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锐湿疣皮损局部Th1/Th2平衡、Fas/FasL表达及其意义
1
作者 陈筱筱 王美燕 江渊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7期924-927,共4页
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1]。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中。该治疗方法结合了光敏剂和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激活光敏剂产生的活性氧物质,从而破坏病变组织[2]。但... 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1]。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中。该治疗方法结合了光敏剂和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激活光敏剂产生的活性氧物质,从而破坏病变组织[2]。但经光动力疗法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辅助性T细胞 人凋亡相关因子 人凋亡相关因子配体
下载PDF
尖锐湿疣与雌激素、孕激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韩冰 赵涵 +1 位作者 王丽琴 郑淑云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尖锐湿疣(CA)是一种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主要与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应答障碍相关。CA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妊娠期高于非妊娠期,性激素可能与CA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雌孕激素与尖锐湿疣的相关性作一综... 尖锐湿疣(CA)是一种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主要与HPV感染及机体免疫应答障碍相关。CA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妊娠期高于非妊娠期,性激素可能与CA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雌孕激素与尖锐湿疣的相关性作一综述,分析雌孕激素与尖锐湿疣在HPV感染及细胞免疫的Th1/Th2、Th17/Treg平衡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联系,探讨雌孕激素在尖锐湿疣发病及复发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尖锐湿疣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雌激素 孕激素 免疫
下载PDF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肛门尖锐湿疣复发因素分析
3
作者 周舒 谷丽 +3 位作者 赵婧 翟小玉 顾丽群 花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点阵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肛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评估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点阵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肛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评估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22年12月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皮肤科接受点阵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的肛门CA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治愈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56例肛门CA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复发8例,未复发48例,复发率为14.28%。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点阵CO_(2)激光次数(>1次)与肛门CA复发呈正相关[HR=13.0,95%CI(2.1,79.9),P=0.006],不合并基础疾病与复发呈负相关[HR=0.1,95%CI(0,0.4),P=0.003]。结论:CO_(2)激光次数及合并基础疾病是点阵CO_(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肛门CA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光动力治疗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疏肝健脾解毒方辅助光动力疗法对女性尖锐湿疣患者HPV病毒载量及免疫调节的作用
4
作者 卢宁 李翠翠 高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6期95-100,共6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方辅助光动力疗法对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载量、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8例女性尖锐湿疣,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2组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光动...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方辅助光动力疗法对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病毒载量、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08例女性尖锐湿疣,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2组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配合光动力疗法,观察组配合疏肝健脾解毒方辅助光动力疗法,疗程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HPV病毒载量、转阴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10、T淋巴细胞亚群、MyD88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IRAK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尖锐湿疣生活质量评定量表(CECA10)评分及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1.48%(44/54)(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HPV病毒载量、血清IL-10水平以及IRAK1、TRAF6、IRAK4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转阴率、CD3+、CD4+、CD4+/CD8+、血清IFN-γ和IL-2水平以及FSFI、CECA1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9.26%(5/54)低于对照组27.78%(15/54)(P<0.05)。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方辅助光动力疗法对女性尖锐湿疣疗效显著,能降低HPV病毒载量,提高转阴率,抑制炎症反应及MyD88信号通路蛋白表达,调控机体免疫功能,阻断病情进展及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疏肝健脾解毒方 人乳头瘤病毒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2 复发 病毒载量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隋秀林 徐晓彤 魏淑相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外用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经研究表明派特灵是主要由金银花、苦参、白花蛇舌草、鸦胆子、五倍子、蛇床子和大青叶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外用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CA)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经研究表明派特灵是主要由金银花、苦参、白花蛇舌草、鸦胆子、五倍子、蛇床子和大青叶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派特灵主要组成中药的活性成分与相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与CA相关的疾病靶点,取其基因与靶点交集制作韦恩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7.1软件共同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应用R语言下载安装Bioconductor数据库中的相关R包对交集得到的核心靶点进行相应的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在TCMSP数据库共获取109个活性化合物,主要为β谷甾醇、鸦胆甙、槲皮素等,GeneCards数据库共获取疾病靶点74个,PPI网络分析显示共涉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同期蛋白D1(CCND1)等15个核心蛋白,GO、KEGG富集分析显示派特灵可以通过各类癌症通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CA。结论派特灵通过抗HPV病毒、调节免疫等方面达到治疗CA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尖锐湿疣 派特灵 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
下载PDF
冷冻联合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及对患者BFGF、PIAS1、Foxp3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黄达 周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究冷冻联合派特灵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激活STAT蛋白抑制因子1(PIAS1)、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随... 目的:探究冷冻联合派特灵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激活STAT蛋白抑制因子1(PIAS1)、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50例。对照治疗组采用冷冻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冷冻联合派特灵治疗。对比两组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BFGF、PIAS1、Foxp3、性功能评价,治疗效果、复发情况等。结果:治疗后,与对照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IL-10、CD8^(+)、BFGF、PIAS1、Foxp3水平均低,IFN-γ、IL-2、CD4^(+)、CD4^(+)/CD8^(+)水平、性功能均高(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联合派特灵可显著改善尖锐湿疣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抑制BFGF、PIAS1、Foxp3表达,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冷冻 派特灵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组织中P16INK4A、ZnT1的表达及其与HPV感染和预后的关系
7
作者 王泽淑 王万军 匡乃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921-1926,共6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组织中P16INK4A蛋白、锌离子转运体1(ZnT1)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82例CA患者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包皮环切术或外阴整形术的64...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组织中P16INK4A蛋白、锌离子转运体1(ZnT1)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82例CA患者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包皮环切术或外阴整形术的64名皮肤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CA组疣体组织及对照组的正常包皮或外阴组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比较CA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HPV分型CA患者P16INK4A与ZnT1 mRNA表达水平。所有CA患者均随访治疗8个月,复发的患者纳入复发组,未复发的患者纳入未复发组,比较两组P16INK4A与ZnT1 mRNA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16INK4A、ZnT1单独及2项指标联合检测对CA预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82例CA患者中,27例为低危型感染(32.93%),25例为高危型感染(30.49%),30例为混合型感染(36.59%),感染HPV亚型包括6、11、16、18、31和51。CA组P16INK4A、Zn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高表达组45例、低表达组37例;ZnT1高表达组43例、低表达组39例。P16INK4A mRNA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年龄、性别、疣体数量、疣体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疣体直径、病程、HPV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nT1 mRNA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年龄、性别、疣体数量、疣体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疣体直径、病程、HPV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高危型P16INK4A、Zn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危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P16INK4A、Zn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混合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随访8个月后,有29例复发(复发组),53例未复发(未复发组)。复发组P16INK4A、Zn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16INK4A、ZnT1 mRNA单独及2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CA预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0.880、0.963,P16INK4A与ZnT1 mRNA联合检测预测CA预后复发的AUC大于2项指标单独检测(Z_(二者联合-P16INK4A)=2.097,P=0.036;Z_(二者联合-ZnT1)=2.074,P=0.038)。结论CA患者疣体组织中P16INK4A、ZnT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表达水平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P16INK4A 锌离子转运体1 人乳头瘤病毒 相关性 预后
下载PDF
CIP2A、CD44v6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8
作者 张艺杰 杨灿 林永丽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8期511-517,共7页
目的 探究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和CD44v6在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与CA患者HPV基因型分布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CA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 目的 探究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IP2A)和CD44v6在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与CA患者HPV基因型分布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CA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收集术中保留的皮损组织;另选取本院同期行外阴整形或包皮环切术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切下的外阴组织或正常包皮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CIP2A、CD44v6 mRNA表达水平。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HPV分型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中CIP2A、CD44v6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CA组织中CIP2A、CD44v6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CIP2A、CD44v6对CA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CIP2A、CD44v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IP2A:2.19±0.40 vs 1.01±0.24,t=25.24,P<0.05;CD44v6:1.75±0.33 vs 1.02±0.22,t=18.41,P<0.05)。低危组、高危组和混合组CIP2A、CD44v6 mRNA表达水平均依次升高(均P<0.05)。预后不良组CIP2A、CD44v6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CIP2A:3.58±0.62 vs 1.62±0.31,t=21.05,P<0.05;CD44v6:2.57±0.49 vs 1.42±0.26,t=15.26,P<0.05)。CIP2A、CD44v6的表达与疣体数目和直径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P2A、CD44v6的表达以及疣体数目、直径是影响C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IP2A预测CA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66,CD44v6的AUC为0.860,二者联合的AUC为0.928,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_(联合vs CIP2A)=2.72、Z_(联合vs CD44v6)=2.73,P均<0.05)。结论 CA患者组织中CIP2A、CD44v6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二者均与HPV基因型分布及其预后有关。CIP2A和CD44v6联合可提高对CA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 CD44V6 人乳头瘤病毒 预后
下载PDF
男性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的基因分型及复发预测模型的构建
9
作者 门玉萍 王晓燕 +3 位作者 石青山 叶荃 杜彩娟 李玉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7期445-451,共7页
目的 探讨男性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型,并进行复发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就诊的724例CA患者的疣体细胞,提取HPV核酸,检测并统计HPV基因分型;... 目的 探讨男性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分型,并进行复发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就诊的724例CA患者的疣体细胞,提取HPV核酸,检测并统计HPV基因分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患者物理治愈后6个月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CA患者复发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模型对CA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724例CA患者HPV主要基因分型为HPV 6、11、16和42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程≥6个月、高危型HPV感染、HPV多重感染和疣体数目≥5为CA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使用安全套为保护因素(P=0.010)。多因素分析成功构建预测模型。ROC曲线评价结果显示,当logit(P)>13.00时,敏感度为71.39%,特异度为83.01%,曲线下面积(AUC)为0.863。结论 男性CA患者HPV感染基因分型主要为HPV 6、11、16、42。根据复发危险因素进行的模型构建对CA患者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男性 模型构建
下载PDF
高龄老年夫妻同患尖锐湿疣
10
作者 孙东生 龙兴震 +1 位作者 杨茂 陈春林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4期285-286,共2页
患者男,85岁。肛周赘生物10余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鳞状上皮呈疣状增生,表皮层可见挖空细胞。诊断:尖锐湿疣。患者女,81岁。肛周及外阴赘生物2年多。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鳞状上皮呈乳头瘤样增生,表皮层可见挖空细胞。诊断:尖锐湿疣。
关键词 老年夫妻 同患 尖锐湿疣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外阴巨大尖锐湿疣1例
11
作者 樊阿倩 郭富蓉 秦凌花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3期202-203,共2页
患者女,17岁,主因“外阴赘生物1年余”入院。皮肤专科检查:全身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外阴可见数个直径5~7cm圆形肿物,呈菜花状,灰红色,基底部呈蒂状,质韧,触之易出血,表面有少许清亮渗出液,闻及臭味。诊断为“巨大尖锐湿疣”。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巨大尖锐湿疣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尖锐湿疣复发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媛丽 齐蔓莉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尖锐湿疣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致病HPV型别多、复发率高,目前临床治疗棘手,复发及持续感染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迄今尖锐湿疣发病及复发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发病机制 复发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光动力对尖锐湿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13
作者 代丽美 逄建议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0期165-168,共4页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光动力对尖锐湿疣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光动力治疗仪...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光动力对尖锐湿疣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11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光动力治疗仪照射皮损位置治疗,观察组采取干扰素联合光动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水肿、色素形成、伤口感染、浅表瘢痕)发生率、临床症状(异物感、疼痛、瘙痒)改善时间,分析两组不同时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皮损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面积更小(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采取干扰素联合光动力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较常规治疗更能减少皮损面积,预防治疗后复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助于促进治疗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干扰素 光动力
下载PDF
四妙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观察及HPV检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文斌 陈淑慧 王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评价四妙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预防CA复发及促进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70例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患者均采用冷冻治疗祛除疣体,... 目的评价四妙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预防CA复发及促进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70例C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入组患者均采用冷冻治疗祛除疣体,10~14 d复诊1次至疣体脱落。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均匀涂于患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妙丸口服。比较初诊和前3次复诊患者2组疣体数量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疣体消退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疣体复发率及3个月末HPV数量差异。结果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2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疣体数量、中医证候评分、HPV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在前3次复诊疣体数量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在第3次复诊时观察组疣体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前3次复诊时观察组患者潮湿、瘙痒、小便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3次复诊时观察组患者口干口苦,大便不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个月与第2个月2组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2组HPV数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HPV数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丸可以改善患者潮湿、瘙痒等症状,减少患者搔抓,从而避免病毒的扩散,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抑制HPV病毒复制可以减少患者冷冻次数,降低CA复发率,促进HPV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四妙丸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皮肤性病门诊患者HPV基因型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春花 王有为 +2 位作者 罗才会 李雪茹 田咏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44-247,共4页
目的分析皮肤性病门诊就诊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征,比较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对HPV感染覆盖率的差异,为HPV感染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纳入研究者进行HPV 21个常见型别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皮肤性病门诊就诊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征,比较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对HPV感染覆盖率的差异,为HPV感染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纳入研究者进行HPV 21个常见型别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03例入选患者中,男2101例(63.61%),女1202例(36.39%),检出HPV阳性1802例(54.56%)。1802例HPV阳性检出者仅高危型、仅低危型和高危型混合低危型感染分别占20.42%、47.39%和32.19%,且单基因亚型感染占58.44%(1053/1802);检出率居前5位亚型分别为:HPV6、11、16、52和58型。不同年龄组的HP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37,P=0.024);其中,>59岁就诊者检出率最高63.57%(82/129)。四价和九价疫苗有效覆盖例数分别为936例(51.94%)和1165例(6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51,P<0.001)。结论本地区HPV感染以单基因亚型为主,低危型以6、11型多见,高危型以16、52和58型多见;九价HPV疫苗可能比四价疫苗对HPV感染人群免疫预防保护效果更好。分析HPV感染基因型分布对HPV疫苗的开发应用和防治效果的评估以及预测不典型鳞状细胞、高危型HPV阳性而细胞学检查阴性的患者罹患HPV相关恶性病变的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基因型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包皮环切术后尖锐湿疣伴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育洁 牛三强 杨志东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2期237-239,共3页
患者男,28岁。龟头、冠状沟、包皮鸡冠状、疣状增生伴角化3月余。皮肤科情况:龟头、冠状沟、包皮手术切口及周围可见环状粉红色鸡冠状、疣状增生,表面呈褐黄色毛刺状角化,龟头及包皮腹侧散在黄色角化性丘疹。组织病理学诊断:尖锐湿疣伴... 患者男,28岁。龟头、冠状沟、包皮鸡冠状、疣状增生伴角化3月余。皮肤科情况:龟头、冠状沟、包皮手术切口及周围可见环状粉红色鸡冠状、疣状增生,表面呈褐黄色毛刺状角化,龟头及包皮腹侧散在黄色角化性丘疹。组织病理学诊断:尖锐湿疣伴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采用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对性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吴芳芳 翁文佳 +3 位作者 李海燕 高艳青 王馨 韩舒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80-583,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CA)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干预组为63例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 目的:观察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尖锐湿疣(CA)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干预组为63例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2周。对照组:单纯采用超脉冲CO_(2)激光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CA患者63例,治疗间隔为7~10 d治疗1次,治疗12周。于治疗结束后12周筛选疣体完全清除者进行随访,评估治疗结束24周后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结束12周后,干预组53例(84.13%)患者疣体完全清除;对照组21例(33.33%)患者疣体完全清除。治疗结束24周后,干预组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患者性高潮与性生活满意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半年后干预组FSFI评分[(28.38±1.67)分]高于对照组[(21.85±2.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PDT治疗女性外阴后联合CA可减少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后联合 女性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性功能
原文传递
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17、NF-κB水平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18
作者 刘瑞 王亚玲 +1 位作者 赵小娟 赵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80-1184,1189,共6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及与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4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37例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纳入观察组,按性别、年龄匹配原则,以1:1比例选取同期本院... 目的:分析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及与妊娠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4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37例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纳入观察组,按性别、年龄匹配原则,以1:1比例选取同期本院产前检查健康孕产妇137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妊娠结局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17)、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按妊娠结局将观察组分为良好组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IL-17、NF-κB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IL-17、NF-κB水平与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妊娠结局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妊娠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17、NF-κB水平对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均未见产后出血发生,观察组剖宫产率(37.2%)高于对照组(1.5%),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13.9%)高于对照组(0),外周血IL-17(91.27±28.33pg/ml)、NF-κB(8.66±4.05n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5.31±4.04pg/ml、4.22±1.63ng/ml);观察组137例中19例妊娠结局不良,余118例良好,两组年龄、孕周、既往孕产史、疣体数目、疣体面积及HPV分型无差异(P>0.05),结局不良组外周血IL-17(121.20±16.90pg/ml)、NF-κB(14.87±4.60ng/ml)水平高于结局良好组(86.45±30.17pg/ml、7.66±3.96ng/ml)(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IL-17、NF-κB水平是妊娠尖锐湿疣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妊娠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17、NF-κB评估妊娠结局时以NF-κB的曲线下面积(0.949)高于IL-17(0.884),两项串联评估的特异度为97.5%。结论:妊娠期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17、NF-κB异常升高,患者妊娠结局不良风险增加且血IL-17、NF-κB与妊娠结局有关,外周血NF-κB与IL-17联合检测评估妊娠期尖锐湿疣不良妊娠结局高特异度优势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尖锐湿疣 白细胞介素-17 核转录因子?κB 妊娠结局 相关性 评估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研究
19
作者 王军辉 夏飞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1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2例首次发病的C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_(2)激光组和联合组,每组41例。CO_(2)激光组采用CO_(2)激光治疗,联合组在CO_(2)激光组...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二氧化碳(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2例首次发病的C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_(2)激光组和联合组,每组41例。CO_(2)激光组采用CO_(2)激光治疗,联合组在CO_(2)激光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71.5±9.7)%、(39.8±6.5)%、(2.0±0.8),均明显高于CO_(2)激光组的(59.6±8.3)%、(30.6±5.2)%、(1.7±0.4),CD8^(+)水平(21.1±2.7)%明显低于CO_(2)激光组的(2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NF-α、IL-1、IL-6水平分别为(0.7±0.1)、(80.5±13.4)、(63.9±11.7)pg/ml,均明显低于CO_(2)激光组的(0.9±0.1)、(122.7±13.6)、(93.2±11.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5.1%高于CO_(2)激光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4.8%明显低于CO_(2)激光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CO_(2)激光治疗能明显改善CA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CO_(2)激光治疗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下载PDF
HPV诱发人体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丁瑶 齐蔓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7期479-483,共5页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引起的尖锐湿疣(CA)和宫颈癌对患者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HPV感染的特效药物,但是免疫治疗药物,如治疗性HPV疫苗、Toll样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就。绝大多数免疫缺陷病...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引起的尖锐湿疣(CA)和宫颈癌对患者身体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HPV感染的特效药物,但是免疫治疗药物,如治疗性HPV疫苗、Toll样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就。绝大多数免疫缺陷病患者对HPV更加易感,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力改变、易感性增加以及潜在的HPV感染再激活有关。对于HPV感染后引起的机体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可为HPV感染的免疫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依据,因此该项研究尤其重要。HPV感染患者的Treg细胞过度表达及Treg/Th17失衡是诱发免疫抑制的机制之一,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减少导致Th2细胞相对占优势,从而破坏Th1/Th2平衡,在CA的复发中起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在介导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受体在尖锐湿疣患者中的表达发生了改变。本文对HPV诱发人体免疫抑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抑制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