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现为面部孤立结节的传染性软疣
1
作者 胡彩霞 赵璐 +3 位作者 韩晓梅 崔瑜 程毅 王文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68,共2页
患者女,19岁。主诉:右侧颞部结节4个月。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右侧颞部出现米粒大丘疹,缓慢增大,未发生破溃,无疼痛及瘙痒,于2020年10月来我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右侧颞部一黄豆大肤色结节,表面光滑,界限清... 患者女,19岁。主诉:右侧颞部结节4个月。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右侧颞部出现米粒大丘疹,缓慢增大,未发生破溃,无疼痛及瘙痒,于2020年10月来我科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右侧颞部一黄豆大肤色结节,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图1),质韧,表面有针尖样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疣 传染性
原文传递
皮肤镜在传染性软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熊峰 熊婧琳 +2 位作者 徐敏 杨文林 尹嘉文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皮肤镜在传染性软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传染性软疣患者67例,对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传染性软疣皮肤在皮肤镜下特征。结果:67例患者共109处皮损,皮损表现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表面有蜡样光泽的丘疹,部分皮损可伴有湿... 目的:分析皮肤镜在传染性软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传染性软疣患者67例,对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分析传染性软疣皮肤在皮肤镜下特征。结果:67例患者共109处皮损,皮损表现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表面有蜡样光泽的丘疹,部分皮损可伴有湿疹样红斑、脓疱和表皮剥脱;在所选的109处病灶中,软疣小体周边黄白色无定形结构,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圆形、多叶形、四叶草形、无定形型;部分皮损呈单一血管结构,部分皮损表现为混合血管。结论: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无痛及便捷的传染性软疣检查方法,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传染性软疣,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传染性软疣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61例患者皮损的皮肤镜下特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金可 孔祥君 +3 位作者 周璟 李倩男 刘媛媛 张峻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7-1138,1158,共3页
目的总结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4月本科确诊的61例传染性软疣患者计207个皮损的皮肤镜下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传染性软疣典型皮肤镜下表现:软疣小体边缘见黄白色高亮结构及周边有血管结构,黄白色结... 目的总结传染性软疣的皮肤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4月本科确诊的61例传染性软疣患者计207个皮损的皮肤镜下图像及临床资料。结果传染性软疣典型皮肤镜下表现:软疣小体边缘见黄白色高亮结构及周边有血管结构,黄白色结构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圆形、多叶型、四叶草型和非定形型;部分皮损为单一血管结构,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冠状血管、放射状血管和点状血管;部分皮损表现为混合血管,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冠状血管+放射状血管、冠状血管+点状血管和放射状血管+点状血管。结论传染性软疣皮损在皮肤镜下具有特征性结构,这可作为本病有效地无创性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皮肤镜 四叶草征 血管模式 偏振光
原文传递
微波与血管钳挤压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建英 蒙秉新 +1 位作者 郑艳 黄丽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319-1320,共2页
目的观察微波和传统血管钳挤压两种方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4例传染性软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微波(治疗组n=324)和传统的血管钳挤压法(对照组n=280)两种方法治疗。结果微波组首次治愈率与总治愈率均高于血管... 目的观察微波和传统血管钳挤压两种方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04例传染性软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微波(治疗组n=324)和传统的血管钳挤压法(对照组n=280)两种方法治疗。结果微波组首次治愈率与总治愈率均高于血管钳挤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患者感觉重度疼痛人数的比例、治疗后感染及留下疤痕及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人数的比例微波组明显少于血管钳挤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微波治疗 血管钳挤压治疗
下载PDF
表现为疣状斑块的传染性软疣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洁 陈永艳 +2 位作者 熊琦 曾令芬 袁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73-973,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0岁.左肘部疣状斑块4个月。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儿的左肘部出现米粒大丘疹,无自觉症状,后逐渐增大、增多,并融合成斑块,未予特殊处理。否认湿疹、神经性皮炎及左肘部局部皮肤破溃史,家族中也无类似病史,父...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0岁.左肘部疣状斑块4个月。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儿的左肘部出现米粒大丘疹,无自觉症状,后逐渐增大、增多,并融合成斑块,未予特殊处理。否认湿疹、神经性皮炎及左肘部局部皮肤破溃史,家族中也无类似病史,父母无性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斑块 疣状 神经性皮炎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皮肤破溃 肘部
原文传递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顾永 邵敏华 +1 位作者 张国龙 周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821-822,共2页
我科于2009年11月至2011年3月局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儿童传染性软疣120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20例患儿均为本院儿科门诊就诊者。入选标准:根据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为传染性软疣者。
关键词 咪喹莫特乳膏 传染性软疣 疗效观察 治疗 儿童 临床表现诊断 2009年 门诊就诊者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并发表皮囊肿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樊应俊 李晓岚 邓丹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12-612,共1页
表皮囊肿又称角质囊肿、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皮肤囊肿之一。笔者诊治1例传染性软疣并发表皮囊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囊肿 表皮
下载PDF
10%氢氧化钾治疗46例小儿传染性软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广进 张虹 +1 位作者 郝允兰 刘建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4-324,共1页
关键词 氢氧化钾 治疗 小儿 传染性软疣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儿童头皮传染性软疣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何玉清 张锡宝 林仕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头皮 儿童 医院诊断 临床资料 毛囊炎 扁平疣 患儿
下载PDF
四种治疗传染性软疣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0
作者 阮建波 朱瑞清 +4 位作者 张霞 朱和玲 郑文亮 方少仪 邓向军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比较传染性软疣四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冷冻、电灼、血管钳挤压和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是: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93.0%)>电灼(92.9%)>冷冻(84.2%)>... 目的:比较传染性软疣四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冷冻、电灼、血管钳挤压和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是: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93.0%)>电灼(92.9%)>冷冻(84.2%)>血管钳挤压(77.5%);疼痛程度为:电灼>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血管钳挤压>冷冻;局部反应情况:冷冻>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血管钳挤压>电灼。结论: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和电灼两种方法治愈率高,咪喹莫特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清除残余病毒和提高治愈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冷冻 电灼 血管钳挤压 咪喹莫特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68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小红 倪菁菁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222-223,共2页
分析了 6 85例传染性软疣患者的临床资料 ,发现传染性软疣的传播途径仍是密切接触 ,其中以污染物 (如擦澡巾 )为主 ,占 43.5 %。该病的临床表现较以往并无显著变化 ,但软疣皮炎可混淆其诊断。提倡钳夹术治疗 ,建议术前使用恩纳软膏麻醉... 分析了 6 85例传染性软疣患者的临床资料 ,发现传染性软疣的传播途径仍是密切接触 ,其中以污染物 (如擦澡巾 )为主 ,占 43.5 %。该病的临床表现较以往并无显著变化 ,但软疣皮炎可混淆其诊断。提倡钳夹术治疗 ,建议术前使用恩纳软膏麻醉止痛 ,术后使用聚维酮碘消毒 ,以免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钳夹术
下载PDF
阴茎传染性软疣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彦恺 庄炫 邢金春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5,共2页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olluscum contagiosum virus,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多累及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该病毒通过皮肤间密切接触而传播,也可通过性接触、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传播。本文报告1例男科...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olluscum contagiosum virus,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多累及儿童、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该病毒通过皮肤间密切接触而传播,也可通过性接触、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传播。本文报告1例男科门诊接诊的阴茎传染性软疣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并对其相关的文献进行复习,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阴茎 性传播疾病
原文传递
表皮囊肿并发传染性软疣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阎衡 杨希川 +1 位作者 翟志芳 钟白玉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75-,177,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阴囊结节2个月,于2008年6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阴囊发现一黄豆大小皮下结节,无明显不适,未处理。半月前结节明显增大、红肿。否认局部外伤、用药史及系统性疾病史。皮肤科检查:左侧阴囊见一花生米大小...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阴囊结节2个月,于2008年6月来我科就诊。患者2个月前阴囊发现一黄豆大小皮下结节,无明显不适,未处理。半月前结节明显增大、红肿。否认局部外伤、用药史及系统性疾病史。皮肤科检查:左侧阴囊见一花生米大小淡红色结节,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中央未见脐凹,质中(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囊肿 传染性软疣
原文传递
挤切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钦玲 翟立新 +1 位作者 孙可 李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1-781,共1页
关键词 软疣 传染性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扁平疣疗效分析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0.1%他扎罗汀,膦甲酸钠乳膏外用每天各一次。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且在治疗前后作外周血T细胞亚...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0.1%他扎罗汀,膦甲酸钠乳膏外用每天各一次。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且在治疗前后作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75%,对照组治愈率为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明显改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扁平疣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扁平疣 免疫调节作用
下载PDF
传染性软疣反应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甄莉 冯艳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79-79,共1页
对13例软疣患者临床表现、发病因素、预防治疗作了介绍。经肌注病毒唑,口服扑尔敏。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软疣反应 豆病毒组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中药外洗治疗传染性软疣7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刁爱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8期63-63,共1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治疗传染性软疣的疗效。方法:传染性软疣者79例使用中药外洗方法,7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率为58.23%,总有效率为82.28%。结论:中药外洗治疗传染性软疣简单、经济,组方合理,疗效确切。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中药 外洗
下载PDF
1例簇集状传染性软疣的治疗、护理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金霞 王丽 黄蕊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第2期265-266,共2页
传染性软疣为皮肤科常见的传染性皮肤及黏膜疾病,多见于儿童、性活跃的成人和免疫缺陷的病人。传染性软疣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是疾病的复发性及传染性容易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思想压力。临床治疗操作简单、易行,但是治疗痛苦较大,现... 传染性软疣为皮肤科常见的传染性皮肤及黏膜疾病,多见于儿童、性活跃的成人和免疫缺陷的病人。传染性软疣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是疾病的复发性及传染性容易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思想压力。临床治疗操作简单、易行,但是治疗痛苦较大,现报道1例临床表现特异的传染性软疣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并对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以期明确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系统治疗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软疣 个案治疗 临床护理
下载PDF
复方鸭胆子液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岩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4年第3期65-65,67,共2页
目的 :观察复方鸭胆子液治疗传染性软疣 5 0例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用复方鸭胆子液点于疣体 ;对照组用0 .5 %肽丁胺搽剂点于疣体。两组用药均 <3周 ,随访 3个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 目的 :观察复方鸭胆子液治疗传染性软疣 5 0例的效果。方法 :治疗组用复方鸭胆子液点于疣体 ;对照组用0 .5 %肽丁胺搽剂点于疣体。两组用药均 <3周 ,随访 3个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结论 :本疗法是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鸭胆子液 传染性软疣
下载PDF
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会阴部传染性软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洪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5期315-316,共2页
我科于2008年2月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32例会阴部传染性软疣,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咪喹莫特乳膏 传染性软疣 疗效观察 会阴部 治疗 外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