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8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
1
作者 邵毅 马建民 +56 位作者 黄晓明 《眼眶病常用影像学检查设备操作指南(2024)》专家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肿瘤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 裴重刚 谭钢 吴桐 黄锦海 杨新吉 刘小伟 李光宇 周莉 李世迎 迟玮 张铭志 胡亮 陶文思 杨卫华 许言午 杨文利 谭佳 王耀华 施策 李凯军 张慧 蔡建奇 计丹 马健 接英 石文卿 彭娟 李程 刘光辉 邹文进 邓志宏 刘昳 温鑫 田磊 刘华 易湘龙 文丹 杨瑞波 董诺 李中文 吴恺 林志荣 王沙 胡建斌 康刚劲 廖萱 宋秀胜 张青 黎颖莉 葛倩敏 戴西件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 发生于眶隔后眶骨、眶内及眶周组织的疾病或全身疾病侵犯眼眶者均属于眼眶病。眼眶病涉及的疾病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由于其病变处在眼眶及眶内而非眼球内,常规眼科光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帮助有限,因此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如眼部B超、CT、MRI等成为眼眶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最主要手段。规范眼眶病常用检查设备的操作及总结眼眶病变影像学特征,可以提高眼眶病诊疗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减少眼眶病的误诊和漏诊,对眼眶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总结了眼眶病的常用检查设备原理、操作流程及影像特征,为规范眼眶病的常用检查方法、提高基层医疗眼眶病诊断效能提供参考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病 超声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规范操作
下载PDF
术前眼眶减压对甲状腺相关眼病中斜视患者矫正术疗效的影响
2
作者 史婧 《大医生》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导致斜视的患者矫正术前进行眼眶减压对实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TAO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矫正术前是否进行眼眶减压处...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导致斜视的患者矫正术前进行眼眶减压对实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TAO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矫正术前是否进行眼眶减压处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眼压与视力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矫正术中涉及水平直肌、垂直直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垂直肌后徙效应量、整体疗效、眼眶与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视残留、明显欠矫或过矫、二次手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矫正术前,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稍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行眼眶减压后,12例(26.67%)新发斜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O导致斜视的患者在矫正术前进行眼眶减压处理,有助于降低眼压水平,但可能导致原有斜视发生变化,引起矫正术涉及水平直肌、垂直直肌数量增加及新发斜视等问题,临床应重视眼眶减压术指征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斜视矫正术 眼眶减压术
下载PDF
伴肝损伤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靳玮 柴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伴肝功能损伤的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临床特征及肝损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1030例TA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肝功能是否正常分为TAO肝损伤患者(A组)(132例)及... 目的探讨伴肝功能损伤的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临床特征及肝损伤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1030例TA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肝功能是否正常分为TAO肝损伤患者(A组)(132例)及TAO肝功能正常患者(B组)(898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肝功能各项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眼部体征指标[眼突度、眼压、是否上睑退缩、NOSPECS分级、临床活动性评分(CAS)、双眼眼肌受累条数]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O患者发生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初诊未治疗的TAO患者出现肝损伤比例为12.82%。两组患者性别比及吸烟人数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患者年龄[(44.63±13.64)岁]大于B组[(40.25±14.0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8,P<0.05)。A组患者ALT、AST、γ-GT、ALP、TBil及DBil水平均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患者FT3、FT4、TPOAb及TRAb水平均高于B组,TSH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患者双眼眼肌受累条数及CAS评分≥3分的患者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4、TRAb水平越高,年龄越大,TSH水平越低,TAO患者发生肝损伤的风险越高。结论高水平的FT4与TRAb,以及低水平的TSH和高龄是TAO患者发生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因素和高水平甲状腺素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共同参与了TAO患者肝损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肝损伤 甲状腺功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眶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IgG4相关性眼病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刘小红 王亚娜 +1 位作者 焦秦 程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21,共7页
目的·探讨眶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IgG4相关性眼病(IgG4-related ophthalmic disease,IgG4-ROD)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2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接受复方倍他米松眶内注射治疗的IgG4-ROD患者。... 目的·探讨眶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IgG4相关性眼病(IgG4-related ophthalmic disease,IgG4-ROD)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2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眼科接受复方倍他米松眶内注射治疗的IgG4-ROD患者。纳入的患者符合201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制定的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分类标准,且均有泪腺受累。眶内给药方案为每周患侧眼眶注射0.5 mL复方倍他米松(含丙酸倍他米松5 mg/mL,倍他米松磷酸钠2 mg/mL),连续6周;然后每月注射1次,连续3个月。眶内注射于眼眶颞上方贴近骨壁处缓慢进针,当进入病变的泪腺及其周围眼眶浅层组织中时,开始缓慢注射药液。对于合并有眼外肌、视神经受累的患者,增加球旁注射。治疗前后,根据临床表现、血清IgG4水平、影像学表现等计算IgG4-RD反应指数(IgG4-RD responder index,IgG4-RD RI),根据IgG4-RD RI判定有无复发。如复发则进行维持治疗,维持治疗为每月注射1次,连续6个月,而后根据医师的判断,改为每2个月1次。结果·根据治疗前后的IgG4-RD RI,初始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病例1、2、3和4的缓解期分别为4、4、6和5个月,在缓解期后均有复发;虽然有复发,但是每月或每2个月1次的维持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病例1、3和4的随访时间分别为50、45和27个月,在维持治疗下均维持缓解状态。由于总的糖皮质激素用量较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也未发生严重的注射相关不良反应。病例2拒绝维持治疗,停药后泪腺恢复到原来的大小,但在47个月的随访中没有进一步加重。结论·眶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缓解IgG4-ROD的选择,但是患者需要重复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眼病 倍他米松 眶内注射 治疗反应
下载PDF
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3例临床病理分析
5
作者 任雷 刘晔 +1 位作者 王雯雯 李葵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目的探讨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subconjunctival herniated orbital fat prolapse)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20年1月—12月江阴市中医院确诊的3例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临床特征、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肿... 目的探讨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subconjunctival herniated orbital fat prolapse)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20年1月—12月江阴市中医院确诊的3例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临床特征、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肿物均位于眼眶结膜下,镜下主要表现为成熟脂肪组织中见花环样细胞及核空泡化的Lochkern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花环样细胞和Lochkern细胞S-100阳性,CD34和CD68阴性。结论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是一种较少报道的假恶性病变,显微镜下需要与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表型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合并TBL教学法在眼科美容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徐文芹 马瑞 +2 位作者 胡健 杨新吉 李月月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4期2486-2488,共3页
目的观察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合并团队教学法(TBL)应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减压微小手术切口制作级缝合教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规培生4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0人分为4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合并团队教学法(TBL)应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减压微小手术切口制作级缝合教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规培生4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0人分为4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合并TBL教学模式,对2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理论知识考核及模型操作考核,统计分数差异,总结该教学方式的作用。结果理论考核成绩方面,对照组成绩为(80.8±1.31)分,观察组为(86.55±1.23)分,观察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操作考试方面,对照组成绩为(73.15±1.55)分,观察组为(82.45±1.14)分,观察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团队合作能力、对教学方式满意度、对带教教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合并TBL教学模式对于眼科美容切口教学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帮助规培生更好地掌握眼科美容手术的技巧,并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减压手术 微小切口 TBL教学法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下载PDF
在校儿童近视防控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
7
作者 周远 王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01-0004,共4页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其患病率的增加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高度近视导致相关致盲性眼病的高发显著增加了视力损害的风险。由于近视的发病年龄越低进展越迅速,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越高,因此需要在儿童时期实施减缓其发...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其患病率的增加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高度近视导致相关致盲性眼病的高发显著增加了视力损害的风险。由于近视的发病年龄越低进展越迅速,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越高,因此需要在儿童时期实施减缓其发展的干预措施。为了有效地提高在校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水平,学校应明确学生近视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完善的防控方案,进一步提高预防学生近视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儿童 近视防控 策略
下载PDF
眼眶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栓塞治疗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王厚生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3期0056-0058,共3页
目的:探究利用硬化栓塞治疗眼眶血管畸形的疗效以及临床中的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21年01月40例眼眶血管畸形患者,其中有30例患者是静脉畸形,10例患者是动静脉畸形。在治疗静脉畸形时,采取经皮局部硬化... 目的:探究利用硬化栓塞治疗眼眶血管畸形的疗效以及临床中的安全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21年01月40例眼眶血管畸形患者,其中有30例患者是静脉畸形,10例患者是动静脉畸形。在治疗静脉畸形时,采取经皮局部硬化治疗的方式,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式包括经导管动脉硬化栓塞和经皮局部硬化联合治疗。结果:在30名患有静脉畸形的病人中,有2~5次接受了局部硬化治疗,而在10名患有动静脉畸形的病人中,则进行了2~6次介入治疗。静脉畸形患者一直到随访结束,有14例患者治愈、10患者症状缓解、6例患者部分缓解;在随访期结束前,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其中4例患者自觉血管搏动已经消失或明显缓解,而另外6例患者的眶周肿胀也得到了缓解,这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所有接受手术的病人均表现出短暂的眶周水肿症状,并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眼眶血管畸形在进行了介入治疗后,患者更加的安全,可缓解眶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血管畸形 硬化栓塞 介入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外肌中胶原蛋白和HSP47的表达
9
作者 王应璇 罗鑫 +1 位作者 罗泓杨 刘太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73-876,881,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眼外肌中胶原蛋白(Ⅰ、Ⅲ、Ⅴ型)和热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达特点。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明确诊断为静止期TAO患者4例右眼眼外肌(TAO组),同期收集于我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眼外肌中胶原蛋白(Ⅰ、Ⅲ、Ⅴ型)和热休克蛋白47(HSP47)的表达特点。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明确诊断为静止期TAO患者4例右眼眼外肌(TAO组),同期收集于我院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共同性斜视患者4例右眼眼外肌(对照组)。对两组眼外肌分别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分析样本中胶原蛋白(Ⅰ、Ⅲ、Ⅴ型)相对表达和纤维化的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眼外肌中胶原蛋白(Ⅰ、Ⅲ、Ⅴ型)和HSP47的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眼外肌中胶原蛋白(Ⅰ、Ⅲ、Ⅴ型)和HSP47表达情况。结果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TAO组和对照组眼外肌中均显示大量胶原纤维,但对照组的眼外肌的形态模糊,胶原纤维分布较散乱;而TAO组眼外肌形态较清晰,胶原纤维排列较密集。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眼外肌形态不清,肌纤维少且排列紊乱;TAO组眼外肌形态较清晰,肌纤维分布较集中,排列比较规则,横截面积大小不一。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TAO组和对照组眼外肌中胶原蛋白(Ⅰ、Ⅲ、Ⅴ型)和HSP47均有表达,但对照组眼外肌中胶原蛋白(Ⅰ、Ⅲ、Ⅴ型)相对表达量均高于TAO组(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AO组与对照组眼外肌中HSP47分别与两组眼外肌中的胶原蛋白(Ⅰ、Ⅲ、Ⅴ型)表达均呈正相关(均为P<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TAO组与对照组眼外肌中胶原蛋白(Ⅰ、Ⅲ、Ⅴ型)和HSP47的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SP47可在TAO患者眼外肌中表达且眼外肌的纤维化可能与HSP47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纤维化 眼外肌 胶原 热休克蛋白47
下载PDF
CT、超声和MRI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价值比较
10
作者 赵佳龙 路亚运 许琨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477-3479,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CT、超声及MRI对患者进行检测,以手术病理检验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检测方法对诊...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CT、超声及MRI对患者进行检测,以手术病理检验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以手术病理检验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80例患者共有74例患者确诊为OCH;超声诊断OCH的灵敏性为81.08%(60/74)特异度为33.33%(2/6)。CT诊断OCH的灵敏性为90.41%(66/74)特异度为50.00%(3/6)。MRI诊断OCH的灵敏性为98.65%(73/74)特异度为83.33%(5/6)。MRI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组、超声诊断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OCH的灵敏性与特异度最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超声 MRI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可吸收板材料与Medpor材料修复儿童眼眶骨折效果的临床观察和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军 韩崧 +2 位作者 宋维贤 孙华 侯志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8-641,共4页
背景 儿童眼眶骨折有其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整复材料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可吸收板材料的出现为儿童眼眶骨折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填充物,但其与常规填充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较少见. 目的 比较可吸... 背景 儿童眼眶骨折有其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整复材料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措施.可吸收板材料的出现为儿童眼眶骨折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填充物,但其与常规填充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较少见. 目的 比较可吸收板材料与Medpor材料在儿童眼眶骨折整复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疗的儿童眼眶骨折72例7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可吸收板植入物治疗者28眼及Medpor植入物治疗者44眼,2个组术前人口基线特征及临床症状匹配,2个组除植入物不同外,手术过程相同,并均于术后2d即开始眼肌功能性训练.CT检查评价术眼手术前后眶壁的影像学表现,平均随访12.7个月,比较2个组术后术眼的疗效,包括眼眶骨折的解剖学复位率、眼球运动和复视的改善率,评估2种手术的安全性和并发症,包括眼球内陷、眶下神经支配区麻木率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所有术眼术后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等症状改善或消失,其中可吸收板植入物组症状改善者占92.9%(26/28),Medpor植入物组占90.9%(4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术后可吸收板植入物组眶下神经支配区麻木者13眼,占46.4%,Medpor植入物组20眼,占45.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CT检查结果显示,2个组术眼术后眶壁缺损区修复,眶内嵌顿的软组织回复,眶壁植入物在位.可吸收板植入物组未发现术后残存眼球内陷者及术后感染者,但Medpor植入物组眼球内陷及迟发感染者各1例,均占2.27%.结论 可吸收板材料与Medpor材料均可用于儿童眼眶骨折的整复,手术效果接近,可吸收板材料用于儿童眼眶骨折的修复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手术 眼外伤/手术疗法 儿童 假体植入术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回顾性研究 比较研究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的EUGOGO临床分级特征 被引量:9
12
作者 曾鹏 余韵 +5 位作者 范淑贤 李梓敬 张一弛 廖韵如 胡玉新 王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84-890,共7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GO)以欧洲甲状腺相关眼眶病专家组(EUGOGO)标准分级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与眼科明确诊断为GO的110例病例,记录其病史、眼部检查,分别按照EUG... 【目的】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GO)以欧洲甲状腺相关眼眶病专家组(EUGOGO)标准分级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与眼科明确诊断为GO的110例病例,记录其病史、眼部检查,分别按照EUGOGO标准、NOSPECS标准进行GO严重程度的分级,按照临床活动度评分(CAS)进行GO炎症活动度的分级,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10例患者211眼。患者年龄平均47.4(S=12.8)岁,其中具有吸烟史27例。甲状腺疾病病史平均24.7(S=42.5)月。GO病史平均10.4(S=23.1)月。眼球突出度平均19.1(S=3.1)mm。按照EUGOGO标准:轻度25例(22.7%),中-重度56例(50.9%),威胁视力病例包括压迫性视神经病变(DON)或角膜破坏29例(26.4%)。临床活动度CAS评分≥3分者(活动)47例(42.7%),CAS评分<3分者(不活动)63例(57.3%)。而按照NOSPECS分级系统评估,2级2例(1.8%),3级9例(8.2%),4级69例(62.7%),5级6例(5.5%),6级24例(21.8%)。所有病例中,74例(67.3%)接受全身激素治疗;15例(13.6%)接受眼眶放射治疗;4例(3.6%)接受手术治疗(眼眶减压术,3例;斜视手术,1例)。【结论】GO患者非活动性病例略多于活动性病例,中-重度病例与威胁视力的病例占多数。目前国内按照EU-GOGO推荐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病例较少,对GO临床治疗方案尚不统一,因而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治疗GO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突眼 EUGOGO NOSPECS 临床炎症活动程度
下载PDF
无传统危险因素人群中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彤 田雪 +8 位作者 左颖婷 郑曼琪 张怡君 吴寿岭 陈朔华 马高亭 佟旭 王安心 莫大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的观察者[男性64.01%;平均年龄(48.26±12.89)岁]。TyG指数计算为:ln[三酰甘油(mg/dL)×葡萄糖(mg/dL)/2]。根据TyG指数水平将入选人群进行四分位分组,即Q1、Q2、Q3以及Q4组。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随访期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TyG指数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5节点(第5、25、50、75以及95个百分位)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进一步研究TyG指数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中位随访12.97(12.67,3.17)年间,研究观察到1324例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1084例脑卒中和255例心肌梗死。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yG指数Q1组相比,Q2组、Q3组以及Q4组的人群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1.16(95%CI 0.97~1.38)、1.29(95%CI 1.08~1.53)和1.60(95%CI 1.35~1.90);出现脑卒中的风险比为1.12(95%CI 0.93~1.36)、1.21(95%CI 1.00~1.46)和1.44(95%CI 1.20~1.73);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1.32(95%CI 0.84~2.06)、1.64(95%CI 1.07~2.51)和2.41(95%CI 1.60~3.65)。敏感分析性得到相似的结果。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人群中TyG指数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一致,性别与TyG指数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多变量调整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显示,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结论·在没有传统ASCVD危险因素的个体中,随着TyG指数水平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心血管疾病 无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关联分析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制作个性化钛网治疗眼眶骨折继发眼球内陷 被引量:14
14
作者 安金刚 张益 +1 位作者 张智勇 贺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制作个性化钛网重建眶壁,矫治眼眶骨折继发眼球内陷,并与传统方法对比,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20例非单纯性眼眶骨折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A组8例应用个性化钛网,B组12例应用传统方法。应用图形处理软件,以C...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制作个性化钛网重建眶壁,矫治眼眶骨折继发眼球内陷,并与传统方法对比,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20例非单纯性眼眶骨折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A组8例应用个性化钛网,B组12例应用传统方法。应用图形处理软件,以CT数据为基础,行眼眶三维重建,镜像翻转复制健侧眼眶替代患侧眼眶,应用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复制后的患侧眼眶的三维模型,在其上成形钛网,手术植入行眶壁重建。通过临床检查和CT测量,并与传统眼眶重建方法对比,评价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患侧眼球内陷的差值:A组平均为2.6mm,B组平均为2.0mm;术前、术后患侧眼眶容积扩大量的差值:A组平均为4.3mL,B组平均为3.7mL;术后眶下壁修复指数A组和B组均为100%;眶内壁修复指数:A组为84.7%,B组为53.3%;植入体眶内置入深度:A组平均为31.2mm,B组平均为28.3mm;术后复视相改善情况:A组平均1.5个象限恢复,B组平均1个象限恢复。术后所有病例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计算机辅助制作个性化钛网技术在重建眶壁形态、眶壁修复范围和置入深度等方面均优于自体骨、人工材料移植等传统重建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制作个性化钛网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重建眶壁,提高眼球内陷和复视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折 眼球内陷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抑制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静 葛心 +3 位作者 马建民 崔忆辛 李金茹 王霄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背景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效果欠佳。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IOIP组织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探讨糖皮质激素在IOIP治疗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 背景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IOIP)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效果欠佳。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IOIP组织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探讨糖皮质激素在IOIP治疗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切取的6例6眼IOIP组织(IOIP组)和3例因泪腺脱垂行泪腺复位术患者的眶部结缔组织(对照组),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2种组织进行体外培养以获取眼眶成纤维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培养细胞表面生物标志物的表达;采用WST-8法观察2个组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将培养的细胞接种至96孔板,将不同浓度地塞米松(O、1×10-3、1×10-4、1×10-5和1×10-6mol/L)加入培养板分别作用24、48和72h,采用WST-8法观察地塞米松对细胞增生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ICAM-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IOIP组织和正常眼眶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均呈长梭形,两端有较长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2种组织中培养的细胞中vimentin呈阳性表达,而desmin、S-100、细胞角蛋白(CK)均呈阴性表达。与正常眼眶组织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相比,IOIP组织培养的细胞生长速度较快。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值(A值)逐渐下降,0、1×10-3、1×10-4、1×10-6和1×10-6mol/L地塞米松组成纤维细胞增生值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浓度=36.27,P=0.00),随着地塞米松作用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增生值逐渐下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69,P=0.00)。无地塞米松培养组培养24、48和72h,成纤维细胞中比较ICAM-1表达量分别为0.298±0.008、0.312±0.003和0.319±0.011,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不同浓度地塞米松作用后随着时间延长ICAM-1表达量均逐渐降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11,P=0.00),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ICAM-1表达量均逐渐下降,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浓度=75.17,P=0.00)。结论IOIP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眼眶成纤维细胞中ICAM-1表达增强有关,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下调细胞中ICAM-1的表达而抑制眼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发挥抗炎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炎性假瘤/药物治疗 成纤维细胞/药物作用 糖皮质激素/药学 地塞米松 细胞间 黏附分子-1 下调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眼眶骨折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巢阳 舒越昆 +3 位作者 陈力 张颖颖 姚慧 宋霞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210-121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在三维CT重建技术的指导下,治疗眼眶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行横断面、冠状面二维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根据三维CT重建图像,采用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对17例眼眶骨折患者进行骨折复位及眼眶骨缺...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在三维CT重建技术的指导下,治疗眼眶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行横断面、冠状面二维CT扫描和三维CT重建,根据三维CT重建图像,采用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对17例眼眶骨折患者进行骨折复位及眼眶骨缺损整复手术。结果17例术后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均消失,眼球内陷纠正,视力无损害,且面部外观满意,无植入体轮廓阴影或阶梯状畸形。CT扫描复查眼眶骨折及缺损处修复良好,软组织完全回纳,钛板无移位。术后随访3个月~1年,钛板无排斥反应、移位、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微型钛板塑形内固定整复术,充分利用钛板具有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坚固强度大、可塑形但又不易变形、体内植入可永久留置等特点,达到眶缘结构良好的固定作用。同时在三维CT重建技术的指导下,眶骨骨折诊断更准确,手术更精确,盲目操作风险性更小,手术时间缩短,大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骨折 钛板 内固定 整复术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预后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琪 周欢娣 +1 位作者 韩雪涛 薛晓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6-700,共5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又称Graves眼病,是Graves病最常见、最复杂的甲状腺以外受累的器官病变,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等因素均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无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有药物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又称Graves眼病,是Graves病最常见、最复杂的甲状腺以外受累的器官病变,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等因素均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无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球后放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为TAO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现就TAO治疗及预后因素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预后因素 发病机制 放疗
下载PDF
Tc-99m MDP骨显像观察兔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纤维血管化进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虹 李贵刚 +4 位作者 纪彩霓 胡维琨 谢二娟 吴华 陈憬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采用Tc 99mMDP骨显像法研究兔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 atite,HA)义眼台纤维血管化完成的自然进程 ,探讨义眼台纤维血管化显像特点和规律。方法 取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眼实施HA义眼台眼眶内植入术 ,义眼台直径 12mm。术... 目的 采用Tc 99mMDP骨显像法研究兔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 atite,HA)义眼台纤维血管化完成的自然进程 ,探讨义眼台纤维血管化显像特点和规律。方法 取 3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眼实施HA义眼台眼眶内植入术 ,义眼台直径 12mm。术后第 1、2、3、4、6、8周 ,采用Tc 99mMDP骨显像技术检查手术眼与自体对侧非手术眼义眼台相同感兴趣区放射性平均计数比值 (L/R) ;术后第 8周取出义眼台行病理检查。结果 术后第 1~ 4周 ,L/R比值依次增加 ,各周L/R均数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F =74 91,P =0 .0 0 0 )。术后第 4周与第 6周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2 4 ) ,第 4周与第 8周比较 ,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 (P =0 .5 1)。术后第 8周病理检查显示 ,全部义眼台完全纤维血管化。结论 Tc 99mMDP骨显像法能反映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纤维血管化过程 ,研究人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义眼台 眼眶内植入 纤维血管化 TC-99M MDP 骨显像
下载PDF
眼眶疾病的MRI扫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宏 吕剑 +1 位作者 边远 孙振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 探讨眼眶疾病的MRI扫描方法。方法 应用两次定位技术 ,脂肪抑制技术 ,磁共振水成像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Gd DTPA对比增强 ,多方位成像技术 ,多序列参数成像的扫描方法对 183例眼眶病变进行MRI扫描。结果 两次定位技术可明显... 目的 探讨眼眶疾病的MRI扫描方法。方法 应用两次定位技术 ,脂肪抑制技术 ,磁共振水成像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Gd DTPA对比增强 ,多方位成像技术 ,多序列参数成像的扫描方法对 183例眼眶病变进行MRI扫描。结果 两次定位技术可明显缩短扫描时间 ;脂肪抑制技术既能鉴别含脂类病变、抑制化学位移伪影 ,又能准确显示较小病变和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轮廓 ;磁共振水成像与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辅助诊断囊性病变与血管类病变 ;对比增强和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可以提供更多定位定性的诊断依据。结论 应用正确的MRI扫描方法 ,可以快速高效、清楚准确地显示眼眶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疾病 扫描方法 体层摄影术 脂肪抑制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水成像 MRI表现
下载PDF
基于CT人眶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万千 王广志 卢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根据逆向工程的原理以及有限元方法,探索利用人头颅CT图像数据,建立人眼眶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利用CT对健康人头颅进行扫描,得到颅骨组织的断层图像资料,保存为DICOM标准文件格式后,利用Mimics软件自动处理并结合人工描... 目的根据逆向工程的原理以及有限元方法,探索利用人头颅CT图像数据,建立人眼眶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利用CT对健康人头颅进行扫描,得到颅骨组织的断层图像资料,保存为DICOM标准文件格式后,利用Mimics软件自动处理并结合人工描绘将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单侧人眼眶骨的三维数字模型,然后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对Mimics生成的模型进一步处理,包括光顺、打磨、生成曲面等操作,在UG软件中对曲面重建实体模型,最后应用Hypermesh和ANSYS软件对几何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和材料赋值,最终生成人眼眶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检验其准确性。结果成功建立了由10000个单元和2885个节点组成的右侧人眶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利用螺旋CT技术并联合使用Mimics软件,逆向工程与有限元软件构建的眼眶三维有限元模型,忠实于人体解剖数据,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满足眼眶骨折生物力学分析的需要,为进一步进行眼眶骨折有限元分析研究提供了有效的而快速的建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骨 眼眶骨折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三维重建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