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6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递送血管活性肠肽对弱视大鼠视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谢娟 罗月含 +3 位作者 魏凌君 陶杰 王英 邹云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51-58,共8页
目的探索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弱视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周龄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2只。采用前爪触地实验测定大鼠视敏度,图形... 目的探索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视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弱视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周龄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2只。采用前爪触地实验测定大鼠视敏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测定客观视觉功能;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视皮层BDNF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VIP在视皮层中的表达水平和GFAP表达部位,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视皮层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视敏度和客观视觉功能均提高(P<0.05),BDNF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GFAP阳性细胞在正常组与弱视组中主要表达在视皮层Ⅰ层和Ⅵ层,且弱视组大鼠视皮层GFAP荧光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视皮层VIP和GFAP的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VIP对弱视大鼠有治疗作用,可能与活化视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释放BDNF有关。这为弱视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形觉剥夺 血管活性肠肽 星形胶质细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对远视性儿童弱视几个新认识
2
作者 王洪峰 王恩荣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3期135-138,F0003,共5页
我们22年来,对儿童弱视临床治疗的实践,和公开发表的14篇论文对儿童弱视未知领域探讨进行总结,有如下几个新认识:1.提出远视性儿童弱视愈后脱镜指标和进一步补充与修正;2.儿童弱视愈后复发概念与分期;3.儿童弱视痊愈或脱镜后近视化;4.... 我们22年来,对儿童弱视临床治疗的实践,和公开发表的14篇论文对儿童弱视未知领域探讨进行总结,有如下几个新认识:1.提出远视性儿童弱视愈后脱镜指标和进一步补充与修正;2.儿童弱视愈后复发概念与分期;3.儿童弱视痊愈或脱镜后近视化;4.治疗年龄限制;5.结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性儿童弱视 脱镜指标 复发概念 复发分期 近视化 治疗年龄限制 结束治疗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
3
作者 王家凤 万茜茜 +2 位作者 赵云徽 鲍宁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研究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对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方法:收集2018-01/2022-12于我院确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15例715眼作为弱视组,另选取矫正视力正常儿童745例74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最佳矫正... 目的:研究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对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方法:收集2018-01/2022-12于我院确诊的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715例715眼作为弱视组,另选取矫正视力正常儿童745例74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CVA)、一阶光栅锐度和(或)二阶纹理敏感度,并分析不同程度弱视患者对一阶光栅锐度和二阶纹理敏感度的感知能力。结果:弱视组与正常对照组一阶光栅锐度(11.58±6.10 vs 20.27±3.47,P<0.001)、二阶纹理敏感度(0.33±0.16 vs 0.12±0.04,P<0.001)均有明显差异,且轻中度弱视患者与重度弱视患者一阶光栅锐度(12.10±6.23 vs 8.13±3.70,P<0.001)和二阶纹理敏感度(0.32±0.16 vs 0.37±0.17,P<0.05)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大脑皮层一阶视觉通路和二阶视觉通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重度弱视患者较轻中度弱视患者损伤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视觉发育敏感期 一阶光栅锐度 二阶纹理敏感度 视觉通路
下载PDF
ICL植入术治疗儿童高度近视及弱视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杜雪瑜(综述) 严宏 张坚(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6-870,共5页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为儿童高度近视、屈光参差及弱视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接受配戴框架眼镜及角膜接触镜、不适合行角膜屈光手术儿童的屈光矫正。该手术可提高儿童未矫正视力,增加对比敏感度,促进心理健康...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为儿童高度近视、屈光参差及弱视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接受配戴框架眼镜及角膜接触镜、不适合行角膜屈光手术儿童的屈光矫正。该手术可提高儿童未矫正视力,增加对比敏感度,促进心理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植入ICL后对弱视的治疗效果持续显著,且术后屈光状态高度稳定,其稳定性优于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ICL的规格和屈光度的选择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术前需对拱高进行精准预测并综合考虑儿童眼发育,以预估屈光度数。围手术期的麻醉、切口方式、用药类型、剂量及持续时间与成人不同。儿童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瞳孔阻滞、眼压升高、角膜内皮细胞丢失、伤口渗漏及ICL创伤性脱位。ICL植入术为儿童屈光发育敏感期的阶段性治疗,待双眼屈光发育稳定后可通过其他方式矫正屈光不正。本文就ICL植入术治疗儿童高度近视及弱视的优势、ICL选择、术后并发症及尚存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人工晶状体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有效性 并发症
下载PDF
学龄期儿童远视性弱视脉络膜及视网膜厚度的研究
5
作者 郭建静 李欣仪 +1 位作者 朱润芝 李蓉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弱视儿童的脉络膜厚度及视网膜厚度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学龄期远视性弱视儿童共48例(96只眼),根据弱视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4只眼)、中度(34只眼)、重... 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弱视儿童的脉络膜厚度及视网膜厚度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就诊的学龄期远视性弱视儿童共48例(96只眼),根据弱视严重程度分为轻度(34只眼)、中度(34只眼)、重度(28只眼)三个亚组;选取同期视力正常儿童17例(34只眼)为正视组。利用相干光层析成像增强技术(EDI‐OCT)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距中心凹1.0 mm、3.0 mm鼻侧(N1、N3)和颞侧(T1、T3)脉络膜厚度(CT)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检测,记录年龄、性别、视力、眼轴长度(AL)、等效球镜(SE),分析脉络膜厚度与视网膜厚度、眼轴、等效球镜、年龄的相关性以及视网膜厚度与眼轴、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各组五个位置CT随着弱视程度加重而增厚,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远视性弱视组与正视组比较在各位置中CT均增厚、与轻度弱视组相比仅SFCT及N3处CT增厚;重度远视性弱视组CT与其余三组相比在各位置中均明显更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远视性弱视组中SFCT较其余四个部位更厚;T1、T3分别厚于N1、N3;T1、N1分别厚于T3、N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中FRT有随着弱视程度的加重而变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性弱视组中SFCT与AL负相关、与FRT、SE均呈正相关(均P<0.05);FRT与AL负相关(P<0.05);SFCT、FRT与年龄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远视性弱视儿童中弱视眼可影响黄斑区的脉络膜组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性弱视 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相干光层析成像术
下载PDF
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
6
作者 王亚明 赵雯 唐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184例,其中弱视眼184只、对侧眼184只。其中男94例,女90例;年龄4~12(... 目的探讨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184例,其中弱视眼184只、对侧眼184只。其中男94例,女90例;年龄4~12(8.10±1.72)岁。测量弱视眼和对侧眼BCVA、黄斑光敏感度及固视稳定性参数,以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厚度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弱视眼和对侧眼黄斑区光敏感度和固视稳定性参数,以及治疗前后BCVA、黄斑10°范围内平均光敏感度和固视点落在直径2°内的百分比;t检验分析弱视眼和对侧眼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厚度;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弱视眼BCVA高于对侧眼[0.5(0.4,0.6)LogMAR比0.1(0,0.2)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54,P<0.05);弱视眼黄斑10°范围内平均光敏感度、固视点落在直径2°内的百分比分别为25.40(23.10,28.00)dB、49.98(42.30,61.10)%,低于对侧眼[28.40(26.10,29.60)dB、70.40(58.29,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63、-3.182,均P<0.05);弱视眼黄斑区光敏感度和固视稳定性参数、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黄斑区厚度均与BCVA无相关性(均P>0.05);下方黄斑区厚度与下方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r=0.443,P<0.05),鼻侧黄斑区厚度与鼻侧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r=0.401,P<0.05)。弱视眼治疗后BCVA、黄斑10°范围内平均光敏感度、固视点落在直径2°内的百分比分别为0.3(0.1,0.5)LogMAR、27.65(25.51,28.93)dB和62.50(51.54,70.02)%,均优于治疗前[0.5(0.4,0.6)LogMAR、25.40(23.10,28.00)dB、49.98(42.30,6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32、-3.332、-2.993,均P<0.05)。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黄斑光敏感度及2°范围内的固视稳定性有所降低,黄斑区厚度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存在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黄斑 光敏感度 固视稳定性 最佳矫正视力 儿童
下载PDF
影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佳卫 姬国良 《大医生》 2024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AMA)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青岛海康医院收治的168例AMA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根据患儿治疗效果分... 目的 分析影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AMA)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青岛海康医院收治的168例AMA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行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根据患儿治疗效果分为有效(即显效和有效)组(144例)和无效组(24例)。分析影响AMA患儿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AMA患儿经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治疗后,显效102例,有效42例,无效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144/168)。两组患儿性别、病程、户外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效组患儿年龄<6岁、轻中度弱视、远视、治疗依从性良好、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近距离用眼时间<1 h/d占比均高于无效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岁、重度弱视、近视、父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是影响AMA患儿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6岁、重度弱视、近视、父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是影响AMA患儿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针对性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效果
8
作者 张强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遮盖法常规...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遮盖法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力、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治疗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周,两组视力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疗效显著,可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视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 综合疗法 视力
下载PDF
经颅磁电刺激治疗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rs-fMRI机制研究
9
作者 叶钰娟 孙娅玲 +3 位作者 舒乐 贾静 马翠 严兴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8-614,共7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经颅磁电刺激(TMS)干预对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关键脑区异常功能状态及损害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例单(左)眼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探讨经颅磁电刺激(TMS)干预对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关键脑区异常功能状态及损害特征的调控作用。方法纳入20例单(左)眼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行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和TMS结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进行TMS治疗),每组1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以评价疗效。同时,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1次rs-fMRI检查,采用局部一致性(ReHo)、低频振幅(ALFF)、比率低频振幅(fALFF)3种算法对获取的rs-fMRI图像进行脑区功能状态及响应特征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治疗前矫正视力(均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TMS结合组裸眼视力改善程度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TMS结合组治疗前后ReHo、fALFF值均无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手术组治疗后同侧额叶ALFF值升高,TMS结合组治疗后同侧小脑ALFF值降低;与手术组相比,TMS结合组治疗后同侧额叶、额上回ReHo值降低,对侧颞叶、颞上回ALFF值降低,对侧枕叶、楔叶fALFF升高(均P<0.05)。结论手术组和TMS结合组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脑区自发活动改善效果显著。ICL植入术可能通过激活同侧额叶发挥作用;ICL植入术结合TMS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小脑功能,提高对侧枕叶、楔叶的兴奋性,调节枕叶相邻皮质及其他视觉相关皮质(同侧额叶及对侧颞叶)的神经元功能活动,纠正患者两眼间的兴奋性差异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 经颅磁电刺激 人工晶体植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机制
下载PDF
Add-on perceptual learning on refractive amblyopia in children
10
作者 Heng-Chiao Huang Wan-Hua Cho +3 位作者 Po-Chiung Fang Pei-Wen Lin Yi-Hao Chen Hsiu-Mei 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10期1850-1856,共7页
AIM:To evaluate the visual outcomes of standard amblyopic treatment add-on training via perceptual learning in refractive amblyopic children an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for treatment failure.METHODS:Retrospective... AIM:To evaluate the visual outcomes of standard amblyopic treatment add-on training via perceptual learning in refractive amblyopic children an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for treatment failure.METHODS:Retrospective charts were reviewed in children with refractive amblyopia who received standard treatment and add-on Cambridge Visual Stimulator(CAM)training.The add-on CAM group that was enrolled had worn full-corrected glasses for at least 2mo before training.A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the standard treatment.Treatment success was defined as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20/25.The age,sex,initial BCVA,refractive errors,sessions and duration of training,and final BCVA were recorded.RESULTS:A total of 209 children(129 children in add-on CAM group and 80 children in control group)were enrolled.Seventy-six percent of unilateral and 87%of bilateral amblyopic children achieved treatment success.In children with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moderate amblyopia,the duration to reach BCVA≥20/25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add-on CAM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Poor initial BCVA(P<0.001)and high astigmatism(P=0.007)were risk factors for treatment failure after add-on CAM training.Age,sex,and types of refractive error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success.CONCLUSION:Add-on CAM training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visual improvement and can shorten the treatment course when the effect of standard treatment is limited in amblyopic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LYOPIA amblyopic children add-on Cambridge Visual Stimulator training ASTIGMATISM
原文传递
6-48月龄婴幼儿Spot屈光度异常结果分析
11
作者 张永强 艾咏归 +2 位作者 刘晓慧 杨孝颖 何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分析6-48月龄婴幼儿Spot屈光异常情况,为婴幼儿屈光不正矫正及弱视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6-48月龄婴幼儿使用Spot双目视力筛查仪进行自然状况下验光,根据Spot屈光筛查仪4岁以下儿童转诊标准,收集屈光异常婴幼儿临床资料;使用... 目的:分析6-48月龄婴幼儿Spot屈光异常情况,为婴幼儿屈光不正矫正及弱视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6-48月龄婴幼儿使用Spot双目视力筛查仪进行自然状况下验光,根据Spot屈光筛查仪4岁以下儿童转诊标准,收集屈光异常婴幼儿临床资料;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视网膜检影验光,并对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转诊标准共收集Spot屈光度异常婴幼儿168例336眼。其中远视及散光异常占比高,分别为38.4%和28.6%,而近视占比低(12.2%)。168例Spot屈光度异常婴幼儿中,屈光参差(≥1.00 D)共90例,其中散光性屈光参差41例(45.6%)、远视性屈光参差33例(36.7%),近视性屈光参差16例(17.8%)占比最少。共109例Spot屈光度异常婴幼儿完成睫状肌麻痹剂视网膜检影验光。对其Spot屈光度与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结果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散光度差异为0.34±0.64 D(P<0.001),远视度差异为-2.10±1.27 D(P<0.001),近视度差异为-0.43±0.91 D(P=0.023);虽然二者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但二者散光度、远视度及近视度均呈正相关(r=0.694、0.762、0.909)。结论:6-48月龄婴幼儿Spot屈光异常主要以散光、远视异常和屈光参差为主,近视异常较少;对Spot筛查异常者应进一步睫状肌麻痹剂视网膜检影验光,给予配镜矫正,有效防止婴幼儿屈光性弱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视力筛查 婴幼儿 屈光
下载PDF
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自律空间频率刺激疗法联合左旋多巴对儿童屈光性弱视近立体视和视网膜黄斑厚度的影响
12
作者 陈锐 王春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990-994,共5页
目的探讨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自律空间频率刺激疗法(PVEP-CD)联合左旋多巴对儿童屈光性弱视近立体视改善情况和视网膜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宁海县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屈光性弱视儿童124例,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自律空间频率刺激疗法(PVEP-CD)联合左旋多巴对儿童屈光性弱视近立体视改善情况和视网膜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于宁海县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屈光性弱视儿童124例,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2例)。2组弱视儿童均接受PVEP-CD综合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将2组患儿性别、年龄、近立体视锐度等级、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进行对比,对比2组患儿近立体视改善情况,不同年龄、弱视程度患儿近立体视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半年后黄斑中心凹各层厚度。结果治疗半年后,2组患儿近立体视均好转,其中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53/62),比对照组患儿的52%(32/62)高(χ^(2)=16.496,P<0.01);且研究组患儿近立体视锐度提高等级为(2.2±1.1),比对照组的(1.5±0.6)高(t=4.704,P<0.05)。<6周岁、≥6周岁患儿近立体视锐度改善有效率、近立体视锐度提高等级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弱视患儿中,研究组患儿近立体视锐度改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近立体视锐度提高等级比对照组高;治疗半年后2组患儿中心凹厚度均比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而副中心凹内层厚度、副中心凹外层厚度则比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PVEP-CD综合疗法联合左旋多巴应用于儿童屈光性弱视的治疗中,有效提高近立体视锐度等级,改善视网膜黄斑厚度,促进患儿视觉功能快速恢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视觉 自律空间频率 儿童 弱视 屈光性 视网膜 黄斑
下载PDF
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
13
作者 岳素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这些患儿在曹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实施常规眼部训练的患儿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的效果。方法选择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这些患儿在曹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时间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实施常规眼部训练的患儿为对照组,实施屈光矫正的患儿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视力情况、临床效果以及治疗相关指标等。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视力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调节灵敏度较高,屈光度、调节幅度以及调节滞后量较低(均P<0.05)。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选择屈光矫正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儿的视力情况得到缓解,改善患儿的灵敏度,提升患儿调节幅度,患儿的屈光度和滞后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性弱视 眼部训练 屈光矫正 视力
下载PDF
阿托品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小儿弱视的Meta分析
14
作者 郭洲岐 阿力木拉提·买合木提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8期794-80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品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关于对比阿托品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小儿弱视的随机... 目的系统评价阿托品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关于对比阿托品压抑疗法与遮盖法治疗小儿弱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对文献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数据录取,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Cochrane手册评价文献偏倚风险,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总样本量1,344例(1,654只眼),其中治疗组671例(826只眼),对照组673例(828只眼)。治疗组在总有效率[OR=3.070,95%CI(2.210,4.250),Z=6.710,P=0.000]、最佳矫正视力[OR=0.180,95%CI(0.160,0.200),Z=19.020,P=0.000]、立体视功能重建有效率[OR=2.940,95%CI(1.810,4.770),Z=4.350,P=0.000]、治疗依从性[OR=7.750,95%CI(3.880,15.470),Z=5.810,P=0.000]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OR=0.370,95%CI(0.200,0.690),Z=3.120,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品压抑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疗效优于遮盖法,且患儿依从性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阿托品 遮盖法 小儿
下载PDF
针刺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15
作者 李杰 薛金山 +1 位作者 浏梦 王雁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双眼视功能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8月,随机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中医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分为对照...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双眼视功能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8月,随机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中医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7例,对照组给予配镜与定量遮盖,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遮盖时间,进行视功能训练,训练内容以镜片阅读排序、双面镜和聚散球训练为主,同时配合使用红绿卡片脱抑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四白、睛明、攒竹、风池、风府、天柱、瞳子髎、合谷、承光,头皮针视区。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变化。结果 (1)观察组治疗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调节幅度、PRA较之对照组均大幅上升,NRA较之对照组也明显上升(P<0.05);(3)两组治疗前均为异常立体视,治疗后试验组改善速度快幅度增大。从3个月起,试验组的异常立体视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情况均逐步好转。在3和6个月时,试验组好转(有效)率达100.00%,较对照组明显为高(P<0.05);(5)1年随访得知,观察组视力回退率为0.00%,对照组视力回退率33.33%(P=0.015)。结论针对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立体视及调节功能,针刺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视力 调节幅度 正负相对调节 立体视
下载PDF
双鼻侧遮盖法对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近期与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
16
作者 晋丽红 卢永军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双鼻侧遮盖法对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近期与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韩城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60例(12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 目的探讨双鼻侧遮盖法对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近期与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在韩城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60例(12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双鼻侧遮盖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交替遮盖法治疗,两组遮盖治疗观察3个月。记录两组患儿近期与远期立体视觉、总有效率、斜视度变化情况,同时随访1年内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斜视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中心凹立体视比例高于对照组,周边立体视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随访6个月与1年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鼻侧遮盖法在内斜视屈光参差患儿的应用能改善近期与远期立体视觉,促进降低斜视度,提高治疗效果,也可降低患儿斜视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鼻侧遮盖法 内斜视 屈光参差 立体视觉 复发 斜视度
下载PDF
多媒体视觉功能训练对小儿弱视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何楠 曹洵 王素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多媒体视觉功能训练对小儿弱视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就诊的弱视患儿(102例)设置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优势眼遮盖,研究组治疗... 目的分析多媒体视觉功能训练对小儿弱视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就诊的弱视患儿(102例)设置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优势眼遮盖,研究组治疗方法为多媒体视觉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屈光度、眼部调节功能指标、视觉诱发电位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矫正视力、屈光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提高,屈光度降低,研究组治疗后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调节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较治疗前上升,调节滞后量降低,研究组治疗后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调节滞后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诱发电位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潜伏期检查结果较治疗前降低,振幅升高,研究组治疗后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振幅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弱视康复采取多媒体视觉功能训练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眼部调节功能与视觉诱发电位均有明确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视觉功能训练 小儿弱视 眼部调节功能 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208例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向剑波 郭燕 +2 位作者 杨俊芳 漆争艳 何容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21-23,2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眼科收治的20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收集患儿年龄、性别、弱视程度、屈光性质以及不同治疗的视力恢复情况,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208例患...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眼科收治的20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收集患儿年龄、性别、弱视程度、屈光性质以及不同治疗的视力恢复情况,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208例患儿386只眼总有效率为89.64%(346/386).3~5岁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95%,高于6~8岁组的85.37% 和9~12岁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9.32%,与女性患儿的90.1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9%,显著高于混合散光患儿的89.13% 及近视患儿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05%,显著高于中度弱视患儿的90.22% 和重度弱视患儿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治疗的屈光不正性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57%,显著高于屈光矫正患儿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效果与年龄、屈光性质、弱视程度、治疗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尽早对症治疗进行矫正,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弱视 治疗结果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屈光异常弱视儿童RNFL和MRT的变化及预测疗效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巨朝娟 许寅聪 +2 位作者 李康宁 石笑楠 熊朝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96-1901,共6页
目的:探讨屈光异常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变化及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2-10我院收治的168例近视性屈光异常单眼弱视儿童作为观察组,其中118例轻中度弱视,50例重度弱视,另按照1∶1比例同... 目的:探讨屈光异常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变化及预测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20-01/2022-10我院收治的168例近视性屈光异常单眼弱视儿童作为观察组,其中118例轻中度弱视,50例重度弱视,另按照1∶1比例同期纳入168例视力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儿童RNFL、MRT变化,分析屈光异常弱视儿童病情程度与RNFL、MRT的相关性,另将观察组根据疗效分为有效亚组和无效亚组,比较有效亚组和无效亚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RNFL及MRT,采用Logistic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RNFL、MRT单一或联合预测疗效价值。结果:重度弱视RNFL、MRT大于轻中度弱视、对照组(均P<0.05);屈光异常弱视儿童病情程度与RNFL、MRT呈正相关(rs=0.745、0.724,均P<0.001);轻中度和重度弱视患者中,有效亚组和无效亚组初治年龄、注视形式、治疗依从性、治疗前、治疗1mo后RNFL、MRT及其差值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Logistic显示,初治年龄、注视性质、治疗依从性、治疗1mo后RNFL、治疗1mo后MRT是屈光异常弱视儿童疗效的影响因素(均P<0.05);治疗1mo后RNFL、MRT联合预测轻中重度屈光异常弱视儿童疗效的AUC明显优于单一预测。结论:屈光异常弱视患儿RNFL、MRT存在差异,且与患儿不同程度病情、疗效密切相关,治疗1mo后RNFL、MRT联合预测不同程度屈光异常弱视患儿疗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异常弱视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 临床疗效 病情程度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营养学在近视性弱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宏 樊泽民 +1 位作者 肖圣盈 王敏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86-890,共5页
近视性弱视是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主要类型之一,近年来的营养学研究发现,营养不良是导致近视性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的眼睛直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成,若在发育过程中缺乏必须的营养成分,可能导致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色盲、夜盲以... 近视性弱视是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主要类型之一,近年来的营养学研究发现,营养不良是导致近视性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的眼睛直到20岁左右才发育完成,若在发育过程中缺乏必须的营养成分,可能导致近视性弱视、远视性弱视、色盲、夜盲以至失明。因此,在青少年眼部发育时期,给予眼睛充足的必须营养成分,可有助于降低近视性弱视等眼部疾病发病率。本文总结了近视性弱视发生的病因,包括饮食习惯的改变、食品添加剂对视网膜代谢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各种所需营养成分参与近视性弱视病情进展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学 近视性弱视 防控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