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2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风治疗发展史
1
作者 毛翀 熊俊浩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麻风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为主的慢性免疫性传染病[1]。如未及时诊治,该病可能对患者皮肤、四肢及神经系统等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它是造成人类畸残的主要疾病之一[2]。11873... 麻风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引起的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为主的慢性免疫性传染病[1]。如未及时诊治,该病可能对患者皮肤、四肢及神经系统等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它是造成人类畸残的主要疾病之一[2]。11873年之前的麻风治疗时代麻风是世界上有记录的最早的传染病之一。中国是麻风防治的最早探索国之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典书籍《素问》、《论语》中就有对麻风的相关记载。战国时期就有“疠所”、“疠迁所”等麻风患者的救助场所。秦朝设有“疠人坊”集中收治麻风病人,这些都是世界上早期的针对麻风的隔离措施。元朝《丹溪心法》中提出了一种叫“大风子”的药物,但书中记载它只对部分病人有效;明朝还有一本关于麻风的专著《解围元薮》,书中未提到有明显疗效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溪心法》 麻风分枝杆菌 周围神经系统 麻风防治 麻风患者 麻风病人 《素问》 畸残
下载PDF
SLC35E基因家族在麻风皮损中的表达
2
作者 许宗严 李阳 +2 位作者 林秀球 林俊杰 王晓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06-411,共6页
目的:明确溶质转运体家族蛋白SLC35E在多菌型(MB)与少菌型(PB)麻风皮损中的差异。方法:首先收集25例确诊为麻风感染患者的石蜡包埋皮损组织,其中多菌型麻风患者12例,少菌型13例,分析SLC35E1和SLC35E2B不同SNP位点的突变情况;同时收集12... 目的:明确溶质转运体家族蛋白SLC35E在多菌型(MB)与少菌型(PB)麻风皮损中的差异。方法:首先收集25例确诊为麻风感染患者的石蜡包埋皮损组织,其中多菌型麻风患者12例,少菌型13例,分析SLC35E1和SLC35E2B不同SNP位点的突变情况;同时收集12名健康对照者皮肤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LC35E1、SLC35E2B、CD68、S100在上述皮损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D68、S100与SLC35E1、SLC35E2B蛋白在皮损组织中的共表达情况。结果:对25例麻风组织样本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SLC35E1的SNP位点rs202071873在麻风患者中的突变率为0%,SLC35E2B的3个SNP位点rs12729295、rs117820608、rs2072923在麻风患者中的突变率分别为100%、40%,10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LC35E1、SLC35E2B、CD68、S100在麻风组织的真皮及表皮均有表达,其中CD68主要表达于麻风组织真皮,SLC35E1在真皮层的表达量与CD68基本一致,两者表达量基本呈正相关;S100在麻风患者表皮和真皮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与SLC35E1、SLC35E2B表达量无明显相关性;与少菌型麻风相比,多菌型麻风患者SLC35E1在真皮层呈低表达(P=0.04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多菌型麻风患者SLC35E2B在表皮层呈低表达(p=0.004);免疫荧光共染显示麻风组织皮损中CD68与SLC35E1、SLC35E2B蛋白共染均出现重叠结果,且与SLC35E1重叠荧光强度高于SLC35E2B;S100与SLC35E1、SLC35E2B蛋白共染未见重叠结果。结论:麻风患者皮损中可能存在SLC35E2B位点突变,SLC35E1的表达可预测多菌型(MB)与少菌型(PB)麻风在真皮层感染差异,SLC35E1、SLC35E2B可能通过影响巨噬细胞功能干扰机体对麻风分枝杆菌的清除,进而影响麻风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 麻风 SLC35E1 SLC35E2B CD68 S100
下载PDF
基于山东省皮肤病专科联盟早期诊断麻风三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晴 槐鹏程 +6 位作者 初同胜 薛晓彤 曹珊 孙乐乐 周桂芝 刘红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晚期可致残、毁容。进入新世纪,我国麻风进入低流行状态,但我国每年仍有近千例新发麻风患者,二级畸残者占20%以上。2017年,我院牵头成立山东省皮肤性病学专科联盟,基于此,共确诊麻风39...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晚期可致残、毁容。进入新世纪,我国麻风进入低流行状态,但我国每年仍有近千例新发麻风患者,二级畸残者占20%以上。2017年,我院牵头成立山东省皮肤性病学专科联盟,基于此,共确诊麻风39例,诊断延迟期下降66.23个月。本文报道其中三例基于皮肤病专科联盟转诊确诊为麻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专科联盟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麻风治愈后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
4
作者 窦莉莉 肖玉强 +3 位作者 石津 冯国强 刘喜婷 李树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1-223,共3页
报告1例麻风治愈后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男,78岁。右手背感染后肉芽状增生伴疼痛1周,怀疑麻风复发皮损。皮肤科检查:右手背部一约7cm×8cm×1cm淡红色至暗红色菜花样乳头样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或疣状突起,生长迅速易破溃并... 报告1例麻风治愈后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男,78岁。右手背感染后肉芽状增生伴疼痛1周,怀疑麻风复发皮损。皮肤科检查:右手背部一约7cm×8cm×1cm淡红色至暗红色菜花样乳头样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或疣状突起,生长迅速易破溃并向周围浸润,结节易破溃,形成火山口样溃疡,可见污垢坏死组织和脓样分泌物,伴恶臭。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鳞状细胞团块,抗酸染色(-)。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皮肤 高分化 麻风
原文传递
三例麻风畸残病例延迟发现原因分析
5
作者 槐鹏程 初同胜 +2 位作者 刘殿昌 刘健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7期488-490,共3页
本文对3例麻风畸残病例延迟发现原因进行了分析,患者1在神经内科多次误诊,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连续十几年未再就诊,直至出现溃疡畸残;患者2独居、智障,发病后一直未就诊,4年后出现畸残;患者3在神经科误诊5年后出现畸残。3例畸残病... 本文对3例麻风畸残病例延迟发现原因进行了分析,患者1在神经内科多次误诊,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连续十几年未再就诊,直至出现溃疡畸残;患者2独居、智障,发病后一直未就诊,4年后出现畸残;患者3在神经科误诊5年后出现畸残。3例畸残病例的发现过程提示,应面向鳏寡孤独或智障人员开展麻风线索调查,同时加强神经科医师麻风防治知识的培训,促进麻风患者的早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畸残 线索调查 神经科 培训
下载PDF
汉中市2010-2022年麻风流行特征分析
6
作者 夏小乐 邓添华 +2 位作者 蒋强 魏建军 卢美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汉中市2010-2022年麻风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汉中市2010-2022年麻风病例资料,对麻风患病率、新发率、复发率,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域、发现方式、传染来源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陕西省汉中市2010-2022年麻风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汉中市2010-2022年麻风病例资料,对麻风患病率、新发率、复发率,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地域、发现方式、传染来源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汉中市2010-2022年共发现麻风患者88例,其中新发79例、复发9例,年平均发现率0.20/105,年平均患病率0.86/105。新发病人数和新发率除2014年稍微有所反弹外,其余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人数最多的为洋县、宁强县,其次为城固县、勉县。新发病例男女性别比2.59∶1,平均发病年龄(47.94±13.12)岁,中年居多,以农民为主。多菌型占97.47%,MB∶PB为38.5∶1,2级畸残率40.51%,平均诊断延迟期65.73个月,发现方式以皮肤科就诊发现(占48.10%)、自报和他报(34.18%)为主,传染来源不明者占63.29%,家族内传染者占29.11%。结论:汉中市2010-2022年麻风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处于低流行状态。新发病例存在诊断延迟期长,畸残率高,传染来源不明等情况。今后应加强麻风健康教育、症状监测、强化病例发现工作,缩短诊断延迟期,降低畸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流行特征 汉中
下载PDF
瘤型麻风伴皮肤慢性深在性溃疡一例
7
作者 邹香菱 付梦晨 +6 位作者 周梦飞 余淑珍 何娜 王莉 陈洪高 晏洪波 刘博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55-156,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湖北襄阳人。因“全身散在皮疹7年,四肢溃疡3年”入院。患者诉7年前胸背部出现泛发红斑丘疹,无痛痒不适,未予以处理,近4~5年时有干咳无痰3年前下肢伸侧出现一绿豆大小水疱,水疱破溃形成溃疡,此后四肢多处出现类似症...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湖北襄阳人。因“全身散在皮疹7年,四肢溃疡3年”入院。患者诉7年前胸背部出现泛发红斑丘疹,无痛痒不适,未予以处理,近4~5年时有干咳无痰3年前下肢伸侧出现一绿豆大小水疱,水疱破溃形成溃疡,此后四肢多处出现类似症状,期间就诊于当地诊所和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并出现四肢感觉减退和手指关节变形。患者无明确麻风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及麻风等传染病史,否认家族和同村有类似疾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咳无痰 红斑丘疹 感觉减退 传染病史 瘤型麻风 散在皮疹 疾病史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基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麻风分枝杆菌感染筛查诊断
8
作者 李艳艳 王川 +5 位作者 孙乐乐 潘晴 王娜 周桂芝 刘红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麻风分枝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麻风患者、健康人群的PBMCs中进行IGRA检测。麻风患者进一步按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展开研究,使用I-SPOT-TB试剂盒(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释放IFN-γ的效...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麻风分枝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麻风患者、健康人群的PBMCs中进行IGRA检测。麻风患者进一步按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展开研究,使用I-SPOT-TB试剂盒(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释放IFN-γ的效应T细胞频数。比较分析MB和PB患者IGRA检测的阳性率,结合qPCR结果对PB患者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以患者的病理诊断为确诊依据,纳入29例麻风患者,2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用rESAT6-CFP10刺激后,MB和PB患者IFN-γ的激活程度和IGRA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37.5%的PB患者qPCR阴性,IGRA阳性;12.5%的PB患者IGRA阴性,qPCR阳性;IGRA阳性或qPCR阳性的PB患者达75%。结论:IGRA阳性提示分枝杆菌感染的可能,IGRA联合qPCR可作为早期筛查麻风的辅助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下载PDF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一例
9
作者 张瑞 蔡洵 +2 位作者 徐雅婷 吴敏智 张建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835-836,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江苏宿迁泗阳县人。三年前患者因车祸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背部出现多处红斑,无瘙痒、疼痛。近三年来患者皮疹按皮炎湿疹治疗,有时症状暂时缓解,但易复发,且渐进性增多,累及全身多个部位。患者于2023年7... 临床资料,患者,男,78岁,江苏宿迁泗阳县人。三年前患者因车祸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背部出现多处红斑,无瘙痒、疼痛。近三年来患者皮疹按皮炎湿疹治疗,有时症状暂时缓解,但易复发,且渐进性增多,累及全身多个部位。患者于2023年7月来我科就诊。皮肤科查体:胸腹部、背部、四肢见多发性水肿性环形红斑,皮损部位麻木,浅感觉丧失,四肢末梢神经无明显增粗,也无明显压痛(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显压痛 皮损部位 水肿性 环形红斑 皮炎湿疹 住院期间 麻风反应 住院治疗
下载PDF
诊断性治疗儿童麻风一例
10
作者 李秋燕 彭晶 +4 位作者 梁雪琼 梁婷 黎静 蔡于茂 谷朝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2期79-80,共2页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学生。深圳出生、长大。其父亲确诊“界限偏瘤型麻风”,患儿系家属密切接触者检查发现。患者反复右侧面部红斑2年余,2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部出现潮红斑,局限右侧面部,位置固定,呈椭圆形,无明显自觉症状。家属... 临床资料患儿,女,12岁,学生。深圳出生、长大。其父亲确诊“界限偏瘤型麻风”,患儿系家属密切接触者检查发现。患者反复右侧面部红斑2年余,2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部出现潮红斑,局限右侧面部,位置固定,呈椭圆形,无明显自觉症状。家属述食用海鲜、牛肉后症状明显,无明显痒痛;曾多次于深圳市、广州市医院就诊均诊断“面部皮炎”,予他克莫司、地奈德乳膏外用,皮疹可消退,停药后复发。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外科手术史,无精神疾病及其它系统疾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红斑 系统疾病史 瘤型麻风 传染病史 精神疾病 地奈德乳膏 面部皮炎 密切接触者
下载PDF
麻风病的诊断及预防研究进展
11
作者 秦帆 周晓鸿 +1 位作者 袁李梅 杨秋碧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麻风病,也称为汉森氏病,是一种高传染性、低致病性的慢性分枝杆菌病。虽然自使用联合化疗以来,麻风病的病例数有所减少,但准确的早期诊断仍然很困难。电生理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神经损害至关重要。PCR技术对麻风分枝杆菌DNA检测具有较高的... 麻风病,也称为汉森氏病,是一种高传染性、低致病性的慢性分枝杆菌病。虽然自使用联合化疗以来,麻风病的病例数有所减少,但准确的早期诊断仍然很困难。电生理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神经损害至关重要。PCR技术对麻风分枝杆菌DNA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尤其对于多菌型麻风患者。血清学试验可以帮助早期诊断麻风。NLR值可以较好区分麻风I型反应和II型反应患者。MBT试剂盒在麻风病诊断中具有很大潜力。单剂量利福喷丁可以在麻风流行程度较低的地区有效保护家庭接触者免受麻风病的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诊断 预防治疗
下载PDF
预测模型在麻风病防治中的应用
12
作者 殷荣荣 赵江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2期90-93,共4页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如诊治不及时常导致肢体残疾,给病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目前我国麻风病长期处于低流行且分布不均衡的状态,给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带来挑战。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利用灰色预测模型、时间序列模型...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如诊治不及时常导致肢体残疾,给病人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目前我国麻风病长期处于低流行且分布不均衡的状态,给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带来挑战。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利用灰色预测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其他模型对麻风病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其中时间序列模型对麻风病的预测更为准确。笔者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梳理,从麻风病流行现状、发病趋势及预测模型在麻风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麻风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预测模型 流行病学 发病趋势 防治
下载PDF
云南省昆明市麻风病受累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调查分析
13
作者 陈春燕 刘艳艳 +2 位作者 史映辉 赵媛静 杨舒媛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市麻风病受累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昆明市296例麻风病受累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麻风病受累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疾... 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市麻风病受累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昆明市296例麻风病受累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麻风病受累者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疾病发生率为65.88%,其中抑郁发生率为39.86%,焦虑发生率为63.51%。抑郁和焦虑标准均分高于国内常模(P<0.001);麻风病受累者获得的社会支持低于国内常模(P<0.001);社会支持度和抑郁、焦虑标准分之间成线性负相关。结论昆明市麻风病受累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率较低,应开展多层次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心理健康 抑郁 焦虑 社会支持
下载PDF
1例新发麻风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
14
作者 张燕红 马云 徐阳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通过对1例新发麻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该患者特征及防控措施,为麻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就诊及防控情况,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与其它防控措施等。结... 目的通过对1例新发麻风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探讨该患者特征及防控措施,为麻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就诊及防控情况,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与其它防控措施等。结果崇川区新发的1例麻风病例来自四川凉山,是输入性病例,按临床五级分型为结核样型麻风,按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化疗(WHO-MDT)分类法为少菌型麻风。经利福平和氨苯砜二联化疗及强的松等治疗后好转,现在持续治疗与监测随访中。密切接触者均无麻风相关症状和体征。结论崇川区麻风发病及传播的风险仍然存在,需加强麻风疫情监测;对麻风现症患者的规范治疗、定期检查、随访监测等仍是麻风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 输入性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 处置
下载PDF
误诊为玫瑰糠疹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15
作者 苏友凤 尹丽娇 +4 位作者 龙恒 余秀峰 张春雨 朱明 杨云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4,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苗族,农民,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麻风家族史,但长期居住在疫区。因躯干、四肢皮肤出现红斑4个月余就诊。患者自诉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先于右上臂皮肤出现一椭圆形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后躯干...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苗族,农民,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麻风家族史,但长期居住在疫区。因躯干、四肢皮肤出现红斑4个月余就诊。患者自诉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先于右上臂皮肤出现一椭圆形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后躯干、四肢、面部皮肤相继出现大小不等的类似皮疹,伴微痒。病后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玫瑰糠疹”,予以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皮损颜色变淡。为进一步诊治,到我所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痛、发热、咳痰、鼻塞、流清涕、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糠疹 四肢皮肤 皮损颜色 呼吸困难 面部皮肤 右上臂 咳痰 文山市
下载PDF
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一例
16
作者 张旭 刘涛 +4 位作者 张佩莲 李霞 余仕普 秦成 邹旭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683-684,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云南人。因“全身红斑、丘疹、结节3年,加重3个月”来院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轻微瘙痒,逐渐累及头面、躯干、四肢,多次按“湿疹”疗效不佳,1年前始鼻梁逐渐塌陷伴轻微疼痛;3个月前患...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云南人。因“全身红斑、丘疹、结节3年,加重3个月”来院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轻微瘙痒,逐渐累及头面、躯干、四肢,多次按“湿疹”疗效不佳,1年前始鼻梁逐渐塌陷伴轻微疼痛;3个月前患者出现全身乏力、关节痛、发热症状,体温最高39.1℃,皮疹数量明显增多,表现为大片红斑,结节,下肢部分斑块和结节中央破溃,疼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疼痛 全身乏力 下肢皮肤 瘤型麻风 全身红斑 轻微瘙痒 关节痛 Ⅱ型麻风反应
下载PDF
瘤型麻风一例
17
作者 周丽娟 何乔晶 +1 位作者 张春雨 尹丽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759-760,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壮族。因“全身皮肤无痒痛结节1年余,面部肿胀脱眉半年”来诊。患者自诉于2022年6月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在左上臂皮肤出现数个结节,无自觉症状,未引起重视。1个月后结节逐渐增多,蔓延至躯干、四肢皮肤,未诊治。2023...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壮族。因“全身皮肤无痒痛结节1年余,面部肿胀脱眉半年”来诊。患者自诉于2022年6月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在左上臂皮肤出现数个结节,无自觉症状,未引起重视。1个月后结节逐渐增多,蔓延至躯干、四肢皮肤,未诊治。2023年7月开始面部出现结节、浸润,伴随眉毛、睫毛脱落,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24年2月到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者传染来源为家外传染,邻居为瘤型麻风康复者,患者与其有不同程度的接触,考虑为主要的传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型麻风 四肢皮肤 左上臂 睫毛脱落 康复者 传染来源 后结节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界限类偏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一例
18
作者 班跃军 龚晓莉 +1 位作者 李依依 袁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09-310,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全身无痛痒性红斑、丘疹、结节1年,左手指麻木伴眉毛、睫毛脱落半年。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大腿上出现散在红斑、丘疹、结节,大小不一,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并蔓延至面部、颈部、四肢及腹部,出现大量暗红色...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全身无痛痒性红斑、丘疹、结节1年,左手指麻木伴眉毛、睫毛脱落半年。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大腿上出现散在红斑、丘疹、结节,大小不一,无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并蔓延至面部、颈部、四肢及腹部,出现大量暗红色斑、丘疹、结节,边界不清,部分破溃、结痂,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无明显疼痛,部分皮损自行愈合并遗留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麻木 睫毛脱落 脓性分泌物 色素沉着 Ⅱ型麻风反应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自行愈合
下载PDF
瘤型麻风一例
19
作者 张晓梅 卢国坚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6期385-386,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贵州来本地务工人员,从事包装工作。因全身散发红丘疹、结节伴瘙痒1年,加重3个月前来就诊。患者1年前起无诱因右大腿出现几个红色小丘疹、结节,瘙痒,自用药膏外擦,具体不详,间断治疗,近3个月皮疹增多,扩散至面部...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贵州来本地务工人员,从事包装工作。因全身散发红丘疹、结节伴瘙痒1年,加重3个月前来就诊。患者1年前起无诱因右大腿出现几个红色小丘疹、结节,瘙痒,自用药膏外擦,具体不详,间断治疗,近3个月皮疹增多,扩散至面部、躯干、四肢,于2023年6月28日来我站就诊,当时检查IgE:168 IU/mL(<100 IU/mL),予以诊断结节性痒疹,口服抗组胺药西替利嗪片、沙利度胺及外用卤米松膏治疗2周,无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痒疹 红色小丘疹 务工人员 瘤型麻风 红丘疹 西替利嗪片 外擦 抗组胺药
下载PDF
界限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一例
20
作者 宋玉杰 谢蒙 +1 位作者 向守宝 鲁巧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9期607-608,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湖北省老河口市人。因四肢反复浸润性红斑8年,泛发至面部1年来诊。8年前患者四肢反复出现浸润性红斑,伴四肢麻木、感觉减退进行性加重。就诊于湖北、河南多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骨科、风湿免疫科均考虑“末梢神经... 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湖北省老河口市人。因四肢反复浸润性红斑8年,泛发至面部1年来诊。8年前患者四肢反复出现浸润性红斑,伴四肢麻木、感觉减退进行性加重。就诊于湖北、河南多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骨科、风湿免疫科均考虑“末梢神经炎”、“多发单神经病”,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及抗过敏治疗,皮疹反复发作、四肢麻木进行性加重。2020年上半年皮疹泛发至面部,遂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各项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末梢神经炎 浸润性红斑 抗过敏治疗 感觉减退 结核样型麻风 风湿免疫科 三甲医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