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4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声场测听方法评估插入式耳机和头戴式耳机的衰减值
1
作者 丁海娜 谢林怡 +4 位作者 熊芬 兰兰 史伟 赵明慧 冀飞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在声场测试中,头戴式耳机和插入式耳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衰减作用。方法选取40名健听人,在声场条件下测试双耳裸耳听阈及双耳分别佩戴头戴式和插入式耳机双耳听阈,耳机均不给声。比较在声场条件下不同类型耳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 目的研究在声场测试中,头戴式耳机和插入式耳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衰减作用。方法选取40名健听人,在声场条件下测试双耳裸耳听阈及双耳分别佩戴头戴式和插入式耳机双耳听阈,耳机均不给声。比较在声场条件下不同类型耳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衰减作用。结果头戴式耳机在0.25~8 kHz每倍频程的声音衰减值分别为6.13±2.40 dB HL、7.00±3.36 dB HL、12.50±3.92 dB HL、18.75±5.03 dB HL、28.25±6.56 dB HL、17.50±5.99 dB HL;插入式耳机在0.25~8 kHz每倍频程的声音衰减值分别为16.88±5.27 dB HL、18.13±5.27 dB HL、22.38±4.08 dB HL、31.25±4.49 dB HL、36.13±5.49 dB HL、35.50±6.68 dB HL。结论两种不同类型耳机对不同频率声音的衰减均有显著效果,对声音的衰减值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在1~8 kHz范围内效果更显著,插入式耳机的衰减效果明显优于头戴式耳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场测试 单侧聋 声音衰减 掩蔽
下载PDF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刘茉 葛鑫颖 +2 位作者 赵晓畅 郝青青 李祖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提取患者嗓音中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指标,探讨其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行声带息肉手术且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嗓音评估的患者41例,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提取患者嗓音中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指标,探讨其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行声带息肉手术且术前及术后1个月均行嗓音评估的患者41例,男3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9±11.4)岁。另选取无声嘶且无声带病变的正常受试者21例作为基线对照。使用基于Python编程语言的librosa语音处理包进行MFCC特征提取,分别提取每位患者的MFCC均值,MFCC方差与MFCC标准差,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声带息肉手术前后上述各MFCC特征的差异。结果 声带息肉患者术后MFCC均值1.25±1.01、MFCC方差561.34±154.98及MFCC标准差21.74±4.03比术前MFCC均值6.81±2.05、MFCC方差1 019.66±295.87及MFCC标准差34.37±6.63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596,P=0.000;t=10.338,P=0.000;t=11.852,P=0.000)。声带息肉组患者术后1个月其MFCC均值、MFCC方差及MFCC标准差与正常受试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绝大部分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嗓音得到良好的恢复。结论 本研究首次探索了MFCC在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分析中的价值,MFCC各特征可作为评估声带息肉术后嗓音恢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息肉 声嘶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嗓音分析 手术
下载PDF
健听儿童“把”字句习得的体认识解及其早期诊断与干预价值
3
作者 郭燕妮 霍二冰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健听儿童在6岁前已习得9种类型的“把”字句,接近成人“把”字句使用情况。健听儿童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在头脑中建立事件域认知模型,该模型以动作和事体为核心要素,儿童以动作和事体构成的事件域为单位体认现实生活。... 健听儿童在6岁前已习得9种类型的“把”字句,接近成人“把”字句使用情况。健听儿童通过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在头脑中建立事件域认知模型,该模型以动作和事体为核心要素,儿童以动作和事体构成的事件域为单位体认现实生活。再结合物理空间、人体空间、时间、社会空间等层面的空间位移认知图式,形成不同类型的“把”字句。对健听儿童“把”字句习得机制的认识有助于言语障碍儿童的早期诊断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听儿童 “把”字句 习得 体认识解 早期诊断与干预
下载PDF
基于构音训练的语言康复训练对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的影响
4
作者 朱云 韩鹏 +3 位作者 张少强 邵渊 邢娟丽 巩晓宏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构音训练的语言康复训练对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伴口腔共鸣障碍语前聋听障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干预,... 目的探讨基于构音训练的语言康复训练对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伴口腔共鸣障碍语前聋听障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发音器官运动功能矫正训练。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口腔共鸣参数,采用《听障儿童听觉及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及Gesell儿童发育量表对患儿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两组患儿干预后Ⅰ波、Ⅲ波、Ⅴ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儿干预后共振峰/a/F_(1)、/i/F_(2)值显著升高,/u/F_(2)值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a/F_(1)、/i/F_(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F_(2)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儿干预前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及Gesell量表语言行为、适应行为等维度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构音训练的语言康复训练可改善听障儿童口腔共鸣障碍,提高听觉言语能力及智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音训练 听障儿童 口腔共鸣障碍 听觉言语能力 智力发育
下载PDF
儿童嗓音障碍行为学干预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恒鑫 王华 +3 位作者 郝建萍 阳杨 庞子建 傅思颖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本文对儿童嗓音障碍的概况、影响及评估进行了概述,并根据语言治疗及听力学领域临床成果研究的五个模式,将儿童嗓音障碍行为学干预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模式一为治疗选择及疗效预估研究;模式二为疗效探索及临床试验准备研究;模式三为临床... 本文对儿童嗓音障碍的概况、影响及评估进行了概述,并根据语言治疗及听力学领域临床成果研究的五个模式,将儿童嗓音障碍行为学干预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模式一为治疗选择及疗效预估研究;模式二为疗效探索及临床试验准备研究;模式三为临床实施及疗效验证研究;模式四为探索不同治疗方式的比较性研究;模式五为分析社会成本的研究。通过该模式的梳理为科研及临床人员给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嗓音障碍 声带小结 嗓音评估 嗓音行为学干预
下载PDF
家庭环境对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能力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晓静 夏余芝 +1 位作者 郁梦梦 杨见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9-81,98,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本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84例语前聋儿童为调查对象,术后1、3、6个月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本院行人工耳蜗植入的84例语前聋儿童为调查对象,术后1、3、6个月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评估患儿家庭环境;采用听觉能力分级标准(CAP)及言语可懂度分级评估标准(SIR)评估患儿术后听觉言语能力,检验FES-CV各维度与CAP、SIR的相关性。结果语前聋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6个月CAP、SIR评分显著提升;植入后1、3、6个月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及娱乐性维度与CAP、SIR评分呈正相关,矛盾性与之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制订以家庭为单位的康复训练计划,调动儿童术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提升言语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语前聋 家庭环境 康复训练 言语能力
下载PDF
小脑性缄默综合征言语语言障碍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伟 刘恒鑫 +3 位作者 陈邦绮 尹光恒 巴甫仁 葛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2-45,78,共5页
小脑性缄默综合征(cerebellar mutism syndrome,CMS)是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8%~40%。主要特征包括一过性言语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言语障碍通常在术后当天或数天内出现,大多在术后3... 小脑性缄默综合征(cerebellar mutism syndrome,CMS)是儿童后颅窝肿瘤切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8%~40%。主要特征包括一过性言语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言语障碍通常在术后当天或数天内出现,大多在术后3个月内逐渐恢复。一些患儿可能会经历较长时间的言语问题。CMS的言语语言障碍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完全缄默、语言退化、声音响度降低和构音障碍等。CMS的病程复杂,患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类型语言障碍。发病机制假说包括小脑-大脑环路损害假说,吉兰-莫拉雷三角环路损伤、小脑蚓部损伤、术后水肿假说等。目前对CMS的言语语言障碍类型机制的研究不足,值得更多的关注。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制定专业的言语语言评估工具,建立CMS的预后模型,以便更好地了解CMS及其言语语言障碍,提高诊断和治疗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性缄默综合征 言语语言障碍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助听技术对听配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宗云 张丽萍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听配能(listening effort)是认知听力学的研究热点,也是听力康复的重要概念。助听技术的应用是听力康复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对助听技术进行效果验证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目光转向其对听配能的影响。本文从助听放大、降噪、方向性麦克风、... 听配能(listening effort)是认知听力学的研究热点,也是听力康复的重要概念。助听技术的应用是听力康复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对助听技术进行效果验证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目光转向其对听配能的影响。本文从助听放大、降噪、方向性麦克风、远程麦克风附件等方面综述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技术 听配能 降噪 方向性麦克风 远程麦克风
下载PDF
音节干预模式在言语语言障碍康复中的构建
9
作者 张敏敏 禹梦圆 +3 位作者 李庆庆 刘杨多哈 段海凤 刘恒鑫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在语音障碍中,功能性构音障碍和音系障碍十分常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目前常用的语音训练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音节理论的言语治疗中的音节干预模式,并详述了音节理论的基础、内容和干预原则。在临床语音干预过程中,治疗师应以沟通为目... 在语音障碍中,功能性构音障碍和音系障碍十分常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目前常用的语音训练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音节理论的言语治疗中的音节干预模式,并详述了音节理论的基础、内容和干预原则。在临床语音干预过程中,治疗师应以沟通为目的,在制订干预策略时特别关注汉语母语者的康复训练。音节干预模式是一种解决构音障碍和音系障碍等相关问题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障碍 音节干预模式 运用原则
下载PDF
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鲁旭文 何莉丽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语言发育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在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语言发育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在余姚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语言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疗效、治疗前后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和社会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个人-社交行为和大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交往、作业操作和参加集体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儿语言发育能力,提高患儿社会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能力 社会生活能力
下载PDF
青春期假声的嗓音治疗效果个案报告
11
作者 陆惠萍 陈玉函 蔡宜庭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访谈、声学评估及尝试性刺激治疗手法,从量化和质性角度探讨1位青春期假声个案的临床嗓音治疗介入成效。方法嗓音治疗介入包含嗓音评估、嗓音治疗及追踪各1次,为期3周。首次评估后给予个案尝试性刺激治疗手法降低音高,辅以... 目的通过临床访谈、声学评估及尝试性刺激治疗手法,从量化和质性角度探讨1位青春期假声个案的临床嗓音治疗介入成效。方法嗓音治疗介入包含嗓音评估、嗓音治疗及追踪各1次,为期3周。首次评估后给予个案尝试性刺激治疗手法降低音高,辅以视觉及听觉反馈方式,强化个案对喉部的控制能力。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嗓音听知觉评估、声学评估及问卷评估。结果个案接受评估治疗后,嗓音快速恢复至正常音高,因嗓音异常导致的心理压力也明显缓解。结论嗓音治疗能快速、有效地矫治青春期假声,帮助个案摆脱嗓音异常带来的心理阴影,重拾正常人际关系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假声 变声性假声 功能性嗓音障碍 嗓音促进治疗法 嗓音障碍指数
下载PDF
语音知觉训练在听力语言康复中的作用研究
12
作者 周胃雯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本文综述了语音知觉训练在听力语言康复中的作用相关研究,给出了优化听力语言康复中语音知觉训练的建议,即加强语音知觉训练研究、优化语音知觉训练设计、促进语音知觉训练推广,对于提高听力语言康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语音知觉训练 听力康复 语言康复 个性化训练
下载PDF
言语链与儿童言语-语言障碍
13
作者 刘恒鑫 张显达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本文以言语链为核心,概述言语链的概念。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11th ed.),ICD-11]相对接,将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分为发育性语音障碍、发育... 本文以言语链为核心,概述言语链的概念。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11th ed.),ICD-11]相对接,将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分为发育性语音障碍、发育性言语流畅障碍和发育性语言障碍3类。介绍了言语链以外的社会认知因素,多角度切入探索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病理和干预疗效,希望言语语言治疗可以向更具协作性、技术集成和个性化医疗照护服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链 言语障碍 言语流利性障碍 语言障碍
下载PDF
嗓音训练对儿童顽固性声嘶康复个案分析
14
作者 陈燕红 智敏 +1 位作者 王汐 官鑫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对1例顽固性声嘶患儿进行嗓音训练,探究训练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患儿7岁,女性,主诉声音嘶哑4年,曾在外院多次药物治疗及声休均无效,诊断为声带小结,肌紧张性发声障碍,训练内容包括嗓音卫生、放松练习、呼吸练习、共鸣训练、半封闭声... 目的对1例顽固性声嘶患儿进行嗓音训练,探究训练方法的有效性。方法患儿7岁,女性,主诉声音嘶哑4年,曾在外院多次药物治疗及声休均无效,诊断为声带小结,肌紧张性发声障碍,训练内容包括嗓音卫生、放松练习、呼吸练习、共鸣训练、半封闭声道训练等。结果干预8周后,患儿声门挤压改善,听感知评估由重度转为轻度,基频从治疗前191.06 Hz提升至治疗后229.41 Hz;基频微扰(jitter)治疗前2.24%降至治疗后0.24%;振幅微扰(shimmer)治疗前12.12%降至治疗后8.2%,治疗前S/Z比值2.04降至治疗后1.02。Jitter和Shimmer较训练前降低,提示声带的不规律性振动减少;S/Z比值降低提示患儿发声效率提高。结论嗓音训练是目前治疗儿童发声困难的首选方式,对于声音滥用、误用引起声音嘶哑等症状的儿童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小结 嗓音卫生 嗓音训练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语言发育词汇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15
作者 张显达 郝燕 +1 位作者 赵冬梅 李燕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开发并验证儿童词汇评估量表。方法通过便利抽样,在武汉、济南等地幼儿园中抽取906名2岁6个月~6岁5个月儿童,使用《儿童汉语语言发育评估量表-词汇篇》进行测试。同时,对101名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测试,对该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及信... 目的开发并验证儿童词汇评估量表。方法通过便利抽样,在武汉、济南等地幼儿园中抽取906名2岁6个月~6岁5个月儿童,使用《儿童汉语语言发育评估量表-词汇篇》进行测试。同时,对101名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进行测试,对该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除词汇理解题,其他题目均显示统计学意义。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词汇理解和表达各有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分别为54%和45%。量表包含20个词汇理解题和25个词汇表达题,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及折半信度良好。结论该词汇分量表信效度良好,适用于评估中国学龄前儿童的词汇发展水平,可为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的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展 词汇评估 信效度
下载PDF
切合法在儿童语音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钟玉梅 张显达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37,共4页
切合法是基于汉语一字一音和音节高度规律性的治疗方法。在语音障碍干预过程中,切合法利用儿童已掌握的语音或音节,通过音节分切与重组,示范目标音的产生过程,使用其他辅助音消除音系历程和学习新语音,能顺畅而有效地达成语音发音错误... 切合法是基于汉语一字一音和音节高度规律性的治疗方法。在语音障碍干预过程中,切合法利用儿童已掌握的语音或音节,通过音节分切与重组,示范目标音的产生过程,使用其他辅助音消除音系历程和学习新语音,能顺畅而有效地达成语音发音错误矫治的目标。本文分析汉语音系特征和主要分切及组合技巧、临床常见的音系历程、切合法配合应用的治疗法,并分享临床个案,以说明不同切合的细节及应用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障碍 切合法 音系历程
下载PDF
儿童语言障碍团体治疗架构的建置历程
17
作者 王丽雪 张显达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发展兼顾语言能力提升和学校转衔的团体治疗架构。方法从学校的需求调整医疗单位惯用的儿童语言障碍干预方法,根据早期干预和团体课治疗追踪数据,聚焦个案入学后的表现和多方反馈,循环修正早期干预的团体课执行模式。结果建立一套... 目的发展兼顾语言能力提升和学校转衔的团体治疗架构。方法从学校的需求调整医疗单位惯用的儿童语言障碍干预方法,根据早期干预和团体课治疗追踪数据,聚焦个案入学后的表现和多方反馈,循环修正早期干预的团体课执行模式。结果建立一套完整的团体课分级标准、分级治疗目标、方法和互动技巧。结论早期干预团体治疗模式经过实践取得良好成效,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治疗 儿童语言障碍 早期干预
下载PDF
口部定位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治疗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玲 吴浪龙 +1 位作者 康怀鑫 徐高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口部定位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治疗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言语语言障碍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语言训练的同时... 目的 探讨口部定位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治疗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言语语言障碍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口部定位治疗联合引导式教育,1次/天,40分/次,5次/周,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口部运动功能量表、Frenchay汉语版构音障碍检测表、语音清晰度量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构音情况、语音清晰度、语言行为能力,并采用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评定法(S-S)评估俩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构音、语音清晰度及语言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构音、语音清晰度及语言行为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为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部定位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能明显促进言语语言障碍儿童康复,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部定位治疗 引导式教育 言语语言障碍 儿童 疗效
下载PDF
聋儿汉语语音习得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静 沈晓丽 +2 位作者 韩立文 龚嘉敏 傅文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语音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听力障碍将严重影响聋儿的正常言语语言交流。0~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1],正常儿童在这一阶段可完全掌握汉语语音[2],但聋儿由于听觉系统缺陷,即使采取了助听器验配或人工耳蜗植入等听力干预措施,其言语... 语音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听力障碍将严重影响聋儿的正常言语语言交流。0~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1],正常儿童在这一阶段可完全掌握汉语语音[2],但聋儿由于听觉系统缺陷,即使采取了助听器验配或人工耳蜗植入等听力干预措施,其言语发展与正常儿童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发音清晰度低、日常交流困难等问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 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验配 听觉系统 信息传递 正常儿童 听力障碍 日常交流
下载PDF
“调节异常”而不是“功能性”发声障碍——欧洲嗓音医师协会的建议书
20
作者 王燕 曹永茂(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2-483,共2页
临床上通常将嗓音疾病分为器质性发声障碍和非器质性发声障碍,器质性发声障碍是指声道中有结构改变的疾病,包括息肉、神经源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由激素改变引起的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等。非器质性发声障碍无声道结构改变,与心理社会因... 临床上通常将嗓音疾病分为器质性发声障碍和非器质性发声障碍,器质性发声障碍是指声道中有结构改变的疾病,包括息肉、神经源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由激素改变引起的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等。非器质性发声障碍无声道结构改变,与心理社会因素或行为因素有关,通常被称为“功能性发声障碍”。然而,这个术语在日常临床使用中有些混乱,含糊其辞,被批判为不精确,因为它的病因学意义并不代表疾病的起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声障碍 非器质性 肢端肥大症 嗓音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 帕金森病 病因学 神经源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