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专科护士在儿童眼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中的作用
1
作者 高琛 王登廷 +6 位作者 魏曼 冯玉沛 陈丽莉 赵琳 魏建兰 王国斌 魏慧荣 《甘肃医药》 2024年第2期137-139,1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某康复医院进校园进行儿童视力筛查和院内儿童低视力门诊诊疗等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儿童近视防控眼保健和儿童低视力康复等儿童眼保健门诊建设方面眼科专科护士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2012年至2019年某康复医院眼科中... 目的:通过对某康复医院进校园进行儿童视力筛查和院内儿童低视力门诊诊疗等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儿童近视防控眼保健和儿童低视力康复等儿童眼保健门诊建设方面眼科专科护士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2012年至2019年某康复医院眼科中心儿童低视力门诊专科门诊护士对兰州市20所学校,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共29 358名学生静态屈光状态进行规模性、系统性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同时统计同期在院内就诊≤18岁青少年儿童共49 700名,在院内进行检查和低视力康复训练的情况。结果:在校园筛查年龄6~15岁,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共29358名,其中一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共计15783人,男生共计9104人,男生屈光不正8547人,近视患病率为92.90%(8458/9104),远视患病率为0.98%(89/9104);女生共计6679人,屈光不正6125人,近视患病率为90.41%(6039/6679),远视患病率为1.29%(86/6679)。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共计13 575人,其中男生共计7426人,男生屈光不正6950人,近视患病率93.11%(6914/7426),远视患病率为0.48%(36/7426);女生共计6149人,屈光不正5736人,近视患病率92.83%(5708/6149),远视患病率为0.46%(28/6149),小学和初中年级不同性别近视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院内门诊就诊≤18岁青少年儿童共49 700人进行统计,其中验光配镜14 029人,占28.23%,角膜地形图检查12 284人,占24.72%,诊断弱视后进行低视力康复训练≤6岁患儿27 646人,占55.63%。结论:通过儿童眼保健筛查发现,小学和初中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对于门诊就诊患儿,可在院内常规检查流程后给予视力检测、视功能检查、验光、散瞳验光、适配合适度数的眼镜或进行低视力康复训练,同时加强患病儿童的复诊和随访健康教育,眼科专科护士在儿童近视防控和儿童眼保健门诊建设以及儿童视力康复工作中起到重要的协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专科护士 儿童眼保健 门诊规范化建设
下载PDF
普拉洛芬和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盛小红 秦丽茹 王利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功能、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内蒙古包钢医院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1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睑板按摩、热敷)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视功能、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内蒙古包钢医院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1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睑板按摩、热敷)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研究组(41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泪膜稳定性指标,症状、视功能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延长,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长;荧光素染色(FL)分值降低,研究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视觉相关生存量表(VRQOL)评分呈升高趋势,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评分呈降低趋势,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泪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泪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普拉洛芬辅助玻璃酸钠治疗干眼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泪膜稳定性,促进视功能恢复,减轻炎症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普拉洛芬 玻璃酸钠 泪膜 视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3
作者 蓝肖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8-0101,共4页
分析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应用0.05%环孢素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分别是2022.6月、2023.6月,这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80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单一应用玻璃酸... 分析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应用0.05%环孢素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起始时间分别是2022.6月、2023.6月,这时间段中我院收治的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80例,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单一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的组别为对照组,有40例病患,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0.05%环孢素滴眼液的组别为研究组,有40例病患,对疗效、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指数(OSDI)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疗效比较上,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BUT以及SIT指标评分相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SIT以及BUT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FL评分以及OSDI评分在治疗前的对比差别不显著,P>0.05,治疗过后OSDI以及FL评分均是研究组更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组别为研究组,两组相比P<0.05。结论 使用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较高,会促进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的消退,加快疾病恢复的速度,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5%环孢素滴眼液 治疗 过敏性中重度干眼症 疗效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4
作者 齐智伟 谭小波 +3 位作者 袁玉洁 关利莹 封莉 苏锐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慢性泪囊炎患者80例(80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布地奈德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慢性泪囊炎患者80例(80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布地奈德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3个月,对照组应用生理性海水喷鼻3个月。比较2组手术疗效、Lund-Kennde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布地奈德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2组Lund-Kenndey评分低于术前,布地奈德组Lund-Kennde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布地奈德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vs.20%,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慢性泪囊炎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出现吻合口粘连、肉芽肿的概率更小,且不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布地奈德 泪囊鼻腔吻合术
下载PDF
从亚洲VKC专家共识看我国VKC的防治
5
作者 晋秀明 蔡子轩 王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亚洲专家工作组完成了2022年春季角结膜炎(VKC)共识,对亚洲VKC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做出了详细介绍,确定了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包括:(1)VK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尚无明确的标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抗变态反应治疗对... 亚洲专家工作组完成了2022年春季角结膜炎(VKC)共识,对亚洲VKC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做出了详细介绍,确定了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包括:(1)VK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尚无明确的标准,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且抗变态反应治疗对中度或重度患者往往无效;(2)治疗和管理亟待规范,亚洲各国对相同严重程度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和管理策略差别很大,缺乏明确的、标准化的指南和分级系统;(3)安全性以及药物相关并发症;(4)药物治疗的最佳剂量方案。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VKC防治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结膜炎 诊断 治疗 春季角结膜炎 亚洲 专家共识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脂肪酸结合蛋白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6
作者 张震英 田春雨 +2 位作者 赵乐 闫小艺 郑继香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分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2型糖尿病(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唐山市眼科医院收治的T2DM病人145例,其中单纯T2DM病人84... 目的分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在2型糖尿病(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唐山市眼科医院收治的T2DM病人145例,其中单纯T2DM病人84例168眼(T2DM组),伴干眼症病人61例122眼(T2DM伴干眼症组),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50例100眼作为对照组。T2DM伴干眼症病人又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17例)、重度组(15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和泪液中SFRP-5、FABP4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或Spearman法;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病人干眼症发生的因素。结果T2DM伴干眼症组、T2DM组血清和泪液SFRP-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6.09±8.37、135.72±9.26比158.34±9.45,28.85±5.13、58.27±6.14比45.18±5.92),T2DM伴干眼症组低于T2DM组(P<0.05);T2DM伴干眼症组、T2DM组血清和泪液FABP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0.63±6.59、58.27±6.14比45.18±5.92,15.91±3.76、10.28±3.58比7.72±3.29),T2DM伴干眼症组高于T2DM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血清和泪液SFRP-5水平(68.29±7.15、95.54±8.34比131.82±9.02,12.83±4.62、24.72±5.49比39.56±5.18)、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低于轻度组,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血清和泪液FABP4水平(84.56±6.83、73.18±6.94比61.93±6.27,25.64±4.19、17.15±3.86比10.16±3.47)及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积分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与泪液SFRP-5水平呈正相关,血清与泪液FABP4水平也呈正相关(P<0.05)。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SFRP-5水平与OSDI积分均呈负相关,与BUT、SIT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和泪液FABP4水平与OSDI积分均呈正相关,与BUT、SIT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和泪液SFRP-5水平是影响T2DM病人干眼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而血清和泪液FABP4水平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FRP-5在T2DM伴干眼症病人血清和泪液中均低表达,FABP4均高表达,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并发症 干眼病 血清 眼泪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脂肪酸结合蛋白4 病情严重程度
下载PDF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3例分析
7
作者 黄丹 刘琛 邓燕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66-69,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特异性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为儿童,均突然起病,表现为明显的眼球运动障碍,诊断为麻痹性斜视,发病原因及全身伴随症状各异。其中,间叶来源恶性肿瘤... 目的探讨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特异性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为儿童,均突然起病,表现为明显的眼球运动障碍,诊断为麻痹性斜视,发病原因及全身伴随症状各异。其中,间叶来源恶性肿瘤患儿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右眼眼位正位,轻度外转受限,无复视;中耳炎患儿抗感染治疗17 d后,右眼正位,外转无明显受限,无复视;重症肌无力患儿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双眼睑基本无下垂,左眼下转稍受限,外转正常。结论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病因复杂且病情多变,可伴有全身或神经系统异常。某些疾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常首诊为麻痹性斜视,明确病因有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性斜视 后天性 恶性肿瘤 中耳炎 重症肌无力 儿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眼附属器淋巴瘤临床病理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齐智依 王兴华 +3 位作者 苏子璇 杜雅丽 叶青 姜发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疾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精确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和细胞遗传...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疾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精确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和细胞遗传学。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该肿瘤的临床预后呈现出高复发特征。该文主要综述眼附属器淋巴瘤高复发率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 淋巴瘤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分子遗传
下载PDF
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中隔偏曲的情况观察
9
作者 莫亚 艾贤琳 +2 位作者 姚月姣 何雨香 章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基于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观察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中隔偏曲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1年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18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泪道CT造影检查,观察鼻中隔偏曲情况... 目的基于泪道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造影观察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鼻中隔偏曲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1年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慢性泪囊炎患者18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泪道CT造影检查,观察鼻中隔偏曲情况,并测量泪囊顶部与底部到鼻中隔的垂直距离。结果(1)鼻中隔偏曲情况:有140例(77.35%)患者存在鼻中隔偏曲,其中鼻中隔偏向患侧的有113例(80.71%),鼻中隔偏向健侧的有27例(19.29%)。(2)泪囊顶部与底部到鼻中隔的垂直距离分析:患侧泪囊顶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低于健侧泪囊顶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3,P=0.000);患侧泪囊底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低于健侧泪囊底部到鼻中隔的平均垂直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8,P=0.000)。结论本研究发现单眼慢性泪囊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多伴有鼻中隔偏曲,且患侧泪囊到鼻中隔的垂直距离小于健侧泪囊到鼻中隔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慢性泪囊炎 鼻中隔偏曲 泪道CT造影
下载PDF
睑板腺疏通对白内障患者术后干眼症状和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蔡佳馨 刘美芳 +1 位作者 谢晶 刘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3,共6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前睑板腺疏通治疗对术后手术相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干眼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6-12月在我科行白内障手术的11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睑板腺疏通治疗组(n=56)和对照...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前睑板腺疏通治疗对术后手术相关性睑板腺功能障碍及干眼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6-12月在我科行白内障手术的11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睑板腺疏通治疗组(n=56)和对照组(n=54),睑板腺疏通治疗组在白内障手术前1周接受睑板腺疏通治疗1次,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睑板腺疏通治疗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比较两组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睑板腺功能(油脂厚度LLT、睑板腺开口数量MYGLS、睑板腺分泌物评分MGYSS)、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TBUT)。结果 对照组在白内障手术后1个月表现出MGYLS显著下降(P<0.05),MGYSS显著升高(P<0.01),LLT显著降低(P<0.01),TBUT降低,干眼症状显著增加,其中OSDI评分显著升高(P<0.05)。相反,睑板腺疏通组MGYLS显著提高(P<0.01),MGYSS显著降低(P<0.01),LLT升高,TBUT增加,OSDI评分主观结果得到改善。结论 白内障手术前进行睑板腺疏通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可缓解手术引起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和干眼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症 白内障手术 睑板腺疏通治疗
原文传递
吡嘧司特钾联合普拉洛芬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温晓鸥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目的 探讨吡嘧司特钾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A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就诊的186例A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3例。两组均使用吡嘧司特钾滴眼液,1~2滴/次,bid,观察... 目的 探讨吡嘧司特钾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A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就诊的186例A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3例。两组均使用吡嘧司特钾滴眼液,1~2滴/次,bid,观察组患者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1~2滴/次,qid,两组患者使用药物时间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泪膜稳定性及角膜上皮损伤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54%高于对照组80.6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分数分别为0.19±0.66和0.70±0.69。体征积分分别为0.09±0.51和0.42±0.40。泪膜稳定性分别为10.81±2.58和9.39±1.87。角膜上皮损伤情况分别为0.98±0.46和2.05±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仅使用吡嘧司特钾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联合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可以协同增强药物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和体征,能有效修复角膜损伤,稳定泪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吡嘧司特钾 普拉洛芬 滴眼液
下载PDF
视觉功能训练结合综合疗法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王亚娥 廖鹏慧 翁春瑜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 观察视觉功能训练结合综合疗法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将12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疗法,研究组应用视觉功能训练和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双眼... 目的 观察视觉功能训练结合综合疗法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将12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疗法,研究组应用视觉功能训练和综合疗法。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双眼融合功能、立体视、双眼调节滞后量(Lag)、调节幅度(AA)、调节灵敏度(AF)和正/负相对调节(PRA/NRA),统计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治疗6个月后,两组双眼融合功能异常率、立体视异常率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F=18.735)和时间(F=47.159,)对双眼Lag均有影响(P<0.05),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F=0.795,P=0.454)。组别和时间对AA、AF、PRA/NRA均有影响(P<0.05),且两者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0,P<0.001)。结论 视觉功能训练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有助于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视功能和调节功能,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儿童 视觉功能训练 综合疗法 视功能
下载PDF
眼眶间叶性软骨肉瘤误诊为神经鞘瘤1例
13
作者 陈虹霖 鲍奕清 张积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68-270,295,共4页
骨外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 sarcoma,MCS)是一种罕见软骨前体细胞来源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有侵袭性,分化不明[1],约占所有软骨肉瘤总数的1%。大多数发生在四肢近端的深部软组织中[2]。眼眶是继脑膜和下肢之后最常见的骨骼外... 骨外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 sarcoma,MCS)是一种罕见软骨前体细胞来源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有侵袭性,分化不明[1],约占所有软骨肉瘤总数的1%。大多数发生在四肢近端的深部软组织中[2]。眼眶是继脑膜和下肢之后最常见的骨骼外部位,眼眶MCS病例由STACCHIOTTI S[3]于1971年首次报道,国内外病例少见。影像学通常表现为侵袭性溶骨性病变伴软骨钙化[4],组织学为有软骨分化病灶的小圆形间充质细胞的二态性表现[5]。现报道初诊误诊为神经鞘瘤的眼眶MCS患者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骨外间叶性软骨肉瘤 病理诊断 影像学诊断
下载PDF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
14
作者 邵毅 马建民 +56 位作者 黄晓明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裴重刚 谭钢 吴桐 黄锦海 杨新吉 刘小伟 李光宇 周莉 李世迎 迟玮 张铭志 胡亮 陶文思 杨卫华 许言午 杨文利 谭佳 王耀华 施策 李凯军 张慧 蔡建奇 计丹 马健 接英 石文卿 彭娟 李程 刘光辉 邹文进 邓志宏 刘昳 温鑫 田磊 刘华 易湘龙 文丹 杨瑞波 董诺 李中文 吴恺 林志荣 王沙 胡建斌 康刚劲 廖萱 宋秀胜 张青 黎颖莉 葛倩敏 戴西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MRI等成为眼眶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最主要手段。规范眼眶病常用检查设备的操作及总结眼眶病变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眼眶病诊疗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减少眼眶病的误诊和漏诊,对眼眶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总结了眼眶病的常用检查设备原理、操作流程及影像特征,为规范眼眶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疗眼眶病诊断效能提供参考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病 超声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规范操作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全氟溴辛烷脂质体纳米药物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治疗安全性及效果评价
15
作者 李涛 廖灵珊 +14 位作者 朱胜兰 唐娟 吴小利 方其林 李盈 李彪 田琴 万俊梅 阳毅 谭越月 李佳倩 杜鹃 周燕 张丹 刘兴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制备一种以脂质体为载体,以液态的全氟溴辛烷(PFOB)为内核,丝裂霉素C(MMC)搭载于脂质体壳的纳米药物PFOB@Lip-MMC,研究其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PFOB@Lip-MMC,并检测其物理、... 目的制备一种以脂质体为载体,以液态的全氟溴辛烷(PFOB)为内核,丝裂霉素C(MMC)搭载于脂质体壳的纳米药物PFOB@Lip-MMC,研究其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PFOB@Lip-MMC,并检测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CCK-8、Cam-PI细胞活/死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PFOB@Lip-MMC对HPF活性的影响。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采用DiI荧光标记的PFOB@Lip-MMC观察纳米药物对于HPF的药物渗透性。建立HPF炎症细胞模型后,按照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加入无菌PBS溶液)、PFOB@Lip组(加入PFOB@Lip)、MMC组(加入MMC)、PFOB@Lip-MMC组(加入PFOB@Lip-MMC)、正常组(加入新鲜培养基),共孵育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炎症细胞的凋亡率以及从PCR角度分析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β、前裂腺素E_(2)(PGE_(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PFOB@Lip-MMC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103.45±2.17)nm和(27.34±1.03)mV,其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72.85±3.28)%和(34.27±2.04)%。体外24 h眼表环境下载药纳米微球缓释MMC可达(78.34±2.92)%。PFOB@Lip-MMC的生物安全性较MMC明显提高。DiI荧光标记的PFOB@Lip-MMC与炎症化HPF共同孵育2 h后,DiI荧光标记弥漫性分布于炎症化HPF中。PFOB@Lip-MMC组炎症化HPF细胞凋亡率[(77.23±4.93)%]明显高于MMC组[(51.62±3.28)%];PCR检查结果显示,其余各组IL-1β、PGE 2、TNF-α及VEGF基因基因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和PFOB@Lip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PFOB@Lip-MMC组降低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抗HPF增殖的纳米药物PFOB@Lip-MMC,且细胞毒性较原药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效果,为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脂质体 纳米医学 抗炎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
16
作者 王家凤 万茜茜 +2 位作者 赵云徽 鲍宁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研究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对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方法:收集2018-01/2022-12于我院确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15例715眼作为弱视组,另选取矫正视力正常儿童745例74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最佳矫正... 目的:研究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对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方法:收集2018-01/2022-12于我院确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15例715眼作为弱视组,另选取矫正视力正常儿童745例74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一阶光栅锐度和(或)二阶纹理敏感度,并分析不同程度弱视患者对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结果:弱视组与正常对照组一阶光栅锐度(11.58±6.10 vs 20.27±3.47,P<0.001)、二阶纹理敏感度(0.33±0.16 vs 0.12±0.04,P<0.001)均有明显差异,且轻中度弱视患者与重度弱视患者一阶光栅锐度(12.10±6.23 vs 8.13±3.70,P<0.001)和二阶纹理敏感度(0.32±0.16 vs 0.37±0.17,P<0.05)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大脑皮层一阶视觉通路和二阶视觉通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重度弱视患者较轻中度弱视患者损伤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视觉发育敏感期 一阶光栅锐度 二阶纹理敏感度 视觉通路
下载PDF
改良Van Herick前房角宽度评估法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张鹏 王立芳 +3 位作者 王延铮 韩坤岭 任朝阳 王延岭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在Van Herick法基础上更方便准确评估前房角宽度的方法。方法:纳入2021-01/12于我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8例69眼,参考Van Herick法分为房角宽度≥1/2颞侧角膜厚度(CT)组(37例44眼)和<1/2CT组(21例25眼),应用超声生... 目的:探讨在Van Herick法基础上更方便准确评估前房角宽度的方法。方法:纳入2021-01/12于我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8例69眼,参考Van Herick法分为房角宽度≥1/2颞侧角膜厚度(CT)组(37例44眼)和<1/2CT组(21例25眼),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和周边房角度数。结果:房角宽度≥1/2CT组和<1/2CT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有明显差异(2.64±0.27 mm vs 2.23±0.29 mm,P<0.01),且两组间上方、颞侧、下方和鼻侧象限房角度数均有明显差异(P<0.01)。房角宽度≥1/2CT组患者上方与下方象限房角度数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象限房角度数均有差异(P<0.05);房角宽度<1/2CT组患者上方与鼻、颞侧象限,下方与颞侧象限房角度数均有差异(P<0.05)。结论:裂隙灯下采用Van Herick法评估颞侧房角宽度,同时评估下方象限房角宽度,可以更简单、快速、准确地评估前房角的整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裂隙灯 房角 前房 白内障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对泪腺IgG4相关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18
作者 李靖 云雨婷 +3 位作者 王紫仪 付琳 马建民 杨本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泪腺IgG4相关性病变(IgG4-RLD)、淋巴瘤、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搜集2010年9月至2021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IgG4-RLD、淋巴瘤及炎性假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泪腺IgG4-RLD组、淋巴瘤组...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泪腺IgG4相关性病变(IgG4-RLD)、淋巴瘤、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搜集2010年9月至2021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IgG4-RLD、淋巴瘤及炎性假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泪腺IgG4-RLD组、淋巴瘤组、炎性假瘤组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对IgG4-RLD的诊断效能。结果:泪腺淋巴瘤的V_(e)值(0.43±0.21)低于泪腺IgG4-RLD(0.68±0.20)和炎性假瘤(0.74±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泪腺IgG4-RLD与炎性假瘤的V_(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泪腺IgG4-RLD、炎性假瘤、淋巴瘤的K^(trans)、K_(e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trans)、K_(ep)、V_(e)及三参数联合诊断泪腺IgG4-RLD的效能(AUC)分别为0.545、0.540、0.545、0.6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V_(e)有助于泪腺IgG4-RLD、淋巴瘤、炎性假瘤的鉴别;DCE-MRI定量参数对于泪腺IgG4-RLD的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泪腺 IgG4相关性病变 淋巴瘤 炎性假瘤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干眼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19
作者 孙雷 杨高原 +1 位作者 王涛 邹吉林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89-294,共6页
目的:评估教师群体干眼(DED)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机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横断面研究。将山东省临沂市市区3所中小学校教师183人纳入研究。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对DED症状进行量化。采用精简版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DAS... 目的:评估教师群体干眼(DED)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探讨其机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横断面研究。将山东省临沂市市区3所中小学校教师183人纳入研究。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对DED症状进行量化。采用精简版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DASS-21)评估心理状态。采用定量变量独立样本t检验和分类变量的χ^(2)检验来评估潜在影响因素与DED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DED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OSDI评分与抑郁、焦虑、压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共183名教师,其中男44人(24.0%),女139人(76.0%),年龄22-57(平均34.2±8.6)岁。DED的患病率为60.0%(109/183,95%CI 52.4%-66.7%)。抑郁患病率为26.2%(48/183,95%CI 19.8%-32.7%);焦虑患病率为39.3%(72/183,95%CI 32.2%-46.5%);压力患病率为23.0%(42/183,95%CI 16.8%-29.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工作年限增加、视频终端(VDT)应用时间增加、书面工作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少、较少的饮酒以及较高的抑郁、焦虑、压力评分均为DED的影响因素(均P<0.05)。心理指标采用抑郁评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VDT应用时间、书面工作时间、睡眠时间、饮酒量及抑郁评分是DED的影响因素(均P<0.05);心理指标采用焦虑评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VDT应用时间、书面工作时间、睡眠时间、饮酒量及焦虑评分是DED的影响因素(均P<0.05);心理指标采用压力评分,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VDT应用时间、书面工作时间及压力评分是DED的影响因素(均P<0.05)。DED组中,OSDI评分与抑郁、焦虑及压力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所有参与者组中,OSDI分数与抑郁、焦虑及压力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重度DED组中,OSDI分数与抑郁、焦虑及压力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DED在教师群体中发病率较高。饮酒、睡眠减少、较长工作年限、较长的VDT使用时间以及较长的书面工作时间是DED的影响因素。重度DED组中,DED与抑郁、焦虑和压力高度相关。要重视教师的DED及与之相关的身心健康问题,积极预防,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抑郁 焦虑 教师 心理 身心健康
下载PDF
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分析
20
作者 李佳芹 毕爱玲 毕宏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6-11,共6页
目的筛选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方法选取出生13 d尚未睁眼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进行右侧眼睑缝合建立单眼形觉剥夺弱视模型。出生60 d,麻醉处... 目的筛选视觉发育关键期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其功能。方法选取出生13 d尚未睁眼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进行右侧眼睑缝合建立单眼形觉剥夺弱视模型。出生60 d,麻醉处死大鼠,取其脑组织。用基因芯片实验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左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共163个,右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数共38个,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6个。GO富集分析显示,左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大于2的涉及22个条目,右侧视皮层差异表达基因富集程度大于2的涉及19个条目。KEGG富集分析显示,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功能集中于胚胎背腹轴线形成、光信号传导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神经递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其中MAPK1、鸟氨酸结合蛋白Gα2(GNAT2)基因异常表达可能与视功能异常改变有关,MAPK1基因主要功能集中在胚胎背腹轴线形成、MAPK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神经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GNAT2基因主要功能为光信号传导通路。结论视觉发育关键期进行单眼形觉剥夺可造成大鼠大脑视皮层基因异常表达,并引起其调控的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改变,造成视觉信号传导功能异常;MAPK1、GNAT2基因异常表达可能是弱视发病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形觉剥夺 视觉发育关键期 基因芯片技术 MAPK1基因 GNAT2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