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2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蔡圣朝运用“醒脑调气”针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经验
1
作者 王明明 杨勇 +2 位作者 黄雪珍 梁东升 朱才丰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1期1765-1767,共3页
蔡圣朝教授在清流针灸学派几代人的临证基础上,结合自身40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卒中后抑郁(PSD)病位在脑,主要表现在“神”的异常,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所致,同时在气、血、痰、食、风、湿、寒、热等多种因素下出现气机郁滞,进而气机逆乱... 蔡圣朝教授在清流针灸学派几代人的临证基础上,结合自身40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卒中后抑郁(PSD)病位在脑,主要表现在“神”的异常,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所致,同时在气、血、痰、食、风、湿、寒、热等多种因素下出现气机郁滞,进而气机逆乱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治疗上蔡教授始终遵循“醒脑开窍、调畅气机”之法,强调“醒脑开窍”的重要性,主要包括“醒神”和“调神”两方面,并贯穿治疗始终。同时采用上下配穴法,可使人体气机首尾相通,有助于推动全身气机的运行,发挥调畅气机和输转气机的作用,使气机调畅则情志不郁。通过对蔡教授治疗要点的阐述和典型病例的分析,详述了蔡教授运用“醒脑调气”针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PSD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刺 放血疗法 清流针灸 名医经验 蔡圣朝
下载PDF
2023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成年人抑郁症和自杀风险筛查推荐声明》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欣 雷玉 +4 位作者 彭涛 李佳穗 沈静 廖晓阳 邹川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9-1796,共8页
成年人抑郁症和自杀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2023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在JAMA上发表了《成年人抑郁症和自杀风险筛查推荐声明》(以下简称USPSTF推荐),并发布了最新证据报告和... 成年人抑郁症和自杀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2023年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在JAMA上发表了《成年人抑郁症和自杀风险筛查推荐声明》(以下简称USPSTF推荐),并发布了最新证据报告和系统评价结果,认为应对成年人进行抑郁症筛查,包括孕妇、产妇及老年人,但目前自杀筛查的风险与获益证据不充分,无法确定筛查的利弊。本文结合USPSTF推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成年人抑郁症和自杀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早期筛查工具及利弊、治疗和干预、推荐对全科指导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筛查 成年人 声明 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
下载PDF
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
3
作者 刘检 唐林 +5 位作者 赵洪庆 刘林 杨蕙 李薇 孟盼 王宇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3-1532,共10页
目的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皮质酮联合脂多糖建立抑郁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GR阻断剂组、GR激动剂组... 目的探讨柴金解郁安神片调控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II)和Cofilin双信号通路,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皮质酮联合脂多糖建立抑郁症体外细胞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GR阻断剂组、GR激动剂组、CX3CR1阻断剂组、CX3CR1激动剂组、柴金解郁安神片组、柴金解郁安神片联合GR激动剂组、柴金解郁安神片联合CX3CR1激动剂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检测ACC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激活及突触重塑情况;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内突触重塑相关谷氨酸受体2A(GRIN2A)、GRIN2B、CaMKII、MK2、Cofil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柴金解郁安神片能明显改善胶质细胞、ACC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并抑制ACC和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异常激活,同时下调GRIN2A、GRIN2B、MK2蛋白,上调CaMKII、Cofilin蛋白,继而改善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损伤和突触重塑。结论柴金解郁安神片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突触重塑,其分子机制与调节突触重塑相关NR/CaMKII、MK2/Cofil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谷氨酸能神经元 突触重塑 NR/CaMKII MK2/Cofilin 柴金解郁安神片
下载PDF
城市老年人抑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研究
4
作者 田英汉 刘乐伟 +7 位作者 杨铖 凌晨 杨小雪 凡豪杰 赵鑫 李军 夏磊 刘寰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抑郁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可导致显著的残疾和死亡风险增加。研究发现抑郁与认知障碍之间关联密切,并且这种关系可能受到性别的影响。在老年人群中,抑郁与认知功能及不同认知领域之间相... 背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抑郁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可导致显著的残疾和死亡风险增加。研究发现抑郁与认知障碍之间关联密切,并且这种关系可能受到性别的影响。在老年人群中,抑郁与认知功能及不同认知领域之间相关性的性别差异尚不明确。目的对城市老年人抑郁和认知功能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抑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及性别差异。方法2022年9—10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某社区的65岁及以上老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分别对抑郁和认知功能状况进行评估,探讨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并分析抑郁、性别因素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共纳入328名老年人,抑郁的总体检出率为14.9%。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OR=0.362,95%CI=0.155~0.847)、与子女居住(OR=2.445,95%CI=1.021~5.853)是抑郁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抑郁老年人的BSSD总分及语言(命令)理解、计算/注意、地点定向、时间定向和即刻记忆因子分均低于非抑郁老年人(P<0.05)。女性BSSD总分及常识/图片理解和地点定向因子分均低于男性,而语言(命令)理解得分高于男性(P<0.05)。抑郁与性别在常识/图片理解、语言(命令)理解和地点定向上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结论城市老年人抑郁风险较高,合并抑郁的老年人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减退,并伴有性别差异。应加强关注老年人抑郁和痴呆等精神问题,尤其是针对女性老年群体,有必要制定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 性别差异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25羟维生素D_(3)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凡豪杰 刘乐伟 +8 位作者 夏磊 田英汉 杨铖 郝明茹 赵鑫 申晴晴 莫大明 耿峰 刘寰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18,共7页
背景抑郁障碍(MD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与MDD有关,但是其是否与NSSI有关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伴或不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MDD患者的25羟维生素D_(... 背景抑郁障碍(MD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与MDD有关,但是其是否与NSSI有关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伴或不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MDD患者的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血脂水平,并探索其对NSS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和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MDD患者129例,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NSSI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NSSI组(77例)和非NSSI组(52例)。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失眠严重指数(ISI)、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样本中25(OH)D_(3)和血脂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青少年MDD患者发生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_(3)和血脂水平对NSSI行为的诊断价值。结果NSSI组的年龄低于非NSSI组,而PANSI总分、ISI总分、CES-D总分高于非NSSI组(P<0.05)。NSSI组25(OH)D_(3)水平低于非NSSI组,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NSS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5.695,95%CI=2.422~13.388,P<0.001)和25(OH)D_(3)(OR=0.871,95%CI=0.768~0.987,P<0.05)是青少年MDD患者伴有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LDL-C和25(OH)D_(3)评估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5%CI=0.65~0.82,P<0.001)、0.62(95%CI=0.52~0.72,P=0.02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9 mmol/L、19.15μg/L;LDL-C联合25(OH)D_(3)水平[ln(p/1-p)=1.364X1-0.143X2-0.161,其中X1、X2分别为LDL-C、25(OH)D_(3)]预测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的AUC为0.77(95%CI=0.69~0.85,P<0.001),灵敏度为77.92%、特异度为67.31%。结论伴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MDD患者存在一定水平的25(OH)D_(3)和血脂水平紊乱,且LDL-C联合25(OH)D_(3)水平对评估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临床应定期检测其动态变化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抑郁障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25羟维生素D_(3) 血脂异常
下载PDF
大学生抑郁症状与微信使用方式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6
作者 尨拉 朱广荣 宋逸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66-973,共8页
目的 分析大学生抑郁症状与微信使用方式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学高等院校668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抑郁症状[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总分]、微信使用方... 目的 分析大学生抑郁症状与微信使用方式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医学高等院校668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抑郁症状[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总分]、微信使用方式(微信使用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得分]、人格特质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微信使用方式、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在微信使用方式与抑郁症状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 668名大学生的CES-D总分为12(6,21)分,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7.13%;PSSS总分为63(55,69)分,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他人支持维度得分分别为23(19,26)分、19(16,20)分和(21.36±4.35)分;微信使用方式量表的直接沟通、信息发布和接收信息维度的得分分别为23(19,28)分、12(9,16)分、20(18,23)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抑郁症状与微信的信息发布使用方式呈正相关(P<0.05);社会支持总体水平在微信使用方式与抑郁症状之间具有调节作用,其中家庭支持水平在不同微信使用方式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积极的调节作用(P<0.05)。结论 微信的使用方式对大学生的抑郁症状有不同的影响,频繁信息发布可能不利于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支持,能够在该关系中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大学生 微信使用 社会支持 调节作用
下载PDF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状态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5-羟色胺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凌志香 张兰坤 刘元月 《河北中医》 2024年第9期1472-1474,1479,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状态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8例P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草酸艾司西...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状态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8例PS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6周。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治疗3周和治疗6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5-HT、BDNF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76%(43/49),对照组总有效率69.39%(34/4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3、6周NIHSS、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6周NIHSS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3周(P<0.05);治疗3、6周治疗组NIHSS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3、6周5-HT、BDN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6周5-HT、BDNF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3周(P<0.05);治疗3、6周治疗组5-HT和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能改善PSD抑郁状态、神经功能及血清BDNF、5-H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认知行为疗法对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陆香秀 王海明 +1 位作者 张轶杰 邱尔仙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对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抑郁障碍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先分入联合...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对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抑郁障碍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先分入联合组(32例),再分入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联合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联合CBT,使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si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斯特鲁普试验(Struse color word test,Stroop)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采用SPSS分析2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的差异性。结果2组在治疗前WCST和Stroop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2组总应答数(total response,RA)、正确应答数(correct response,RC)、持续正确数(persistent correct,RP)、持续错误数(persistent error,RPE)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联合组RC、RP、RP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冲突反应时、中性反应时、干扰反应时减分明显,但联合组减分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改善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中国中老年人C反应蛋白累积升高次数与躯体和非躯体抑郁症状的关系:前瞻性队列研究
9
作者 赵柠煊 姜琳 +3 位作者 胡美婧 姚强 毛一能 朱彩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70-2076,2090,共8页
背景 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累积效应及抑郁症状的不同维度是既往中老年人CRP与抑郁症状关联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可能原因。目前中国关于CRP与抑郁症状的研究缺乏探索CRP累积升高次数对抑郁症状不同维度的影响。目的 探索中国中老年人CRP在... 背景 C反应蛋白(CRP)升高的累积效应及抑郁症状的不同维度是既往中老年人CRP与抑郁症状关联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可能原因。目前中国关于CRP与抑郁症状的研究缺乏探索CRP累积升高次数对抑郁症状不同维度的影响。目的 探索中国中老年人CRP在2次连续测量中累积升高次数与抑郁症状及其躯体和非躯体症状之间的纵向关联。方法 本研究采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公开数据,共纳入3 868名研究对象。依据CRP在2次连续测量中(2011年、2015年)的累积升高次数(CRP>3 mg/L)将研究对象分为累积升高0次组(n=2 918)、累积升高1次组(n=763)、累积升高2次组(n=187)。分别于2011年、2015年、2018年采用10项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10)评估抑郁症状,该量表分为躯体抑郁症状和非躯体抑郁症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RP在2次连续测量中累积升高次数与2018年抑郁症状总分/躯体抑郁症状得分/非躯体抑郁症状得分之间的纵向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RP在2次连续测量中累积升高次数与2018年抑郁症状患病情况(是/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所有协变量后,CRP在2次连续测量中升高2次相比于0次,是抑郁症状总分(β=1.22,P<0.05)、躯体抑郁症状得分(β=0.51,P<0.05)及非躯体抑郁症状得分(β=0.71,P<0.05)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所有协变量后,CRP在2次连续测量中升高2次相比于0次,抑郁症状的患病风险更高(OR=1.64,95%CI=1.18~2.29)。结论 中国中老年人CRP累积升高次数与抑郁症状及其躯体和非躯体抑郁症状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及时治疗可能存在的慢性炎性疾病,避免其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可以降低抑郁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C反应蛋白 累积效应 慢性炎症 躯体抑郁症状 中老年人 前瞻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与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杏珍 周伟 +4 位作者 乔云栓 李丽 刘海燕 程建艳 李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诊疗的抑郁症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试...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诊疗的抑郁症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MEC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检测2组患者的CRP及白细胞介素(IL)水平,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疗效,比较2组抑郁症患者CRP、IL水平的差异,分析MECT治疗前后患者CRP、IL水平的变化趋势,并对疗效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患者CRP、IL-1β、IL-6水平呈下降趋势,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IL-10有上升趋势,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周末和第4周末,试验组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ECT治疗有效患者CRP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呈较弱的正相关(P<0.01),IL-1β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呈较弱的正相关(P<0.001),IL-6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呈中度正相关(P<0.001),IL-10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呈中度负相关(P<0.001),IL-4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之间相关不显著(P>0.05)。IL-10变化值显著负向预测HAMD减分值,IL-6变化值、IL-1β变化值、CRP变化值显著正向预测HAMD减分值,HAMD减分值49.1%的变异可由IL-10变化值、IL-6变化值、IL-1β变化值、CRP变化值来解释(调整后R2=0.491)。结论随着治疗时间进展,MECT治疗抑郁症患者促炎性因子CRP、IL-1β及IL-6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抗炎性因子IL-4、IL-10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IL-10、IL-6、IL-1β、CRP的变化对MECT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抑制免疫激活来调节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发生,可能是MECT治疗有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抑郁症 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健 刘哲 冯玉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92-94,98,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就诊的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及丙戊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就诊的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及丙戊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和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19%(32/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76%(23/4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5-HT、NE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WCST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可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药物疗法 西酞普兰/治疗应用 丙戊酸/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神经元损伤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璎 邹蔓姝 +1 位作者 韩远山 王宇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障碍,其发病率高,复发性高,致残性高,但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与攻击作用已成为神经疾病研究的前沿方向。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异常活化导致神经元损伤在抑郁症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障碍,其发病率高,复发性高,致残性高,但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保护与攻击作用已成为神经疾病研究的前沿方向。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MG)异常活化导致神经元损伤在抑郁症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GeenMedical、CNKI等进行文献检索,对MG活化相关通路及关键靶标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损伤 抑郁症 炎症 作用机制 免疫反应
下载PDF
小檗胺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和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昂 陈清杰 +1 位作者 黄翠萍 吴宁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LPS诱导慢性神经炎症模型小鼠行为改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连续7 d给予腹腔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小鼠神经炎症模型;小檗胺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及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小檗胺对LPS诱导慢性神经炎症模型小鼠行为改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连续7 d给予腹腔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小鼠神经炎症模型;小檗胺腹腔注射给药治疗;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病理形态及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小鼠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在水迷宫实验中,随着接受训练的天数逐渐增加,逃逸潜伏期逐渐增长,目标象限的滞留时间下降;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静止不动时间增加;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的含量增多;小鼠的海马组织中NLRP3及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通过小檗胺给药治疗的干预,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和CA3区神经元数量增多,同时,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逃逸潜伏期逐渐减少,而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增多;强迫游泳中模型组小鼠的静止时间减少;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减少;小鼠海马组织中NLRP3及RHOA/ROC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小檗胺可以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和调节学习记忆,可能与NLRP3和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神经炎症 RHOA/ROCK信号通路 NLRP3炎性小体 脂多糖 抑郁症
下载PDF
理性情绪疗法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陨 张晓佳 +2 位作者 张晓红 杜双霞 苑艳尊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456-459,共4页
目的观察理性情绪疗法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基础干预,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联合中医情志干预,2组均干预4... 目的观察理性情绪疗法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基础干预,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联合中医情志干预,2组均干预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比较2组干预满意度。结果2组干预后MMSE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ADL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QOL-AD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QOL-A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联合中医情志干预,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和干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焦虑 抑郁 情绪调节 情志疗法
下载PDF
将WHO《心理健康差距干预指南》应用于中国全科医学服务:一项德尔菲研究
15
作者 Kendall Searle Grant Blashki +5 位作者 Ritsuko Kakuma 杨辉 吕淑荣 李宝琪 肖莹莹 Harry Minas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6,共12页
背景中国全科医生越来越期望能够识别和预防抑郁障碍,但其接受的心理健康培训有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s)也缺乏针对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服务规范。WHO《心理健康差距干预指南》第2版(mhGAP-IG.v2)是为非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提供的决策支持工... 背景中国全科医生越来越期望能够识别和预防抑郁障碍,但其接受的心理健康培训有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s)也缺乏针对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服务规范。WHO《心理健康差距干预指南》第2版(mhGAP-IG.v2)是为非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提供的决策支持工具,可用于评估、管理、随访精神障碍、神经疾病及物质使用障碍患者。鉴于mhGAP-IG.v2的通用性,其在中国的应用应根据抑郁障碍在不同文化下的差异性和中国心理健康系统特点进行调整。方法开展两轮基于网络的德尔菲(Delphi)调查。邀请来自深圳市的全科医生小组对mhGAP-IG.v2中涉及抑郁障碍的199条表述进行五分制的赞同程度打分,即“如要把该表述用在深圳市,是否赞同调整其内容和结构”。如果>80%的全科医生“有些/肯定赞同”调整某表述,则视为全科医生对调整该表述达成共识;如果>80%的全科医生“有些/肯定不赞同”调整某表述,则视为全科医生对不调整该表述达成共识。结果全科医生对79%的表述达成了需要调整的共识,平均得分为4.26分,即全科医生“有些赞同”对mh GAP-IG.v2中涉及抑郁障碍的相关表述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建议包括:抑郁评估方法应考虑更广泛的抑郁症状,并考虑病情的发展阶段;增加抑郁筛查工具的使用指南;明确全科医生的作用,以及家庭参与和跨部门服务的转诊途径;药物治疗建议应与中国用药规范保持一致;指南所有章节要强调预防自杀;情境化健康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方法。全科医生认为,应维持mhGAP-IG.v2中对经历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结论对mhGAP-IG.v2抑郁部分的调整研究反映出对指南的评估应考虑文化和国情背景,包括中国特色的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健康优先领域、治疗可得性,以及多样化的社会心理教育需要。调整后的mhGAP-IG.v2可以给中国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其他国家的非精神病学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心理健康差距干预指南 德尔菲 调整 概念化 初级保健 跨部门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 深圳
下载PDF
针灸从五脏论治抑郁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艺馨 甘秀伦 +5 位作者 王译 潘盛世 宋逸飞 汤阳 杨秀岩 赵建磊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506-510,共5页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现已成为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针灸是当前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优势突出。本文从以五脏为中心的中医情志理论探讨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结合古代文献、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探讨针灸从五脏分治抑郁症思路...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现已成为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针灸是当前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优势突出。本文从以五脏为中心的中医情志理论探讨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结合古代文献、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探讨针灸从五脏分治抑郁症思路与实践。主要归纳为从肝论治,疏肝解郁;从脾论治,醒脾开郁;从肾论治,益肾化郁;从心论治,宁心理郁;从肺论治,宣肺通郁,以期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灸疗法 郁证 五脏
下载PDF
电针对甲基苯丙胺戒断后抑郁小鼠海马水通道蛋白4及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17
作者 张雄 李嘉 +2 位作者 赵小锐 张晟杰 任伟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05-1610,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甲基苯丙胺(MTHE)戒断后抑郁小鼠海马水通道蛋白4(AQP4)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MTHE戒断后抑郁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 目的观察电针对甲基苯丙胺(MTHE)戒断后抑郁小鼠海马水通道蛋白4(AQP4)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蛋白激酶B(TrkB)/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MTHE戒断后抑郁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CPP)复制小鼠MTHE成瘾模式,自然戒断后制备戒断后小鼠抑郁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不给予任何干预,电针组取“百会”、“大椎”穴给予电针干预,选用连续波,频率2 Hz,1次/d,15 min/次,连续治疗28 d。分别于戒断后和干预后对各组小鼠进行强迫游泳试验和开放旷场试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AQP4、BDNF、TrkB、CREB和p-CREB等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AQP4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海马AQP4 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CPP值均升高(均P<0.01),模型组、电针组CP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戒断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水中自主不动状态持续时间均增加(均P<0.01)、中央区活动持续时间均减少(均P<0.01),模型组与电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水中自主不动状态持续时间增加(P<0.01)、中央区活动持续时间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水中自主不动状态持续时间减少(P<0.01),中央区活动持续时间增加(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AQP4、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均减少(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QP4、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AQP4阳性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QP4阳性表达增加(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AQP4 mRNA表达减少(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QP4 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电针可改善METH戒断后小鼠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QP4表达,以及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甲基苯丙胺戒断后抑郁 海马 水通道蛋白4 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细胞因子水平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症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乔云栓 刘海燕 +6 位作者 李丽 牛杏珍 许艳艳 宗兴燕 李佩佩 高兴 卢薇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3288-3291,3295,共5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度抑郁过程中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其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重症抑郁症患者100例,于MECT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测定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2、IL-6、IL-8、肿...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度抑郁过程中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其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重症抑郁症患者100例,于MECT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测定血清白介素1β(IL-1β)、IL-2、IL-6、IL-8、肿瘤坏死Cn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根据HAMD减分率分为有效组(n=68)和无效组(n=22)。结果有效组血清IL-1β在治疗1、2、4周后明显降低(P<0.05),血清IL-2水平在治疗1、2周后无明显下降,而在4周后明显降低(P<0.05);无效组IL-1β、IL-2水平治疗后均未见明显下降(P>0.05)。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在治疗1、2周后均上升,且有效组上升幅度均大于无效组(P<0.05),而在4周后2组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有效组下降的幅度大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在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血清IL-8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无效组治疗1周后、2周后、4周后血清IL-8水平均上升,且上升幅度均小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4周后较2周后血清IL-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ECT治疗早期血清IL-1β水平明显下降,随着MECT治疗增加,血清IL-2、IL-6、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因此可通过早期测定血清IL-1β水平来预测MECT的疗效;血清IL-8水平上升的幅度越快,其MECT的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重症抑郁症 白介素-1Β 白介素-2 白介素-6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王艳 李娜 +2 位作者 赵冰英 王京贤 杜娟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4-247,254,共5页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戈美拉汀在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联...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阿戈美拉汀在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文拉法辛治疗,研究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卵巢功能、睡眠、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4、28、42 d,研究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项睡眠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8/100)]低于对照组[25.0%(25/100)](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围绝经期女性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可改善卵巢功能及睡眠,减轻抑郁情绪,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糖尿病 2型 抑郁 阿戈美拉汀 二甲双胍 卵泡刺激素 生活质量 睡眠
下载PDF
间断睡眠剥夺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萧文云登 朱婧煊 陈志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295-1300,共6页
目的采用间断性慢性睡眠剥夺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建立抑郁症失眠大鼠模型,并与传统单纯CUMS造模效果进行比较,探索更优的抑郁症造模方法。方法选取36只6~8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 目的采用间断性慢性睡眠剥夺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建立抑郁症失眠大鼠模型,并与传统单纯CUMS造模效果进行比较,探索更优的抑郁症造模方法。方法选取36只6~8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均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CUMS组;C组,间断睡眠剥夺+CUMS组,每组12只。各组按照不同的抑郁症造模流程处理,造模时间为15 d,造模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测试,ELISA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多巴胺(dopamine,DA)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浓度。结果间断睡眠剥夺+CUMS组第7天和第14天时体重增长率小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糖水偏好率小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不动时间长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穿越格数和站立次数少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P<0.05)。CUMS组和间断睡眠剥夺+CUMS组大鼠下丘脑5-HT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间断睡眠剥夺+CUMS组大鼠DA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NE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P<0.05)。结论采用为期15 d的CUMS联合间隔时间为1 d的20 h睡眠剥夺能够快速建立稳定的SD大鼠抑郁模型,与单纯CUMS造模方法比较在行为学表现方面效果更加明显,在造模时长方面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睡眠剥夺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