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9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肥胖、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联系及治疗进展
1
作者 徐培成 张红 +2 位作者 程子敏 陈心雨(综述) 马丽(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176-1181,共6页
全球范围内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持续上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首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在全世界肥胖人口数量升高的同时,OSAS患病率也不断上调。OSAS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通过促进气道的可塌陷性等原因导致OSAS,OSAS通过睡眠减少... 全球范围内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持续上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首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在全世界肥胖人口数量升高的同时,OSAS患病率也不断上调。OSAS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通过促进气道的可塌陷性等原因导致OSAS,OSAS通过睡眠减少、食欲亢进等机制加重肥胖。肥胖极易引发代谢综合征(MS),OSAS对于MS具有促发效应,逆转肥胖可能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关键。对于OSAS,主要的传统疗法为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此疗法虽然可使OSAS患者睡眠时的缺氧问题及呼吸暂停症状得到改善,但并不能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目前,对于OSAS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运动、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的干预,使用一些新上市的减肥药物及中药和中医点穴,同时使用设计的唱歌训练法等方式,以及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的棕色脂肪、基因靶向治疗等,这些新进展的发现可能是改善OSAS合并MS及肥胖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 代谢综合征 运动 饮食控制 减肥药物 中医点穴 唱歌训练
下载PDF
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文娟 汪俊虎 +2 位作者 殷晓明 陈小华 周航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本文简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流行病学、治疗目标与方式。强调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健康和事故风险并改善患者的日常功能,提高睡眠质量,有效控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矫正三... 本文简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流行病学、治疗目标与方式。强调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健康和事故风险并改善患者的日常功能,提高睡眠质量,有效控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矫正三个方面。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极大地预防和改善OSAS疾病的进展速度,同时也可以适当的缓解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生活方式干预
下载PDF
CPAP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前后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曹卓 王良兴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IL-6和TNF-α在OSAS患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我院OSAS患... 目的:通过研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IL-6和TNF-α在OSAS患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我院OSAS患者60例及正常人30例,详细询问病史,对所有观察对象于晨起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集中检测血浆IL-6、TNF-α水平。比较OSAS组与对照组间血浆IL-6、TNF-α水平的差异;分析OSAS患者血浆IL-6、TNF-α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②OSAS组患者进行CPAP治疗并随访,3个月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比较OSAS患者经CPAP治疗前后血浆IL-6、TNF-α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OSAS组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25.92±4.48)pg/ml,(11.27±2.60)pg/ml。较对照组升高(13.21±1.97)pg/ml,(5.83±0.9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OSAS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与其AHI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P<0.05),0.464(P<0.05)。OSAS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与其最低血氧饱和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5(P<0.05),-0.483(P<0.05)。③OSAS患者进行CPAP治疗并随访,3个月后回访20例,再次测定血浆IL-6、TNF-α水平,分别为(15.37±1.78)pg/ml,(6.79±0.87)pg/ml较治疗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PAP治疗能有效地降低OSAS患者的血浆IL-6及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咽通道管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瑞芸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12期3233-3234,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低通气综合征 咽通道管 护理 治疗 低氧高碳酸血症 上呼吸道狭窄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间歇与持续经鼻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5
作者 史源 唐仕芳 +2 位作者 赵锦宁 胡章雪 李廷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91-1994,共4页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 目的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asal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9例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大坪医院儿科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住院的NRDS患儿(男性69例,女性40例)分为NIPPV组(51例)与nCPAP组(58例),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oxygenase index,OI)、并发症、治疗后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OI差异无显著性(P>0.05),NIPPV组治疗后1h动脉血pH值、p(O2)和OI显著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nCPAP组(88.2%vs75.9%,P<0.05)。NIPPV组患儿的预后结局中治愈好转出院者显著高于nCPAP组(94.1%vs84.5%,P<0.05)。结论NIPPV可显著降低NRDS患儿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比例,其临床疗效优于n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间歇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抗痫治疗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叶红涛 杨玉先 +2 位作者 魏统国 石玉良 钟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探讨抗痫治疗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按全面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类型分别选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对符合入组标准的53例癫痫患儿进行规范的抗痫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全夜自然睡眠多导监测并分析... 目的探讨抗痫治疗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按全面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类型分别选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对符合入组标准的53例癫痫患儿进行规范的抗痫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全夜自然睡眠多导监测并分析其结果,评价治疗前后各睡眠参数的差异。结果 52例患儿顺利完成追踪复查,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的入睡后觉醒时间有减少,Ⅰ期睡眠时间及Ⅲ+Ⅳ期睡眠时间有所增加,而Ⅱ期睡眠时间相应减少,尤其在显效患儿中更为明显(P<0.05)。此外发现,无论效差者还是显效者,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的入睡潜伏期、REM潜伏期以及REM睡眠时间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痫有效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的睡眠结构紊乱,对合并存在的临床睡眠障碍,或许不需要过早地考虑使用镇静安眠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睡眠结构 睡眠相关性癫痫 儿童 多导睡眠图
下载PDF
83例无鼾男性上气道及周围组织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向东 高雪梅 曾祥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获取成年无鼾男性人群的上气道及周围组织形态的核磁共振数据,为相关呼吸疾患人群提供对比资料.方法:从453名男性志愿者中选取83名无鼾者,青年组(22~29岁)30人,中青年组(36~45岁)31人,中老年组(46~57岁)22人.所有志愿者在严格... 目的:获取成年无鼾男性人群的上气道及周围组织形态的核磁共振数据,为相关呼吸疾患人群提供对比资料.方法:从453名男性志愿者中选取83名无鼾者,青年组(22~29岁)30人,中青年组(36~45岁)31人,中老年组(46~57岁)22人.所有志愿者在严格固位条件下进行核磁共振扫描.利用核磁共振设备的固有软件及特定公式进行测量和计算.结果:获得上气道各段及周围组织形态的线距、面积和体积共93项测量指标.结论: 建立了3个年龄段的无鼾男性人群上气道及周围组织形态的均值和变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磁共振研究 周围组织 组织形态 核磁共振扫描 核磁共振设备 男性人群 中青年组 测量指标 志愿者 无鼾者 老年组 年龄段
下载PDF
下颌前伸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形态的作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贾培增 傅民魁 曾祥龙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下颌从正中颌位至前伸位时 ,上气道形状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 :1 7名成年男性和 2名成年女性OSAS患者取仰卧位 ,螺旋CT分别在正中颌位和下颌前伸位行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轴向扫描。测量各...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下颌从正中颌位至前伸位时 ,上气道形状变化特点及规律。方法 :1 7名成年男性和 2名成年女性OSAS患者取仰卧位 ,螺旋CT分别在正中颌位和下颌前伸位行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轴向扫描。测量各扫描层面的上气道矢状径和横径 ,矢状径与横径之比表示上气道形状 ,将正中颌位和前伸位时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 ,比较上气道各段形状变化。结果 :下颌前伸 ,舌咽和喉咽的最小矢状径和平均值均增大 ,且上气道横径明显增宽 ,包括除喉咽以外的上气道各层面。此外 ,腭咽在水平面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长轴位于横向的椭圆形状有进一步扁平的趋势。结论 :下颌前伸可以影响鼻咽、腭咽、舌咽和喉咽等各段的形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矢状和横向及气道几何形状。上气道形态变化不仅是下颌前伸的机械牵拉造成的 ,而且可能还有神经调节及其他尚未知晓的因素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前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上气道形态 口腔矫治器 治疗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过度嗜睡与交通事故的关系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京娜 赵志伟 +1 位作者 何权瀛 张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过度嗜睡在客车司机中的流行情况,以及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承德市长途客车站449名客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对中重度打鼾客车司机进行随机抽样并行简易睡眠监测。结... 目的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过度嗜睡在客车司机中的流行情况,以及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承德市长途客车站449名客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对中重度打鼾客车司机进行随机抽样并行简易睡眠监测。结果在449名司机中,OSAHS的患病率为9.9%,55名(12.2%)ESS评分≥9分,57名(12.7%)曾经每年至少1次在开车时嗜睡,19名(4.2%)曾经明确因为在开车时嗜睡而发生交通事故,13名(2.9%)因为嗜睡而发生未遂交通事故,有过度嗜睡习惯的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无过度嗜睡习惯司机的4.22倍(OR=4.22,95%CI 2.25~7.91,P<0.01),中重度打鼾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无打鼾司机的5.29倍(OR=5.29,95%CI 2.495~9.507,P<0.01)。结论职业司机中OSAHS的患病率较高。过度嗜睡、中重度打鼾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应重视司机嗜睡情况并尽早诊断和治疗患有OSAHS的司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过度嗜睡 中重度打鼾 司机 交通事故
下载PDF
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镇痛的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森 吕国义 +2 位作者 孙成亮 邓廼封 李波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患者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行UPPP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UPPP术后行PCIA,观察患者术...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患者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0例择期行UPPP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UPPP术后行PCIA,观察患者术后1、3、6、12、24h时的镇痛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镇痛良好。F组术后1h镇痛效果好于D组,但存在镇静过度(P<0.05),其余时间点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I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术后1~3h平均动脉压、心率和术后1h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D组(P<0.05或P<0.01)。F组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D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应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UPPP术后PCIA效果确切,较芬太尼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悬雍垂 外科手术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镇痛 病人控制 地佐辛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质量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雪君 康健 +3 位作者 王玮 肖丹 侯显明 于润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例OSAS病人在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下 ,进行nCPAP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全部病人的呼吸参数和睡...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例OSAS病人在睡眠多导生理记录仪监测下 ,进行nCPAP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的变化。结果 :全部病人的呼吸参数和睡眠结构紊乱均得到明显改善。nCPAP压力值与呼吸暂停指数 (AI)、总共呼吸暂停时间呈正相关 ,与最低SaO2 呈负相关。结论 :nCPAP能够有效地改善OSAS病人的睡眠结构和呼吸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低氧血症 治疗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耳蜗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佘万东 张倩 +2 位作者 钱晓云 姜萍 王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 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 ,OS AHS )患者的耳蜗功能变化。方法 测试观察 2 0例重度OSAHS患者的瞬态诱发性耳声反射 (transientlyevokedo toacousticemissions,TEOAE)... 目的 观察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 ,OS AHS )患者的耳蜗功能变化。方法 测试观察 2 0例重度OSAHS患者的瞬态诱发性耳声反射 (transientlyevokedo toacousticemissions,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 - 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以及ABR。 结果 TEOAE检出率 4 2 .5 % ,频谱能量分布主要在 0 .5~ 2kHz ;DPOAE各频率的反应幅值在 0 .5~ 8kHz处均显著下降 ,各频率的检出率约 37.5~ 85 .0 %。结论 反复发作的OSAHS能够导致耳蜗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耳蜗功能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耳声发射 OSAHS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听力学特征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晨 李富德 +3 位作者 林鹏 程岩 鲁宏华 李宝环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5-836,共2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特点是长期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CO2分压增高,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其中比较明显的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作为神经系统一部分的听觉系统同样受累。本研究旨在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特点是长期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CO2分压增高,导致全身各个系统的病变,其中比较明显的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作为神经系统一部分的听觉系统同样受累。本研究旨在观察重度OSAHS患者听力学各项检查指标与正常人的区别,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测听法 纯音 多导睡眠描记术 耳声发射 自发性
下载PDF
78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与夜间低氧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岳伟华 刘破资 +4 位作者 郝伟 倪明 郭其 周迁权 郭强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了解SAS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与夜间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PSG对 78例SAS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整夜睡眠监测 ,比较两组间的睡眠特征。并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夜间低氧血症SAS患者进行睡眠变量比较 ,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与... 目的 :了解SAS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与夜间低氧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PSG对 78例SAS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整夜睡眠监测 ,比较两组间的睡眠特征。并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夜间低氧血症SAS患者进行睡眠变量比较 ,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者相比 ,SAS患者夜间睡眠结构紊乱 ,主要为深睡眠减少、浅睡眠相对增加、REM睡眠减少、觉醒增加、睡眠潜伏期缩短、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次数增加、动脉血氧饱和显著下降 (P <0 .0 5 )。SAS患者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与夜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NREM睡眠时间及呼吸紊乱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r>0 .3,P <0 .0 5 ) ,与觉醒比例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P <0 .0 1)。结论 :SA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突出 ,夜间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对睡眠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特征 低氧血症 呼吸紊乱指数 多导睡眠仪
下载PDF
Watch-PAT监测仪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甄国粹 李敏菁 +6 位作者 罗志扬 梅湛强 张培芳 魏雅娟 蔡月娜 龙琴 刘春霞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56-2058,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Watch-PAT监测仪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疑诊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2例打鼾患者,对其同时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及Watch-PAT监测仪监测,PSG所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PSG-AHI)由专门睡眠技师人工分... 目的分析评价Watch-PAT监测仪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疑诊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2例打鼾患者,对其同时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及Watch-PAT监测仪监测,PSG所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PSG-AHI)由专门睡眠技师人工分析得出,Watch-PAT监测仪所得AHI(PAT-AHI)由设备自带软件自动分析得出。对PSG及Watch-PAT监测仪所得的AHI计算其(x珋±s),作两者相关性分析。分别以PSG-AHI≥5作为诊断OSAS的金标准点,PSG-AHI≥20作为OSAS治疗的标准点,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其曲线下面积。结果 32例受试者PAT-AHI与PSG-AHI的散点图显示,两者有较强的相关性(r=0.988,P<0.001)。以PSG-AHI≥5作为诊断OSAS的金标准,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P=0.0001。以PSG-AHI≥20作为治疗OSAS的标准,ROC曲线下面积为1.0,P=0.0001。结论 Watch-PAT监测仪对OS-AS患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的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辉 许婷 +3 位作者 郭东英 李涛平 冯媛 李丹青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所确定的治疗压力及其有效性指标的差异。方法收集40例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OSAHS患者,序贯进行人工滴定及自动滴定,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人工滴定与自动压力滴定所确...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自动滴定与人工滴定所确定的治疗压力及其有效性指标的差异。方法收集40例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OSAHS患者,序贯进行人工滴定及自动滴定,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人工滴定与自动压力滴定所确定的治疗压力及治疗效率的差异。结果自动滴定后呼吸紊乱指数、平均血氧饱和度与人工滴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最低血氧饱和度较人工滴定提高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滴定95%治疗压力比人工滴定最佳压力平均高1.87 cmH2O(P<0.01);自动滴定平均压力与人工滴定最佳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滴定的平均压力较95%时间压力更接近人工滴定最佳压力,自动滴定的平均压力可以作为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人工滴定 自动滴定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蕊 林晖 +1 位作者 王德昭 杜凤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623-624,627,共3页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冠心病(CHD)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发生情况,分析SAS与CHD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因胸痛于本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66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对照组。所有患...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观察冠心病(CHD)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发生情况,分析SAS与CHD及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因胸痛于本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66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CHD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DCG检查,并应用DCG筛查SAS。结果 166例患者中确诊CHD100例(CHD组),66例除外CHD(对照组)。CHD组的男/女性别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腹围、糖尿病患病率、估计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Est.AHI)、SAS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有38.0%合并SAS,而对照组SAS的发生率仅为18.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t.AHI水平、性别、年龄与CHD发病独立相关,且危险性从大到小依次为Est.AHI水平、年龄和性别。结论 CHD患者中SAS的发生率较高,SAS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DCG筛查CHD患者中的SAS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多器官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慈书平 许圣宣 +2 位作者 郭俊武 章良钢 朱艾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303-305,共3页
目的  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与多器官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 3 2 86例老年人进行了SAS与多器官疾病调查 ,并随机对 976例进行了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  结果  3 2 86例中有SAS 95 9人 (2 9% )。SAS组临床表现 :白天嗜睡、... 目的  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与多器官疾病的关系。  方法 对 3 2 86例老年人进行了SAS与多器官疾病调查 ,并随机对 976例进行了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  结果  3 2 86例中有SAS 95 9人 (2 9% )。SAS组临床表现 :白天嗜睡、遗尿、头痛、夜间多尿、记忆力减退、性欲减退、乏力、不安腿、头晕、胸痛、反应迟钝、语言障碍、精神异常、憋醒和惊恐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 (P <0 0 5~ 0 0 1)。SAS组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脂血症、糖尿病、心力衰竭、哮喘、呼吸衰竭、肥胖症、痴呆症、夜尿症和抑郁症明显增多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 10年中病死率SAS组为 86例 (8 9% )与对照组 42例 (1 8%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SAS组多器官疾病增多 ,机制可能与SAS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高脂血症、高粘滞血症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器官疾病 老年人 临床表现
下载PDF
正常儿童上气道生长发育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卢海燕 左艳萍 +3 位作者 董福生 马文盛 陈文静 吴建瓴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298-299,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上气道 生长发育 X线头影测量 错HE 正畸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测定(英文)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艳姣 杨宇 +1 位作者 张湘瑜 傅柳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不同程度夜间缺氧血症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浓度的变化。方法40例经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 PSG)... 目的探讨伴有不同程度夜间缺氧血症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浓度的变化。方法40例经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 PSG)检查诊断为OSAS的患者,根据夜间缺氧程度分为2组(重度夜间缺氧组和非重度夜间缺氧组),每组各20例。清晨空腹采用检测血浆VEGF浓度。结果重度夜间缺氧组血浆VEGF浓度为(125.96±99.04)pg/ml,而非重度夜间缺氧组血浆VEGF浓度为(49.83±17.16)pg/ml,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血浆VEGF浓度与夜间缺氧程度呈正相关(r=0.743,P<0.01)。结论重度夜间缺氧的OSAS患者血浆VEGF浓度明显升高,OSAS患者夜间缺氧的严重程度呈血浆VEGF浓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多导睡眠图 经皮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