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铁死亡机制探究橘皮素对白内障模型大鼠眼晶状体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张建成 李萍 +2 位作者 胡海慈 吕自新 陈文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 基于铁死亡机制探究橘皮素(TAN)对D-半乳糖有诱导的白内障模型大鼠眼晶状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TAN低剂量(TAN-L,5 mg/kg)组、TAN高剂量(TAN-H,20 mg/kg)组和铁死亡抑制... 目的 基于铁死亡机制探究橘皮素(TAN)对D-半乳糖有诱导的白内障模型大鼠眼晶状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TAN低剂量(TAN-L,5 mg/kg)组、TAN高剂量(TAN-H,20 mg/kg)组和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组各10只。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均采取皮下注射D-半乳糖(200 mg/kg)构建白内障大鼠模型。各组连续干预4 w后,观察大鼠白内障形成情况;裂隙灯观察双眼晶状体组织浑浊程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晶状体病理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测定晶状体中可溶性与不可溶性蛋白含量、Fe^(2+)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晶状体中铁死亡相关蛋白转铁蛋白受体(TFR)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晶状体形态发生明显病理改变,晶状体浑浊程度加重,不溶性蛋白、MDA、Fe^(2+)水平均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TFR1表达明显升高,SLC7A11、GPX4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TAN各治疗组和Ferrostatin-1组晶状体透明度得到明显恢复,病情明显好转,晶状体浑浊程度减轻,不溶性蛋白、MDA、Fe^(2+)水平均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GSH-Px活性显著增强,晶状体中TFR1表达明显降低,SLC7A11和GPX4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TAN能够通过抑制铁死亡,进而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橘皮素 晶状体 铁死亡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
2
作者 罗艳 杨慧 肖泽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患眼54例(76眼),其中31例(38眼)联合植入Toric IOL及CTR(联合组),23例(38眼)单纯植入Toric IOL(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残余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联合组术后UCVA(LogMA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4±0.15)vs.(0.46±0.25),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联合组散光分别为(0.38±0.31)、(0.45±0.25)、(0.47±0.23)、(0.56±0.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均P<0.01)。术后6月联合组IOL平均旋转(2.63±0.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1.43)°(P<0.01)。两组间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伴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术中植入Toric IOL的同时联合应用CTR,安全性好,能够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提高视觉质量,并且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 散光
下载PDF
OPD-ScanⅢ及IOL-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术前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的比较
3
作者 郭晓娜 陆惠 +2 位作者 寇豆 于璐 凌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比较OPD-ScanⅢ与IOL-Master 700在角膜曲率(平坦曲率K1与陡峭曲率K2)及水平角膜直径(WTW)测量上的差异性及一致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航天中心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268例328眼(右眼164例,左眼164例)。采用OPD-... 目的比较OPD-ScanⅢ与IOL-Master 700在角膜曲率(平坦曲率K1与陡峭曲率K2)及水平角膜直径(WTW)测量上的差异性及一致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航天中心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268例328眼(右眼164例,左眼164例)。采用OPD-ScanⅢ及IOL-Master 700仪器分别检测患者左右眼的K1、K2以及WTW值并进行分析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参数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参数间的相关性;Bland-Altman以及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确定两种仪器相关参数测量的一致性。结果在左右眼参数的测量中,OPD-ScanⅢ测得的K1及K2值均大于IOL-Master 700,WTW值均低于IOL-Master 700的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OPD-ScanⅢ在左右眼中测得的K1、K2及WTW值与IOL-Master 700所测得的对应值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两种仪器K1、K2及WTW值在95%一致性界限外的比例均在5%以内,但95%界限内差值绝对值均接近或超过了1.0 D,存在较大的临床偏差。ICC分析证实两种仪器左右眼测量K1及K2值一致性均极好(ICC>0.90)。两种仪器测得的WTW差值与K2值均显著相关(均为P<0.05)。WTW正偏差范围外有5例(83.33%)样本IOL-Master 700测得的K 2在47.03以上。结论OPD-ScanⅢ及IOL-Master 700在测量K1、K2及WTW上存在偏差,临床应用中不可互相替代。IOL-Master 700测得的WTW值大于OPD-ScanⅢ,当其测量的K2≥47.03时,所获得的WTW值参考价值可能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D-ScanⅢ IOL-Master 700 角膜曲率 角膜水平直径
下载PDF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罗文彬 李国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眼病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40眼)与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组采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内皮细胞数目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均高于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不增加患者术后眼压,且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丢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入术围术期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5
作者 李丽 张琳 +1 位作者 张莉莉 张新慧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入术围术期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2-12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眼口腔科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入术的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围术期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和基于微...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入术围术期基于微信平台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2-12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眼口腔科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入术的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围术期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和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干预组(观察组),各5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出院时通过自制白内障相关康复知识问卷调查表和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统计2组患者对白内障相关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与家属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白内障效果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入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对于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升临床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健康教育工作 白内障 心理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采用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梁文章 黄经河 +2 位作者 潘庆媚 王和平 邓全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主观症状评分、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独... 目的观察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主观症状评分、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独治疗组(采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单独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各50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炎症因子、实验室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独治疗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主观症状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均较单独治疗组更低;泪液分泌实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结果值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联合治疗组均较单独治疗组更高(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采用润房镜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主观症状评分,提高视觉质量,并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中重度干眼症 润房镜 普拉洛芬滴眼液 主观症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1年临床效果的比较
7
作者 贾雍 田陌奇 +4 位作者 郭丽莎 张百珂 廖沙 史臻 田学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晶状体(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行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14例(14眼)作为层间固定组,同期行IOL...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晶状体(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1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行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14例(14眼)作为层间固定组,同期行IOL睫状沟缝线悬吊术的患者15例(15眼)作为缝线悬吊组。随访1年,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数(SE)、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C)、眼压及IOL位置等。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UCVA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层间固定组患者UCVA均好于缝线悬吊组(F=4.560、6.411、5.373,均为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层间固定组患者的BCVA均优于缝线悬吊组(F=6.170、6.957、10.624,均为P<0.05)。术后层间固定组表现为远视漂移,缝线悬吊组表现为近视漂移。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层间固定组患者SE分别为(0.59±0.30)D、(0.57±0.27)D和(0.64±0.29)D,缝线悬吊组患者分别为(-0.75±0.44)D、(-0.72±0.42)D和(-1.12±0.64)D。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ECC均较术前明显降低(t=8.579、21.929,均为P<0.001)。两组所有术眼术前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间眼压平稳。随访期间IOL位置均居中,未见明显偏心及倾斜,无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发生。结论IOL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与睫状沟缝线悬吊术后均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视力,都存在屈光漂移,但无缝线桥型巩膜层间固定术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巩膜层间固定 睫状沟 缝线悬吊 屈光漂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基于Jak/stat3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袁小波 彭小珊 +1 位作者 周丽丽 唐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Jak/stat3)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ARPE-19细胞暴露于高糖环境,建立细胞损伤模型。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5.5 mmol/L葡萄糖)...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基于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Jak/stat3)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ARPE-19细胞暴露于高糖环境,建立细胞损伤模型。ARPE-19细胞分为正常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50 mmol/L葡萄糖)、TGP低、中、高浓度组(50 mmol/L葡萄糖+2.5、5.0、10.0μg/ml TGP)和TGP高浓度+IGF-1组(10μg/ml TGP+20μmol/L Jak/stat3通路激活剂IGF-1)。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ARPE-19细胞的生存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RPE-19细胞的凋亡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ARPE-19细胞中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水平;2,7-二氯二醋酸荧光素(DCFH-DA)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RPE-19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ARPE-19细胞内增殖蛋白[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p21]、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ro-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化型(Cleaved)-caspase-3]及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细胞活性及CyclinD1表达明显减小,p21表达明显增加,凋亡率及Bax表达、Cleaved/Pro-Caspase-3比值明显增加,Bcl-2表达明显减小,IL-1β、IL-6、IL-8含量及ROS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均P<0.05)。与高糖组比较,TGP低、中、高浓度组细胞活性及CyclinD1表达升高,p21表达降低,凋亡率及Bax表达、Cleaved/Pro-Caspase-3比值下降,Bcl-2表达升高,IL-1β、IL-6、IL-8含量及ROS荧光强度减小,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ARPE-19细胞内添加IGF-1上调Jak、stat3磷酸化水平后,细胞活性及CyclinD1表达显著降低,p21表达显著增加,凋亡率及Bax表达、Cleaved/Pro-Caspase-3比值显著增加,Bcl-2表达明显下降,IL-1β、IL-6、IL-8含量及ROS荧光强度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TPG通过阻断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RPE细胞凋亡和炎症损伤并促进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 高糖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siRNA抑制兔早期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张翔翔 何娜 +1 位作者 何佳玲 吕志刚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观察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兔眼白内障术后早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40眼)纳入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2组:右眼为靶向TERT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TERT-siRNA-Adv组(实验... 目的观察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兔眼白内障术后早期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40眼)纳入研究,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2组:右眼为靶向TERT基因siRNA重组腺病毒TERT-siRNA-Adv组(实验组),左眼为阴性对照重组腺病毒Adv组(对照组),每组20眼;均实施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术,术后前房内分别注入0.1 mL滴度为10^(9) PFU/mL的TERT-siRNA-Adv和阴性对照腺病毒;术后第1天、1周、2周、4周观察眼压、角膜水肿、前房闪辉及后发性白内障(PCO)分级情况,术后4周对术眼各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后囊膜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后囊膜混浊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术后早期存在轻度眼压升高以及眼前节炎症反应(角膜水肿、前房闪辉),但于术后1周恢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后囊膜细胞内α-SM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实验组后囊膜下少量成纤维细胞增殖,对照组后囊膜下多层成纤维细胞增殖,囊膜结构紊乱;2组角膜、虹膜各层组织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靶向TERT基因siRNA可有效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以及兔早期PCO的发生,且对眼前段各组织无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 端粒酶逆转录酶 siRNA 角膜水肿 前房闪辉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Nd: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治疗飞蚊症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勇 朱小敏 谢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玻璃体是由水(98%)、Ⅱ型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组成的均匀、透明的凝胶状结构。胶原纤维排列成三维网格状结构,附着透明质酸。年轻时,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分布均匀,保持玻璃体的透明性,随着年龄的变化或病理损害,玻璃体的成分会发生变化,... 玻璃体是由水(98%)、Ⅱ型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组成的均匀、透明的凝胶状结构。胶原纤维排列成三维网格状结构,附着透明质酸。年轻时,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分布均匀,保持玻璃体的透明性,随着年龄的变化或病理损害,玻璃体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胶原蛋白框架逐渐塌陷,玻璃体液化,损害其透明度,发生飞蚊症。目前,飞蚊症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随访、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及玻璃体切除手术。本文综述了飞蚊症的病因及Nd: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治疗飞蚊症的优势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蚊症 ND:YAG激光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四点悬吊固定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的倾斜与偏心情况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陈佳菲 王丽英 +2 位作者 张月玲 顾朝辉 肖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四点和两点悬吊固定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情况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因各种原因行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术的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目的 对比分析四点和两点悬吊固定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和偏心情况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因各种原因行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术的患者80例80眼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1例41眼,均行四点悬吊固定术;对照组39例39眼,均行传统的两点悬吊固定术。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术眼术前及末次随访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应用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两组术眼术后人工晶状体倾斜角度及偏心距离。比较两组术眼术前及末次随访UCVA、BCVA,术后人工晶状体倾斜角度与偏心距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倾斜角度及偏心距离与术后UCVA、BCVA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术眼末次随访时UCVA和BCVA均优于术前(均为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眼术后UCV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P=0.00),试验组术眼术后UCVA优于对照组;两组术眼术后BCV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16)。试验组术眼术后人工晶状体水平倾斜度为0.70°±0.24°,垂直倾斜度为0.60°±0.16°;对照组术眼术后人工晶状体水平倾斜度为2.66°±1.40°,垂直倾斜度为3.76°±0.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1、-29.42,P=0.00、0.00)。试验组术眼术后人工晶状体水平偏心距离为(0.24±0.10)mm,垂直偏心距离为(0.25±0.10)mm,对照组术后人工晶状体水平偏心距离为(0.85±0.77)mm,垂直偏心距离为(2.14±0.50)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2、-21.68,P=0.00、0.00)。试验组术眼人工晶状体水平倾斜度及垂直倾斜度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不相关;水平偏心距离及垂直偏心距离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不相关(均为P>0.05)。对照组术眼人工晶状体水平倾斜度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垂直倾斜度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不相关(均为P>0.05),水平偏心距离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垂直偏心距离与术后UCVA和术后BCVA均不相关(均为P>0.05)。结论 四点悬吊固定术与传统两点悬吊固定术均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但四点悬吊固定术后术眼人工晶状体倾斜和偏心程度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悬吊固定术 人工晶状体 倾斜 偏心
下载PDF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质效优化技术现状与进展
12
作者 李美鑫 王静 +3 位作者 李响 张硕 韩冬 张劲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43-148,共6页
当前白内障手术已经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精准控制目标屈光度,快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成为白内障医生的共同追求。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手术导航技术、主动控制液流超声乳化技术、专用的高质量眼内灌注液、无滴眼液手... 当前白内障手术已经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精准控制目标屈光度,快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成为白内障医生的共同追求。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手术导航技术、主动控制液流超声乳化技术、专用的高质量眼内灌注液、无滴眼液手术模式、眼表修复与干眼管理、功能型人工晶状体的应用、术后视功能训练等手术质效优化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诊疗体验、加速患者康复、提升术后视觉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等,促进屈光白内障手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白内障 手术质效优化 飞秒激光 手术导航系统 视功能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马晓婷 李科军 +3 位作者 赵智华 张茵 杜颖华 梁福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7例... 目的探讨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7例(73眼)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将其按照术后角膜残余散光进行分组,角膜残余散光>0.75~1.50 D的患者32例40眼作为试验组,角膜残余散光≤0.75 D的患者25例33眼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裸眼远距离视力(5 m)、裸眼中距离视力(80 cm)、裸眼近距离视力(40 cm)、离焦曲线、客观视觉质量、主观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logMAR)均为0.10(0.00,0.22),裸眼中距离视力(logMAR)均为0.00(0.00,0.10),裸眼近距离视力(logMAR)分别为0.20(0.10,0.30)、0.20(0.10,0.20),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离焦曲线显示,附加球镜度数从+2.00 D至-4.00 D的不同屈光度数上的远距离视力两组患者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客观视觉质量中总像差、彗差、调制传递函数及斯特列尔比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总高阶像差、球差及三叶草差两组患者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主观视觉质量、满意度及脱镜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LENTIS Comfort LS-313 MF15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0.75~1.50 D的角膜残余散光对患者主观视觉质量及客观视觉质量中总高阶像差、球差及三叶草差没有影响,对客观视觉质量中总像差、彗差、调制传递函数及斯特列尔比值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视觉质量 区域折射型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卵磷脂络合碘+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玻璃体混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4
作者 王琳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59-0062,共4页
分析研究卵磷脂络合碘+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玻璃体混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玻璃体混浊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院时间段:2020.01~2022.12;在此期间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人员数量30例)、观察组(人员数量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 分析研究卵磷脂络合碘+复方血栓通胶囊在玻璃体混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玻璃体混浊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入院时间段:2020.01~2022.12;在此期间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人员数量30例)、观察组(人员数量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卵磷脂络合碘+复方血栓通胶囊,以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视力水平、用药依从性作为观察指标开展细致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视力水平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差异较大,P<0.05。结论 在玻璃体混浊治疗中通过予以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规范合理实施后可减少不良反应、改善视觉质量、且用药依从性有所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升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混浊 复方血栓通 治疗效果 卵磷脂络合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许俊 邓桥 《大医生》 2024年第7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安陆市普爱医院收治的15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对照组...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视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8月安陆市普爱医院收治的150例干眼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对照组患者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患者加用普拉洛芬。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功能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视觉相关生存质量(VRQOL)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降低,泪液分泌实验(SIT)结果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均升高,且观察组FL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SIT、BUT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RQOL评分升高,OSDI评分降低,且观察组VRQOL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OSDI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干眼症患者经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效果较好,对于视功能、生活质量、炎症反应均有改善作用,且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普拉洛芬 玻璃酸钠 视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沈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5-0088,共4页
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应用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的疗效。方法 在2023年3月到2023年6月选择8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两组予以对比(n=40),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方案,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作为研究组方案,对比两组不同... 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中应用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的疗效。方法 在2023年3月到2023年6月选择8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两组予以对比(n=40),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方案,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作为研究组方案,对比两组不同手术下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切口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后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术后平均角膜散光度和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术后不同泪膜功能和对照组比较均改善,比较后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实施老年白内障的治疗时,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价值显著,不仅能够发挥视力改善效果,还可加速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 老年人 白内障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IOL治疗年龄相关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王彦 杨立东 张立友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治疗年龄相关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年龄相关白内障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焦点组55例和SBL-3组55例,单焦点组予超声乳化...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治疗年龄相关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收治的年龄相关白内障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焦点组55例和SBL-3组55例,单焦点组予超声乳化术联合ADAPT AO非球面单焦点IOL植入,SBL-3组给予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IOL植入。比较2组术后3个月对比敏感度[明光、暗光、明光炫光、暗光炫光],术前和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比(SR)、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远视矫正下的近视力(DCNVA)]及生活质量[视功能与生存质量问卷(VF-QOL)]。结果 术后3个月,SBL-3组对比敏感度高于单焦点组(P<0.05);术后3个月,2组OSI、BCNVA、BCDVA、DCNV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SBL-3组低于单焦点组(P<0.05);术后3个月,2组SR、MTF cut off水平及VF-QO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SBL-3组高于单焦点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联合SBL-3区域折射型非球面IOL能够提高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对比敏感度及视觉质量,改善视力水平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区域折射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客观散射指数 对比敏感度 视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新无极与多焦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临床疗效的比较分析
18
作者 翟静洁 关艳 +2 位作者 田净净 叶楠楠 张彦坤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7-250,共4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新无极与多焦晶体植入效果。方法103例(115眼)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将其分为新无极组(54例62眼)与多焦组(49例53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以及... 目的比较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新无极与多焦晶体植入效果。方法103例(115眼)白内障合并散光、老视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将其分为新无极组(54例62眼)与多焦组(49例53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以及术后对比敏感度、全眼波前像差、术后满意度、脱镜率、不良视觉现象、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改善(P<0.05),新无极组患者术后近视力低于多焦组,中视力高于多焦组(P<0.05);新无极组患者暗环境在不同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高于多焦组(P<0.05);新无极组患者总像差、总高阶像差、三叶草、彗差等全眼波前像差低于多焦组(P<0.05);新无极组近距离视物满意度评分低于多焦组,中距离视物、流畅阅读、夜间视物满意度评分高于多焦组(P<0.05);新无极组星芒感、光晕感、眩光感不良视觉现象发生率低于多焦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新无极晶体以及多焦晶体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新无极晶体在中视力改善上更具优势,多焦晶体对于近视力改善优势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无极晶体 多焦晶体 散光 老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在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晓静 张越(综述) +1 位作者 许衍辉 陈志敏(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6-248,F0003,共4页
囊袋张力环作为一种独立于人工晶状体的囊袋内植入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存在悬韧带异常的患者。它具有维持囊袋轮廓、避免玻璃体脱出、防止人工晶状体偏心以及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至后囊等作用。假性剥脱综合征具有悬韧... 囊袋张力环作为一种独立于人工晶状体的囊袋内植入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存在悬韧带异常的患者。它具有维持囊袋轮廓、避免玻璃体脱出、防止人工晶状体偏心以及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至后囊等作用。假性剥脱综合征具有悬韧带张力降低和瞳孔扩张不全的解剖特征,这类患者白内障术后容易出现囊袋收缩以及人工晶状体的偏心、移位等并发症,因此,囊袋张力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本文就囊袋张力环在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术中的应用、植入时机和并发症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剥脱综合征 白内障 囊袋张力环
下载PDF
双眼先天性眼球震颤及葡萄膜缺损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1例
20
作者 惠开荣 马雅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4-214,F0003,共2页
1病例资料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是一种眼球的先天发育缺陷,导致部分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双眼先天性眼球震颤及葡萄膜缺损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1例报告如下。患者杨某,男,59岁,自幼双眼视力差,近3年视力下降并逐渐加重。于2023... 1病例资料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是一种眼球的先天发育缺陷,导致部分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双眼先天性眼球震颤及葡萄膜缺损合并白内障手术治疗1例报告如下。患者杨某,男,59岁,自幼双眼视力差,近3年视力下降并逐渐加重。于2023年11月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平素体健,智力正常,否认父母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否认眼部外伤史及手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眼球震颤 虹膜脉络缺损 白内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