医师了解米那普仑适用性、安全性、特定人群应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那普仑 抑郁症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左金加味方联合针灸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脑肠肽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徐致君 杨振斌 +2 位作者 邱伟 夏文娟 陈莉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左金加味方联合针灸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扬州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诊治的160例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中药结合... 目的探讨左金加味方联合针灸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扬州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诊治的160例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中药结合针刺组,每组40例。西药组以雷贝拉唑为主进行治疗,中药组单用左金加味方治疗,中药结合针刺组在左金加味方基础上予以针灸足三里、中脘、太冲、内关治疗,针刺组予以单纯针灸足三里、中脘、太冲、内关。4组均治疗8周,比较4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耐信量表评分、中医主要症状积分、食管黏膜评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药结合针刺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耐信量表评分、食管黏膜评分、血浆血管活性肠肽水平低于其他3组和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金加味方联合针灸可有效减轻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症状,促进黏膜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金加味方 肝胃郁热 胃食管反流病 针灸 食管炎 脑肠肽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伏硫西汀治疗首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黄春晖 陈雪云 +1 位作者 房超青 王进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伏硫西汀对首发抑郁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9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29)两组。两组在为期...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伏硫西汀对首发抑郁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59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29)两组。两组在为期4周的治疗期间,研究组采用tDCS联合伏硫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伪刺激联合伏硫西汀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周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MAD-17)评定临床疗效,使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认知功能,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1、2、4周末HMAD-17评分较对照组同期评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及对照组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均高于治疗前,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4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完成分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TESS分值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伏硫西汀治疗比较,tDCS联合伏硫西汀能更快、更有效缓解首发抑郁障碍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伏硫西汀 首发抑郁障碍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指标水平研究
14
作者 马晓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6期0001-0003,共3页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取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够通过改善血脂指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 瑞舒伐他汀 血脂水平 疗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与抑郁症疗效相关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嫣然 王慧颖 +1 位作者 周建松 王长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6-652,共7页
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TGF家族成员中一组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参与了应激和抑郁相关机制的发展进程,在抑郁症炎症反应调控和各类细胞因子失衡恢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抗抑郁药物干预前,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群与TGF-β水平相关,抑郁症... 转化生长因子(TGF)-β是TGF家族成员中一组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参与了应激和抑郁相关机制的发展进程,在抑郁症炎症反应调控和各类细胞因子失衡恢复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抗抑郁药物干预前,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群与TGF-β水平相关,抑郁症的心理症状群与TGF-β基因多态性相关。抗抑郁药物干预可能通过神经免疫通路中各种神经递质和炎症因子的复杂相互作用上调TGF-β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进而调节细胞因子失衡,改善抑郁症状。此外,重组TGF-β1蛋白已在小鼠模型中产生有益的影响,基于TGF-β1设计的鼻喷雾剂具有起效迅速的独特优点。本文综述了抑郁症治疗前后TGF-β水平变化趋势以及与抑郁症症状改善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抑郁症疗效评估和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转化生长因子-Β 疗效 靶点 综述
下载PDF
恶性综合征合并肺炎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华昌 卢思佳 +1 位作者 李小燕 黄攀云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综合征(NMS)合并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例及检索相关文献中选取的6例NMS合并肺炎患者的资料。结果:9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分别为精神分裂症5例、精神发育迟滞2例、癔症性精神病及器质性精神病各1例;均在... 目的:探讨恶性综合征(NMS)合并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例及检索相关文献中选取的6例NMS合并肺炎患者的资料。结果:9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分别为精神分裂症5例、精神发育迟滞2例、癔症性精神病及器质性精神病各1例;均在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后出现精神状态差、高热、进食困难、气促、喉间痰响等临床症状,以及肺部呼吸音改变、肌张力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体征;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高、横纹肌溶解、呼吸衰竭等指标改变;影像学检查肺部有渗出性改变;确诊后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抗感染、重症监护、对症支持治疗;8例NMS及肺炎的病情缓解,1例自动出院。结论:抗精神病药致NMS合并肺炎患者病情较危重,及时识别及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恶性综合征 肺炎 抗精神病药
下载PDF
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精神障碍患者激越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
17
作者 白璐源 杨甫德 +3 位作者 王志仁 范宁 王永前 梁伟业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伴有激越症状不同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5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激越症状患者和59例其他精神疾病伴有激越症状患者,采用多中心、单臂、开放性、干预性研究。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后分别在治疗...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伴有激越症状不同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5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激越症状患者和59例其他精神疾病伴有激越症状患者,采用多中心、单臂、开放性、干预性研究。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后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 h、24 h、48 h、72 h)进行行为活动评定量表(BARS)和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并在基线和治疗后72 h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评估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RS分数具有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F=2.54,P=0.043),进一步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在24 h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4.28±1.64)vs(4.81±1.16),P=0.019]。BARS分数和CGI-SI分数具有时间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降低(F=67.59,P<0.0001;F=48.33,P<0.0001)。PANSS各项分数及总分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在24 h疗效优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齐拉西酮注射液对不同精神障碍伴有激越症状患者的总体疗效相当,具有起效迅速、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齐拉西酮注射液 激越症状
下载PDF
阿立哌唑治疗抗抑郁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董玲玲 张莉 +2 位作者 袁秀玉 褚庆文 朱宏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抗抑郁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54例由SSRIs或SNRIs类抗抑郁药...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抗抑郁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54例由SSRIs或SNRIs类抗抑郁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在原有抗抑郁药物基础上服用阿立哌唑片5 mg/d治疗,对照组只服用原有抗抑郁药物,无其他干预措施,观察12周。在基线和第4、8、12周末测定血清催乳素,予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抗抑郁疗效。分析比较两组血清催乳素变化及HAMD-17评分差异。结果:治疗第4、8、12周末,阿立哌唑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阿立哌唑组治疗第4、8、12周末血清催乳素水平较基线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时点血清催乳素水平较基线处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第12周末,阿立哌唑组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能有效降低SSRIs或SNRIs类抗抑郁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同时对抗抑郁药治疗有一定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催乳素 高催乳素血症 抗抑郁药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会全 李小江 张雪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 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 目的 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17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使用AMSTAR 2量表、PRISMA声明、GRADE系统分别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与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有效性比较结果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疗效不劣于舍曲林,与度洛西汀、氟西汀等效果相当;在提高痊愈率方面,与帕罗西汀、度洛西汀及氟西汀等效果相当;安全性比较结果表明,艾司西酞普兰的安全性高于帕罗西汀、文拉法辛等。AMSTAR 2量表方法学质量评价整体偏低,均评价为极低级,多条关键条目的缺失是主要原因;PRISMA得分在12~23分之间,其中得分>21分的有5篇文献,报告相对完整,得分在15~21分的有10篇文献,报告具有一定的缺陷,得分≤15分的有1篇文献,信息缺失严重;GRADE证据分级结果显示,纳入的160个结局指标中,69个为中级证据,64个为低级证据,27个为极低级证据。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提高抑郁症患者总有效率不劣于舍曲林;相较于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安全性更高。但上述结论证据等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抑郁症 系统评价再评价 循证医学
下载PDF
拉莫三嗪可能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20
作者 裴得玉 伍卫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15-317,共3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类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过度炎症反应的急危重症疾病,儿童较成人常见。本文报告1例癫痫性精神病患者在使用拉莫三嗪等抗癫痫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复发热、皮疹,外周血两系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肝功能受损,脾... 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类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过度炎症反应的急危重症疾病,儿童较成人常见。本文报告1例癫痫性精神病患者在使用拉莫三嗪等抗癫痫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反复发热、皮疹,外周血两系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肝功能受损,脾大,铁蛋白增加,骨髓穿刺发现嗜血细胞,明确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本病例提出了拉莫三嗪可能导致严重免疫系统反应-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多症,早期快速鉴别、诊断、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莫三嗪 免疫系统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