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9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电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儿童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陈耔辰 胡娟 +9 位作者 陈飞云 杨慧 陈彦飞 薛婷婷 杨方园 张玉忠 吴琼 金玉莲 任晓勇 张青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 建立健康儿童直流电刺激诱发(galvanic vestibular stimulation,GVS)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 目的 建立健康儿童直流电刺激诱发(galvanic vestibular stimulation,GVS)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的检测方法,并确定正常范围。方法 对健康儿童20例(3~14岁)和健康成人24例(18~30岁)分别进行GVS-cVEMP和GVS-oVEMP检测,儿童组直流电刺激强度不超过3 mA,成人组最大刺激强度5 mA,记录两组GVS-cVEMP和GVS-oVEMP的引出率和特点,并进行不同刺激强度下的疼痛评分。结果 GVS-cVEMP和GVS-oVEMP在儿童组和成人组的引出率均为100.0%。儿童组GVS-cVEMP的p1潜伏期、n1潜伏期和p1-n1波间期分别为10.46±1.84 ms、16.98±2.12 ms和6.52±1.42 ms,n1潜伏期和p1-n1波间期较成人组明显缩短(P<0.05)。儿童组GVS-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和p1-n1波间期分别为8.87±1.40 ms、12.25±1.80 ms和3.39±1.07 ms,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GVS-cVEMP和GVS-oVEMP的阈值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1),但振幅和振幅不对称比无明显差异。本文健康儿童检测结果可作为其正常范围。随着电流刺激强度的增加,受试者的疼痛评分增高,其对应的GVS-cVEMP和GVS-oVEMP的引出率也增加。结论 采取3 mA刺激强度和适宜的记录方法,可在3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中进行GVS-cVEMP和GVS-oVEMP检测并引出波形,并得到了其正常范围,儿童GVS-cVEMP潜伏期略短于成人,进行评估时,建议选取同年龄段健康儿童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直流电刺激 健康儿童
下载PDF
不同性别听力正常青年短声诱发的同侧及对侧听性脑干反应研究
2
作者 李权正 杨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青年短声诱发同侧及对侧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征,及性别和记录耳侧别(同侧和对侧)ABR的差异。方法对88例(176耳)18~21岁听力正常青年,在70 dB nHL强度下进行同侧及对侧ABR测试,计录同侧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青年短声诱发同侧及对侧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征,及性别和记录耳侧别(同侧和对侧)ABR的差异。方法对88例(176耳)18~21岁听力正常青年,在70 dB nHL强度下进行同侧及对侧ABR测试,计录同侧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和Ⅰ-Ⅴ波间期,对侧波Ⅲ、Ⅴ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使用方差分析探究性别间差异和同对侧记录差异。结果男性波Ⅲ、Ⅴ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长于女性(F=13.13~60.82,P<0.001);同侧耳记录的波Ⅲ潜伏期长于对侧记录,波Ⅴ潜伏期和Ⅲ-Ⅴ波间期短于对侧记录(F=22.43~76.18,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不同性别听力正常青年在70 dB nHL刺激强度下的同侧及对侧ABR的正常参考值,不同性别和记录耳侧别(同侧和对侧)的ABR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同侧 对侧
下载PDF
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program in Saudi Arabia: Current insight
3
作者 Noura Alothman Reem Elbeltagy Reem Mulla 《Journal of Ot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NHS) programs are essential to identify hearing loss early in life and to improve outcomes in children. In Saudi Arabia, the national NHS program has been operational since 2016;however, few ...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NHS) programs are essential to identify hearing loss early in life and to improve outcomes in children. In Saudi Arabia, the national NHS program has been operational since 2016;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evaluated its status, and none have covered all provinces across the country. This cross-sec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program's status across all provinces, focusing on screening coverage rates, referral/fail rates, and follow-up procedures. In 2021, 199,034 newborns were screened, with a coverage rate of 92.6% and an overall referral/fail rate of 1.87%. These performance measures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progress and improvements.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ongoing efforts to enhance the program's 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ing screening Hearing loss NEWBORN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Saudi Arabia
下载PDF
海南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分析
4
作者 文翠芳 郑晓乾 丁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2021年出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对正常新生儿94 118例采用OAE进行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用OAE+AABR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采用OAE、ABR、声导抗... 目的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2021年出生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发现、诊断和干预提供指导。方法 对正常新生儿94 118例采用OAE进行听力初筛,初筛未通过者用OAE+AABR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采用OAE、ABR、声导抗进行听力诊断。高危儿组2 356例先采用OAE进行初筛,通过者采用AABR进行复筛,未通过者采用OAE+AABR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 正常新生儿组94 118例中,初筛未通过率为7.74%(7 284/94 118);复筛率为54.00%(3 933/7 284),复筛未通过率为27.28%(1 073/3 933),确诊听力障碍383例,检出率为0.41%(383/94 118)。高危儿组2 536例中,初筛未通过率为13.76%(349/2 536),复筛率为31.07%(788/2 536),复筛未通过率为16.12%(127/788),确诊听力障碍42例,检出率为1.66%。新生儿听力障碍由高到低的危险因素为存在颅面形态畸形者(包括耳廓、外耳道畸形)、有儿童期永久性耳聋家族史、极低出生体重、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指征者、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在NICU住院超过5 d、呼吸机辅助通气超过48 h、病毒感染等。结论 海南省2021年出生的高危儿听力障碍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其中,存在颅面形态畸形者听力损失检出率最高,有儿童期永久性耳聋家族史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高危因素 听力损失
下载PDF
智慧医疗背景下社区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开发及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葛剑力 耿莎莎 +3 位作者 陈昕 朱英倩 孙晓明 江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9,共9页
背景老年听力损失发展隐匿,损伤不可逆转,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如何进行早期预警、筛查、干预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基于危险因素进行老年听力损失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没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及完善的量表。目的基于智慧医疗,依托微信平台,分... 背景老年听力损失发展隐匿,损伤不可逆转,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如何进行早期预警、筛查、干预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基于危险因素进行老年听力损失风险评估的研究较少,没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及完善的量表。目的基于智慧医疗,依托微信平台,分析老年听力损失高危因素,开发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探讨老年听力损失的筛查及管理模式。方法2019年4—12月,基于横断面调查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听力损失危险因素分布,采用条件逻辑方式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危险分层评估。于2020年1—6月依托微信平台,采用JavaScript语言编写,开发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对筛查软件进行验证及适宜性评价。结果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共纳入401位老年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OR=1.100,95%CI(1.037,1.166)〕、噪音史〔OR=3.886,95%CI(1.077,14.022)〕、非清淡饮食〔OR=2.445,95%CI(1.127,5.305)〕、高血压〔OR=1.839,95%CI(1.015,3.330)〕、糖尿病〔OR=0.249,95%CI(1.817,10.225)〕、高尿酸血症〔OR=3.174,95%CI(1.030,9.779)〕是老年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合差异性分析及文献检索共纳入18项危险因素(男性、超重/肥胖、独居、丧偶/离异、噪音史、失聪家族史、非清淡饮食、无锻炼习惯、吸烟、饮酒、佩戴耳机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耳毒性药物使用史),危险因素累计得分预警老年听力损失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95%CI(0.721,0.833)〕,最佳截断值为3.5。本研究将危险因素累计得分界值定义为4,将老年人群分层为听力损失低危(<4)和听力损失高危(≥4)。基于微信平台开发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共包含危险因素分层评估、老年听力障碍量表筛查版(HHIE-s)评估、总体结论、健康宣教4个板块。2020年7—12月,共招募78位老年人参与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测试,完成配合率为55.1%(43/78)。危险因素累计得分与HHIE-s得分呈正相关(rs=0.360,P=0.018)。2021年1—3月,共106位全科医生参与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适宜性评价问卷调查,包含8个单项选题。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编制,各题选择完全同意的比例分别为85.8%(91/106)、81.1%(86/106)、71.7%(76/106)、68.9%(73/106)、68.0%(72/106)、59.4%(63/106)、15.1%(16/106)、14.2%(15/106)。结论与老年听力损失有关的危险因素共18项,基于微信平台的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预警老年听力损失的效果较好,为构建老年听力损失筛查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能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将危险因素分层评估体系、HHIE-s和微信平台进行优化融合,使得听力损失的自我健康管理落到实处。老年听力损失筛查软件为基层全科医生提供了听力损失管控新方式,具有适宜性和执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检查 诊断筛查项目 全科医生 筛查软件 老年人 听力损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70例新生儿听力及耳聋基因联合筛查与听力诊断结果分析
6
作者 周怡 王雪瑶 +7 位作者 金欣 李颖 郝津生 郑之芃 陈敏 史吉峰 刘冰 刘海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4-509,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儿童的基因突变情况、听力筛查结果、诊断结果及干预情况,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至2021年因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的儿童共270例(540耳),依据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新生...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儿童的基因突变情况、听力筛查结果、诊断结果及干预情况,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至2021年因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的儿童共270例(540耳),依据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为四组,分别为A1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无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238例450耳、A2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无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50例74耳、B1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有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1例2耳及B2组(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有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7例14耳。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组儿童ABR阈值、ASSR平均反应阈、DPOAE通过率。结果270例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儿童中,GJB2基因突变占58.89%(159/270)、GJB3基因突变占5.56%(15/270)、SLC26A4基因突变占27.78%(75/270)、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突变占6.30%(17/270)及多基因突变占1.48%(4/270);听力筛查双耳通过213例426耳(占78.89%),单耳未通过26例26耳(占9.63%),双耳未通过31例62耳(占11.48%)。四组儿童听力诊断结果正常率分别为A1组100.00%、A2组70.27%、B1组0、B2组0,共23例(38耳)儿童听力异常。统计学分析显示,A1组较其他三组,ABR阈值、ASSR平均反应阈更趋于正常,DPOAE通过率最高;B2组较其它三组ABR阈值、ASSR平均反应阈最高,DPOAE通过率最低;A2和B1组儿童的ABR阈值、ASSR平均反应阈及DPOAE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结合新生儿听力筛查有效提升遗传性聋的检出率,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存在明确致病突变基因型的儿童即使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及时行诊断性听力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遗传学检查,以实现早期诊断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耳聋基因 听力筛查 听力诊断
下载PDF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在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燕梅 王士杰 +3 位作者 刘辉 张俊波 陈静 莫玲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短纯音刺激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CAEP)对听力评估的价值。方法受试者为听力正常成人19例(36耳),感音神经性聋成人患者21例(21耳),以500、1000、2000和40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在醒觉状态下... 目的探讨短纯音刺激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CAEP)对听力评估的价值。方法受试者为听力正常成人19例(36耳),感音神经性聋成人患者21例(21耳),以500、1000、2000和40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在醒觉状态下颅顶电极记录CAEP的N1-P2复合波,分析N1-P2阈值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以及两者差值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结果所有受试者四个测试频率的N1-P2阈值与对应频率纯音听阈值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71、0.967、0.958、0.955,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听力正常组36耳500、1000、2000和4000 Hz的N1-P2阈值上限(95%置信区间)依次为32、27、32、39 dB SPL,即正常人阈值上限为32.5 dB SPL;正常人N1-P2阈值与纯音听阈的差值依次为18.9±6.1、11.6±5.9、13.3±7.0、18.7±8.3 dB;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两者差值依次为10.3±6.0、6.8±8.9、6.5±9.5、12.9±11.4 dB,四个测试频率的差值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力正常人短纯音CAEP的N1-P2平均阈值小于32.5 dB SPL;N1-P2阈值与对应频率纯音听阈相关性非常好,听力评估中使用N1-P2阈值预测听力时应注意刺激声的校准及校正值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 听阈 纯音测听 感音神经性聋
下载PDF
《受试者测试状态对卡尔曼加权平均ABR反应阈值的影响》摘译
8
作者 王素菊(译) 商莹莹(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2-573,共2页
听性脑干反应(ABR)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电生理客观听觉测试方法,普遍应用于不能配合行为听力测试的婴幼儿和儿童以及不能提供可靠主观行为反应的成年人。其信号幅值小,容易受到脑电、肌电或其它电磁信号的干扰,传统ABR测试易受受试者自... 听性脑干反应(ABR)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电生理客观听觉测试方法,普遍应用于不能配合行为听力测试的婴幼儿和儿童以及不能提供可靠主观行为反应的成年人。其信号幅值小,容易受到脑电、肌电或其它电磁信号的干扰,传统ABR测试易受受试者自身生理噪声和测试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状态 电磁信号 加权平均 电生理 卡尔曼 婴幼儿 环境的影响 测试方法
下载PDF
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在新生儿听力随访工作中的价值
9
作者 张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在新生儿听力随访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10241例,均进行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最终204例新生儿定期随访。分析新生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在新生儿听力随访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10241例,均进行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最终204例新生儿定期随访。分析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的结果、3个月实施听力学诊断的基因检测结果以及随访对象的随访和失访情况。结果通过听力初筛者中,复合杂合突变8例,纯合突变18例,杂合突变440例;而未通过初筛者中,复合杂合突变2例,纯合突变2例,杂合突变81例;听力初筛正常的新生儿的易感基因均高于不同基因突变的新生儿(P=0.029);204例听力学诊断中确诊听力损失125例;完成随访人员为159例,失访人员为45例。结论在新生儿听力随访工作中,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效果理想,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与聋病 易感基因 筛查 随访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对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明慧 张娇 +3 位作者 丁海娜 史伟 兰兰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分析母亲妊娠糖尿病对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NICU接受治疗的430例新生儿,按母亲孕期是否存在糖尿病分为妊娠糖尿病组(88例)与非糖尿病组(342例),两组新生儿均完成DPOAE及AABR联合听力初筛和复... 目的分析母亲妊娠糖尿病对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NICU接受治疗的430例新生儿,按母亲孕期是否存在糖尿病分为妊娠糖尿病组(88例)与非糖尿病组(342例),两组新生儿均完成DPOAE及AABR联合听力初筛和复筛。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两组间的初复筛结果。结果初筛时妊娠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AABR未通过率分别为61.36%和49.12%,DPOAE+AABR联合筛查未通过率分别为82.95%与71.93%,妊娠糖尿病组筛查未通过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复筛时妊娠糖尿病组的AABR筛查和DPOAE+AABR联合筛查未通过率仍高于非糖尿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存在妊娠糖尿病可导致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率显著增高,复筛时仍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因此,在临床上要持续关注母亲存在妊娠糖尿病NICU新生儿的听力变化并加强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查 妊娠糖尿病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下载PDF
适用于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视空间认知能力筛查问卷的初步编制与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炎 张雪颢 +6 位作者 刘玉和 魏朝刚 张燕梅 宗亚静 陈钢钢 赵敏 应航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初步编制适用于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视空间认知能力筛查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首先,通过阅读文献和患者访谈编制出相关问题,并进行专家函询;然后,以136例前庭功能障碍患者为被试对函询后的问卷进行评估,将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再... 目的初步编制适用于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视空间认知能力筛查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首先,通过阅读文献和患者访谈编制出相关问题,并进行专家函询;然后,以136例前庭功能障碍患者为被试对函询后的问卷进行评估,将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再次剔除题项;最后,以224例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和105例正常健康人群为被试进行问卷评估,并对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初始问卷共22个题项;专家函询和项目分析后保留16个题项,包括空间导航与导航策略(8题)、继发慢性化精神改变(4题)和空间记忆(4题)共3个维度。该问卷整体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86,各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631~0.871;问卷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总分和各维度重测信度的相关系数为0.528~0.748;问卷总分与认知失败问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47,P<0.001);验证性因子分析的χ^(2)/df值为2.996,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102;与健康组相比,眩晕障碍量表DHI得分高的前庭功能障碍患者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初步编制的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与效度,今后需不断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障碍 眩晕 视空间认知 问卷编制 信效度检验
下载PDF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影响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琴 孙瑜宁 张恩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影响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因素。方法电子检索PubMed、Cochrane、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数据库,系统收集2022年9月之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影响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因素。方法电子检索PubMed、Cochrane、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数据库,系统收集2022年9月之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新生儿听力筛查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37030例新生儿。研究结果显示:早产[RR=0.77,95%CI(0.63,0.93),P<0.05]、低体重儿[RR=0.74,95%CI(0.63,0.87),P<0.05]、多胎[RR=0.89,95%CI(0.86,0.92),P<0.05]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影响显著;分娩方式[RR=1.01,95%CI(1.00,1.01),P=0.11]、新生儿疾病[RR=0.63,95%CI(0.35,1.14),P=0.13]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无显著影响。结论低体重、早产、多胎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有明显影响,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疾病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META分析
下载PDF
国内外新生儿听力筛查指南的质量评估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梦园 黄丽辉 +3 位作者 文铖 赵雪雷 于一丁 李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新生儿听力筛查指南,对比各国指南相关信息异同,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估,旨在为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英文数据库及政府网站检索UNHS相关指南,按照纳... 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外新生儿听力筛查指南,对比各国指南相关信息异同,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估,旨在为新生儿听力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英文数据库及政府网站检索UNHS相关指南,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提取纳入指南基本信息和UNHS相关信息,由四位研究人员采用第二版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对规定的6个领域23个条目及2个总体条目进行评分,计算各领域得分率、总体质量平均分、是否推荐使用指南人数及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纳入指南14篇。UNHS相关信息中,所有指南推荐正常新生儿筛查流程为“初筛-复筛-诊断-干预”,71.43%(10/14)的指南推荐重症监护室筛查流程为“初筛-诊断-干预”;57.14%(8/14)及50%(7/14)的指南分别推荐正常新生儿初筛及复筛采用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78.57%(11/14)的指南推荐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初筛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21.43%(3/14)的指南推荐出院前初筛,50.00%(7/14)的指南推荐1个月内复筛,64.29%(9/14)的指南推荐3个月内诊断,71.43%(10/14)的指南推荐6个月内干预;35.71%(5/14)的指南推荐初筛覆盖率≥95%,14.29%(2/14)的指南推荐≥97%;35.71%(5/14)的指南推荐转诊率≤4%,7.14%(1/14)的指南推荐≤5%。质量评估中,领域4(清晰性)得分最高,领域6(独立性)得分最低,总体评分中美国和英国指南最高,均为6.25分;14篇指南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在0.75及以上。结论14篇UNHS指南总体质量平均分较高,提示整体质量较好。大部分指南的筛查流程、筛查技术、初筛时间、复筛时间、诊断时间及干预时间一致。美国和英国指南评分较高,推荐可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评估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查 指南 质量评估
下载PDF
健听者汉语言多特征复合刺激下的失匹配负波研究
14
作者 张子月 毛翔 +3 位作者 王巍 陈鱼 王悦 吴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应用高密度脑电配合汉语言多特征复合刺激范式探究健听者对汉语言各元素偏差刺激所引发的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特征,探索健听者对汉语言不同元素的感知差异。方法设计并编写汉语言多特征复合刺激范式,采集22例健听... 目的应用高密度脑电配合汉语言多特征复合刺激范式探究健听者对汉语言各元素偏差刺激所引发的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特征,探索健听者对汉语言不同元素的感知差异。方法设计并编写汉语言多特征复合刺激范式,采集22例健听者对汉语言声母、韵母、声调、声强和声长偏差刺激所引发的脑电数据,分析MMN波形特征,并对波幅和潜伏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时域分析发现,汉语言的韵母、声母、声强偏差刺激可以引出明显的MMN波形,而音调引出的MMN较弱,声长偏差刺激没有引出明显的MMN。汉语言不同元素偏差刺激引出的MMN潜伏期(P=0.044)及波幅(P<0.001)存在显著差异,韵母(180 ms)偏差刺激引出的MMN潜伏期显著小于声强(224 ms)(P=0.006),声长(-0.004μV)偏差刺激引出的MMN波幅显著小于声强(-1.81μV)(P<0.001)。结论健听者对汉语言不同元素偏差刺激所引发的MMN波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对汉语言不同元素的感知过程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脑电 汉语言多特征复合刺激范式 事件相关电位 失匹配负波
下载PDF
3~6岁儿童鼓膜置管术后宽频声导抗变化
15
作者 郑之芃 王雪瑶 +7 位作者 李颖 周怡 金欣 史吉峰 刘一迪 胡佳盈 刘海红 张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以环境压力(0 daPa)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WAI-0 daPa)曲线的变化探索3~6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中耳功能变化,为判断鼓膜置管术后通风管状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71例121耳3~6岁儿童进行0 d... 目的以环境压力(0 daPa)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WAI-0 daPa)曲线的变化探索3~6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中耳功能变化,为判断鼓膜置管术后通风管状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71例121耳3~6岁儿童进行0 daPa宽频声导抗测试,其中中耳功能正常组20耳,鼓室积液组20耳,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后组81耳,并根据鼓膜置管时长和通风管状态分为0~1月组(19耳)、3月组(19耳)、6月组(17耳)、≥12月组通风管通畅(19耳)和通风管堵塞组(7耳)。共获得107个频率的WAI-0 daPa。利用Kruskal-WallisH和Nemenyi统计法,分析中耳功能状态、鼓膜置管时长、通风管状态对WAI-0daPa的影响。结果(1)鼓室积液组除226 Hz和5339 Hz外,各频率WAI-0 daPa均显著低于中耳功能正常组;鼓膜置管术后0~1月组在226~667 Hz、1000~1297 Hz处WAI-0 daPa显著高于中耳功能正常组(P<0.05);鼓室积液组除4000~5339 Hz外,余各频率WAI-0 daPa显著低于鼓膜置管术后0~1月组(P<0.05)。(2)鼓膜置管术后0~1月组500 Hz和3664 Hz处WAI-0 daPa显著高于3月组(P<0.05);在1682 Hz处WAI-0 daPa显著低于6月组(P<0.05);在2670~3364 Hz WAI-0 daPa显著高于6月组(P<0.05);在226~324 Hz和2670~4000 Hz处WAI-0 daPa显著高于≥12月组(P<0.05);在1297~1682 Hz处WAI-0 daPa显著低于≥12月组(P<0.05);3月组在5339 Hz处WAI-0 daPa显著高于≥12月组(P<0.05)。(3)鼓膜置管术后≥12月组,在226~667 Hz处WAI-0 daPa显著高于中耳功能正常组(P<0.05);在2670~5339 Hz处显著低于中耳功能正常组(P<0.05)。通风管堵塞组在226~500 Hz和1297 Hz处WAI-0 daPa显著低于≥12月组(P<0.05)。结论鼓室积液儿童WAI-0 daPa显著低于中耳功能正常儿童,鼓膜置管术可显著提高鼓室积液儿童WAI-0 daPa。0 daPa宽频声导抗检测可为判断通风管状态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术 宽频声导抗
下载PDF
正常听力青年人言语诱发ABR与扩展高频测听的性别与年龄差异
16
作者 毛杭泽 赵乌兰 +2 位作者 蔡国庆 张美辨 邱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听力青年人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以及扩展高频测听的性别、年龄差异,旨在提供不同性别、年龄正常听力人群的参考数据。方法招募171例(171耳)18~42周岁纯音听阈正常、... 目的探讨正常听力青年人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以及扩展高频测听的性别、年龄差异,旨在提供不同性别、年龄正常听力人群的参考数据。方法招募171例(171耳)18~42周岁纯音听阈正常、无噪声暴露史的正常听力青年人,其中,女82耳,男89耳;18~30岁(大于18岁小于等于30岁)组96耳(男46耳,女50耳),30~42岁(大于30小于等于42岁)组54耳(男、女各27耳),分别进行常频及扩展高频测听、s-ABR测试,比较s-ABR各波潜伏期和幅值以及各频率阈值的差异,分析s-ABR各波潜伏期、幅值以及V/A复合体与常频及扩展高频纯音测听的相关性。结果性别比较:①女性s-ABR的波V、C和F潜伏期显著短于男性(P<0.05),V/A幅值显著高于男性(P<0.05);②除4 kHz外,其余各频率平均听阈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年龄比较:①18~30岁组波O幅值显著高于30~42岁组(P<0.05),V/A斜率显著大于30~42岁组;②除0.25 kHz外,其余各频率平均听阈值18~30岁组显著低于30~42岁组(P<0.05)。相关性分析:波O幅值与PTA_(0.5~4)、PTA_(3~8)和PTA EHF呈正相关(P<0.05);波A潜伏期、V/A波间期与PTA_(3~8)呈正相关(P<0.05);V/A斜率与PTA_(3~8)、PTA EHF呈负相关(P<0.05)。结论性别和年龄因素对脑干和外周听觉系统对言语声刺激的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高频听力对言语声精细结构判别上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扩展高频测听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性别差异
17
作者 蒋佳琪 赖媛 +2 位作者 陈杰荣 韦臻 万国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的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ABR)的性别差异及其与语言、音乐能力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35例3~6岁学龄前儿童,均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且无听觉系统疾病;其中,男65例,女70例,在清醒状态下进行speech-ABR测试,并...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的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speech-ABR)的性别差异及其与语言、音乐能力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35例3~6岁学龄前儿童,均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且无听觉系统疾病;其中,男65例,女70例,在清醒状态下进行speech-ABR测试,并由儿童的父母填写幼儿多元智力量表。结果相较于男生,女生speech-ABR的波V、波A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波A波幅显著增大(P<0.05)。排除年龄干扰进一步分析发现,女生的波V、波A波幅与语言智力得分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421,P<0.001;r=0.267,P<0.05),男生波V的潜伏期、女生波V波幅与音乐智力得分显著相关(分别为r=-0.296,P<0.05;r=0.295,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脑干听觉功能与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和音乐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且性别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性别差异 多元智力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SISI联合TEOAE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筛查中的应用
18
作者 池君 宋武战 +1 位作者 刘丹 游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短增量敏感指数(SISI)测试及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筛查中的意义。方法50例纯音听阈正常并有噪声暴露史的受试者作为噪声组,另外50例未接受噪声暴露的纯音听阈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19.58±... 目的探讨短增量敏感指数(SISI)测试及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筛查中的意义。方法50例纯音听阈正常并有噪声暴露史的受试者作为噪声组,另外50例未接受噪声暴露的纯音听阈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19.58±1.03、19.90±1.20岁。两组分别行气导纯音听阈、SISI、TEOAE检测,分析两组间的结果差异。结果噪声组和对照组0.25~8 kHz气导纯音听阈均小于20 dB 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组各频率SIS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组TEOAE波形总体相关率为92.32%±1.99%,对照组为97.92%±0.49%(P<0.05);噪声组反应幅值为16.00±1.04 dB SPL,对照组为20.27±0.70 dB SPL(P<0.05);噪声组信噪比为12.66±1.55 dB,对照组为20.95±0.89 dB(P<0.01)。SISI 6 kHz与TEOAE 3.5~4.5 kHz频段信噪比负相关(P<0.05)。结论高频率SISI联合提高筛查标准的TEOAE指标可为噪声性听力损失提供早期的诊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听力损失 短增量敏感指数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下载PDF
新生儿听力损失高危因素与听力筛查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明德 王琳琳 +2 位作者 冯亚飞 费文轩 宫丽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157-0160,共4页
随着听力筛查技术的进步,其中高危险因素导致新生儿听力损失相关原因逐渐明确。本文通过研究相关数据,对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1)新生儿出生产生感染性的疾病;(2)新生儿发生缺氧造成的疾病;(3)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因素;(4)高胆红... 随着听力筛查技术的进步,其中高危险因素导致新生儿听力损失相关原因逐渐明确。本文通过研究相关数据,对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1)新生儿出生产生感染性的疾病;(2)新生儿发生缺氧造成的疾病;(3)不同环境下所产生的因素;(4)高胆红素血症;(5)误用耳毒性药物后产生的影响;(6)遗传因素;(7)低胎龄出生儿。进行分析听力筛查在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结论:在新生儿具有高危险因素的状况下,应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执行听力筛查,并同时对新生儿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检测,并长期随访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听力损失 高危因素 听力筛查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在中耳内耳研究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海裕 郑姝 倪广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0-376,共7页
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内耳及听觉中枢等组成,具有精密的复杂结构。对于中、内耳的测量技术分辨率越高,越有利于识别中耳和内耳的空间结构以及研究其工作原理。耳科学中常见的成像及测振方法包括:①激光多普勒测振(laser doppler vibro... 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内耳及听觉中枢等组成,具有精密的复杂结构。对于中、内耳的测量技术分辨率越高,越有利于识别中耳和内耳的空间结构以及研究其工作原理。耳科学中常见的成像及测振方法包括:①激光多普勒测振(laser doppler vibrometry,LDV),LDV的发展为测量鼓膜振动带来新的希望,可以在非侵入的条件下对鼓膜表面进行测量,且能够识别受试者的听骨链病变情况[1];②频闪全息术(stroboscopic holography,SH)用以测量鼓膜的振动幅值与相位,从而得以观察到整个鼓膜三维表面的振动,克服了LDV仅限于表面且全范围测量耗时过长的缺点[2],但频闪全息术无法获取内部形态结构,缺乏空间信息;③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得益于它们穿透力强的特点,目前临床上以CT和MRI作为听觉系统相关疾病的主要诊疗手段,但CT与MRI的空间分辨率为500μm左右,无法达到内耳微观结构的检测极限,所以它们均不具备识别耳蜗微观结构的能力[3];④超声技术(ultrasonic technology,UT),超声成像也可用于耳蜗成像,其分辨率达100~500μm,增加频率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会降低穿透能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手段 计算机断层扫描 耳科学 核磁共振成像 激光多普勒测振 听觉中枢 听觉系统 检测极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