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鼻道填充术对下鼻甲继发性缺失患者鼻腔容积影响的对照研究
1
作者 罗元博 江晨艳 +5 位作者 史方泽 孙与幸 陈斌 阎小军 易彬 石润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目的 基于CT的3D建模方法探讨下鼻甲缺失患者行下鼻道填充术(IMAP)手术前后鼻腔容积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例伴有特殊症状的下鼻甲继发性缺失(SITL)患者的空鼻症6项量表(ENS6Q)评分及CT影像,通过3D建模的方式估算鼻腔容... 目的 基于CT的3D建模方法探讨下鼻甲缺失患者行下鼻道填充术(IMAP)手术前后鼻腔容积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收集20例伴有特殊症状的下鼻甲继发性缺失(SITL)患者的空鼻症6项量表(ENS6Q)评分及CT影像,通过3D建模的方式估算鼻腔容积及鼻腔黏膜表面积,计算其鼻腔下部容积比,与ENS6Q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SITL患者手术前后的CT影像计算鼻腔容积及鼻腔黏膜表面积,并进行对比分析,将接受IMAP患者术前估算鼻腔下部容积减去术中填充物体积计算推测鼻腔下部容积及容积比,并与20例无鼻窦疾病的对照组进行对比,据此尝试对术中填充物的体积给出建议。结果 SITL且伴有特殊症状患者在IMAP术后的ENS6Q总分显著下降,且均低于11分(P=0.003),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容积方面,IMAP显著降低了SITL且伴有特殊症状患者的估算鼻腔下部分容积比(P=0.021),IMAP术后的SITL且伴有特殊症状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黏膜表面积方面,IMAP术后的SITL且伴有特殊症状患者的估算鼻腔下部分黏膜表面积显著降低(P=0.021),但其黏膜表面积大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且该差异与术前差异相仿。估算的鼻腔下部容积比与实际术后的鼻腔下部容积比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1)SITL且伴有特殊症状患者的鼻腔容积与其ENS6Q评分有显著相关性;(2)IMAP对鼻腔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缩窄容积,更在于重新恢复了鼻腔黏膜的功能;(3)应用下鼻甲部分鼻腔容积的容积比来估算术后鼻腔的情况或许可以进一步改进IMAP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鼻甲继发性缺失 CT影像建模 鼻腔容积 下鼻道填充术
下载PDF
功能性鼻整形的发展历程与临床进展
2
作者 余庆雄 宋楠 +2 位作者 戴传昌 李圣利 张天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现代鼻整形技术发展至今历时百余年,期间耳鼻咽喉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分别在各自领域推动鼻整形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现代鼻整形技术的发展历程与临床进展,包括由鼻科学中发展出的功能性鼻整形和整形外科学中发展出的美容性鼻整形。鼻整... 现代鼻整形技术发展至今历时百余年,期间耳鼻咽喉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分别在各自领域推动鼻整形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现代鼻整形技术的发展历程与临床进展,包括由鼻科学中发展出的功能性鼻整形和整形外科学中发展出的美容性鼻整形。鼻整形技术由开始的切除性鼻整形发展至结构性鼻整形,以及近几年提出的保留性鼻整形,功能保护的重要性在鼻整形中愈来愈被认识。随着学科的发展与融合,功能性鼻整形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拓展,以适应未来鼻整形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整形 功能性鼻整形 结构性鼻整形 保留性鼻整形 鼻腔通气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Ⅱ、Ⅲ型鼻骨骨折闭合复位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剑 王冉红 +1 位作者 王建国 程樱桃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212-213,F0003,共3页
鼻骨位于面部中线两侧并突出于面部中央,在面部遭受外伤时极易发生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在颌面部骨折中最为常见[1],骨折发生后由于鼻部血管丰富,愈合能力强,多建议在1周内进行复位[2]。闭合性复位是以往国内外常用的鼻骨骨折治疗方法,但... 鼻骨位于面部中线两侧并突出于面部中央,在面部遭受外伤时极易发生鼻骨骨折,鼻骨骨折在颌面部骨折中最为常见[1],骨折发生后由于鼻部血管丰富,愈合能力强,多建议在1周内进行复位[2]。闭合性复位是以往国内外常用的鼻骨骨折治疗方法,但其精准度不能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监测 闭合性复位 鼻骨骨折 可视化
下载PDF
益气通窍汤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怡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59-160,共2页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和易复发等特点,主要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及嗅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鼻内镜手术治疗为现阶段主要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可操作度高和治愈率高等优势[...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和易复发等特点,主要表现为鼻塞、脓涕、头痛及嗅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鼻内镜手术治疗为现阶段主要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可操作度高和治愈率高等优势[1];但术后存在恢复缓慢、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问题;因此联合药物治疗可以促进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预防复发 鼻腔冲洗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联合药物治疗 鼻内镜术后 糠酸莫米松鼻喷剂 减少并发症
下载PDF
鼻骨骨折复位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
5
作者 杨传梅 刘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探析鼻骨骨折复位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于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鼻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均行鼻骨骨折复位术治疗,在... 目的:探析鼻骨骨折复位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咽喉科于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94例鼻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均行鼻骨骨折复位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鼻中隔矫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中隔成形术治疗,术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鼻腔容积、鼻腔最小横截面积高于对照组,鼻腔呼气吸气阻力及鼻腔美观度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骨骨折患者采取鼻骨骨折复位术联合鼻中隔成形术治疗能够提升治疗优良率,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鼻腔美观度的恢复,且患者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复位术 鼻中隔成形术 疗效
下载PDF
70°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分析
6
作者 胡铁阳 李胜 吴红艳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642-644,共3页
目的探讨70°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NIFRS)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11月笔者主刀的60例NIFRS患者,根据不同角度的鼻内镜治疗划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30°鼻内镜... 目的探讨70°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NIFRS)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2年11月笔者主刀的60例NIFRS患者,根据不同角度的鼻内镜治疗划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30°鼻内镜下手术治疗NIFRS。观察组在70°鼻内镜下手术治疗NIFRS。比较两组术中窥清病灶全貌并确认清除病灶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3个月的疗效及术后12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窥清病灶全貌并确认清除病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对照组复发6例,观察无复发。结论70°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NIFRS是一种能彻底治愈NIFRS的方法,疗效优于30°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NIF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 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下载PDF
血清白细胞介素-19水平对老年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分型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白洁 张之逊 +1 位作者 赵海蕊 许尧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3-136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9水平对老年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组织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CRSwNP患者92例(CRSwNP组)和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50例(对照组),根据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Eos)占比将CRSwNP患者分为Eos性CRSwN...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9水平对老年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组织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CRSwNP患者92例(CRSwNP组)和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50例(对照组),根据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Eos)占比将CRSwNP患者分为Eos性CRSwNP(ECRSwNP组,n=31)与非Eos性CRSwNP(nECRSwNP组,n=61)。所有受试者行血清IL-19水平测定;CRSwNP患者行外周血Eos计数、血清总IgE水平等测定。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CRSwNP的独立相关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ECRSwNP的诊断效能。结果 CRSwNP组血清IL-1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CRSwNP组血清IL-19水平显著高于nECRSwNP组,且相比nECRSwNP组,ECRSwNP组变应性鼻炎史比例、哮喘病史比例、外周血Eos计数、总IgE水平和E/M比值均显著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9水平、外周血Eos计数和E/M比值是ECRSwNP独立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ECRSwNP的诊断上,血清IL-19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Eos计数和E/M比值(P<0.05)。结论 血清IL-19水平可作为区分ECRSwNP与nECRSwNP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嗜酸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19
下载PDF
功能性鼻整形的解剖学进展
8
作者 宋楠 余庆雄 张天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鼻整形外科因其需要同时改善患者鼻部的外观及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功能性鼻整形领域的解剖学进展,对鼻部与功能相关的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行回顾,为功能性鼻整形临床研究与实... 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鼻整形外科因其需要同时改善患者鼻部的外观及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功能性鼻整形领域的解剖学进展,对鼻部与功能相关的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行回顾,为功能性鼻整形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整形 功能性鼻整形 鼻部解剖 解剖分析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
9
作者 庄汉 侍孝红 +3 位作者 徐金 葛唱 于海峰 张其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探究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OS浸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 目的探究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IL-17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OS浸润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未发生EOS浸润)和观察组(45例,发生EOS浸润)。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并留取鼻息肉组织待用。检测患者鼻息肉组织及外周静脉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对患者行鼻内镜及CT检查,采用Lund-Kennedey及Lund-Mackey评分对患者病变程度及病变范围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差异,并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EOS浸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EOS浸润与病灶组织及IL-17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及患者病灶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内镜检查息肉、水肿及鼻漏方面Lund-Kenned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检查结合LundMackey评分在后组筛窦、鼻道窦口复合体、蝶窦及蝶筛隐窝部位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颌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前组筛窦及额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息肉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蝶筛隐窝、蝶窦病变、鼻道窦口复合体、后组筛窦与EOS浸润均呈正相关(r=0.859、0.904、0.955、0.680、0.281和0.421,均P=0.000);上颌窦病变与EOS浸润呈负相关(r=-0.700,P=0.000);鼻漏评分与EOS浸润无相关性(r=0.147,P=0.073)。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生EOS浸润时,其病灶组织及血清IL-17水平异常改变,且血清IL-17水平、鼻息肉组织IL-17水平、鼻窦病变情况与EOS浸润相关,该研究有助于揭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嗜酸性粒细胞 浸润 临床特征 白细胞介素-17
下载PDF
探究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应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联合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及美学效果
10
作者 康霜莲 张国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 探究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基础上,对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加用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 156例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两组患者均行功... 目的 探究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基础上,对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加用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 156例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两组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配合鼻中隔常规减张矫正术,观察组患者配合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以及美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72%,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8.54±2.43)min、住院时间(4.98±0.45)d、鼻腔通气恢复时间(3.21±0.25)d、鼻黏膜恢复时间(5.67±0.29)d短于对照组的(35.94±3.02)min、(6.92±0.65)d、(5.82±0.31)d、(7.71±0.34)d,术中出血量(37.29±2.12)ml少于对照组的(46.03±3.8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外形偏曲程度(2.05±0.25)mm小于对照组的(2.99±0.3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基础上,对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加用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治疗效果显著,围术期指标更佳,术后具有更高的美学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个性化减张矫正术 鼻中隔偏曲 慢性鼻-鼻窦炎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与部分切除术近期效果对比研究
11
作者 汪鸣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比较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和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wNP)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固始县中医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的80例CRwN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中鼻甲成形术组(观察组)和中鼻甲... 目的比较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和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wNP)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固始县中医院耳鼻喉科行鼻内镜手术的80例CRwN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中鼻甲成形术组(观察组)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组(对照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术前和术后3个月患者的嗅觉功能、通气功能、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嗅觉功能、通气功能、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鼻内镜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比较,采用鼻内镜中鼻甲成形术治疗CRwNP,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通气功能,以及临床症状,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镜 中鼻甲成形术 嗅觉 通气功能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陈伟兵 侯俊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22年11月6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1年复发的15例作为复发组,将未复发的47例作为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并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22年11月6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1年复发的15例作为复发组,将未复发的47例作为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鼻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病程、Krouse分期情况,并采用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与吸烟、鼻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Krouse分期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鼻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Krouse分期均是影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吸烟、手术史、肿瘤位置及Krouse分期是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的危险因素,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干预,以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鼻内镜手术 复发 Krouse分期
下载PDF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泪道阻塞术后复发率情况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周超 傅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索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泪道阻塞术后复发率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4例泪道阻塞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和对照组(泪道置管术)各52例... 目的探索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泪道阻塞术后复发率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4例泪道阻塞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和对照组(泪道置管术)各52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4周(15.27±1.87)mm及8周(12.49±1.31)mm Schirmer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16.73±2.11)mm、(13.82±1.5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57±0.37)及4周(0.92±0.21)Schirmer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39例、有效13例,对照组治愈27例、有效24例、无效1例,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鼻粘膜出血1例,对照组术后感染1例、假道3例及置管脱落4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1例,对照组术后复发8例,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临床研究证明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一种治疗泪道阻塞的高效、安全的方法,其在术后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方面都显示出优于泪道置管术的特点,未来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鼻腔吻合术 鼻内镜 泪道阻塞 并发症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14
作者 梁恒伟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33-35,38,共4页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具有微创、便捷的优势,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尤其在耳鼻喉科中应用效果良好,对鼻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会厌囊肿等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在保证局部组织结构安全的同时有效减轻...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具有微创、便捷的优势,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尤其在耳鼻喉科中应用效果良好,对鼻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会厌囊肿等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在保证局部组织结构安全的同时有效减轻术后反应,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患者受到的痛苦小,对于推动耳鼻喉疾病无创性诊疗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就近年来低温等离子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 耳鼻喉科 低温消融
下载PDF
鼻内镜修正性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疗效分析
15
作者 梁远远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探究鼻内镜修正性手术(RESS)联合中鼻甲切除(MT)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RRS)患者的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R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探究鼻内镜修正性手术(RESS)联合中鼻甲切除(MT)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RRS)患者的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R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内窥镜鼻窦术(ESS)治疗,观察组接受RESS联合MT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鼻气道阻力(NAR)、嗅觉功能、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评分(Lund-kennedy)、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优良率83.00%、并发症发生率16.00%、术后6个月复发率14.46%,观察组分别为97.00%、3.00%、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个月观察组嗅觉障碍、脓涕、鼻塞、疼痛评分、NAR、嗅觉功能、Lund-kennedy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5、CRP、IL-8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SS相比,应用RESS联合MT治疗RRS患者,在提升手术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嗅觉及鼻腔黏膜功能、降低NAR、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缓解炎性反应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修正性手术 中鼻甲切除 难治性鼻-鼻窦炎
下载PDF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16
作者 郑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17-0120,共4页
评价慢性鼻窦炎患者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时间起始:2022年11月到2023年11月;对象选择范围:从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选择84例,并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参照组。干预组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 评价慢性鼻窦炎患者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时间起始:2022年11月到2023年11月;对象选择范围:从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选择84例,并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参照组。干预组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鼻黏膜恢复时间(34.41±11.52)和住院时间(6.46±1.53)均比参照组更短;干预组手术后的各项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比参照组显著;干预组患者的总体临床治愈疗效较参照组更好复发率也更低;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种生活质量评价都较参考组更高,干预组较参考组的各项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整体治疗效果更佳,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 手术指标 症状评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的预后评估分析
17
作者 张现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21-0024,共4页
研究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的治疗价值,分析其在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为样本病理,样本来源为: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选取符合相关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时间为2021年01月-2023... 研究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的治疗价值,分析其在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以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为样本病理,样本来源为: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选取符合相关标准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时间为2021年01月-2023年12月。将上述患者入组后分为两组进行对比,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常规治疗、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治疗,每组患者样本均为30例,对比上述不同方案的价值。结果 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组间差异显示,研究组的疗效更加,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数据差异显示,研究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对照组更高(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有意义。结论 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有效率高,且并发症抑制效果好,可以帮助患者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较高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并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窥镜下同期手术 并发症 复发率 有效率
下载PDF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窦患者的研究
18
作者 刘利华 戴玉春 +1 位作者 崔广永 王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81-0084,共4页
探究慢性鼻窦治疗方式选择鼻内镜鼻窦手术+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治疗前后效果统计学分析对比。方法 研究选择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二零一八年十月一日至二零二三年十月一日收治二百五十例慢性鼻窦患者为对象,... 探究慢性鼻窦治疗方式选择鼻内镜鼻窦手术+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治疗前后效果统计学分析对比。方法 研究选择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二零一八年十月一日至二零二三年十月一日收治二百五十例慢性鼻窦患者为对象,治疗方案均采用研究中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即 鼻内镜鼻窦手术+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统计观察治疗前后的效果,评估手术治疗的价值。结果 在对二百五十例慢性鼻窦患者研究用联合手术治疗后对所有人随访3个月,记录期间相关治疗数据后明确 治疗后显效、有效患者各167、80例,仅3人治疗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为98.80%(247/250);治疗对患者嗅觉功能改善情况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后嗅觉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存在同意学比较的意义(P<0.05);在治疗围术期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二百五十人有6人术后发生鼻腔粘连,有2个人出现鼻腔黏膜水肿,总共八人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分析为3.20%;在治疗中随访患者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结果发生平均时间为(54.15±10.63)d;比较治疗前后炎症水平的结果显示,二百五十人术后hs-CRP水平显著下降,而且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 慢性鼻窦治疗采用研究用联合手术方案(鼻内镜鼻窦手术+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好,安全性高,在改善患者症状,保障患者嗅觉功能提升等维度均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 鼻内镜 鼻窦手术 低温等离子 鼻甲射频消融术
原文传递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顾明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34-0137,共4页
探究对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实施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3年间(2021年3月~2023年3月)实施手术治疗的64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传统手术组,都为32例,传统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传统手术,微创手... 探究对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实施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3年间(2021年3月~2023年3月)实施手术治疗的64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传统手术组,都为32例,传统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传统手术,微创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微创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微创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比传统手术组更少,嗅觉障碍、疼痛评分比传统手术组更低(P<0.05),黏膜恢复时间比传统手术组更短(P<0.05);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实施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效果
下载PDF
鼻腔填塞与低温等离子刀联合治疗鼻出血对患者炎症反应的改善探讨
20
作者 马艳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0-0053,共4页
探讨鼻腔填塞与低温等离子刀联合治疗鼻出血对患者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 从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选取了100例医院收治的鼻出血病例,将入选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实施止血治疗时选择鼻腔填塞方式,研究组在实... 探讨鼻腔填塞与低温等离子刀联合治疗鼻出血对患者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 从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选取了100例医院收治的鼻出血病例,将入选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在实施止血治疗时选择鼻腔填塞方式,研究组在实施止血治疗时不仅选择鼻腔填塞方式,还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在两组病例中对其总有效率、症状和生活质量的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和睡眠状况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对于疗效进行评估,将两组病例的总有效率作比较后发现研究组数值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经由血清检测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中关于鼻部疼痛、鼻塞、头痛等症状的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在夜间监测得到的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的数据均相比于对照组更优,研究组对于睡眠质量测评的分数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中关于生活质量的分数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 对于鼻出血患者实施鼻腔填塞联合低温等离子刀止血处理,可有效控制出血,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睡眠状况,使其生活质量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止血治疗 鼻腔填塞 低温等离子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