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干预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赵静 曾碧君 +4 位作者 刘学伟 罗美俊子 黄盼 肖人钟 杨志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究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的干预效果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AD组(4只)和AD+杉上斛多糖组(4只),比较3组小鼠临床表现(搔抓次数、皮损评分、耳廓肿胀度),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损伤... 目的探究杉上斛多糖对特应性皮炎(AD)小鼠的干预效果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AD组(4只)和AD+杉上斛多糖组(4只),比较3组小鼠临床表现(搔抓次数、皮损评分、耳廓肿胀度),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和皮损部位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3组小鼠IL-4和IFN-γmRNA水平。收集3组小鼠粪便进行16SrRNA测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小鼠出现红斑、水肿、表皮剥脱和鳞屑等病理表现,皮损评分显著升高;皮损部位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层、真皮层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血清及皮损部位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葡萄球菌丰度增加,Muri菌、拟普雷沃氏菌属、毛螺菌科-NK4A136组丰度减少。使用杉上斛多糖干预后,AD小鼠的病理情况、皮损评分、皮损部位严重程度、炎性因子表达及差异菌群丰度均有改善。结论杉上斛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炎性反应以发挥药理作用,可有效缓解AD的皮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铁皮石斛 杉上斛多糖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在鼻咽癌患者PICC所致接触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罗晓华 郑艺君 +3 位作者 王丽红 林丹凤 张红梅 刘志慧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在鼻咽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部位接触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05至2022-04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因置入PICC所致接触性皮炎的94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05至20... 目的探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在鼻咽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部位接触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05至2022-04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因置入PICC所致接触性皮炎的94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05至2021-04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05至2022-04的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外涂联合3M透明敷料行PICC换药,观察组采用喷涂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联合3M透明敷料行PICC换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患者的自付费用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周、第2周总有效率(95.83%,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91%,89.13%)(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10.43±0.52)d]、换药次数[(3.30±0.69)次]显著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18.15±0.33)d]、换药次数[(5.67±0.96)次](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8.71±0.8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5.67±0.96)(P<0.05),两组患者在导管移位率、脱管率及患者自付费用三方面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治疗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PICC置管部位接触性皮炎效果明显,可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护理工作量,降低局部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接触性皮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荨麻疹的临证经验
3
作者 王佳 郭峥 王有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王有鹏教授基于对寒地地域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立足临床实践,对寒地儿童荨麻疹的诊疗具有独到见解。王有鹏教授从发病邪气、脏腑、体质三个层面总结其病因病机为风邪主导,寒、热、湿邪兼杂为患;肺脾肾三脏虚损,心肝亢盛为本;同... 王有鹏教授基于对寒地地域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立足临床实践,对寒地儿童荨麻疹的诊疗具有独到见解。王有鹏教授从发病邪气、脏腑、体质三个层面总结其病因病机为风邪主导,寒、热、湿邪兼杂为患;肺脾肾三脏虚损,心肝亢盛为本;同时受先天禀赋及体质因素的影响。根据寒地儿童荨麻疹发病特点将其分为风邪袭表证、湿热蕴肤证、肺脾气虚证,治疗以调和脏腑为本,祛除病邪为标,运用合方随证施治,同时兼顾调体养护,防患于未然,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域 荨麻疹 儿童 风邪袭表 湿热蕴肤 肺脾气虚
下载PDF
强脉冲光不同脉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疗效分析
4
作者 王英 李咏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强脉冲光的不同脉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皮肤性病科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资料57例,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采用... 目的探讨采用强脉冲光的不同脉宽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皮肤性病科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资料57例,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采用较长脉宽治疗的患者为A组(29例),较短脉宽治疗的患者为B组(28例)。采用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EA)评价红斑改善情况,毛细血管扩张7点评分标准(TGS)评价毛细血管扩张改善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两组CEA评分治疗后均降低,但A组CEA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S评分均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随着治疗次数增加,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E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S评分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患者,两种脉宽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均得到较好改善;长脉宽较短脉宽红斑改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增加治疗次数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红斑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疗效 脉冲宽度
下载PDF
脂质链长度与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夏欣(综述) 姚志荣(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导致AD的重要原因。皮肤最外层的脂质基质角质层(stratum corneum,SC)对皮肤屏障功能的维系至关重要。大量研究显示,角质层脂质...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导致AD的重要原因。皮肤最外层的脂质基质角质层(stratum corneum,SC)对皮肤屏障功能的维系至关重要。大量研究显示,角质层脂质含量降低、链长度缩短、神经酰胺(ceramide,CER)亚类水平改变以及炎症反应等都会影响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本文就角质层脂质链长度与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层脂质 脂肪酸链长度 皮肤屏障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伴双眼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血管炎1例
6
作者 程世瑜 王造文 戴荣平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4-78,I0008,共6页
特应性皮炎可伴有多种眼部并发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等。我们报道了1例因双眼视网膜脱离及白内障就诊于眼科的21岁中国男性患者。该患者8年前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并接受氯雷他定和吡美莫司治疗。我们为该患者进行了双... 特应性皮炎可伴有多种眼部并发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和视网膜脱离等。我们报道了1例因双眼视网膜脱离及白内障就诊于眼科的21岁中国男性患者。该患者8年前诊断为特应性皮炎,并接受氯雷他定和吡美莫司治疗。我们为该患者进行了双眼白内障摘除术、右眼巩膜外加压术,以及左眼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期间,患者的特应性皮炎加重,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广泛渗漏和左眼黄斑水肿。随后患者至皮肤科接受4个月规律的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左眼黄斑水肿好转,术后3年眼部情况一直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血管炎
下载PDF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健康结局分析
7
作者 李宏 朱诗林 +4 位作者 王汨 唐陶然 张成成 杨淞淳 粟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ASD)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健康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ASD患者就医延迟评估问卷、感知压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疾病症状严重程度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于2022年4月至5月对中南...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ASD)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健康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ASD患者就医延迟评估问卷、感知压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疾病症状严重程度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于2022年4月至5月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ASD患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分析其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及与健康结局的关系(就诊时间≥3个月定义为就医延迟)。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就医延迟与健康结局的关联。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就医延迟者和未就医延迟者的显著感知压力、对医疗系统的不信任、有过皮肤问题治疗的不良经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感知压力越大(β=0.966,OR=2.63,95%CI=1.22~5.64)、有过皮肤问题治疗不良经历(β=0.622,OR=1.86,95%CI=1.18~2.94)是ASD患者就医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就医延迟组的治疗满意度低于未就医延迟组,就医延迟组的疾病症状严重程度高于未就医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D患者感知压力越大和有过皮肤问题治疗的不良经历是就医延迟的重要影响因素,就医延迟与多种不良皮肤健康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就医延迟 相关因素 健康结局
下载PDF
儿童特应性皮炎相关食物过敏:科学认知与规范诊治
8
作者 王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1-296,共6页
基层儿科医师常混淆特应性皮炎与食物过敏的诊断。然而,过敏原不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唯一因素,也并非所有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都存在食物过敏。因此,正确认识食物过敏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科学检测和识别,规避不合理的饮食回避是目前... 基层儿科医师常混淆特应性皮炎与食物过敏的诊断。然而,过敏原不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唯一因素,也并非所有的特应性皮炎患者都存在食物过敏。因此,正确认识食物过敏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科学检测和识别,规避不合理的饮食回避是目前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食物过敏 科学认知
下载PDF
孟鲁司特的联合盐酸奥洛他定对慢性荨麻疹患者IgE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杨帆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对患者IgE水平、生活质量、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奥洛... 目的研究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对患者IgE水平、生活质量、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gE水平、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风团数量、大小、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及瘙痒程度评分和总分、血清IgE水平、DLQI量表各项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更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时,治疗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更佳,更能有效降低IgE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6个月内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联合治疗 抗组胺 IGE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氯雷他定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秀钦 程波 方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究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氯雷他定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 目的探究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氯雷他定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氯雷他定+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评价指标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值均高于对照组,经皮水分丢失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L-6、CRP和TNF-α等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中,给予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皮肤屏障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综合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 氯雷他定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与特应性皮炎
11
作者 侍姝彤 包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并不明确。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已知其对免疫系统和皮肤健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动物模型、基因多态性分析和临床研究均表明,25-羟基维生素D可能在特...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并不明确。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已知其对免疫系统和皮肤健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动物模型、基因多态性分析和临床研究均表明,25-羟基维生素D可能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该文主要就25-羟基维生素D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25-羟基维生素D 炎症反应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microRNA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2
作者 邓皓月(综述) 黎静宜(审校)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460-463,468,共5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瘙痒、湿疹样改变为主要表现。micro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广泛存在于体内,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信号转导,以改变细胞功能、...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肤干燥、瘙痒、湿疹样改变为主要表现。micro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广泛存在于体内,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信号转导,以改变细胞功能、调节信号通路、控制炎症介质释放等方式参与AD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microRN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调节T细胞分化、参与细胞信号通路、调节皮肤免疫如抑制靶基因、促进Th2免疫反应、促进炎症因子分泌、活化血小板等参与AD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并讨论其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新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特应性皮炎 发病机制 生物标志物 靶点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共病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金张思 王再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特应性皮炎伴多种皮肤共病,也是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除皮肤损害外,特应性皮炎与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心理健康失调等系统性疾病关系密切,也与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血清低维生素A、低维生素D水平相关。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伴多种皮肤共病,也是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除皮肤损害外,特应性皮炎与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心理健康失调等系统性疾病关系密切,也与部分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血清低维生素A、低维生素D水平相关。特应性皮炎作为过敏性进程的第1步,增加患者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食物过敏特应性疾病的风险。除此之外,眼部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也是特应性皮炎的常见共病。特应性皮炎共病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该文就近年来特应性皮炎的共病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共病
原文传递
孕期补充益生菌及维生素D在降低新生儿湿疹发生率中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段丽娜 马红云 张文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3-0086,共4页
探讨孕期补充益生菌及维生素D在降低新生儿湿疹发生率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在孕期采用常规产检方式进行,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 探讨孕期补充益生菌及维生素D在降低新生儿湿疹发生率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在孕期采用常规产检方式进行,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孕期补充益生菌和维生素D制剂,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脐带血中25(OH)D水平高于对照组、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后1、3、6个月SCORA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湿疹发生率为7.5%,远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发生率(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补充益生菌及维生素D可以缓解新生儿湿疹发生情况,提高新生儿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益生菌 维生素D 新生儿湿疹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
15
作者 王晨昱 申晨 +1 位作者 张亚敏 陶娟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机制复杂、反复发作、异质性强、伴随终生,7年复发率高达75.9%,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且持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除此之外,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AD常合并多种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并发...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机制复杂、反复发作、异质性强、伴随终生,7年复发率高达75.9%,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且持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除此之外,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AD常合并多种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并发症,尤其是过敏性疾病。皮肤炎症是过敏进程的初始阶段,早期控制皮肤炎症对于后期阻断过敏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AD的特征,长期规律的治疗与管理尤为重要,这对于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诊疗机构的流程建设、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有较高的要求。本文围绕AD的慢病管理模式内容展开了讨论,详细介绍了我国AD慢病管理现状,并从评估工具、达标治疗、共病管理、随访宣教等多个方面对AD慢病管理模式的建立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慢病管理 随访教育 达标治疗
原文传递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老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
16
作者 周可飞 李邻峰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度普利尤单抗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AD患者的生物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信号转导。目前国外报道关于度普利尤单抗...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度普利尤单抗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AD患者的生物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白细胞介素(IL)-4和IL-13信号转导。目前国外报道关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伴有肾病的老年AD患者的病例很少,国内尚无报道。该病例提示对于患有肾病的老年AD患者,度普利尤单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度普利尤单抗 肾病综合征
原文传递
鳞状细胞癌抗原在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中的表达
17
作者 李宜蔓 左卫堂 邓丹琪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是卵清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家族成员,最初用作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发现SCCA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等炎症性皮肤病中呈高表达,SCCA作为IL-22...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是卵清蛋白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家族成员,最初用作鳞状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近年来发现SCCA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等炎症性皮肤病中呈高表达,SCCA作为IL-22/IL-17、IL-4/IL-13的下游分子参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就SCCA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的相关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下载PDF
地氯雷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周治国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氯雷他定治疗,...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与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治疗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效果优于氯雷他定,患者满意度更高,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未延长治疗起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
下载PDF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19
作者 王力 汪海珍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评估临床观察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AD)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5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使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的40例轻中度A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 目的:评估临床观察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AD)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5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使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的40例轻中度A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持续用药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EASI、SCORAD评分、免疫球蛋白E(IgE)、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线数据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EASI及SCORA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E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另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于轻中度AD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特应性皮炎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小分子药物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吴悠 张菡 +1 位作者 王睿 李承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具有针对性且安全的治疗选择较为有限。该文回顾已发表的小分子药物治疗AD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小分子药物在A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已被批准用于AD治疗的JAK激酶和...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具有针对性且安全的治疗选择较为有限。该文回顾已发表的小分子药物治疗AD的临床试验结果,总结小分子药物在A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已被批准用于AD治疗的JAK激酶和磷酸二酯酶4的小分子抑制剂,以及正在进行Ⅱ、Ⅲ期临床研究的靶向芳香烃受体、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及组胺4型受体等的小分子药物,并讨论了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研究中可能成为潜在治疗靶点的信号通路及相关小分子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小分子药物 治疗 作用机制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