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治疗难治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洁 张峻岭 +1 位作者 刘刚 郭海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4-568,共5页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治疗难治性跖疣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难治性跖疣患者41例分为2组。2组患者皮损共334处,其中观察组19例患者共156处皮损,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共178处皮损,采用电干燥术治疗...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治疗难治性跖疣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难治性跖疣患者41例分为2组。2组患者皮损共334处,其中观察组19例患者共156处皮损,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治疗;对照组22例患者共178处皮损,采用电干燥术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患者满意度、美容效果、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治愈率为91.61%,原位复发率8.3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为61.39%,原位复发率为38.6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及美容效果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对照组更易发生感染及增生性瘢痕。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电干燥术可作为难治性跖疣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疣 光动力疗法 电干燥术 皮肤镜
原文传递
浅层X线放射治疗29例顽固性寻常疣患者疗效评价
2
作者 单晓峰 刘鑫洲 +3 位作者 李建可 王秀环 刘国艳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评价浅层X射线治疗顽固性寻常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应用浅层X线照射治疗的顽固性寻常疣患者,治疗1~2次,第一次照射剂量8 Gy,4周后复诊,如皮疹仍然未愈,再次照射8 Gy。结果:29例患者共有54处皮疹,第一次治疗后,2... 目的:评价浅层X射线治疗顽固性寻常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应用浅层X线照射治疗的顽固性寻常疣患者,治疗1~2次,第一次照射剂量8 Gy,4周后复诊,如皮疹仍然未愈,再次照射8 Gy。结果:29例患者共有54处皮疹,第一次治疗后,29处皮疹完全消退,疣体消退率53.7%,10例患者痊愈,痊愈率34.5%。第二次对17例患者的21处疣体进行治疗,14处疣体消退,消退率66.7%,11例患者痊愈,痊愈率64.7%。最终共有27例患者完成疗程,21例患者痊愈,痊愈率77.8%.50处疣体,43处疣体消退,消退率86%。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放射性皮炎,第一次和第二次治疗后分别有3例和5例发生,均在3个月内消失。结论:浅层X线放射对于顽固性寻常疣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X线 人类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果 卢祥婷 +2 位作者 姜娟 陈元元 李振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在笔者医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94例寻常疣患者,按就诊顺序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两组均进行液...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在笔者医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94例寻常疣患者,按就诊顺序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两组均进行液氮冷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CD4^(+)、CD8^(+)、CD3^(+)、CD4^(+)/CD8^(+))、免疫球蛋白E(IgE)、γ-干扰素(INF-γ)、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CD4^(+)、CD8^(+)、CD3^(+)、CD4^(+)/CD8^(+)、INF-γ、IL-2、IL-6、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CD4^(+)、CD3^(+)、CD4^(+)/CD8^(+)、INF-γ、IL-2、IL-6、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寻常疣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提升患者免疫功能,且具有较好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液氮冷冻治疗 寻常疣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右大腿寻常疣超声表现1例
4
作者 王玉婷 杨裕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28-228,共1页
病例女,24岁,因发现右大腿团块伴反复瘙痒2年余,突感团块表面隆起而就诊。查体:右大腿可触及一大小约为7.0 mm×4.0 mm×7.0 mm包块,表面呈灰褐色,质地较硬,表面稍粗糙,局部无红肿热压痛,周围皮肤未见明显增厚。二维灰阶超声示... 病例女,24岁,因发现右大腿团块伴反复瘙痒2年余,突感团块表面隆起而就诊。查体:右大腿可触及一大小约为7.0 mm×4.0 mm×7.0 mm包块,表面呈灰褐色,质地较硬,表面稍粗糙,局部无红肿热压痛,周围皮肤未见明显增厚。二维灰阶超声示右侧大腿真皮层可见大小7.0 mm×3.8 mm×6.6 mm的弱回声结节,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该结节表皮层增厚,后方伴声影,最厚约1.5 mm,连续性可(图1);能量多普勒超声示结节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诊断:右侧大腿真皮层实性结节,脂溢性角化症?或其他。病理诊断: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伴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病灶区见少数可疑“挖空”细胞,结合临床,符合寻常疣(图3)。患者行激光治疗后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寻常疣皮损内注射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5
作者 申琳 +4 位作者 李承新 王聪敏 金琳琳 高西 解方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3年第2期65-66,共2页
病毒疣是由不同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vus,HPV)感染皮肤黏膜所致,临床上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和尖锐湿疣,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1-5])。病毒疣的传染源为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多由HPV1、2、4型感染引起... 病毒疣是由不同型别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vus,HPV)感染皮肤黏膜所致,临床上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和尖锐湿疣,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1-5])。病毒疣的传染源为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多由HPV1、2、4型感染引起,传播方式为自身及接触传播,直接和间接接触均有被传染的可能。其中寻常疣患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疣体不易被发现,随着疣体增大,局部组织受压造成机体疼痛,且病程多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不适^([6-8])。目前寻常疣临床多采用冷冻、CO_(2)激光、化学腐蚀、局部免疫等治疗方法,但这些治疗并不能完全控制病情,有些病灶未完全清除,可反复发生,有些治疗愈合后可留下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疣 注射 皮损内 操作规范
原文传递
浅层X线照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安全有效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雅燕 肖翠容 +2 位作者 陈艺宏 康泓 许秀宽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浅层X线照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多发性寻常疣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予液氮冷冻治疗,治疗组(57例)予冷冻基础上联合使用SRT-100浅层... 目的观察浅层X线照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多发性寻常疣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予液氮冷冻治疗,治疗组(57例)予冷冻基础上联合使用SRT-100浅层X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疗效评分、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治疗组的疗效评分为6.11±1.45,高于对照组的5.46±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治疗组复发率(14.04%)低于对照组(43.86%),不良反应率(10.53%)亦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33、4.73,均P<0.05)。结论浅层X线照射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可显著提高总体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同时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寻常疣 浅层X线照射治疗 液氮冷冻疗法 联合疗法
下载PDF
^(90)锶敷贴治疗寻常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封娟毅 宋厂义 +2 位作者 王社教 郑向红 屈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20-420,共1页
关键词 ^90锶 敷贴 寻常疣
下载PDF
47例儿童寻常疣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冷冻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夕芳 陈琴芳 +3 位作者 张小华 郑志菊 陈昆 顾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0-550,共1页
关键词 寻常 临床分析 冷冻治疗
下载PDF
三种方法预防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辉 谢勇 王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0-840,874,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有效方法。方法 A组42例,伐昔洛韦0.3g,1次/d;B组41例,阿昔洛韦0.4g,2次/d;C组37例,阿昔洛韦0.4g,转移因子6mg,2次/d,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各组复发率分别为23.80%,29.30%,18.90%,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有效方法。方法 A组42例,伐昔洛韦0.3g,1次/d;B组41例,阿昔洛韦0.4g,2次/d;C组37例,阿昔洛韦0.4g,转移因子6mg,2次/d,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各组复发率分别为23.80%,29.30%,18.90%,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6个月抑制疗法治疗生殖器疱疹,可有效控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伐昔洛韦 阿昔洛韦 转移因子 生殖器疱疹
下载PDF
CO_2激光治疗甲周疣80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有军 陈杰 潘福琼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5-135,共1页
甲周(缘)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寻常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皮新生物.发生于甲缘者,其根部常位于甲廓内,表现为单纯性角化,待浸及皮肤时,出现典型的赘疣状损害,一旦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破坏甲的生长,易致裂口、疼痛及继发感染,防碍... 甲周(缘)疣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寻常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表皮新生物.发生于甲缘者,其根部常位于甲廓内,表现为单纯性角化,待浸及皮肤时,出现典型的赘疣状损害,一旦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破坏甲的生长,易致裂口、疼痛及继发感染,防碍工作和生活.传统治疗有全身治疗(如口服中药、肌注聚肌胞或干扰素等)和局部治疗(如用5-Fu、3%酞酊胺霜或冷冻及电灼疗法、手术切除等).我院1995年9月至2003年5月应用CO2激光治疗80例248个甲周疣病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治疗 甲周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2003年5月 1995年 特殊类型 继发感染 口服中药 全身治疗 传统治疗 5-Fu 局部治疗 电灼疗法 手术切除 寻常疣 新生物 单纯性 干扰素 聚肌胞 酞酊胺
下载PDF
巨大寻常疣并发皮角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晨 相广财 +4 位作者 王纪英 尤力平 彭红霞 雷彦君 董小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巨大寻常疣并发多发巨大皮角的治疗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例手足巨大寻常疣并发对称性巨大皮角的患者采用抗病毒、手术、免疫、放疗和中药等综合治疗,同时应用免疫组化和PCR等方法研究其中2例患者皮损... 目的:探讨巨大寻常疣并发多发巨大皮角的治疗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例手足巨大寻常疣并发对称性巨大皮角的患者采用抗病毒、手术、免疫、放疗和中药等综合治疗,同时应用免疫组化和PCR等方法研究其中2例患者皮损与HPV感染亚型的相关性。结果:3例患者的皮损全部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其中2例患者的皮损均为HPV-2a感染,并发现编码E1和E7的基因存在突变。结论:巨大寻常疣并发皮角宜采用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疣 皮角 人乳头瘤病毒-2a
下载PDF
冷冻治疗诱发寻常疣自身接种1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彩虹 胡飞虎 张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9-759,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右手丘疹冷冻术后2个月,新发丘疹1个门,、半年前患者而部、手、下肢出现乳头状丘疹和结节,表面粗糙,逐渐增大。曾自行外用鬼臼毒素酊(治疗1个月效果不明硅而停用。2个月前外院以寻常疣予液态氮气冷冻治疗,
关键词 冷冻治疗 寻常疣 接种 诱发 鬼臼毒素酊 临床资料 表面粗糙 丘疹
原文传递
^(32)P敷贴、微波和冷冻治疗寻常疣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玉波 孙晓光 +3 位作者 刘怡文 陈美娟 陆平 黄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84-1287,1295,共5页
目的探讨^(32)P敷贴治疗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并结合微波和冷冻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门诊选择寻常疣患者460例,根据病史及其典型皮损特征明确诊断。随机分成微波治疗组153例,冷冻治疗组153例,^(32)P敷贴治疗组154例。经治疗... 目的探讨^(32)P敷贴治疗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并结合微波和冷冻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门诊选择寻常疣患者460例,根据病史及其典型皮损特征明确诊断。随机分成微波治疗组153例,冷冻治疗组153例,^(32)P敷贴治疗组154例。经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其临床疗效、副作用和并发症、远期副作用和并发症。结果微波组临床治愈率、复发率、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60.8%、39.2%、52.3%、38.6%;冷冻组分别是51.6%、48.4%、77.1%、35.3%;^(32)P敷贴组分别是92.2%、7.8%、18.2%、13.6%。^(32)P敷贴组疗效与另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32)P敷贴后疣体凝固性坏死,细胞内病毒包涵体消失。随访4年内,除瘢痕外,三组均未发生全身和远期毒副作用与并发症。结论^(32)P敷贴治疗较微波和冷冻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及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病毒 微波疗法 冷冻治疗 ^32P 敷贴治疗 吸收剂量 寻常疣
下载PDF
5-氟尿嘧啶无痛微针阵列治疗寻常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茅伟安 张立超 +4 位作者 张健 曹蒂莲 李玲 王莉 瞿奕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无痛微针阵列用于寻常疣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寻常疣患者随机分为无痛微针阵列治疗组(微针治疗组)、涂药组及注射给药组,各20例,应用5-氟尿嘧啶等量用药治疗,每周2次,共12次;分别于治疗...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无痛微针阵列用于寻常疣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寻常疣患者随机分为无痛微针阵列治疗组(微针治疗组)、涂药组及注射给药组,各20例,应用5-氟尿嘧啶等量用药治疗,每周2次,共12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观察疗效及感染、疼痛、红肿、出血、瘙痒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另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微针治疗组患者及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测定细胞免疫功能:CD4+、CD8+T细胞数量(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微针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2例,好转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涂药组痊愈8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70%;注射给药组痊愈12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0%。微针治疗组疗效优于涂药组(P<0.05),而与注射给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针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人对照组的CD4+、CD8+T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微针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均以微针治疗组为最低。结论 5-氟尿嘧啶无痛微针阵列用于寻常疣疗效显著,皮肤刺激性小,复发率低,并能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微针阵列 5-氟尿嘧啶 寻常疣 疗效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寻常疣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相关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义斌 方芳 翁孟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寻常疣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寻常疣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17,IL-23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寻常疣患者血清中IL-17及IL-23水平[分别为(206.77... 目的探讨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寻常疣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寻常疣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17,IL-23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结果寻常疣患者血清中IL-17及IL-23水平[分别为(206.77±48.96)pg/mL,(248.53±51.45)p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65.49±51.84)pg/mL,(109.22±52.8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寻常疣患者外周血清中TGF-β1表达水平(148.34±36.91)ng/L与正常对照组(143.64±24.36)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疣患者的病程、疣体数量与血清中IL-17,IL-23和TGF-β1水平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IL-23及TGF-β1在寻常疣患者体内存在变化,可能与寻常疣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疣 白介素17 白介素23 转化生长因子Β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原文传递
CO_(2)点阵激光联合二莲康治疗儿童多发性掌跖疣40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钱冠宇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4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二莲康治疗儿童多发性掌跖疣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CO_(2)点阵激光联合二莲康治疗的多发性掌跖疣患儿作为联合治疗组、40例CO_(2)点阵激光单独治疗的患儿作为单独治疗组。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二莲康治疗儿童多发性掌跖疣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CO_(2)点阵激光联合二莲康治疗的多发性掌跖疣患儿作为联合治疗组、40例CO_(2)点阵激光单独治疗的患儿作为单独治疗组。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单独治疗组75.00%(30/40)(χ^(2)=8.538,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0%(11/40)、32.50%(13/40)之间差异不显著(χ^(2)=0.238,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复发率0.00%(0/40)低于单独治疗组22.50%(9/40)(χ^(2)=10.141,P<0.05)。结论CO_(2)点阵激光联合二莲康治疗儿童多发性掌跖疣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操作简便,安全无痛苦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发性掌跖疣 CO_(2)点阵激光 二莲康 不良发应 复发
下载PDF
皮损内注射聚肌胞治疗寻常疣及跖疣12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雷文知 陈裕充 +1 位作者 吴玲玲 温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85-385,共1页
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聚肌胞对寻常疣及跖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近年来采用皮肤内注射聚肌胞方法治愈的126例寻常疣及跖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1疗程结束时,痊愈81例,有效率为89.7%;第2疗程结束时,痊愈111例(88.1%),... 目的探讨皮损内注射聚肌胞对寻常疣及跖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近年来采用皮肤内注射聚肌胞方法治愈的126例寻常疣及跖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1疗程结束时,痊愈81例,有效率为89.7%;第2疗程结束时,痊愈111例(88.1%),有效率95.2%。结论皮损内注射聚肌胞治疗寻常疣及跖疣疗效好,副作用少,不留疤痕,复发率低,值得应用,对于多发性寻常疣或跖疣患者可作为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肌胞 皮损内注射 寻常疣 跖疣
下载PDF
液氮冷冻治疗丝状疣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曾丽萍 廖新玲 陈淑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丝状 冷冻
下载PDF
经典型Kaposi肉瘤1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科 龙福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6-486,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双足及双手出现肿胀和瘀斑伴疼痛2月。患者因双侧股骨头坏死2年入住本院骨科,入院3d后出现双足及双手肿胀伴疼痛.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血管炎。予头孢类抗生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及雷公藤片等治疗1月,无明...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双足及双手出现肿胀和瘀斑伴疼痛2月。患者因双侧股骨头坏死2年入住本院骨科,入院3d后出现双足及双手肿胀伴疼痛.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血管炎。予头孢类抗生素、复方丹参注射液及雷公藤片等治疗1月,无明显好转,转入本科。否认不洁性生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型KAPOSI肉瘤 复方丹参注射液 股骨头坏死 头孢类抗生素 临床资料 雷公藤片 手肿胀 血管炎
原文传递
30%冰醋酸外涂与电离子烧灼治疗寻常疣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兰英 朱希聪 叶冬桂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72-572,共1页
关键词 30%冰醋酸 寻常疣 疗效分析 烧灼治疗 电离子 外涂 皮肤性病学 免疫调节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